初中生物_细胞的分裂与分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格式:doc
- 大小:184.74 KB
- 文档页数:8
1.2.2细胞的分裂与分化一、教学目标(1) 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2) 说出分化和组织的概念;(3) 概述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识别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识别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四、教学难点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堂开始前,给大家提供一张本班学生图片,他是如何发育来的呢?来看看我们最初的样子,一个受精卵,同学们,你知道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胞想要发育成复杂的人体,要经过哪些变化呢?(大家有事先预习,是很好的习惯。
那么大家说的对不对呢?)生物体发育的过程就是由小变大,有简单变复杂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细胞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咱们今天进入第二节的学习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二)明确目标出示学习目标,请一位同学朗读一遍。
带着学习目标开启我们的探究之旅。
(三)讲授新课探究一:细胞的分裂展示导学案“自主学习一”学习成果。
回顾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
共同探究动物细胞分裂的过程。
自主学习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展示自学成果(请一位同学上台讲解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
问题导学疑问一: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一样吗?为什么?疑问二: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一样吗?(1)动、植物细胞分裂的相同点:、一分为二。
区别:植物细胞在细胞中央形成新的、。
动物细胞则是细胞中央的向内凹陷。
总结: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生物个体就能不断长大。
那么生物体的长大仅仅是因为细胞数目的增多吗?不是(用一张纸模拟细胞的分裂,发现细胞分裂后不仅数目变多,体积也会变小),分裂后的新细胞体积比较小,随着从周围环境中不断吸收营养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
细胞的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增大。
只有在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的共同作用下,生物体才能由小变大。
出示人体比较有代表性的几种细胞,这些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都不会出现这种差异,这又是谁的功劳呢?细胞的分化探究二:细胞的分化自主学习细胞的分化,展示自学成果。
苏科版(2024)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细胞的分裂与分化》教学设计课题:《细胞的分裂与分化》科目:初中生物学年级:七年级上册版本:苏科版(2024)一、教材分析《细胞的分裂与分化》是新教材苏科版(2024)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5章《生物体有相似的结构层次》中的重要内容。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分裂与分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通过对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学习,学生将深入理解生命现象的本质,为后续学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和生命活动的规律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材内容结构:1. 细胞分裂细胞分裂的概念: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细胞核先分裂,细胞质再分裂,最后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形成两个新细胞。
动物细胞分裂的过程:细胞核先分裂,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将细胞质分成两份,形成两个新细胞。
细胞分裂的意义: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2. 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的概念: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组织的概念: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植物的主要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
动物的基本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等。
二、课标引领《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本节课的要求是: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概述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在理解细胞分裂和分化概念的基础上,观察和描述细胞分裂和分化的过程,认同细胞分裂和分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同时,通过对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提高学生对生命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三、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 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说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细胞的分裂与分化》教学设计《细胞的分裂与分化》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
他们接触生物学的时间并不长,没有太多的生物学基础。
但在本节课之前他们已经学习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知道了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在本节中,学生对于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概念,应该不难理解。
但要求学生能描述动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以及通过分化形成组织的过程,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教师可采用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帮助其降低学习难度,为后面《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的学习奠定基础。
