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赛宫于园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79.50 KB
- 文档页数:6
选读二凡尔赛宫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凡尔赛宫的建筑特色,艺术风格及其政治文化中心,旅游胜地的地位。
(2)学习抓住特征,突出重点进行说明的方法。
(3)学习准确而富有文学性的语言。
(4)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质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阅读课文,了解凡尔赛宫的建筑特色,艺术风格及其政治文化中心,激发对凡尔赛宫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了解凡尔赛宫的建筑特色,艺术风格及其政治文化中心旅游用地的地位:学习抓住特征,突出重点进行说明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阶段自读课文三遍,完成作业。
1、给加点字注音:()()()()()()摒.弃嫉.妒静谧.怡.静轶.事加冕.3、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
二、课堂学习阶段1、交流课前预习2、填词语为什么说凡尔赛宫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一是宫殿建筑(),();二是外围环境(),();三是建筑历史悠久,有许多();四是它曾是(),今日是()。
3、本文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说明结构如构?方法:用了()说明方法,我从文中句子看出,还用了()说明方法,句子:,说明结构:( )4、本文在叙述凡尔赛宫的修建情况时,插入一段历史轶事有何作用?三、盘点收获,当堂达标1、根据意思写出词语(1)心境开朗,精神愉快。
()(2)形容人马车辆等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3)形容艺术形象生动逼真,好像活的一样。
()(4)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2、说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1)凡尔赛镇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2)宫顶摒弃了巴洛克的圆顶和法国传统的尖顶建筑风格,采用了平顶形式,显得端正而雄浑()四、拓展延伸熟读课文。
最新中小学教课设计、试题、试卷学习内容十三、凡尔赛宫学习目标 1. 经过学生自主、合作、研究的学习,认识凡尔赛宫的建筑特点、艺术风格及其政治文化中心、旅行胜地的地位。
2.学习抓住特点,突出要点进行说明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 1. 学习抓住特点,突出要点进行说明的方法。
导学过程一、导学:1、导入2、作者简介3、检查字词:( 1)、给加点字注音。
摒弃()静谧()妒忌()加冕(....安静()粼粼()逸闻()镶嵌(.....( 2)、依据以下语句的内容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形容运笔自然愉快。
()②另有一种奇妙的心思。
()③形容树木等高耸在天空中。
()④心情愉快,精神快乐。
()(3)、读完了课文,凡尔赛宫留给了你什么样的印象呢?试着讲给桌听。
二、自学:1、为何说凡尔赛宫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绚烂的明珠”’?感悟))你的同2、本文采纳了哪些说明方法,说明构造如何?3、本文是如何抓住特点,突出要点进行说明的?4、本文在表达凡尔赛宫的修筑状况时,插入一段历史逸闻有何作用?5、放声朗诵自己喜爱的段落,并谈谈喜爱的原由。
最新中小学教课设计、试题、试卷6、要点商讨文中第1-3 自然段。
(1)学生读课文,经过小组合作学习达成以下题目:①第 1 段交代了凡尔赛宫的__________,并用 __________ 的说明方法突出说了然凡尔赛宫的艺术价值。
②第 2 段先交代了凡尔赛宫修筑和完工的时间,接着用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方法说了然 __________ ,从中能够看出凡尔赛宫分为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两大多数。
③说明凡尔赛宫的宫殿建筑,布局严实、协调的详细内容是__________ 。
④第 3 段用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的说明方法,这一段详细说明了凡尔赛宫的 __________ 。
三、沟通:四、展现:五、反应:1、指出下边三句话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十三、《凡尔赛宫》学案编稿:乐翠审稿:丁志卉审批:孔令东编号:13 七〔〕班姓名学号:一、学法指导及方法点拨:1、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了解凡尔赛宫的建筑特色、艺术风格及其政治文化中心、旅游胜地的地位。
2、通过分析凡尔赛宫的内部陈设和装潢以及外部大花园来了解凡尔赛宫的总体特征。
学习重点:学习抓住特征,突出重点进行说明的方法。
学法点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通读全篇明确本文的说明对象,作者围绕说明对象以“总分总〞的结构形式进行说明。
