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0月)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79.00 KB
- 文档页数:8
雅礼2014届高三五月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擂.钵(léi )羸.弱(léi )压轴.戏(zhóu)嗷.嗷待哺(áo)B.结束.(sù)回溯.(sù)一沓.纸(dá)卷帙.浩繁(zhì)C.纤.维(xiān)蹁跹.(xiān)势.利眼 (shì) 暴虎凭.河(píng)D.应答.(dá)苏打.(dá)和.稀泥(huò)食.不果腹 (shí)2.下列各句横线处填入词语(含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4月11日,一名吸毒人员手持菜刀在南水镇某超市门口挥舞,扬言要杀人,武警珠海支队巡逻官兵接警赶至后,仅用30秒将其。
②枯坐江亭的诗人看到曲江暮春之景,不禁生出万分惆怅与凄苦之情,恰如落红离枝,盛唐气象已渐行渐远,诗人潸然掉泪。
③日本总务大臣新藤义孝12日参拜靖国神社。
中国敦促日方在历史问题上端正态度,停止一切与时代潮流的挑衅行为。
④必使山情水性,因而曲得其真;务期天巧地灵,借人工人籁而华传其妙。
(清·朱庭珍《筱园诗话》)A.制服不免背道而驰绘声绘色B. 治服不免南辕北辙绘声绘色C.制服未免背道而驰有声有色D.治服未免南辕北辙有声有色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长沙地铁2号线全长21.926km,将于2014年4月29日正式运营。
4月18日-20日,持有轨道公司发放的免费试乘券,均可从19个站的任意一站进站试乘。
B. 作为中国电商领域的两大巨头公司,京东无疑是阿里最有力的竞争者。
随着腾讯的入股,京东获得了新的移动互联网入口,进一步增强了竞争力。
C.据《洛杉矶时报》报道,当湖人其他球员还在为常规赛收官战做准备时,科比已经飞往法国,提前开始了自己的假期。
飞侠的这种行为,恐怕又要引来非议了。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0月)生物一、单项选择题:(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关于DNA和RNA的叙述,错误的是()A.DNA有氢键,RNA都没有氢键 B.病毒体内只存在4种碱基C.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 D.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RNA2.生物膜系统使真核细胞内各结构的功能趋向专门化。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核是DNA复制和RNA合成的主要场所B.液泡在维持细胞渗透压、贮藏营养物质方面有重要作用C.线粒体将葡萄糖氧化分解成CO2和H2OD.溶酶体储存着多种由核糖体合成的水解酶3.右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内外起始液面一致,渗透平衡时液面差为△h。
以下说法合理的是A.渗透平衡时S1和S2浓度相等B.图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细胞膜、液泡膜及两者之间的细胞质、细胞核C.若S1为蔗糖溶液,S2为蒸馏水,则△h的大小与蔗糖溶液浓度无关D.若S1为KNO3溶液,S2为蒸馏水,则渗透平衡时不会出现液面差4.下列实验或现象中酶的活性未发生变化的是()①酶浓度一定时,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最后不再增加②底物充足时,增加酶的量反应速率加快③人高烧不退时食欲不振④唾液淀粉酶在胃中几乎不能消化淀粉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5.在适宜条件下,某植物叶片遮光前吸收CO2的速率和遮光(完全黑暗)后释放CO2的速率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在光照条件下,图形A+B+C的面积表示该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叶片光合作用固定的CO2总量B.图形B的面积表示呼吸作用释放出的CO2量C.图形C的面积表示光照下植物通过其他途径产生CO2D.若降低光照、适当提高温度,则图形B面积变小,图形A面积增大6、下图为人体细胞的形态、数目变化示意图,据图所述不正确的是()A.①②③过程中已发生了遗传物质改变的是③B.图①②③过程分别表示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细胞衰老过程C.①②过程的细胞都能转录和翻译,②过程的本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 .过程④与过程①相比最大的特点是无限增殖 7、已知G 细胞具有将某有毒物质甲转化成无毒物质的功能,下图曲线1、2、3与之对应的实验处理分别是 ( ) ①含甲的G 细胞培养液+G 细胞悬液(相等)②不含甲的G 细胞培养液+G 细胞悬液(相等) ③含甲的G 细胞培养液(不加G 细胞悬液) A .①②③ B .③②①C .③①②D .②①③8、两株纯合豌豆甲和乙,在授粉前花瓣脱落,授粉结出种子以后,分别收集每株上的种子,发现甲植株所结种子全为灰种皮,乙植株所结种子全为白种皮;然后将两植株种子分别种植在两个区域形成株系甲和株系乙,株系甲所结种子全为灰种皮,株系乙所结种子有灰种皮和白种皮,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甲植株一定只进行了自花传粉B .乙植株一定接受了外来花粉C .若再将株系甲所结的种子种植下去,所结的种子全为灰种皮D .乙植株所结种子全为白种皮,而株系乙所结种子有灰种皮和白种皮,说明白种皮为显性9、基因型为Aa 的小麦分别进行连续自交、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某同学根据各代Aa 基因型频率绘制了三根可能的曲线,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曲线Ⅰ表示Aa 连续自交时各代Aa 基因型频率变化B .曲线Ⅱ的F 3中Aa 基因型频率为0.4C .曲线Ⅲ的F 2中Aa 基因型频率为0.4D .曲线Ⅲ的Fn 中纯合体的比例比上一代增加1/2n10、通过诊断可以预测,某夫妇的子女患甲种病的概率为a ,患乙种病的概率为b 。
