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与谋略学》课程教学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3
孙子兵法战略教案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孙武所著的一部军事典籍,被誉为古代兵法的经典之作。
其所提出的一系列战略原则和战术思想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针对孙子兵法的战略教学设计进行探讨。
第一部分:引言在引言部分,可以简要介绍孙子兵法的历史背景和意义,这样可以吸引读者的兴趣并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是设计教案的首要任务。
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阐述通过学习孙子兵法战略,学生应该达到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方面的目标。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部分,我们可以选择教授孙子兵法中的部分原则和思想,以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
例如,可以选择"计"、"虚实"、"攻守"等原则进行深入讲解,并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第四部分: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部分,我们可以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对孙子兵法战略的理解和应用。
例如,可以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增强学生的互动和实践能力。
第五部分: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一个有效的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部分,我们可以讨论如何评估学生在此次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效果。
可以采用测试、作业、小组项目等形式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第六部分:教学资源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介绍一些有关孙子兵法战略的教学资源,例如教材、视频、网络资源等,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理解。
第七部分:课堂设计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提供一节典型的孙子兵法战略教学课堂的设计。
例如,可以分为导入、知识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总结等环节,确保教学过程的流畅和有效性。
第八部分:教学计划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提供一个全面的孙子兵法战略教学计划,包括教学时间、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安排,以帮助教师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
第九部分:教学评估在教学结束后,我们可以进行教学评估,收集学生对本次教学过程的反馈和建议,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孙子兵法》中的军事战略与战争思维的教学方案简介《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兵书之一,被誉为军事经典。
它包含了丰富的战略、战术和军事思想,对后世的军事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教育领域,将《孙子兵法》作为教学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在思维方式、决策能力和领导才能方面进行培养。
本文将提供一个针对高中生的《孙子兵法》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1.认识《孙子兵法》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
2.理解《孙子兵法》中的基本原则和战略思想。
3.培养学生运用《孙子兵法》中的战略原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发展学生的领导才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了解《孙子兵法》1.导入活动:介绍《孙子兵法》并引发学生兴趣。
2.历史背景:探讨《孙子兵法》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身份。
3.内容概述:简要介绍《孙子兵法》的组成部分和主要内容。
第二单元:战略原则与思想1.五大基本原则:详细阐述《孙子兵法》中的五大基本原则,如“奇正相生”、“以人治人”等。
2.进攻与防御策略:学习《孙子兵法》中的进攻和防御策略,并进行案例分析。
3.灵活应变:探讨《孙子兵法》中的灵活应变思想,引导学生将其运用到实际问题。
第三单元:战争思维与决策能力1.军事智慧与决策过程:介绍战争思维和决策能力对于成功执行战略的重要性。
2.培养决策能力: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锻炼学生在不同情境下做出明智决策的能力。
3.实践案例分析:分析历史或现实中的战争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孙子兵法》中的原则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第四单元:领导才能与团队合作1.领导理念:介绍《孙子兵法》中的领导理念和优秀领导者的特征。
2.团队合作: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并将《孙子兵法》中的战略思想融入团队合作过程。
