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的特征特性及扦插繁殖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3
杜鹃花的繁殖方法有哪些
首先,杜鹃花的繁殖方法之一是播种繁殖。
杜鹃花的种子可以通过播种来繁殖。
在春季或秋季,选择健康的成熟种子,播种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保持土壤湿润,适当遮荫,种子就能顺利发芽生长。
其次,杜鹃花还可以通过扦插繁殖。
选择生长健壮的枝条,将其修剪成10-15厘米长的插条,去掉下部叶片,插入湿润的砂质土壤中,保持土壤湿润和通风良好,约一个月后就能生根长出新芽。
除此之外,杜鹃花还可以通过分株繁殖。
在春季或秋季,选择健康的母株,将其根系清洗干净,用刀将根系分割成若干个小苗,然后分别种植在肥沃的土壤中,保持充足的水分和适当的遮荫,几个月后就能长出新的根系和叶芽。
此外,杜鹃花还可以通过嫁接繁殖。
选择不同品种的杜鹃花,将其茎和根系进行嫁接,促使它们生长在一起,形成新的杜鹃花植株。
这种方法可以培育出新的花色和花型,增加杜鹃花的品种多样性。
总的来说,杜鹃花的繁殖方法有播种、扦插、分株和嫁接等多种方式。
每种繁殖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合和注意事项,选择适合自己的繁殖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繁殖杜鹃花,让这种美丽的花卉在我们的生活中绽放光彩。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谢谢阅读!。
杜鹃花的特性
杜鹃花具有以下特性:
1. 杜鹃花的分枝通常有很多,并且枝条又细又密,上面还带有一些绒毛,颜色呈棕褐色。
2. 杜鹃花的叶片形态千姿百态,不同品种,叶片模样也不相同。
3. 杜鹃花是先开花,然后再生长出叶片。
4. 杜鹃花的花色十分繁多,常见的有紫色、红色、淡紫色、黄色、粉色、白色等。
5. 大多数杜鹃花是没有香味的,但个别几个品种会带有一些香气。
6. 杜鹃花一般春季开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红、淡红、杏红、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艳丽。
7. 杜鹃性喜凉爽、湿润、通风的半阴环境,既怕酷热又怕严寒,生长适温为12℃~25℃,夏季气温超过35℃,则新梢、新叶生长缓慢,处于半休眠状态。
夏季要防晒遮阴,冬季应注意保暖防寒。
忌烈日暴晒,适宜在光照强度不大的散射光下生长。
8. 杜鹃繁叶茂,绮丽多姿,萌发力强,耐修剪,根桩奇特,是优良的盆景材料。
园林中最宜在林缘、溪边、池畔及岩石旁成丛成片栽植,也可于疏林下散植。
以上是关于杜鹃花的基本特性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杜鹃花扦插生根最快方法
杜鹃花是一种非常美丽的花卉,它的花色丰富多彩,花期长,深受人们的喜爱。
如果你想要在家中种植杜鹃花,那么扦插生根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以杜鹃花扦插生根最快方法。
我们需要准备好杜鹃花的扦插材料。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选择杜鹃花的嫩枝或者半成熟枝作为扦插材料。
这些枝条应该是健康的、无病虫害的,并且长度应该在10-15厘米之间。
接下来,我们需要将扦插材料处理一下。
首先,我们需要将扦插材料的下端切成斜面,这样可以增加扦插材料的吸水面积。
然后,我们需要将扦插材料的下端浸泡在生根粉中,这样可以促进扦插材料的生根。
