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周周清
- 格式:doc
- 大小:12.50 KB
- 文档页数:1
班别:姓名:学号:分数:一、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①文具盒长2()③铁钉长28()④跳绳长2()⑤课桌高7()⑥蜡笔长6()⑦小华身高135()⑧曲别针长27()⑨粉笔长75()⑩铅笔长20()⑴语文书厚是8()⑵汽车每小时行40()⑶一棵大树9()⑷学校的跑道一圈是400()⑸李明每小时走5()二、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吨、千克、克)⑪一个鸡蛋重50()⑫一袋大米重50()⑬小明重27()⑭一枚一元硬币重8()⑮一辆大卡车能装货约8()⑯一块橡皮重10()⑰一头大象重4()⑱一个苹果重200()⑲一筐苹果约重20()⑳一袋水泥重50()⑴一瓶花生油重5()三、比较大小。
(在○里填上“<”、“>”、“=”)1、⑪6厘米○60毫米⑫ 5千米○400厘米⑬ 2米○19分米⑭5厘米○51毫米⑮ 1分米○8厘米⑯ 15千米○1500米⑰600毫米○6米⑱ 8000米○8千米⑲ 3千米○3001米⑳400米+600米○1千米⑴ 68厘米-58厘米○2分米2、⑪4千克○3500克⑫ 970克○1千克⑬ 4吨○4050千克⑭6000克○6吨⑮ 700克○1吨⑯ 8吨○8001千克⑰800克○1千克⑱ 5吨○7千克⑲ 3吨○3000千克⑳2千克○1980克⑴ 4吨○400千克⑵ 1000克○1000千克⑶300克+600克○1千克⑷ 7500克-500克○6吨四、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①相邻的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②相邻的两个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③1千克的棉花比1千克的盐重。
()④3吨与3000千克一样重。
()⑤一头牛重400千克,5头这样的牛重大吨。
()⑥一台冰箱的重量约是75克。
()⑦小丽的身高是136分米。
()班别:姓名:学号:分数:●解决问题。
1、某仓库有72吨粮食,请你算一算,用一辆载重8吨的卡车运多少次可以将这样粮食运完。
三年级数学第3周周清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一、口算。
450÷3= 60÷3= 40÷8= 160÷4= 900÷3= 800÷8= 360÷9= 35÷7= 250÷5= 4000÷5= 72÷4= 51÷3= 960÷4= 70÷5= 50×6= 200÷4= 4900÷7= 210÷7= 3200÷4= 17×4=二、估算。
85÷4≈ 89÷9≈ 478÷9≈ 380÷5≈193÷3≈ 185÷6≈ 165÷2≈ 441÷6≈三、笔算(带※号的要验算)。
※546÷6= 724÷9= ※824÷4= 489÷7= 342÷3= ※721÷7= 901÷6= ※804÷5=四、脱式计算。
125÷5÷5 81×7÷9 720÷(2×3)(402-276)÷3 680+480÷4 920÷2-360五、解决问题。
1.三年级同学做了228朵小红花,送给一年级小朋友84朵,剩下的平均分给幼儿园3个班,每班能分多少朵小红花?2.三年级一班有学生57人,分成6个值日小组,平均每个小组大约有多少人?3.三年级有男生49人,女生36人,把他们平均分成5组,每组有多少人?4.水果店运来5筐苹果,每筐重24千克,分4天卖完,平均每天卖多少千克?5.买一件上衣297元,是一条裤子的3倍,是一双鞋的9倍。
买一条裤子多少元?买一双鞋多少元?。
三年级数上册14周周周清1.一共有60只篮子。
来了18家,每家分3只篮子。
还剩几只篮子?总只数、已分的只数、剩下的只数三者的关系是:总只数知道了,要先求:再求分步算式:综合算式:答:你是怎样想的:数量关系式:先求:再求分步算式:综合算式:答:你是怎样想的:数量关系式:先求:再求分步算式:综合算式:三年级数学周周周清班级学生姓名:家长签字:妈妈摘了12箱。
杨阳摘了35千克。
妈妈比杨阳多摘了多少箱葡萄?妈妈摘的、杨阳摘的、妈妈比杨阳多摘的三者的关系是:妈妈摘的知道了,要先求:再求分步算式:综合算式:妈妈摘了12箱。
爸爸摘了45千克。
每箱5千克。
妈妈和爸爸一共摘了多少箱?你是怎样想的:数量关系式:先求:再求分步算式:综合算式:答:李老师带领5个小组的同学去农场摘棉花,李老师摘了18千克,平均每个小组摘了27千克,师生一共摘了多少千克?先求:再求分步算式:综合算式:答:小宁买一辆玩具汽车花了49元,买3个变形金刚花了81元。
一辆玩具汽车比一个变形金刚贵多少钱?先求:再求分步算式:综合算式:三年级数学周周周清班级学生姓名:家长签字:三年级数学周周周清班级学生姓名:家长签字: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如①②),应先算,再算在一个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减法),从往,依次计算。
17+64÷8的运算顺序是先算()再算()果是:()21+34-19的运算顺序是先算()再算()果是:()。
2014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周教课设计( 最新人教版 )教课设计( 2014-2015 学年度第一学期)学科数学班级任课教师讲课时间9.15课题整理和复习课时 1 课型新授教课目的1、经过梳理知识点一级详细的题目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所学的口算、笔算的方法,能够正确、娴熟地计算。
2、经过创建详细情境,让学生进一步领会估量的方法和意义,能依据详细的状况选择适合的估量策略。