湖南省2014届高二·十三校联考第二次考试文科综合试卷(历史)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从夏禹到夏桀,共传14代、17王,用岁471年。
从商汤到商纣,共传17代、31王,用岁496年。
材料主要说明夏商实行A.封邦建国B.王权至上C.王位世袭制D.宗法制25.朱熹借用佛教“月印万川”说:“本只是一个太极……如月在天,只一而已,及散在江湖,则随处可见,不可谓月已分也。
”朱熹的“扇子之理”说,扇子之物出现之前,已有扇子的道理;据此制作扇子。
朱熹以此论证A.三纲五常的合理性B.格物致知C.道家和儒家相容D.理是万物的本原26.《拉奥孔》雕塑取材于希腊和特洛伊战争的神话传说:祭司拉奥孔出来警告特洛伊人,不要把木马拉进城,以免中计。
这触犯了雅典娜要毁灭特洛伊城的计划。
于是雅典娜调来两条巨蟒把拉奥孔和他两个儿子活活缠死。
群雕鲜明地表现了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受蟒蛇折磨、挣扎的痛苦情状。
1506年雕塑在罗马出土,震动一时,被推崇为世上最完美的作品。
意大利雕塑家米开朗琪罗赞叹“真是不可思议!”因为雕塑A. 蕴含人文主义思想B.体现民族的特征C.深受宗教思想的影响D.是中西文化结合的产物27.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指出:“革命的发生并非总因为人们的处境越来越坏。
最经常的情况是,一向毫无怨言仿佛若无其事地忍受着最难以忍受的法律的人民,一旦法律的压力减轻,他们就将它猛力抛弃。
被革命摧毁的政权几乎总是比它前面的那个政权更好,而且经验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
”作者的主要观点是A.苛政轻的地方爆发革命B.改革一开始就导致革命发生C.专制统治阻碍社会进步D.法律制度的改变导致革命28.英国人塞西尔·罗得斯说:“我坚持认为,我们是世界上第一流的种族;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定居的地方愈多,对人类就愈有利。
长沙市雅礼中学2014届高三模拟试卷II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时量150分钟,满分300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2.回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檫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的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题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 第Ⅱ卷33-40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按题号写在答题卡上。
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时,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O-16 Cl- 35.5 Ca-40第Ⅰ卷(选择题,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以下关于水和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A.结合水比例越高,细胞的新陈代谢越旺盛B.缺镁会影响植物体的生长主要是因为影响酶的活性C.耐盐碱植物细胞液渗透压较高D.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来源于K+2.Timothy综合征是一种由于L型钙离子通道蛋白基因突变所导致的多器官异常及心律失常综合征。
研究发现L型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能抑制突变通道显著增强的Ca2+内流。
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钙离子通过离子通道顺浓度梯度内流不消耗能量B.Timothy综合征说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合成直接控制生物性状C.Timothy综合征患者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远高于细胞外D.L型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可能用于治疗Timothy综合征3.某哺乳动物的基因型为MMNn,该动物减数分裂形成的一个基因型为MmN的配子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配子同时含有M、m基因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与基因突变有关B.与减Ⅰ时交叉互换有关C.与减Ⅰ时同源染色体分到同一极有关D.与减Ⅱ时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无关4.鸟类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ZZ 雄性, ZW 雌性)。