接着,我们需要准备好扦插盆。
扦插盆应该是透气性好、排水性好的,可以选择砂质土或者腐叶土作为扦插土壤。
在扦插盆中,我们需要将扦插材料插入土壤中,插入的深度应该是扦插材料的一半左右。
我们需要给扦插材料提供适当的光照和湿度。
在扦插的前几天,我们需要将扦插盆放在半阴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同时,我们需要保持扦插土壤的湿度,可以每天喷水或者覆盖保鲜膜。
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我们就可以看到扦插材料开始生根了。
一般
来说,杜鹃花的扦插生根时间在3-4周左右。
当我们看到扦插材料长出新芽并且根系发达时,就可以将其移植到花盆中了。
以杜鹃花扦插生根最快方法就是选择健康的扦插材料,处理好扦插材料的下端,选择适当的扦插土壤,提供适当的光照和湿度。
只要我们按照这些步骤进行,就可以轻松地让杜鹃花扦插生根,并且在短时间内长出美丽的花朵。
杜鹃花的习性和栽培繁殖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一、杜鹃花的生长环境杜鹃生于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丛或松林下,为中国中南及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
喜欢酸性土壤,在钙质土中生长得不好,甚至不生长。
因此土壤学家常常把杜鹃花作为酸性土壤的指示作物。
杜鹃经过人们多年的培育,已有大量的栽培品种出现,花的色彩更多,花的形状也多种多样,有单瓣及重瓣的品种。
杜鹃性喜凉爽、湿润、通风的半阴环境,既怕酷热又怕严寒,生长适温为12℃至25℃,夏季气温超过35℃,则新梢、新叶生长缓慢,处于半休眠状态。
夏季要防晒遮阴,冬季应注意保暖防寒。
忌烈日暴晒,适宜在光照强度不大的散射光下生长,光照过强,嫩叶易被灼伤,新叶老叶焦边,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死亡。
冬季,露地栽培杜鹃要采取措施进行防寒,以保其安全越冬。
观赏类的杜鹃中,西鹃抗寒力最弱,气温降至0℃以下容易发生冻害。
二、杜鹃花的繁殖方法杜鹃的繁殖,可以用扦插、嫁接、压条、分株、播种五种方法,其中以采用扦插法最为普遍,繁殖量最大;压条成苗最快,嫁接繁殖最复杂,只有扦插不易成活的品种才用嫁接,播种主要用培育品种。
1、杜鹃花扦插此法应用最广,优点是操作简便、成活率高、生长迅速、性状稳定。
①时间,西鹃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毛鹃在6月上、中旬,春鹃、夏鹃在6月中下旬,此时枝条老嫩适中,气候温暖湿润。
②插穗,取当年生刚木质化的枝条,带踵掰下,修平毛头,剪去下部叶片,保留顶部3片至5片叶,保湿待插。
③扦插管理,扦插基质可用兰花土、高山腐殖土、黄心土、蛭石等,扦插深度以穗长的1/3至1/2为宜,扦插完成后要喷透水,加盖薄膜保湿,给予适当遮荫,一个月内始终保持扦插基质湿润,毛鹃、春鹃、夏鹃约一个月即可生根,西鹃约需60天至70天。
杜鹃花采用扦插繁殖,扦插盆以20厘米口径的新浅瓦盆为好,因其透气性良好,易于生根。
可用20%腐殖园土、40%马粪屑、40%的河沙混合而成的培养土为基质。
杜鹃花扦插及嫁接技术(转载整理)杜鹃花为杜鹃花科,杜鹃花属,别名映山红,原产我国,是世界名花之一。
杜鹃花分常绿杜鹃与落叶杜鹃。
根据产地、特征、花期,分为:东鹃,来自日本,又称东洋鹃。
毛鹃,俗称毛叶杜鹃,叶大多毛,体形高大,生长健壮,适应力强。
西鹃又称西洋鹃,体形矮小,习性娇嫩,花色多,花艳。
是最美的一类。
夏娟,发枝在先,开花最晚。
1:习性杜鹃分布广,对温度要求因种类产地不同而有差别,但共性的是,夏季喜凉爽而湿润的气候条件,畏高温,喜半阴,怕强光,应在荫棚下养植。
