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季学期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7蟋蟀的住宅教案7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3
《蟋蟀的住宅》教案教案:《蟋蟀的住宅》一、教学内容本课为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
课文《蟋蟀的住宅》是法国昆虫学家、作家让亨利·法布尔所著《昆虫记》中的一部分,详细记叙了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表现了蟋蟀的聪明、勤劳、能干。
课文语言生动、清新、优美,用“不安”、“慎重”、“一点儿也不差”等词语表现了蟋蟀建造住宅的聪明、勤劳、能干。
二、教学目标1. 会认“蟋”、“蟀”等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及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蟋蟀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3. 懂得蟋蟀建造住宅的聪明、勤劳、能干,受到热爱自然、关爱生灵的教育。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蟋蟀建造住宅的特点和蟋蟀的聪明、勤劳、能干。
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课文插图。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上课之初,教师可采用故事导入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图片,讲述《动物世界》中有关蟋蟀的故事,如蟋蟀如何寻找住宅、如何建造住宅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利导入新课。
2. 学习课文(1)自读课文。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2)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并组词。
(3)理解内容。
A. 请学生结合插图,说一说蟋蟀住宅的特点。
B.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蟋蟀是如何建造住宅的?C. 讨论交流。
a. 蟋蟀为什么“不满意”自己的住宅?b. 蟋蟀住宅的建造过程是怎样的?D. 出示课文第4自然段,引导学生重点理解“不讲究”、“随遇而安”的含义。
(4)品读欣赏。
a. 出示课文第2自然段,引导学生重点理解“慎重”、“一点儿也不差”的含义,并想象“倾斜”的样子。
b. 出示课文第3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倾斜”、“一纵一纵地”的含义,并想象蟋蟀建造住宅的情景。
c. 出示课文第5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舒服”、“自在”的含义,并想象蟋蟀住进新住宅的情景。
小学四年级上语文《蟋蟀的住宅》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蟋蟀的生活和生存环境,扩大生态知识(2)了解草屋和瓮屋的特点,掌握辨析能力(3)感受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的美好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2)培养学生爱护自然环境,关爱小生命的意识(3)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富有创新精神的品质二、教学重点:1、了解蟋蟀的生活环境和习性2、了解草屋和瓮屋的特点,并掌握辨析能力三、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以自然界中的小生命为窗口进入自然科学的学习,培养爱护生命、关爱环境的意识和品质2、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文学赏析,感悟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的美好四、教学准备:1、题头设计2、短文欣赏3、疑难解答4、名词解释五、课时安排:第一节:自然奇妙世界(5分钟)1、谈话环节:教师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是《蟋蟀的住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在自然界中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进而思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学习自然。
2、活动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在自然世界中欣赏各类生物奇妙的生存环境,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第二节:文本课件教学1、导入环节:教师简单地复述文本内容,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
2、朗读环节: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全文,让学生熟悉文本内容,感受文字的韵律,提高语感。
3、分析讲解:教师就文本中的重要词语作详细解释,将学生引入深入理解文本的状态。
第三节:仿写作业1、写作环节:教师让学生仿写《蟋蟀的住宅》的内容,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方式,以此完善自己的写作能力。
2、点评突破:教师针对班上难点,进行点评,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重点。
六、板书设计:蟋蟀的住宅草屋瓮屋丰富的生态知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七、教学后记:《蟋蟀的住宅》是小学四年级上语文课本中的一篇好文章。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了解了蟋蟀的生活和生存环境,还了解了草屋和瓮屋的特点。
希望同学们在课上通过朗读、背诵、仿写等各种方式,培养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爱护自然环境和小生命的意识。
《蟋蟀的住宅》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蟋蟀的住宅》教案(一)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7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住宅、隐蔽、弃去、慎重、住址、挖掘、搜索、骤雨、粗糙、简朴、干燥、钳子、耐烦、宽敞。
2.朗读课文,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拿出一个方阵的塑料蟋蟀)认识这小东西吗?叫什幺?