《细胞的分裂与分化》效果分析一、注重学习方法指导:运用了小组合作、师生交流、记忆、读图或者理解问题的方法,目的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二、注重能力培养: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主体作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或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本堂课虽说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但是课堂安排的环节较多,所以学生思考的时间少。
四、时间安排合理,过渡自然,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点评,并有鼓励性评价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学生学生积极性较高,课堂气氛活跃。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教材分析本节是在学习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生物体的生长现象、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组织等知识内容。
本节知识重点描述了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以及细胞生长使生物体由小长大;并解析了生物体组织的形成——细胞的分化,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植物体的四种主要组织以及动物的四种基本组织。
学生对生物体能够从小长大的现象,并不陌生。
但生物体为什么能够从小长大,学生只知道外因是摄取了营养,对内因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并不清楚。
同时本节由分化的概念引出组织的概念和类型为下节课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作了铺垫。
本节内容在认识生物体组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是一个难点,解决好了,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细胞是如何构成多细胞生物体的,才能进一步认识器官、系统,同时也为学生理解教材的《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做铺垫。
《细胞的分裂》说课稿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是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在学习上节课的基础上,进一步重点描述了细胞的重要生理活动------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的大致过程,为下节课知识的延伸和整合做好铺垫,所以在本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1.描述出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2.说出分化和组织的概念3.概述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
4.识别植物体和动物体的主要组织。
二、教法、学法(一)学情分析细胞的分裂、分化是微观的生命现象,内容相对抽象,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二)教法设计本节课以导学案为纲目,充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综合分析等一系列思维活动,逐渐掌握细胞分裂分化的相关知识。
(三)学法运用1.探究式学习法通过观看视频、动手操作等活动,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培养创新能力等。
2.合作学习法通过组内、组间的合作学习,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发挥了“兵教兵”的作用,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及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想法:1.快乐导入:通过生命的诞生和成长,提出与本节有关的问题,导入新课;2.展示目标:使知识清晰明了;3.学习过程:(1)观察思考:展示“细胞分裂过程”图片,依据图片思考并回答分裂的概念和结果;观察图片和视频,分析分裂时,细胞各部分的变化及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的不同点;(2)交流讨论:采用先质疑,再讨论,再归纳,并进一步拓展延伸的方式,讨论遗传物质的变化,归纳细胞分裂的过程,完成“学以致用”;(3)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叶片或橘子结构,,分析并归纳细胞分化与组织的概念及植物的主要组织;同时向学生渗透“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4)看图分析:引导学生看教材并认识动物的四种组织;(5)谈收获:在前两次阶段小结的基础上,构建概念图;(6)练兵场:检查测试;四、自认为教学设计中的亮点:1.细胞分裂动画,使知识更形象直观;2.动手探究,既让学生感到知识的真实,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3.前后照应,使本节课更完整;4.不断归纳,保证学生对知识有系统的认识;五、自认为教学设计中的不足:1.内容比较抽象,学生难理解,想不出更易于学生理解的教学方法;2.教学内容仅限于课本,没有延伸;六、对教学效果的预测:学生基础较差,可能有一部分学生掌握不好本节知识。
《细胞的分裂与分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基本概念。
2.掌握细胞分裂和分化的过程和机制。
3.理解细胞分裂和分化对生物体发育和生长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教科书:《生物学教材》(或其他生物学教材)。
2.幻灯片:包括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基本概念、过程和机制的图片和动画。
3.模型:细胞分裂和分化的模型,包括染色体和细胞器的模型。
4.实验器材:显微镜、玻璃片和载玻片、显微镜玻璃盖片、显微镜封口胶带、活细胞染色剂。
教学步骤:一、导入(10分钟)1.使用幻灯片展示一个细胞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通过提问,让学生回答“细胞是什么”、“细胞有什么特点”等问题。
引导学生了解细胞的基本概念。
二、讲授细胞的分裂(20分钟)1.通过幻灯片,介绍细胞的分裂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通过动画展示细胞分裂的过程,并解释细胞分裂的目的和意义。
3.通过实验观察细胞分裂的过程,让学生亲眼看到细胞分裂的现象和变化。
三、讲授细胞的分化(20分钟)1.通过幻灯片,介绍细胞的分化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2.通过图片展示细胞分化的例子,如造血细胞的分化等。
3.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细胞分化的机制和调控。
四、综合讨论(30分钟)1.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回答细胞分裂和分化的作用和意义。