二、回忆旧知〔导语〕法国首都巴黎是世界十大名城之一,它是法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人们漫游这座城市,所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它既保存着许多闻名世界的历史遗迹,又有许多宏伟、壮观的现代建筑,像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巴黎圣母院、凡尔赛宫等更是流连忘返。
其中凡尔赛宫气势宏伟、金碧辉煌、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凡尔赛宫》。
三、超前体验1、给加点字注音。
竣.工〔〕摒.弃〔〕静谧.〔〕恬.静〔〕波光粼粼..〔〕参.天〔〕轶.事〔〕芳草如茵.〔〕加冕.〔〕2、解释词语摒弃:挥洒淋漓:恬静:心旷神怡:轶事:异曲同工:四、探究研析1、第1自然段,介绍了凡尔赛宫的知名度,凡尔赛宫坐落在“巴黎西南的凡尔赛市〞介绍了凡尔赛宫的,“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其艺术价值。
2、阅读2、3、4自然段,讨论:介绍凡尔赛宫的建筑风格着重从哪些方面说明的?分别有什么特征?3、小组探究为什么说凡尔赛宫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4、试分析,插入一段历史轶事有何作用?5、小组讨论本文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进行交流。
采用什么说明结构?五、达标训练完成《课课练》相关内容六、反思领悟。
十三凡尔赛宫【学习重点】1. 学习抓住特征、突出重点进行说明的方法。
2. 学习准确而富有文学性的语言。
【预习导学】1.注音或填字。
摒.弃( ) pánɡbó( ) 装huánɡ( )mèi( )力加miǎn( ) 精zhàn( )静谧.( ) 恬.静( ) 盘jù( )2.选出与典例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选项。
(1)典例:美不胜.收( )A.引人入胜.B. 以少胜.多C.不胜.枚举D.胜.券在握(2)典例:络绎不绝.( )A.造型超绝.B. 斩尽杀绝C.绝.处逢生D.绝.交3.选词填空。
(1)今日的凡尔赛宫已是举世闻名的游览胜地,各国游人,参观人数每年有200多万,仅次于巴黎市中心的埃菲尔铁塔。
()A.川流不息 B.熙熙攘攘 C.络绎不绝 D.陆陆续续(2)凡尔赛宫的建造者,几乎全部是给富盖修建府第的人马,因此无论构造还是风格,两座建筑有之妙。
()A.异曲同工B.平分秋色C.殊途同归D.相提并论4.请自选角度,赏析“玉带似的人工河上波光粼粼,帆影点点,两侧大树参天,郁郁葱葱,绿阴中女神雕塑婷婷而立”一句的表达效果。
(导学:可以从修辞或句式角度赏析)【当堂检测】阅读下边的语段,完成5~8题。
凡尔赛宫建于路易十四时代,1661年动土,1756年竣工,至今约222年的历史。
【A】全宫占地111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11万平方米,园林面积100万平方米。
【B】正宫东西走向,两端与南宫和北宫衔接,形成对称的几何图案。
【C】宫顶建筑摒弃了巴罗克的圆顶和法国传统的尖顶建筑风格,采用了平顶形式,显得端正而雄浑。
宫殿外壁上端,林立着大理石人物雕像,造型优美,栩栩如生。
【D】凡尔赛宫宏伟、壮观,它的内部陈设和装潢富于艺术魅力。
500多间大殿小厅,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
内部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配有十七、十八世纪造型超绝、工艺精湛的家具。
宫内还存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其中还有远涉重洋的中国古代瓷器。
xxxx实验初级中学教育集团xxxx校区七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第 7 周第 3课时【课题】《凡尔赛宫》【课型】新授【导学目标】1.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了解凡尔赛宫的建筑特色、艺术风格及其政治文化中心,旅游胜地的地位。
2. 学习抓住特征、突出重点进行说明的方法。
3. 品味准确而富有文学性的语言。
【重点难点】重点:学习抓住特征、突出重点进行说明的方法。
难点:品味准确而富有文学性的语言。
【知识准备】一、预习内容(1)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2)复习说明文有关常识,自主阅读课文,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3)你知道哪些法国名胜?二、疑难问题:【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给下面加线字注音。
摒弃()镶嵌()静谧()恬静()参天()婷婷()轶事()加冕()挥洒淋漓()()心旷神怡()()粼粼()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①婷婷: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异曲同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加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选择恰当词语填空。
