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学基础(维生素
- 格式:ppt
- 大小:2.87 MB
- 文档页数:50
营养学基础的主要内容营养学是研究人类和其他生物所需营养物质对健康和发展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领域。
它主要涉及三个主要内容:营养物质、营养需求和能量平衡。
一、营养物质营养物质是指人体为了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所必需的化学物质。
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主要的碳水化合物包括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
碳水化合物在人体内被降解为葡萄糖,供给能量。
2. 脂肪:脂肪是人体的次要能量来源,同时也是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所必需的。
脂肪分为饱和脂肪、不饱和脂肪和转化脂肪。
合理的脂肪摄入对维护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3. 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单位,也是合成酶和激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食物中的蛋白质会被分解为氨基酸,供给身体合成新的蛋白质。
4. 维生素:维生素是人体生长和代谢所必需的有机物质。
主要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
例如,维生素C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而维生素D则有助于钙的吸收和骨骼的发育。
5. 矿物质:矿物质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无机物质。
例如,钙、铁、锌等矿物质在骨骼形成、血液循环和免疫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
二、营养需求营养需求是指人体每天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需的营养物质量。
它根据人的年龄、性别、生理状态和活动水平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营养需求:1. 热量需求:体内代谢和活动所需的能量。
热量的需求量可以通过基础代谢率和活动水平来计算。
2. 蛋白质需求:蛋白质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重要营养物质,需求量因人的年龄和活动水平而有所不同。
3. 碳水化合物需求: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碳水化合物的需求量应占总热量摄入的一定比例。
4. 脂肪需求:脂肪是人体次要的能量来源,同时也是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所必需的。
脂肪的需求量应占总热量摄入的一定比例。
5. 维生素和矿物质需求:不同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量因个体差异和生理状态而有所不同。
一般建议通过均衡饮食来满足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
营养学基础—维生素第二章营养学基础—维生素学习重点:维生素的生理功能、缺乏症、食物来源。
一、概述维生素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类微量低分子有机化合物。
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每天必须从食物中提供,不参与机体构成也不提供能量,机体长期缺乏某种维生素时会出现相应的缺乏症。
1.分类椐溶解性维生素可分为两大类。
(1)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K,溶于脂肪及有机溶剂,在食物中常于脂类共存。
摄取多时可在肝脏贮存,如摄取过多可引起中毒,摄入不足时,缺乏症状出现缓慢。
(2)水溶性维生素包括B族维生素(B1、B2、B6、PP、B12、叶酸、泛酸、生物素等)和维生素C。
溶于水,易在加工烹调过程中损失。
体内贮存少,易从尿中排出,因此可通过尿中维生素的检测而了解机体代谢情况,摄入不足时,很快出现缺乏症状。
另外,有些化合物,具有生物活性,有人称之为“类维生素”,如类黄酮、肉碱、牛磺酸等。
2.维生素缺乏当某种维生素长期摄入过低时会发生维生素缺乏症。
在营养素缺乏中以维生素缺乏最为多见,维生素缺乏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1)缺乏原因:维生素摄入不足;吸收利用障碍;需要量相对增加。
(2)缺乏分类:原发性维生素缺乏继发性维生素缺乏;临床缺乏与亚临床缺乏。
二、维生素A(一)概念和理化性质维生素A是指含有β-白芷酮环结构的多烯基结构,并具有视黄醇生物活性的一大类物质。
动物体内含有的具有视黄醇生物活性的维生素A包括:视黄醇、视黄醛和视黄酸等物质。
维生素A有维生素A1(视黄醇)和A2(3-脱氢视黄醇)之分,前者主存在于海水鱼的肝脏中,生物活性较高;后者主存在于淡水鱼的肝脏中,生物活性较小。
在红、黄、绿植物中含有的类胡萝卜素中约有1/10为维生素A原,能分解成为维生素A,如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γ-胡萝卜素、隐黄素等,其中以β-胡萝卜素活性最高。
维生素A对酸、碱、热稳定,但易被氧化和受紫外线破坏。
(二)生理功能1.维持正常视觉维生素A能促进细胞内感光物质视紫红质的合成与再生,维持正常的暗适应能力,从而维持正常视觉。
营养学基础蛋白质维生素营养学基础:蛋白质与维生素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蛋白质和维生素是非常重要的营养物质。
蛋白质是构成我们身体组织的基本单位,而维生素则是维持身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营养素。
了解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基础知识,对于保持健康生活至关重要。
1、蛋白质蛋白质是由氨基酸构成的有机化合物,它在身体中起着重要的结构和功能作用。
