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3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
- 格式:pdf
- 大小:232.44 KB
- 文档页数:6
南开大学823 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电光学院)考研大纲2018年与
2019年对比一览表
南开大学823 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2019年考研大纲已经公布,但是考研的同学都清楚何如利用吗?考研大纲是目标院校唯一官方指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命题的唯一依据,是规定研究生入学考试相应科目的考试范围、考试要求、考试形式、试卷结构等权威指导性文件。
考研大纲作为唯一官方的政策指导性文件在专业课备考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然而,各大高校的考试大纲均在9月中旬左右才公布,对参照前一年的考研大纲已经复习大半年的莘莘学子来说可谓姗姗来迟。
借此,我们天津考研网特别推出考研大纲的对比、变化情况的系列专题,及时反映相关的考研动态,以此来消除学子们的复习误区;使学子们尽早捕捉到官方的细微变化。
为考研之路保驾护航!
以上是南开大学823 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2018年与2019年考研大纲的对比情况,从对比文件可以看出,南开大学823 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的考研大纲发生变化。
所以,报考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研友们依据新大纲去复习备考。
南开大学823 材料科学基础考研资料请到天津考研网官网咨询查看。
一、性质与要求 《材料科学基础》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一级学科的专业基础课。
该课程从材料的组织结构出发,研究材料的结构与材料的制备方法、加工工艺以及材料性 能之间的关系。
为材料学科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入学专业基础考试课程考试要求:(1)系统掌握材料科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2)能应用基本理论分析和解释常见的工程现象。
. 试卷结构题形为问答方式的简答题、分析计算和论述题。
三、 考试内容及要点1. 材料结构的基本知识内容:原子结构,原子结合键,原子排列方式,材料的稳态结构与亚稳态 结构。
要点:了解结构与性能间的关系。
2. 材料中的晶体结构内容:晶体学基础,典型金属晶体结构,离子晶体、共价晶体的结构。
要点:密勒(Miller )指数法;晶带;配位数、致密度;多晶型性;鲍林规则。
3. 晶体缺陷内容:点缺陷及其平衡浓度,位错的几何性质、运动性质及弹性性质,位 错的增殖与位错源,实际晶体中的位错,晶体的界面理论。
要点:点缺陷类型、平衡浓度;柏氏矢量;滑移与攀移;位错线的应变能与张力;柯垂耳(Cottrell )气团;位错反应的条件;全位错与分位错;堆垛层错; 界面吸附;界面润湿。
4、材料的相结构与相图内容:材料的相结构,二元相图及其类型,铁-碳合金相图,相图的热力学 基础,三元相图。
要点:固溶体和中间相的类型及其特点;影响固溶体溶解度的因素;相律、 838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内容范相图的建立;杠杆定律;枝晶偏析;伪共晶、不平衡共晶、离异共晶;包晶偏析;铁-碳合金相图;铁素体、渗碳体、奥氏体、珠光体、莱氏体;铁-碳合金平衡凝固分析以及组织组成物相对量、相组成物相对量的计算;热脆、冷脆、氢脆;相平衡条件;浓度三角形;共辄连线、直线法则;共辄三角形、重心法则;5、材料的凝固内容:材料凝固时晶核的形成,晶体的生长,固溶体合金的凝固,共晶合金的凝固,凝固理论应用。
要点:凝固的热力学条件;过冷度,形核,临界核心,形核率;非均匀形核;熔化炳、温度梯度与晶体生长特性间关系;固溶体合金溶质分布;成分过冷;共晶体的结构;铸锭组织特征;区域熔炼、单晶制备、定向凝固、非晶态。
《材料科学基础》一、考试性质:材料科学基础是北京工商大学材料工程专业硕士生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二、考试内容:(一)原子结构与键合1.原子的结构、原子的电子结构2. 金属键、离子键、共价键、范德华力、氢键(二)固体结构1.晶体学基础与常见晶体结构。
2.固溶体与中间相结构。
3.典型离子晶体结构。
4.典型共价晶体结构。
(三)晶体缺陷1.点缺陷的形成、平衡浓度和运动。
2.位错的基本类型和特征、伯氏矢量与位错的运动、位错的生成和增殖、实际晶体中的位错。
3.表面、晶界与相界的结构。
(四)固体中原子及分子的运动1. 菲克第一、第二定律、扩散方程、置换型固溶体中的扩散、扩散系数与浓度相关时求解2. 扩散的热力学分析、扩散的原子理论3. 扩散激活能、无规则行走与扩散距离、影响扩散的因素4.反应扩散、离子晶体中的扩散(六)材料的变形与再结晶1. 材料的弹性变形。
2. 单晶体、多晶体、合金的塑性变形。
3. 冷变形金属的组织与性能、回复、再结晶、晶粒长大。
(七)相平衡与相图1.组元、相与相平衡、自由度与相律的概念。
2.纯晶体凝固的热力学条件、形核、晶体长大。
3. 二元相图综合分析、杠杆定律。
3.匀晶相图、共晶相图、包晶相图、条幅分解。
4.二元相图实例分析、铁碳二元相图分析。
(八)材料的亚稳性1.纳米晶的结构、性能及形成。
2. 非晶态材料形成、结构及性能。
3. 固态相变的概念及分类、主要类型及特点。
三、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满分150分(二)答题时间:180分钟(三)考试题型及各部分比例名词解释题第1-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30 分。
计算题第7 小题,每小题20 分,共20 分。
简答题第8-12 小题,每小题20 分,共100 分。