①宫殿外壁上端,_________(树立、林立、耸立、矗立)着大理石人物雕像,造型优美,栩栩如生。
②内部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配有17、18世纪造型超绝、工艺_________(精巧、精良、精湛、精细)的家具。
③漫步在镜廊内,碧港的天空、_________(安静、幽静、静谧、宁静)的园景映照在镜墙上,满目苍翠,仿佛置身在芳草如茵、佳木葱宠的园林中。
④富盖府第的富丽堂皇_________(激怒、触怒)路易十四。
⑤1870年普鲁士军队_________(占领、盘踞)凡尔赛,第二年德皇在此举行加冕典礼;同年,梯也尔政府_________(占领、盘踞)在凡尔赛宫,策划了镇压巴黎公社的血腥计划。
4、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打比方、画图表等。
凡尔赛宫导学案教学目标:1、学习抓住特征,突出重点进行说明的方法。
2、学习准确而富有文学性的语言。
3、了解凡尔赛宫的建筑特色,艺术风格及其政治文化中心,旅游胜地的地位。
教学重难点:抓住特征,突出重点,学习说明文准确而富有文学性的语言教学过程:一、课前先学:1、词语疏通,给加点字注音。
摒弃镶嵌淋漓静谧恬静心旷神怡粼粼参天轶事加冕2.根据下列语句的内容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形容运笔自然酣畅。
()②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
()③形容树木等高耸在天空中。
()④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3.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①婷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异曲同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加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选择恰当词语填空。
①宫殿外壁上端,_________(树立。
林立。
耸立、矗立)着大理石人物雕像,造型优美,栩栩如生。
②内部装饰,以雕刻。
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配有17、18世纪造型超绝、工艺_________(精巧、精良、精湛、精细)的家具。
③漫步在镜廊内,碧港的天空、_________(安静、幽静、静谧、宁静)的园景映照在镜墙上,满目苍翠,仿佛置身在芳草如茵、佳木葱宠的园林中。
④富盖府第的富丽堂皇_________(激怒、触怒)路易十四。
⑤1870年普鲁士军队_________(占领。
盘踞)凡尔赛,第二年德皇在此举行加冕典礼;同年,梯也尔政府_________(占领。
盘踞)在凡尔赛宫,策划了镇压巴黎公社的血腥计划。
二、展示交流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作者在说明中扣住了凡尔赛宫的什么特点?2、凡尔赛宫的艺术价值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3、介绍建筑物一般以空间变换为序,说说本文按什么具体顺序说明的?4、课文重点说明的对象是什么?5、作者为什么要选择镜廊作为重点介绍对象呢?6、本文在叙述凡尔赛宫的修建情况时,插入一段历史轶事有何作用?7、为什么说凡尔赛宫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8.本文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说说其作用?说明结构如何?三、拓展延伸假如你是一位导游,正带领一个旅游观光团参观凡尔赛宫,你将如何进行介绍?达标检测1.指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十二《凡尔赛宫》导学案一、导入新课凡尔赛宫,是世界驰名的法国王宫,被誉为“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我们虽不能一睹风采,大饱眼福。
但我们可以跟随吉祖英的笔迹,去欣赏、想像凡尔赛宫的美妙。
(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师:这是一篇介绍建筑物的说明文。
下面自学课文,注意以下问题:(出示幻灯片l。
) 1.认真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也可以几个人轮读,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2.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
3.为什么说凡尔赛宫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4.本文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说明结构如何?5.本文是怎样抓住特征,突出重点进行说明的?6.本文在叙述凡尔赛宫的修建情况时,插入一段历史轶事有何作用?7.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三、合作学习1.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2.在班上研究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四、反馈交流1.给加点字注音。
(出示幻灯片2。
)摒弃镶嵌淋漓静谧恬静心旷神怡粼粼参天婷婷,轶事加冕要求:让一名学生起来读,如果有读得不正确的,请其他学生进行纠正。
