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产业_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_孟耀
- 格式:pdf
- 大小:719.16 KB
- 文档页数:4
循环经济背景的静脉产业发展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循环经济背景的静脉产业发展:模式转化抑或可持续赵国党2011-04-11摘要:面对“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两大世界难题,可持续发展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循环经济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路径也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
现代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有效路径,静脉产业的发展使传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向现代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转化成为可能。
对传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现代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表明,静脉产业的发展必将成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未来引擎。
关键词:静脉产业,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静脉产业一词诞生20世纪80年代。
那时,日本在基本解决工业污染和部分生活型污染之后,由后工业化或消费型社会结构引起的大量废弃物,逐渐成为影响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在此背景下,为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解决废弃物处理及填埋场不足等问题,日本学者后藤典弘等提出了静脉产业这一概念。
后藤典弘认为,物质来源于自然界,并经过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流向广大的消费者。
将这样以生产为中心的流动,比喻成人体的“动脉流”。
大部分的物质通过社会消费,在经过一定的时间后,会以原来的形态,或者改变的形态、状态,再次还原于自然界,这就是废弃物的物流。
废弃物的处理由收运一中间处理一最终处置三个阶段组成。
从物流的观点看,这三个阶段中废弃物的物流,刚好与第一、二、三产业的物流是完全对称的。
这个过程被称为“静脉流”。
如果将一般的制造业称为动脉产业,处理、处置以及循环利用从这些产业中排放的废弃物的产业相当于人体的静脉,因此被称为静脉产业或第四产业。
循环经济理论认为,循环经济是一种建立在物质资源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即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模式,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它要求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运作,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反馈式流程。
杭州大江东循环经济产业园规划构思闵海华;潘晓峰【摘要】Combining with the examples from Dajiangdong Circular Economy Industrial Park,we respectively analyzed and researched from the industry type and project selection,logistics flow and energy flow,overall layout and safeguard measure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similar domestic industrial park planning.%结合大江东静脉产业园研究实例,分别从产业类型和项目选择、物流和能源流流向、园区产业总体布局和保障措施等方面分析研究,为国内同类园区规划提供借鉴和参考.【期刊名称】《环境卫生工程》【年(卷),期】2017(025)003【总页数】3页(P79-81)【关键词】循环经济;静脉产业园;应用【作者】闵海华;潘晓峰【作者单位】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天津300381;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天津3003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3242016年12月杭州市政府适时推出了《杭州市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理规划》和重点落实杭州市城市固废“三化四分”工作安排,确立了固废处理资源化发展方向,在整个杭州市布局“三园、三厂、多点”,其中“三园”指天子岭循环经济产业园、大江东循环经济产业园和富阳循环经济产业园。
笔者以大江东循环经济产业园为例,通过对产业类型选择、物流和能源流的流向、各类设施的设置和布局分析,提出园区规划构思[1],为国内同类规划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园区产业类型和项目选择应从杭州市实际产业缺口需求出发,并结合园区的定位、未来发展趋势及国际循环经济产业园案例经验,确定产业类型和产业项目。
王金平:挖掘城市金矿,打造静脉产业作者:苍喆张彬来源:《现代企业文化·综合版》2010年第08期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
然而,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超前索取和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及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导致大量废弃物的产生,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和破坏。
发展足人类永恒的主题,但是单纯的经济增长和财富增加,只是狭义的发展,并不是人类所追求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对再生资源的利用率却十分低下,每年大约有数于亿元的废旧物资产生,其中价值900亿元的家电、塑料、纸张、建筑残料等废旧物资没有得到充分回收利用,被当做“垃圾”白白丢弃。