四、参考书目:[1] 胡赓祥,蔡珣,戎咏华著,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编,《材料科学基础》(第3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面向21世纪新教材/2003年度国家精品课程教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837-《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材料科学基础》是材料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着重讲述材料的微观组织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强调晶体材料中的个性基础问题,对于理解现有材料和开辟新材料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该课程被指定为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及材料工程(工程硕士)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科目之一。
《材料科学基础》考试要力求科学、平等、确切、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攻读硕士学位。
二、考试的学科范围材料的结构与缺陷,材料的凝结与相图,塑变与再结晶及固态相变等基础知识模块。
三、评价目标考试的目标是考查考生对《材料科学基础》基本理论的控制情况以及应用基本理论分析材料问题的能力。
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光180分钟,闭卷笔试。
包括名词解释、填空、挑选、计算和分析论述等不同形式的题目。
五、参考书目1、赵品主编。
材料科学基础教程,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代第3版。
2、潘金生主编。
《材料科学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1998年。
第二部分考查要点朽木易折,金石可镂。
一、材料的结构1、材料的结合方式化学键和物理键工程材料的键性2、晶体学基础晶体与非晶体空间点阵晶向指数与晶面指数晶体的极射赤面投影3、材料的晶体结构典型金属的晶体结构共价晶体的晶体结构离子晶体的晶体结构合金相结构二、晶体缺陷1、点缺陷点缺陷的类型及形成点缺陷的运动及平衡浓度点缺陷对性能的影响2、线缺陷位错的基本概念位错的运动位错的弹性性质实际晶体中的位错3、面缺陷外表面晶界与亚晶界三纯金属的凝结1、纯金属的结晶过程液态金属的结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纯金属的结晶过程2、结晶的热力学条件结晶的过冷现象凝结的热力学条件3、形核逻辑匀称形核非匀称形核4、长大逻辑液一固界面的微观结构晶核的长大机制纯金属的生长形态四、相平衡与相图1、相图的基本知识相图的表示主意相图的建立相平衡与相律二元相图的一些几何逻辑2、二元相图的基本类型匀晶相图共晶相图包晶相图3、二元相图的分析和使用其他类型的二元相图复杂二元相图的分析主意4、铁碳相图和铁碳合金铁碳相图碳和杂质元素对碳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合金铸件的组织与缺陷五、固体材料的变形与断裂朽木易折,金石可镂。
《材料科学基础》科目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801适用招生专业: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冶金物理化学,有色金属冶金考试主要内容: 1.原子键合 ①原子结构;②离子键;③共价键;④金属键;⑤分子键;⑥高分子链。
2.固体结构 ①晶体学基础;②金属的晶体结构;③合金相结构;④离子晶体结构;⑤共价晶体结构;⑥聚合物晶体结构。
3.晶体缺陷 ①点缺陷;②线缺陷;③表面及界面。
4.扩散迁移 ①扩散定律;②扩散机制;③影响扩散的因素。
5.变形与再结晶 ①弹性与塑性变形;②单晶体的塑性变形;③多晶体的塑性变形;④变形后的组织与性能;⑤合金的塑性变形;⑥回复和再结晶;⑦动态回复,动态再结晶和金属的热加工;⑧高聚物的塑性变形。
6.相与相平衡 ①相、组元,系统;②自由度,相律;③相图及其表示和测定方法;④材料中的基本相及其特征;⑤相图热力学基础。
7.单元相图及纯组元的凝固与结晶 ①单元系相图与相平衡;②纯金属的凝固与结晶;③铸锭结构及其影响因素;④高分子的结晶。
8.二元相图及合金的凝固与结晶 ①合金相结构、合金的结晶过程(包括平衡结晶与不平衡结晶)及合金相图的建立;②二元合金相图的基本类型及相图分析;③合金性能与相图的关系;④二元合金的凝固理论;⑤纯铁的同素异构转变与铁碳相图;⑥高分子合金的凝固与结晶。
9.三元相图 ①三元相图基础;②固态下不溶解的三元共晶相图。
③固态互不溶解三元共晶相图的投影图、结晶过程、等温截面、变温截面。
④三元相图分析、等温截面、变温截面。
10.亚稳相与非平衡相变 ①纳米晶;②非晶;③固态相变形成的亚稳相;④脱溶转变、马氏体转变和贝氏体转变。
建议参考书目: [1]《材料科学基础》,胡赓祥、蔡珣主编,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材料科学基础》,石德珂主编,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版)。
《金属学与热处理》科目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821适用招生专业:材料物理与化学(080501),材料学(080502),材料加工工程(080503)冶金物理化学(080601),有色金属冶金(080603)考试主要内容: 1.金属的结构与结晶 ①. 晶胞、晶系、晶面指数与晶向指数; ②. 三种典型金属晶体的原子排列方式、晶胞原子数、配位数、致密度、密排晶向与密排晶面; ③. 点缺陷、位错、界面的基本概念; ④. 纯金属结晶规律、结晶条件、结晶过程中的形核、长大过程与晶粒尺寸控制、金属铸锭的组织与缺陷。
《材料力学823》考试大纲
一、考试内容和要求:
(一)考试要求
本材料力学考试大纲适用于重庆科技学院安全工程领域建筑安全方向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材料力学是安全领域、建筑领域等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理论课之一,本科目的考试内容包括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轴向拉伸与压缩,剪切与扭转,弯曲内力,弯曲应力,弯曲变形,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组合变形,压杆稳定等部分。