2.为什么说凡尔赛宫是“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明确:(一是宫殿建筑气势磅礴,布局严密、协调;内部陈设和装潢,富于艺术魅力,室内陈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镜廊名胜。
驰名世界。
二是外围环境优美,正宫前面是一座风格独特的法兰西式大花园。
三是建筑历史悠久,有着许多动人的历史轶事。
四是在历史上它曾是法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在今日是举世闻名的游览胜地。
)3.本文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说明结构如何?明确:(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
)(“总——分——总”的结构。
)4.本文是怎样抓住特征,突出重点进行说明的?明确:(无论是对凡尔赛宫的建筑本身,还是对其内部陈设和装潢,以及外部的大花园,课文都能抓住艺术价值高这一特征进行说明。
与艺术价值无关的内容一律略去,这样对凡尔赛官的说明就从总体上突出了重点。
第三单元13 凡尔赛宫一、导学目标1. 了解凡尔赛宫的建筑特色、艺术风出重点进行说明的方法。
学习抓住特征,突出重点进行说明的方法。
2. 体会准确而富有文学性的语言。
3. 切实感受凡尔赛宫的“艺术价值”和特点,感受这颗“人类艺术宝库中灿烂的明珠”的独特魅力。
二、自主预习(一)辅助预习一、整体感知1. 自由诵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二、字词积累2.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出汉字摒.弃( ) 恬.静( ) 静mì( ) 精zhān ( ) 3.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①漫步在镜廊内,碧澄的天空、静谧的园景映照在镜墙上,满目苍脆,仿佛置身在芳草如荫、佳木葱茏的园林中。
②园内树木花草的栽植别俱匠心,景色优美恬静,令人心旷神宜。
三、知识链接4. 1979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凡尔赛宫,法国国王路易14世到路易16世的王宫,经过数代建筑师,雕刻家,装饰家,园林建筑师的不断改进,润色,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是欧洲王室官邸的第一典范。
5.世界著名的十大宫殿:北京故宫、美国政府白宫、英国王宫白金汉宫、俄罗斯政府克里姆林宫、法国凡尔赛宫、西藏布达拉宫、若普卡普皇宫、伊斯坦布尔的贝勒伊宫、英国莱尼姆宫、法国卢浮宫。
(二)尝试挑战请同学们思考:作者抓住了凡尔赛宫怎样的特征进行说明?三、课堂导学(一)导学探究小组合作探究,组长组织完成以下学习: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凡尔赛宫为什么能成为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2. 本文介绍凡尔赛宫是抓住它什么特征介绍的?(请从文章中找出关键词)3.凡尔赛宫中艺术价值最高的是哪里,为什么?二、细读课文:重点探究4. 说明文很讲究结构,本文的说明结构如何? 作者在介绍时,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你能找出文中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5. 本文在叙述凡尔赛宫的修建情况时,插入一段历史轶事有何作用?三、再读课文:总结提高6. 本文是怎样抓住特征,突出重点进行说明的?学法归纳:说明文是运用得相当广泛的一种文体,使用的表现方法主要是说明。
学习目标
1、了解凡尔赛宫的建筑特色。
2、进一步了解课文的说明顺序。
3、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古建筑的思想感情。
导学过程
自主学习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脉络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摒弃()加冕()镶嵌()
葱茏()()静谧()瞩目()恬静()参天()精湛()磅礴()()粼粼()
栩栩如生()轶事()心旷神怡()
肖像()嫉妒()()络绎()不绝
3、探究
1、凡尔赛宫为什么能成为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试完成下列表格
2、为了把凡尔赛宫介绍清楚,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请具体说明。
3、本文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请举例说明。
这句话用了_________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
4、请你们以导游的身份向大家讲解凡尔赛宫某一具体部分(例如镜廊、大花园等),写100字左右导游词,要求结合文章内容,加上自己合理想想,不准大段摘抄原文。
学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或反思,请写下来
1、模仿例句,说说你心目中的凡尔赛
例1:凡尔赛宫是一位有王者风范的皇帝。
例2:凡尔赛宫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
2、你知道我们中国举世闻名的建筑物有哪些?
