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我们都是好朋友
- 格式:docx
- 大小:10.81 KB
- 文档页数:2
幼儿园中班音乐欣赏教案《我们都是好朋友》教案名称:《我们都是好朋友》音乐欣赏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幼儿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和集体意识。
3. 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我们都是好朋友》音乐欣赏。
2. 集体合唱《我们都是好朋友》。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
2. 歌曲《我们都是好朋友》的音频。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引导幼儿回忆并讨论他们的好朋友,询问幼儿怎样与朋友保持友好关系。
2. 播放一段《我们都是好朋友》的音乐,让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活动1:音乐欣赏(15分钟)1. 再次播放《我们都是好朋友》,鼓励幼儿积极参与。
2. 通过指导问题引导幼儿对音乐进行欣赏和思考,例如:“这首歌的节奏是怎样的?”、“这首歌的旋律有哪些地方让你觉得好听?”等。
活动2:学唱《我们都是好朋友》(20分钟)1. 与幼儿一起学唱《我们都是好朋友》。
2. 分节教唱,由教师带头,让幼儿跟随教师的节奏和动作学唱歌曲。
3. 强调合唱的重要性,鼓励幼儿一起唱,增强集体意识。
活动3:合作创编动作伴奏(20分钟)1. 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个指导老师,指导幼儿创编与歌曲节奏相配的动作伴奏。
2. 让幼儿在小组内协商、合作,并展示自己创编的动作伴奏。
活动4:大合唱(10分钟)1. 将各小组的创编动作伴奏连接起来,组成一段整体的动作表演。
2. 幼儿一起合唱《我们都是好朋友》,同时配合动作表演。
3. 观看合唱表演,并给予肯定与鼓励。
巩固与评价(5分钟):1.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活动过程,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2. 教师对幼儿的参与程度、表现和合作能力进行评价,并给予积极的反馈。
教学延伸:1. 在其他音乐活动中加入《我们都是好朋友》的音乐素材,增加幼儿对歌曲的熟悉程度。
2. 组织幼儿自己创编和表演歌曲的舞蹈或戏剧,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表现能力。
3. 组织幼儿在班级或学校的重要场合合唱《我们都是好朋友》,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小班语言《我们都是好朋友》教案课程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词汇“好朋友”。
2.学生可以简单地介绍自己的朋友。
3.学生了解朋友的基本特性。
教学准备1.“好朋友”海报2.图书:“好朋友”,丹尼斯·弗兰克林-科恩。
3.“朋友特性”卡片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引入课程主题“好朋友”,让学生在想一想在生活中自己有什么样的好朋友。
•展示“好朋友”海报,并让学生说出其中的文字和图形。
•学生与教师一起唱“好朋友”歌曲,鼓励他们主动加入歌唱。
主体(25分钟)共读•在读《好朋友》之前,让学生预测故事中会提到哪些词语,因此教师应在黑板上列出一些重要的关键词,例如,“好朋友”,“友谊”,“度假”等。
•阅读故事:“好朋友”,并问孩子们故事中的人物会做什么,如何处理问题等。
•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鼓励他们可以在之后的学习中更加主动。
讨论•将“朋友特性”卡片放在桌子上,然后让学生围坐在教师周围。
•让每一个学生抽取一张卡片并读出卡片上的特点。
•在此之后,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特点选择卡片,如果卡片已经被取走则需选择其他卡片。
当所有卡片被分配后,老师应带领学生讨论这样的好朋友应该具备哪些特性。
•学生可以将卡片根据相似的特性进行归类。
制作一个朋友•给每一个学生提供一张纸和一些画笔。
•让他们在纸上画出属于自己的朋友,并描述这个朋友的一些特点。
•在完成之后,学生要回答一些问题:这个朋友的名字是什么?他有什么样的特性?我们如何成为好朋友?结束(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夸赞出色的学生并表扬所有的学生。
•让学生分享他们绘制的朋友,并巩固今天的主题。
•带领学生唱《我们都是好朋友》歌曲。
扩展活动1.导师/家长参与:鼓励学生邀请他们的家庭成员或任课老师到教室上课。
