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5.3近似数学案(无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6.15 KB
- 文档页数:4
《近似数》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了解近似数的概念,能按精确度的要求取近似数,能根据近似数的不同形式确定其精确度。
重点:近似数的求法,精确度的确定难点:精确度的确定一、温故而知新:1、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下列各数:2021 621万—3102732、将下列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改写成原来的数:8.236×410—6.213×1083、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位数,求下列各数的近似值。
2.953(保留两位小数);3.569(保留一位小数); 5.25(保留整数)。
二、自主学习:1、下列哪些数是精确数?哪些是近似数?(1)初二(3)班有70名学生;()(2)月球离地球的距离大约是38万千米;()(3) 北京市大约有1300万人;()(4)中国现有31个省级行政区;()2、回顾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如:π≈3 (精确到个位)π≈3.1 (精确到0.1或精确到十分位)π≈3.14 (精确到或精确到)π≈(精确到万分位或精确到)\3、近似数:(1)精确度是指近似数与准确数的。
(2)304.35精确到个位的近似数为。
按括号要求取近似数12341000(精确到万位) 2.715万(精确到百位)三、当堂检测:1:下列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它们精确到哪一位?①0.01020精确到_________②1.50万精确到_________③-2.30×410精确到_________④2.180×510精确到_________2:用四舍五入法,按括号要求取近似值①607500 (精确到万位)②0.030549 (精确到十分位)3、用四舍五入法对下列各数取近似数①0.00356 (精确到万分位)④29070000 (精确到万位)② 1.8935 (精确到0.001)⑤1976000 (精确到万位)③61.251 (精确到个位)⑥5.402亿(精确到百分位)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1)近似数10.0与近似数10的精确度相同;( )(2)近似数4千万和近似数4000万精确度一样;( )5、4.0076精确到0.001后是。
《1.5.3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
2、能按要求取近似数和保留有效数字。
3、体会近似数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探究学习1、(1)自学教材第45页“近似数”2、(2)自学中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叫准确数?2、什么叫近似数?3、什么是精确度?3、教师提出问题: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近似数?学生纷纷举例:(1)2000年第一次人口普查表明,我国的人口总数为12.9533亿。
(2)某词典共1234页。
(3)我们年级有97人,买门票需要800元。
等上面的数据,哪些是精确的,哪些是近似的?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数据是精确的,哪些数据是近似的。
三、探究新知1、关于近似数与精确度:按四舍五入法对圆周率 取近似数,即完成教科书55页的填空。
例1 求90.964285……的近似数例2: 1.396保留两位小数,它的近似数是多少?例3 按括号内的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对下列各数取近似数(1)0.0158(精确到0.001); (2)304.35(精确到个位);(3)1.804(精确到0.1);(4)1.804(精确到0.01)2、近似数的有效数字:通过填空,引出有效数字的概念,强调对于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末位数字为止,所有数字都叫这个数的有效数字,举例说明零“是”还是“不是”有效数字,让学生辩别。
3、难点讲解:带单位的数(如:万、亿)的精确度问题.(精确到哪一位) 2.4万1.60×510例4、观察: 近似数 0.025和1500,0.103各有多少个有效数字?四、课堂练习:1、比一比:看谁反应快2、做一做:教科书第46页练习,可请四位同学到黑板上板演,并由其他学生点评。
3、判断: 用四舍五入法,按括号内的要求对475301取近似数(保留两个有效数字),下面的解法对吗?解:475301 ≈ 484、补充例题:据中国统计信息网公布的2000年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我国的人口总数为1295330000人,请按要求分别取这个数的近似数,并指出近似的有效数字。
1.5.3近似数1.了解近似数的概念,并按要求取近似数;(重点,难点)2.经历对实际问题的探究过程,体会用近似数字刻画现实问题的思想.一、情境导入问题1:(1)我们班有______名学生.(2)七年级约有______名学生.(3)一天有______小时,一小时有______分,一分钟有______秒.(4)你回家约要______分钟.问题2:在这些数据中,哪些是与实际接近的?哪些数据是与实际完全符合的?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准确数与近似数【类型一】准确数与近似数的识别下列数据中,不是近似数的是( )A.某次地震中,伤亡10万人B.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mC.小明班上有45人D.小红测得数学书的长度为21.0cm解析:A.某次地震中,伤亡10万人中的10为近似数,所以A选项错误;B.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m中的155为近似数,所以B选项错误;C.小明班上有45人中45为准确数,所以C选项正确;D.小红测得数学书的长度为21.0cm中的21.0为近似数,所以D选项错误,故选C.方法总结:经过“四舍五入”得到的叫近似数,一般用工具量出来的数都是近似数;能表示原来物体或事件的实际数量的数是准确数,一般通过计数数出来的数都是准确数.【类型二】确定近似数的精确度下列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各精确到哪一位?(1)25.7; (2)0.407;(3)4000万; (4)4.4千万.解析:精确度由最后一位数字所在的位置确定,一般来说,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精确到哪一位.解:(1)25.7(精确到十分位);(2)0.407(精确到千分位);(3)4000万(精确到万位);(4)4.4千万(精确到百万位).