3、你认为哪处建筑是我们扬州的骄傲?。
夹河镇初级中学导学案七年级下册语文《凡尔赛宫》主备:邓洪娥审核:七年级语文组时间:20130403 学生姓名导学目标:1.学习抓住特征,突出重点进行说明的方法。
(重点)2.学习准确而富有文学性的语言。
(难点)3.了解凡尔赛宫的建筑特色,艺术风格及其政治文化中心,旅游胜地的地位。
【自主学习】一.导入定向凡尔赛宫,是世界驰名的法国王宫,被誉为“人类艺术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我们虽不能一睹风采,大饱眼福。
但我们可以跟随吉祖英的笔迹,去欣赏、想像凡尔赛宫的美妙。
二、自学体验1、朗读课文, 在文中划出自己认为要掌握的词语,抄写下来。
2、凡尔赛宫是美的殿堂,更是一座艺术的宝库。
请同学们欣赏后自由朗读课文。
然后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问题。
1)第1段总写凡尔赛宫的,并用说明方法突出了凡尔赛宫的艺术价值。
2)第2段先交代了凡尔赛宫的建造时间,接着用了的说明方法介绍凡尔赛宫的,从中可以看出凡尔赛宫分为和两大部分。
3)说明凡尔赛宫的宫殿建筑布局严密、协调的具体内容是。
4)第3段用了和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凡尔赛宫的。
重点介绍________因为它①___ _____② _____ ___ 5)凡尔赛宫在昔日和今有重要的地位的原因是什么?交流展示三、合作展示:学生展示以上内容。
四、归纳提升1、本文说明凡尔赛宫的什么特征?2、从哪些方面说明这一特征的?3、介绍建筑物一般以空间变换为序,本文在介绍凡尔赛宫时是按什么具体顺序说明的?4、文章插叙凡尔赛宫修建的历史轶事,有何作用?反馈提高:五、自测反馈1、将下来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园内树林花草的栽植别具匠心,景色优美恬静,令人心旷神怡。
②近处是两池碧波,沿池的铜雕塑丰姿多态,美不胜收。
③站在正宫前极目远眺,玉带似的人工河上波光粼粼,帆影点点,两侧大树参天,郁郁葱葱,绿荫中女神雕塑婷婷而立。
④正宫前面是一座风格独特的法兰西式大花园。
A②③①④ B④①②③ C①④③② D④①③②本文说明准确而有文学性,结合本段内容说说你的看法:六、总结反思:鸟巢“鸟巢”是国家体育场的形象称呼,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
它坐落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央区平缓的坡地上。
整个体育场结构的组件相互支撑,形成网格状的构架,外观看上去仿若树枝织成的鸟巢。
它造型独特,简洁典雅,成为2008年奥运会一座历史性的标志性建筑“鸟巢”外形结构主要由巨大的门式钢架组成,共有24根桁架柱。
建筑顶面呈鞍形,长轴为332.3米,短轴为296.4米,最高点高度为68.5米,最低点高度为42.8米。
体育场外壳采用可作为填充物的气垫膜,使屋顶达到完全防水的要求,阳光可以穿过透明的屋顶满足室内草坪的生长需要。
“鸟巢”钢结构所使用的钢材厚度可达11厘米,以前从未在国内生产过。
另外,在“鸟巢”顶部的网架结构外表面还贴有一层半透明的膜,它不但有为座席遮风挡雨的功能,而且使用这种膜后,体育场内的光线通过漫反射,使光线更柔和,由此形成的漫射光还可解决场内草坪的维护问题。
滑动式的可开启屋顶如同一个容器的盖子,不管屋顶是闭合还是开启,它都是体育场结构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当它合上时,体育场将成为一个室内的赛场。
许多看过“鸟巢”的人这样形容:那是一个可容10万人的温馨鸟巢!用来孕育与呵护生命的“巢”,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
整个建筑通过巨型网状结构联系,内部没有一根立柱,看台是一个完整的没有任何遮挡的碗状造型,如同一个巨大的容器,赋予体育场以不可思议的戏剧性和无与伦比的震撼力。
这种均匀而连续的环形也将使观众获得最佳的视野,带动他们的兴奋情绪,并激励运动员向更高、更快、更强冲刺。
在这里,人,真正被赋予中心的地位。
