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大明湖》讲解学习
- 格式:ppt
- 大小:130.50 KB
- 文档页数:9
济南大明湖导游词讲解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济南市的著名景点之一——大明湖。
我将为大家讲解大明湖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请大家仔细听讲。
大明湖位于济南市历下区,以其壮美的湖光山色、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地理位置而闻名于世。
大明湖历史悠久,已有逾千年的历史,被誉为“泉城明珠”。
大明湖总面积约为860亩,其中湖面面积约为330亩,湖长约为5.6公里,湖岸线长约为15.5公里。
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大明湖的美丽与魅力吧。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大明湖的历史。
大明湖最初形成于唐朝,当时的大明湖是以清泉形成的人工湖泽。
唐代的大明湖是一个鱼塘,周围种满了柳树和花草。
当时,大明湖还被称为“十八泉”,因其水源十分丰富而闻名于世。
到了宋代,大明湖逐渐发展成了一个自然形成的湖泊。
明代时,大明湖成为了一片海埂湖,湖的四周修有青石垣墙,并垒筑成一座水城。
到了清代,大明湖更加完善,形成了现在的模样。
在清代的时候,大明湖四周景色优美,湖面宽广,山峦亮丽,被誉为“皇家园林”。
其次让我们来看看大明湖的文化底蕴。
大明湖是中国文化名城济南的重要象征之一,也是济南人民的精神家园之一。
大明湖周围还有许多古建筑和文化遗址,其中最著名的有太平天国军正式成立后建立的营城。
此外,大明湖附近还有历史悠久的黄台菜场、李清照墓和玉清寺等。
这些古迹和文化遗址让大明湖更加有历史感,也为游客提供了更多了解济南历史和文化的机会。
大明湖还以其优美的自然景观而闻名。
湖水清澈见底,湖中荷花盛开,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湖中画卷。
同时,大明湖周围还有茂密的树木和各种鸟类,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
这里的空气清新,环境宜人,是市民休闲娱乐、散步锻炼的好去处。
大明湖不仅美丽,而且也是济南市民的精神寄托。
这里是市民放松身心、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每年的五一劳动节和国庆节期间,大明湖都会举办各种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此外,大明湖还是济南市民晨练、散步的常去之地。
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济南的悠闲氛围,体验到济南人民的热情好客。
大明湖教案教案题目:探究大明湖的形成及其地理特点教案目标:1. 了解大明湖的形成过程;2. 掌握大明湖的地理特点;3.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大明湖的形成过程;2. 大明湖的地理特点。
教学难点:学生对大明湖地理特点的把握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地理教材、图片、投影仪、地图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张大明湖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湖泊,并提问:“大明湖是怎么形成的?”2. 学生回答问题。
二、搜集信息(10分钟)1. 教师讲解大明湖的形成过程:大明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人工湖泊,始建于公元公元658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大明湖的形成是南水北调工程的一部分,由济南“石门水库”改建而成。
经过多年的灌溉和蓄水,逐渐形成了大明湖。
2. 学生记录所听到的信息。
三、讨论分析(15分钟)1. 教师出示大明湖地理特点的图片,并让学生观察图片,让学生讨论大明湖的地理特点。
2. 以小组形式讨论,并用白板记录下讨论的结果。
3.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四、展示讲解(10分钟)1.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
2. 教师辅助讲解大明湖的地理特点:大明湖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心,是济南市的一个重要地标。
它的面积约为1460亩,湖水清澈,四季分明,景色优美,因此常常被用作游览和休闲的地方。
3. 学生记录所听到的信息。
五、小结复习(10分钟)1. 教师提问“大明湖的形成过程是什么?”2. 学生回答问题。
六、拓展延伸(10分钟)教师让学生利用地图和网络资源,调查济南市的其他湖泊,并对比它们的地理特点。
七、总结归纳(5分钟)教师帮助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梳理大明湖的形成过程和地理特点。
八、作业布置(5分钟)请学生回家自主搜索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大明湖的历史和地理特点,并写一篇文章进行总结。
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大明湖的形成过程和地理特点,并培养了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济南大明湖导游词讲解大明湖,又称为“泉城之喉”,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的市中心区域,是中国著名的文化古迹之一。
大明湖最初由芷垣、艮峤两座山峰间的泉水汇聚而成,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是济南市的重要旅游胜地之一,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导游词: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您的导游,现在,我将为大家详细讲解济南大明湖。
大明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湖泊之一。