雅礼中学2014届高三第六次月考试卷历史第Ⅰ卷选择题(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陈苏镇在《汉代政治与〈春秋〉学》说:“一方面必须“承秦”,包括承秦之制,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特别是楚、齐、赵人之俗。
这是历史对刘邦的苛刻要求,也是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的深层背景。
”材料说明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是基于A.为了打败刘邦的需要B.吸取秦朝灭亡的原因C.东西方文化的差异D.刘邦的中庸思想【解析】C 这是新的学术观点,根据材料可以得出。
2.《晋书·王询传》记载:“魏氏给公卿以下租牛客户数各有差(不同)。
白后小人惮(害怕)役(服劳役),多乐为之,贵势之门,动有百数。
又太原诸部亦以匈奴胡人为田客,多者数千。
”这主要表明A.两晋民族对峙严重,民族关系紧张B.晋代农民与地主的租佃关系得到发展C.魏国实行赋税制度减轻了农民的负担D.两晋察举选拔逐渐以士族门阀为依据【解析】B A项不正确,材料中只有“以匈奴胡人为田客”的表述,没有反映出民族关系对峙严重的信息。
B项正确,从材料第一句话“租牛客户数”、“以匈奴胡人为田客”,都反映了租佃关系的存在和发展。
C项不正确,材料中反映的是民众害怕“服劳役”,所以愿意到地主贵族的租田佃户。
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3.唐太宗时,全国分为十个道,每个道包括若干个州,以便于皇帝派官员视察各州的行政工作。
与“道”职能相当的是A.秦朝的郡B.西汉的州C.宋朝的谏院D.元朝的中书省【解析】B 职掌规谏朝政缺失,西汉的州开始和唐朝的道一样,开始是监察地方的机构,后来才演变为行政区。
4.一位正担任中央大臣者,回忆其早年入仕过程,虽顺利通过礼部考试,因未能通过吏部测试,不得派任官职,只好暂时接受地方政府首长聘任,担任僚佐。
根据你的历史知识,这个官僚可能身处那个时期?A汉代B唐代C元代D清代【解析】B 唐代科举采用资格考试与任官考试分途的方法,考生州、县试合格后,再到礼部按科别参加考试,及格后仅能取得任官资格,考生还要再通过吏部考试,才能分配任官.5. 法国学者加奈隆说:“民众支配雅典,演说支配民众。
湖南省雅礼中学2012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雅典民主政体把它的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
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者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材料体现出作者担忧雅典的民主()A.会削弱贵族的政治权力B.只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C.可能会导致权力的滥用D.过分强调民主的广泛性2.罗马法律制度集中代表了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杰出成就,其影响源远流长。
下列关于罗马法的说法错误的是()A.《十二铜表法》既是成文法的开端,又可以看成是公民法的代表B.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根本原因都是平民与贵族的长期斗争C.从公民法演变到万民法时,罗马成文法得到进一步发展,所以万民法基本上都是成文法D.近代东西方国家的法律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罗马法的影响3.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
”材料指出了()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B.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C.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D.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4.五百多年前,欧洲一批航海家开始了冒险的新航路开辟,而今天美洲越来越多的足球运动员带着梦想踏上欧洲的联赛赛场,他们登陆首选的落脚点是西班牙足球甲级联赛(简称西甲);那么从历史渊源上看,主要是因为()A.西班牙联赛水平高,同时上缴税费额度最低,使自身特长和收入得到最大体现B.西班牙一直都尊重美洲国家的民族独立与主权完整,赢得美洲人的好感与向往C.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至今,两地形成共同语言、信仰等,登陆西甲可以减少很多障碍D.西班牙距离美洲最近,同时西班牙又是古代足球的发源地,登陆西甲是最大的荣耀5.1789年7月14日巴黎巴士底狱遭市民攻陷,这个消息在十三天之内已经传抵西班牙的马德里,但在距离法国首都只有133公里的皮隆尼(Pronne),却是在第二十八天才获悉这件事情。
雅礼中学2024届高三月考试卷(二)语文本试卷共四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50分。
时量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之一,法治的精髓和要旨对于各国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具有普遍意义,我们要学习借鉴世界上优秀的法治文明成果。
”最早给“法治”下定义的亚里士多德指出:“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
”后人对法治的定义无非是对亚里士多德原初“法治”定义的不断修正。
19世纪英国宪法学家戴雪结合英国法治的历史实践对法治(法律主治)的概念作过三个层面含义的概括:一是法律具有至尊性;二是人民在法律面前平等;三是宪法保障个人权利。