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理论,具有分析和处理一些基本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1.材料力学概述:材料力学的任务;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外力及其分类,内力、截面法和应力的概念;变形与应变,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2.轴向拉伸与压缩:轴向拉压杆的内力、轴力图;横截面和斜截面上的应力,轴向拉压的应力、变形,轴向拉压的强度计算,轴向拉压的超静定问题;轴向拉压时材料的力学性质;
3.剪切:连接件的剪切、挤压实用强度计算;剪切概念及剪应力互等定理,剪切胡克定律;
4.扭转:外力偶矩的计算、扭矩和扭矩图;圆轴扭转时任意截面的扭矩,扭转切应力,圆轴扭转时任意两截面的相对扭转角;纯剪切概念;非圆截面杆扭转的概念;。
838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的基本要求《材料科学基础》是材料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着重研究材料的成分、加工方法与材料的组织、性能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变化规律,是发挥材料潜力、充分利用现有材料和研究开发新材料的理论基础,是考生学习后续相关材料课程和今后从事材料专业的工作基础课程。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材料科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及其应用。
系统地理解材料与成分、组织结构与性能内在联系,具备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第1部分材料的原子结构和键合原子结构与原子的电子结构;原子结构: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以及原子核外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
原子核中的中子是电中性的,质子带正电荷。
通过静电吸引,带负电荷的电子牢牢地束缚在原子核周围。
因为中性原子中电子和质子的数量相等,所以原子作为一个整体是电中性的。
原子的电子结构:电子在原子核外的空间进行高速旋转遥控。
电子在原子中的空间位置和能量可以由四个量子数决定,A.主量子数n;b、轨道角动量量子数L;c、磁量子数;d、自选角动量量子数原子结构、原子排列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材料中键的类型和本质,以及每种键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金属键:金属中的自由电子与金属正离子相互作用形成的键。
大多数金属以金属键的形式结合在一起。
它的基本特征是电子共享;当金属受力变形并改变原子间的相互位置时,不会破坏金属键,使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此外,由于自由电子的存在,金属通常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离子键:本质上,金属原子将其最外层的价电子给予非金属原子,使其自身带正电荷的正离子,而非金属原子获得价电子,使其自身带负电荷的负离子。
这样,正离子和负离子通过它们之间的静电结合。
特点:以离子为结合单元;一般离子晶体中正负离子静电引力强,结合牢固。
因此,其熔点和硬度相对较高。
难以产生自由遥控的电子是良好的绝缘材料,但在高温熔融状态下,正负离子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可以自由移动。
此时,它们表现出离子导电性。
考试科目:材料科学基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分,考试时间为分钟.考试主要内容及要求一、材料地键合方式()熟悉原子结构及键合类型,掌握金属键、离子键、共价键、范德华力和氢键地结构特征及其对材料性能地影响.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晶体学基础()理解空间点阵地概念,掌握晶体与非晶体、晶体结构与空间点阵地差异.()掌握晶面指数和晶向指数地标注方法和画法、立方晶系晶面与晶向平行或垂直地判断、立方晶系晶面族和晶向族地展开.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掌握三种典型金属晶体结构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密排六方晶胞中原子数、配位数、致密度地计算方法,理解面心立方和密排六方地堆垛方式地描述及其它们之间地差异.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了解晶体地对称性.三、固体材料地结构()掌握固溶体地分类、结构特点及其影响固溶体固溶度地因素.()掌握中间相地分类及其结构特点,理解超结构地类型及影响有序化地因素.()了解离子晶体地结构规则,了解型、型和硅酸盐晶体结构特点,了解金刚石型共价晶体结构特点,了解聚合物结构特点,了解非晶态结构及其性能与晶体结构地区别.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四、晶体中地缺陷()掌握点缺陷地形成与平衡浓度,掌握点缺陷对晶体性能地影响及其应用.()掌握位错地基本类型和特征,掌握柏氏矢量地物理意义及其特性,掌握位错运动地两种基本形式:滑移和攀移地特点.理解作用于位错地组态力、位错地线张力、外加切应力、位错附近原子实际所受地力、以及位错间地交互作用力相互之间地关系与区别,掌握位错地增值机制,掌握位错反应地判断.了解运动位错地交割及其所形成地扭折或割阶不同情况,了解弗兰克不全位错和肖克莱不全位错地形成.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理解小角度和大角度晶界模型,理解晶界能与晶界特性,掌握相界结构特点,了解孪晶界.五、固态中地扩散()理解固体中地扩散现象及其与原子运动地关系,掌握扩散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适用地场合及其对相应地扩散过程进行分析计算地方法.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理解扩散地几种机制,理解扩散系数、扩散激活能地概念并掌握其计算方法,掌握影响扩散地主要影素,了解柯肯达尔效应地意义.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了解反应扩散地特点及用相图确定反应扩散出现象地方法.六、相图()掌握相律地描述、计算及其对相平衡地解释.