它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心区域的中心,毗邻颐和园、西湖等著名景区。
被誉为“泉城之喉”,其水源均来自济南境内的自然泉水。
大明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当时这里仅有一个人工水池,称为芦花池,是供皇族游憩的地方。
宋朝时,皇帝赵构下令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以扩建,形成了现在大明湖的模样。
在明清时期,大明湖成为了皇家赏景之地,并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前来游览。
大明湖是由东环、南岸、西雁、北岸四个主要景区组成,囊括了岛屿、古建筑、花草树木等多种风景。
其中,如东岛、西岛等岛屿都是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游客所必看的景点。
这些岛屿树木繁茂,似乎成为了鸟儿们的栖息之地。
由于大明湖的周围都是景点,游客可以在游览中一边赏景,一边领略济南的历史文化。
大明湖畔建有许多古建筑和现代建筑,其中,孟尝楼是著名的古建筑之一,也是大明湖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这栋建筑雄居大明湖之畔,建于明代中后期,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建筑史上的重要遗址之一。
每当深秋的黄昏时分,大明湖上空漫天红叶,沿湖的古楼若隐若现,宛如画中的景象。
大明湖不仅丰富多彩的景色吸引着游客,还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游客流连忘返。
每年4月至5月间,大明湖会举办樱花节,吸引海内外游客前来观赏。
同时,大明湖还举办夏季音乐节、湖畔文学节等重大活动,在湖畔边欣赏演出或品味文学作品,一定会让您的济南之行更加充实丰富。
总之,大明湖是一座集美景、文化、历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胜地。
无论您是来济南游览还是来治疗身心,大明湖一定是您不可错过的地方。
我是大明湖的导游,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为大家带来一场关于大明湖的导游讲解。
大明湖,位于我国山东省济南市,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也是我国著名的园林湖泊之一。
接下来,就请跟随我的脚步,一起走进这片美丽的湖光山色,感受大明湖的独特魅力。
一、大明湖的历史渊源大明湖,原名“历下湖”,因位于历下区而得名。
据史书记载,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已经形成了湖泊。
隋唐时期,湖面进一步扩大,成为济南的重要水域。
金元时期,因湖畔有“大明寺”而得名“大明湖”。
明清时期,大明湖周边逐渐形成了繁华的市井,成为济南的旅游胜地。
二、大明湖的地理位置大明湖位于济南市市中心,东西长约2.5公里,南北宽约1公里,总面积约66公顷。
湖面宽阔,湖水清澈,四周环山,景色宜人。
大明湖与趵突泉、黑虎泉并称为济南“三大名胜”,被誉为“泉城明珠”。
三、大明湖的主要景点1. 大明湖公园大明湖公园是济南最大的公园,也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城市公园之一。
公园内绿树成荫,花香鸟语,是游客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公园内有多个景点,如:明湖楼、铁公祠、百花洲等。
2. 明湖楼明湖楼位于大明湖东南角,是一座具有明清风格的古典园林建筑。
楼高两层,飞檐翘角,朱红大门,古朴典雅。
登上明湖楼,可以俯瞰整个大明湖的美丽景色。
3. 铁公祠铁公祠位于大明湖西北角,是为纪念明代名将铁铉而建。
祠内供奉着铁铉的塑像,四周环绕着绿树,环境幽静。
祠内还有铁公祠碑、铁公祠亭等景点。
4. 百花洲百花洲位于大明湖西南角,是济南著名的园林景区。
景区内花团锦簇,碧水荡漾,是一座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美丽之地。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古建筑、古桥、古树等众多景点。
5. 小明湖小明湖位于大明湖西北角,与大明湖相连。
湖水清澈,环境幽静,是游客散步、休闲的好去处。
小明湖周边还有许多古建筑,如:北极阁、汇波楼等。
四、大明湖的文化内涵1. 水文化大明湖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被誉为“泉城明珠”。
湖水清澈,四季如春,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大明湖导游词大明湖是山东省济南市的一块明代御园,位于市区的中心地带。
它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家御园之一,也是济南市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大明湖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
大明湖1. 大明湖的历史大明湖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左右的春秋时期,当时叫做“启阳池”。
明代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下江南时,将其改建为皇家御园,并改名为“大明湖”。
明代以后,各朝都对大明湖进行了修缮和扩建,形成了如今的规模。
大明湖的建设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如今已经成为一片宜人的绿色生态园区。
这里有清澈的湖水、葱郁的树木和美丽的花卉,吸引着众多游客欣赏和游览。
2. 大明湖的景点大明湖虽然面积不大,但是景点丰富多样,给游客提供了许多观赏和休闲的机会。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主要的景点。
2.1 九曲桥九曲桥位于大明湖东北角,是大明湖最有特色的一座桥梁。
这座桥横跨在一片湖泊之上,桥身呈弯曲的形状,因此得名九曲桥。
桥上有亭台楼阁,供游客休息和观赏景色。
九曲桥是大明湖的地标之一,也是最受游客欢迎的景点之一。
2.2 老舍茶馆老舍茶馆位于大明湖南岸,是一座仿古建筑。
这里不仅可以品尝到正宗的济南茶点,还可以欣赏到传统的京剧表演。
