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体诗的概念

近体诗的概念

近体诗的概念
近体诗的概念

近体诗

一、概念

近体诗亦称“今体诗”。诗体名。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同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字数和平仄、押韵等都有严格规定。近体诗这一叫法在中国明代就已经非常流行,例如明人董其昌《袁伯应诗集序》:“今秋,伯应(袁可立子袁枢)自睢阳寄近体诗一帙,亦以重九至,且属余序。”

二、类别

观点一:近体诗包括绝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十句以上)三种,以律诗的格律为基准。(绝句的格律是半首律诗。排律则是律诗的延长)。

观点二:近体诗包括绝句(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律诗(一般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则称为长律或排律。)。

三、特点

最基本的格律包括:字数、句数、平仄、押韵和对仗(绝句不要求对仗)几个方面,主要有三点:

1、每句必须平仄相间,同联的两句必须平仄相对,联与联之间必须平仄相粘,即“句内相间,联内相对,联间相粘”;

2、除首尾二联外,中间几联必须对仗;

3、一般来说,诗韵必须押同部到底的平声韵。

四、基本格体

一、五绝

类型一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例诗:山中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秋晚,山中黄叶飞。

类型二

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韵)⊙仄⊙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类型三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例诗:南行别第韦承庆

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不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

类型四

⊙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例诗:塞下曲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二、五律

类型一

⊙平⊙仄仄,⊙仄仄平平(韵)。⊙仄⊙平仄,平平⊙仄平(韵)。

⊙平⊙仄仄,⊙仄仄平平(韵)。⊙仄⊙平仄,平平⊙仄平(韵)。

例诗: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孤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类型二

平平⊙仄平(韵),⊙仄仄平平(韵)。⊙仄⊙平仄,平平⊙仄平(韵)。⊙平⊙仄仄,⊙仄仄平平(韵)。⊙仄⊙平仄,平平⊙仄平(韵)。

例诗:晚晴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回,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仄⊙平仄,平平⊙仄平(韵)。⊙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平平⊙仄平(韵)。⊙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例诗: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类型四

⊙仄仄平平(韵),平平⊙仄平(韵)。⊙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平平⊙仄平(韵)。⊙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例诗:终南山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珠。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三、七绝

类型一

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例诗:南游感兴窦巩

伤心欲问前朝事,惟见江流去不回。日暮东风春草绿,鹧鸪飞上越王台。

类型二

平起、首句押韵

⊙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仄平。(韵)⊙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

例诗: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例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类型四

仄起、首句押韵

⊙仄平平仄仄平,(韵)⊙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例诗:从军行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四、七律

类型一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韵)。⊙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韵)。⊙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

例诗:客至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类型二

⊙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平(韵)。⊙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韵)。⊙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

例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韵)。

例诗:咏怀古迹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类型四

⊙仄平平⊙仄平(韵),⊙平⊙仄仄平平(韵)。⊙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韵)。

⊙仄⊙平⊙仄仄,⊙平⊙仄⊙平平(韵)。⊙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韵)。

例诗:登高(作者: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色调-色相-色阶-色偏-对比度-饱和度等基本概念

色调,色相,色阶,色偏,对比度,饱和度等基本概念 调整图像 1.色阶 在色阶里可以调整图像的暗调,中间调和高光.以校正图像的色调范围和色彩平衡.常用于修改曝光不足和过度的照片. 2.自动色阶 可以将图像中最暗的像素变黑,最亮的像素变白,并在黑白之间扩展中间色调.一般使用它来调整缺乏明显对比度的图像.但是它有可能影响色彩平衡. 3.自动对比度 可以自动调整图像中的颜色的总体对比度.它不会单独调某个通道,所以不会引入或消除色偏,可以使高光显得更亮,暗调显得更暗. 4.自动颜色. 它以在图像查找得到的图像的高光和暗调的平均色来得到图像的对比度.并且自动设置图像中的中性灰色像素来调整图像的色彩平衡.可以用于校正色. 5.曲线 与色阶相似,它也是调整图像的整个色调范围,不同的是,曲线是用0-255色阶范围内的任意点来调整图片的,因而,利用曲线工具调整色调更精确,更细致. 6.色彩平衡 可以简单快捷的调整图像的阴影区,中间色调和高光区的色彩平衡.不过它只是能做精略的调整,若要精确调整图像中各色彩的成分,还是需要执行曲线和色阶. 7.亮度对比度. 可以调整图像的亮度和对比度. 8.色相饱和度 可以调整整个图像或单个颜色成色的色相,饱和度和亮度.色相就是颜色,每一种颜色都叫做一种色相,比如红色,绿色都是一种色相,饱和度就是颜色的纯度.亮度就是明暗了. 9.去色. 执行色命令,将彩色照片转换为相同颜色模式下的灰度模式,去色命令只对当前图层或图像中选区进行转化,不改变图像的模式. 10.替换颜色 可以在图像中选取特定颜色的图像范围,然后替换该颜色,相当于先使用色彩范围选定某个区域,然后使用色相饱和度命令调整该区域. 11.可选颜色 只对当前选择的颜色做改变,其他的不改. 12.通道混合器 通过输出的通道颜色来给图像做颜色调整. 13.渐变映射 将相等的图像灰度范围映射到指定的渐变填充色,就像是渐变完全融合到图像中一样.而不是单纯的叠加上去. 14.反相