教学方法1.多媒体展示:利用幻灯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呈现相关内容。
2.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分享观点和案例分析。
3.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游戏激发学生对于领导才能和决策能力的实践。
孙子兵法中的战略思维:教学方案引言《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军事著作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系统阐述军事战略思想的书籍。
其深刻的洞察力和实用性使得《孙子兵法》成为许多领域的宝贵参考资料,特别是在商业和管理领域。
本教学方案旨在介绍《孙子兵法》中的战略思维,并提供一套完整的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思想。
教学目标1.了解《孙子兵法》及其重要性;2.理解《孙子兵法》中的核心战略原则;3.掌握运用《孙子兵法》思维框架分析问题和制定策略的方法;4.培养对现实案例进行战略分析和应用的能力;5.提升学生对团队合作、管理和决策制定等方面技能。
教学内容模块1:认识《孙子兵法》(2个课时)•介绍《孙子兵法》的背景和起源;•分析《孙子兵法》在军事和非军事领域中的重要性;•讨论《孙子兵法》的主要内容和核心原则。
模块2:战略思维基础(3个课时)•解释什么是战略思维;•探讨战略思维对个人和组织的重要性;•研究《孙子兵法》中的几个关键概念,如变化、间谍等。
模块3:《孙子兵法》的战略原则(4个课时)•介绍《孙子兵法》中的各种战略原则,如勤奋、正义、团结等;•分析每一条原则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强调原则之间的相互关系和配合。
模块4:应用《孙子兵法》思维框架(5个课时)•教授运用《孙子兵法》思维框架分析问题和制定策略的方法,并通过案例演示实际应用;•练习学生自己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教学方法本教学方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
通过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高他们对《孙子兵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评估与作业•学生作业:要求学生针对一个真实案例,运用《孙子兵法》思维框架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解决方案。
•课堂小测验:在每个模块结束后进行小测验,以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期末考试:总结性考试,测试学生对《孙子兵法》中战略思维及其应用的理解。
结语通过本教学方案的实施,希望能够培养学生对《孙子兵法》中的战略思维有深入了解和应用能力。
孙子兵法教案一、引言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军事文化的瑰宝之一,它不仅是一部经典的军事著作,更是一部思想精华的集结。
对于如何在战争中制定战略、组织兵力、调动资源等方面,孙子兵法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本教案将以孙子兵法为基础,探讨如何运用其原理和策略,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战略思维。
二、教学目标1.了解孙子兵法的起源、内容和重要性。
2.学习孙子兵法中的战略原则和策略。
3.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战略思维。
4.通过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重点1.孙子兵法的起源和内容。
2.阐述孙子兵法中的几个重要战略原则。
3.实践活动的设计和组织。
四、教学内容1. 孙子兵法的起源和内容孙子兵法是一部古代军事著作,相传作者为春秋时期的军事天才孙武。
该书主要包括"始计"、"作战"、"谋攻"、"军争"等章节,内容丰富而精辟。
通过详细的描述和分析,孙子兵法揭示了战争的本质和规律,对后世的军事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阐述孙子兵法中的几个重要战略原则孙子兵法中有许多重要的战略原则,其中包括"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兵不厌诈"、"瞒天过海"等等。
这些原则指导着战争的策划与执行,对于胜利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通过深入理解这些原则,我们能够提升自己的领导能力和战略思维。
3. 实践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战略思维,我们将设计一系列的实践活动。
例如,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战争演习,让学生亲身体验战略决策和组织指挥的重要性;或者安排学生分组进行解决问题的比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教师会详细讲解孙子兵法的起源、内容和重要性,使学生对其有全面的了解。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历史战役和领导者的实际案例,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孙子兵法中的策略和原则。
孙子兵法中的战略与战术教学方案
一、引言
《孙子兵法》是古代中国著名兵书之一,被誉为战争智慧的经典。
本文将以《孙子兵法》为基础,探讨其中所包含的战略与战术原理,并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
二、战略原理
1.望远思细:了解整体形势和环境,提前做好准备。
2.宜攻宜守:根据敌我力量对比,灵活选择进攻或防御。
3.分而治之:将强大的力量分割成多个小部分,各个击破。
4.以和为贵:避免冲突与摩擦,寻求共赢合作。
三、战术原则
1.伏击战术:利用地形和时间等优势埋伏敌人,突然袭击。
2.肉搏战术:奋勇向前,近距离接触并歼灭敌人。
3.诱敌深入:利用虚实相生策略,引诱敌人陷入伏击圈。
4.士气攻心:通过宣传和激励,增强己方士气并瓦解敌方意志。