第1题:内容的理解与归纳——这篇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解题秘诀】解决这类问题,你要分以下两步走:一是读懂材料。
一般来说,供命题的说明文材料只要你解题前能够认真阅读,就一定能清楚感知文章说明的内容。
在阅读过程中,你可以采用勾画圈点的方式把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标示出来,这些信息一般有两大类:(1)出现在文章开头或结尾的重要信息,可能就是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只要直接提取出来即可。
(2)出现在每一自然段的重要信息,一般按以下几步阅读理解:先看看每一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再运用“同类合并”的方法看看哪些内容说明的是同一对象(内容);最后根据题目中是否有“主要”之类的字眼,如果有,还要分辨出作者说明哪一内容(对象)时所用的文字最多。
而是学会表述。
说明内容的表述有两部分组成:“说明对象+主要特点”,掌握这一表述规律,就能避免概括时的不完整性,使答题获取理所当然的满分。
《鸟巢》第一段在简介鸟巢总体特点(名称、功用、位置、外观)之后有一句总述性质的话:“它造型独特,简洁典雅,成为2008年奥运会一座历史性的标志性建筑。
”这里的“造型独特,简洁典雅”显然是极富概括性的关键语,而文章的说明对象(鸟巢)也极易确定,按照表述规律,我们可将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表述如下:本文说明了国家体育场“鸟巢”简洁典雅而独特的造型。
【同类变式】文章从四个方面对“鸟巢”作了介绍,请在空格内填上恰当的内容。
①整体情况、②特殊材料和结构、③、④【参考答案】外形结构人文意义(答“人文内涵、文化内涵、象征意义”均可)第2题:内容分析与信息提取题——第三自然段“由此形成的漫射光还可解决场内草坪的维护问题”一句中的“此”指的是什么?【解题秘诀】这类问题一般分两步走:(1)注意研读上下文,找到相应的词语或句子。
在“具体指什么”的题型中,常常考到的内容包括指示代词“这”“此”“其”“其中”等等,回答这一类型的题目时,要认真阅读词语所在句子的上下文,通过前后的相关内容,找到对应的词语或句子。
如“这”“这些”“此类”之类的代词,它所指代的具体内容应该在词语前面不远处;如果是“那”“那些”“彼”之类的代词,就要认真琢磨,因为它所在的位置可能距离它指代的内容较远。
(2)学会用具体内容“替换”相关具有指代意义的词语,以检验答案的正误。
找到了自认为是正确答案的相关词句以后,要把自己找到的指代内容和指代的词语替换一下,如果替换后仍然切合文意,说明所找到的就是正确答案了。
很显然,第三自然段中的“此”所指代的内容应是文中画线的整个句子,因为句子比较长,因此在答问时一方面要对句子作精简概括,另一方面还要与“由形成的漫射光……”组合成一个表达顺畅的句子(即通过“替换”检验答案的正误),如果我们将答案写成“网架结构外表那层半透明的膜形成的漫反射”,就显得十分妥帖了。
第3题:说明类语言赏析题——如果删去第三自然段中加点的“必不可少”一词行吗?为什么?【解题秘诀】回答“去掉”或“替换”型题目的三个步骤:(1)明确是否能删除或替换,这一步大多应答成“不能”。
(2)对词语做点解释(包括词语本身的含义及其在句中表达的意思),如“必不可少”一词意为不可缺少,说明屋顶在体育场结构方面的重要性。
(3)从反面入手,即“删掉(或替换)后……”,解释句意的变化,比如:去掉之后反而不符合实际(或不准确)。
按照这样的解题步骤,本题可表述为:不能删去。
“必不可少”一词意为不可缺少,说明屋顶在体育场结构方面的重要性,去掉之后表意不够准确。
第4题:说明顺序考查题——这篇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解题秘诀】介绍事物及事物发展变化的说明文常常运用时间或空间顺序来写,它们的特征是肉眼看得到的,我们可以从形状、构造等方面来把握;介绍事理的说明文常常运用逻辑顺序,它们的特征往往比较抽象,我们要从性质、成因、关系等方面来把握。