2.分组展示,每个小组以一个不同的生物为例,探讨该生物的细胞是如何分裂和分化的。
并通过幻灯片和模型辅助展示。
五、巩固和拓展(15分钟)1.竞赛游戏:分成小组进行竞赛,比赛谁能第一个完成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填空题和选择题。
2.提问拓展:以“细胞分裂和分化对生物体发育和生长的重要性”为主题进行讨论。
六、总结与评价(5分钟)1.对本节课的内容和重点进行总结。
2.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并给予肯定和建议。
教学评价:1.在小组讨论和展示环节,评价学生的表达和合作能力。
2.在竞赛游戏环节,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
3.在提问拓展环节,评价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
《细胞分裂与分化》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细胞分裂与分化》。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细胞分裂与分化》是初中生物学中的重要内容,它位于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二节。
细胞分裂与分化是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表现,对于学生理解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细胞的基本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细胞如何通过分裂增加数量,以及如何通过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这不仅是对细胞知识的深化和拓展,也为后续学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在这个阶段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生命现象充满了兴趣。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对细胞的基本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细胞分裂和分化的过程及意义还比较陌生。
在认知能力方面,七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还不够成熟,需要通过直观的教学手段和生动的实例来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概念。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细胞分裂的过程。
(2)说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3)概述细胞分化的概念。
(4)举例说明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图像,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合作学习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1)认同细胞分裂和分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体会生命的神奇和奥秘。
(2)关注细胞研究在医学和生物学领域的应用,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细胞分裂的过程。
(2)细胞分化的概念。
2、教学难点(1)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2)细胞分化的实质。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动画、图片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细胞的生命活动。
细胞的分裂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细胞分裂的过程。
2.说出细胞分裂与生物体生长的关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图片、动画、文本、实物等资源,获得知识,构建概念的能力。
情感目标关注细胞分裂的研究在防治癌症等方面的价值,进而关注健康,关爱生命,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重点细胞的分裂过程。
教学难点细胞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的分配规律。
设计思路以层层设问的形式引导学生探讨和分析细胞分裂、生长的有关知识。
采用自学、相互学习、集体学习、再展示学习成果的组织策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观察图片、交流展示等,在细胞生长的学习过程中,为了引导学生理解细胞既要生长又不能无限制地生长,采用实验的方法进行说明。
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查相关资料,了解癌症的一些常识。
2、教师准备:植物从小长到大的视频、细胞分裂动画,还有实验的材料器材。
课件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看一段视频。
短片中体现了生物体的什么基本特征?生:生物能生长师:是的,所有的生物体都能生长发育,由小长到大,草莓开花可以结出果实,蝌蚪可以发育成青蛙,在座的各位同学,你们也在慢慢的长大,为什么生物体能够逐渐长大呢?其实,这与细胞的生理活动——细胞的分裂、生长、分化有关。
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细胞的分裂》(板书)师: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前面我们就学习过动、植物细胞,下面我们来回忆一下它们的基本结构。
生:动物细胞: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师: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生: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还有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师:这位同学记忆力非常好。
那么,细胞的分裂会使动、植物细胞发生哪些变化呢?动物细胞的结构相对简单,我们先来学习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
请大家观看一段视频。
★初识动物细胞的分裂:师:细胞分裂后,数目发生了什么变化?师:对,一个动物细胞就分成两个新的动物细胞师:大家看,1个细胞经过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新细胞,第二次分裂后,形成几个细胞?第三次分裂后呢?第四次分裂后呢?第n次分裂后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让我们亲自动手体验吧。
苏教版(2024)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材分析《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这节主要包括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两个方面的内容。
细胞分裂部分介绍了细胞分裂的概念、过程和意义;细胞分化部分阐述了细胞分化的概念、结果以及细胞分化与组织形成的关系。
本课是在学生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细胞如何实现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
