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活动记录文本
- 格式:doc
- 大小:64.50 KB
- 文档页数:11
岑巩二校集体备课记录表年级三年级学科语文参加教师三年级全体语文教师备课单元四单元备课组长钱海珍时间2017.4单元课时划分《和时间赛跑》3课时,《检阅》2课,《争吵》2课时,《绝招》1课时,语文园地四口语交际1+习作2+其他1=4课时单元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会认“忧、哀”等24个字,会写“赛、疼”等41个字,辨析字形,正确读写词语。
2、会运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正确理解词语,学习用多种方法积累运用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
4、能在阅读中有自己的疑问和体会,训练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每课教学目标13《和时间赛跑》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赛跑、忧伤、持续、安慰、日月如梭、虽然、狂奔、暑假、受益无穷、将来、假若”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4、搜集、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体会时间的意义,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
14《检阅》教学目标:1、会认“俱、拄”等5个生字。
会写“俱、博”等14个字。
正确读写“检阅、俱乐部、挑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的美好的心灵。
15《争吵》教学目标: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
2、学习生字词。
3、有感情朗读课文。
16*《绝招》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绝招是练出来的,要练有用的绝招的道理。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语文园地四》教学目标:1、口语交际,介绍自己怎样学习新本领。
2、习作训练,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3、认识形声字的特点,学习结构助词的用法,积累成语。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1、会运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正确理解词语,学习用多种方法积累运用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
小学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记录(教研组活动记录);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我们本部三年级语文教研组工作的开展,将紧紧围绕学校工作重点与教导处工作思路,坚持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南,组织组内教师认真学习并贯彻落实《景行小学教学质量手册》,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深入开展语文教学研究,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新的课程标准,积极投身课堂改革,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实施新的教学管理举措,为课改保驾护航。
以更新观念为前提,以提高师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加强教学研究,不断解决教学中的新问题,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研究目标;1、把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学习习惯、行为规范)、安全教育作为年级工作重点。
2、不断学习,更新观念,备好课,上好课。
突出年级特色。
3、认真钻研教材,营造求真务实、团结向上的组风组貌。
4、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提高组内老师德育教研及教学教研水平。
5、学习理论转变观念。
6、交流心得,互学互助。
三、主要措施;1、加强学习,提高教学理念水平。
围绕新课改,按计划组织开展学习、研讨或集体备课活动,定时、定点、定内容,学习有主持,各人的交流发言有内容、有记录。
认真组织好单周备课活动和双周教研活动,备课活动一般程序为事先确定—集体研讨—分头备课—交流反思。
教研活动组织学习新课程理念、观摩优秀课堂案例、外出学习与听课交流、课题学习研讨实践反思等。
2、坚持教学“六认真”,规范教学行为。
认真组织教师进行业务学习,加强对教材教法的研究,认真实施电子备课,共同探讨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强化问题意识、探究意识、过程意识、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
学生作业方面课堂上要保证学生有一定的作业时间,培养学生良好的完成作业的习惯,训练学生的写字速度。
每月底由进行检查。
检查重点书写整洁、正确率、批改正确率。
教研组协同教导处加强督促检查工作,定期进行检查,;规范教学工作。
3、开展有效课题研究活动,提高教科研能力。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全部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和记忆本单元的重点词汇、重点句型和重点段落;2.能够熟练朗读课文,并理解其中的意思;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课文进行理解分析;4.能够运用具体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个人或小组演讲。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课文朗读2.词汇记忆3.段落理解4.语言表达三、教学设计本单元的学习设计如下:1. 课文朗读课前导入老师可以通过音频或视频播放的方式,把课文读一遍,让学生们完成以下任务:1.聚焦于课文主题2.审视文本结构,理解文章思路3.讨论段落的组织和句型的运用课中操作1.学生们在课本中阅读课文2.学生们准备小组朗读3.小组之间比赛,哪个小组读得最好2. 词汇记忆课前导入老师先在黑板上写下生词,让学生们尝试着独立推测单词的意思。
之后将生词分配给不同小组,让他们彼此协作记忆单词。
课中操作1.学生们进行单词比赛,哪个小组记忆字数最多2.将字数最多小组内竞争,谁的分配和记忆最好就胜利3. 段落理解课前导入老师先将课文分段,并让学生们分组来讲述每个段落的主题和重点。
课中操作1.阅读本单元精彩段落,理解段落结构和语言运用2.展示每小组的成果,教师和学生们一同确认全文的主旨。
3.整合不同段落的思考,传达出文章指示的信息、所揭示的价值观或对现实的呼唤。
4. 语言表达课前导入老师将主题给出,让学生们谈论所关注的议题。