色彩基础知识

色彩基础知识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色彩基础知识 色彩概述 1.色彩基础知识 色彩的概念光从物体反射到人的眼睛所引起的一种视觉心理感受。色彩按字面含义上理解可分为色和彩,所谓色是指人对进入眼睛的光并传至大脑时所产生的感觉;彩则指多色的意思,是人对光变化的理解。 1)常用色彩名词 三原色绘画色彩中最基本的颜色为三种即红、黄、蓝,称之为原色。这三种原色颜色纯正、鲜明、强烈,而且这三种原色本身是调不出的,但是它们可以调配出多种色相的色彩。间色有两个原色相混合得出的色彩,如黄调蓝得绿、蓝调红得紫。 复色将两个间色(如橙与绿、绿与紫)或一个原色与相对应的间色(如红与绿、黄与紫)相混合得出的色彩。复合色包含了三原色的成分,成为色彩纯度较低的含灰色彩。 2)其他色彩名词 对比色色相环中相隔120度至150度的任何三种颜色。 同类色同一色相中不同倾向的系列颜色被称为同类色。如黄色中可分为柠檬黄、中黄、橘黄、土黄等,都称之为同类色。 互补色色相环中相隔180度的颜色,被称为互补色。如:红与绿,蓝与橙,黄与紫互为补色。补色相减(如演练配色时,将两种补色颜料涂在白纸的同一点上)时,就成为黑色;补色并列时,会引起强烈对比的色觉,会感到红的更红、绿的更绿,如将补色的饱和度减弱,即能趋向调和。 3)色彩的基本因素 光源色有各种光源发出的光(室内光、室外光、人造光),光波的长短、强弱、比例性质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色光,称之为光源色。一般在物体亮部呈现。 固有色自然光线下的物体所呈现的本身色彩称之为固有色。但在一定的光照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下,固有色会产生变化,对此初学色彩者要特别注意。固有色一般在物体的灰部呈现。 环境色物体周围环境的颜色由于光的反射作用,引起物体色彩的变化称之为环境色。特别是物体暗部的反光部分变化比较明显。 4)色彩的三要素 色相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是色彩最显着的特征,是不同波长的色彩被感觉的结果。光谱上的红、橙、黄、绿、青、蓝、紫就是七种不同的基本色相。 明度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的差别,它取决于反射光的强弱。它包括两个含义:一是指一种颜色本身的明与暗,二是指不同色相之间存在着明与暗的差别。 纯度也称彩度、艳度、浓度、饱和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 其他色彩名词 5)色彩的调和 光源色调和 在带有明显光源色的影响下,统一染上光源色所构成的色彩调和。

色调的概念

一、色调的分类 配色的一般规律为:任何一个色相均可以成为主色(主色调),与其它色相组成互补色关系、对比色关系、邻近色系和同类色关系的色彩组织。 二、各色调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通过图示直观的理解色点间关系的分类,如图2。然后再详细地分析不同关系的色调组合在一起的色彩视觉,心里效果。 图2

(1)互补的关系 在24色色相色环中彼此相隔十二个数位或者相距180度的两个色相,均是互补色关系。互补色结合的色组,是对比最强的色组。使人的视觉产生刺激性、不安定性。如果配合不当,容易产生生硬、浮夸、急躁的效果。因此要通过处理主色相与次色相的面积大小,或分散形态的方法来调节、缓和过于激烈的效果。 图3是一组橙蓝互补色对比的色组,橙色面积大而且加入辅助色红色,起了主导色调的作用,效果既艳丽、辉煌又安然,恰列好处。 图3 (2)对比色关系 色项环中相距135度或者彼此相阳八几个数位的两色,为对比色关系,属中强对比效果的色组。色相感鲜明,各色

相互排斥,既活泼又旺盛。配色时,可以通过处理主色与次色的关系而达到色组的调和,也可以通过色相间秩序排列的方式,求得统一和谐的色彩效果。图4属中明调,正是这种秩序排列形式的应用。 图4 (3)邻近色关系 色相环中相距90度,或者相隔五六个数位的两色,为邻近色关系,属中对比效果的色组。色相间色彩倾向近似,冷色组或暖色组较明显,色调统一和谐、感情特性一致。图5为蓝紫红调色组,是明色调邻近色对比关系。

图5 (4)同类色关系 色相环中相距45度,或者彼此相隔二三个数位的两色.为同类色关系,属弱对比效果的色组;同类色色相主调十分明确,是极为协调、单纯的色调。图6为蓝绿调色组,组成恬静柔美的效果。 图6 三、色调的象征意义及欣赏 1.鲜明的纯色调(v) 纯色调是由高纯色相组成的色调,每一个色相个性鲜明,具有挑战性、令人振奋、赏心悦目。强烈的色相对比意味着年轻、充满活力与朝气。下面我们欣赏几幅纯色调的图片。如图7.

指数函数的概念及图像和性质1

高一数学 指数函数的概念及图像和性质(共3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 (2)2x y =与1()2 x y =的图象和性质; (3)理解和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4)指数函数底数a 对图象的影响; (5)底数a 对指数函数单调性的影响,并利用它熟练比较几个指数幂的大小 (6)体会具体到一般数学讨论方式及数形结合的思想; 2.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让学生了解数学来自生活,数学又服务于生活的哲理. (2)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重、难点 重点: (1)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及其应用. (2)指数函数底数a 对图象的影响; (3)利用指数函数单调性熟练比较几个指数幂的大小 难点: (1)利用函数单调性比较指数幂的大小 (2)指数函数性质的归纳,概括及其应用. 三、教法与教具: ①学法:观察法、讲授法及讨论法. ②教具: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讲授新课 指数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函数x y a =(a >0且a ≠1)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R . 提问:在下列的关系式中,哪些不是指数函数,为什么? (1)2 2 x y += (2)(2)x y =- (3)2x y =- (4)x y π= (5)2 y x = (6)2 4y x =

(7)x y x = (8)(1)x y a =- (a >1,且2a ≠) 小结:根据指数函数的定义来判断说明:因为a >0,x 是任意一个实数时,x a 是一个确定的实数,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实数集R . 00 0,0x x a a x a ?>?=?≤??x 当时,等于若当时,无意义 若a <0,如1 (2),,8 x y x x =-= 1 先时,对于=等等,6在实数范围内的函数值不存在. 若a =1, 11,x y == 是一个常量,没有研究的意义,只有满足(0,1)x y a a a =>≠且的 形式才能称为指数函数,5 ,,3 ,31x x x a y x y y +===+1x x 为常数,象y=2-3,y=2等等,不符合 (01)x y a a a =>≠且的形式,所以不是指数函数 我们在学习函数的单调性的时候,主要是根据函数的图象,即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研究. 先来研究a >1的情况 下面我们通过用计算机完成以下表格,并且用计算机画出函数2x y =的图象