戴雪的法治定义强调了个人权利的宪法保障。
20世纪英国法理学家约瑟夫·拉兹认为,“法治”一词意味着法律的统治,它由一些重要的原则构成,如法律的公开性、明确性、不溯及既往、相对稳定性、公正审判、司法审查、司法程序的简便性及不得滥用自由裁量权等。
1955年6月,来自48上,对“法治”的概念作了三点阐述:国家必须遵从法律;政府应当根据法治原则尊重个人权利,并为实施个人权利提供有效的手段;法官应当受法治引导,公平地捍卫和实施法治。
1959年1月5日至10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国际大会上再次肯定了雅典会议通过的法治原则,由于本次国际大会有来自53个国家的185名法官、律师和法律教师参加而使法治精神广为传播。
(摘编自范进学《中国式法治现代化之“四重维度”论》)材料二: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的重大创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法治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中国式现代化也对法治建设产生深刻的塑造作用,有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与实践创新发展,为人类法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2023-2024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雅礼中学高三(上)月考历史试卷(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
1.如表呈现了不同遗址的考古发现。
这些发现反映了当时( )湖南城头山文化遗址发现距今约七八千年丰富的稻谷遗存浙江河姆渡遗址普遍发现稻谷、稻草的堆积层,层厚有20厘米至50厘米广州黄埔甘草岭遗址发现4800年前的水稻和小米河北磁山遗址发现大量贮存粮食的窖穴A. 水稻种植区域广泛B. 农业技术水平较高C. 农业文明得到发展D. 已经出现早期国家2.3.708年,兵部尚书韦嗣立上疏建议从刺史、县令中提拔台、省京官。
为此,唐朝发布敕令,“京官中有才干堪治人者,量与外官”,逐步形成“不历州县不拟台省”的惯例。
这一做法( )A. 扩大了官员选拔范围B. 缩小了州县署官职权C. 提升了官员从政素养D. 加强了中央三省权力4.据记载,宋代乡村居民的职业流向包括参与经商活动、应募参军、出家为僧道等内容,部分乡民在农闲时节兼职商贩、雇工,出现身兼数职的现象。
这体现出当时( )A. 佛道思想的世俗化B. 传统社会结构解体C. 社会流动性的加强D. 租佃关系得到发展5.清代以前,校勘学和辑佚学只是作为一种治学方法而存在。
而乾嘉时期以后,校勘与辑佚成为专门学,并出现了一批以此闻名的学问大家。
他们在对此前备受冷落的《管子》《墨子》《荀子》等书的考据方面成就突出。
清代这种学术倾向( )A. 致力于对传统文化进行总结B. 能够折射出当时的政治生态C. 是思想文化高度繁荣的表现D. 反映诸子百家思想走向复兴6.1859年,洪仁开在《资政新篇》中提出“法西洋之善法”,不仅要学习引进西方先进的武器、设备,还应系统学习其法规、制度,“变风气法度”,与“西人并雄”。
上述主张( )A. 体现了国家治理方略的探索B. 推动了传统社会的转型C. 突破了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D. 调动了农民革命积极性7.如图是中国两个不同时段新注册公司的情况对比。
长沙市雅礼中学2014届高三月考试卷(二)历史雅礼中学高三历史备课组供稿(考试范围:必修一、必修二第一二单元)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 中国古代,都城的定位成为城市兴衰的重要因素,它使政治、经济、文化融为一体,此外,中国古代城市农村之间分工的基本结构,也与“城郭”、“乡村”这种行政上的区域划分相一致。
这主要说明中国古代城市( )A.以商业职能为主B.以政治职能为主C.市民价值观念的变化D.商业限制被打破【解析】中国古代城市以政治职能为主,商业职能依附于政治职能。
“城郭”、“乡村”这种行政上的区域划分,体现了城市对农村的管理及农村服务于城市等特点。
故选B。
【答案】B2.某史学家认为:“后世官制,变化繁赜。
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此亦可见秦之定制,非漫然而设也。
”以下相关评述正确的是()A.材料中的“原理”指的是三权分立与制衡B.秦朝的中央官制最早体现此“原理”C.作者对“原理”长期不变感到不满D.作者对“后世”官制持否定态度[答案]B3.对下列有关《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魏晋的选官制度不利于寒门子弟入仕B.魏晋的选官制度造成了门阀士族垄断政权C.寒门子弟入仕比例上升与科举制有关D.寒门子弟入仕比例大小与封建统治基础无关[答案]D4.大型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解说词中这样说道:“用法律保护个人权利,明确所有权归属,这些正是自由交易和市场形成的前提,也许正基于此,很多学者才把发明公司的荣耀归于罗马人。
但真正公司时代的到来,还要在人被进一步解放之后。
”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高考资源网A.罗马法具有进步性和时代的局限性B.罗马法导致公司组织的诞生C.罗马法直接促进了现代企业制度产生D.罗马法导致自由市场经济形成[答案]A5.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史(1763~1790)》中写道:“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
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