同学们可以来自小组内或在个人首先讨论这个话题。
课中操作1.讨论上列议题,并阐述看法2.可以指导学生们站立用形式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结论3.鼓励学生们尽可能地发表自己的思想和态度,并为每个人提供合理的建议。
四、总结通过以上教学内容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们深入了解课本中所学内容,并理解其中的意义。
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们掌握一些重要的语言表达方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希望本单元的教学计划能够释放出更多想象空间,为同学们的成长提供更多助力。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第四单元集体备课第四单元的单元主题是:观察与发现。
将从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活动设计和课时活动设计3个方面来分享我们三年级组语文团队集体备课的成果。
首先,我将从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活动设计这2个方面为大家进行单元分析。
一、教材解析本单元以“观察与发现”为主题,编排了《花钟》、《蜜蜂》、《小虾》3篇课文,这些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留心观察获得的各种发现。
《花钟》通过观察,发现了植物的不同开花时间;《蜜蜂》通过观察与实验,发现了蜜蜂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小虾》通过观察,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
教材旨在引导学生知道细致的观察,可以让我们对事物有更多的了解,进而感受观察的乐趣,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养成认真观察、留心周围事物和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我们来看单元教材解读。
●首先要明确单元每一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导语为我们点明了本单元的要素,三篇课文则是落实要素贯穿方法指导,交流平台则梳理总结,进一步提炼方法,词句段运用和习作则是实践运用。
●其次要明确本单元的单元导语遵循双线并行的原则,包括内容主题和语文素养。
内容主题即人文主题,语文要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语文方法、语文技能等,它们分成若干知识或能力训练点分布在各单元的导引或习题设计中。
●还要知道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观察与发现,语文要素包括两个,一是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也就是阅读训练点,二是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即习作训练点。
双线并行,不可剥离。
●教材编排遵循了螺旋上升的原则。
要把握好册与册之间的梯度。
三年级上册时,我们学习了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三年级下册教材中则是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由理解上升为概括。
三年级上册时要求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重在观察方法的指导;三年级下学期上升为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
重在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有所发现,并把过程写清楚。
除了把握好册与册之间的梯度,我们还要注重单元与单元之间的梯度:三年级下册中三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四单元是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部编版三年级语⽂下册第4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三年级组教师集体备课薄教学过程(出⽰含有⽣字的句⼦)(1)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中苏醒。
(2)昙花的花瓣⼜⼤⼜娇嫩,⽩天阳光强,空⽓⼲燥,要是在⽩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
(3)还有的花,需要昆⾍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4)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
(5)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致是⼏点钟。
3.交流“什么是花钟?”“为什么花可以做钟?”从课⽂中找到相关的句⼦读⼀读。
“⼀位植物学家曾有意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钟⼀样,组成花的‘时钟’,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致是⼏点钟。
”教师播放花钟的课件教师指着⼤屏幕说:这圆圆的花圃上,鲜花朵朵,陆续开放,就在告诉我们时间,这就是花钟,你觉得这是⼀座怎样的时钟?四、默读课⽂练习概括1.顺着学⽣的回答:美妙的花钟、神奇的花钟、令⼈⼼旷神怡的花钟,教师提出要求:默读课⽂,课⽂每段介绍了什么?可借助泡泡⾥⾯的问题来回答。
2.指⽣答3.有什么发现吗?有的⽂章开头第⼀句能概括该段的⼤意,这叫做给“关键句”,也叫“中⼼句”。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三年级组教师集体备课薄教学过程左右开放)5.品味写花开放的句式。
同学们,请看这两段话,都是描写花开放的,请同学们⾃⼰读⼀读,想想,你更喜欢哪⼀⾃然段的写法?为什么?不同的花有不同的表达⽅法,语⾔⽣动形象。
6.通过不同的形式让学⽣品读每⼀朵花的开放的特点。
这么多美丽的花朵,你想做哪⼀朵花?请你读给同学们听吧。
7.结合课后⼩练笔练习表达,⽣⽣互评。
三、继续追问了解原因1.为什么在⼀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请带着这个问题⾃由读第⼆⾃然段,⼀边读⼀边想。
2.哦,原来原因是这样,我不相信,你能举个例⼦吗?3. ⼀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除了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之外,还与什么有关?4.在⽣活中,你知道哪些花的开放是与昆⾍活动的时间相吻合的吗?四、深⼊探究留⼼观察同学们,植物学家为什么能设计出花钟来呢?五、⼩结。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主题,安排了《花钟》《蜜蜂》《小虾》3篇课文。
