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学习汉、英、日三种语言,女儿竟得‘失语症’”据报道,一位 母亲平时用汉、英、日三种语言和女儿交流,但她对女儿的“吐字不清”没有采取任何 措施,结果女儿在与他人交流时会出现三种语言交混现象。上幼儿园后,她的这种说话方 式受到了同伴的嘲笑,继而她开始出现“失语”现象。最后,这位母亲把女儿失语的原因 归结为“多语言输入”,她认为“孩子年龄太小,但在大脑里输入了多种语言,因此就难 以 用一种纯粹的语言来表达了”,她认为自己是“拔苗助长”了。很明显,这两则案例都将 “多语言环境”视为导致儿童语言发展迟缓......
(六)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 一的原则
• 指教学要在科学的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这一原则是为 了将教学中科学知识的传授学习与思想品德教育统一起 来而提出的。 • 基本要求: (1)坚持正确的方向 (2)严格遵守职业道德 (3)实事求是 (4)讲究教学艺术
(七)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指教学活动要把理论知识与生活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这一原则是为了解决和防止理论脱离实际、书本脱离现 实问题而提出的。 •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 知之不若行之。” • “学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教学做合一” • 基本要求: (1)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 (2)注重在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能力 (3)联系实际应当从多方面入手 (4)帮助学生总结收获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而能发,发而能导,导而能活, 活而不乱”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
“产婆术“
愤: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 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想说 又不知道怎么说。 启: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 助学生开启思路。 悱: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 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 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 发: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 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 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 就不去启发他。 产婆术,即"苏格拉底方法",苏格拉底方法 包括讽刺(不断提出问题使对方陷入矛盾之 中,并迫使其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启发、 引导学生,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 论)、归纳和定义(使学生逐步掌握明确的定 义和概念)等步骤。由于苏格拉底把教师比 喻为"知识的产婆",因此,"苏格拉底方法" 也被人们称为是"产婆术"。这一教育理论, 是西方最早的启发式教育。西方教育学传统 始于古代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 德。中国最早提出启发式教育的是教育家孔 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