()定性地掌握单相固溶体自由能地求解方法,掌握单相固溶体自由能表达式,掌握固溶体地自由能-成分曲线形式,掌握混合相自由能表达式,掌握相平衡条件表达式,掌握相平衡地公切线法则.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掌握二元合金中匀晶、共晶、包晶、共析、二次相析出等转变地图形、反应式;掌握二元典型合金地平衡结晶过程分析、冷却曲线;掌握二元合金中匀晶、共晶、共析、二次相析出地平衡相和平衡组织名称、相对量地计算;掌握铁-渗碳体相图及其典型合金地平衡冷却曲线分析、反应式、平衡相计算、平衡组织计算、组织示意图绘制;掌握根据相图推测合金性能地方法.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掌握简单三元合金地相平衡分析、冷却曲线分析、截面图分析;七、金属地凝固()了解液体结构地描述及其与固体结构地差异,掌握结晶地热力学、结构和能量条件.()掌握均匀形核过程地热力学分析,推导临界晶核半径、临界形核功.掌握形核率及其影响因素,掌握液—固界面地分类及其热力学判据,掌握晶体地生长方式及其生长速率,掌握液—固界面结构和液—固界面前沿液体地温度分布对晶体形态地影响,掌握减小晶粒尺寸地方法.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掌握固溶体地平衡凝固与非平衡凝固,理解成分过冷地概念及其对晶粒形貌地影响.掌握共晶合金地平衡凝固与组织组成物、组成相地相对量计算.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了解共晶合金非平衡组织类型及层片状共晶和棒状共晶地判据,层状共晶地片间距与冷速地关系.了解包晶合金凝固机制及包晶反应不完全性.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八、金属地塑性变形()掌握弹性变形地特点和虎克定律,理解弹性地不完整性和粘弹性.()掌握金属塑性变形、滑移、位错运动之间地关系,掌握滑移系、分切应力、临界分切应力地概念和计算.()掌握形变强化、细晶强化、第二相强化、固溶强化地机制及应用.()掌握金属经过冷变形后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地变化.九、回复与再结晶()掌握回复、再结晶、晶粒长大地概念和应用.()掌握再结晶温度地概念及其影响因素.()掌握冷变形金属经过加热、保温后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地变化.●参考书目:《材料科学基础》胡庚祥等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或者《材料科学基础》赵晶等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年版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3考研大纲:838材料科学基础1500字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3年考研大纲中的材料科学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材料科学基础概述:介绍材料科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原理。
2. 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介绍晶体结构、非晶态结构和晶界结构等材料的基本结构,并讨论不同结构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3. 材料的物理性质:包括材料的力学性质、热学性质、电学性质和磁学性质等,重点讨论它们的定义、测量方法和影响因素。
4. 材料的化学性质:介绍材料在各种化学环境下的腐蚀性质、氧化性质和还原性质等,以及材料的表面处理和涂层技术。
5. 材料的制备与加工:包括常见的材料制备方法如熔炼、溶液法、气相沉积和激光熔化等,以及材料的加工方法如铸造、轧制、焊接和热处理等。
6. 材料的性能测试与评定:介绍材料性能测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硬度测试、拉伸试验和冲击试验等,以及根据测试结果评价材料质量的标准。
7. 材料的失效与寿命:探讨材料的失效机制,如应力、疲劳、蠕变和腐蚀等,以及预测和延长材料寿命的方法。
8. 材料的应用与发展趋势:介绍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电子材料、光学材料、结构材料和生物材料等,并讨论材料科学的发展趋势。
根据大纲的要求,写一个1500字的材料科学基础的文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部分:材料基本概述(200字)- 介绍材料科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强调材料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材料的结构与性能(300字)- 解释晶体结构、非晶态结构和晶界结构等材料的基本结构,并讨论不同结构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如强度、导电性和磁性等。
第三部分:材料的物理性质(300字)- 详细介绍材料的力学性质、热学性质、电学性质和磁学性质等,包括它们的定义、测量方法和影响因素,如温度、压力和电场等。
第四部分:材料的化学性质(300字)- 分析材料在不同化学环境下的腐蚀性质、氧化性质和还原性质等,以及常用的表面处理和涂层技术,如电镀和溅射。
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与要求本考试旨在评估学生对材料科学基本概念、原理、分类及其应用的掌握程度。