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正视和发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使资源与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加强资源节约利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人连环嘉集团(下简称“环嘉”)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立的。
在董事长王金平的引领下,“环嘉”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和设备升级。
目前,已拥有国内外领先的整套加工生产流水线,是整个东北地区最大的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和供给中心。
开拓再生资源回收产业新局面阿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是一个发展迅速,充满无限商机的朝阳产业。
依照国际通行的发展中国家废弃物占GDP比重5%的预算方法,中国2008年度GDP超过30万亿元,废弃物加工利用产值可达1.5万亿元以上,到2030年我国的垃圾增长将超过200%。
目前,我国可回收利用的再生资源价值约3000亿元。
面对如此发展态势,这将对我国环境保护和资源供给构成极大的压力:但是,也为发展再生资源回收产业提供了机遇。
1998年,王金平千里迢迢地从河北魏县来到大连创业。
当时正值国家改革开放之际,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经营已经开放,并且出现公、私所有制并存的发展局面。
他敏锐地意识到再生资源回收行业随着改革开放脚步的加快,必将迎来广阔的发展前景,于是,他果断地选择了当时很少有人问津的再生资源回收行业。
浅谈垃圾处理领域内的静脉产业发展王长涛摘要:静脉产业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的,运用先进技术,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转化为可重新利用的资源和产品,实现各类废弃物资源化和再生利用的产业,于我国近几年开始起步。
借鉴国外案例运营经验,同时结合国内政策,给出笔者对垃圾处理领域内静脉产业发展的一点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静脉产业垃圾处理回收体系区域规划前言“静脉产业”,是借用医学概念的一种表述。
我们的身体有动脉和静脉之分,动脉负责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到全身,为细胞提供能量,是身体的动力支持系统;静脉则是运输代谢产物到消纳它们的脏器进行分解、解毒处理的体系。
人体健康离不开这两个系统的相互依存与配合,如此一个完整的循环才能保证生命的生生不息。
我国城市管理体系仅仅注重生产和消费,忽略了需正确消纳城市代谢产物,不是一个健康循环的闭环。
城市管理依然存在沿用后端治理思路,使用有缺陷的、权宜之计的垃圾处理方法,这使垃圾不断积累,成为环境公害,埋下健康隐患。
因此,我国在垃圾处理处置和资源循环利用领域展开了诸多探索,包括“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循环经济示范城市”等。
1 国家政策及相关案例2016年,国家相关部委启动资源循环利用基地(静脉产业类)的创建工作,选择50个左右静脉产业类资源循环利用基地进行创建,同时给予基地包括资金、政策、媒体宣传等在内的多项支持。
国内相关运行案例有: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位于天津市静海县西南部,2012年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中日循环型城市合作项目。
园区现有企业160家,年吞吐能力为100-150万吨。
每年可向市场提供原材料铜40万吨、铝15万吨、铁20万吨、橡塑材料20万吨,其他材料15万吨,形成了较大的有色金属原材料市场。
苏州市光大国际静脉产业示范园区主要解决苏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垃圾等城市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成为全国首家综合处置城市工业、生活固体废弃物的环保产业示范基地,由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环保教育基地等十余个项目组成。
循环经济背景的静脉产业发展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循环经济背景的静脉产业发展:模式转化抑或可持续赵国党2011-04-11摘要:面对“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两大世界难题,可持续发展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循环经济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路径也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
现代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有效路径,静脉产业的发展使传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向现代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转化成为可能。
对传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现代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表明,静脉产业的发展必将成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未来引擎。
关键词:静脉产业,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静脉产业一词诞生20世纪80年代。
那时,日本在基本解决工业污染和部分生活型污染之后,由后工业化或消费型社会结构引起的大量废弃物,逐渐成为影响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在此背景下,为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解决废弃物处理及填埋场不足等问题,日本学者后藤典弘等提出了静脉产业这一概念。
后藤典弘认为,物质来源于自然界,并经过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流向广大的消费者。
将这样以生产为中心的流动,比喻成人体的“动脉流”。
大部分的物质通过社会消费,在经过一定的时间后,会以原来的形态,或者改变的形态、状态,再次还原于自然界,这就是废弃物的物流。
废弃物的处理由收运一中间处理一最终处置三个阶段组成。
从物流的观点看,这三个阶段中废弃物的物流,刚好与第一、二、三产业的物流是完全对称的。
这个过程被称为“静脉流”。
如果将一般的制造业称为动脉产业,处理、处置以及循环利用从这些产业中排放的废弃物的产业相当于人体的静脉,因此被称为静脉产业或第四产业。
