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通信原理与技术(本科)第6章
- 格式:pdf
- 大小:323.63 KB
- 文档页数:54
第6 章模拟信号的数字化本章教学要求:1、掌握低通型抽样定理、PCM 基本工作原理。
掌握均匀量化原理、非均匀量化原理(A 律13折线)和编码理论。
2、理解时分复用和多路数字电话系统原理。
3、了解PCM 抗噪声性能、DM 和DPCM 系统原理。
§6.1 引言一、什么是模拟信号数字化?就是把模拟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即模数转化。
这是本章欲解决的中心问题。
二、为什么要进行模数转换?由于数字通信的诸多优点,数字通信系统日臻完善。
致使许多模拟信源的信号也想搭乘数字通信的快车;先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借数字通信方式(基带或频带传输系统)得到高效可靠的传输,然后再变回模拟信号。
三、怎样进行数字化?就目前通信中使用最多的模数转换方法—脉冲编码调制(PCM)为典型,它包含三大步骤:1.抽样(§2 和§3);2.量化(§4);3.编码(§5)1.抽样:每隔一个相等的时间间隙,采集连续信号的一个样值。
2.量化:将量值连续分布的样值,归并到有限个取值范围内。
3.编码:用二进制数字代码,表达这有限个值域(量化区)。
2、解调3、抽样定理从频谱图清楚地看到,能用低通滤波器完整地分割出一个F(ω)的关键条件是ωs≥2ωm,或f s≥2f m。
这里2f m 是基带信号最大频率,2f m 叫做奈奎斯特抽样频率。
抽样定理告诉我们,只要抽样频率不小于2f m,从理想抽样序列就可无失真地恢复原信号。
二、带通抽样带通信号的带宽B=f H-f L,且B<<f H,抽样频率f s 应满足f s=2B(1+K/N)=2f H/N 式中,K=f H/B-N,N 为不超过f H/B 的最大整数。
由于0≤K<1,所以f s在2B~4B 之间。
当f H >> B 即N >>1 时f S =2B。
当f S > 2B(1+R/N) 时可能出现频谱混叠现象(这一点是与基带信号不同的)例:f H= 5MHz,f L = 4MHz,f S =2MHz 或3MHz 时,求M S(f)§6.3 脉冲幅度调制(PAM)理想抽样采用的单位冲击序列,实际中是不存在的,实际抽样时采用的是具有一定脉宽和有限高度的窄脉冲序列来近似。
《数字通信原理》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数字通信原理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分:5学分适用专业: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一、课程的教学目的《数字通信原理》课程是本科通信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必修课、核心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对数字通信系统获得较完整的概念,并掌握数字通信的基本技术和应用。
学好这门课,将为学习后续专业课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会对从事通信、计算机等方面的工作有所帮助。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掌握数字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脉冲编码调制(PCM)通信系统的构成及模/数变换、数/模变换的具体过程,准同步数字体系(PDH)和同步数字体系(SDH)的相关内容,数字信号传输方式及SDH传输网的关键技术等。
了解语音信号压缩编码的基本概念,拓展知识与前沿技术等内容。
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主要包括:(1)数字通信的基本概念及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2)脉冲编码调制(PCM)通信系统的构成,抽样、量化、编码和解码的相关内容;(3)PCM时分多路复用通信系统的构成及PCM30/32路系统帧结构;(4)数字复接的基本概念及异步复接二次群帧结构;(5)SDH基本概念及SDH的基本网络单元的作用;(6)基带传输线路码型的码型变换规则及特性分析;(7)SDH自愈网基本概念及几种自愈环原理。
三、课程教学方法本课程教学建立在精心设计的教学策略、丰富的教学资源和高效的人机交互基础上。
以理论教学为主,结合实例的分析讲解;适时总结、归纳;设计适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注重学习过程的系统引导和学习支持。
具体教学方法如下。
➢通过课程介绍和课程导学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本课程的内容体系、课程提供的学习资源、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课程考核方式、学习方法等。
➢引导学生利用丰富的网络课程资源有效地学习。
➢提供满足教学需求的教学视频,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和难点内容。
教学视频对重点和难点内容分析透彻、有理有据、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通信原理》习题参考答案第六章6-1. 设发送数字信息为011011100010,试分别画出OOK 、2FSK 、2PSK 及2DPSK 信号的波形示意图。
解:6-4. 假设在某2DPSK 系统中,载波频率为2400Hz ,码元速率为1200B ,已知相对码序列为1100010111:(1)试画出2DPSK 信号波形(注:相位偏移可自行假设);ϕ∆ (2)若采用差分相干解调法接收该信号时,试画出解调系统的各点波形;(3)若发送信息符号0和1的概率分别为0.6和0.4,试求2DPSK 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解:(1)载波频率为码元速率的2倍0 1 1 0 1 1 1 0 0 0 1 0OOK2FSK2PSK2DPSK2DPSK1 1 0 0 0 1 0 1 1 1(2)相干解调系统的原理框图如下:1 1 0 0 0 1 0 1 1 1abcdef(3) ,其中:)]2400()2400([41)]()([41-++=-++=f P f P f f P f f P P s s c s c s E∑+∞∞---++--=)()(])1([)()()1(2212221s s ss s mf f mf G a P Paf f G a a P P f P δ∑+∞∞--+=)()(04.0)1(196.022s s s mf f m Sa f f Sa f δππ)(04.0)()1200/(sin 115222f f f δππ+=∴⎪⎪⎭⎪⎪⎬⎫⎪⎪⎩⎪⎪⎨⎧-⎥⎦⎤⎢⎣⎡-++⎥⎦⎤⎢⎣⎡+=2222)2400()2400(1200sin )2400()2400(1200sin 2.29f f f f P E ππ)]2400()2400([01.0-+++f f δδ6-5. 设载频为1800Hz ,码元速率为1200B ,发送数字信息为011010:(1)若相位偏差代表“0”、代表“1”,试画出这时的︒=∆0ϕ︒=∆180ϕ2DPSK 信号波形;(2)又若代表“0”、代表“1”,则这时的2DPSK 信号︒=∆270ϕ︒=∆90ϕ的波形又如何?(注:在画以上波形时,幅度可自行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