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1]
- 格式:doc
- 大小:74.50 KB
- 文档页数:12
科学三年级下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P22.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种皮等各不相同。
P33.播种凤仙花的方法是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P44.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的方向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快。
P75.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P86. 阳光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P11绿叶7. 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P118. 植物的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绿色植物的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养料。
P129. 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运输水分的方向是从下向上,运输养料的方向是从上向下。
P1310. 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花要经过花开花谢的过程,花凋谢后结果;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几部分;果实是由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果实中有种子。
P1511. 绿色开花植物生长一般都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
P1712.我们发现随着凤仙花的生长,凤仙花发育出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P1813.我们发现凤仙花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P1814.凤仙花的茎是直立茎,牵牛花的茎是缠绕茎,葡萄的茎是攀缘茎,红薯的茎是匍匐茎。
P20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1.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
P222.蚕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腹部三个部分。
P253.养蚕,抽取蚕丝织成丝绸,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发明之一。
P284.蚕的一生要经历蚕卵、幼虫、蛹、成虫(蚕蛾)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阶段。
蚕的一生会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一过程称为蚕的生命周期。
P32 5.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第一单元物体运动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三年级下册科学姓名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一、填空题。
(填入正确答案,每空1分,共10分)1.根据运动的轨迹,物体运动可分为________运动和________运动。
2.钟表指针的运动方式是________,钟摆的运动方式是________,圆球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是________。
3.蚕的幼虫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______。
此前蚕不吃也不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________。
4.小红乘坐在行驶的汽车中,相对于公路旁的树来说,小红是_____ 的,相对于汽车来说,小红是______ 的。
5.刚孵出的小蚕叫___ 。
二、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x,每题1分,共20分)( )1.所有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一成长一繁殖一死亡的过程。
( )2.物体是静止着的,没有绝对运动的物体。
( )3.从蚁蚕到吐丝结茧,蚕共需脱4次皮。
( )4.两个“过山车”同时从两条相同的轨道开始运动,先到终点的速度快。
( )5.运动距离不同时:用时短,运动快;用时长,运动慢。
( )6.物体运动不仅有一定的方向,而且具有一定的速度。
( )7.让蚕宝宝吃饱吃好,要把桑叶清洗干净晾干直接喂干的桑叶( )8.小球在“过山车”上速度大小受轨道影响。
( )9.在画方位图时,我们通常约定“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 )10.如果教学楼在操场的西北方向,那么操场在教学楼的东南方向。
( )11.对于正在跳舞的舞蹈演员而言,钢琴是运动的。
( )12.两人静止不动时,可以用距离和方向来描述自己的位置。
( )13.鱼的卵外部没有硬壳,鸡的卵外部也没有硬壳。
( )14.幼虫或幼崽从动物卵中破壳而出叫孵化。
( )15.物体的形状与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有关。
( )16.所有的物体在斜面上都会运动,不存在在斜面上静止的物体。
( )17.只有比较时间才能比较出物体运动的快慢。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全册知识点复习资料1、当蚕蛹变成蚕宝宝后,我们需要(准备蚕宝宝的食物)并将它们放在(蚕宝宝笼子)中。
2、蚕宝宝会经历(4次蜕皮)的过程,每次蜕皮后身体会长大一些。
2-2《蚕宝宝的生长变化》1、蚕宝宝的生长变化可以分为(5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不同。
2、在蚕宝宝的生长过程中,我们需要(控制温度和湿度),并及时更换食物。
2-3《蚕宝宝变成蚕蛹》1、在蚕宝宝的第五个阶段,它们会停止进食并(吐丝结茧)。
2、蚕宝宝在茧里变成蚕蛹需要(约10天)的时间。
2-4《蚕蛹变成蚕》1、在蚕蛹变成蚕的过程中,需要(约2周)的时间。
2、蚕蛹变成蚕后,我们需要(为它们准备桑叶)作为食物。
2-5《蚕的繁殖》1、雄蚕和雌蚕在交配后,雌蚕会产下(卵)。
2、蚕卵经过(10天左右)的孵化后,变成蚕宝宝。
2-6《蚕桑产业》1、蚕桑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之一,它包括(养蚕、桑叶种植、丝绸加工)等环节。