色彩的基础概念

色彩的基础概念 色彩构成(Interaction of color ),可以理解为色彩的作用,是在色彩科学体系的 基础上,研究符合人们知觉和心理原则的配色。配色有三类要素:光学要素(明度、色相、纯度),存在条件(面积、形状、肌理、位置),心理因素(冷暖、进退、轻重、软硬、朴素华丽),设计的时候运用逻辑思维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产生恰当的色彩构成。最优秀的配色范本是自然界里的配色,我们观察自然界里的配色,通过理性的提炼最终获得我们所需要的东西。 一、色彩构成三原理 1 1 )色彩的印象方面 指从自然界的色彩效果入手去发现色彩的规律,对我们的视觉造成心理的反应。 A、有色彩表现温度感肌理效果。 B、体现喜怒哀乐。 c、用色彩表现抽象效果。 d、色的表现方式:属于色彩心理表达各种色彩对人的心理有不同的感受。 2 2 )色结构方面 美的结构是决定美的独立形式,是一种内在的色彩之间的关系表现。 A、缺乏象征性真实和没有感人印象的视觉艺术效果。 B、缺乏视觉的准确性和没有感人力量的象征。 C、缺乏结构象征和视觉力量其感情效果也只会被局限在表面的感情表现。 3 3 )色彩构成的原则 图形色和底形色:图形色要有前进感,底形色要有后退感,取绝于色彩的明度、纯度。A、色彩的明度、纯度面积,图形色要比底形色更为明亮、鲜艳,明度、纯度比底形色 略高一些。图形色和底形色的明度、纯度不能太接近。 B、面积明亮颜色稍少一些,暗的稍大一些。 C、色的平衡:有单纯视觉感强的感觉,属对称平衡;面积方向大小形状相互平衡属非 对称平衡。 二、色彩定义 在黑暗中色彩消失。我们四周不管是自然的或人工的物体,都有各种色彩和色调。这些 色彩看起来好像附着在物体上。然而一旦光线减弱或称为成为黑暗,所有物体都会失去各自的色彩。 我们看到的色彩,事实上是以光为媒体的一种感觉。色彩是人在接受光的刺激后,视网 膜的兴奋传送到大脑中枢而产生的感觉。 1 1 )牛顿的光谱 光是电磁波,能产生色觉的光只占电磁波中的一部分范围。而其中人类可以感受到的范 围(可见光),是780 毫米到380 毫米之间。太阳光属于可见光,牛顿第一次实验时,利用 菱镜分散太阳光,形成光谱。 2 2 )单色光和复合光 这种分散的光谱,即使再一次透过菱镜也不会再扩散,称为单色光。我们日常所见的光,

指数函数的概念及其性质(含答案)

指数函数的概念及其性质 一、单选题(共11道,每道9分) 1.若函数满足,则的值为( ) A. B. C. D. 答案:C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指数函数的解析式及运算 2.若函数是指数函数,则的值为( ) A.2 B. C. D.-2 答案:B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指数函数的解析式及运算 3.函数的定义域是( ) A.(-∞,2] B.["0,2"] C.(-∞,2) D.(0,2] 答案:A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指数函数的定义域 4.函数的值域是( ) A. B. C. D. 答案:C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指数函数的值域 5.若,则函数的值域是( ) A. B. C. D. 答案:B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指数函数的值域 6.若函数的图象恒过定点(1,2),则b的值

A.0 B.1 C.2 D.3 答案:C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7.不论a是何值,函数恒过一定点,这个定点坐标是( ) A. B. C. D. 答案:C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8.若函数的图象在第一、三、四象限,则有

A., B., C., D., 答案:D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9.函数在上是( ) A.单调递减无最小值 B.单调递减有最小值 C.单调递增无最大值 D.单调递增有最大值 答案:A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指数函数单调性的应用 10.函数在上的最小值为( ) A.-1 B.0 C.2 D.10 答案:C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指数函数单调性的应用 11.已知函数,,若有,则b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B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指数函数综合题

什么是色调

什么是色调?色调有哪些基本类别? 色调的概念,首先被应用在音乐之中,是指音乐上高低长短配合成组的音,是其相互间一种关系。而用于色彩构成中的色调,则是指色彩运用的主旋律,也就是指画面色彩的总倾向,如绿色调的静物、黄土色调的高原风景等等。 在色彩写生构成画面中,色彩调子往往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有人指出“能够鸣响的是色调,而不是颜色,在自然里没有颜色只有色调”。可以说,色调是一种独特的色彩形式,它在表现色彩主题情调创造、意境渲染、传达情感上是不可缺少的,它能迅速而直观地使人受到感染而产生联想,看画人的情绪与注意力往往首先被画面的色调所控制。同时,不同色调画面往往会给人以不同感受和不同情调意境。所以掌握好色调是控制画面色彩、情调、意境的第—步。在色彩写生中,色调不统一就会产生色调紊乱,调子定得准确与否必将直接影响画面效果。 色彩构成中的色调种类很多,在此我们尽可能全面地介绍给大家,使之能理解与掌握。当然这种调子的分类是相对而言的,或者说是相比较来分析的。

就色彩明度倾向而言有: 高明色调:有明朗、清新、轻柔之感中明色调:有含蓄、稳重、明确之感低明色调:有深沉、凝重、神秘之感 就色彩冷暖倾向而言有: 冷色调:有文静、理性、透明之感暖色调:有热烈、活泼、浑厚之感中性色调:有介于冷暖色凋之间之感