3、培育学生总结、概括及灵巧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课要点正确、娴熟地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教课难点能够进行合理的估量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课准备课件教课过程教课环节教课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控一、复习导入二、基本练习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1)发问:怎么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2)发问:怎么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2、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
发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需要注意什么?3、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1)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能够用两位数的加减法进行口算。
如 650+340 其实就是 65 个十减 34 个十,等于 31 个十。
(2)方式固然不同,一个口算,一个笔算,可是运算的算理同样,都是满十进一,退一当十。
1、口算。
52+35=86-34=47+33=36+20=23+69=62-18=70-26=65-15=发问:口算时要注意什么?哪些地方简单犯错?小结:两位数加两位数,能够把此中一个加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而后与另一个加数挨次相加,这样口算更为快捷。
小结:两位数减两位数,能够把减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而后从被减数中挨次减去,这样口算比较便利。
小结:列竖式时,数位对齐,同样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从个位加(减)起,哪一位上满十向行进一(哪一位上不够减向前一位退一当十),主要不要漏加进来的一(不要漏减走的一)。
(给学生自由讲话,只需合理都赐予一定)学生独立思虑后,指名回答,谈谈口算思路。
教案(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学科数学班级任课教师授课时间9.15 课题整理和复习课时 1 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通过梳理知识点一级具体的题目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所学的口算、笔算的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计算。
2、通过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估算的方法和意义,能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估算策略。
3、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教学难点能够进行合理的估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控一、复习导入二、基本练习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1)提问:怎么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2)提问:怎么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2、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
提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需要注意什么?3、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1)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可以用两位数的加减法进行口算。
如650+340其实就是65个十减34个十,等于31个十。
(2)方式虽然不同,一个口算,一个笔算,但是运算的算理一样,都是满十进一,退一当十。
1、口算。
52+35= 86-34= 47+33= 36+20=23+69= 62-18= 70-26= 65-15=提问:口算时要注意什么?哪些地方容易出错?小结:两位数加两位数,可以把其中一个加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然后与另一个加数依次相加,这样口算更加快捷。
小结:两位数减两位数,可以把减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然后从被减数中依次减去,这样口算比较便捷。
小结:列竖式时,数位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从个位加(减)起,哪一位上满十向前进一(哪一位上不够减向前一位退一当十),主要不要漏加进来的一(不要漏减走的一)。
(给学生自由发言,只要合理都给予肯定)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说说口算思路。