茶馆内部装饰典雅,充满了古典气息。
来到这里,你可以一边品茶一边欣赏表演,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3 芙蓉湖芙蓉湖是大明湖的中心湖泊,面积较大,湖水清澈见底。
湖中有一座小岛,名为“寄畅亭”。
湖边有垂柳拂水,琴韵悠扬的古香亭,景色优美,吸引了许多游人前来游览。
2.4 花卉园大明湖的花卉园是一片盛开着各种花朵的花海。
春天时,这里有樱花、桃花等盛开的花朵,让人陶醉其中;夏天时,这里有郁郁葱葱的绿植,使人心旷神怡;秋天时,这里有金黄的菊花,给人一种丰收的喜悦;冬天时,这里有常绿的松柏,给人一种静谧的美感。
花卉园是大明湖的亮点之一,吸引了无数花卉爱好者前来观赏。
3. 大明湖的历史故事大明湖作为一片有着悠久历史的御园,有许多丰富的历史故事和传说。
大明湖(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大明湖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自然景观。
(2)培养学生对大明湖文化的认识,提高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能力。
(2)以大明湖为案例,让学生学会分析人与自然、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大明湖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自然景观。
(2)大明湖文化及其对当地社会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大明湖历史变迁的原因和生态保护的措施。
(2)如何培养学生对大明湖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搜集大明湖的相关资料,制作课件。
(2)设计教学活动,准备教学用具。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知识,了解大明湖的概况。
(2)分组搜集大明湖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等方面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大明湖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
(2)学生展示分组搜集的资料,对大明湖的自然景观进行介绍。
2. 自主学习(1)学生通过教材、资料,了解大明湖的历史变迁。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大明湖历史变迁的原因,讨论生态保护的措施。
3. 合作探究(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大明湖文化对当地社会的影响。
(2)学生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4.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大明湖的生态环境保护,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学生发表自己对大明湖文化保护和传承的看法。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大明湖的文化价值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2. 调查了解家乡的其他文化资源,思考如何保护和传承家乡的文化。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大明湖的景点介绍大明湖,位于中国山东省济南市,是济南市的一颗明珠,也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以下是关于大明湖的详细介绍:一、历史背景大明湖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当时,济南地区属于齐国的领土,齐国在此设立了“历下邑”,后来在汉代设立了“济南郡”。
而大明湖的雏形,则是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形成的。
据史书记载,唐太宗为了解决当地的水患问题,下令开凿了大明湖,形成了如今的大明湖景区。
自此以后,大明湖成为了济南的标志性景点,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游览。
二、地理环境大明湖位于济南市的中心地带,东临千佛山,南接泉城广场,西靠趵突泉,北依五龙潭。
整个景区占地面积约为36.7公顷,其中水域面积约为20.9公顷,陆地面积约为15.8公顷。
大明湖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可以乘坐公交车、出租车等交通工具前往。
三、景点特色1、湖水清澈大明湖的水质非常清澈,达到了国家一级水质标准。
游客可以清晰地看到水底的鱼儿和植物,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和美好。
2、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大明湖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湖边漫步,可以看到许多历史古迹和文化景点,如历下亭、北极阁、汇波楼等。
这些景点都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体验。
3、旅游资源丰富大明湖周边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游客可以在此品尝到地道的济南美食,如煎饼果子、豆腐脑、烧烤等。
此外,大明湖周边还有许多购物中心和商业街区,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购物和娱乐选择。
4、自然景观优美除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和旅游资源丰富外,大明湖的自然景观也非常优美。
在湖边漫步,可以看到垂柳依依、碧波荡漾的美景,让人心旷神怡。
四、旅游贴士1、最佳旅游时间:大明湖四季皆宜游览,但最佳旅游时间为春季和秋季。
此时气温适宜,既不会太热也不会太冷,非常适合户外活动。
2、门票价格:大明湖免费开放,无需购买门票。
但一些特殊景点可能需要额外购买门票。
3、游览路线:游客可以选择从南门或北门进入景区游览。
2019-09-10原文每天背诵一篇小古文,语文成绩差不了。