就色彩色相倾向而言有: 红色调:有兴奋、华丽、刺激之感绿色调:有柔顺、平静、典雅之感蓝色调:有深邃、幽雅、清澈之感 就色彩纯度倾向而言有: 高纯色调:有兴奋、华丽、活泼之感中纯色调:有浑厚、凝重、丰富之感低纯色调:有稳重、朴素、含蓄之感 就色彩的对比度而言有: 强对比色调:有明快、兴奋之感 弱对比色调:有含蓄、优雅之感

指数、量表与分类

指數、量表與分類 指數、量表與分類這類方法應用的意義在於,確定一個概念的準確性。 社會科學對某種概念的,常需要將一個名詞指定一個意義,例如,對社經地位的研究,我們可能會將此定義為「收入」及「教育程度」的混合體。我們經常需要對一個特定的概念作多重的觀察,才能周延。 在此我們就是要討論 一些不清楚、含混的變項,但對於態度和取向等複雜的概念建立兩種變相的複合測量-指數與量表不能只用單一指標來測量。 指數與量表相同之處 1.研究主題的複雜程度一樣。 2.從受試者的問卷中,個答案的配分來得出結果積分。 指數與量表不同之處 指數積分->個入屬性之積分的累積而定 量表積分->受試者對不同模式回答之配分而定 例1:測量政治保守主義,所有的提項字面上應該要與保守主義有關(或是相反的自由主義)。 例2:篤信宗教程度的指數,項目為參加教堂聚會的次數、某些宗教信仰的接受程度、禱告次數。 強調量表與指數建構時的單一層面性(unidimensionality),也就是一個複合量數應該只代表變向的一個層面。例:代表宗教基本教義派的題項,不能出現在測量政治保守主義的題向中。單一面向變異題項選定後,還要考量題向間的變異(variance)。例如:政治保守主義的選項,要注意受試者在此題上被歸類為政治保守派所占之整體比例。如所有人都是政治保守份子或所有人都不是政治保守份子,對指數建構是沒有用的。 為了保證題向間存在變異,有兩種方法。1.就變項的性質,將受試者區分為幾個數量相同的群體。例:一半是保守派,一半是自由派。2.選擇聚有變異的題項。(第二種對指數和量表都很重要!) 經驗關係的檢視:假使兩個題項在經驗上是彼此有關連,我們可以合理的主張一題向代表的是相同的變相,因而我們可以將兩個題向同時納入同一的指數中。題向間的可能關係有兩種:雙變項與多變項、雙變項關係。 例:對於婦女保有墮胎權力的支持程度,我們可能詢問 (1)請問你是否同易遭受強暴婦女友墮胎的權利?

色彩的概念

色彩的概念 光从物体反射到人的眼睛所引起的一种视觉心理感受。色彩按字面含义上理解可分为色和彩,所谓色是指人对进入眼睛的光并传至大脑时所产生的感觉;彩则指多色的意思,是人对光变化的理解。 1)常用色彩名词 三原色:绘画色彩中最基本的颜色为三种即红、黄、蓝,称之为原色。这三种原色颜色纯正、鲜明、强烈,而且这三种原色本身是调不出的,但是它们可以调配出多种色相的色彩。 间色:有两个原色相混合得出的色彩,如黄调蓝得绿、蓝调红得紫。红十黄=橙黄十蓝=绿蓝十红=紫

复色:将两个间色(如橙与绿、绿与紫)或一个原色与相对应的间色(如红与绿、黄与紫)相混合得出的色彩。复合色包含了三原色的成分,成为色彩纯度较低的含灰色彩。橙十绿=橙绿(黄灰) 对比色:色相环中相隔120度至150度的任何三种颜色。 同类色:同一色相中不同倾向的系列颜色被称为同类色。如黄色中可分为柠檬黄、中黄、橘黄、土黄等,都称之为同类色。 互补色:色相环中相隔180度的颜色,被称为互补色。如:红与绿,蓝与橙,黄与紫互为补色。补色相减(如演练配色时,将两种补色颜料涂在白纸的同一点上)时,就成为黑色;补色并列时,会引起强烈对比的色觉,会感到红的更红、绿的更绿,如将补色的饱和度减弱,即能趋向调和。

3)色彩的基本因素 光源色 有各种光源发出的光(室内光、室外光、人造光),光波的长短、强弱、比例性质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色光,称之为光源色。一般在物体亮部呈现。 固有色 自然光线下的物体所呈现的本身色彩称之为固有色。但在一定的光照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下,固有色会产生变化,对此初学色彩者要特别注意。固有色一般在物体的灰部呈现。 环境色 物体周围环境的颜色由于光的反射作用,引起物体色彩的变化称之为环境色。特别是物体暗部的反光部分变化比较明显。 4)色彩的三要素 色相

指数的概念与分类

第四部分统计——第二十二章统计指数 近两年本章考试题型、分值分布 【知识点一】指数的概念与分类 1.(2007年)狭义的讲,指数是用于测定多个项目在不同场合下综合变动的一种特殊()。 A.算术平均数 B.相对数 C.总量指标 D.几何平均数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指数的概念,指数是用于测定多个项目在不同场合下综合变动的一种特殊相对数。 2.(2009年)按照所反映的内容不同,指数可以分为()。 A.基期指数和报告期指数 B.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 C.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 D.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指数的类型。(1)按所反映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 (2)按计入指数的项目多少不同,可分为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3)按计算形式不同,可分为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 3.(2015年)关于统计指数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有()。 A.按所反映的内容不同,统计指数可分为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 B.按物量水平不同,统计指数可分为产量指数和销售指数 C.按计算形式不同,统计指数可分为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 D.按计量单位不同,统计指数可分为数量指数和价值指数 E.按计入指数的项目多少不同,统计指数可分为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 『正确答案』AC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统计指数的分类。按所反映的内容不同,统计指数可分为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按计入指数的项目多少不同,统计指数可分为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按计算形式不同,统计指数可分为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 【知识点二】加权综合指数 1.(2006年)在利用指数体系分析价格(用p表示)和销售量(用q表示)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时,销售量指数的计算公式是()。 A.∑p1q1/∑p0q0 B.∑p1q1/∑p1q0 C.∑p1q1/∑p0q1 D.∑p0q1/∑p0q0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销售量指数计算公式用的是拉氏数量指数∑p0q1/∑p0q0,价格指数计算公式用的是