方法总结:若是汉字单位为“万”、“千”、“百”类的近似数,精确度依然是由其最后一位数所在的数位确定,但必须先把该数写成单位为“个”的数,再确定其精确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近似数4.60与4.6的精确度相同B.近似数5千万与近似数5000万的精确度相同C.近似数4.31万精确到0.01D.1.45×104精确到百位解析:选项A.近似数4.60精确到百分位,4.6精确到十分位,故错误;选项B.近似数5千万精确到千万位,近似数5000万精确到万位,故错误;选项C.近似数4.31万精确到百位.故错误;选项D.正确.故选D.方法总结:解答此题应掌握数的精确度的知识,保留整数精确度为1,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之一,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之一等.探究点二:精确度【类型一】求近似数用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按括号中的要求取近似数.(1)0.6328(精确到0.01);(2)7.9122(精确到个位);(3)47155(精确到百位);(4)130.06(精确到0.1);(5)4602.15(精确到千位).解析:(1)把千分位上的数字2四舍五入即可;(2)把十分位上的数字9四舍五入即可;(3)先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然后把十位上的数字5四舍五入即可;(4)把百分位上的数字6四舍五入即可;(5)先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然后把百位上的数字6四舍五入即可.解:(1)0.6328≈0.63(精确到0.01);(2)7.9122≈8(精确到个位);(3)47155≈4.72×104(精确到百位);(4)130.06≈130.1(精确到0.1);(5)4602.15≈5×103(精确到千位).方法总结:按精确度找出要保留的最后一个数位,再按下一个数位上的数四舍五入即可.【类型二】根据近似数求原数或原数的取值范围近似数1.70所表示的准确值a的范围是( )A.1.700<a≤1.705 B.1.60≤a<1.80C.1.64<a≤1.705 D.1.695≤a<1.705解析:若是向前进1得到的,那么a≥1.695;若是舍去下一位得到的,那么a <1.705,∴1.695≤a<1.705.故选D.方法总结:此题不是由准确数求近似数,而是由近似数求准确数的范围,这是对逆向思维能力的考查.三、板书设计1.近似数:与实际非常接近的数.在实际问题中,由“四舍五入”得到的数或大约估计的数称为近似数.2.求近似数3.确定近似数的精确度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过四舍五入,在求精确度上能自然过渡,对近似数与精确度理解不难,本课时学习难点在于科学记数法中确定精确度,因此要通过科学记数法的意义对其讲解,使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5.3《近似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近似数》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1.5.3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近似数的概念、求法及其应用。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实数、有理数等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他们对近似数的概念和求法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理解近似数的概念,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2.能够运用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近似数的概念和求法。
2.运用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通过具体的实例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近似数的概念和求法。
2.小组讨论: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练习巩固:通过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巩固所学内容。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实例和练习题。
2.练习题: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近似数的概念,如“一张地图上的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是300公里,请问这个距离是精确值还是近似值?”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出近似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介绍近似数的定义和求法,通过PPT展示实例和图示,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近似数的概念和求法。
3.操练(10分钟)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运用所学知识求近似数。
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进行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和讨论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测量等。
分享自己的经验和体会,进一步加深对近似数概念的理解。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近似数的概念和求法,提醒学生注意近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数学:1.5.3《近似数》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学习目标】:1.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能按要求取近似数和保留有效数字;2.体会近似数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习重点】:能按要求取近似数和有效数字;【学习难点】:有效数字概念的理解。
【导学指导】一、知识链接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1)1250000000= ;(2)-130000= ;(3)-1025000= ;2.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把原数写在横线上:(1)=⨯-51003.2 ;(2)=⨯7108.5 ;二.自主学习1.(1)我们班有 名学生, 名男生, 名女生;(2)一天有 小时,一小时有 分,一分钟有 秒;(3)我的体重约为 千克,我的身高约为 厘米;(4)我国大约有 亿人口.在上题中,第 题中的数字是准确的,第 题中的数字是与实际接近的。