”根据他的看法,创立美国联邦政府A.背离了美国革命的原则B.维护了商人和农场主的利益C.忽视了对个人自由的保护D.强化了全国性政府的权力[答案]D6.汉密尔顿解释美国设立参议院的主要目的是使政府能够“推行正当之措施”,应该对参议员“予以较长之任期”其主张对参议员“予以较长之任期”主要是考虑到A.地方与中央争权影响美国政局的稳定 B.行政与立法机构在国家中的地位不同C.“权力制衡”是美国宪法的基本精神 D.参议员专司其事才能提高其专业能力【解析】据题干信息,迁移所学知识,美国规定参议员任期六年,相互交错,每隔两年改选约三分之一席,目的是保证议员的专业能力,故选D项。
A、C两项在题干中未体现;B项说法错误。
【答案】D7.英国在不久前进行了一次主题为“你是否赞成保留英王”的民意调查,结果70%民众投票赞成保留国王。
英国的国庆节就是英王的生日,英王生日不一样,国庆节也就不一样。
对上述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英国人重视历史传统 B.英国国王是国家的象征C.政治传统影响社会生活 D.英王是英国国家政治权力的中心[解析] 本题考查英国国王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
D项说法有误,英王是英国象征性的国家元首,没有实权,所以不是国家政治权力的中心。
【答案】D8.下图所示为1904年驻日大使的杨枢的一则奏折(部分),造成该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甲午战争后国人的救国思潮由物质层面转向制度层面B.甲午战败后,国人救国求速成,学习文科较易入门C.日本近代化起步时间短,科技不如欧美发达D.中国儒家文化传统一向重道轻器,重人伦轻科技[答案]A9.1943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写道:“这些国耻(二十一条)违背我国民的希望,有损我国民的自信,激起我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
五四运动就是这种要求的最鲜明的表现,在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之下,军阀官僚的政治,只有没落的一途。
”上述材料A.肯定了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 B.全面揭示了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原因C.准确分析了抗日战争后中国的政局形势 D.体现了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的政治愿望[答案]A10.梁启超在《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中说:“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
”下列关于这三回革命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周朝的革命体现了族权和政权的结合B.汉朝的革命打破了夏商周以来官僚政治的局面C.辛亥革命使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D.辛亥革命开启了进步的闸门,使反动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答案]B11.有学者认为:“十月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口号和理论体系进行的,与西方现代文明总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直接的牵涉,但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深深地植根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
”该观点认为十月革命()A.仅以马克思主义为革命的旗帜B.是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冲击C.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关系不大D.是俄国社会内外矛盾的必然产物【解析】材料认为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西方现代文明总危机、一战以及俄国历史土壤密切相关,选择D项。
【答案】D12.我国史学界曾就“二战后”某一事件的影响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看法,一种观点认为该事件是欧洲经济的“强心剂”和“及时雨”,是促进西欧走向联合的“粘合剂”;另一种观点认为该事件是欧洲分裂的“加速器”和“绝缘体”。
这一历史事件是( )A.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B.北约的建立C.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D.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马歇尔计划的理解能力。
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对欧洲进行的资本输出,实际是对欧洲的控制,它是冷战的具体表现。
故选D 。
【答案】D13.在对“冷战”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中,某校学生拟定的以下主题不符合史实的是( ) A.朝鲜战争:热战背后的大国角逐B.欧洲联合:扩大生存空间的努力C.跨越鸿沟:中美外交关系的调整D.苏东剧变:一场静悄悄的制度革命【解析】根据所学冷战是在1946年到1991年苏联解体,苏东剧变是社会主义遭遇重大挫折,随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应该排除D。
故选D。