各种主流色彩模式及其概念

第01章各种主流色彩模式及其概念 §1.01 RGB色彩模式: 1、RGB=RED、GREEN、BLUE三原色,即是R(red)、G(green)、B(blue)。 2、色彩通道和图像通道概念上不完全相同。 3、RGB值的多少代表亮度,各有256级,范围是0—255。数值越小,表示亮度越小;数值越大,表示亮度越高。 4、红色互补色为青色,绿色互补色为紫色,蓝色互补色为黄色。 亦即:红色对青色、绿色对洋红色、蓝色对黄色。 5、计算任意颜色的互补色,可用255分别减去其它RGB值即可。 6、单独增加R成份,图偏红;增加G成份,图偏绿;增加B成份,图偏蓝。 7、RGB模式是显示器的物理色彩模式。这就意味着无论在软件中使用何种色彩模式,只要是在显示器上显示的,图像最终是以RGB方式出现的。因此使用RGB模式进行操作是最快的,因为电脑不需要处理额外的色彩转换工作。当然这种速度差异很难察觉,只是理论上的。 §1.02 灰度色彩模式: 1、灰度色是在RGB数值相等的情况下出现。 2、灰度色也分为256级。 3、灰度色通常的表现方式为百分比,范围0%-100%。 这个百分比是以纯黑为基准的百分比,与RGB正好相反,百分比越高颜色越偏黑,百分比越低颜色越偏白。 4、灰度色的百分比与RGB数值换算:256*(100%-灰度百分比)=RGB数值,比如18%的灰度等于82%的RGB亮度。 §1.03 图像通道: 1、图像通道:指在RGB模式下一副完整的图像,是由红、绿、蓝三原色作为单独的通道组成的。红色绿色蓝色三个通道缺一不可,通道存在、亮度为零和不存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2、如果通道调板中没有显示出缩览图,可以右键点击调板中蓝色通道下方的空白处,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小或中或大。 3、最顶部的RGB不是一个通道,而是代表三个通道的总合效果。如果关闭了红色绿色蓝色中任何一个,最顶部的RGB也会被关闭。点击了RGB后,所有通道都将处在显示状态。 4、通道中的纯白,代表了该色光在此处为最高亮度,亮度级别是255。通道中的纯黑,代表了该色光在此处完全不发光,亮度级别是0。也可以这样记忆:在通道中,白(或较白)代表光明的、看得见的、有东西。黑(或较黑)代表黑暗的、看不见的、没东西。 通道中介于纯黑纯白之间的灰度,代表了不同的发光程度,亮度级别在1—254之间,灰度中越偏白的部分,表示色光亮度值越高,越偏黑的部分则表示亮度值越低。 5、通道是整个Photshop显示图像的基础,是通道改变了图像,而不是图像改变了通道。 §1.04 CMYK色彩模式: 1、CMYK:指印刷品色彩模式,顾名思义就是用来印刷的。 2、CMYK的含义:C—青色(Cyan),M—洋红(品红色Magenta)、Y—黄色(Yellow)、K—黑色(black)。 而K取的是black最后一个字母,之所以不取首字母,是为了避免与蓝色(Blue)混淆。从理论上来说,只需要CMY三种油墨就足够了,它们三个加在一起就应该得到黑色。但是由

工程造价指数的概念、作用及分类

工程造价指数的概念、作用及分类 一、工程造价指数的作用 工程造价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由于价格变化对工程造价影响程度的一种指标,它是进行工程计价和价差调整的依据。工程造价指数反映了报告期与基期相比的价格变动趋势,利用它来研究实际工作中的下列问题很有意义。 (1)可以利用工程造价指数分析价格变动趋势及其原因。 (2)可以利用工程造价指数估计工程造价变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3)工程造价指数是工程承发包双方进行工程估价和结算的重要依据。 二、工程造价指数的分类 (1)、按照工程范围、类别、用途分类 ①单项价格指数:是分别反映各类工程的人工、材料、施工机械及主要设备报告期对基期价格的变化程度的指标,如人工费价格指数、主要材料价格指数、施工机械台班价格指数。 ②综合造价指数:是综合反映各类项目或单项工程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和设备费等报告期价格对基期价格变化而影响工程造价程度的指标,它是研究造价总水平变化趋势和程度的主要依据,如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指数、建设项目或单项工程造价指数、建筑安装工程直接费造价指数、其他直接费及间接费造价指数、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造价指数等。 (2)按造价资料期限长短分类 ①时点造价指数:是不同时点(例如1999年9月9日0时对上一年同一时点)价格对比计算的相对数。 ②月指数:是不同月份价格对比计算的相对数。 ③季指数:是不同季度价格对比计算的相对数。 ④年指数:是不同年度价格对比计算的相对数。 (3)、按不同基数分类 ①定基指数:是各时期价格与某固定时期的价格对比后编制的指数。 ①环比指数:是各时期价格都以其前一期价格为基础计算的造价指数。例如,与上月对比计算的指数,为月环比指数。 工程造价指数一般应按各主要构成要素(建筑安装工程造价、设备工器具购置费和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分别编制价格指数,然后经汇总得到工程造价指数. (1)人工、机械台班、材料等要素价格指数的编制。 人工、机械台班、材料等要素价格指数的编制是编制安装工程造价指数的基础。其计算公式如下: 材料(设备、人工、机械)价格指数=报告期人工费、施工机械台班和材料、设备价格/基期人工费、施工机械和材料、设备价格 (2)、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指数的编制 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指数是一种综合性极强的价格指数,可按照下列公式计算: 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指数= 人工费指数×基期人工费占建筑安装工程造