循环经济理论认为,循环经济是一种建立在物质资源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即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模式,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它要求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运作,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反馈式流程。
超低排放趋势下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净化工艺探讨滕叶(上海浦东环保发展有限公司,上海 200127)摘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经过一段时间快速发展后,逐渐面临国补退坡、垃圾量不足等问题,在超低排放的趋势下,控制焚烧发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探索经济高效的烟气净化工艺,对生垃圾焚烧发电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炉排炉型式垃圾焚烧线,围绕颗粒物、SO2、NOx这3种主要污染物,提出2种超低排放烟气净化方案,结合现有焚烧厂运行情况,对比2种方案的技术特点、能耗水平、运营成本。
结果表明,采用碳酸氢钠干法脱酸可以优化烟气净化工艺流程、降低湿法运行负荷,减少洗烟废水的二次污染风险,并能减少系统能耗、降低运营成本,具有更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垃圾焚烧;超低排放;大气污染物;烟气净化引言焚烧发电是目前较为有效的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处置方式,在我国大中型城市有着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已从快速发展阶段逐渐向精细化运营转变,强化对污染物排放指标的管理,通过技术提升及工艺改进,降低焚烧过程的污染物排放,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1焚烧发电厂超低排放研究现状垃圾焚烧发电曾是以高效、无害化处置城市生活垃圾为主要目的,其大气污染物控制指标并不严苛,烟气经过“SNCR+半干法(氢氧化钙溶液)+干法(氢氧化钙粉末)+活性炭喷射+布袋除尘器”的常规净化工艺即可满足国家标准中的排放要求[1]。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为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有关深入开展污染物防治的精神,多地已陆续发布了新的污染物控制地方标准。
倡导绿色发展、减少污染物排放,对保障我国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2]。
但在超低排放趋势下,垃圾焚烧发电厂现有的常规工艺已无法达标,若NOx排放值低于80mg/Nm3,还需采用SCR脱硝技术才能实现稳定达标。
为了减少烟气加热的能耗,垃圾焚烧发电厂通常选用低温SCR催化剂,但需要在SO2浓度低于50mg/Nm3、颗粒物浓度低于10mg/Nm3的环境下,SCR催化剂才能运行。
生活源固体废物静脉产业园区的优势与展望2西安航天源动力工程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100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工业化进程有了很大进展,静脉产业园区建设越来越多。
随着我国产业升级,国家对绿色、生态、低碳目标的要求,各地的静脉产业园发展较快,这是解决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产生各种废弃物合理处置的有效方法。
本文首先分析了静脉产业的概念和我国对静脉产业的要求,其次探讨了生活源固体废物静脉产业园区的优势,最后就未来展望进行研究,不但为下一步园区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也为提升生活源固体废物的处理提供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生活源固废;静脉园区;循环经济引言静脉产业发展事关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家资源安全,应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城市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构建包含全流程处置环节、多类别处置品种、产业创新化发展模式的静脉产业发展体系,形成设施布局合理、处置工艺优化、资源利用高效的区域系统化解决方案,重点建设处置设施统筹设计、基础配套共建共享和信息智慧监管的静脉产业园,提升静脉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
1静脉产业的概念和我国对静脉产业的要求静脉产业概念是由日本学者提出,是指把“资产、产品、废弃物”的线性经济模式变为“资产、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经济模式,就像人体静脉血管把二氧化碳等废弃物输送到心肺交换成氧气等有用的物质,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的,利用先进技术,将人们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转换为可利用的资源,从而实现资源化。
静脉产业园内,政府引导生活垃圾、餐厨垃圾的处理,市政污泥、医疗废物的处理,建筑垃圾资源化等企业运作,实现规模化经营,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最大化。
2006年,我国制定“静脉产业园”建设标准,2017年,以国家发改委牵头联合几部委下发了《关于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城市垃圾处置要有协同、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达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的。
近几年,国家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把经济发展和生态发展结合起来,制定了中国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目标,指出在“十四五”期间,要坚持产业升级,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Jul y ,2008静脉产业、循环经济与节能减排孟 耀1,於 嘉2(1 东北财经大学杂志社,辽宁 大连 116025;2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北京 100872)摘 要 节能减排,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也是当前各界人士十分关注的现实问题。
