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汽车门铰链模具设计开题报告刘昂
- 格式:doc
- 大小:62.00 KB
- 文档页数:9
车门铰链及行李箱盖扭杆弹簧的布置计算沈茂涛【摘要】对轿车车门铰链、车门前侧分缝线、行李箱盖扭杆弹簧的布置进行了研究,总结了轿车设计中车门铰链及其轴线的布置方法、步骤及校核要点.介绍了车门与翼子板之间、前后车门之间分缝线的位置以及形状走向的确定方法,论述了行李箱盖铰链及其平衡支撑机构的形式、行李箱盖重力力矩以及扭杆弹簧力矩曲线的绘制方法,明确了扭杆弹簧扭转刚度系数的计算方法.%ln this paper, investigation is made to car door hinge, door front separating line, trunk lid torsional bar spring. Layout method, procedure and checking points were summarized to door hinge and its axial line in car design. Position of separating line between door and fender, between front and rear door as well as determination method of shape direction are introduced. Trunk lid hinge and the form of its balance supporting mechanism, the plotting method of trunk lid gravity moment and torsional bar spring moment curve are elaborated,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torsion stiffness coefficient of torsional bar spring is defined in the paper.【期刊名称】《汽车技术》【年(卷),期】2012(000)008【总页数】4页(P29-31,36)【关键词】车门铰链;车门分缝线;行李箱盖扭杆弹簧;扭转刚度系数【作者】沈茂涛【作者单位】上海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3.81 前言在以往的轿车车身设计中,车门铰链轴线基本是先沿用标杆车设计,车门前侧分缝线直接由造型给定,然后工程设计人员进行车门运动分析,根据最小运动间隙要求再去调整铰链轴线或车门前侧分缝线。
XX公司企业规范编号xxxx-xxxx汽车设计-汽车车门铰链设计规范模板XXXX发布汽车车门铰链设计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汽车门铰链的设计要点及其判定标准等。
本规范适用于新开发的M1类和N1类汽车侧门铰链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5086-2013汽车门锁及车门保持件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3 术语和定义3.1 侧前门从侧面看,当驾驶员座椅靠背调节到最垂直和最靠后位置时,车门50%或以上的开启面是位于该座椅靠背最后点的前方。
3.2 侧后门从侧面看,当驾驶员座椅靠背调节到最垂直和最靠后位置时,车门50%或以上的开启面是位于该座椅靠背最后点的后方。
3.3 门铰链装置确定车门与车身的相对位置,并能控制车门运动轨迹的装置。
3.4 门铰链与车门和车身相联接,能够绕上下方向的同一轴线回转且相互结合部件的总称。
3.5 纵向当门锁处于锁紧位置时,在锁体和挡块(或锁扣)的啮合点和门铰链旋转中心线所确定的平面内,并与门铰链旋转中心线垂直的方向。
3.6 横向当门锁处于锁紧位置时,垂直于锁体和挡块(或锁扣)的啮合点和门铰链旋转中心线所确定的平面的方向。
4 技术要求4.1 门铰链支架可靠性好,满足重复试验要求,且碰撞或受冲击后不脱落。
4.2 门铰链衬套转动灵活,不滞涩。
4.3 两铰链轴的轴线必须在一条直线上,为了使车门有自动关闭的趋势,铰链轴线应有一定的内倾角度(一般为0°~4°)和前、后倾角度(一般为0°~3°),但不宜过大(图1为某一款车的倾角设计)。
4.4两铰链的间足距应尽量大,一般不小于车门总长度的1/3或不小于300mm,以减小铰链的受力。
4.5铰链轴线应尽量布置得靠车门外板和车门前端,以减少车门旋转时铰链轴前面的车门的旋入量。
理的间隙值一般可按下式计算式中:c —弯曲凸凹模单边间隙;料厚度正偏差;K —根据弯曲件高度滑块上行时,下模采用顶杆10推动顶件块11进行卸料。
图2成形模65432178910Ø40H7/r6Ø40H7/h6Ø53H7/r611图1汽车铰链零件图及三维结构3所示是利用Dynaform有限元模拟分析汽车铰链成形过程中的相对变薄率。
图3中颜色条的变化,表示板料厚薄的变化程度。
颜色越蓝,表示拉伸时变厚的程度越颜色越红,则表示变薄越多。
由图3可见,最大变薄率出现在零件的底部圆形过渡区域,数值为13.59%,这是由于该部分拉伸程度较大,受成形力作用板坯变薄,易发生破裂。
最小变薄率位于零件的边缘部分,数值为-27.58%,该区域变厚程度较多,但在后续的工序中会被切掉,故影响不大。
对于一般板料成形而言,变薄率在30%以内都是合理的,故该成形方案是可行的。
图3相对变薄率由于汽车铰链结构上有多处弯曲,因此合理设计弯曲工序对保证零件尺寸和精度至关重要。
在进行成形模结构设计时,须注意以下几点:①原始坯料既要定位可靠又要保证压弯后便于取件;②在每次冲程结束后保持数秒钟,来减少弹复;③弯曲模在结构设计时,应考虑在其制造与维修中尽量减少回弹产生的不良影响。
图4和图5是采用Dynaform[8]自带的Sing-Step Implicit(单步隐式)算法分析得到的回弹前后夹角及半径。
从图中可以看出,回弹前后两线夹角之差仅为0.131°,回弹前后半径之差为0.43。
比较分析可知,回弹前和回弹后的值比较接近,故回弹对成形工序在合理范围之内。
材料各处的变形均匀一致,方便后续的切边、冲孔、卷圆等工序的实施。