四、教学方案
1.理论学习:讲解《孙子兵法》中的战略与战术原理,介绍案例分析和实战
应用。
2.模拟演练:利用虚拟战场或实地训练场进行模拟战斗,让学员亲身体验各
类战术应用。
3.团队合作:组建小组,在实际场景中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4.战术研究:分析历史战役,并与《孙子兵法》中的原理相结合,深入挖掘
和研究。
五、总结
通过学习《孙子兵法》中的战略与战术原理,并结合实践演练,学员可以更好地了解如何在不同环境下制定有效的战略和运用相应的战术。
这有助于提升他们的领导和管理能力,并为未来面对复杂局势时做出明智决策。
孙子兵法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孙子兵法》为主线,围绕军事思考、战略谋划、战术运用等主题,旨在通过对孙子兵法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战略思维和决策能力,提高其领导和管理能力,培养出一批具有战略眼光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二、课程目标
1.掌握孙子兵法的核心理论;
2.理解军事思维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3.学习战略谋划的重要性和方法;
4.了解战术运用的基本流程和技巧;
5.提高学生的领导和管理能力。
三、课程安排
1.第一讲:孙子兵法的概述
2.第二讲:孙子兵法的核心理论
3.第三讲:军事思维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4.第四讲:战略谋划的重要性和方法
5.第五讲:战略执行的实践技巧
6.第六讲:战术运用的基本流程和技巧
7.第七讲:团队管理的基本要素
8.第八讲:领导力的提升和发挥
四、教学方法
1.讲授式教学:通过PPT、案例分析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和
理论。
2.讨论式教学: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详细了解和探讨典型案例,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能力。
3.实践式教学:通过实践教学、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领导和管理的艰辛和重要性,提高学生的领导和管理能力。
五、考核方式
1.平时表现:包括出勤率、参与度和课堂表现等。
2.小组讨论:根据小组讨论的贡献度和表现进行评分。
3.作业:根据作业的完成情况和质量进行评分。
4.期末考试:考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
《孙子兵法与谋略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孙子兵法与谋略学课程代码:学分/学时:1学分/16学时(其中理论16学时、实验学时、上机学时)开课学期:每学期滚动开课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先修课程:后续课程:课程负责人:王国巍、王庆、官性根、付骁开课单位:人文学院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课程性质:人格与素养课程群选修课教学目标:a)既注重传输《孙子兵法》与谋略学的学科知识,又激发广大学生对自我人格与谋略素养的充分关注,提高其品行修养和智慧水平。
b)《孙子兵法》与谋略学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需要在今天的高等教育中尽快确立起一种以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互动、经典与适用相结合的教学体式,成就人,成就事,学以致用,服务社会,实现学生在谋略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谋略修养;具有较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运用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三、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视频资料,并紧密结合原著,采用专题讲授和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以学习和继承的双重视角,对《孙子兵法》与谋略学进行深入的剖析与探讨。
四、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2、课程设计六、参考教材及学习资源[1]李炳彦.三十六计新编.北京:战士出版社.1954.[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3]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2.[4](英)邱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5]黄朴民.孙子兵法.长沙:岳麓书社.1991.[6]柴宇球.谋略论.北京:蓝天出版社.1991.[7]吴如嵩.孙子兵法辞典.沈阳:白山出版社.1993.[8]管正.孙子兵法与行政管理.沈阳:白山出版社.1999.[9]陶汉章.孙子兵法概论.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2.[10]赵承凤.齐鲁兵典.济南:济南出版社.2012.[11]王国巍.孙子兵法与谋略学教程(修订版).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15.。
孙子兵法教案第一部分:概述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经典著作。
本教案旨在介绍孙子兵法的基本内容、重要观点以及如何运用于现代战争思维中。
第二部分:孙子兵法的基本内容孙子兵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 基本军事观念孙子兵法以“战争的艺术”为核心,强调“攻”、“守”、“战”、“节”等基本军事观念。
其中,“攻”与“守”是战争的两种基本态势,“战”指的是在敌军与我军力量对比下选择战争的时机和方式,“节”则强调战争中的资源管理与节制。
2. 军事战略孙子兵法认为战略决定战争的胜败。