色彩的概念

色彩的概念 2007-05-07 19:46 色彩构成基础理论 色彩原理 一、色彩形成 物体表面色彩的形成取决与三个方面:光源的照射、物体本身反射一定的色光、环境与空间对物体色彩的影响。 光源色:由各种光源发出的光,光波的长短、强弱、比例性质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色光,称为光源色。 物体色:物体色本身不发光,它是光源色经过物体的吸收反射,反映到视觉中的光色感觉,我们把这些本身不发光的的色彩统称为物体色。 色彩组成

基本色 一个色环通常包括12种明显不同的颜色。而对于艺术设计师充分理解的色环和色论的重要方面,也许不会被我们中的网页设计者们能够充分欣赏。缺少多这方面的了解,你将会把事情搞乱。 三原色 从定义上讲,三原色是能够按照一些数量规定合成其他任何一种颜色的基色。为了确定三原色,你必须首先确切明确哪一种颜色是你正在使用的中间色。在上小学时,你可能就知道了三原色:红、黄、蓝,并且你现在用于展示的,仍然是红、黄、蓝三原色。但是如果你有喷墨打印机的话,花点时间把它的盖子打开,看看它的墨盒。你能看到红、黄、蓝吗?不能!你可能看到的是四种墨色:蓝绿(青)色、红紫(洋红)色、黄色和黑色。颜色的不同是由于你的电脑用的是正色,而你的打印机用的是负色。显示器发出的是彩色光,而纸上的墨则吸收灯光发出的颜色。更进一步的解释就超出了本文要探讨的范围。除了发射与吸收光的不同之外,本文涉及的概念同样适用于正色和负色模式,出于本文的写作目的,我们仅探讨着正色模式的三原色:红、绿、蓝。

近似色 近似色可以是我们给出的颜色之外的任何一种颜色。如果从橙色开始,并且你想要它的两种近似色,你应该选择红和黄。用近似色的颜色主题可以实现色彩的融洽与融合,与自然界中能看到的色彩接近起来。 补充色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相对色一样,补充色是色环中的直接位置相对的颜色。当你想使色彩强烈突出的话,选择对比色比较好。假如你正在组合一幅柠檬图片,用蓝色背景将使柠檬更加突出。 分离补色 分离补色由两到三种颜色组成。你选择一种颜色,就会发现它的补色在色环的另一面。你可以使用补色那一边的一种或多种颜色。 组色 组色是色环上距离相等的任意三种颜色。当组色被用作一个色彩?题

色彩调和的概念

色彩调和的概念 “调”是调整、调理、调停、调配、安顿、安排、搭配、组合等意思。“和”可做和一、和顺、和谐、和平、融洽、相安、适宜、有秩序、有规矩、有条理、恰当,没有尖锐的冲突,相反相成,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等解释。 我们知道,和谐来自对比,和谐就是美。没有对比就没有刺激神经兴奋的因素,但只有兴奋而没有舒适的休息会造成过分的疲劳,会造成精神的紧张,这样调和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如此看来,既要有对比来产生和谐的刺激——美的享受,又要有适当的调和来抑制过分的对比——刺激,从而产生一种恰到好处的对比——和谐——美的享受。概括说来,色彩的对比是绝对的,调和是相对的,对比是目的,调和是手段。 对比是一种刺激,这种在视觉上的对比如同在触觉上的刺激相类似。触觉的痒痛,是由于外界的刺激而使得细胞破裂,破裂得少,产生痒的感觉,破裂得多则产生痛的感觉。而痛感与快感实际上也是刺激细胞破裂的多寡所致。我们所寻求这种美的手段,恰恰就是寻求这种如同触觉中的快感——恰到好处的刺激——痛快。 “调和”一词有两种含意:一种指对有差别的,有对比的,甚至相反的事物,为了使之成为和谐的整体而进行调整、搭配和组合的过程;另一种指不同的事物合在一起之后所呈现的和一、和谐、有秩序、有条理、有组织、有效率和多样统一的状态(或称多样统一)。 色彩调和这个概念和一般事物的调和概念一样,也有两种解释,一种指有差别的,对比着的色彩,为了构成和谐而统一的整体所进行的调整与组合的过程;另一种是指有明显差别的色彩,或不同的对比色组合在一起能给人以不带尖锐刺激的和谐与美感的色彩关系,这个关系就是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之间的组合的“节律”关系。(在后面第六章中详述)(1)调和是对比的反面,与对比相反相成。 (2)调和就是近似。 ( 3)调和就是秩序。 (4)调和感觉是视觉生理最能适应的感觉,是视觉生理的平衡。 (5)调和是形象感受的需要,是色彩关系与形象的统一。 (6)调和是色彩布局的完美。 (7)调和是色彩与作品内容的统一。 (8)调和是色彩与设计功能的统一。 (9)调和是色彩与审美需求的统一。 (10)调和与对比都是构成色彩美感的要素,调和是抑制过分对比的手段。

指数的概念与分类-指数

第四部分统计——第二十二章统计指数 本章知识点 【知识点一】指数的概念与分类 【知识点二】加权综合指数 【知识点三】指数体系 【知识点四】几种常用的价格指数 【知识点一】建议关注指数的分类。 (一)指数的概念 1.广义:任何两个数值对比形成的相对数。 2.狭义:用于测定多个项目在不同场合下综合变动的一种特殊相对数。 【例题·多选题】(2015年)关于统计指数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有()。 A.按所反映的内容不同,统计指数可分为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 B.按物量水平不同,统计指数可分为产量指数和销售指数 C.按计算形式不同,统计指数可分为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 D.按计量单位不同,统计指数可分为数量指数和价值指数 E.按计入指数的项目多少不同,统计指数可分为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 『正确答案』AC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统计指数的分类。按所反映的内容不同,统计指数可分为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按计入指数的项目多少不同,统计指数可分为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按计算形式不同,统计指数可分为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 【知识点二】加权综合指数 建议关注加权综合指数的公式。 加权综合指数 (一)基期加权综合指数(拉氏指数):把作为权数的各变量值固定在基期。 1864年德国学者拉斯贝尔斯提出。 基期的数量是权数:

