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测量流程图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1
第一步,就诊患者进入医院后按照医院提示的标识,到预检分诊点在医务人员引导下测量体温。
第二步,向医务人员介绍本人病史,填写相关的登记表格。
这些信息不要忽略掉,对医护人员后续判断诊治很重要,也给后续的流行病学调查提供重要基础。
第三步,到发热门诊诊室与医务人员问诊检查。
第四步,做验血、影像学检查等必要的检查。
第五步,由医生根据流行病学史和检查的结果进行初步判断。
第六步,对于构成疑似病例患者要进行核酸检测。
如果不是疑似病例,医护人员将按照其他疾病的诊断规范进行后续诊治。
疫情期间手术室发热患者处置流程图流程概述本流程图旨在指导手术室在疫情期间处理发热患者的步骤,以确保医疗团队和患者的安全。
以下是该流程的详细步骤:1. 患者到达手术室- 患者抵达手术室前门,由人员进行健康信息询问和体温测量。
- 如果患者出现发热症状(体温超过37.3°C),将其引导至专门安排的发热患者候诊区。
2. 发热患者候诊区- 将发热患者引导至发热患者候诊区,确保与其他患者保持一定距离。
- 发热患者在候诊区等待时,应佩戴口罩,并按标准操作程序进行必要的消毒。
3. 健康评估和筛查- 接待人员对发热患者进行健康评估,询问症状和旅行史等信息。
- 根据健康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高风险和低风险类别,以指导后续处理措施。
4. 高风险患者处理- 对于高风险患者,密切观察其症状,立即转至专门的隔离区域等待进一步评估。
- 隔离区域应配备防护设备,并由专业护理人员进行观察和护理。
5. 低风险患者处理- 对于低风险患者,安排其继续等待手术。
同时,要求其继续佩戴口罩,并保持手卫生。
- 在手术室前,再次进行体温测量确认。
6. 手术室准备与操作- 手术室人员在进入手术室前,必须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口罩、手套和防护服等。
- 手术室内的设备和器械需经过彻底消毒和清洁。
7. 手术后处理- 手术结束后,对手术室、设备和器械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 与发热患者接触的医护人员需遵循相应的个人防护程序。
8. 患者安全出院- 当患者恢复后,按照一般手术患者的出院程序进行安全出院。
以上为疫情期间手术室发热患者处置的流程图,希望能对手术室的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校医室就诊流程和注意事项3篇广东省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校校医室(校医院)就诊师生体温筛查、转运及跟踪处置指引(第一版)适用范围本指引适用不具备发热门诊诊疗条件和能力的大专院校校医院(室)、中小学(含托幼机构)卫生室(保健室)(以下简称校医室)组织实施。
具体流程图如下。
所有到校医室就诊的师生,须经过体温筛查和问诊,排除可疑情况方可进入校医室就诊。
校医室(校医院)已规范设置预检分诊流程的学校可参照执行。
体温筛查一、体温筛查点设置要求1.在校医室的入口处,标识明显,确保区域空气流通,医务人员要在病人的上风口。
2.备有医用外科口罩、电子体温计(以便快速筛查)、水银温度计及消毒盒、手消毒用品、就诊病人筛查记录表等。
在明显位置张贴就诊流程和注意事项、指定医疗机构发热门诊信息。
二、防护要求1.工作人员采用标准防护,包括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和穿工作服(白大褂),直接接触就诊人员时戴医用手套,随时做好手卫生和手消毒。
2.督促就诊人员及陪同人员佩戴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3.体温筛查点按要求做好常规消毒和随时消毒。
三、工作流程1.测量体温。
在体温筛查处用电子体温计快速筛查,如有发热情况,转移至临时隔离留观室(区),用水银体温计测腋温。
2.询问临床症状。
重点询问发热、干咳、乏力,是否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症状。
3.询问流行病学史。