1015教学环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节控三、巩固练习四、课堂小结2、计算。
2014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十二周周周清试卷班级—姓名—成绩—一、认真读题,谨慎填空。
(每空1分,共5分)1、最大的两位数乘最小的三位数,积是()。
2、250×8的积的末尾有()个0。
3、8个418的和是多少?列式与得数是()。
4、要使“341×□”的积是三位数,□内最大可以填();要使积是四位数,□内最小可填()。
二、选择(每空2分,共12分)1、55+0×9得()。
A、495 B、55 C、02、108×5()108+5。
A、﹥ B、﹤ C、=3、最大的两位数乘最大的一位数,积是()。
A、三位数 B、四位数 C、三位数或四位数4、304×5的积中()。
A、有1个0 B、有2个0 C、没有05、0+0+0的结果与()相同。
A、0×3 B、0+3 C、0+46、不计算,比较大小,879×5()879×8。
A、> B、= C、<三、计算。
1、估算。
7分289×3≈ 3×548≈ 4×22≈ 730×9≈ 63×2≈ 71×8≈ 5×360≈2、竖式计算。
20分368×7 809×7 560×5 550×6 234×5205×8 235×7 649×5 504×9 470×53、递等式计算。
12分200×3+800 60×4—80 75+20×4 235×8—3804、列式计算。
(12)(1)比204的9倍多164的数是多少?(2)281减去273的差乘309,积是多少?( 3)、一个数比145的4倍少68,这个数是多少?(4)、180减去175的差,乘124的积,结果是多少?五、解决问题。
(每题4分共32分)1、小学二、三年级共有3个班。
三年级数学第9周周周清班级姓名得分一、填空(共20分,每空2分)。
1、长方形有()条边,()相等,通常把长的边叫做长方形的(),短的边叫做()。
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做()。
2、一块长方形玻璃长是10分米,宽是4分米,它的周长是()。
3、用2个边长是3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周长是()。
4、一个正方形游泳池,围着游泳池走一圈要走120米,这个游泳池的边长是()米。
二、判断:(对的画√,错的画×)(10分)1、正方形的周长是它的边长的4倍。
()2、图中有4个正方形。
()3、正方形的周长是4厘米,两个这样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8厘米。
()4、用同一根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它们的周长是一样的。
()5、一个长方形的一组邻边的和是10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就是20厘米。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8分)1、用12个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种拼法。
A 、2B 、3 C、42、用一根长2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有( )种围法。
A、3B、4C、53、在一张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纸片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A、36厘米B、16厘米C、20厘米4、篮球场长28米,宽15米。
篮球场的周长是多少米?下列算式中不正确的是()A、 28+15+28+15B、(28+15)×2C、 28+15三、解决问题(12分,每题6分)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38厘米,宽比长少11厘米,求:(1)宽是多少厘米?(2)周长是多少厘米?2、有一个和方形苗圃,长是18米,宽12厘米,一面靠墙,其他三面围竹篱笆,围着的竹篱笆有多少米?。
更多资料请到新课改教育网
三年级数学上册周周清(第一周)
一、填空
1. 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和(),其中()是最小的
时间单位。
2.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了()个小格,
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
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分针走一小
格的时间是();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走一大格的时间是()。
3. 1时=( )分,1分=()秒,1分10秒=()秒,82秒=()分()
秒
1时30分=()分,1分 40秒=()秒,76分=()时()分,
二、在()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 一节数学课上了40()。
小红上午在校时间约4()。
2. 小芳跳绳20下用了15()。
课间休息10()。
3. 爸爸每天工作约8()。
王艳跑50米用了10()。
三、比较大小
60分○1时 60秒○1时 300分○3时 2时○120分
四、解决问题
1.一场大雨从9:20开始下,到10:55雨停止.大雨共下了多长时间?
2.小兰去上学,7:35从家出发,7:50到校。
她从家到学校要走多长时间?
3.联欢晚会在晚上7:30分开始,演出2小时20分钟后结束,结束的时间是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