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温度两种干燥方式对稻谷品质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638.69 KB
- 文档页数:5
不同烘干温度对早籼稻谷品质影响的生产性试验作者:李佳佳刘强田原郑坤王绍文来源:《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年第05期【摘要】利用烘干机烘干收获后的稻谷,已成为南方规模化种植收获的主要程序之一。
文章利用市场占有率较高g3g-物烘干机,研究50℃、60℃、70℃等三种不同烘干温度将稻谷烘干至安全水分时,供试早籼稻谷裂纹粒率、整精米率、出糙率等指标的变化情况,检测方法均采用国家标准检测方法。
随着烘干温度的增加,供试稻谷裂纹粒率逐渐增加,整精米率、出糙率和烘干时间逐渐降低。
结果表明,较低温度烘干有利于维持稻谷品质,不利于烘干效率。
【关键词】烘干机;烘干温度;稻谷品质;早籼稻谷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土地流转进程加快,种粮大户(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已成为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形式,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多年来,我国实行的稻谷最低保护价收购政策,保护了种粮大户种粮的积极性,规模化经营的趋势越来越大。
产前,农药无人施药技术、机械化种植等机械化、现代化技术已全面推广;产后,机械化应用程度低,各种配套技术研究不够深入、全面,尤其是劳动力成本高,种粮规模大,难以找到合适场地晾晒等原因,导致收获后的稻谷很难依赖自然晒干,且自然晾晒存在干燥效率低、效果差、易污染、损失大等问题,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因此,稻谷烘干技术及装备的应用成为种粮大户粮食收获的重要保障。
烘干技术作为一门新型技术,市场上还没形成专业的职业技术培训,种粮大户依赖于烘干机生产使用说明书和生产厂家的临时培训进行操作,易造成烘干温度过高而损坏粮食。
同时,市场上烘干机设备品牌型号较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稻谷裂纹粒率是评价稻谷烘干后品质的主要指标,我国行业标准《粮食烘干机操作规程》规定,经烘干后的稻谷裂纹粒率增值不得超过3%。
报道表明,裂纹粒率与稻谷的出糙率、碎米率和整精米率有显著的相关性,过高的裂纹粒率严重影响稻谷的商业价值与使用价值。
稻米烘干标准稻米烘干是稻谷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稻米的质量和口感。
在稻米烘干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一系列的标准,以确保烘干效果和稻米品质的稳定性。
稻米烘干的温度标准是非常关键的。
烘干温度过高会导致稻米表面过熟,内部含水量过高,从而影响稻米的品质和口感。
一般来说,稻米的烘干温度应控制在50℃~60℃之间,以确保稻米内部逐渐干燥,同时避免外表过熟。
稻米烘干的时间标准也是非常重要的。
烘干时间过长会导致稻米变硬,口感变差,而烘干时间过短则会导致稻米含水量过高,易于发霉变质。
一般来说,稻米的烘干时间应控制在4~6小时之间,以确保稻米充分干燥,同时避免过度烘干。
稻米烘干时的湿度标准也需要严格控制。
湿度过高会导致烘干效果不佳,稻米干燥不均匀,容易发生霉变;而湿度过低则会导致稻米过度干燥,易于破碎。
一般来说,稻米烘干时的湿度应控制在10%~14%之间,以确保稻米的质量和口感。
稻米烘干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烘干设备的清洁和维护。
设备的清洁度直接影响到稻米的卫生质量和口感。
因此,在稻米烘干过程中,需要定期清理和消毒烘干设备,确保设备表面干净卫生。
稻米烘干还需要注意稻米的摆放和搅拌。
稻米在烘干过程中应该均匀摊放,以便热量均匀分布,确保稻米的干燥效果。
同时,还需要定期搅拌稻米,以防止稻米结块和变质。
稻米烘干后的冷却也是非常重要的。
稻米在烘干后需要进行冷却处理,以降低稻米的温度,防止稻米继续变热、发生品质变化。
稻米的冷却时间应控制在1小时左右,以确保稻米的品质和口感。
稻米烘干标准是保证稻米质量和口感的关键环节。
通过控制烘干温度、时间和湿度,保持设备的清洁和维护,合理摆放和搅拌稻米,以及进行适当的冷却处理,可以确保稻米烘干的效果和稻米品质的稳定性。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稻米烘干,才能生产出优质的稻米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不同稻谷干燥方式对浸泡前后大米品质的影响韦智;潘婷婷;李佳钰;赵进龙;翟爱华【期刊名称】《食品工业科技》【年(卷),期】2024(45)2【摘要】为探究不同稻谷干燥方式对浸泡前后大米理化性质及食味品质的影响,以经过自然干燥和热风干燥处理的同一品种粳米为主要原料,探究不同稻谷干燥方式对浸泡前后大米的水分含量、水分分布、微观结构、晶型结构、糊化特性、碘蓝值、食味值以及质构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热风干燥组大米裂纹较多,相对结晶度、回生值、糊化温度显著低于(P<0.05)自然干燥组,而崩解值、最终黏度、米饭黏弹性和食味值显著高于(P<0.05)自然干燥组;热风干燥组大米在浸泡初期吸水率显著高于(P<0.05)自然干燥组,且当浸泡30 min时两组大米的水分含量基本达到饱和,浸泡后,两组大米的裂纹数量和宽度均明显增大,相对结晶度分别降低了1.03%~1.98%、糊化温度降低了2.45~3.40℃;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崩解值、最终黏度、回生值和米饭黏弹性显著增大(P<0.05),碘蓝值增加了15.60%~21.26%,米饭食味值增加至84.73~85.46。
综上所述,浸泡提升了两组米饭的品质,且热风干燥组米饭品质更好。
【总页数】8页(P67-74)【作者】韦智;潘婷婷;李佳钰;赵进龙;翟爱华【作者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食品学院;国家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13.3【相关文献】1.两种温度两种干燥方式对稻谷品质的影响2.不同干燥温度和干燥风速对稻谷品质的影响研究3.三种干燥方式处理对稻谷品质的影响研究4.不同变温干燥工艺对稻谷加工及食味品质的影响5.不同干燥方式对稻谷品质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