2.公共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社区活动,让他们可以认识更多的好朋友。
3.阅读推广:鼓励学生阅读与友谊相关的书籍,并参加周活动中的小班语言图书馆。
教学反思这节课对小班学生具有理论、知识、实践和运动等多方面的教学内容,涵盖了语言、认知、情感、社会等多种教育目标。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我们都是好朋友》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园大班儿童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2.培养幼儿园大班儿童的交往能力和相互尊重的意识;3.让幼儿园大班儿童能够理解自己的情感和行为所产生的影响;4.通过互动游戏、剪纸等活动,增加幼儿园大班儿童的自信心和对团队的归属感。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活动说明PPT,剪纸,图书《我们都是好朋友》。
学生准备:每位学生准备一张精美的剪纸。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活动说明PPT,解释今天的活动内容,并向学生简介自己的好朋友——自己在子弟园大班时的好朋友。
引导学生想一想自己的好朋友叫什么名字?他们有什么共同的兴趣爱好?朋友之间如何相处?2. 学生互动游戏让学生手牵手排成一排,进行以下游戏。
教师录制游戏过程,教学结束后可以播放让学生观看。
游戏规则:1.班上的学生,将自己的手放在同班同学的肩膀上,然后手牵着前面的同学的手。
2.教师会大声和学生一起数1、2、3,然后大家一起举起手,在举起手的同时学生们开始尖叫——“我们都是好朋友!”3.接着,大家再次互相示意,送出一个拥抱或笑容——这仅仅两秒,也仅仅是一种身体语言,让人们感受到彼此的关爱与支持。
3. 图书阅读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帮助幼儿园大班儿童了解朋友之间应该如何相处。
教师拿出图书《我们都是好朋友》,进行阅读,并向学生介绍其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4. 剪纸时间让学生进行创意活动,让学生体会友谊涵盖的广域和多样性。
发一张剪纸给学生,让他们自己设计一个好朋友图案。
下课后收集学生的剪纸作品,可以粘贴到教室的“友谊墙”上,展示幼儿园大班儿童的创意和想象力。
5. 总结请幼儿园大班儿童思考:情感的积性、情感的负性如果在生活中得以传递,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每个人的感受都有其倾向性,但是我们对待的确是可以有所选择的,社会没有绝对的对错,但有合适与不合适。
友谊需要精心呵护,人的太多选择在于外部因素,而友谊决定在于内心。
四、教学评估1. 教师评估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园大班儿童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完成的剪纸作品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幼儿中班体育教案《我们都是好朋友》教案名称:《我们都是好朋友》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和理解友谊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团队合作和友好交往的意识。
3. 提高幼儿的身体运动能力和协调能力。
教学准备:1. 幼儿园活动室或操场。
2. 音乐播放设备。
3. 打气筒和彩色气球。
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让幼儿们大声叫出自己的名字,并击掌表示欢迎。
然后,进行一些简单的体操操练,如摆臂、打开胸腔,以及蹲起站立等。
2. 导入新知:播放一首歌曲《朋友》,鼓励幼儿跟着歌曲起舞或做动作。
然后,与幼儿一起讨论什么是朋友,为什么朋友很重要。
3. 活动一:好朋友连连看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两人,给每对幼儿分发卡片,上面分别写着一对好朋友的名字。
幼儿们要合作找到对应的朋友,并互相介绍。
此活动旨在加强幼儿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4. 活动二:友谊的捉迷藏幼儿们自愿参与,每两人为一组,其中一个人负责捉迷藏,另一个人则负责提醒「冰释前嫌」或行为规范。
当被捉住后,负责提醒的幼儿要鼓励被捉住的幼儿,并与他们一起回到出发点。
再换一组进行。
5. 活动三:气球传递将幼儿们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站成一排,第一个人手里拿着一个气球。
音乐开始时,第一个人将气球传递给下一个人,然后依次传递。
如果气球掉落,整个小组将需要重新开始。
目标是看哪个小组最快传递气球到队尾。
6. 结束活动:音乐停止后,与幼儿们一起坐下来,总结今天的活动。
