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毕业设计模板
- 格式:pptx
- 大小:2.97 MB
- 文档页数:21
华东理工大学文件校教〔2017〕76号华东理工大学关于印发《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规范(修订)》的通知为进一步规范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学校修订了《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华东理工大学2017年11月15日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规范(修订)为规范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现就开题报告、文献翻译、论文文档格式等作如下规定:一、总体要求以下要求适用于开题报告、文献翻译和论文。
1.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封面和毕业论文封面由学校统一印制并发放。
2. A4纸,单面打印。
3. 页面设置:左、右、下边距为2.5厘米,上边距为2.8厘米,页眉和页脚均为2厘米。
4. 字间距设置为“标准”,行间距设置为“1.25倍行距”。
特别说明的除外。
5. 非汉字统一使用Times New Roman体。
汉字默认使用宋体,特别说明的除外。
二、开题报告与文献翻译(一)开题报告1. 标题:用黑体小二号粗体并居中,段前距为12磅。
标题下为学生班级、姓名和学号,班级和姓名之间在半角状态下空一格,格式为“班级姓名(学号)”,使用黑体四号并居中,段后距为12磅。
—2 —2. 摘要和关键词:只需要中文,“摘要:”和“关键词:”分别另起一行左对齐,用黑体小四号,具体内容使用宋体小四号,超出一行顶格排版。
关键词包含3至5个字或词组,中间用逗号分隔,结束时不用标点符号。
3. 正文:开题报告的正文分为“1 研究背景”“2 文献综述”“3 技术路线”“4 进度安排”和“5 参考文献”等五个一级标题。
一级标题不需要另起页,用黑体小二号居中,段前距为12磅。
第五部分中的具体参考文献格式参见论文参考文献部分,其他正文格式参见论文正文格式。
4. 页眉:页眉左端顶格为该篇文章的标题,并在文章标题后面加上“(开题报告)”;右端右对齐为页码,用阿拉伯数字。
字号为五号。
(二)文献翻译1. 标题:用黑体小二号粗体并居中,段前距为12磅。
标题下为文献原文作者姓名及其相关信息,用黑体四号并居中,段后距为12磅。
华东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实施方案依据华东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指导手册的原则,并结合我系具体情况,特制订如下方案: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类型及结构根据计算机学科的特点,毕业课题分为三种类型:理论型、科研型和工程型。
1.理论型理论是对课题涉及的事物及其属性和运动规律的理性概括,具有一般性和严密的论证性。
一般来说来,所有计算机应用领域都有理论型课题。
理论型论文并不一定要有形式化的定理证明系统。
(1)多数的理论型论文是将前人的工作作为假设前提,在此基础上作一、二步推进。
(2)对于前人尚未展开过工作的理论问题,给出理论模型,并证明它的适用性。
(3)如果不能给出严格的定律和形式证明,作为论文,论证和验证必不可少,论证是收集、引用说明问题的资料、数据、其它文章的结论;验证是以计算机软件或硬件做出模拟、仿真或验证实物,通过演示表示其结果的正确性。
(4)将前人的理论研究用自己的观点复述或综述几个人的论点得到一篇目标完整的理论型论文。
对理论型论文,强调学术性。
例如,解决了一个众所周知的问题,纠正了某理论的错误且提出解决修正方案,或自己提出有意义的模型、定义,且有定理、命题、或性能比较、分析、测试报告等。
对这类论文重点收集整理问题的发现规律,解决问题所用到的基本知识,解决问题的独特方法,定理证明,算法设计和分析。
论文结构一般安排如下:(1)引言(重点描述要解决的问题的来源,难度,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全文的组织等)(2)基本知识(解决问题涉及的基本定义,定理,及自己提出的概念等)(3)推理过程及结论(给出问题解决方案,包括定理证明,算法设计,复杂性分析等)(4)结束语(全文总结及展望)这类工作可以不进行系统演示,但应有指导教师的认可并出具证明,且有一定的工作量。
2.科研型这类课题,整体来说,不一定要做出工程产品或日后可实施的技术规范。
科研型课题带有首创和探索性,只希望基本成功,在关键技术上有突破,有创新点,不排除重大缺陷。
华东理工大学关于印发《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的若干规定》的通知校教〔2017〕5号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训练,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实现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
现将修订后的《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的若干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华东理工大学2017年1月18日华东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的若干规定毕业论文(设计)是本科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本学科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训练,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一、目标与要求各院(系)应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学校规定,制定符合本学科特点的《院(系)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明确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培养的具体目标,应达到的质量标准,并建立行之有效的全面质量管理制度。