蟋蟀。
对,这是它的大名,小名叫什幺?(蛐蛐)
师:“蟋蟀”两个字怎幺写,老师忘了,谁来写一写?(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来写,其余学生书空)
师:小家伙虽小,但人缘特好,早已是大名鼎鼎、家喻户晓,你知道它有哪些本领?(好斗、唱歌、建住宅)
板书:蟋蟀的住宅
二、初读课文,了解蟋蟀住宅的样子
1.蟋蟀的住宅有多少平方米,有几层楼?小东西的住宅是什幺样的?读课文,用“—”画出有关句子。
2.讨论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蟋蟀的住宅。
(在课题的右边画出蟋蟀的住宅,。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蟋蟀的住宅》教案
一、教材分析
《蟋蟀的住宅》是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的一篇阅读教材,主要讲述了蟋蟀
的生活和栖息地。
通过这篇文章,学生可以了解蟋蟀的生活习性和栖息地的建筑特点,培养对自然生态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蟋蟀的生活习性和栖息地。
2.掌握相关生词的词意和用法。
能力目标
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理解蟋蟀的生活和栖息地。
2.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难点
1.运用所学知识描述蟋蟀的生活和栖息地。
2.细致观察文章中的细节内容。
四、教学内容及过程
第一课时
1.师生共同朗读文章,引导学生感受文章情感色彩。
2.学生小组讨论蟋蟀的生活习性,归纳总结并展示。
3.教师点拨学生阅读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第二课时
1.学生独立阅读文章,理解其主要内容。
2.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蟋蟀的生活和栖息地。
3.小组讨论蟋蟀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思辨和讨论。
五、教学反思与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蟋蟀的生活和栖息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提升了观察和描述能力,培养了保护环境的意识。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实地考察或图书馆读物拓展学生对自然生态的认识。
四年级语文上册《蟋蟀的住宅》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具体章节为《蟋蟀的住宅》。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蟋蟀的生活习性及其住宅的特点,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和优美的句子,掌握文章的写作技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认识并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掌握文章的写作技巧。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体会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和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蟋蟀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蟋蟀的特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蟋蟀的住宅特点,同时找出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
3. 讲解:针对学生找出的生字、新词进行讲解,并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活动,观察蟋蟀的实物或图片,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蟋蟀住宅的特点。
5.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优美句子,讲解写作技巧,并进行仿写练习。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1. 蟋蟀的住宅2. 生字、新词:穴、挖掘、平坦、倾斜、干燥、湿润、遮风挡雨、精益求精。
3. 课文结构:总—分—总4. 蟋蟀住宅特点:干燥、通风、遮风挡雨、冬暖夏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描述一下蟋蟀的住宅,并谈谈你对文章写作技巧的理解。
2. 答案示例:蟋蟀的住宅位于地下,干燥、通风,具有遮风挡雨的功能。
文章运用了总分总的写作结构,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蟋蟀住宅的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对蟋蟀的住宅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四年级语文上册《蟋蟀的住宅》教案9篇四年级语文上册《蟋蟀的住宅》教案9篇四年级语文上册《蟋蟀的住宅》教案11、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建筑过程,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2、学习作者细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4、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5、练习写一个小动物。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建筑过程,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2、学习作者细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介绍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同学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学习抓住特点进行介绍的方法。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审题《蟋蟀的住宅》这个题目有什么特点?“住宅”一般是讲人的住房,可是蟋蟀是动物,这篇课文题目的特点就在于作者把蟋蟀当作人来写。
师:蟋蟀会有什么样的住宅呢?作者怎样描述蟋蟀的住宅呢?我们认真学习了课文之后就会明白了。
二、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1、填写生字表。
2、指导同学读准字音,正确书写:逐个生字进行讨论,要求同学们找出每个字字音字形方面的特点,加深记忆。
比方:“骤”字左边是“马”,右边是聚会的“聚”,“马”和“聚”合在一起就是“骤”,读作“ zhòu ”,不能读“ jū”或“ zòu ”。
3、解释重点词语,协助理解课文。
4、讨论词义,找出近义词和反义词。
三、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按不同方面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1、朗读课文,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同学自由朗读课文,逐段进行理解,也可以找同学说一说各自然段的内容。
分析10个自然段的内容,弄清各自然段之间的关系。
2、教师指导同学读书,体会课文是从几个方面介绍了蟋蟀的住宅,并讨论10个自然段按内容不同可以分为几段,怎样分?这篇课文的题目(即主题)是《蟋蟀的住宅》,全文围绕这个主题分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蟋蟀的住宅是使它知名的原因之一。
四年级语文上册《蟋蟀的住宅》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蟋蟀的住宅的特点及其建造过程,理解课文内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阅读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究事物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掌握蟋蟀的住宅的特点及其建造过程。
2. 难点:理解蟋蟀的住宅的特点及其建造过程与蟋蟀的生活习性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蟋蟀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蟋蟀的了解,并引出课文《蟋蟀的住宅》。
2. 阅读课文: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并回答以下问题:(1)蟋蟀的住宅在哪里?(2)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3)蟋蟀是如何建造自己的住宅的?3. 讲解重点:教师对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进行讲解,如“住宅”、“隧道”、“平台”、“门洞”等,并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词汇和句子的含义。
4. 深入探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课文中所涉及的科学知识、观察方法、实验方法等,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5. 课堂练习:让学生回答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如填空题、选择题等,以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6. 总结:回顾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总结课文的主旨和意义,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反思。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多媒体教学: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资料。