喜酸性土,忌盐碱土,对土壤要求很高,要求富含有机质和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或针叶林腐叶土。
需排水良好,怕涝,不耐积水。
北方由于土壤碱性大,常因缺铁而黄化,可在生长季节适当浇施0.5%硫酸亚铁水溶液。
干旱炎热的夏季,杜鹃常受红蜘蛛的危害,可用 2000倍溶液的阿维菌素喷洒。
叶斑病用甲基托布津和代锰森锌的混合液来防治。
杜鹃的繁殖可以用扦插、压条、嫁接、播种、分株来繁殖。
这里主要介绍杜鹃的嫁接繁殖方法。
2:杜鹃的扦插技术嫁接杜鹃常用毛鹃作砧木,以六月花谢后扦插为宜。
在温室内用砖砌成宽 1.5米,高10厘米,长度以扦插量的多少而定,将洁净的河沙填入插床作基质,(家庭扦插可以用泥盆装沙子)用木板整平待插。
插穗选用当年生半木质化的健壮新梢,剪成长7~8厘米,除去下部叶片,上部带3~5片小叶,下部斜削一刀。
随剪随插入已准备好的插床上,入土深度2~3厘米(插穗的1/3左右),株行距为5厘米×5厘米,插后浇足底水以后,常保持湿润,在插床上扣小拱棚,保温保湿,使拱棚内温度白天控制在28~30℃,夜温控制在16℃以上,白天温度过高时,在拱棚上盖遮荫网,或草帘遮荫,中午干燥时,及时向小拱棚内喷雾增加空气湿度,经 50天左右即生根。
此时应逐渐增加光照适当放风。
当根生全后,定植在花盆中生长,盆土以针叶腐叶土为好,定植后加强肥水管理。
为让其多生侧枝,及时摘心(一般要培养10个以上的侧枝),如管理得当,2~3年便了可嫁接。
杜鹃花怎么繁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繁殖方法有播种、扦插、压条、嫁接、分株等方法。
扦插和嫁接可以保持品种的遗传性并可以形成商品化生产工艺;播种有利于杂交育种,选育优良单株;扦插采用绿枝,选择半木质化的枝条,在梅雨季节进行成活率高。
扦插基质也是影响其成活的关键因素之一。
杜鹃花扦插要求插穗基部周围有丰富的营养,良好的通气和水分条件,可以用雾培和珍珠岩培方式来提供。
嫁接方法可以充分发挥砧木根系的优点和接穗的优良特性,培育出集两者优势的单株。
接穗取优良品种的嫩梢,去掉下部叶子,仅留顶端3~4片小叶,将基部削成楔形,削面长0.5~1.0cm。
所用的砧木有“贵妃醉酒”“玉蝴蝶”“紫蝴蝶”,一般不用毛白杜鹃原种。
注意事项:
一、杜鹃花喜欢散射光,忌暴晒。
二、杜鹃花喜湿忌干燥。
三、杜鹃花喜欢酸性土忌碱性。
杜鹃花扦插生根最快方法杜鹃花扦插生根最快方法杜鹃花是花卉中的佼佼者,可谓是一朵性格鲜明、独具魅力的花。
它不但有着艳丽的颜色,而且富有朴素而婉约的气质。
在花卉生产中,杜鹃花也是比较好种植的,特别是扦插繁殖,是非常容易成功的。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杜鹃花扦插生根最快方法。
一、选择好扦插时间扦插杜鹃花要选择适当的时间,通常在3-4月为最佳。
此时,杜鹃花生长活跃,新芽刚挂花鹿角,生根能力较强,容易生根成活。
二、选择好扦插材料杜鹃花扦插选用直径较粗,长约10-15厘米的枝条,顶端有芽眼的嫩枝为佳。
枝条上要挑选没有病虫害的部分,它可以促进杜鹃花扦插生根。
三、处理好扦插材料扦插枝条回收后,要对其进行打结,然后将下方的叶子全部剪掉,同时将顶端的新芽也修剪掉,就像始祖鸟修剪翅膀一样。
这样做有利于其生根发芽,同时可以节省养分,促进新枝条的生长。
四、妥善处理扦插土壤做好扦插土壤的准备,要选用营养丰富、排水良好的培养土。
在土壤中掺入一些木屑和腐熟的饼肥,可以增加土壤通透性,避免积水,对杜鹃花的扦插生长更加有利。
五、正确的植株营养管理扦插后采用当地气候条件,适度浇灌、保持土壤湿润,并注意防虫害,每隔十几天左右进行肥水管理。
当苗木长到5-6片叶子时,可在细长茎下推出一个芽,促进下一次分枝,达到扦插生根最快的目的。
