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庄镇付窝小学语文学科单元集体备课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2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的第四单元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研究,使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关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共包含 3 篇课文,分别是《综合性研究:遨游诗海》、《为人民服务》和《两小儿辩日》。
2.1 《综合性研究:遨游诗海》通过本课的研究,使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2.2 《为人民服务》通过本课的研究,使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内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2.3 《两小儿辩日》通过本课的研究,使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研究效果。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本单元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2. 讲解《综合性研究:遨游诗海》,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基本知识和鉴赏方法。
3. 讲解《为人民服务》,引导学生领会“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内涵。
4. 讲解《两小儿辩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相关语文知识。
5. 进行课堂练,巩固所学知识。
6. 组织小组讨论,分享研究心得和感悟。
7. 总结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小组讨论,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全面评价,了解学生的研究效果,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资源1. 课文原文。
2. 相关背景资料。
3. 教学课件。
4. 课后作业。
七、教学时间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每节课的教学时间,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八、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关注学生的研究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4. 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
以上是针对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的教学设计,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集体备课(单元备课)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材分析:第一组教材围绕“春天”这个主题进行安排,主要由《古诗二首》《找春天》《开满鲜花的小路》《邓小平爷爷植树》及语文园地一组成。
本组课文在此基础上重在引导学生走进春天,发现春天的特点,探索春天的奥秘。
课文中有描写美好春光的散文、古诗,有发人深思的童话故事。
尽管文章体裁不同,但从内容上都很贴近学生生活。
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反复诵读中感悟、积累语言,提升审美情趣。
同时还要积极开发生活中的学习资源,增强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
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收集词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在反复朗读中识字,在积累词语中识字。
教学难点:部分词语的理解。
倡导自主识字,培养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
教学时间安排:12课时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材分析:本组教材围绕“爱心”这个主题进行安排,主要由《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千人糕》《一匹出色的马》及语文园地组成。
这是一组用爱心串起来的文章,除了《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旧课文外,其余的都是新课文。
各课的主旨虽然都是助人为乐,但又各有侧重。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侧重用英雄的典型事例内化心灵,外化行动。
《一匹出色的马》主要用身边的小事感染熏陶。
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品析语言文字中感悟文章的主题思想,积累语言,同时还要把所感所悟落实在行动上,增强行为的自觉性。
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收集词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在反复朗读中识字,在积累词语中识字。
教学难点:部分词语的理解。
倡导自主识字,培养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
教学时间安排:8课时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材分析:本组教材围绕“传统文化”这个主题进行安排,主要由4课识字课文《神州谣》《传统节日》《贝的故事》《中国美食》及语文园地三组成。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全部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和记忆本单元的重点词汇、重点句型和重点段落;2.能够熟练朗读课文,并理解其中的意思;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课文进行理解分析;4.能够运用具体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个人或小组演讲。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课文朗读2.词汇记忆3.段落理解4.语言表达三、教学设计本单元的学习设计如下:1. 课文朗读课前导入老师可以通过音频或视频播放的方式,把课文读一遍,让学生们完成以下任务:1.聚焦于课文主题2.审视文本结构,理解文章思路3.讨论段落的组织和句型的运用课中操作1.学生们在课本中阅读课文2.学生们准备小组朗读3.小组之间比赛,哪个小组读得最好2. 词汇记忆课前导入老师先在黑板上写下生词,让学生们尝试着独立推测单词的意思。
之后将生词分配给不同小组,让他们彼此协作记忆单词。
课中操作1.学生们进行单词比赛,哪个小组记忆字数最多2.将字数最多小组内竞争,谁的分配和记忆最好就胜利3. 段落理解课前导入老师先将课文分段,并让学生们分组来讲述每个段落的主题和重点。
课中操作1.阅读本单元精彩段落,理解段落结构和语言运用2.展示每小组的成果,教师和学生们一同确认全文的主旨。
3.整合不同段落的思考,传达出文章指示的信息、所揭示的价值观或对现实的呼唤。
4. 语言表达课前导入老师将主题给出,让学生们谈论所关注的议题。
同学们可以来自小组内或在个人首先讨论这个话题。
课中操作1.讨论上列议题,并阐述看法2.可以指导学生们站立用形式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结论3.鼓励学生们尽可能地发表自己的思想和态度,并为每个人提供合理的建议。
四、总结通过以上教学内容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们深入了解课本中所学内容,并理解其中的意义。
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们掌握一些重要的语言表达方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希望本单元的教学计划能够释放出更多想象空间,为同学们的成长提供更多助力。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计划及记录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备课组计划及活动记录备课组工作计划四、主要活动安排表第 1 次集体备课中心发言要点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本课的13个生字,正确认读“伶俐、横掠、倦了、闲散”等词语。
强调多音字散和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3—5自然段。
3、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能力,积累好词佳句。
4、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着重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
2、学会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成语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 小小姑娘穿黑袄,尾巴像把小剪刀。
屋子造在房梁上,捕捉虫子本领高。