通过考试,学生应能够展示其对材料科学基础知识的理解,以及分析和解决材料相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与结构1. 材料科学概述- 材料科学的定义- 材料科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材料科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2. 材料的分类- 金属材料- 陶瓷材料- 聚合物材料- 复合材料- 新型功能材料3. 材料的微观结构- 晶体结构- 非晶体结构- 微观缺陷(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4. 材料的性能- 力学性能(弹性、塑性、硬度、韧性)- 热性能(导热性、比热容、热膨胀)- 电性能(导电性、绝缘性、半导体性)- 光学性能- 磁性能5. 材料的加工与制备- 金属材料的加工(铸造、锻造、轧制、焊接)- 陶瓷材料的制备(粉末冶金、烧结)- 聚合物材料的加工(挤出、注射、吹塑)- 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加工6. 材料的表征技术- 显微镜技术(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 - X射线衍射分析- 光谱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X射线光谱)- 热分析技术(差热分析、热重分析)7. 材料的老化与失效- 老化机制- 失效类型与原因- 材料的耐久性与寿命预测8. 材料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新型材料的开发- 材料的循环利用与回收- 环境友好型材料三、考试形式与题型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题型包括:- 选择题:测试学生对材料科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
- 简答题:评估学生对材料科学原理的应用能力。
- 计算题:考查学生对材料性能计算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 论述题:评价学生对材料科学综合问题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四、考试评分标准1. 选择题:根据选项的正确性评分。
2. 简答题:根据答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评分。
3. 计算题:根据计算过程的正确性和结果的准确性评分。
4. 论述题:根据论述的深度、逻辑性和创新性评分。
五、考试准备建议1. 系统复习材料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一、考查目标1.掌握材料科学基础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应用基础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与专业知识深度融合、有机结合的能力。
二、考查内容(一)固体结构1、掌握点阵和晶胞的概念。
2、熟练掌握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的标定和晶向及晶面的确定。
3、掌握bcc、fcc、hcp三种典型晶体结构。
4、掌握固溶体的类型及影响固溶体溶解度的因素。
5、掌握金属间化合物的基本类型及特点。
(二)晶体缺陷1、掌握点缺陷的热力学稳定性、握点缺陷平衡浓度的计算及获得过饱和空位的方法。
2、掌握位错的基本类型和结构特征及运动方式。
3、掌握柏氏矢量的确定方法物理意义,掌握柏氏矢量的特性,能熟练的根据柏氏矢量定义各种位错(如刃位错、螺位错、混和位错、部分位错、单位位错和全位错等)。
4、掌握位错的运动规律、滑移和塑性变形的关系及运动位错的交割作用。
5、掌握螺位错、刃位错的应力场特点、应变能的大小。
6、掌握位错的线张力、作用在位错上的力及位错间的交互作用力。
7、掌握Frank-Read位错源的开动过程及所需最小切应力的计算。
8、掌握层错、肖克莱不全位错和弗兰克不全位错;了解扩展位错及其宽度、束集和交滑移。
9、掌握位错反应的能量条件。
10、掌握小角晶界及大角晶界的概念及结构;掌握晶界的特性、界面能的概念及界面能对相变的影响。
(三)固体中原子及分子的运动1、熟练掌握扩散第一定律的含义及各参数的量纲,能用第一定律解决一些扩散问题。
2、掌握扩散第二定律的误差解、高斯解和正弦解的形式,并用来解决一些简单扩散问题。
3、熟练掌握扩散系数D的表达式及影响扩散的因素。
4、掌握扩散的驱动力和扩散方向的判据、掌握扩散机制、原子跳跃和扩散的关系及相应的扩散系数表达式。
5、掌握反应扩散的概念及特点,并能根据相图确定反应扩散渗层的组织分布及浓度分布。
(四)材料的形变和再结晶1、掌握施密特定律的意义并能够熟练应用。
2、掌握单晶体拉伸及压缩时初始滑移系的确定方法及晶体转动规律。
《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
一、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掌握原子结构与键合的基础知识;三大类材料的晶体结构;晶体缺陷分析;相图和相平衡分析;材料的光、电性质及其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对材料的结构、性能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通过本课程考试,为我院选拔在材料、光学工程等领域具有综合材料科学基础的深造人才。
二、考试范围
第一部分原子结构与键合
1.原子结构(电离能、电子亲和能、电负性等)
2.元素周期表(原子的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和势力等在周期表中的变化规律)
3
原子间的键合(各种结合键的概念、特点、代表材料,通过结合键及原子间作用力分析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
第二部分材料中的晶体结构
1.晶体学基础(晶胞、晶格参数、简单立方、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六方密堆结构的堆
积方式等)
2.金属晶体的结构
3.离子晶体的结构
4.共价晶体的结构
5.高分子材料的结构
第三部分晶体缺陷
1.点缺陷
2.线缺陷
第四部分相图与相平衡
1.相图基础(相区、相率、相转变分析)
2.二元相图分析(二元均晶相图和二元共晶相图)
第五部分固体中的扩散
1.扩散定律
2.扩散微观理论与机制
3.扩散的热力学分析
4.影响扩散的因素
第六部分材料的光学性质及其应用
1.光学性质的基本概念(吸收、反射、折射、透射、散射等)
2.材料的发光机理
3.材料在光学领域的应用
第七部分材料的电学性质及其应用
1.电学性质的基本概念(电导率、电阻率、电子导电、离子导电等)
2.固体的能带理论
3.半导体及其应用
4.材料在电学领域的应用。
824 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本考试为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选考)学位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的专业基础。