以上就是杜鹃花扦插生根最快方法。
总的来说,做好扦插材料的选择和处理,以及正确的土壤营养管理,是杜鹃花扦插生根成活的关键。
希望大家在种植时可以多加参考,早日培育出美丽的杜鹃花。
杜娟花的繁殖方法
杜鹃花的繁殖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扦插法:选取杜鹃花健康的枝条,切割成15cm左右的扦插,去除扦插下部的叶子,插入湿润的砂土中,覆盖一层塑料膜,放在半阴湿处,约两到三周后扦插生根,等扦插生长到10 cm左右时,再移植到适当大小的花盆中。
2.分株法:在春季开花前后,将花木连根挖出,将其根系清洗干净,分割成若干个小块,每块保留有足够健康的根和树枝,再将分割下来的小块栽种在适合的土壤中。
3.嫁接法:将杜鹃花的花茎剪去,留下一个小角度,再将这一头削成锥形状,插入其他品种的杜鹃花上,用软绳子将两者紧密绑在一起,等到嫁接生根后,再将挂在上面的绳子拿掉,处理嫁接部位的伤口,然后用透气通畅的袋子将树苗包起来,在半阴湿处养护,约一个月后,树苗就可以移植到花园或花盆中。
4.种子繁殖法:在春季清除杜鹃花的花蕾,晾干收集种子。
将收集到的杜鹃花种子放进一小袋子中,加上一点湿润的蛭石或沙子,并将其放进冰箱里冷藏约一个月之后,再取出来,进行播种。
将冷藏后的杜鹃花种子均匀地撒在鲜土上,然后覆盖一层薄土,浇透水后就可以放在半阴处或者保温箱中培养,待种子发芽生根后再进行移植。
杜鹃花的特征特性及扦插繁殖技术
作者:过春芳胡惠根朱丹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3年第13期
摘要介绍杜鹃花的特征特性,并从扦插时间、插穗选择、扦插基质选择、扦插、扦插后管理等方面总结其扦插繁殖技术,以为其园林应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杜鹃花;特征特性;扦插繁殖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85.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6-0156-02
杜鹃花(Rhododendron simsii)别名映山红、小石榴、山鹃、山踟躅等,杜鹃花科杜鹃花属,形态悬殊很大,有常绿大乔木、小乔木、灌木和落叶灌木,其花、叶兼美。
全世界共有杜鹃花属植物900余种,我国有530余种,占59%,主要产地在滇、川、藏三省区横段山脉。
杜鹃既能盆栽又能地栽,宜群植于林下、溪边及草坪的边缘,可用作花篱,也可作为盆景观赏。
1 特征特性
1.1 特征
杜鹃高可达3 m,叶纸质,互生,椭圆或披针形,叶表疏生硬毛。
花2~6朵,簇生于枝端,花冠阔漏状,呈蔷薇色、鲜红色或深红色,有紫色斑点,雄蕊10枚。
花药紫色,蒴果密覆糙毛,卵形,花期4—6月,果实成熟期在10月。
1.2 特性
杜鹃花喜半阴,忌烈日曝晒。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及酸性土壤,在石灰性土中不能生长。
杜鹃花根系发达,大多为浅根性,分布于20~60 cm的土地表层。
山地表土中含有大量的枯枝落叶和腐殖质,呈酸性,要求土壤pH值
在自然界阳坡和阴坡均有杜鹃花生长,但常年阴雨多雾,日照时间比平原短,昼夜温差大,早晚冷凉,生于林间和阴坡的杜鹃品种形成了喜阴厌阳的习性。
在栽培时除少数品种外,都应有蔽阴条件或遮荫设备。
杜鹃花喜冷,生长于东北和内蒙古地区的杜鹃花能耐 -40~-30 ℃的低温。
云锦杜鹃产于浙江天目山,冬季气温也常在-10 ℃以下,云南杜鹃种数最多,主要分布在海拔2 800~4 000 m山坡,由于海拔升高,夏季多雨凉爽,冬季即使晴暖天气也会出现气温低于0 ℃的情况。
因此,大部分杜鹃具有较强的耐寒性。
杜鹃花的根系虽然强大,但须根纤细如发,因而对水分十分敏感,怕旱怕涝,既要水分充足,又不能低洼积水。