2、蚕桑产业对于我国的经济和文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动物从卵中孵化出来的过程叫做孵化。
幼虫或幼崽会从动物卵中破壳而出。
2、蚕卵的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3、蚕卵大约为圆形,宽约1毫米,厚约0.5毫米,比芝麻粒小许多。
4、刚产下的蚕卵一般为淡黄色,经过1-2天后会变成淡红色或浅褐色,再经过3-4天会变成灰绿色或紫黑色。
1、卵是动物一生的初始阶段,可以孵化成小动物。
2、鸡卵包括卵壳、卵白、卵黄、气室等结构。
3、卵壳具有保护卵的作用,卵白为卵提供水分和营养,卵黄为卵孵化提供营养物质,气室为卵提供氧气。
胚发育成小动物,是生命的开端。
1、蚕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氧气和食物。
2、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个过程叫做蜕皮。
蜕皮前蚕不吃也不动,就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
3、蚕房搭的小架子是为蚕宝宝结茧做准备的。
蚕的一生要蜕皮6次,但从蚁蚕到吐丝结茧只蜕4次皮。
4、蚕头部有口,主要作用是取食;腹部有足,主要作用是运动;身体两侧的小黑点是气门,作用是呼吸。
教科版三下科学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一、科学概念1.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标志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我们把另一个物体称为参照物。
2.物体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
物体的运动方式有移动、转动、摆动、滚动、振动等。
3.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4.物体在斜面上会有(静止、滑动、滚动)三种情况。
5.(物体的形状)、(斜面的高度)、(物体在斜面上的放置方法)会影响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6.运动相同的(距离):用时(短),运动(快);用时(长),运动(慢)。
7.运动相同的(时间):距离(长),运动(快);距离(短),运动(慢)。
8.(增加过山车轨道起点的高度)、(用更加光滑的材料做)、(减少曲线轨道,增加直线轨道)可以加快小球在过山车轨道上运动速度。
二、实验实验一:比较相同距离内物体运动的快慢实验材料: 秒表赛道两种小球实验方法:1、设置一条赛道2、将小球放置在起点。
发令员发令后,操作员释放小球,计时员开始计时。
小球滚到终点,停止计时,记录时间。
每个小球重复三次。
实验结果:运动距离相同时,运动时间更长的小球,运动得更慢。
实验二: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快慢实验材料: 秒表赛道两种小球实验方法:1、设置一条赛道2、将小球放置在起点。
发令员发令后,操作员释放小球,计时员开始计时。
3、5秒后停止,记录小球滚动的距离。
4、每个小球重复三次实验,选择中间的数据。
实验结果:运动时间相同时,运动距离更长的小球,运动得更快。
实验三: 设计测试过山车实验材料: 秒表自制过山车模型小球实验方法:1、自制过山车模型。
2、以起点为中心,小球运动5秒后作上标记,利用指南针和软尺描述小球的位置。
3、记录小球在直线和曲线轨道上运动的形式。
4、比较不同轨道上小球运动的快慢。
实验结果:小球有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小球坡度高的时候运动快,坡度低的时候运动慢。
“过山车”模型的设计要求:(1)轨道的总长度应在2米以上。
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第一章植物的生长变化一、概念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但我们熟悉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3、不同植物的种子 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4、种子萌发先长根 再长茎和叶 植物的根向下生长 根的生长速度较快。
5、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 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6、凤仙花的叶子都是平展的 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 是为了吸收更多的阳光。
7、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到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8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 种子→发芽→生长→出现花蕾→开花→果实成熟这几个阶段。
9、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
10、凤仙花等植物的茎是垂直地面向上生长 叫直立茎 牵牛花的茎缠绕在其它物体上向上生长 这样的茎叫缠绕茎 葡萄的茎攀缘在其他物体上向上生长 这样的茎叫攀缘茎 红薯的茎平卧在地面蔓延生长 这样的茎叫匍匐茎。
二、简答;1、根向什么方向生长 与种子放臵的方向有关系吗答 根向下生长 与种子放臵的方向没有关系。
不同方向放臵的种子 萌发出的根总是向下生长。
3、什么是光合作用答 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 并释放出氧气。
这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4、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答 根能够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 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5、植物的叶子的作用。
答:绿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 叶子能为植物提供“食物”——养料。
植物的养料能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
这些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 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的。