说明顺序的作用一般可以这样理解:时间顺序——清楚交代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条理清晰;空间顺序——清晰交代空间转换,方位明确;逻辑顺序——由表及里(或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由性能到功用,等等),符合人们认识规律。
《鸟巢》一文从鸟巢的总体特点写起,继而详细说明鸟巢的钢架结构、覆膜及其功能,最后是鸟巢设计建设的意义,显然是按照“总——分——总”的逻辑顺序行文的,这样行文不仅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也使得文章的条理更为清晰。
第5题:说明方法考查题——本文主要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请选择其中一种,举例说明其作用。
说明方法:例子:作用:【解题秘诀】常见的说明方法包括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下定义、作诠释、引言论、摹状貌、列图表等,在回答说明方法的作用时,应注意这种说明方法重点说明了事物的什么特点,以“本文用-----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突出、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为基本的答题格式。
这篇文章运用到的主要说明方法如下:①列数字,例如第二段用一连串精确的数字说明了建筑顶面呈鞍形的具体情形。
②打比方,如“滑动式的可开启屋顶如同一个容器的盖子”,“盖子”的比喻准确、形象地说明了屋顶可开启的特点。
(举出的例子和说明方法正确)第6题:下面两则材料体现了北京奥运的理念,请把它探究归纳出来,并从本文中找出一则相应的材料补充在后面。
【材料一】国家体育场是一个不完全封闭的“鸟巢”,这样的设计既能使空气流通,又能为观众和运动员遮风挡雨。
【材料二】在北京奥运会网球比赛上,网球运动员将可以使用“鹰眼”挑战裁判员的判罚,这将是奥运会历史上首次引入这一技术。
理念:【补充材料】:【解题秘诀】科技理念的考查,主要是检测学生对说明对象的认知、事物、事理特征的辨析。
从2006年的全国部分省市语文中考试题来看,对说明文文体知识的考查份量有所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开放性阅读题纷纷涌现,且绝大多数成为说明文检测的“压台戏”。
开放性试题以它答案的多元性和不惟一性,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
说明文阅读试题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1.对说明内容进行创新性的表述;2.对某种现象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3.结合实际对某个问题谈出自己的认识;4.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推断;5.根据文章内容延伸到文外相似的内容;6.自然界对人类的启示;7.对人类关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8.针对生态环境情况,拟写警示性的标语、建议或公益广告等;9.针对文章的某个方面或某段内容,自己设计题目并做出回答。
1.感悟启示:新课标要求学生对文章要有自己的理解与感悟,这类考题通常要求考生对说明文中介绍的事物、事理或科学家身上所蕴涵的精神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或者说出对自己生活的启示。
考生在答题时要注意深入挖掘事物、事理、人物背后隐含的意义,然后联系自身生活、联系时代特征作答。
2.信息提取:3.增补填充:命题者根据文章的内容及思维的规律,在说明文中的关键处故意留出空白,让考生将特定的词语或句子填入。
解答这类题时,考生一定要善于揣摩命题者的真实意图,利用空白处上下文的具体语言环境来确定所填内容,填完后,还要将有关内容读一遍,看看上下文是否语气一致、意义连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