鼓励幼儿分享他们在活动中的感受和体验,强调友谊的重要性。
教学延伸:1. 可以再播放一首友谊相关的歌曲,并邀请幼儿们自由舞动或做动作。
2. 给幼儿们分享一些有关友谊和合作的故事,激发他们对友善与合作的理解和兴趣。
3. 鼓励幼儿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多与同伴合作,并以身作则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友谊和合作习惯。
评估与反馈: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给予肯定和鼓励。
收集幼儿的自我评价和对友谊的理解,并根据他们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和活动设计。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我们都是好朋友》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们认识到朋友的重要性,知道如何与朋友相处;2.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合作意识;3.让幼儿感受到团队的力量与快乐。
二、教学准备1.课件:《我们都是好朋友》PPT;2.视频:《小猪佩奇和好朋友》;3.音乐:《朋友》;4.福袋:盒子、画纸、颜料、粘纸、剪刀、胶水、糖果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引入音乐《朋友》,让幼儿们跟着节拍跳舞,营造轻松活泼的氛围。
引出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有关“朋友”的课程。
2. 学习主题(1)故事情节呈现通过展示《我们都是好朋友》PPT,呈现故事情节,同时让小朋友感受到其中朋友之间的真诚、友情、对彼此关爱的表现。
鼓励幼儿们表达出对故事中朋友行为的看法,为之后的讨论做准备。
(2)团队学习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最多5人,让小组成员共同创作一份描写真诚朋友关系的画作。
要求每组利用教室内的各种材料,比如颜料、画笔、创意、想象力等来完成画作。
画作完成后,可以在黑板前展示作品。
(3)故事分享收集小组意见,让每组派出一名代表分享自己的画作。
鼓励幼儿们互相学习和分享,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4)视频观看播放《小猪佩奇和好朋友》的视频,让幼儿们感受到朋友行为的重要性及对于儿童成长的帮助。
同时,也向他们介绍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的技能,以及彼此之间的支持和帮助是多么重要。
3. 结束活动介绍一个“福袋”游戏,让孩子们在福袋的盒子里找到自己的惊喜。
福袋里包括各种小礼物,比如画纸、颜料、胶水、糖果等。
向孩子们传递快乐与惊喜的能力。
四、教学评估1. 幼儿表现教师观察、记录多项幼儿表现,如融入游戏及团队合作、表达意见、合理使用画材及完成画作等方面。
2. 教学反思通过观察幼儿表现,及课后反思,得出教学优缺点。
在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等多方面进行指导、改进。
五、教学后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故事、音乐、视频和游戏等不同的方式,提高幼儿们对“朋友”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并希望帮助他们认识到和朋友和睦相处的重要性,增强社交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中班语言教案:我们都是好朋友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友谊的认识,了解友谊的重要性。
2.通过言语交流和游戏互动,加深幼儿之间的友谊。
3.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1.课件投影仪;2.幼儿园好朋友图片;3.幼儿园友谊手链。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导入(5分钟)通过投影仪展示幼儿园好朋友图片,引导幼儿谈论图片中的人物之间的友谊。
2. 课堂互动(15分钟)利用图片中的场景,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展开对话: - T:小朋友们,你们认识这些人吗? - S1:认识。
- T:他们是幼儿园的好朋友,我们在幼儿园也有很多好朋友,大家都是好朋友,我们应该互相帮助,一起玩耍,一起成长。
你们觉得友谊是什么?- S2:就像一把伞,可以遮风挡雨。
- S3:就像一瓶水,可以解渴。
- T:非常好!友谊就像一把伞,可以保护我们,也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