《花钟》的作者通过观察,发现了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蜜蜂》的作者通过观察与实验,证实了蜜蜂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小虾》的作者通过长期观察,了解了小虾的生活习性。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花钟 2 1.会认27个生字,会写25个字,正确读写29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段落。
3.默读课文,能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读懂课文内容,感受观察和发现带来的乐趣。
4.能体会并积累课文中描写得生动、准确的词句,能借鉴课文的写法仿写句子。
蜜蜂 2 小虾 1 习作 2 1.能借助图表记录自己做过的一项小实验的主要信息,能按顺序将实验过程写清楚。
2.能根据要求与同学互评习作,并尝试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语文园地一 2 1.能借助关键语句或关键语句的提示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把握关键语句在一段话中的不同位置。
2.能仿照例句,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3.学习“对调”和“移动”两种修改符号,并尝试运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4.朗读、背诵古诗《滁州西涧》。
13 花钟▶教学目标1.会认“芬、芳”等9个生字,会写“斗、芬”等13个字,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苏醒”等14个词语。
2.朗读课文。
背诵第1自然段。
3.能借助关键语句概括第1、2自然段的大意。
4.能体会用不同的说法表达鲜花开放的好处,并借鉴课文的写法进行仿写。
▶教学重难点能体会用不同的说法表达鲜花开放的好处,并借鉴课文的写法进行仿写。
▶教学策略1.朗读指导课文思路清晰,语言优美,教学时要指导学生把朗读、理解、感悟结合起来,让学生自由、充分地读,读出对花儿的喜爱,读出对奇妙的“花钟”的赞叹。
2.学习表达教学时,先让学生在第1自然段找出用不同说法来表达鲜花开放的语句: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蔷薇——绽开了笑脸……再引导学生总结这是抓住花开放的特点来写的,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学三年级语⽂下册集体备课教案第四单元⼩学三年级语⽂下册集体备课教案第四单元主持⼈: ⽥智主讲⼈:周⽟菊课题14、检阅教学⽬标情意⽬标要⾃尊、⾃强,要尊重每⼀个个体的平等权利,使学⽣在阅读时初步感受到这样的⼈⽣观和价值观。
知识⽬标1 会认“俱”“拄”等5个⽣字。
会写“俱”“博”等14个字。
正确读写“检阅”“俱乐部”“挑选”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
3 理解课⽂内容,体会队员们美好的⼼灵。
能⼒⽬标培养学⽣的阅读理解能⼒、收集信息的能⼒、创新能⼒.教学重点在阅读中体会⼈物⼼理的变化,并有感情地朗读课⽂。
教学难点体会关键语句“这个孩⼦真棒”“这些孩⼦真棒”的深层含义是学习本课的难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法重点研读、讨论交流、读中感悟教学过程第⼀课时教学⽬标1 会认“俱”“拄”等5个⽣字。
会写“俱”“博”等14个字。
正确读写“检阅”“俱乐部”“挑选”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
3 理解课⽂内容,体会队员们美好的⼼灵。
⼀、情境导⼊1 播放中国国庆节,党和国家领导⼈及外国贵宾检阅群众(特别是少年⼉童)游⾏队伍的场⾯。
2 体会“检阅”⼀词的意思(板书“检阅”)。
3 出⽰课件:这是发⽣在波兰⾸都华沙欢庆国庆节的隆重场⾯,⼀队少年⼉童正经过主席台前。
4 请你仔细观察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由读课⽂,感知内容1 把课⽂读正确、流利。
2 认读⽣字。
3 思考:课⽂主要写了⼀件什么事?4 ⼩组交流。
三、全班交流汇报1 指名读课⽂,检查是否读正确、流利。
2 认读⽣词,⽣字。
再练习读课⽂。
3 汇报交流思考的问题:课⽂写了什么事?四、书写⽣字1 进⼀步认读⽣字。
2 记忆字形。
交流记忆⽅法。
3 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博”“羡”“慕”三个字,要注意字的结构,摆放匀称。
“博”左⼩右⼤,“羡”“慕”上⼩下⼤。
席:笔顺是“⼴席”。
截:笔顺是“截”。
4 抄写词语。
俱乐部博⼠鸦雀⽆声截肢队伍沉默局⾯真棒羡慕主席台观众纠正第⼆课时教学⽬标1、在阅读中体会⼈物⼼理的变化,并有感情地朗读课⽂。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备课组计划及活动记录备课组工作计划四、主要活动安排表第 1 次集体备课中心发言要点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本课的13个生字,正确认读“伶俐、横掠、倦了、闲散”等词语。
强调多音字散和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3—5自然段。
3、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能力,积累好词佳句。
4、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着重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
2、学会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成语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 小小姑娘穿黑袄,尾巴像把小剪刀。
屋子造在房梁上,捕捉虫子本领高。
(打一动物)春天,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你们眼中的燕子什么样?看到燕子你联想到什么?【设计意图:谜语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突出了燕子的外形特点,学生自由回答,可能会联想到有关燕子的词句,也可能想到有关春天的词语等。
】2.板书课题。
“燕”是个象形字,“廿”表示燕子的头,“口”表示燕子的身子,“北”表示燕子的翅膀,“灬”表示尾巴。
书写时各部分要紧凑。
3.介绍作者郑振铎。
二、检查预习,巩固基础1.检查生词认读情况(出示词语:似的、聚拢、伶俐、横掠、倦了、闲散、纤细)2.检查生字识与写(1)学生找出容易读错的生字。
预设点:a“似的”的“似”,“横掠”的“掠”易读错。
b多音字“散”和“杆”。
“几支木杆”,读“ɡān”,旗杆(ɡān),它还有一个音念“ɡǎn”,枪杆(ɡǎn)。
(2)展示难写的生字。
“拂”,笔顺是:横、竖钩、提、横折、横、竖折折钩、撇、竖。
【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是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强调课文中容易读错的生字,展示难写生字的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