一起来欣赏今天的小古文吧。
打卡第96课游yóu 大d à明mínɡ湖h ú到dào 了l e 铁t i ě公ɡōnɡ祠c í前qián ,朝cháo 南nán 一y ì望wànɡ,只z h ǐ见jiàn 对d u ì面miàn 千qiān 佛f ó山shān 上shànɡ,梵f àn 字z ì僧sēnɡ楼l óu ,与y ǔ那n à苍cānɡ松sōnɡ翠c u ì柏b ǎi ,高ɡāo 下x i à相xiānɡ间jiàn ,红hónɡ的d e 火huǒ红hónɡ,白b ái 的d e 雪xuě白b ái ,青qīnɡ的d e 靛diàn 青qīnɡ,绿l ǜ的d e 碧b ì绿l ǜ,更ɡènɡ有yǒu 那n à一y ì株zhū半bàn 株zhū的d e 丹dān 枫fēnɡ夹j i á在z ài 里l ǐ面miàn ,仿fǎnɡ佛f ú宋sònɡ人rén 赵zhào 千qiān 里l ǐ的d e 一y ì幅f ú大d à画huà,做zuò了l e 一y ì架j i à数shù十s h í里l ǐ长zhǎnɡ的d e 屏pínɡ风fēnɡ。
正zhènɡ在z ài 叹t àn 赏shǎnɡ不b ù绝j u é,忽h ū听tīnɡ一y ì声shēnɡ渔y ú唱chànɡ,低d ī头tóu 看kàn 去q ù,谁shuí知z h ī那n à明mínɡ湖h ú业y è已y ǐ澄chénɡ净jìnɡ的d e 同tónɡ镜jìnɡ子z ǐ一y ì般bān。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领会作者的表达意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散文的美,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大明湖的历史背景,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
(2)感受作者对大明湖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 课文朗读与理解。
2. 生字词的掌握与运用。
3.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的分析与运用。
三、教学难点1. 课文深层次含义的理解。
2. 修辞手法的识别与运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与课文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美。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大明湖》,提问:“你们对大明湖有什么了解?”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与书写。
(2)学生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与讲解。
4. 课堂练习(1)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
(2)学生模仿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短文创作。
5. 课堂小结6.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收集与大明湖相关的资料,了解其历史文化。
7.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重点知识。
六、教学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大明湖在当地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大明湖的故事或传说,增进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七、评价反馈1. 教师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评价和反馈。
2. 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共同提高。
八、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运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大明湖的美。
大明湖(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大明湖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自然景观。
培养学生对大明湖文化价值的认识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利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明湖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
引导学生认识大明湖对于当地居民生活和文化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大明湖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自然景观。
大明湖的文化价值和环境保护的意义。
2. 教学难点:大明湖的历史演变及其对当地文化的影响。
如何在实际生活中保护和传承大明湖的文化价值。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大明湖的相关资料,如图片、视频等。
制定教学计划和课堂讨论问题。
2. 学生准备:预习大明湖的相关知识。
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观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大明湖的美景,引起学生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大明湖的特点和价值。
2. 课堂讲解:讲解大明湖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自然景观。
分析大明湖的文化价值和环境保护的意义。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大明湖的历史演变及其对当地文化的影响。
4.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大明湖环境保护的策划和实施。