既然友谊是那么重要,我们就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一起成为好朋友。
3. 合作游戏(2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3-4名幼儿组成。
游戏规则:每个小组的成员手牵手,用身体语言表达出自己的角色,其他小组成员猜测对方是什么角色。
游戏目的: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加强幼儿之间的互动联系。
4. 制作友谊手链(15分钟)发放材料给每个幼儿,指导他们制作友谊手链。
友谊手链由五颜六色的珠子组成,每个珠子代表一位好朋友。
幼儿可以选择自己的好朋友,将珠子串成手链。
活动目的:通过制作友谊手链,让幼儿感受到友谊的珍贵,培养他们对友谊的认识。
5. 总结与展示(10分钟)将幼儿制作的友谊手链放到展示台上,并邀请幼儿一个一个介绍自己的手链以及手链中代表的好朋友。
T:我们都制作了美丽的友谊手链,每个手链都代表着幼儿们的友谊。
在幼儿园中,我们是好朋友,可以一起分享喜悦,一起度过难关。
友谊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希望幼儿们珍惜彼此的友谊,继续与好朋友们保持联系。
四、教学延伸1.通过游戏或活动让幼儿进一步体验友谊的力量。
幼儿园中班音乐欣赏教案《我们都是好朋友》教学目标1.了解歌曲《我们都是好朋友》的歌词和旋律2.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对友谊的认知3.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和合作能力教学准备1.歌曲《我们都是好朋友》的录音2.活动室或音乐室3.认知友谊的绘本、图片或故事片教学流程1.打招呼:老师向孩子们问好,鼓励孩子们可以大声回答“老师好”。
老师问孩子们今天心情如何,孩子们可以依次回答,老师为孩子们呈现温暖欢乐的氛围2.引入歌曲:老师带领孩子们欣赏《我们都是好朋友》,首先播放歌曲署名和歌曲名称,帮助孩子们熟悉、了解歌曲名称和将要学习的内容,然后播放录音,引导孩子们感受歌曲的旋律,教师可开启一些相关动作或肢体语言帮助孩子们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情感,创造良好的音乐氛围3.分析歌曲:老师带领孩子们分析歌曲的内容,通过翻译歌词、书写歌词、自由发表意见和感受、讨论孩子们的朋友或班级朋友之间的互动,引导孩子们加深对友谊的认知,如何在朋友之间保持着友谊、如何包容和尊重别人的优点和缺点,带领孩子们形成班级同学的团结协作精神4.分享绘本:利用绘本、图片或故事片等多种方法,展示友谊的形象,引导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知友谊。
老师可以通过阅读绘本、图片讲解,引导孩子们加深理解,在讲解的过程中不断反复提醒孩子们专注、记录、体验和感受这种友谊5.分享互动游戏: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设计游戏环节,帮助孩子们进行聚集、练习协作、表演、自由演唱和自由舞蹈等活动,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加深记忆和理解《我们都是好朋友》的重要性、深度和温度6.教学小结:老师反复向孩子们说明学习和欣赏《我们都是好朋友》的重要性和意义,帮助孩子们综合性地了解歌曲所传达的友谊观、人际关系观以及集体意识观,进一步加深对音乐教育的认知和理解课后任务让孩子们在家中多唱、多听这首歌曲,进一步巩固友谊观、人际关系观和家庭关系观,同时加强孩子们的个人素质和集体精神,以便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通过口头或书面方式记录孩子们所感受到的有关友谊的信息和体验,例如:我最好的朋友是……;我和谁是最好的朋友,为什么?我遇到了一个朋友,他有……的优点和缺点,我们应该怎么做?等等总结本教学方案旨在通过引领孩子们唱歌,感受音乐,了解歌曲内容,增进班级氛围,强化学习效果,创造活跃愉悦的音乐氛围,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情感和集体精神,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孩子们加深对友谊的理解和认知,学习友情的质量和价值,使幼儿能够达到社交能力的发展目标,为幼儿的综合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中班音乐欣赏教案《我们都是好朋友》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音乐欣赏,感受友谊的重要性,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精神。