怎样才能做到节能,是实际工作必须解决的问题。
结合已有的国际国内做法和经验可以发现,积极发展静脉产业,推动循环经济,是我国节能减排中一个值得思考的途径。
关键词 节能减排;静脉产业;循环经济中图分类号:F120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4096(2008)04 0080 04一、对静脉产业的理解静脉产业 是一个形象的说法,也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概念,它与 动脉产业 的说法相对应。
动脉产业 是指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生产、流通、消费的产业,这个产业就像经济活动中的一条 动脉 ;静脉产业 则是指那些承担废弃物的收集、运输、分类、分解、资源化或净化处理等过程的产业,因为它能够变废为宝,再生利用,犹如将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送回心脏的静脉。
我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2006年6月2日发布实施的 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 对静脉产业的定义是: 静脉产业(资源再利用产业)是以保障环境安全为前提,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的,运用先进的技术,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转化为可重新利用的资源和产品,实现各类废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的产业,包括废物转化为再生资源及将再生资源加工为产品两个过程。
静脉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
人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一直依靠生产活动从而攫取自然界丰富的资源获得生存和发展,甚至以自然界的主人自居。
对自然资源大肆开发和利用,并把生产生活的废物 垃圾任意排放到自然界,给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和破坏。
直到近现代,人们突然发现,继续破坏环境将直接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才幡然醒悟。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地球环境学者博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把地球形象地比喻为一个宇宙飞船,尖锐地指出,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就像生活在飞船里,衣食住行、吃喝拉撒都在船里,一旦超出了飞船的承载能力,人类就将居无定所,无所依托,从而自取灭亡。
这个比喻对人们的警示作用是十分深刻的。
因此,人类必须对自身的行为有所限制,必须停止对自然资源不择手段的攫取和对环境的肆意破坏。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人类开始重视和发展了静脉产业,并在第一、二、三产业之后,该产业成为日趋成型的 第四产业 。
和其他产业的发展相似,静脉产业也有自己的特点:其一,它有独特的领域。
静脉产业从事的是对生产和生活过程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收集、分类、运输、加工处理和资源化的活动,是一、二、三产业生产过程所没有从事或者较少从事的活动,与它们从事的领域有明显的差异。
其二,它有自身的特征。
静脉产业从事的工作内容具有80收稿日期:2008 06 06作者简介:孟 耀(1966-),男,河南驻马店人,经济学博士,副编审,主要研究方向为投融资理论与管理、可持续发展等。
7月15日出版相似性、环保性,即对废弃物进行再加工、资源化、环保化。
其三,它具有发展的持久性。
只要人们进行生产和生活,就需要发展静脉产业,以便保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将不断地产生废弃物,不断地给地球资源和环境造成威胁,如果没有静脉产业对其加以处理,就必然出现人与自然不和谐的问题,这说明它将是一个长期存在和发展的产业。
二、静脉产业是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的产业基础可以讲,静脉产业是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的产业基础,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发展静脉产业实质上就是发展循环经济,因为其结果必然是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这与循环经济的要求和起因是一致的。
循环经济是一种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经济发展模式。
我国国家经济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对循环经济的定义是: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 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 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 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1]对于循环经济,可以从循环经济的目标、基本原则、基本途径三个方面加以把握。
从循环经济的目标看,要达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从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看,要遵循 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三个原则;从循环经济的途径看,要实行清洁生产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废弃物的排放,减少污染。
静脉产业是对废弃物回收、分类、运输、资源化的产业,其实质就是贯彻循环经济的 减量化(Reduce )、再利用(Reuse )、资源化(Resource) 3R 原则。
静脉产业和循环经济相同,都是要解决人与资源环境矛盾,缓解能源紧张局面以实现人与自然以及社会和谐。
发展循环经济,要求在生态经济学原理的指导下,以废物循环利用、物质综合利用为特点,以企业清洁生产和社会物质回收利用为手段,建立起新型社会经济活动模式。
循环经济的实质是一种生态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就是在生产中尽量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投入,做到少投入、多产出,低消耗、高效益;在废弃物的处理上要求对废物资源化,使废物变成有用的物质,再进入生产和消费循环中;对已经使用完的资源或被破坏的环境进行修复,使其达到再生。