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了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后来实验证明这是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结果。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汇总第一章植物的生长变化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有些动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我们熟悉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4、播种植物时要注意:要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伤)的种子;要将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处;种子放在深度(约1厘米)的小坑后再用土盖上;之后浇上适量水放温暖处;已经成株的植物要等土壤差不多干时再浇花,要浇就要要浇透。
5、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较快,每天约5毫米。
)6、在做研究根的作用这个实验时,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是为了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
7、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8、凤仙花的叶子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是为了(吸收更多的阳光。
)9、植物的叶子和幼小的植物的茎大部分是(绿)色的。
10、绿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叶子能为植物提供“食物”——养料。
植物的养料能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
这些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的。
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了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后来实验证明这是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结果。
11、光合作用的过程是:植物通过叶子里所含的叶绿体,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氧气和养料。
光合作用文字公式是:二氧化碳+水---阳光-→气+养料12、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到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13、一株凤仙花大概能结出二十来个果实,每个果实可以有十七八粒种子。
14、我知道开花植物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等六部分组成。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复习班级()姓名()学号()第一单元知识要点第1课时运动和位置1.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通常需要与周围的物体比校,看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2.要准确描述同学的位置,需要从方向和距离两个方面描述。
判断方向需要用到方向盘,测量距离需要用到软尺。
第2课时各种各样的运动1.要准确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形式,需要在这个物体上贴上圆点。
2.生活中各种物体的运动形式有平动和转动。
3.很多时候,一个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既有上下运动,又有旋转运动。
4.在溜溜球的中心点和旁边贴上小圆点,观察到溜溜球中心的圆点在做上下运动,溜溜球旁边的圆点在做旋转运动。
第3课时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1.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形式。
2.把蓝色球摆放在桌子中央,用手推出去,发现如果推的力大些,蓝色球先在桌面上做直线运动,然后再做曲线运动落到地上;如果轻轻地推动小球,蓝色球在掉落过程中,运动路线几乎接近直线。
3.生活中的物体运动路线属于曲线运动的有空中飞车、老鹰飞翔等;属于直线运动的有直升的电梯、斜升的电梯、苹果落地、击中的台球等班级()姓名()学号()第4课时物体在斜面上运动1.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可以分为滑动和滚动两种形式。
2.物体的形状与运动情况是有密切关系的。
在斜面上,球形物体的运动情况是滚动,平面物体的运动情况是滑动。
3.同一个物体,放在坡度大小不同的斜面上,斜面坡度越大时运动越快;斜而坡度越小时运动越慢。
4.一个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像坐滑梯那样的称为滑动。
5.像这样将同一个物体放在坡度大小不同的斜面上进行尝试,在科学上称为比较尝试。
第5课时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1.在相同距离内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主要看物体从起点到起点运动所需要的时间长短。
2.在测量不同小球在同一条轨道上运动所需时间时,假如测量3次获得的数据不同,应当取中间的数据作为结果。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知识点整理1. 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来繁殖。
2. 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各不相同。
3.播种凤仙花的方法:A.选饱满的、没有损伤的种子。
——选种B.种子埋的深度约为1厘米。
C.要浇适量的水。
4. 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5. 植物的根的生长方向与种子放置的位置和方向无关。
6. 根的作用:A.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B.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所以把植物从土壤中拔出很难)7. 凤仙花是双子叶植物,它的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
胚由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组成。
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子叶的作用是提供种子萌发时需要的营养,植物长出的第一对叶子称为子叶(也就是种子里面的子叶),子叶和以后长出的叶子(真叶)是不一样。
8. 凤仙花子叶与真叶的区别:子叶淡绿色、椭圆形、边缘光滑、无叶脉、厚。
真叶(以后长出的叶子,凤仙花真正的叶子)卵形、边缘锯齿状、淡绿色、有明显的叶脉、薄。
9.植物叶子平展的,而且交叉生长,是能让叶子最大限度地接受阳光的照射,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