2. 互动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观点。
3. 个性化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和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4. 教学游戏:设计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游戏,如角色扮演、猜谜语等,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进行填空题、选择题等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练习题。
2. 作业:布置一些与课文主题相关的作文或阅读理解题,以检验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3. 评价方式: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练习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同时,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学习动力。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1.《蟋蟀的住宅》教案一. 教材分析《蟋蟀的住宅》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以蟋蟀的住宅为线索,生动地描绘了蟋蟀的生活习性和建造住宅的过程,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生物的智慧。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易于学生理解和学习。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课文并理解其中的内容。
他们对大自然和生物充满了好奇心和兴趣,通过课文的学习,可以进一步激发他们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同时,学生对蟋蟀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其生活习性和建造住宅的过程可能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引导和学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掌握蟋蟀的生活习性和建造住宅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学生能够培养阅读理解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生物的智慧,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掌握蟋蟀的生活习性和建造住宅的过程。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蟋蟀如何建造住宅的过程,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互动式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
3.任务型教学法:通过设定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原文和相关图片、实物展示。
2.生词和短语的卡片。
3.分组讨论的表格和材料。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蟋蟀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蟋蟀的特征和生活环境,激发学生对蟋蟀的兴趣和好奇心。
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并注意生词和短语的发音。
教师解释生词和短语的意思,并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
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小组阅读课文,并讨论蟋蟀的住宅建造过程。
四年级上册语文《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语文《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通用13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本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上册语文《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四年级上册语文《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 1教材说明:《蟋蟀的住宅》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二单元的精讲课文。
这篇课文是19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观察笔记。
在文中,法布尔介绍了自己观察到的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蟋蟀建筑住宅的才能。
作者在文章中大量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蟋蟀比做人,把它的巢穴比做人的住宅,把他们的活动比做人的活动,想象非常丰富,语言十分风趣。
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能感受到作者通过长期观察才发现了这一昆虫世界中不为人知的秘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体会作者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在朗读中,抓住课文的重点语句来领会课文的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界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
难点: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查阅关于蟋蟀的资料,谁找到了?(生说)2、(看大屏幕)这就是蟋蟀,法国著名的作家法布尔对这种小动物情有独钟,还写了一篇文章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学。
3、齐读课题。
4、观察题目,你发现课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看到这个具有拟人色彩的课题,你都想知道些什么呢?(生说)下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入课文。
二、初读,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思考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2、认读词语3、快速地浏览课文,边读边继续思考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4、指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它是如何建造住宅的。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简单引导)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隐蔽、随遇而安、柔弱、搜索”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通过重点语句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养成观察自然界的习惯。
3、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通过重点语句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检查学生初读情况。
三、自主探究,精读感悟。
1、默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蟋蟀的住宅。
边读边做批注。
2、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学习体会。
3、全班交流。
四、总结谈话,读写结合。
1、归纳小结,升华情感。
2、下节课,学习文中的表达方法,写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听写生字、新词。
二、积累好词佳句。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课文中的许多地方把蟋蟀当作人来写,如,“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找出这样的句子读一读,再把它们抄写下来。
三、领悟写法,练笔运用。
1、交流学习收获,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2、学习文中的表达方法,仔细观察,写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写出这种小动物的特点。
四、拓展阅读。
1、交流阅读《昆虫记》的感受。
2、推荐阅读《两只蟋蟀》、《蟋蟀》、《放蟋蟀回家》等。
第七课蟋蟀的住宅
学习目标
1.认识“蔽、搜”等7个生字。
会写“掘、抛、倾”等13个字。
能正确读写“随遇而安、慎重、骤雨”等词语。
2.学生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养成对劳动,对生活的热爱。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学生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养成对劳动,对生活的热爱。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利用各6种途径搜集有关蟋蚌生活习性,特点等图片文字资料。
2.每生准备橡皮泥一盒,白纸一张。
3.课外准备《蜗牛与黄鹂鸟》的音乐。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题,设疑铺展
1.有个小家伙,小名“蛐蛐/旷大名“蟋蟀”,这不起眼的小东西居然有人称它是昆虫王国的建筑工程师。
不信,我们到蟋蚌的住宅里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看看蟋蟀的住宅到底是什么样的?