战略上应综合考虑敌情、地形、士气等因素,灵活运用各种战法,实现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目标。
3. 军事组织与指挥孙子兵法注重军事组织与指挥的重要性。
合理组织部队结构、培养良好的士兵作战素质,以及高效指挥与协调,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关键。
第三部分:孙子兵法的重要观点1. 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强调了解敌人的情报、实力以及弱点,以便通过有针对性的战略与战术取得优势。
2. 上兵伐谋孙子兵法强调运用智慧和计谋,通过影响敌人的决策和行动,达到迅速取胜的目的。
3. 防守为主,攻击为辅孙子兵法认为防守能够保护自身并消耗敌人的力量,积蓄力量后再采取进攻。
4. 以奇制胜孙子兵法鼓励运用奇袭、伏击、偷袭等战术手段,打破敌人的预料,取得意外战果。
第四部分:如何运用孙子兵法于现代战争思维中1. 学习与应用孙子兵法通过深入学习孙子兵法的原著,理解其基本思想及其背后的智慧,将其运用于现代战争思维中,为战争决策提供参考。
2. 灵活运用孙子兵法的战略原则将孙子兵法中的战略原则与现代技术、情报等因素相结合,制定符合实际的战略和战术方案。
3. 建立高效指挥与协调机制孙子兵法强调高效的指挥与协调,现代战争中也需要建立高效指挥系统,确保信息的传达和决策的迅速实施。
4. 运用科技手段增强战斗力结合当代科技手段如无人机、网络战等,与孙子兵法的原则相结合,提高战斗力与战争效能。
孙子兵法中的谋略教案【教案】孙子兵法中的谋略【教案内容】前言:《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学经典之一,被誉为古代兵学的典范。
其内容丰富,包含了丰富的战争策略和谋略思想,对于实践中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教案将以《孙子兵法》中的谋略为核心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其中的原则和策略。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孙子兵法》的背景和作用;2. 理解《孙子兵法》中的谋略思想;3. 掌握《孙子兵法》中几个重要的谋略原则;4. 能够运用《孙子兵法》中的谋略原则进行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二、教学重难点:1. 理解《孙子兵法》中的谋略思想,把握其核心要义;2. 能够将谋略思想应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内容:1. 《孙子兵法》的背景和作用;2. 《孙子兵法》中的谋略思想;3. 几个重要的谋略原则的讲解和分析;4. 谋略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授课方式;2. 以案例分析为主要教学方法;3. 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孙子兵法》的背景和作用(20分钟)1. 介绍《孙子兵法》的背景和历史地位;2. 分析《孙子兵法》在军事和管理领域的应用价值。
第二步:《孙子兵法》中的谋略思想(30分钟)1. 介绍《孙子兵法》中的谋略思想的基本概念;2. 分析《孙子兵法》中的主要谋略原则,如攻、守、进、退等;3. 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谋略思想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第三步:几个重要的谋略原则的讲解和分析(30分钟)1. 介绍几个重要的谋略原则,如兵势、合纵连横等;2. 讲解这些原则的内涵和应用方法;3. 鼓励学生思考和提问,以加深对谋略原则的理解。
第四步:谋略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应用案例分析(40分钟)1. 提供实际问题案例,要求学生结合《孙子兵法》中的谋略原则进行分析和解决;2. 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分析,评价不同方案的优劣。
孙子兵法教案(一)孙子兵法教案教案简介•课程名称:孙子兵法•教学对象:中学生•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孙子兵法》,让学生了解兵法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战略思维和领导能力。
•教学方式:讲授、讨论、分组活动课程大纲1.介绍《孙子兵法》的出处和历史背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解读《孙子兵法》中的核心思想和兵法原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兵者,诡道也。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3.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分析和讨论《孙子兵法》中的兵法原则,并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解读。
4.分享: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分享他们小组的讨论成果。
5.总结:总结《孙子兵法》中的核心思想和兵法原则,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其运用到生活和学习中。
6.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取一则现实案例,结合《孙子兵法》中的兵法原则进行分析。
教学资源•《孙子兵法》文本•小组分工表•选派代表表教学评估•分组讨论的质量和活跃程度•个人分享的准确性和逻辑性•作业的完成情况和分析深度拓展活动•安排学生分组进行模拟战役,利用《孙子兵法》中的兵法原则进行对抗。
•邀请军事专家或退伍军人到课堂上分享自己对《孙子兵法》的理解和应用经验。
以上是《孙子兵法》教案的基本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求,可以适当调整和补充教学内容。
希望本课程能激发学生对兵法和战略思维的兴趣,并对其人生和学习产生积极影响。
孙子兵法教案(续)教学步骤1. 引入(5分钟)•介绍《孙子兵法》的出处和作者孙子,让学生了解其历史背景。