重点询问发病前14天内:(1)有无湖北省或近期疫情高发的国家和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是否曾接触过以上地区或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2)有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接触史。
(3)有无聚集性发病情况。
14天内在小范围场所如家庭、办公室、学校班级、宿舍等,出现2例及以上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的病例。
(4)有无境外疫情高发国家和地区旅居史,及境外疫情高发国家和地区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患者接触史。
4.填写就诊师生筛查登记表。
等候及运转一、临时隔离留观室(区)设置要求1.设置在校医室外,以就近为原则,方便就诊师生转运,尽量设立专用通道,确保有足够的空间。
预检分诊及发热患者就诊流程图预防鼠疫告知书编号:尊敬的女士/先生:鼠疫是一种烈性传染病,主要是通过旱獭、野兔等动物及其身上的跳蚤将鼠疫菌传播给人而发病,传染性极强,发病后大多救治不及死亡,近年来酒泉市辖区内出现了几起感染鼠疫致人死亡事件。
为了您和家人的生命安全,现将有关事项告知如下:一、发给您的鼠防健康教育包要长期妥善保存,仔细阅读,牢记联系卡上的电话。
二、在任何情况下不得抓捕、剥食旱獭、野兔等野生动物。
二、在放牧、工农业生产时,不要在旱獭洞周边坐卧。
三、牧羊犬在抓捕、咬食旱獭后可能会携带鼠疫菌,请尽可能不要与牧羊犬亲密接触,发现有牧羊犬在叼食旱獭情况及时按照联系卡上的电话报告。
四、在疫源地内放牧、工农业生产时,出现发热、咳嗽、头痛、腋下及大腿根肿痛等不适情况后,与周围人保持10米以上距离,及时佩戴口罩并按照联系卡上的电话报告,由专业人员指导您服药并安排人员上门诊疗。
五、发现并报告死亡旱獭、野兔及举报猎捕贩运销售旱獭违法行的,可获得实物或现金奖励。
告知单位(盖章)告知人:被告知人:告知时间:年月日预防鼠疫告知书编号:尊敬的女士/先生:鼠疫是一种烈性传染病,主要是通过旱獭、野兔等动物及其身上的跳蚤将鼠疫菌传播给人而发病,传染性极强,发病后大多救治不及死亡,近年来酒泉市辖区内出现了几起感染鼠疫致人死亡事件。
为了您和家人的生命安全,现将有关事项告知如下:一、发给您的鼠防健康教育包要长期妥善保存,仔细阅读,牢记联系卡上的电话。
二、在任何情况下不得抓捕、剥食旱獭、野兔等野生动物。
二、在放牧、工农业生产时,不要在旱獭洞周边坐卧。
三、牧羊犬在抓捕、咬食旱獭后可能会携带鼠疫菌,请尽可能不要与牧羊犬亲密接触,发现有牧羊犬在叼食旱獭情况及时按照联系卡上的电话报告。
四、在疫源地内放牧、工农业生产时,出现发热、咳嗽、头痛、腋下及大腿根肿痛等不适情况后,与周围人保持10米以上距离,及时佩戴口罩并按照联系卡上的电话报告,由专业人员指导您服药并安排人员上门诊疗。
病人病情评估流程图标题:病人病情评估流程图引言概述:病人病情评估是医疗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评估可以及时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在医疗流程中,病人病情评估流程图是一种直观、清晰的工具,可以帮助医护人员系统地进行病情评估,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一、患者信息收集1.1 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联系方式等,为后续评估提供基本背景。
1.2 病史采集: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疾病、手术史、过敏史等,有助于评估病情发展趋势。
1.3 症状描述:询问患者主诉的症状、病程等,帮助医护人员初步了解病情。
二、生命体征检查2.1 体温测量:通过测量体温了解患者是否发热,是常规评估指标之一。
2.2 血压测量:血压是评估患者循环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可以反映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2.3 心率检查:心率异常可以提示患者是否存在心脏疾病或其他疾病,是评估病情的重要依据之一。
三、实验室检查3.1 血常规:通过检查血常规了解患者的血液情况,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等指标。
