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最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1.8《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ppt优质课件PPT模板教学说课(20页)
- 格式:ppt
- 大小:1.87 MB
- 文档页数:20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乘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苏教版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选自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是整数乘法的重要部分。
乘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是学生在掌握基本乘法运算后的一次提升。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掌握方法,为后续的复杂乘法运算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乘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运算规律,能够正确进行此类乘法运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发现、总结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乘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运算规律。
2. 难点:能够灵活运用规律,准确快速地进行运算。
四、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的乘法运算,但对于乘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可能感到陌生。
因此,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规律,并通过练习加以巩固。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1. 情境导入法:通过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发现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发现乘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运算规律。
3. 练习巩固法:通过大量的练习,巩固学生的运算技能。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简单的乘法运算,激活学生已有的乘法计算经验。
提问:“如果我们在乘法计算中遇到乘数中间有0或者末尾有0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以此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探究新知呈现几个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算式,让学生尝试计算。
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时乘法的计算规律。
强调在计算过程中,0的位置对结果的影响,以及如何正确处理这些0。
3. 互动练习分组进行练习,每组分配不同的乘法题目,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找出正确的答案。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的错误。
4. 巩固提升通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末尾有0的乘数相乘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准确计算以10为底的数的乘法。
2.过程与方法能够观察与发现乘数末尾为0的特点,采用分步计算的方法进行乘法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运算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乘法运算中的极限情况判断和计算。
三、教学过程1.引入活动教师向学生介绍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可用“打电话”的生活场景引入,将自己的手机号码展示给学生,然后问学生如何将两个数字相乘,再重点引导学生注意其中一位是0,如何更快地完成计算。
2.示范授课通过书本上的例子,教师讲解末尾有0的乘数相乘的方法和技巧。
例如:计算13×20,先将13去掉最后一位3,剩下1,再将20去掉最后一位0,剩下2,然后相乘得到2(末尾0的个数)再将1和2进行相乘,最后再在答案末尾加上2个0即可,所以13×20=260。
3.巩固练习教师给学生分发练习册进行练习,同时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数字特点,寻找乘数末尾的0,进一步巩固与提升学生的运算方法。
4.拓展应用教师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例如:让学生计算超市中的商品单价和数量的乘积,观察其末尾是否有0,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通过课堂练习、小组合作、作业测试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价。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积极与学生交流互动,及时给予学生反馈与指导。
最终,通过教学评价,反馈给学生有关乘数末尾为0的计算方法等方面的掌握情况和修正建议,以便学生更好地进行后续学习。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末尾是0的数字,它乘以任何一个数,答案末尾都是0;2.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口诀;3.能够应用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口诀;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计算。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根据题目特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内容1.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口诀;2.习题练习。
教学过程导入教师放上“5×6=30、20×3=60、8×4=32、1×5=5、7×2=14”的算式,让学生尝试找出其中的规律。
讲解1.首先,引导学生根据上述算式找出它们的共同之处,即乘数末尾都是0。
2.接着,教师就乘数末尾是0的乘法口诀进行讲解,即:末尾是0的数字,它乘以任何一个数,答案末尾都是0。
实践1.师生一同解答与本知识有关的习题,如“43×10=?”、“60×50=?”、“5×70=?”等。
解答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找到规律,并利用所学口诀进行计算。
2.让学生在课后自己去完成类似题目进行练习。
教学评价1.教师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口诀的理解和掌握情况;2.教师通过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通过此次授课,我发现学生对于数学口诀的掌握还不够牢固。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在乘法口诀的学习中注重多让学生进行实践,尽可能让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数学知识。
同时我也将更加注重评价同学的学习情况,尽可能地为学生进一步提供个性化的帮助。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12.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12.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这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发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规律,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能力,但对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能会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规律,并能够灵活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题,引导学生发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规律,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解答疑问。
同时,我会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课件和动画,来辅助教学,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让学生尝试计算,引发学生对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思考。
2.自主探究:学生独立思考,尝试找出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规律。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思考,互相学习和借鉴。
4.讲解与演示:教师对学生的发现进行讲解和总结,并通过动画演示计算过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
5.练习与巩固: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计算方法。
6.总结与反思: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思。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1.8《三位数(末尾有0)乘一位数的笔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三位数(末尾有0)乘一位数的笔算》是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8节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尤其是末尾有0的情况。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题,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笔算过程。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前,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但对于三位数乘一位数,尤其是末尾有0的情况,可能会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笔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尤其是末尾有0的情况。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尤其是末尾有0的情况。
2.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时,末尾有0的计算规律。