•引发学生对兵法和战略思维的兴趣,提出问题如:“你认为战争中的胜利有什么关键因素?”2. 解读《孙子兵法》中的核心思想和兵法原理(10分钟)•结合《孙子兵法》文本,讲解兵法的基本概念和核心原则,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等。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这些原则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分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兵法原则进行分析和讨论。
孙子兵学教案教案标题:孙子兵学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并解释《孙子兵法》的基本原理和战略思想。
2. 分析并应用《孙子兵法》的战略原则和策略方法。
3. 培养学生的战略思维和决策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孙子兵法》的基本原理和战略思想。
2. 分析《孙子兵法》中的战略原则和策略方法。
3. 运用《孙子兵法》的战略思维和决策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并应用《孙子兵法》中的战略原则和策略方法。
2. 培养学生的战略思维和决策能力。
教学准备:1. 《孙子兵法》原文及相关解读资料。
2.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孙子兵法》的背景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战略思维的兴趣。
2. 提问学生对《孙子兵法》的了解程度,并简要介绍《孙子兵法》的基本内容。
二、理论讲解(15分钟)1. 介绍《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及其时代背景。
2. 解读《孙子兵法》的基本原理和战略思想,包括兵法的目的、战争的本质和兵器的使用等。
3. 分析《孙子兵法》中的战略原则和策略方法,如攻守、虚实、兵力运用等。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分发相关案例,让学生阅读并分析其中的战略问题。
2. 引导学生运用《孙子兵法》中的战略原则和策略方法,解决案例中的问题。
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的分析和解决方案。
四、活动实践(15分钟)1. 设计一个小型模拟战役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
2. 学生根据《孙子兵法》的原则和方法,制定战略计划,并进行实际操作。
3. 每个小组进行战役演练,并进行总结和评价。
五、总结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总结《孙子兵法》的基本原理和战略思想。
2. 学生评价自己在活动实践中的表现,并讨论所遇到的问题和改进方法。
3. 教师进行总结,并展示学生优秀的战略计划和操作方案。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一步阅读和研究《孙子兵法》的相关资料,扩展对战略思维的理解。
2. 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活动,讨论《孙子兵法》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意义。
《孙子兵法与谋略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孙子兵法与谋略学
课程代码:
学分/学时:1学分/16学时(其中理论16学时、实验学时、上机学时)
开课学期:每学期滚动开课
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
先修课程:
后续课程:
课程负责人:王国巍、王庆、官性根、付骁
开课单位:人文学院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课程性质:
人格与素养课程群选修课
教学目标:
a)既注重传输《孙子兵法》与谋略学的学科知识,又激发广大学生对自我人格与谋略素养的充分关注,提高其品行修养和智慧水平。
b)《孙子兵法》与谋略学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需要在今天的高等教育中尽快确立起一种以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互动、经典与适用相结合的教学体式,成就人,成就事,学以致用,服务社会,实现学生在谋略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谋略修养;具有较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运用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三、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视频资料,并紧密结合原著,采用专题讲授和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以学习和继承的双重视角,对《孙子兵法》与谋略学进行深入的剖析与探讨。
四、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2、课程设计
六、参考教材及学习资源
[1]李炳彦.三十六计新编.北京:战士出版社.1954.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3]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2.
[4](英)邱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5]黄朴民.孙子兵法.长沙:岳麓书社.1991.
[6]柴宇球.谋略论.北京:蓝天出版社.1991.
[7]吴如嵩.孙子兵法辞典.沈阳:白山出版社.1993.
[8]管正.孙子兵法与行政管理.沈阳:白山出版社.1999.
[9]陶汉章.孙子兵法概论.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2.
[10]赵承凤.齐鲁兵典.济南:济南出版社.2012.
[11]王国巍.孙子兵法与谋略学教程(修订版).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