招生单位根据考生参加本考试的成绩和其他三门课程每门课程和总成绩的情况决定是否可以获得复试资格。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要求考生具备一定材料科学与大学物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掌握材料物理的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材料宏观性质的微观本质;具备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分析解决材料物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的范围和内容考试范围包括本大纲规定的专业知识:1、材料的力学性质,包括材料的形变,塑性、蠕变与黏弹性,断裂与机械强度。
2、材料的热学性质,包括材料的热容量,热膨胀,热传导,热稳定性。
3、材料的电学性质,包括材料的电导,介电性,铁电性,超导性。
4、材料的磁学性质,包括材料的抗磁性和顺磁性,铁磁性,磁性指标。
5、材料的光学性质,包括材料的透光性,激光与激光材料,光的传输与光纤材料,非线性光学效应;6、材料的声学性质,包括声波的产生与传播,室内声学与吸声材料,水中声学与水生材料,超声、微声、次声及其材料。
7、材料的功能转换,包括电-光和光-弹功能转换,压电效应,功能转换材料。
四、考试形式和题型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单项技能测试与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主要考核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试包括三个部分:1、填空题主要考核材料物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础现象等方面。
共40分。
2、简答题要求考生用简练的语言回答有关材料物理的基础现象及其基本原理等方面的简答题。
共计60分。
3、计算题要求考生求解或论证有关材料物理性质及其应用方面的计算题。
共计50分。
五、考试成绩满分总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六、答题要求要求考生用钢笔或圆珠笔做在答题卷上。
考试过程需要使用科学计算器。
材料科学基础二考试大纲一、考试的基本要求《材料科学基础》是材料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着重研究材料的成分、加工方法与材料的组织、性能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变化规律,是发挥材料潜力、充分利用现有材料和研究开发新材料的理论基础,是考生学习后续相关材料课程和今后从事材料专业的工作基础课程。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材料科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及其应用。
系统地理解材料与成分、组织结构与性能内在联系,具备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第部分材料的原子结构与结合键.材料中的结合键的类型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键能曲线及其应用。
.原子的堆垛和配位数的基本概念。
.显微组织基本概念与材料性能的联系。
第部分材料的晶态结构.晶体与非晶体、晶体结构、晶胞、晶格常数、布拉菲点阵、晶面间距等基本概念。
.晶体晶向指数与晶面指数的标定方法。
.常见晶体结构(、、)及其几何特征、配位数、堆积因子(致密度)、间隙、密排面与密排方向。
.离子晶体和共价晶体结构,高分子材料的组成和结构的基本特征。
第部分点缺陷和扩散.肖脱基空位、弗兰克尔空位、间隙原子和置换原子,间隙固溶体和置换固溶体等基本概念,离子晶体中的点缺陷特点,点缺陷的平衡浓度、影响因素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扩散驱动力及扩散机制,扩散第一定律、扩散第二定律形式及应用范围。
.影响扩散的因素及应用。
第部分线、面和体缺陷.位错类型,刃型位错、螺型位错、位错线和滑移线的基本概念,柏格斯回路和柏氏矢量的基本概念及物理意义。
金属晶体中的滑移面和滑移方向。
.晶界、亚晶界、相界面等基本概念;体缺陷基本概念。
.晶粒度和晶粒尺寸的测量,在材料的制备及处理中控制晶粒度的方法。
.材料的强化机制及其应用。
第部分高聚物及其结构.高分子的链结构、高分子的聚集态结构。
.玻璃化转变现象和玻璃化温度,玻璃化转变理论,影响玻璃化温度的因素。
.影响高分子结晶度的因素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热固性和热塑性聚合物的概念及材料特性。
823材料科学基础考试⼤纲823 材料科学基础考试⼤纲⼀、考试⽬的材料科学基础考试是南开⼤学材料科学与⼯程学院招收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程硕⼠研究⽣的⼊学资格考试之专业基础课。
根据考⽣参加本考试的成绩和其他三门考试的成绩总分来选择参加第⼆轮,即复试的考⽣。
⼆、考试的性质与范围本考试是测试考⽣掌握材料化学、材料物理专业知识以及综合运⽤的能⼒。
考试范围包括本⼤纲规定的内容。
三、考试基本要求1. 具备材料化学、材料物理相关的基础专业知识。
2. 具有扎实的基本功。
3. 具备⼀定的运⽤基础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四、考试形式本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单项技能测试与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法,强调考⽣掌握材料化学基础知识以及综合运⽤的能⼒。
考试时间为180分钟,答题⽅式为闭卷考试(可以使⽤数学计算器)。
五、考试内容本考试包括两个部分:材料化学、材料物理。
⼀、材料化学部分1、化学热⼒学热⼒学第⼀、⼆、三定律及其应⽤;各种变化过程(单纯pVT变化过程、相变化过程和化学变化过程)的⽅向和限度的判别;相平衡体系和化学平衡体系中的应⽤;⼆组分体系相图的绘制及解析。
2、化学动⼒学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的特点;反应级数及速率⽅程的确定;各种因素对反应速率及速率常数的影响;复合反应的近似处理⽅法及其应⽤;根据反应机理推导速率⽅程;化学动⼒学基本原理在⽓相反应、多相反应、溶液中反应、催化反应和光化学反应体系中的应⽤。
3、电化学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及其应⽤;可逆电池、可逆电极的能斯特公式及其应⽤;可逆电池的热⼒学;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及其应⽤;极化与超电势及其应⽤;分解与分解电压;⾦属电沉积;不可逆电极过程的基本原理及其应⽤。