2.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3. 通过合唱、游戏等形式,培养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 音乐欣赏教材:《我们都是好朋友》2. 音响设备3. 图片、海报等辅助材料4. 指导幼儿绘制好朋友的图片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向幼儿介绍今天要学习的歌曲《我们都是好朋友》,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好朋友的故事,以引发幼儿对友谊的思考。
2. 欣赏歌曲(10分钟)老师播放《我们都是好朋友》这首歌曲,幼儿聆听并观察歌曲中的歌词、旋律、节奏等元素,让他们感受到歌曲中朗朗快乐、和谐团结的氛围。
3. 合唱练习(15分钟)老师带领幼儿一起学唱《我们都是好朋友》,重点练习各个音节的发音和整体曲调的把握。
可以采用分段学唱的方式,先教唱前两句歌词,再教唱后两句歌词,最后整体合唱。
4. 制作好朋友的图片(15分钟)老师让幼儿拿出纸和彩笔,指导他们绘制自己心目中的好朋友的形象。
画完后,老师可以给予评价和鼓励,鼓励幼儿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
5. 活动游戏(10分钟)老师组织幼儿进行互动游戏,例如“朋友接力赛”,幼儿分组进行接力,每个人完成一道任务后,传递给下一个人,最终完成整个游戏。
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和友谊意识。
6. 总结复习(5分钟)老师带领幼儿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问幼儿对友谊的理解和体会,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四、教学延伸:1. 向幼儿展示一些优秀的歌曲演唱视频,让幼儿参考并学习。
2. 老师可以邀请幼儿家长来学校参加音乐节,让幼儿有机会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歌唱才华。
3. 可以让幼儿合作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友谊歌曲,让幼儿自由表达自己对友谊的理解和感受。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能够在音乐中感受到友谊的重要性,培养了幼儿团结合作的精神。
同时,通过绘制好朋友的图片和参与活动游戏等形式,增强了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了幼儿的音乐素养。
中班教案《我们都是好朋友》一、教学目标b.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通过讲述身边的好朋友事例,提高孩子们理解社会人际关系的能力。
c. 增进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和解决与好朋友之间的冲突案例来培养这一能力。
a. 培养孩子们珍惜友谊,尊重他人的情感,形成友好、互助、和谐的班级氛围。
b. 激发孩子们主动交朋友的兴趣和愿望,愿意与同伴分享快乐和困难。
c. 通过活动,增强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促进班级的团结和友谊的发展。
a. 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班级组织的活动,如团队合作游戏等,表现积极合作的态度。
b. 引导孩子们在与人交往中展现出礼貌、友善的行为,如主动打招呼、分享玩具等。
c. 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形成良好的互助习惯。
1. 让幼儿理解友谊的意义,培养孩子们的社交能力。
导入主题:通过讲述生动有趣的友情小故事,引发孩子们对友谊的关注和兴趣,让他们理解什么是好朋友,好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互动讨论:组织孩子们分享自己与好朋友之间的经历,让孩子们表达自己对友谊的看法和感受,从而深化他们对友谊意义的理解。
情感引导:老师通过提问和引导,让孩子们意识到拥有朋友的重要性,让他们知道朋友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帮助和支持,同时也能让我们学会分享、关心和尊重。
社交技能培养:通过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活动,培养孩子们的社交技能,如分享、合作、沟通、协商等,让他们学会如何与同伴建立友好的关系。
实践应用:设计一些小组任务或游戏,让孩子们在真实的社交环境中实践运用所学的社交技能,体验与同伴友好相处的乐趣。
2. 帮助孩子们学习如何与同伴建立友好的关系。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旨在培养孩子们的社交技能,增强他们的情感交流能力,并让他们了解友谊的重要性。
让孩子们学会尊重他人,理解包容与分享的价值,以及如何与同伴建立友好的关系。