这一内容是理解生物体结构层次的关键环节,为后续学习组织、器官、系统等知识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细胞分裂的过程和特点。
(2)说出细胞分化的概念和结果。
(3)举例说明细胞分化与组织形成的关系。
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图片、动画等资料,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1)认识到细胞分裂和分化是生物体生长和发育的基础,培养对生命现象的敬畏之情。
(2)体会生命的奇妙和复杂,激发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细胞分裂的过程和意义。
(2)细胞分化的概念和结果。
(3)细胞分化与组织形成的关系。
教学难点(1)理解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2)区分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不同。
四、学情分析(一)知识基础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对细胞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于细胞如何实现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还不清楚。
(二)能力水平初一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正在逐步发展,但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和分析还存在一定困难。
(三)心理特点学生对生命现象充满兴趣,但可能会觉得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内容比较抽象和枯燥,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习兴趣。
五、教学建议直观教学利用图片、动画、模型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细胞分裂和分化的过程。
对比教学通过对比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特点,加深学生对两者的理解和区分。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课时:1课时课题:第二节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课型:实验课《生物的组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识别动植物体的几种主要组织。
(2)说出组织的概念,并知道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2.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模拟探究等方法,提高学生观察、比较和归纳的能力。
(2)在模拟探究实验中,提高联系生活、分析问题、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模拟探究等活动,体验细胞、组织的多样性,认同生命的多姿多彩。
教学重点:1、实验观察动植物的组织,说出组织的概念。
2、识别动植物的主要组织,说出其特点和功能。
教学难点:知道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观察识别植物的四种组织、动物体的四种组织并识别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
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边讲理论边让学生分组实验,这即可以增加学生训练技能的机会,又能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通过组内师生讨论、交流、培养合作精神。
在模拟探究实验中,提高联系生活、分析问题、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课前准备:1、两组实验材料第一组:葡萄果实、解剖刀,吸水纸、解剖盘。
第二组:鸡翅、解剖刀、解剖剪、吸水纸、镊子、解剖针(指示作用)、解剖盘、记号笔。
2、多媒体课件、3、印制实验报告、4、用数码照相机拍的显微镜下观察的洋葱表皮照片。
教学环节及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间安排创设情景激发兴趣3分钟展示细胞分裂动画,提出问题:我们已经学习了细胞分裂过程,那么,这些通过母细胞不断分裂后形成的许许多多相同的子细胞能构成一个植物体或者动物体吗?讨论得出,相同的子细胞不可能构成一个复杂的生物体。
复习动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让学生探究细胞分裂后的情况。
引导探究层层推进4分钟教师展示细胞分裂后形成不同的细胞群图片,让学生讨论这些细胞群有何特点?教师总结:在正常情况下,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这就是细胞的分化。
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2)能说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
(3)能说出细胞分裂与细胞生长的关系。
2.能力目标:能自主学习获取新知识、分析推理并归纳表达一定的概念和观点,提升核心素养。
3.情感目标:关注细胞分裂的研究在防治癌症等方面的价值, 树立关注人类健康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能说出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教学难点】1.能说出生物体的长大除了靠细胞体积的增大,主要靠细胞数目的增加。
2、能说明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观察描述、推理分析、学案导学等教学方法。
【拓展延伸】(1)细胞分化(2) 癌细胞1.过渡:如果细胞只生长和分裂,那么形成的细胞会是一种形态,而成年人全身细胞总数约 1014个, 细胞种类有200多种。
例如上皮细胞、肌肉细胞、神经细胞、红细胞等。
这又是什么过程呢?启发:有些细胞会失去分裂能力,形态结构发生变化,这是细胞分,下节课我们将会继续学习。
2.进一步探究:如果人体细胞出现了只分裂,不分化的现象,那就是“脱缰之马——癌细胞”。
3.下面请同学们带着下列2个问题速读书的P60页的内容。
(1)正常细胞癌变后有哪两个特点?(2)预防癌症应如何做?结束语:生命虽美,但也会收到疾病的威胁,希望同学们做更多的探索和研究,为人类的健康贡献一份力量,让我们一起关爱生命,关注健康。
思考发言引出:细胞分化带着问题读书交流问题探究继续,延伸课外采用悬念式小结,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在进行科学技术和社会教育的同时,树立关注人类健康的社会责任感。
真正做到“立德树人”。
【六、板书设计】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学情分析1.前知识概念储备分析:学生通过第一章的学习,对细胞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的功能已经初步了解掌握。
又通过“细胞的生活”和“单细胞生物”的学习,基本理解了“细胞既是生物体的结构单位也是功能单位”这一重要概念。