这种只是接近实际数字,但与实际数字还有差别的数被称为近似数。
2.你还能举出生活中的准确数与近似数吗?请将你举的例子写在下面的空白处。
3.近似数与准确数的接近程度,可以用精确度表示(也就是按四舍五入保留小数)。
按四舍五入对圆周率π取近似数时,有:3≈π(精确到个位),1.3≈π(精确到 0.1 ,或叫精确到十分位), 14.3≈π(精确到 ,或叫精确到 位), 142.3≈π(精确到 ,或叫精确到 位), 1416.3≈π(精确到 ,或叫精确到 位)。
……4.例6按括号内的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对下列各数取近似数:(1)0.0158(精确到0.001); (2)304.35(精确到个位);(3)1.804(精确到0.1); (4)1.804(精确到0.01);解:(1) (2)(3)(4)思考:1.8,与1.80的精确度相同吗?在表示近似数时,能将小数点后的0随便去掉吗?从一个数的左边__________________, 到__________________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1.5.3近似数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近似数的概念,能根据近似数,说出它精确到了哪一位;能熟练按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2.体验近似数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3.重点:按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预习导学【问题探究】探究一:1.我们班级的人数是▁▁人,男生有▁▁人,女生有▁▁人。
2.七年级数学课本的长约是▁▁▁cm,宽约是▁▁▁cm3.上面的两个问题中,哪些是准确数,不是准确数?自学指导:自学教材第45--46页例题之前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叫准确数?(2)、什么叫近似数?(3)、什么是精确度?4.精确到十分位就表示精确到▁▁▁;0.01就表示精确到▁▁▁;0.001就表示精确到▁▁▁▁。
自学检测:1.下列各数,哪些是近似数?哪些是准确数?⑴一小时有60分。
⑵绿化队今年植树约2万棵。
⑶小明到书店买了10本书。
⑷一次数学测验中,有2人得100分。
⑸某区在校中学生近75万人。
⑹七年级二班有30人。
2.按括号内的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对下列各数取近似数:(1)0.0158 (精确到0.001)(2)304.35(精确到个位)(3)1.804(精确到0.1)(4)1.804(精确到0.01)【讨论】上面的第⑶、⑷题中的近似数1.8和1.80的精确度相同吗?能不能把第⑷题的答案写成1.8?例1: 1.396保留两位小数,它的近似数是多少?1.396保留一位小数是多少?保留整数呢?探究二:1、近似数2.4万精确到哪一位?近似数1.60×105精确到哪一位?2 (方法指导:对于带“亿”、“万”等计数单位的近似数,看精确到哪一位要把带单位的数恢复到不带计数单位的数,然后看原数的最后在哪一位上就是精确到了哪一位。
)例2 下列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各精确到哪一位?⑴0.0306 ⑵24万⑶3.14 ×104 (4) 0.4070合作探究用四舍五入法,按括号内的要求对475301取近似数(精确到万位),下面的解法对吗?【方法归纳交流】对精确到十位或十位以上的较大数的近似值,要用▁▁▁▁表示。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5.3《近似数》精品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近似数》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1.5.3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近似数的概念、求法以及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近似数的概念,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实数的概念和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求近似数方面可能存在一些困难,如对近似数的概念理解不深,求近似数的方法不明确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近似数的概念,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近似数的概念,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能够运用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近似数的概念及其求法。
2.运用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如PPT、例题、练习题等。
2.准备教学工具,如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近似数的概念,如“天气预报中提到的气温是多少度?”引导学生思考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近似数的概念和求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概念。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动手操作,求出近似数。
学生在求近似数的过程中,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近似数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5.3《近似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近似数》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1.5.3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近似数的概念、求法及其应用。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实数部分的重要一环,对于培养学生的数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实际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学生能够理解近似数的概念,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并能运用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数基础,对于数的运算、比较大小等有一定的了解。