基期的价格是权数: 【例如】表22-1为某商店2013年和2014年5种商品的销售资料。计算拉式形式的价格指数和销售量指数。 表22-1 商品销售额计算表 拉式价格指数: 拉式销售量指数: 【结论】5种商品综合起来,其价格平均上涨了13.38%,销售量平均增长了8.97%。 (二)报告期加权综合指数(帕氏指数):把作为权数的变量值固定在报告期。 1874年德国学者帕煦提出 报告期的数量是权数: 报告期的价格是权数: 【例如】表22-1为某商店2013年和2014年5种商品的销售资料。计算帕氏形式的价格指数和销售量指数。

色彩基础知识全解

色彩基础知识 第二章色彩 色彩概述 1.色彩基础知识 色彩的概念 光从物体反射到人的眼睛所引起的一种视觉心理感受。色彩按字面含义上理解可分为色和彩,所谓色是指人对进入眼睛的光并传至大脑时所产生的感觉;彩则指多色的意思,是人对光变化的理解。 1)常用色彩名词 三原色 绘画色彩中最基本的颜色为三种即红、黄、蓝,称之为原色。这三种原色颜色纯正、鲜明、强烈,而且这三种原色本身是调不出的,但是它们可以调配出多种色相的色彩。 间色 有两个原色相混合得出的色彩,如黄调蓝得绿、蓝调红得紫。 复色 将两个间色(如橙与绿、绿与紫)或一个原色与相对应的间色(如红与绿、黄与紫)相混合得出的色彩。复合色包含了三原色的成分,成为色彩纯度较低的含灰色彩。

2)其他色彩名词 对比色 色相环中相隔120度至150度的任何三种颜色。 同类色 同一色相中不同倾向的系列颜色被称为同类色。如黄色中可分为柠檬黄、中黄、橘黄、土黄等,都称之为同类色。 互补色 色相环中相隔180度的颜色,被称为互补色。如:红与绿,蓝与橙,黄与紫互为补色。补色相减(如演练配色时,将两种补色颜料涂在白纸的同一点上)时,就成为黑色;补色并列时,会引起强烈对比的色觉,会感到红的更红、绿的更绿,如将补色的饱和度减弱,即能趋向调和。

3)色彩的基本因素 光源色 有各种光源发出的光(室内光、室外光、人造光),光波的长短、强弱、比例性质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色光,称之为光源色。一般在物体亮部呈现。 固有色 自然光线下的物体所呈现的本身色彩称之为固有色。但在一定的光照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下,固有色会产生变化,对此初学色彩者要特别注意。固有色一般在物体的灰部呈现。 环境色 物体周围环境的颜色由于光的反射作用,引起物体色彩的变化称之为环境色。特别是物体暗部的反光部分变化比较明显。 4)色彩的三要素 色相

统计指数的概念、分类及其应用(doc 25页)

统计指数的概念、分类及其应用 (doc 25页) 部门: xxx 时间: 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

第七章指数分析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要明确指数的概念、种类和编制原则;熟练运用指数体系进行因素分析 二、重点、难点: 同度量因素的作用、选择;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数的编制;构建指数体系进行因素分析 三、课堂设计 案例教学为主

四、学时安排 共七个学时 五、教学实施效果追记 通过案例教学为主,重点突出,形象展现了各类指数的概念、编制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六、主要参考书 1、《统计学》高重生主编,海洋出版社 2、《统计学原理》吴明礼主编,中国商业出版社

第一节统计指数的概念与分类 一、统计指数的概念 1、定义:统计指数(简称指数)一般是在经济领域中用以反映研究对象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程度的相对数。 (1)广义指数:反映现象数量差异或变动程度的相对数。例如,动态相对数,比较相对数、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 (2)狭义指数:反映不能直接相加的复杂现象综合变动程度的相对数。如,零售物价指数,消费价格指数、股价指数。 2、统计指数的作用: (1)综合反映复杂现象总体的总的变动程度和方向; (2)通过指数体系,对现象的总变动进行因素分析,研究各因素对(3)现象总变动的影响程度和实际效果。 二、统计指数的分类 1、按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统计指数分为个体指数和总体指数。 2、按表明现象的数量特征的数量特征不同,统计指数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3、按比较对象的不同,统计指数可分为时间性指数、地区性指数和计划完成指数。 4、按所采用的基期不同,统计指数可分为定基指数、环比指数。 三、统计指数的性质和特点 1、统计指数两个重要的性质和特点:综合性、平均性。 综合性与平均性密切相联,综合性是平均性的基础,平均性是综合性的数量表现。 2、统计指数的两种表现形式:综合形式和平均形式。 说明两种指数本质上是一致的。综合指数实现综合后对比、平均指数是先对比后平均,平均实际上也是一种综合,是计算总指数的两种方法。 第二节综合指数及其应用 一、综合指数概念

色彩的基本概念

课题:色彩的基本概念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色彩的概念, 理解形成色彩的条件。 2.认识光与色的关系。 3.了解我们认识色彩的基本途径。 4.学生能认识环境色、光源色、固有色,并尝试能够 运用。 5.学会区分色的分类。 二、教学重难点:色彩的概念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 四、教学准备:课件及相关教具 五、教学类型:新授课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新课导入 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红的花,绿的草,蓝的天,白的云,都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假如生活中失去了这些色彩,我们的世界将会是不堪想象。可见,色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二)新课内容 一、色彩的概念 什么叫做色彩 色彩是光刺激眼睛再传到大脑的视觉中枢而产生的一种感觉。