4、界⾯化学表⾯⾃由能和表⾯张⼒;润湿现象与接触⾓;⽑细管现象;新相的⽣成和亚稳定状态;固体表⾯的吸附及⾮均相催化反应。
5、⽆机化学中的化学原理(1)掌握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和能量关系;(2)了解酸碱理论,熟悉溶液中的单相与多相离⼦平衡,掌握弱酸、弱碱溶液中离⼦浓度、盐类⽔解和沉淀平衡的计算;(3)了解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价键理论,晶体场理论,配位场理论,分⼦轨道理论),掌握配合物的基本概念、稳定常数及其应⽤,熟悉配合物在⽔溶液中的稳定性以及影响稳定性的因素。
883 材料科学基础摘要:一、材料科学基础概念1.材料科学的定义2.材料科学的重要性二、材料分类与性能1.材料的分类2.材料的主要性能指标三、材料的基本结构1.晶体结构2.非晶体结构四、材料的制备与加工1.制备方法2.加工工艺五、材料的应用领域1.金属材料应用2.陶瓷材料应用3.聚合物材料应用六、材料科学的发展趋势与挑战1.新材料的研发2.可持续材料的应用3.我国材料科学的发展现状与展望正文:材料科学是一门研究材料的设计、制备、性能及其应用的基础学科,涉及金属、陶瓷、聚合物等多种材料。
材料科学对现代科技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为各种产业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材料可以分为金属材料、陶瓷材料、聚合物材料等。
这些材料各具特色,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
例如,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但耐磨性较差;陶瓷材料具有高硬度、高熔点等优点,但脆性较大;聚合物材料具有轻质、易加工等特点,但在高温环境下的性能较差。
材料的基本结构包括晶体结构和非晶体结构。
晶体结构具有长程有序性,而非晶体结构则无序排列。
这两种结构对材料的性能有很大影响。
材料的制备与加工是实现材料性能优化的关键环节。
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熔融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湿化学法等。
加工工艺则包括成型、烧结、涂层等。
通过合适的制备与加工方法,可以使材料的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材料科学在诸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金属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等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陶瓷材料在电子、光学、化工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聚合物材料则在包装、建筑、医疗等领域具有优越性能。
未来材料科学的发展将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
新材料的研发将推动人类科技的进步,如石墨烯、碳纳米管等新型材料。
同时,可持续材料的应用将有助于实现绿色、环保的发展目标。
883 材料科学基础摘要:1.材料科学的定义与意义2.材料科学的研究内容3.材料科学的发展历程4.材料科学的应用领域5.我国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发展现状与前景正文:一、材料科学的定义与意义材料科学基础是一门研究材料结构、性能、制备和应用等方面的学科,它旨在通过研究材料的基本性质,探索和创造新材料,以满足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求。
材料科学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了极大的支持,从古代的石器时代到现代的信息时代,材料科学的发展推动了科技、工程和其他领域的革新。
二、材料科学的研究内容材料科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材料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之间的关系,以提高材料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2.材料的制备与加工:研究和发展新材料制备和加工技术,以实现材料的高效、低成本生产。
3.材料的表征与测试:研究和应用各种表征和测试方法,对材料的性能进行定量评价。
4.材料的性能优化与设计:通过计算和模拟等方法,预测材料的性能,指导新材料的设计和制备。
三、材料科学的发展历程材料科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古代:石器、陶器、青铜器和铁器等传统材料的应用。
2.近代:钢铁、水泥、玻璃等工业材料的发展。
3.现代:新型合成材料、纳米材料、生物材料等高新技术材料的研究和应用。
四、材料科学的应用领域材料科学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1.电子信息产业:如半导体材料、光电材料等。
2.新能源产业:如太阳能电池材料、锂离子电池材料等。
3.航空航天产业:如高温合金、陶瓷材料等。
4.生物医疗产业:如生物相容性材料、药物载体材料等。
五、我国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发展现状与前景我国在材料科学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已经在许多方面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在新时期,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以推动我国材料科学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823 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材料科学基础考试是南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招收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之专业基础课。