循环经济的运行原理是,取自环境的资源进入生产过程,经过加工生产出产品,产品经过消耗和使用,变为废弃物,废弃物经过无害化处理,进入环境,或者资源化处理,变为可再用资源。
在循环经济中,关键是废弃物的处理方式与传统经济不同,后者不经过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直接被排放到环境中,成为环境污染源。
废弃物经过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后,变为可再用的资源,延长了资源的使用时间,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对于解决资源的可持续性以及解决环境问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由此可见,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发展循环经济要求加快发展静脉产业。
目前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人对循环经济的认识还比较肤浅,缺乏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
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对资源的需求和对环境的压力急剧增加,迫切要求加快发展静脉产业。
三、国内静脉产业发展状况与发展前景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节约能源也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发展静脉产业是环保和节能的必然选择。
我国政府从20世纪50、60年代就提倡工业废渣的综合利用,进入90年代以后,为了保护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我国把回收利用再生资源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大大提高。
据统计,全国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1990年为30%,2001年为52 1%,2005年综合利用率为56 1%。
目前,在中央发展循环经济的号召和促进下,我国在一些省市已经建立起一些静脉产业园区,还建立了以生态工业园为代表的循环经济型工业区、循环型企业和循环型城市。
前者如青岛新天地工业园、宁波北仑工业园区、烟台开发区等;后者如广西贵港的贵糖集团生态工业、山东鲁北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包头国家生态工业园区、苏州循环型城市等等。
它们通过建立行业内部及行业间的产业链,实施清洁生产和资源共享,循环利用,互相提供废弃物做原料,达到节约资源、减少 三废 、降低成本、增加盈利的共赢结果。
81Jul y ,2008在静脉产业的发展上,有的地方直接建立了以废弃物的收集、处理、分解、资源化为方向的产业园,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例如我国第一个静脉园区 位于山东莱西市的青岛新天地工业园,该企业实行完全市场化运作,承揽废弃物的回收、再生资源化等业务,建立了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综合利用中心,并正在逐步成为青岛地区废弃物回收利用的龙头企业,经济效益开始显现。
上海、宁波、深圳、烟台等城市,也在大力发展静脉产业,成为全国比较早的发展废弃物质资源再生化的城市。
可以说,从国际国内静脉产业发展的前景看,资源再生利用具有光明的前景和巨大的潜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左铁镛提出循环经济是未来中国最有发展潜力的行业。
一方面中国的经济在持续高速增长,对资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另一方面,中国资源利用率较低,耗费资源量高居不下。
据中科院统计,2003年中国消耗了全球31%的原煤、30%的铁矿石、27%的钢材、40%的水泥,但是创造的GDP 却不足世界的4%。
节能减排的任务十分艰巨。
尽管我国已经建立了56个国家级工业园区,但离真正的生态工业园区还有很大的差距。
尤其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需要非常大的努力。
目前,欧盟、北美、日本和澳大利亚的主要物资总消耗中,再生资源已经占有相当高的比例:玻璃26%、橡胶28%、纸张35%、钢45%、塑料50%。
2003年,美国城镇产生的废弃物为5 5亿吨,回收利用率达到40%。
在各种废弃物回收利用率中,纸张为42%,软饮料塑料瓶为40%,铁制包装为57%。
而我国再生资源的利用却少得可怜。
在美国,2004年静脉产业创造的毛利润高达2360亿美元,相当于整个美国汽车工业的产值,并提供了数十万个就业机会。
可见,静脉产业的发展潜力十分巨大。
四、发展静脉产业的策略1 完善和落实促进资源再生利用的财政政策首先,利用税收政策进行调节。
静脉产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以废弃物为原料,经过分拣、运输、净化、加工,成为可以再生利用的资源。
其产品对于节约资源具有极大的作用,因此,理应得到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
目前,我国在税收上对废弃物回收利用的企业有一定的优惠政策,主要是税收减免和降低税率。
2002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 清洁生产促进法 ,其中第三十四条明确规定:对利用废物生产产品的和从废物中回收原料的,税务机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减征或者免征增值税。
这是鼓励企业实施清洁生产、节约使用和充分利用资源的法律措施。
但是怎样才能做到对资源再生利用企业的税收激励,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深入的研究。
其次,开征资源使用税和环境保护税。
使用能源等自然资源就要支付一定的费用,目前我国的资源使用税还没有全面征收,品种还较少。
今后应对限制开采和保护的资源使用进行征税,提高能源税标准,限量使用,超额则加大税收力度。
对高耗能企业使用较高资源税,促使其节能减排。
征收环境税,对大量排放污染物的企业采用高税率,直至污染企业停止生产经营。
在消费领域,征收资源税和环境保护税,促使消费者节能降耗。
再次,发挥财政投资的作用,推进静脉产业发展。
在私人投资不足的情况下,政府可以利用财政投资的方式,采用BOT 、BOOT 等方式,投资兴建资源回收企业,按一定的方式,交给私人进行经营管理。
2 制定支持静脉产业的金融政策发展静脉产业需要适当的金融政策加以扶持。
从间接融资的角度讲,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设立专门的绿色融资机构,对静脉企业进行借贷融资。
这种绿色融资机构在国外许多银行都已经建立,并且贷款数量较大,有力地促进了绿色企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