学生展示他们的策划和实施过程,进行评价和反思。
五、作业布置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大明湖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兴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合作、思考和表达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包括短文和活动报告,以评估他们对大明湖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延伸1. 组织一次实地考察活动,带领学生前往大明湖进行实地观察和体验,增强他们对大明湖的认识和感受。
2. 邀请大明湖附近的居民或环保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大明湖的保护现状和挑战。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次教学的效果和不足之处,考虑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中班大明湖教案及反思简短教案标题:中班大明湖教案及反思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大明湖的基本信息和特点。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提高幼儿的社交技能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1. 大明湖的位置和地理特点。
2. 大明湖的历史和文化。
3. 大明湖的生态环境和保护意义。
教学准备:1. 图片或幻灯片展示大明湖的照片。
2. 大明湖的相关资料和故事书籍。
3. 绘画工具和材料。
教学活动:活动一:观察与描述1. 展示大明湖的照片或幻灯片,并简要介绍大明湖的位置和地理特点。
2. 引导幼儿观察照片中的景色和元素,鼓励他们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所看到的。
3. 分组让幼儿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他们对大明湖的印象和喜爱之处。
活动二:故事分享1. 通过故事书籍或故事片段介绍大明湖的历史和文化。
2. 引导幼儿参与讨论,了解大明湖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3.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对大明湖的故事或想象中的故事。
活动三:环境保护意识培养1. 通过展示大明湖的生态环境照片,引导幼儿了解大明湖的生态保护意义。
2. 组织幼儿参与环保小组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等,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行动能力。
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达到预期效果?2. 教学活动是否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3. 是否充分引导幼儿参与互动和表达?4. 是否提供了足够的资源和材料支持教学?5. 是否及时给予幼儿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通过以上教案和反思,希望能够帮助您进行中班大明湖教学的规划和实施。
如果需要更详细的教案内容或其他教学建议,请随时告知。
《大明湖》教学设计一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叫“顺序”。
2、掌握“圃、颇、趟、雇、澄、芦、苇、毯、垫、荐、嗤”等十个字。
3、初步学会按游踪分析游记作品,研读精彩段落。
4、初步学会运用“甚、尚、间、着、畔”等5个单音节词。
5、感受大明湖优美的风光,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1、记叙的顺序;紧扣游踪写景状物;三、教学难点1、第四自然段的写景层次。
第四自然段的写景层次和写景方法;对课文中三幅对联的理解。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老残游记》及其作者。
2、掌握生字新词。
3、理解行文脉络,把握记叙顺序,了解按游踪分析游记作品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1、利用单元导语,补充必要知识导入课文。
2、检查预习①、请学生收集、整理并制作有关《老残游记》及其作者的卡片,借此了解有关文学常识。
②、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填写下列空格:课文记叙老残游湖经过,条理分明:先从鹊华桥乘船向北,到__________;再乘船向西,到_________;步行向东,到____________;再乘船绕过_____________;回到鹊华桥。
③查阅词典,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复行下船铁公祠畔高下相间叹赏不绝实在奇绝3、了解作家作品《老残游记》共20回,清末小说。
全书以一个被人称为老残的江湖医生铁英为中心,通过描写他游历中的见闻,暴露了当时官吏的残暴昏晕,反映了作者同情民生疾苦的一面。
鲁迅先生把它和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研人的《二十目睹之怪现状》、曾朴的《孽海花》并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赞扬它“叙事状物,时有可观”。
4、落实生字词注音:老圃(pǔ)踅(xué)了一趟为难(nán)梵(fàn)宇僧楼着(zhuó)花青的靛(dìng)青楹(yíng)柱画舫(fǎng)解释:复(又)行下船铁公祠畔(旁边)高下相间(隔开)叹赏不绝(停、止)5、浏览全文,把握整体。
思考:从表示时间的词语看,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游湖活动的?全文可分几个部分?层意该如何归纳?明确:按时间先后顺序记叙,即顺序。