1.2.2细胞的分裂与分化一、教学目标(1) 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2) 说出分化和组织的概念;(3) 概述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的;识别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识别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四、教学难点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堂开始前,给大家提供一张本班学生图片,他是如何发育来的呢?来看看我们最初的样子,一个受精卵,同学们,你知道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胞想要发育成复杂的人体,要经过哪些变化呢?(大家有事先预习,是很好的习惯。
那么大家说的对不对呢?)生物体发育的过程就是由小变大,有简单变复杂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细胞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咱们今天进入第二节的学习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二)明确目标出示学习目标,请一位同学朗读一遍。
带着学习目标开启我们的探究之旅。
(三)讲授新课探究一:细胞的分裂展示导学案“自主学习一”学习成果。
回顾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
共同探究动物细胞分裂的过程。
自主学习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展示自学成果(请一位同学上台讲解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
问题导学疑问一: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一样吗?为什么?疑问二: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一样吗?(1)动、植物细胞分裂的相同点:、一分为二。
区别:植物细胞在细胞中央形成新的、。
动物细胞则是细胞中央的向内凹陷。
总结: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生物个体就能不断长大。
那么生物体的长大仅仅是因为细胞数目的增多吗?不是(用一张纸模拟细胞的分裂,发现细胞分裂后不仅数目变多,体积也会变小),分裂后的新细胞体积比较小,随着从周围环境中不断吸收营养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
细胞的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增大。
只有在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的共同作用下,生物体才能由小变大。
出示人体比较有代表性的几种细胞,这些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都不会出现这种差异,这又是谁的功劳呢?细胞的分化探究二:细胞的分化自主学习细胞的分化,展示自学成果。
(强调分化的结果形成组织,分化的过程中遗传物质不会发生变化)。
讲授:植物几种主要基本组织的特点和作用营养组织(储存营养物质)、分生组织(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保护组织(保护)、输导组织(导管:运输水分、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动物几种基本组织的特点和作用上皮组织(保护、分泌)、结缔组织(支持、连接、营养、保护)、神经组织(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肌肉组织(收缩、舒张)拓展延伸:1、如果你的皮肤不慎被划破,会感到疼,会流血,请问皮肤中可能会有哪几种组织?2、小游戏:植物的几种组织。
总结:经过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一个小小的受精卵就发育成了复杂的生物体。
但是,细胞的分裂可能会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失去控制,只分裂不分化,很快就会形成癌组织,长成恶性肿瘤也就是癌症。
(四)课堂小结一、细胞分裂的过程第一步:细胞核一分为二;第二步:在两个细胞核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动物不形成细胞壁),将细胞质一分为二。
二、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组织)植物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动物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总结: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生物体不断长大,细胞的分化使其结构不断复杂,在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的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在其控制下一个小小的受精卵就发育成了一个复杂的生物体。
(板书)(五)当堂达标(六)板书设计学情分析受精卵遗传物质生长分裂分化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学生已经知道了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现在学生又认识了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理解了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具备了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知识基础。
通过“细胞的分裂与分化”的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将这两个方面进行疏通和联系。
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使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朝不同的方向变化,这些微观的生命现象,内容相对抽象,学生也是第一次接触细胞的生理活动,接受分裂和分化的概念会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采用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效果分析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察体会动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并比较二者的异同,以此来突出这一教学的重点。
利用图片展示细胞分化的过程,说明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结果,加深对组织这一概念的理解。
把微观、抽象的内容变得直观形象,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从而突破组织的形成这一难点。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来落实: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合作探究——课堂总结——达标巩固。
学案起到了回顾基础知识,开拓学生思维的作用,是课堂教学的有效环节。
特别是小组发挥了重要作用,学生拿到学案后,能自主结合课本进行填写、小组交流等活动,活动进行快且有序,符合我校教学模式,效果好。
基本做到了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教师主要起到了引导、激励和评价的作用。
本课学习结束注意了知识的总结归纳,通过回归总结整理的知识更系统,锻炼了概括总结的能力,复习了本节的主要内容。
分层达标测试学生回答的声音洪亮而且内容准确,积极性高。