3.2 生化指标:检查患者的生化指标,如血糖、肝功能等,可以帮助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器官功能状况。
3.3 影像学检查:如X光、CT、MRI等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内部器官的情况,对病情评估有重要作用。
四、专科评估4.1 心电图检查:对于心脏疾病患者,心电图检查是必不可少的评估手段。
4.2 神经系统评估:对于神经系统疾病患者,需要进行神经系统评估,了解患者的神经功能状况。
4.3 其他专科评估:根据患者病情需要,进行其他专科评估,如内分泌科、消化科等。
五、综合评估和制定治疗方案5.1 综合评估:将患者的患者信息、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和专科评估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方向。
5.2 制定治疗方案:根据综合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5.3 随访和监测:治疗开始后,需要进行定期随访和监测,了解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医院体检流程图引言概述: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定期进行医院体检,以了解自身身体状况并进行及时的预防和治疗。
医院体检流程图是一种简洁明了的图示,能够清晰地展示体检的步骤和流程,匡助患者更好地了解整个体检过程。
本文将详细阐述医院体检流程图的内容,分为五个大点进行阐述。
正文内容:1. 预约与登记1.1 预约体检时间:患者可以通过电话、网上预约或者直接到医院前台进行预约体检时间。
1.2 填写个人信息:患者到达医院后,需要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等,并进行身份验证。
1.3 缴费:患者需要缴纳相应的体检费用,并获得缴费凭证。
2. 检查项目选择2.1 医生咨询:患者在进行体检前,可以咨询医生,了解不同体检项目的具体内容和适合人群。
2.2 项目选择:根据医生的建议和个人需求,患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体检项目。
2.3 项目解释:医生会对患者选择的体检项目进行解释,包括项目的意义、注意事项等。
3. 体检过程3.1 体温测量:患者会被要求测量体温,以了解身体的基本情况。
3.2 血压测量:医生会使用血压计测量患者的血压,了解心血管系统的健康状况。
3.3 抽血检查:患者需要进行抽血检查,以获得血液的详细信息,包括血红蛋白、血糖、血脂等指标。
3.4 尿液检查:患者需要提供尿液样本,进行尿液检查,以了解肾脏和泌尿系统的健康状况。
3.5 影像学检查:根据患者选择的体检项目,可能需要进行X光、超声波或者其他影像学检查,以获得更详细的身体结构信息。
4. 检查结果解读4.1 检查报告:医院会根据患者的体检结果生成相应的检查报告。
4.2 解读与咨询:医生会对患者的检查报告进行解读,并进行相应的咨询,包括疾病风险评估、生活方式建议等。
4.3 健康指导: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体检结果和个人情况,提供相应的健康指导,包括饮食、运动、药物等方面的建议。
5. 结束与总结5.1 结束流程: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完成所有的体检项目后,可以结束体检流程。
医院体检流程图一、预约体检1. 拨打医院预约电话,提供个人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等。
2. 根据医院要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体检套餐。
3. 确定体检日期和时间,并记录预约号。
二、到达医院1. 按照预约时间到达医院大厅。
2. 在大厅的登记处填写个人信息表格,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等。
3. 提供预约号,等待叫号。
三、体检前准备1. 等待叫号后,前往指定的体检科室。
2. 在体检科室的窗口提交个人信息表格,交付相关费用。
3. 接受工作人员指引,前往体检前准备区域。
四、体检前准备1. 在体检前准备区域进行身高、体重等基本测量。