引导孩子们认识友谊的价值:在课程开始阶段,教师可以与孩子们讨论友谊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可以通过分享友情故事或者讨论与朋友们度过的快乐时光,帮助孩子们意识到友谊的珍贵。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我们都是好朋友》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能够唱出《我们都是好朋友》这首歌曲,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
2.培养幼儿的协作精神,让幼儿感受到团结合作的美好。
3.培养幼儿的音乐性、节奏感和感性,提高幼儿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
二、教学内容1.歌曲欣赏,学习歌曲《我们都是好朋友》。
2.教学歌曲的节奏和曲调,让幼儿跟随歌曲节奏和歌词跟唱。
3.分小组进行合唱,培养孩子的协作精神。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歌曲欣赏1.通过播放录音或视频,让孩子先听一遍《我们都是好朋友》这首歌曲。
2.教师带领孩子一起听,让孩子对歌曲有初步的了解。
3.联想、问答:“这首歌讲了什么故事?”“你们觉得这首歌表达了什么情感?”帮助孩子产生情感共鸣,并培养语言表达和思考能力。
步骤二:学习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曲调1.教师给孩子播放《我们都是好朋友》的伴奏音乐,让孩子感受节奏。
2.用口型或声音发出“咚咚咚,嘟嘟嘟……我们都是好朋友”的基本节奏,让孩子跟随口型或声音。
3.教师带领孩子逐句唱歌,让孩子跟唱歌词。
步骤三:小组合唱1.将孩子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3-4个人组成。
2.指定小组演唱的部分,让孩子先独立练习,再集体合唱。
3.对于表现优秀的小组,可以给予表扬,激发孩子的自信和成就感。
步骤四:歌曲表演1.孩子们集体表演歌曲《我们都是好朋友》。
2.教师参与演出,现场指导和调整,营造出欢乐、温馨、和谐的气氛。
四、教学评价1.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小组合唱比赛,评选出最佳小组。
2.以个人为单位,评选出表现突出的孩子,并给予表扬和奖励。
五、教学反思1.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的表现以及表演效果反映出本次教学取得阶段性成果。
2.孩子们通过学习《我们都是好朋友》这首歌曲,不仅掌握了歌曲的基本节奏和曲调,还培养了协作精神,提高了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
3.下一步的教学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幼儿的音乐性和感性,开展更多形式的音乐教育活动,提高幼儿的音乐修养和素养。
教学设计:我们都是好朋友
我们都是好朋友活动目标一在幼儿懂得用自己的长处去帮助别人的基础上,进行歌词创编。
二培养幼儿从小养成关心别人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好品德,并体会与同伴互相配合的乐趣。
活动准备一小鸡小鸭木偶。
二录音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一进场:快乐的小动物教师:小动物们都找一位好朋友,听着音乐,去参加快乐音乐会,好吗?(要求与好朋友做律动时,有眼神感情及动作的交流)。
二练声:小动物的歌声教师:听,是谁的歌声真美妙!(=,从调练声至调,要示幼儿在进行发声练习时,声音要提高打开,唱出小动物的欢快情感,唱出跳跃音)。
三舞蹈《早上好》教师:小动物们见面真高兴,跟你的好朋友说:早上好,来一段快乐的集体舞吧!(要求幼儿舞蹈时,注意感情的交流)。
四创编歌词《我们都是好朋友》教师:小动物,请你告诉我,好朋友之间应该怎样?(团结友爱互相帮助)那我们一起来唱《我们都是好朋友》。
教师与幼儿共同唱《我们都是好朋友》歌曲。
根据《小鸡和小鸭》的故事改编歌词内容。
①教师与幼儿共同回想《小鸡和小鸭》的故事大意教师:小鸡和小鸭听了我们唱《我们都是好朋友》真高兴,它们也想请我们帮它们编一
首有关小鸡和小鸭团结友爱的歌。
②提问:谁和谁,来到哪里?在玩什么?教师组织语言:小鸭子呀,小公鸡,来到草地玩游戏。
提问:当小鸭子不会啄小虫时,小公鸡怎样说?当小公鸡掉下河时,小鸭子怎样说?教师组织语言:咦,小鸭子,我来帮你啄小虫。
哎,小公鸡,我来背你过小河。
③它们两个好朋友呀,团结友爱,真快乐,我们都是好朋友!教师组织歌词内容,并范唱一次(边操作木偶教具)教师:刚刚小动物们真开动脑筋,我把歌词编成一首歌,唱给小鸡,小鸭听,看看它们喜不喜欢。
幼儿集体表演歌曲一次。
五结束:快乐的小鸡小鸭舞天黑了,我们的音乐会也将结束了,我们和小鸡,小鸭共同跳一个快乐的舞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