但近似数的概念和求法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新的领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应用问题的解决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近似数的概念,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2.能够运用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感、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近似数的概念和求法。
2.运用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和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近似数的概念和求法。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动画和图像直观地展示近似数的概念和求法。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合作能力。
4.注重练习和实际应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近似数的教学PPT。
3.实际应用问题相关的案例和数据。
4.练习题和测试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与近似数相关的实例,如天气预报中的温度、身高、体重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数据是如何得到的?它们与准确数有何区别?2.呈现(10分钟)介绍近似数的概念,讲解求近似数的方法,如四舍五入、进一法、去尾法等,并通过实例进行演示。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的方法求近似数,并解释结果的意义。
数学人教新版七年级上册实用资料1.5.3近似数1.了解近似数的概念,并按要求取近似数;(重点,难点)2.经历对实际问题的探究过程,体会用近似数字刻画现实问题的思想.一、情境导入问题1:(1)我们班有______名学生.(2)七年级约有______名学生.(3)一天有______小时,一小时有______分,一分钟有______秒.(4)你回家约要______分钟.问题2:在这些数据中,哪些是与实际接近的?哪些数据是与实际完全符合的?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准确数与近似数【类型一】准确数与近似数的识别下列数据中,不是近似数的是( )A.某次地震中,伤亡10万人B.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mC.小明班上有45人D.小红测得数学书的长度为21.0cm解析:A.某次地震中,伤亡10万人中的10为近似数,所以A选项错误;B.吐鲁番盆地低于海平面155m中的155为近似数,所以B选项错误;C.小明班上有45人中45为准确数,所以C选项正确;D.小红测得数学书的长度为21.0cm中的21.0为近似数,所以D选项错误,故选C.方法总结:经过“四舍五入”得到的叫近似数,一般用工具量出来的数都是近似数;能表示原来物体或事件的实际数量的数是准确数,一般通过计数数出来的数都是准确数.【类型二】确定近似数的精确度下列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各精确到哪一位?(1)25.7; (2)0.407; (3)4000万; (4)4.4千万.解析:精确度由最后一位数字所在的位置确定,一般来说,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精确到哪一位.解:(1)25.7(精确到十分位);(2)0.407(精确到千分位);(3)4000万(精确到万位);(4)4.4千万(精确到百万位).方法总结:若是汉字单位为“万”、“千”、“百”类的近似数,精确度依然是由其最后一位数所在的数位确定,但必须先把该数写成单位为“个”的数,再确定其精确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近似数4.60与4.6的精确度相同B.近似数5千万与近似数5000万的精确度相同C.近似数4.31万精确到0.01D.1.45×104精确到百位解析:选项A.近似数4.60精确到百分位,4.6精确到十分位,故错误;选项B.近似数5千万精确到千万位,近似数5000万精确到万位,故错误;选项C.近似数4.31万精确到百位.故错误;选项D.正确.故选D.方法总结:解答此题应掌握数的精确度的知识,保留整数精确度为1,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之一,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之一等.探究点二:精确度【类型一】求近似数用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按括号中的要求取近似数.(1)0.6328(精确到0.01);(2)7.9122(精确到个位);(3)47155(精确到百位);(4)130.06(精确到0.1);(5)4602.15(精确到千位).解析:(1)把千分位上的数字2四舍五入即可;(2)把十分位上的数字9四舍五入即可;(3)先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然后把十位上的数字5四舍五入即可;(4)把百分位上的数字6四舍五入即可;(5)先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然后把百位上的数字6四舍五入即可.解:(1)0.6328≈0.63(精确到0.01);(2)7.9122≈8(精确到个位);(3)47155≈4.72×104(精确到百位);(4)130.06≈130.1(精确到0.1);(5)4602.15≈5×103(精确到千位).方法总结:按精确度找出要保留的最后一个数位,再按下一个数位上的数四舍五入即可.【类型二】根据近似数求原数或原数的取值范围近似数1.70所表示的准确值a的范围是( )A.1.700<a≤1.705 B.1.60≤a<1.80C.1.64<a≤1.705 D.1.695≤a<1.705解析:若是向前进1得到的,那么a≥1.695;若是舍去下一位得到的,那么a<1.705,∴1.695≤a<1.705.故选D.方法总结:此题不是由准确数求近似数,而是由近似数求准确数的范围,这是对逆向思维能力的考查.三、板书设计1.近似数:与实际非常接近的数.在实际问题中,由“四舍五入”得到的数或大约估计的数称为近似数.2.求近似数3.确定近似数的精确度学生在阶段学习过四舍五入,在求精确度上能自然过渡,对近似数与精确度理解不难,本课时学习难点在于科学记数法中确定精确度,因此要通过科学记数法的意义对其讲解,使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
第十二课时近似数
知识点一准确数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中,能准确地表示一些量的数,称为准确数.例如:三班共50人,小颖养了3条金鱼,数字“50”和“3”就是准确数.