(a)回弹前(b)回弹后图4回弹前后两线夹角图5回弹前后两线夹角(a)回弹前(b)回弹后5结束语在汽车铰链的模具设计中采用了单工序模+复合模组合结构,解决了多工序零件的加工问题,并利用有限元对主要工序进行变薄率分析和弯曲回弹分析,回弹前后半径之差为0.43处于合理范围。
汽车车门铰链门锁总成试验台的研究
戴军康;李旗号;刘光年
【期刊名称】《机械》
【年(卷),期】2007(034)009
【摘要】为了更准确、有效地检测汽车车门铰链门锁总成的质量,同时为了模拟其实际工作状况,设计通过计算机软件对伺服电机减速系统进行脉冲控制,再经过由平
面四连杆机构演化而来的复合导杆机构精密执行控制车门的转角、角速度及角加速度等运动状况的试验台.通过测量并记录车门在开启闭合过程中所承受的拉、压力
与车门转角的位置变化关系,由软件处理生成曲线,根据其形状是否异常,从而更准确、有效地检测汽车车门铰链门锁总成的质量.
【总页数】4页(P13-16)
【作者】戴军康;李旗号;刘光年
【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230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63.85+4
【相关文献】
1.汽车离合器盖总成检测试验台电机故障诊断研究 [J], 陈刚;黄庆涛;许春玲
2.汽车拉杆总成试验台计算机测控系统研究 [J], 韩少军;周斌;李召富
3.基于K&C试验台的汽车动力总成惯性参数精确测试方法研究 [J], 李飞;朱天军;姜清伟;杨建森;魏志成
4.汽车真空助力器带主缸总成试验台研究 [J], 郝云峰
5.汽车离合器盖总成检测试验台虚拟装配系统研究 [J], 李静;白姗姗;赵春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轿车门铰链加强件工艺设计杨立宏(广州东昇机械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800 )摘要: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同类型的汽车、同部位的零部件大同小异。
若能掌握一些较典型的汽车覆盖件工艺,将其分析透彻,就会使类似零部件的工艺编排及模具设计变得非常容易。
现以两个门铰链加强件为例,分析总结类似零件的工艺编排。
关键词:拉延深度;材料流动;CAE分析中图分类号:TG38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Door Hinge Reinforcement of Vehicle Process DesignYang Lihong(Guangzhou Sunrise Machinery CO., Ltd,Guangzhou 5108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the same type of car, with parts of the components are similar. If some of the typical automobile parts thorough process analysis and control of such part of the process layout and die design is very easy. Has two hinge reinforcements, for example, process analysis and summary of similar parts arranged.Key words:drawing deep;material flow;CAE汽车产品已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行业,汽车覆盖件相同部位的零件也很类似,因此,对类似产品的开发、工艺编排、模具设计等所做的分析研究与总结极为重要。
目前,虽然有AUTO FORM、DYNAFORM、PAMSTAMP、FASTBLANK等诸多CAE分析软件,能事先排除工艺编排及模具上的一些问题,但不能说明选择的工艺是最优、最合适的。
汽车车门设计开题报告汽车车门设计开题报告一、引言汽车作为现代交通工具的代表,其设计和功能对于用户体验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而车门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车辆的进出、密封性能以及碰撞安全等方面。
因此,本文将探讨汽车车门设计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一些改进的方向。
二、车门的基本功能车门作为汽车的出入口,其基本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进出便利性:车门应该设计得易于打开和关闭,方便乘客进出车辆。
此外,车门的开启角度和宽度也需要考虑到不同身材和行动不便的人群。
2. 密封性能:车门应该能够有效地隔绝外界噪音、尘土和恶劣天气等因素的侵入,保持车内环境的舒适性。
3. 碰撞安全:车门在发生碰撞时应该能够提供足够的保护,减少乘客受伤的可能性。
因此,车门的结构和材料选择需要考虑到碰撞的吸能性能。
三、现有车门设计存在的问题尽管现有的汽车车门设计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基本功能需求,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 开启方式限制:目前大部分车门采用传统的拉手或按钮开启方式,对于身体有限的人群,如老年人、残障人士等,可能存在使用上的困难。
2. 密封性能不足:部分车门在高速行驶时可能会出现噪音和风阻较大的情况,影响乘坐舒适度。
3. 碰撞安全性有待提高:虽然现代汽车在碰撞安全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但车门的设计仍然可以进一步改进,以提供更好的保护。
四、改进方向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 开启方式创新:可以考虑引入电子化的开启方式,如智能感应开关、语音识别等技术,以提高车门的使用便利性。
此外,还可以设计一些特殊的开启机构,以适应不同人群的需求。
2. 密封性能优化:可以在车门的密封条上采用新型材料,提高密封性能。