五.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引导发现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题,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笔算过程。
同时,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或黑板,用于展示例子和练习题。
2.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例子,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笔算方法。
然后,提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三位数乘一位数,尤其是末尾有0的情况。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个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例子,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通过直观演示和解释,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笔算过程,尤其是末尾有0的计算规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练习,互相帮助和交流。
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动手计算,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综合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笔算方法。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规律;2.能够灵活运用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准备1.课件;2.讲义;3.黑板、白板、笔;4.数学习题集。
三、教学内容1. 乘数末尾为0的乘法在乘法中,如果乘数末尾有0,那么我们可以进行以下计算:•将被乘数末尾的0省略掉;•计算新的被乘数与乘数的乘积;•最终结果末尾添加和乘数中0的个数相同的0。
例如:$130 \\times 20 = 1300$,$4070 \\times 300 = 1,221,000$。
2. 示例分析示例1:苏老师要在学校举行一个运动会,需要赠送8000个奖品,每个奖品的成本为50元。
请问苏老师需要准备多少钱?解答:假设苏老师需要准备的钱数为N元,则根据题目可以列出以下式子:$8000 \\times 50 = N$由于50末尾有一个0,所以我们可以省略掉:$800 \\times 5 = N$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口算解决这个问题:$8 \\times 5 = 40$,即为十位上的答案;$3 \\times 5 + 4 = 19$,即为个位上的答案。
因此,苏老师需要准备400,000元。
示例2:小明家里买了12个西瓜,每个西瓜的重量为3.5公斤。
请问这12个西瓜的总重量是多少千克?解答:我们可以同样地省略掉每个西瓜重量的小数部分:$12 \\times 3.5 = 12 \\times 35 = 420$因此,这12个西瓜的总重量为420千克。
3. 练习题1.有一批共5,000个口罩,每个口罩的成本为1.5元,请问这批口罩的总成本是多少元?2.求$600\\times 300$。
3.计算以下乘式:$970\\times 40$,$6850\\times 400$。
4.假设一棵苹果树每棵可以产生200个苹果,已知有5棵苹果树,求这5棵苹果树总共可以产生多少个苹果?四、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题;2.确认所学知识点。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新教材)【高效课堂模式】导学案、导学单实验小学备课集团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苏教版教材(2017~2018年)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第二单元千克和克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是多少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间隔排列第六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多彩的“分数条”第八单元期末复习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课题: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第 1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能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准确率达到90%以上。
2.熟练掌握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教学重点:能准确进行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积的末尾零的个数。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口算热身。
(3分钟左右)算一组一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复习乘法口诀表。
7×5 3×2 4×6 9×92×8 5×5 4×7 7×8二、自学例一(15分钟左右)1.明确例一中的数学信息及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
出示:教材例一情境图;导入: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围绕导学单进行自主学习。
2.自学导学单(时间:5分钟)1.根据所求的问题列出算式,估算结果。
2.尝试用什么方法计算3.对照书本例一的解答,你用哪种方法?4.你认为哪种方法更方便合理?在学生自学时,教师收集学生算式的多种情况并请学生迅速板演到黑板上,备用。
导学要点:最简便的方法2×3=62×30=603.小组交流交流内容:1.有哪些方法?每种方法是怎么算的?2.哪种方法最简便?说说怎样口算?点拨: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只要一位数乘一位数,再在积的末尾添上02.乘数中有几个0,就在积的后面添上几个0。
全班交流分析书本上出现的几种方法,给予适当的点评。
《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材说明及教学建议[教材说明]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由于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是乘法计算中相对特殊的情况,所以把它们安排在三位数乘一位数基本笔算方法的教学之后。
这样做有利于学生运用已有的对乘法计算方法的理解进行探索性学习,也有利于学生形成相对合理的认知结构。
教材分两段安排了3道例题:第一段是例8和例9,分别教学0乘一个数得0,乘数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第二段是例10,教学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例8教学0与一个数相乘的计算。
由于无论是一个大于0的整数乘0,还是0乘一个大于0的整数,都可以看作若干个0连加的和,因此教材着重引导学生联系对乘法含义的已有认识以及日常生活经验,体会“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的合理性。
首先,教材创设了学生熟悉的小猫钓鱼的童话情境,先引入三个0连加的算式,再启发他们依据乘法含义把上述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联系场景图或加法计算的结果,初步体会“0和一个数相乘等于0”。
在此基础上,教材又通过“试一试”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在例题学习中所获得的认识,得出“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
其中的0×0,由于无法用乘法的意义进行解释,所以只要学生能够用前面的结论进行类推就可以了。
例9主要教学乘数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教材呈现了体育馆内看台的场景,要求学生根据“一个看台有102个座位”,计算“4个这样的看台一共有多少个座位”0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先要求学生进行估算,再要求他们用竖式计算。
这里的估算不仅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为接下来探索并理解乘数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并准确把握笔算结果提供支持。
因为,如果学生用竖式算出的得数是两位数,那么联系估算的结果很容易就能意识到这个两位数的得数是不合理的,因而也就能够主动去分析竖式计算的过程,进而掌握正确的算法。
在学生用竖式计算之后,教材还通过“积的十位上写几?为什么”这两个问题,启发学生进一步解释笔算的过程,认识到不管三位数中间是否有0,都要用一位数去乘三位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即使三位数十位上是0也要乘;而且当个位上的积不满10时,积的十位上要用0占位。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12.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12.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这一节主要让学生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乘法运算,但对于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发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特点,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自主探究,掌握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法则。
2.难点: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究。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导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巩固拓展”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特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学具:练习本、笔。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创设情境,让学生观察生活中末尾有0的数,如电话号码、车牌号等,引导学生发现末尾有0的数的特点。
2. 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末尾有0的乘法算式,如20×50、300×4等,让学生尝试计算,并观察计算结果的特点。
3. 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末尾有0的乘法算式,如20×5、30×6等,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4. 巩固(10分钟)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相出一些末尾有0的乘法算式,并互相计算,比一比谁算得快。
5. 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这样计算?让学生通过举例、解释,来说明原因。
6. 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