2. 提供尿液样本和血液样本。
3. 进行基本体温、血压、心率等生理指标的测量。
五、体检项目1. 根据体检套餐的要求,依次前往各个体检项目的科室。
2. 每个科室工作人员会根据预约信息进行相应的检查,如胸部X光、心电图、B超等。
3. 按照指引完成各项检查,工作人员会记录相关数据。
六、体检结果1. 所有体检项目完成后,前往综合科室。
2. 工作人员会根据体检结果进行综合评估。
3. 根据评估结果,提供相应的体检报告。
七、解读体检报告1. 拿到体检报告后,前往指定的解读窗口。
2. 解读窗口的医生会详细解读体检报告,解答相关问题。
3. 如有异常情况,医生会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八、领取体检报告1. 解读完体检报告后,前往指定的领取窗口。
2. 提供个人身份证明,领取体检报告。
3. 核对报告上的个人信息和体检结果,确认无误后离开医院。
以上是医院体检的一般流程图,具体的流程可能根据不同医院和体检套餐有所差异。
在进行体检前,建议提前了解医院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如是否需要空腹等。
体检过程中如有任何疑问或不适,及时向工作人员咨询和反映。
体检报告的结果应该及时与医生沟通,以便得到准确的解读和建议。
(完整)发热病人预检分诊流程图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发热病人预检分诊流程图)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发热病人预检分诊流程图的全部内容。
发热病人预检分诊处流程图。
发热门诊预检分诊流程图〔参考〕〔温馨提示:凡就诊患者请先到预检分诊处测体温〕发热门诊工作制度〔参考〕一、门诊建立“发热门诊〞,配有专用留观室,配备合格的专业医生和护士,严格实行首诊负责制。
二、详细询问和记录流行病史,包含流行病学资料、病症、体征、实验室检查等,特别是最近两周的详细情况,综合推断进行临床诊断,预防漏诊。
三、全面系统地检查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一旦出现可疑患者,要在第—时间进行操纵并按相关规定上报。
做到早发觉、早汇报、早隔离、早医治,预防疫情扩散。
四、严格执行疫情汇报制度,一旦出现可疑病人,需在第—时间内上报并隔离观察、医治。
五、发热门诊医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穿好工作服、工作帽,戴好口罩,离开发热诊室按要求做好消毒工作。
六、进入发热门诊的患者应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戴好口罩,患者离去后马上进行终末消毒。
七、认真做好门诊工作日志、发热登记本的登记工作。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参考〕发热门诊严格按照(消毒隔离技术标准)要求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由值班护土负责消毒工作及消毒记录填写。
一、体温计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使用一次性压舌板。
二、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诊室每日用紫外线灯管照耀消毒2次,每次1小时。
四、进入发热门诊的患者需戴口罩,严禁相互紧密接触。
五、发热门诊候诊室、诊室等地面要湿式拖扫,用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拖地,每日2次,污染时随时进行消毒,拖把要分室,应有标记。
六、桌、椅、柜、门、窗、病历夹、医用仪器设备(有特别要求的除外)等物体外表用过氧乙酸含量为0.1%—0.3%消毒剂溶液喷洒或有效氯含量为500mg/L—1000mg/L消毒剂溶液喷洒、擦拭,作用10—15min,每日2次,污染时随时擦拭,抹布应分类。
七、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等物品,每次用后马上消毒。
八、患者离开后,马上进行终末消毒。
九、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用加盖容器搜集,用5%的含氯消毒剂按1:4〔消毒液:污染物〕混合作用 2 小时后排下水道,严格按照标准消毒处理。