2.板书课题:蟋蟀的住宅。
3.齐读课题。
二、自学课文,“买票进宅”
1.生自由试读课文。
2.开动“知识快车”检查自学情况:用知识竞赛的形式让学生“买票进宅”。
如认读生字、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难读句子、小节。
三、默读课文,“看宅划说”
1.这小蟋蚌的住宅是什么样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一至六自然段,用“——”划出有关句子。
2.反馈交流讨论。
3.理解体会重点句子,指导感情朗读。
a.蟋蚌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
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
b.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c.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同学们,如果你是蟋蟀,天下雨了,当看到别的昆虫为寻找住宅而奔忙,自己却已有一个非常好的住宅时,你的心情如何?(自豪、骄傲)带着这种心情朗读第二、五、六自然段。
四、研读课文,“橡皮泥捏宅”
1.一个小洞就有这么多的名堂,怪不得课文说‘‘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
2.请同学们根据课文中的语言再进行深入的研究,四人小组合作打造这项“伟大的工程”。
3.生拿出橡皮泥,捏造蟋蟀的住宅。
五、角色转换,“广告创意”
1.现在,你就是蟋蟀工程师,要参加昆虫王国第一届住宅设计大赛,请工程师为自己的住宅设计广告词。
2.语言转换,能利用课文中的语言设计广告。
3.交流汇报,评选最佳创意广告词。
第二课时
一、广告链接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学生的精彩广告词,感情朗读。
a.舒适的平台,温暖的阳光,绿色家园,这就是我们蟋蟀的住宅。
b.蟋蚌的住宅,给你一个清洁宽敞的环境,让你拥有一生的幸福。
c.精心打造,享受生活,一流的建筑。
2.读到这儿,老师情不自禁地想大声地说上一句:
一流的住宅来自一流的建筑工程师,没有建筑师的精心打造,辛勤劳作,哪有这么温暖舒适的住宅。
二、学习挖掘部分,体会蟪蚌的工作艰苦
1.在昆虫王国里,如此一流的住宅,这位建筑工程师是如何挖掘的呢?
2.研读第七、八、九自然段。
a.哪一处使你感触最深?
b.划出蟋蚌挖掘动作的词。
3.汇报交流。
4.齐读,读出蟋蟀的工作艰苦。
三、升华课文,谱写歌词
1.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蟋蟀住宅的特点,还知道了它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蟋蟀爱唱歌,蟋蟀的歌声也很动听,现在,请同学们先听一首歌,这首歌的歌名是什么? :
2.师生用课文展示《蜗牛与黄鹂鸟》的歌词,蟋蟀和蝉都是歌唱家,现在请同学们模仿《蜗牛与黄鹂鸟》,创作一首《蟋蟀和蝉》的歌词好吗?
生创作交流
师生伴着《蜗牛与黄鹂鸟》旋律,齐唱改写歌词《蟋蟀和蝉》。
(附歌词)
啊门啊前一只小蟋蟀,啊造啊造啊造住宅。
工具柔弱又简单,一点一点往下挖。
啊树啊上有两只蝉,,阿嘻嘻哈哈在笑它。
洞穴随处可以找啊,何必辛苦整天挖。
啊蝉啊蝉啊不要笑,自己造住宅才舒服。
四、看文章做作业
1.读《秋虫音乐会》(有关蟋蚌的声音)。
2.选做题。
a.《我的住宅》为题介绍蟋蟀的住宅特点,以及如何建造。
b.用以下几个小动物编个故事
蚂蚁蜜蜂蟋蟀蝉蝗虫螳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