典例1下列数据中,准确数是
A.王敏体重40.2千克B.初一(3)班有47名学生
C.珠穆朗玛峰高出海平面8848.13米 D.太平洋最深处低于海平面11023米
知识点二近似数
与实际接近但存在一定偏差的数称为近似数.例如:体重约为54 kg.
典例2 用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0.270,其准确数a的范围是
A.0.265≤a<0.275 B.0.2695≤a<0.2705
C.0.25≤a<0.28 D.0.2695≤a≤0.2705
知识点三精确度
近似数与准确数的接近程度可以用精确度表示,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称这个数精确到哪一位,精确度是精确的程度(精确到哪一位,要看最后一个数字在哪个位数上,如:4
,是一个万位数,最后一个数字8在百位上,所以精确到百位.)
3.5810
典例3 用四舍五入法,按括号中的要求对下列各数取近似数:
(1)0.34082(精确到千分位)≈__________;(2)64.8(精确到个位)≈__________;(3)1.5046(精确到0.001)≈__________
典例4 按括号内的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下列正确的是
A.0.0234≈0.0(精确到0.1)
B.2.604≈2.60(精确到十分位)
C.403.53≈403(精确到个位)
D.0.0136≈0.014(精确到0.0001)
典例5 近似数40.6精确到__________位.
课堂练习:
1.据统计,2017年某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79.55亿元,用四舍五入法将2279.55精确到0.1的近似值为
A.2280.0 B.2279.6
C.2279.5 D.2279
2.按括号内的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下列正确的是
A.403.53≈403(精确到个位)
B.2.604≈2.60(精确到十分位)
C.0.0234≈0.0(精确到0.1)
D.0.0136≈0.014(精确到0.0001)
3.用四舍五入法,把3.14159精确到千分位,取得的近似数是
A.3.14 B.3.142
C.3.141 D.3.1416
4.用四舍五入法按要求对1.06042取近似值,其中错误的是
A.1.1(精确到0.1)B.1.06(精确到0.01)
C.1.061(精确到千分位)D.1.0604(精确到万分位)
5.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6.49万,精确到
A.万位B.百分位
C.百位D.千位
6.把0.70945四舍五入精确至百分位是__________.
7.209506精确到千位的近似值是__________.
8.8.4348精确到千分位的近似数是__________.
9.近似数3.20×106精确到__________位.
10.用激光技术测得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为377985654.32米,请按要求分别取得这个数的近似值,并分别写出相应的有效数字.
(1)精确到千位;(2)精确到千万位;(3)精确到亿位.
11.下列各数精确到什么位?请分别指出来.
(1)0.016;(2)1680;(3)1.20;(4)2.49万.
12.车工小王加工生产了两根轴,当他把轴交给质检员验收时,质检员说:“不合格,作废!”
小王不服气地说:“图纸要求精确到2.60m,一根为2.56m,另一根为2.62m,怎么不合格?”
(1)图纸要求精确到2.60m,原轴的范围是多少?
(2)你认为是小王加工的轴不合格,还是质检员故意刁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