10. 叶的作用: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水大部分是由根吸收的。
二氧化碳是叶吸收的。
这些养料是由绿色植物的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的。
11. 茎的作用:A.支撑植物,包括叶在空中的伸展。
B.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运输方向: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从上向下,将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12. 茎的高度变化图:画点线图,先找点,再连线。
13. 凤仙花开花的位置在叶腋处(茎和叶柄之间)。
花大部分为红色,有些淡粉(接近白色)。
14. 凤仙花组成部分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15. 凤仙花的生长需要阳光、空气、适量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
第一单元 物体的运动第一节、 运动和位置1. 运动: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变化,则物体运动了。
如果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不变,则物体为静止的。
2. 物体的运动: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来说,它的位置(距离和方向)发生了变化。
3. 参照物不同,运动或静止的情况不同。
(以站牌为参照物,树是静止的;以公交车上的人为参照物,树是运动的。
)4. 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1)首先选择参照物(例如:报告厅)(2)说清物体与参照物的方向(例如:东南方)(3)说清物体与参照物的距离(例如:5米)(描述小明的位置:小明在报告厅东南方向5米处。
)5. 要准确描述物体位置,需要从方向和距离两个方面描述。
判断方向需要用到方向盘,测量距离需要用到软尺。
6. 我们每天都会随着地球的转动而运动,只是我们感觉不到。
所以,世界上没有绝对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7.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人坐着不动,每天也会因地球的自转,而运动八万里路程。
8. 我们用八个方位来描述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知道一个方向,就能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知道其他方向。
)8.如果李明在小红的东南方向,那么小红在李明的西北方向。
(方向完全相反。
)第二节、 各种各样的运动1. 生活中物体的运动形式有:平移(平动)、转动、滚动、摆动、振动等。
2. 要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形式,需要在这个物体上贴上小圆点。
3. 很多时候,一个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比如溜溜球,溜溜球中心的圆点在做上下运动;旁边的圆点在转动。
比如汽车,汽车的运动形式是平移;汽车轮胎是滚动。
比如旋转木马,人和木马一起上下平动、围绕中心轴在转动等。
4.秋千、雨刮器、摆钟的运动形式是摆动;琴弦、直尺是上下运动;钟表指针的是转动。
a.前进的小车、笔袋拉链、窗户b.往返电梯、拍皮球c.指尖陀螺、卷笔刀、溜溜球d.弹力球、发条青蛙e.雨刮器第三节、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1.根据物体运动路线(运动轨迹)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形式。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清单(背诵版)1教科版三下科学第1单元《物体的运动》知识清单第1课运动和位置1.河水奔流,鸟儿飞翔,运动员跑步,车辆行驶,卫星. . . . .这些运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标志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我们把另一个物体称为参照物。
3.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运动。
4.如果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位置发生改变,那么物体是运动的。
5.如果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位置没有发生改变,那么物体是静止的。
6.在生活中,我们利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7.在生活中,我们一般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来描述方向。
8.在地图中的方向利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
9.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例如:汽车的行驶,是以路旁的房屋、树木作为参照物的。
10.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例如:在行驶的火车中,如果以车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但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那么乘客是运动的。
三下11.“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意思是人随着小竹排在江中前进,如果以小竹排为参照物,人是不动的,就会感觉魏巍青山在后退。
12.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只有相对静止的物体。
13. "生地日行八万里.温天通看下何”的意思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坐地”的111人是静止的;以地心为参照物,人跟着地球自转一周,相对地心行的路程是八万里;地球在天空转动,所以住在地球上的人也在“巡天”“一干河”泛指宇宙中很多的星河。
第2课各种各样的运动1.物体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
2.集裴箱的运动方式叫做平移。
3.一个物体从一个点挪动到另一个点的过程(物体的各个点没有变化)叫做平移。
4.钟表指针的运动方式叫做旋转。
5.一个物体围绕者一个中央沿圆形轨迹运动,就叫做转动。
6.一个物体反复来回时所做的运动叫做摆动。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 、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但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但种子的里面是相同的,都有(胚根和胚芽)。