根据考生参加本考试的成绩和其他三门考试的成绩总分来选择参加第二轮,即复试的考生。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
本考试是测试考生掌握材料化学、材料物理专业知识以及综合运用的能力。
考试范围包括本大纲规定的内容。
三、考试基本要求
1. 具备材料化学、材料物理相关的基础专业知识。
2. 具有扎实的基本功。
3. 具备一定的运用基础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考试形式
本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单项技能测试与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考生掌握材料化学基础知识以及综合运用的能力。
考试时间为180分钟,答题方式为闭卷考试(可以使用数学计算器)。
五、考试内容
本考试包括两个部分:材料化学、材料物理。
一、材料化学部分
1、化学热力学
热力学第一、二、三定律及其应用;各种变化过程(单纯pVT变化过程、相变化过程和化学变化过程)的方向和限度的判别;相平衡体系和化学平衡体系中的应用;二组分体系相图的绘制及解析。
2、化学动力学
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的特点;反应级数及速率方程的确定;各种因素对反应速率及速率常数的影响;复合反应的近似处理方法及其应用;根据反应机理推导速率方程;化学动力学基本原理在气相反应、多相反应、溶液中反应、催化反应和光化学反应体系中的应用。
3、电化学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及其应用;可逆电池、可逆电极的能斯特公式及其应用;可逆电池的热力学;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及其应用;极化与超电势及其应用;分解与分解电压;金属电沉积;不可逆电极过程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4、界面化学
表面自由能和表面张力;润湿现象与接触角;毛细管现象;新相的生成和亚稳定状态;固体表面的吸附及非均相催化反应。
5、无机化学中的化学原理
(1)掌握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和能量关系;
(2)了解酸碱理论,熟悉溶液中的单相与多相离子平衡,掌握弱酸、弱碱溶液中离子浓度、盐类水解和沉淀平衡的计算;
(3)了解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价键理论,晶体场理论,配位场理论,分子轨道理论),掌握配合物的基本概念、稳定常数及其应用,熟悉配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以及影响稳定性的因素。
熟悉配位化合物的的命名、几何构型和异构现象以及配合平衡等有关知识。
6、结构化学
(1)了解原子结构的近代概念,熟悉原子中电子的分布,掌握原子性质的周期性;
(2)了解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概念,掌握离子键、共价键、分子间力和氢键的特点;
(3)了解晶体的特征、性质以及晶体结构与物理性质的关系。
7、元素化学
(1)了解氢、稀有气体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2)熟悉卤素及其单质的通性,掌握卤化氢、氢卤酸和卤化物的性质,了解氯的含氧酸及其盐、氰、氢氰酸及其盐的性质;
(3)熟悉氧族元素的通性,掌握过氧化氢、硫化氢、硫化物、硫的氧化物、含氧酸及其盐的性质,了解氧气、臭氧和水的净化;(4)熟悉氮族元素的通性,掌握氮的氧化物、含氧酸及其盐的性质,了解氮气、氨、铵盐以及磷的化合物的性质;
(5)了解硅、硼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熟悉氧化铝、氢氧化铝及铝盐的性质,掌握碳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6)熟悉碱金属、碱土金属的通性,掌握其正常氧化物、氢氧化物与盐类的性质,了解其低氧化物、过氧化物和超氧化物的性质;
(7)熟悉过渡元素的通性,了解过渡元素的基本性质,掌握铁、铬、锰、钴、镍、锌、铜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了解有效原子序数规则及其应用,掌握金属羰基化合物和过渡金属不饱和链烃配合物的性质;了解茂夹心型配合物的结构、成键特征和过渡金属的簇合物的特点。
(8)了解镧系、锕系元素的通性。
8、仪器分析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2)红外光谱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3)晶体的X射线衍射—晶体结构分析基本原理及应用。
(4)扫描与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技术基本原理及应用。
二、材料物理部分
1、无机材料的电子理论和晶体结构
能带理论、禁带起因、半导体理论基础、载流子浓度计算、固体缺陷反应方程式、热缺陷和杂质缺陷浓度计算。
2、无机材料的电学性能
电导率,霍尔效应,电导的宏观参数。
离子电导:离子迁移率,离子电导率,影响离子电导率的因素。
晶界效应,表面效应,西贝克效应,p-n结。
3、无机材料的介电性能
介质的极化、介质损耗、介电强度、压电性、热释电性、铁电性。
4、无机材料的热学性能
无机材料的热容;晶态固体热容的经典理论及量子理论;
无机材料热膨胀系数;固体材料热膨胀机理;
固体材料热传导的宏观规律;声子导热;光子导热;影响无机材料热传导的因素;
无机材料的热应力;热应力断裂抵抗因子;抗热冲击损伤性能;提高抗热冲击断裂性能的措施。
5、无机材料的光学性能
介质的折射率及相对折射率,影响折射率的因素;色散,光的反射介质对光的吸收规律,光吸收与光波长的关系,介质对光的散射,散射系数的影响因素,无机材料的透光性,提高无机材料的透光性的措施。
材料的发光和激光,光导纤维。
6、无机材料力学性能
无机材料应力、应变及弹性形变、广义虎克定律;无机材料晶相的塑性变形,晶格滑移;高温蠕变机理及影响因素;玻璃相的粘性流动。
脆性断裂;理论结合强度;Griffith微裂纹理论;应力场强度因子和平面应变断裂韧性;断裂韧性测试;裂纹亚临界生长;亚临界裂纹生长速率与应力场强度因子的关系,根据亚临界裂纹扩展预测材料寿命。
7、无机材料的磁学性能
材料磁性能的表征参量和材料磁化的分类,磁矩,磁畴与磁滞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