(打一动物)春天,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你们眼中的燕子什么样?看到燕子你联想到什么?【设计意图:谜语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突出了燕子的外形特点,学生自由回答,可能会联想到有关燕子的词句,也可能想到有关春天的词语等。
】2.板书课题。
“燕”是个象形字,“廿”表示燕子的头,“口”表示燕子的身子,“北”表示燕子的翅膀,“灬”表示尾巴。
书写时各部分要紧凑。
3.介绍作者郑振铎。
二、检查预习,巩固基础1.检查生词认读情况(出示词语:似的、聚拢、伶俐、横掠、倦了、闲散、纤细)2.检查生字识与写(1)学生找出容易读错的生字。
预设点:a“似的”的“似”,“横掠”的“掠”易读错。
b多音字“散”和“杆”。
“几支木杆”,读“ɡān”,旗杆(ɡān),它还有一个音念“ɡǎn”,枪杆(ɡǎn)。
(2)展示难写的生字。
“拂”,笔顺是:横、竖钩、提、横折、横、竖折折钩、撇、竖。
【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是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强调课文中容易读错的生字,展示难写生字的书写。
三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拼读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生字组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前预习、课堂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采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2)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品质。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课文《燕子》(1)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3)运用生字组词,进行语言实践。
2. 第二课时:课文《荷花》(1)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3)运用生字组词,进行语言实践。
3. 第三课时:课文《秋天的雨》(1)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3)运用生字组词,进行语言实践。
4. 第四课时:课文《花钟》(1)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3)运用生字组词,进行语言实践。
5. 第五课时:课文《草船借箭》(1)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3)运用生字组词,进行语言实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2. 教学难点:生字词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习生字词,解释词语意思,让学生充分理解。
3. 朗读课文,帮助学生把握课文节奏,提高朗读能力。
4. 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运用生字组词,进行语言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根据生字词写一段话,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荡漾、生机勃勃”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勃的景象。
培养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教学重难点:(1)、着重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
(2)、学会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熟练地朗读课文。
能用“增添、”“偶尔”造句。
3、学习第一、二自然段,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
4、背诵第、二自然段,积累好词佳句。
一、默读“导读”部分,了解本组教材的内容和要求。
二、激趣导入,揭示目标。
来学习一篇描写燕子的文章。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文读通顺。
2、默读课文(l)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2)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
3、汇报交流自读情况。
(1)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2)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4、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燕子的?(1)议答: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面来描写燕子的。
)四、深入探究,质疑解疑(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现在我们来看课文上是怎么来写燕子的模样的。
请一个同学读一读。
2.课文写燕子的模样是从什么写到什么?也就是叙述的顺序是怎样的?3、那么小燕子的全身以及各个部分长得怎么样呢?我们大家一齐轻轻地读课文。
4.你们觉得燕子长得怎么样?从哪些词语里可以看出来,把有关词语画下来。
(重点词句的——)5、指导朗读:同学们已经看出来了,从"乌黑发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子外形的美,所以语调柔和一些,声音轻些。
(示范)6、现在我们来体会体会,这一小节最后一句话“凑”字有怎样的表现力?(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轻声读第2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2.这段话描写了春天的哪些景色,仔细地读一读相关的句子,边读边想象。
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陈庄镇付窝小学语文学科电子备课稿
陈庄镇付窝小学语文学科电子备课稿课题:5、泉水
教学反思:
陈庄镇付窝小学语文学科电子备课稿课题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陈庄镇付窝小学语文学科电子备课稿课题:6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陈庄镇付窝小学语文学科电子备课稿课题:
陈庄镇付窝小学语文学科电子备课稿课题:7 我不是最弱小的
陈庄镇付窝小学语文学科电子备课稿课题:
陈庄镇付窝小学语文学科电子备课稿课题:8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
陈庄镇付窝小学语文学科电子备课稿课题:
陈庄镇付窝小学语文学科电子备课稿课题:。
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以“可爱的生灵”为主题,编排了《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3首古诗和《燕子》《荷花》《昆虫备忘录》3篇课文,多角度展现了大自然中生灵的可爱与美丽。
《古诗三首》呈现的是古代诗人眼中美丽的春夏景象;《燕子》一文简笔勾勒了燕子的外形以及飞行、休憩的姿态,展现了燕子的活泼可爱;《荷花》一文细腻地描写了荷花的姿态,把一池荷花描绘成“一大幅活的画”;《昆虫备忘录》则描写了有趣的小昆虫,将昆虫写得情趣盎然。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以“寓言故事”为主题,编排了4则寓言故事:《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河流》。
这4则寓言故事涵盖古今中外,有中国古代寓言、当代寓言,也有伊索寓言和克雷洛夫寓言;文体有故事,也有诗歌。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编了4篇课文,分别是《古诗三首》《纸的发明》《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这些课文从不同侧面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古诗三首》描绘了春节、清明节和重阳节里人们过节时的情景,表现了中华传统节日的民间风俗;《纸的发明》介绍了纸的发明过程,说明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赵州桥》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具体描绘了《清明上河图》中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街市,再现了古都的风貌和当时人们的生活情景。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本单元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主题,安排了《花钟》《蜜蜂》《小虾》3篇课文。
《花钟》的作者通过观察,发现了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蜜蜂》的作者通过观察与实验,证实了蜜蜂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小虾》的作者通过长期观察,了解了小虾的生活习性。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本单元是习作单元,围绕“大胆想象”这一主题,教材编排了2篇精读课文《宇宙的另一边》《我变成了一棵树》和2篇习作例文《一支铅笔的梦想》《尾巴它有一只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