体温测量技术操作流程体温测量技术操作流程1.0 目的:规范体温测量技术的操作流程,以确保其规范性、安全性。
2.0体温测量技术操作重点步骤2.1掌握评估对象和时机。
根据患者入院天数、年龄、病情、检查、手术、用药情况、合作程度、近期体温、体温曲线图及变化等,决定测量时机、频率、测量工具和部位。
2.2掌握测量频率。
新入院24 小时内、手术前一天、手术(分娩)后三天内每天测T、P、R 四次。
体温在37.5℃以上每天测三次。
体温38.5℃以上每四小时测一次。
停用降温措施后,患者体温正常24h 以上可改每天测量一次。
危重患者需密切观察体温变化,采取降温措施后 30 min 重测体温。
2.3排除影响体温的因素。
测量前 30 min 避免进食、冷热饮、冷热敷、洗澡、运动、灌肠、坐浴等。
2.4选择合适的测量部位。
体温测量部位有口腔、腋窝、肛门(直肠)、外耳道等。
婴幼儿可选择颈动脉或腹股沟部位测量。
婴幼儿、精神异常及意识不清的患者可测肛温。
腹泻、直肠或肛门手术、心肌梗死患者不宜测肛温。
2.5选择正确的测量方法和时间。
测量体温前,体温计汞柱必须甩至35℃以下。
测量口温时,将体温计储汞槽端斜置于患者舌下热窝处,嘱患者闭唇含住体温计 3 min。
测量肛温时用肛表插入肛门 3-5 cm,固定放置3 min。
测量腋温时,将体温计置于腋下紧贴皮肤,嘱患者屈臂过胸,夹紧体温计测量 10 min。
2.6对新生儿、老年智障、精神异常、意识不清、烦躁和不合作的患者,护士应在旁协助患者测量体温。
2.7体温与病情不相符时,必须重测,必要时用口温、腋温、肛温、耳温等方法对照。
2.8发现体温过高时,观察有无寒战、头痛、胸痛、皮疹、出血、关节肿痛、咳嗽、咳痰、流涕、咽痛、伤口红肿等现象,同时关注患者的各项辅助检查,如血、尿常规、电解质、胸片、B 超结果等,为患者实施降温措施。
2.9发现体温过低时,观察有无畏寒、四肢冰冷、发绀等现象,并注意观察患者神智、血压、心率、呼吸等临床变化,为患者实施保暖、升温等措施。
疫情期间病房发热患者处置流程图一、背景介绍在疫情期间,发热患者的及时处置对于防控疫情的传播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医院病房内发热患者的安全和有效处置,制定了疫情期间病房发热患者处置流程图。
二、病房发热患者处置流程图流程图如下:[流程图]三、病房发热患者处置流程详细步骤1. 患者就诊登记- 患者到达病房后,由接待员进行登记,记录患者个人信息、体温、症状等。
- 接待员提供口罩和手消毒液给患者,并引导患者正确佩戴口罩。
2. 体温测量- 由专业护士使用红外测温仪对患者进行体温测量。
- 如患者体温超过正常范围(例如38℃以上),则进入下一步处理。
3. 发热患者分诊- 护士将发热患者引导至专门的发热患者分诊区域。
- 分诊护士对患者进行初步问诊,了解患者病情和接触史。
4. 医生诊断- 分诊护士将患者病情报告给主治医生。
- 主治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和初步评估结果,决定是否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5. 采样检测- 若医生判断需要进行病毒核酸检测,护士将患者引导至采样区域。
- 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病毒核酸采样,确保操作规范和安全。
6. 隔离治疗- 若患者被诊断为疑似或者确诊病例,将其转移到专门的隔离病房进行治疗。
- 隔离病房内设有专门的医护人员,确保患者得到适当的治疗和照应。
7. 家属沟通- 医生或者护士负责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告知患者病情和治疗方案。
- 同时提醒家属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和防护措施。
8. 病房消毒- 患者离开后,病房工作人员对病房进行全面消毒,确保环境卫生。
9. 病例报告- 医院工作人员将患者病例信息及时报告给相关卫生部门,以便做好疫情监控和防控工作。
四、注意事项1. 所有医务人员在处理发热患者时,必须佩戴防护口罩、手套和隔离衣等个人防护装备。
2. 发热患者在等候过程中,应保持一定间距,避免交叉感染。
3. 病房内应配备充足的消毒液和洗手设施,以便医务人员和患者随时进行手卫生。
4. 所有医务人员需定期接受疫情防控培训,掌握最新的防护知识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