在教学中努力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珍视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组织课堂活动时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给学生充分发挥和展现自我的机会,关注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但是,教师语言还不够精炼,有时会重复讲解,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效果应该会更好。
教材分析《细胞的分裂与分化》一节重点阐述了两个问题,一是“细胞的分裂”,二是“细胞的分化”。
前者重点描述了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以及细胞生长使生物体由小长大,和细胞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的变化这些内容,它们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后者描述了组织的形成过程及动物和植物的几种组织,是本节的难点。
本节的内容是系统学习生物知识的开始,是全书各个章节的基础,在学习了细胞的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细胞的分裂过程、分化过程及组织类型,为后面学习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打好基础,同时本节由分化的概念引出组织的概念和类型,为下节课学习多细胞生物体的组成作了铺垫。
当堂达标一、夯实基础1.体细胞分裂后,新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与原体细胞相比有什么变化()A.原细胞的一半B.原细胞的2倍 C.原细胞的4倍D.与原细胞相等2.细胞分化的结果是()A.形成组织B.细胞数目增多 C.细胞体积增大D.形成新个体3.在细胞分化过程中,一般不会发生变化的是()A.细胞的形态B.细胞的数量 C.细胞的结构D.细胞的功能4.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中,具有保护、分泌功能的是()A.神经组织B.肌肉组织 C.上皮组织D.结缔组织5、池塘中的小鱼可以长成大鱼,生物体由小长大,这是与什么分不开的()A、细胞的生长和繁殖B、细胞的生长和分裂C、细胞的生长和分化D、细胞的分裂和分化6、恶性肿瘤的形成是因为细胞( )A.不断分化而不分裂B.不断分裂而不分化C.不断分裂而不生长D.不断生长而不分裂二、能力提升7.如图表示细胞分裂与分化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表示细胞分裂,②表示细胞分化B.人体由小长大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有关C.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D.①使细胞数目增加,②可导致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改变8.你从一个受精卵发育成长为一个小帅哥、小美女,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奇妙变化.如图所示为人体组织形成过程.请分析回答问题:(1)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胞___________的过程,④表示细胞___________的过程.(2)人的大脑皮层主要由图中的___________组织构成,人体内的血液属于图中的___________组织.自主学习案1.2.2 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学习目标:(1)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2)概述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3)识别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和动物的几种基本组织。
自主学习1、细胞分裂的过程(预习课本第31页的内容)植物细胞分裂过程:A、首先一分为二。
B、然后在两个细胞核中央形成新的和。
C、将一分为二。
动物细胞分裂过程:A、首先一分为二。
B、然后在两个细胞核中央向内凹陷。
C 、将一分为二。
合作探究:疑问一: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一样吗?为什么?疑问二: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一样吗?2、细胞的分化(预习课本第32页到33页的内容)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的作用下,其、和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这就是细胞的分化。
我们把相似,、相同的细胞构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植物组织:、、、动物组织:、、、课后反思一、优点:1、利用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将教师一个人的教,转变成多个人的帮,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教师放手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性;2、学案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情况,有基础训练,随着课堂的进行,重难点问题以探究形式出现,发挥小组教学的优势,在当堂检测中体现分层教学;3、课件制作较好,思路清晰,以生物体发育的起点展开本节课的教学,图文结合,充分体现了生物学科的特点;4、整堂课的构思,脉络清晰。
导入——学案导学——小组合作、班级攻坚——知识小结--—评测练习。
充分利用了学校教学模式。
二、不足:1、教学环节时间分配不合理,这反应出教师课堂掌控能力不足,不能及时根据情况进行科学的调整。
2、课件可以更完善,细胞核一分为二的过程,遗传物质先经过复制后平均分配可配图解,利于学生理解。
3、教师语言规范性有待加强。
在讲解疑难时,语言不够精炼。
在评价学生和小组时,评价语言匮乏,缺少激励性语言。
三、整改措施:1、坚持使用小组教学,积极发现自己课堂中的问题,通过学习、交流等方式找到解决的办法,提高课堂小组活动的能力。
2、注意积累评价语言,努力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挖掘学生的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获。
3、养成严谨的教学态度。
改变自己不好的一些教学行为。
如:语言不精练,爱重复等问题。
总之,通过本次观评课,我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很多问题,我会努力提升自身素养,在平时多向优秀教师取经学习,争取尽快成长为更优秀的教师。
课标分析考虑到“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层次;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分裂、分化和生长是细胞重要的生理活动;细胞经过分裂和分化形成生物体的各种组织,由功能不同的组织形成器官,完成特定的生理功能;多细胞生物体依靠细胞、组织、器官之间的协调活动,表现出生物体的生命现象”等内容的重要性,本主题包括: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等三个二级主题。
考虑到使用显微镜制作临时装片等生物学基本技能的重要性,特别提出有关技能的要求。
《标准》强调,理解有关细胞的知识是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基础,学好本主题对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