【答案】D14.右边漫画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其中不能读出....的是( )A.朝鲜战争扩大为一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B.朝鲜战争是美国推行全球战略的一部分C.志愿军抗美援朝打乱了美国的战略部署D.美国扼杀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企图失败【解析】从图片信息及创作的时间可知是朝鲜战争(1950—1953),A、B、C三项符合史实。
从漫画时间1950年可知朝鲜战并未结束,D项与史实不符,符合题意。
【答案】D15. 1955年丘吉尔指出,“新式武器改变了国际关系。
他不仅威胁着像英国这样的小国的生存,而且也威胁着美国和苏联这样的超级大国的生存。
”他断言:“通过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过程,我们完全有可能达到这样一个历史阶段,安全成为恐怖的健壮的孩子”。
其观点核心是( )A.核均势使世界相对和平B.应该尽力缓和美苏关系C.核武器使美苏对抗升级D.英国应该大力发展核武器【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材料提供信息分析判断能力。
从材料“安全成为恐怖的健壮的孩子”说明核均势使世界相对和平。
【答案】A16.1971年,日本政府发表的《经济白皮书》中,难掩得意:“回首往事,风雨25年,完成战后复兴的日本经济,在技术革新和振兴出口两只车轮驱动下,正朝着先进国的道路迈进。
”从战后的国际情势来看,下列属于日本战后“风雨25年”经济发展机遇的是( )A.在美苏对立加剧下,美国急需日本产业技术协助重建欧洲B.在政治民主化进程下,日本政府清除军国主义残余C.在两大阵营对抗下,美国扶植日本为对抗共产势力的盟友D.在国际冷战氛围下,日本幸运成为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国家【解析】解题时,注意题干中“机遇”的要求。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为了在亚洲对抗社会主义国家,对日本进行扶持,这为日本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故答案选C。
重建欧洲时,美国并没有需要日本产业技术,可排除A。
选项B不是机遇,而且日本军国主义残余没有得到清除,可排除B。
马歇尔计划援助对象是欧洲,可排除D。
【答案】C17.1962年法国某报纸说,戴高乐总统应该时刻准备亮出持有的大量美元这张外交王牌,通过向美国购买黄金而对其施压。
美国政府对此颇为重视,认为“法国持有的美元所表现的既是一个政治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
这反映了( )①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②不结盟运动的发展③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挑战④法国抵制马歇尔计划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解析】本题改编自2012年广东高考历史试题。
不结盟运动的成员都是是第三世界国家,马歇尔计划是二战后初期的援助西欧的经济计划,故②④不符合题意。
题干的“亮出王牌,通过向美国购买黄金而对其施压”,说明法国外交政策已经逐渐摆脱美国控制和影响,反映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如果法国抛售美元,购买黄金,将威胁布雷顿森林体系,因此美国认为这是一个“经济问题”。
故B①③正确。
【答案】B18.某课题的中心词是“杜鲁门主义”、“欧洲一体化”、“日本崛起”、“中国振兴”、“苏联解体”。
由此推断,该课题的中心内容最有可能是( )A.从美苏争霸到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B.从经济区域集团化到全球经济一体化C.从两极格局到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D.从两极格局的形成到两极格局的瓦解【解析】“杜鲁门主义”是两极格局的表现,“欧洲一体化”、“日本崛起”、“中国振兴”属于新兴力量的崛起,有利冲击美苏两极格局,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苏联解体”标志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答案】D19.宋人朱或的《萍洲可谈》记载,张乖崖任崇阳县令时,“尝逢村氓市菜一束出郭门。
问之,则近郊农家。
乖崖笞之四十,曰:‘尔有地而市菜,惰农也。
’崇阳民闻之相尚力田。
”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A.维护封建统治的根基B.避免农业劳动力的流失C.禁止农民从事商业活动D.引导农民提高耕作技术[答案]A20.《七绝•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诗:“七涉沧溟若等闲,闭关修炼可成仙?当年外族惊梦客,不走河边走海边。
”对诗中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高考资源网A.在政府的政治意志下,“七涉沧溟”浩浩荡荡,蔚为壮观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闭关政策的经济根源C.西方殖民者的入侵和挑衅使明朝统治者惊魂不定,只开放广州与外国通商D.大规模的远洋航行加强了与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联系[答案]C21.东汉崔寔《政论》中说:“农桑勤而利薄,工商逸而人厚,故农夫辍来而雕镂,工女投杼而刺文,躬耕者少,末作者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