4、凤仙花的播种方法是(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播种植物时要注意:要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伤的)种子;要将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处;种子放在深度约1厘米的小坑后再用土盖上;之后浇上适量水放温暖处;已经成株的植物要等土壤差不多干时再浇花,要浇就要浇透。
5、给凤仙花浇水时,一般可以往凤仙花(周围的土壤)上浇水。
6、、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研究的观察)活动,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工作7、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8、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
(根的)生长速度较快。
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9、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
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太阳提供的能量,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制成的。
植物叶都是平展的,且在植株上是交叉生长的,这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10、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植物茎在不同生长阶段外部形态不同,不同时期的茎生长速度也不同。
生长初期茎的生长速度较快,中期生长速度最快,后期较慢,最后几乎停滞。
11、凤仙花等植物的茎垂直地面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直立茎);牵牛花的茎缠绕在其他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缠绕茎);葡萄的茎攀缘在其他物体上生长,叫(攀缘茎);红薯的茎平卧地面蔓延生长,叫(匍匐茎)。
12、任何植物的茎上都有(“节”,)它是茎最本质的特征。
13、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花要经历花开花谢的过程,花凋谢后结果。
花包括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等部分。
果实是由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
果实中有种子。
14、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为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果实成熟这几个阶段。
凤仙花从播种到种子成熟共(132)天。
15、绿色开花植物生长会发育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
种子萌发的条件是:水分、温度和空气。
植物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知识点1、绿色开花植物一般是用种子繁殖后代的。
2、播种前,挑选那些饱满、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的过程叫选种。
3、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4、绿色开花植物生长一般都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
5、凤仙花种子萌发时,最先出土的第一对“叶子”是子叶。
第一对“叶子”和以后长出的叶子是不同的。
凤仙花的叶子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是为了吸收更多的阳光。
6、多数植物能自己制造“食物”——养料,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这些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子)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的。
光合作用是植物绿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出养料,并释放氧气。
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7、凤仙花的植株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组成的。
叶缘有小锯齿,叶柄肉质多汁。
果实呈纺锤形,有白色茸毛,成熟时果皮能裂开,颜色由绿色变成黄褐色。
种子是球形的,呈褐色。
一株凤仙花大概能结出二十多个果实,每个果实一般有十七八粒种子。
8、有些种子太小,我们要用(放大镜)来看。
9、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10、植物的叶子是(平展)的,这样(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植物在茎上的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11、植物体内有叶绿体,因此大多数植物的叶子都是(绿色)。
12、凤仙花的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雌蕊)等部分。
13、果实是由花的(雌蕊)发育而成的,果实中有(种子)。
14、凤仙花的身体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15、茎的外部形态各不相同,如(直立茎)——(凤仙花、杨柳、向日葵)的茎;(缠绕茎)——(牵牛花、金银花、紫藤)的茎;(攀缘)茎——(葡萄、丝瓜、爬山虎、南瓜)的茎;(匍匐茎)——(红薯)的茎。
实验:一、研究植物根的作用的实验:实验材料:油、试管、水,有根的一株植物实验步骤:1.在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把植物根浸入水中,2.在水面滴些植物油,并在水面处做标记。
3.每天定时进行观察记录实验结果:我发现试管中的水在慢慢(减少)。
水量变化说明了什么实验结论:植物的根(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二、在三个密闭的透明玻璃钟罩内放入一些生物。
1号钟罩内是一盆不缺水的绿叶植物;2号钟罩内是提供了充足食物和水的小老鼠;3号钟罩内是一盆不缺水的绿叶植物和有充足食物和水的小老鼠。
任选一个钟罩分析钟罩生物会出现的现象和原因。
把一只老鼠和一盆花放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罐内,放在阳光下,老鼠会憋死吗?不会,因为老鼠会呼出二氧化碳,而绿色植物的叶子能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供老鼠呼吸。