大明湖(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大明湖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自然景观。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大明湖的图片,分析其特点和魅力。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表达对大明湖的赞美之情。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描述和讨论,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学生培养对家乡的自豪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1. 大明湖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大明湖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3. 表达对大明湖的赞美之情。
三、教学难点1. 大明湖相关历史事件的理解和阐述。
2. 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表达对大明湖的赞美。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大明湖的图片、视频等相关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彩笔等记录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大明湖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明湖的美丽景色。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大明湖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大明湖的图片,让学生描述大明湖的特点和魅力。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大明湖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3. 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讨论大明湖的相关历史事件。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大明湖对家乡的重要性和价值。
4. 创作: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表达对大明湖的赞美之情。
教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并进行评价和反馈。
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教师强调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保护意识,以及对家乡的自豪感。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观察、描述、讨论和创作等环节。
2. 小组合作: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协作、问题解决和分享成果等。
3. 创作表达:评估学生对大明湖的赞美之情的创作表达,包括语言表达、创意想象和艺术表现等。
七、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亲身体验大明湖的美丽景色,进一步深入了解大明湖的生态环境和文化价值。
中班大明湖教案反思与反思教案标题:中班大明湖教案反思与反思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大明湖的地理位置、特点和历史背景。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大明湖的兴趣,培养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展示大明湖的美景和历史文化。
2. 学生绘画或手工制作的材料。
3. 讲解PPT或课件。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大明湖的美景和历史文化,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鼓励学生观察图片或视频中的细节,并提出问题。
2. 探究(15分钟)分组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引导他们回答以下问题:a. 大明湖位于哪个城市?b. 大明湖有哪些特点?c. 大明湖有什么历史背景?3. 讨论(10分钟)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发现,并进行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大明湖的地理位置、特点和历史背景,并帮助他们理解相关概念。
4. 创作(15分钟)学生利用绘画或手工制作的材料,展示他们对大明湖的理解和想象。
鼓励学生用形象的语言描述他们的作品,并分享他们对大明湖的感受。
5. 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帮助他们回答以下问题:a. 你们对大明湖有什么新的了解?b. 你们通过什么方式展示了对大明湖的理解?c. 你们觉得自己在哪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6. 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强调大明湖的重要性和保护意识。
鼓励学生爱护自然环境,保护大明湖的生态环境。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和讨论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对大明湖的兴趣,并帮助他们了解大明湖的地理位置、特点和历史背景。
学生通过绘画或手工制作的方式展示了对大明湖的理解,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表现较为被动,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下次教学中,我将采用更多的互动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