蛋白质是人体细胞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肌肉、骨骼、皮肤等。
此外,蛋白质还参与体内许多生化反应,例如酶的催化作用、运输功能以及免疫系统的功能等。
蛋白质有两类:完全蛋白质和不完全蛋白质。
完全蛋白质含有人体所需的所有氨基酸,常见的来源包括肉类、鱼类、蛋类和奶类食品等。
而不完全蛋白质则缺乏某些必需氨基酸,通常来自植物性食品,如豆类、谷物和坚果。
蛋白质的摄入量应根据个人情况而定,一般成年人每天所需蛋白质摄入量为体重的0.8克/千克。
然而,孕妇、运动员和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人需要更多的蛋白质。
2、维生素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有机化学物质。
虽然维生素的量很少,但它们对身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维生素通常被分为两类: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C和维生素B复合物。
维生素C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帮助伤口愈合。
维生素B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3、维生素B5、维生素B6、维生素B7、维生素B9和维生素B12等,它们在身体的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
这些维生素在脂肪中溶解并被身体吸收。
维生素A对于视力、免疫系统和生殖功能的维持至关重要。
维生素D有助于钙和磷的吸收,维持骨骼健康。
维生素E是一种抗氧化剂,可以减少细胞对自由基的损伤。
维生素K参与血液凝结过程,帮助止血。
维生素的摄入量因人而异,一般建议通过多样化的饮食来获得足够的维生素。
如果无法通过饮食获得足够的维生素,可以选择适当的膳食补充剂。
总结:蛋白质和维生素是营养学中两个非常重要的营养物质。
营养学基础维生素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含维生素E丰富的食物是( D )。
A.水果B.蔬菜C.肉类D.植物油2.缺乏维生素B1的食物是( D )。
A.谷类B.蛋类C.肉类D.果蔬类3.维生素B6在肠道对( D )的吸收关系不大。
A.铁B.锌C.钴胺素D.维生素C4.维生素B1主要是以辅酶形式参与体内( A )的代谢过程。
A.糖B.脂肪C.蛋白质D.无机盐5.( D )不可能为人体提供维生素D。
A.菠菜B.蛋黄C.牛奶D.玉米胚芽油6.( C )病的典型症状是皮炎、腹泻和痴呆。
A.佝偻病B.脚气病C.癞皮病D.坏血病7.在所有维生素中,最不稳定的是( D )。
A.维生素AB.维生素B2C.维生素B3D.维生素C8.具有抗不育功能的维生素是( C )。
A.维生素KB.维生素CC.维生素ED.维生素A9.淘米过度或煮稀饭加碱很容易使( C )流失或破坏。
A.维生素EB.维生素CC.维生素B1D.维生素A10.色氨酸在人体内可以转化为( B )。
11.( A )因参与体内多种酶促反应,故有“主力维生素”之称。
A.维生素B6B.维生素B3C.维生素B1D.维生素B212.与肌肉组织的正常结构和正常发育有关的维生素是( B )。
A.维生素D、钴胺素B.生育酚、维生素CC.维生素K、生育酚D.胆碱、视黄醇二、多项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人体维生素K可来源于( ACD )。
A.肝B.牛奶C.肠道细菌D.绿叶蔬菜2.几乎不含维生素C的食物是( ABCD )。
A.谷类B.干豆C.牛肉D.鸡蛋3.维生素C的食物来源是( ABD )。
A.鲜枣B.绿豆芽C.大米D.苦瓜4.维生素A原存在于( AD )中。
A.胡萝卜B.肝C.牛奶D.菠菜5.维生素D3在( BC )转化为125二羟胆钙化醇后才有活性。
A.脑B.肝C.肾D.肺6.膳食中有无脂肪不会影响( AC )吸收。
营养学基础知识一、人体所需营养素① 产能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②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C、B 族维生素等)和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 A、D、E、K 等)③ 矿物质:常量元素(钙、镁、钾、钠、磷、硫、氯)和微量元素(铁、铜、碘、锌、锰、钼、钴、铬、锡、钒、硅、镍、氟)④ 饮食纤维:水溶性纤维(果胶和树胶)与非水溶性纤维(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⑤ 水二、人体所需能量及营养素的计算1.标准体重:身高( cm)-1052.体型:体质指数( kg/m2)=实质体重 (kg)/ 身高的平方 (m2)< 18.5 为消瘦, 18.5-23.9 之间为正常, 24-28 属超重,> 28 属肥胖。
3.计算每天所需总能量:总能量 =标准体重( kg)×单位标准体重能量需要(kcal/ kg)(见表 1)。
表 1成人单位标准体重能量需要( kcal/kg 标准体重)体型体力活动量极轻体力轻体力中体力重体力消瘦20~25354045~50正常15~2025~303540超重 /肥胖1520~253035 4.计算每天三大产能营养素需要量碳水化合物供能比: 50%-65%,每克碳水化合物产能 4kcal蛋白质供能比: 10%-15%,每克蛋白质产能4kcal脂肪供能比: 20%-30%,每克脂肪产能9kcal5.举例:某女性,身高 160cm,体重 50kg,从事轻体力活动。
①标准体重 =160-105=55(kg)②,体型正常,单位标准体重能量需要按 30 kcal/ kg 计算③计算总能量:总能量 =55×30=1650(kcal),④计算三大营养素的需要量:碳水化合物供能: 1650×( 50%-65%)(kcal),所需碳水化合物的量:()(g)蛋白质供能 1650×( 10%-15%)( kcal)所需蛋白质的量:()( g)脂肪供能 1650×( 20%-30%)=330-495(kcal)所需脂肪的量:(330-495)(g)⑤所需食品举例设定其每天所需碳水化合物 210g,粮谷类含碳水化合物 75%,则每天所需粮谷类食品为 210/0.75=280g,若食用薯类及杂豆类食品,则应按相应的交换比例,减少粮谷类食品的量(详见表 3 及表 4);设定每天所需蛋白质 60g,粮谷类含蛋白质约 8%,蛋奶类含蛋白质约 7%,瘦肉及鱼类含蛋白质约 20%,则每天大体需要瘦肉及鱼类食品 100g,鸡蛋 1 个,牛奶 250g;设定每天食用蔬菜500g,水果 200g,共供给能量约180k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