判断1、植物的种子颜色、形状、大小都是一样的。
(× )2、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 )3、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来。
(√ )4、植物的叶片交叉生长,伸向四面八方是为了能最大限度地接受太阳光。
(√ )5、观察一朵凤仙花,我们可以直接用手把它的各部分撕下来。
(× )6、不论种子怎么放,它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
(√ )7、植物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 )8、不同植物的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 )9、“一年之计在于春”,所以只有春天才是播种的好季节。
(× )10、植物一生生长所需养料全部是叶通过光合作用提供的。
(× )11、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条件。
(√ )12、种子萌发时最先长出茎。
(× )13、植物都是用根来繁殖后代的。
(× )14、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片里进行的。
(√ )15、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都是在叶片里进行的。
(×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1、所有动物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到衰老直至死亡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它们的生命周期。
蚕的生命周期大约是56天。
2、鸡、鸭、青蛙、乌龟等动物都产卵。
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
3、观察蚕:蚕卵近似圆形,看上去很像小米粒,宽约1毫米,厚约0. 5毫米。
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或黄色的,经1-2天变成淡红、浅褐,再经3-4天变成灰绿或紫黑色,以后不再发生变化。
蚕卵的中心处是凹下去。
有黄色的卵,那可能是未受精的卵,是不会孵出小蚕来的。
如果是白色的,那是已经孵出小蚕的空卵壳,如果仔细观察,在空卵壳上还会发现有小孔。
小蚕与其他动物一样,也是需要一定生活条件的,我们要满足它的生活条件,它才会生长得好。
如需要空气、需要食物、需要一定的温度等。
养蚕的盒盖上要扎小孔,给蚕提供空气。
养蚕适宜的温度是室温。
4、小蚕爱吃桑叶,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切成碎片或条。
它一出卵就要及时用鸡毛或毛笔轻轻地把它刷到桑叶上。
刚从卵里出来的蚕是蚕的幼虫。
5、蚕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是:(卵-幼虫-蛹-成虫),蚕一生一共要蜕(6 )次皮(幼虫时蜕4次皮织茧,再蜕1次皮变成蛹,再蜕1次皮变成蛾。
)。
6、在蚕要吐丝前,它不怎么吃叶子,且身体开始发黄发亮。
蚕蛹被茧包裹,茧能起到保护蛹的作用。
蚕茧是由一根丝组成的,蚕丝可以织成丝绸或被加工成各种丝织品7、蚕蛹经过10天-15天,会变成蚕蛾,蚕蛾是蚕的成虫,分雌蛾和雄蛾。
蚕蛾全身披着白色鳞毛,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长着眼睛和1对触角,口器退化。
胸部长着两对翅和三对足。
由于两对翅较小,已失去飞翔能力,腹部已无腹足,末端体节演化为外生殖器。
雌蛾和雄蛾交配后,雌蛾产卵繁殖后代。
每只雌蛾大约产300-500粒卵。
8、蚕茧用热水浸泡,用竹签把丝头挑出来,将丝一圈一圈地绕在纸板上,就可以知道丝有多长。
在蚕茧内,除蛹外,还有一层蜕掉的皮。
9、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蚕蛾的头上长着1 对触角,胸部长着2 对翅、3 对足。
像蚕蛾这样的小动物我们称它为昆虫,我还知道蚂蚁、蜜蜂、螳螂、蚊子、蝴蝶、苍蝇、蜻蜓等都昆虫。
10、刚出生的蚕宝宝像黑色的小蚂蚁,所以称它为蚁蚕。
11、有些动物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很不相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这种变化称为变态。
变态是昆虫生长发育过程中一个重要现象。
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称为完全变态。
只经历“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的称为不完全变态。
12、动物:卵生:从卵孵化而来。
如鸡、蝴蝶、鸟、蜻蜓、鱼……胎生:由母亲直接生下来。
如山羊、狗、熊猫……变态:幼年期与成年期差别太大。
如蜻蜓、蝴蝶、蟾蜍……不变态:幼年期与成年期差别不大。
如鸡、山羊、熊猫、鱼……13、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鸡卵—>雏鸡—>成鸡约14年约20年蝴蝶卵—>幼虫—>蛹—>成虫蜻蜓卵—>幼虫—>成虫约1年山羊小羊—>成羊约15年鱼卵—>幼鱼—>成年鱼约50年14、人和其他动物一样,也有自己的生命周期。
15岁以下称为儿童,16岁至35岁称青年,36岁至60岁称中年,60岁以上称老年。
知识点:1、2、蚕卵的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在放蚕卵的盒子上要扎些不孔,因为蚕卵需要呼吸。
3、蚕宝宝最爱吃的食物是桑叶,蚕能吐丝结茧,蚕宝宝的生长过程中,要经过四次蜕皮,蚕和蝴蝶等昆虫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蚕蛹被茧包裹,茧能起到保护蛹的作用。
蚕蛹经过10-15天,会变成蚕蛾,蚕蛾是蚕的成虫,分雌蛾和雄蛾。
雌蛾和雄蛾交配后,雌蛾产卵繁殖后代。
4、养蚕、抽取蚕丝,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
远在4000多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开始养蚕,利用蚕丝织成华丽的丝绸和各种丝织品,并远销国外。
现在人们利用科技手段,能养出(彩色)的蚕,吐出(彩色)的丝,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
5、蚕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6、蚕的一生要经历蚕卵、幼虫、蛹、成虫(蚕蛾)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阶段。
蚕的一生会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一过程称为蚕的生命周期,一般大约为56天;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和动物一样也具有生命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