山区多雾,空气湿润,相对减缓了根系吸水不足的问题,对生长极为有利。
杜鹃花的革质叶片,具有减少蒸发的功能,是阴性植物的标志。
因此,理想的栽培场地,应装人工喷雾设备,使空气中有较高的湿度[1-2]。
2 扦插繁殖技术
2.1 扦插时间
扦插繁殖是杜鹃最常用的繁殖方法,除极少数品种不易生根外,一般都能扦插成功,并且具有成活率高、采条容易、操作简便、能够保持优良品种的性状等优点。
扦插繁殖不受季节限制,但最适宜的扦插季节为5—6月,其次是8月底至9月中旬。
5—6月正是杜鹃新梢成长的时期,可以利用大量当年生枝条进行嫩枝扦插,也可结合花后修剪采用硬枝扦插,成活率可达90%以上。
由于品种不同,具体时间略有先后,一般西鹃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毛鹃在6月上旬至中旬,东鹃、夏鹃在6月中旬至下旬。
2.2 插穗选择
秋季扦插主要利用一部分秋梢及基部或老枝上萌发出来的枝条作插穗,成活率也很高,但因插穗不多,繁殖量少,秋季气候转冷,发根比较慢,有的甚至要到次年春天才长根,管理周期很长。
最好的插穗是生长健壮、无病虫害、老嫩适中的当年生新梢,当新梢已经硬实,枝上茸毛已经转黄,说明已经木质化,即可选取[3]。
以树冠外围的顶生枝最为理想。
若母本萌发新梢则取1留2,若有5枝新梢,则取2留3,将插穗从老枝上轻轻掰下,基部保留少量上一年的组织容易发根,修平毛头,除去下部叶片,留顶端4~5张小叶,若叶片过长可剪去1/2。
插穗长度:西鹃为5~7 cm,东鹃、夏鹃为6~8 cm,毛鹃为8~10 cm,过长枝条可截去顶梢,随采随插有利成活。
2.3 扦插基质
适宜杜鹃花扦插的基质有黑山土、黄山土、河沙、蛭石以及珍珠岩等,均具有疏松、通气、透水和杂草病菌少的优点。
后3种具有保湿、保暖的特点,但没有肥力,插穗生根后需及早移植至培养土中。
2.4 扦插
扦插有盆插和地插2种。
①盆插:先将旧盆洗净,曝晒杀菌,装盆时以1/3粗粒土打底,上面装2/3细土,先用竹扦打洞,然后插入插穗,深度为插穗的1/3~1/2,间距3 cm。
扦插时,应将长的插穗插在中间,短的插在周围。
扦插完成后,用窨水法或细孔喷壶浇透,置放在荫棚下培育。
②地插:要做好插床,床高15~20 cm、宽80~100 cm,底层为排水良好的排水粗粒土,四周用砖围砌。
插法与盆插相同。
插好一段,就用细孔喷壶浇至湿透,并需专门搭荫棚培育。
为提高插穗的扦插成活率,可以采用生根粉、吲哚丁酸等药剂对插穗进行处理[4]。
2.5 扦插后管理
扦插后1个月内,插穗尚未出根,要特别注意遮荫及水分供给,使插穗不落叶,始终保持新鲜状态。
荫棚的高度,在便利操作管理的前提下尽量低一些,以利于保持空气温度,放插盆的荫棚高1.8~2.0 cm。
地插时,在插床上搭高50 cm左右的半圆形荫棚,透光率10%左右。
东、南、西3面均需有芦帘垂直至地面,以遮挡侧光。
10月以后,插穗根系已相当丰满,可以开始施用淡肥,浓度为3%~5%。
此时可以移植上盆,冬季放进温室培育,也可至次年4月移植上盆,但在11月后,地插者可在苗床上搭盖薄膜保湿,天气寒冷时在薄膜上加盖草帘保暖防冻[5-6]。
3 参考文献
[1] 朱芹.浅议杜鹃花特性及栽培措施[J].科技资讯,2012(3):240.
[2] 陈清成.浅析杜鹃栽培及管理办法[J].大观周刊,2012(2):100.
[3] 方永根.常绿杜鹃栽培要点[J].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12(3):16-17.
[4] 曹玉佩.盆栽杜鹃的栽培技术[J].河北农业,2012(7):50-51.
[5] 余勋.杜鹃花扦插繁殖[J].花卉,2011(10):14.
[6] 尹凯.杜鹃花的扦插繁殖[J].花卉,2009(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