日本的小林秀雄在《近代绘画》一书中,曾评论“莫奈”的一章中说:“色彩是破碎了的光。” 完成这一过程的条件?(形成色彩的条件) 1.首先要有光; 2.其次要有反射的介质(承载颜色的介质); 3.最后要有健康的眼睛和大脑。 二、光与色的关系 色入目全借助于光,没有光便没有色彩感觉。色彩是由光的刺激而产生的一种视觉效应,光是其发生的原因,色是其感觉的结果。 三、我们认识色彩的基本途径 我们认识色彩基本上有以下途径: a.日常生活的接触; b.艺术门类对色彩的艺术性表现。 总之,多观察,多体验,多搜集是认识色彩的前提。 四、环境色、光源色、固有色 环境色:某一物体反射出一种亮光,又反射到其他物体上的颜色。光源色:所有物体的色彩都是在光源照射下产生的。 固有色:人们习惯于把白色阳光下物体呈现的色彩效果总和称之为物体的“固有色”。 五、色的分类 色的分类 a.无彩色系:

§4 指数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4 指数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使用说明】 1.课前认真阅读并思考课本P70-73页的内容,然后根据自身能力完成学案所设计的问题,并在不明白的问题前用红笔做出标记。 2.限时完成,规范书写,课上小组合作探讨,答疑解惑,并对每个问题做出点评,反思。 【学习重点】 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学习难点】 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学习目标】 1.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会判断一个函数是否为指数函数),掌握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会画出指数函数的图像,并根据其性质求定义域、值域以及比较函数大小。 2.通过对指数函数图像的绘画与观察,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归纳、分类讨论、换元以及数形结合的思想。 3.我在五中,激情投入,高效学习,踊跃展示,大胆质疑,体验成功,创想快乐。 一、问题导学 1. 指数函数的概念 叫做指数函数。其中,自变量 , 底数 ,函数的定义域为 。 思考: (1)概念中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2)函数x y 32-=,13 +=x y ,3x y =,x y )3(-=,x y 23=中,哪些是指数函数? (3)为什么规定指数函数x a =y 的底数a 要满足条件“a>0且a 1≠”? 2. 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1)描点法画图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小试身手:在同一坐标系下, 分别画出指数函数x y 2=,x y 3=,x y )2 1 (=,x y )3 1(=的图像,根据图形,完成下表:

指数函数x y a =在底数1a >及01a <<这两种情况下的图像和性质: 思考: (1)观察函数x y )21( =与x y 2=,x 3=y 与x )3 1(=y 的图像,又能得到什么结果? 二、导学自测 1.函数x a x y 22)33a (+-=是指数函数,则a 的值为 。 2. 如果x 2) 1a (-=y 是指数函数,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 3. 比较下列各题中数的大小; (1)5.27.1 37.1 (2)1.0-8.0 2.0-8.0 三、合作探究 1. 分别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12 y +=x (2)41 2-=x y (3)153-=x y (4)9 1312-=-x y (5)x x y 22)21(-=

统计指数概念及其分类

第十章统计指数 第一节统计指数的概念和分类 一、指数的概念 (一)指数的概念 统计学上所说的“指数”不同于数学上的“指数函数”,它是一种同类指标在不同时间或空间进行对比的分析指标。 统计指数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解: 广义指数是指同类指标在不同时间或不同空间上对比的相对数,一般都以百分数表示。例如,市场上某种商品今年的零售物价指数是99%,这就说明该种商品的价格今年比去年下降了1%。 狭义的统计指数是一种特殊的相对数,通常也称为总指数,它是指综合反映由不能直接相加的多种要素所构成的总体数量变动状况的统计分析指标。例如,我们要反映市场上电视机和汽车两种商品的价格综合变动幅度,显然不能将两种商品的价格直接相加总后与上一年相比。因为两种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其价格所代表的意义也不同。总指数就是要解决如何把多种不能直接相加进行对比的现象转化为可以相加和对比。 本章所讨论的主要是狭义的指数。 (二)指数的特点 概括地讲,指数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相对性。指数作为一种对比性的统计分析指标,具有相对数的特点。故通常以相对数的形式表示,具体表现为百分数。它表明:如果把作为对比的基准水平(基数)视为100,则所要研究的现象水平相当于基数的百分之多少。例如,已知某地区某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为107.3%,这表示,若将基期年份(通常为上一年)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数值看成是100%,则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水平就相当于基年的107.3%,或者说,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提高了7.3%。 2.综合性。指数所反映的是一组变量在不同时间变动所形成的相对数,从这一相对数中看不出哪种变量具体变动了多少。因为它把各变量的不同变化的差异抽象掉了,用一个抽象的数值概括地反映所有变量综合变动的结果。因此,指数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例如,上例中,某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是上一年的107.3%。我们知道,国内生产总值是许许多多生产单位所生产的不同的最终产品产值汇总的结果。但我们从这个指数当中就很难发现具体哪种产品的最终产值变化了多少。 3.平均性。指数是一个反映复杂总体平均变动状况的统计指标。这主要是因为无论是价格指数也好,或是物量指数也好,它们都是通过将其中各个变量分别乘上各自的同度量因素后,再相加对比后取得的结果。例如,前面提到的市场上电视机和汽车的价格,我们要看一下两种商品价格综合变动了多少,就需要分别将电视机和汽车分别乘上它们各自的销售量,然后再将它们的销售额相加以后进行对比。由此可以看出,不同商品销售量的多少对价格的综合变动程度就有一个重要的影响。这就类似于以前介绍的加权算术平均数。因此,指数具有平均性的特点。 此外,指数平均性的特点也决定了它同时具有代表性的特点。 (三)指数的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