此外,还可以增加一些隔音材料,减少噪音的传递。
3. 碰撞安全性改进:可以在车门的内部结构中加入更多的吸能材料,以提高碰撞时的保护效果。
此外,还可以采用更坚固的材料,增加车门的刚性。
五、结论汽车车门设计是汽车工程领域中的重要课题,其关系到车辆的进出便利性、密封性能和碰撞安全性等方面。
锻造车门铰链报告1. 引言本报告针对锻造车门铰链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分析。
车门铰链是汽车中重要的结构零件,它连接了车门和车身,起到了固定车门的作用。
本报告将从锻造工艺、材料选择、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车门铰链的制造和品质提升提供有效的参考。
2. 锻造工艺在制造车门铰链的过程中,锻造工艺是关键步骤之一。
通过锻造,可以提升材料的内在结构和性能,使车门铰链具有更好的强度和耐久性。
下面是锻造车门铰链的一般工艺流程:1.锻造前期准备:包括选择合适的锻造材料、设计合理的模具和设备,准备所需的工艺参数等。
2.加热:将待锻造的材料加热到适宜的锻造温度,以提高塑性和可锻性。
3.锻造:将加热后的材料放置在模具中,通过冲击或压力使材料产生塑性变形,最终形成车门铰链的形状。
4.冷却和处理:将锻造后的车门铰链进行冷却和处理,以恢复材料的力学性能,并消除锻造过程中产生的应力和变形。
3. 材料选择车门铰链的材料选择对其质量和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常用的车门铰链材料主要有:•碳钢:碳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耐磨性也较好。
同时,碳钢较为经济实惠,广泛应用于车门铰链的制造中。
•合金钢:合金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能够提供更好的耐久性和抗腐蚀性。
合金钢车门铰链适用于对耐久性要求较高的汽车。
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和质量要求,可以选择不同材料的车门铰链,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4. 质量控制在车门铰链的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质量控制措施:•原材料检验:对车门铰链的原材料进行严格检验,以确保其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工艺参数控制:在锻造过程中,通过控制工艺参数,如温度、压力等,来保证车门铰链的形状和尺寸的精度。
•成品检验:对锻造后的车门铰链进行全面的检验,包括外观、尺寸、硬度、强度等指标的测试。
•质量记录和追溯:建立完善的质量记录和追溯体系,对每个车门铰链的生产过程进行记录和跟踪,以便追溯质量问题的原因和责任。
5. 结论通过对锻造车门铰链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锻造工艺对车门铰链的质量和性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应合理选择和优化锻造工艺。
汽车前门铰链成形数值仿真及工艺参数优化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车辆采用了铝合金材料进行生产,这种材料的轻量化、高强度以及易成形等特性,使得铝合金材料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因此,铝合金材料的成形技术也越来越重要。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侧面门的结构复杂,门铰链成为一项关键技术。
铰链不仅要保证车门的开启与关闭,还要保证车门能够完美地与车身结合,提高车辆的密封性和可靠性。
同时,铰链制造工艺的优化对于提高铰链结构的性能、降低成本十分重要。
因此,本文选取汽车前门铰链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对铰链的成形过程进行模拟,同时优化工艺参数,以期达到提高产品性能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二、研究内容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 汽车前门铰链成形数值仿真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汽车前门铰链的成形过程进行数值仿真。
通过建立铰链成形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铰链的成形过程,研究成形过程中的应力和变形等关键参数的变化规律。
通过该过程,对铰链成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为优化工艺参数提供理论基础。
2. 汽车前门铰链工艺参数的优化根据数值仿真结果,分析并优化铰链的成形工艺参数。
通过调整工艺参数,达到减少变形、提高成形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
比如优化冷却策略、调整模具参数等方面。
三、论文意义本文通过对汽车前门铰链的成形数值仿真和工艺参数的优化研究,可以获得以下一些方面的意义:第一,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铝合金材料的成形过程,为铝合金的应用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和理论支持。
第二,可以为提高汽车前门铰链的生产质量和性能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和优化方案,提高铰链的密封性和可靠性。
第三,可以为汽车零部件成形工艺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提高汽车工业生产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