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自然之道(第二课时)
- 格式:ppt
- 大小:1.45 MB
- 文档页数:48
《自然之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2篇)《自然之道》第二课时篇1教学内容:<<自然之道>>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3---8自然段。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结合朗读、对话、想象、感司等到手段来体验情境从而领悟文章内涵。
2、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受到尊重自然、遵循规律的教育,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建立生态平衡的观念。
3、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
教学难点: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流程:一、听写导入,引发阅读期待1、听写词语:侦察欲出又止鱼贯而出口中之食若无其事极不情愿愚不可及悲叹2、学生订正并读第一组词语(1)读词,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小结:我们不仅可以用归并段落大意的方法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可以像这样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概括出主要内容。
(2)感情朗读词语二、学习3、4自然段,体会情势危急自读3、4自然段,谈心情。
(出示: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
正当幼龟踌躇不前时,一只嘲鸫突然飞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1)体会重点词句。
a “欲出又止”是个新词,知道它的意思吗?b 谁来读一读?从这个词中体会到了什么c 同学们,小幼龟的“出”是为了什么?“止”呢?(2出示:正当幼龟踌躇不前时,一只嘲鸫突然飞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这句话中的哪个词语紧紧地揪住了你的心?师相机朗读指导:2、面对如此紧张,揪心的一幕,假如你就在现场,善良的孩子们,你准备怎么做?出示: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什么是“若无其事”?谁来读读向导说的话?要读出向导的漠然和若无其事。
3、反扣引读:诚然,自然界的规律就是弱肉强食,但孩子们,当我们真真切切目睹这紧张、扣人心弦的场面时,(引读)“突然……把它拉到沙滩上来。
”这毕竟是一个鲜活的小生命啊,向导却是若无其事地答道,(引读)“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课题 9 自然之道(第2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理解重点段落及句子,知道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道理。
3、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知道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道理,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法:师生互动法谈话法学法:阅读法理解法教学过程:一、导入。
师:同学们,自然之道的“道”指的是什么呢?生:回答师:是的,道,是指道理、规律。
二、自由读课文。
师:请同们自由认真读课文。
思考:之所以说“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是因为什么?生:读课文。
师:谁能回答这个问题呢?生:回答。
,师:是的,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动物的生存之道,不懂得大自然的规律,没有按照自然规律办事。
三、再次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并思考:自然之道指的是什么?生:读文。
生:说出自己对“自然之道的理解。
师:是的,自然之道指的是自然界中生物各自的生存之道。
四、文中第三自然段,中的“探”可以换成“伸”“冒”或“露”吗?为什么?生:读文。
回答问题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
这是不可以换的,因为文中那只幼龟是“侦察兵”,“探”表明它非常小心、谨慎,正在侦察有无危险,是否安全。
如果用“伸”“冒”或“露”就表达不出这个意思了。
小结:文章讲述了“我”和七个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在一个小岛上旅游时,因救了一只幼龟而导致一大群幼龟成了食肉鸟美餐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遵循自然界的规律,才能把事情办好;如果不按自然界规律办事,往往会事与愿违。
板书:自然之道起因经过结果作业:大册第15页。
教学反思:三、用四字词语造句。
师:同学们是否理解了我们学习的四字词语呢,下面我们要用提卡中的四字词语造一个句子。
生:回答。
四、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思考:1、把自己读了这篇课文的体会和大家交流交流。
2、“我们”此行的目的是什么?从全文看,“我们”此行有收获吗?3、分析“我们”和向导的不同之处。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深圳市龙华新区万安学校教案表课题四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自然之道》第二课时上课班级四年级三班主备教师林舒欣副备教师上课时间3月31号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过程与方法通过读书、思考、讨论、联系实际的例子、谈感受相结合的办法,让学生明白道理,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明白:人类办事要遵循自然规律,否则就会事与愿违。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故事中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
教学难点体会向导的语言及神态描写的句子。
教具准备课件教法运用提问法,讲授法学法指导讨论分析法基本环节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导入新课(检查预习)1、回忆上节课内容。
用“先……再……然后……”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下面我们就从这几方面入手继续深入学习这篇课文。
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说说课文内容。
用回忆勾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初学新课(初步探究)1、探究学习1-4自然段。
(1)指名朗读(2)当那只出来侦察的幼龟即将被嘲鸫啄食时,对此“我们”与向导的态度有什么不同?找出有关词句,(3)理解填空。
我们要救幼龟的理由是(),向导不救幼龟的理由是()。
(4)最终向导有没有救那只幼龟?(救了,但是“极不情愿的”)(5)我们再将描写向导的神态及语言的句子找出来,用心体会一下。
(6)分角色表演读第3、4段,着重体会向导看似冷淡的外表下所隐藏的对“自然之道”的真知灼见。
过渡:正当“我们”以为自己做了一件好事时,不料“接着发生的事情让大家极为震惊”。
学生通过对课文第1-4自然段的多次朗读和研究,彻底了解课文内容。
使学生从自主阅读中理解课文,完成知识与能力目标。
引导释疑(合作学习)(1)开火车读第5-8自然段。
(2)接下来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请一们同学用自己的话简单口述一下。
(3)幼龟的结局如何?(大多数幼龟被海鸟啄食)(4)你认为造成这种结局的责任主要应由谁来承担?(5)“我们”知道错没有?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学生开火车朗读5-8自然段,并回答问题。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花坪小学“四学三导”七彩课堂语文展学单
班级40 姓名编制:刘光喜审核签字:
课题:9、自然之道(第二课时)
达标训练题
书写等级达成等级
·基础题(你一定能过关!)
二、根据意思写词语。
1、争着向前,唯恐落后,形容十分积极。
2、像游鱼那样一个接一个地出去。
3、本文形容做法愚蠢,好心办坏事。
4、形容呼吸急促的样子。
·发展题(相信你能行!!)
三、灵感火花。
《自然之道》这篇课文与寓言故事《》一样,结果告诉我们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结果。
·提高题(坚信你最棒!!!)
1、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叨就叨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
(1)“若无其事”意思是。
(2)从向导若无其事的神态,可以看出他懂得什么道理?
2、我们很快明白: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1)这儿的“蠢事”具体指什么?
(2)我们认为自己“愚不可及”,根本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