各院(系)制定的《管理办法》应及时告知本院(系)所有师生,并报教务处备案。
二、选题与指导教师选派做好选题与指导教师选派工作是顺利开展毕业论文(设计)的前提。
各院(系)要结合以下几点原则,制定适合本院(系)实际情况的《管理办法》。
1.选题难易度及工作量,一般应控制在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如期完成的程度。
各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实际工作时间不得少于12周,有条件的专业可以安排更多时间。
—2 —2.选题应符合专业教学的基本要求,必须同本专业、学科紧密相关,鼓励不同专业或不同学科之间交叉融合。
选题要贴近社会生产生活实际,并具有一定学术性,体现教学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原则。
综述类课题不宜作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课题。
3.为保证工科专业学生同时得到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两方面的基本训练,工科专业的毕业环节实行“套餐”制。
毕业小设计任务书课题:年产30吨硫酸庆大霉素工程发酵车间的初步设计2010年11月22日至2010年12月31日共六周学院(系)生物工程学院专业班级生工07姓名2010年12月24日课题来源:以原上海第四制药厂硫酸双氢链霉素生产过程为基础课题的目的、意义:通过模拟工程设计,了解工程设计的一般过程,学会收集数据、查找手册、工艺计算、带控制点的工艺管道流程图及车间设备平面布置图的设计,达到毕业小设计教学大纲的要求。
要求:掌握工程设计中物料、能量、设备的三大衡算,对非工艺提条件,并能进行带控制点的工艺管道流程图及车间设备平面布置图的设计。
课题主要内容及进展:生物制药厂的发酵车间初步设计设计说明书设备一览表带控制点的工艺管道流程图车间设备平面布置图设计图例说明2010.11.22——2010.12.6 确定设计流程,并在此基础上完成设计的计算部分(物料衡算、设备衡算、能量衡算),将计算数据进行汇总。
2010.12.7——2010.12.17 确定非工艺设计的要求,完成带控制点的工艺管道流程图的设计,确定车间各系统布置方案,讨论并通过设备布置草图。
2010.12.18——2010.12.31 完成设备平面布置图的设计,撰写设计说明书,设计答辩。
目录§1 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筹建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 环境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华东理工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实习大纲一.毕业实习的目的与要求(一)毕业实习的目的毕业实习是实践性的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大学中所学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训练,也是顺利完成毕业环节教学的基础和前提。
安排毕业实习的基本目的,在于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业务水平,尤其是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以便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1.是对学生在校理论学习成果的综合运用和检验。
作为整个教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毕业实习的一个重要功能,在于运用教学成果,检验教学成果,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兴趣。
运用教学成果,就是把课堂上学到的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尝试性地应用于专业领域内的实际问题,并从理论的高度对相关工作的解决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设想。
检验教学成果,就是看一看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到底有多大距离,并通过综合分析,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便为完善教学计划,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提供实践依据。
2. 通过毕业实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消化、补充和巩固已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
让学生找出自身状况与社会实际需要的差距,培养其适应环境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努力进取、开拓创新的积极精神,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并在以后的学习期间及时补充相关知识,为求职与正式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识、能力准备,从而缩短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心理转型期。
3.通过毕业实习的开展,使学生尽快熟悉从事本专业业务所需的相关环境和根据,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通过毕业实习环节的实践训练,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掌握程度和实际应用能力;检查学生与毕业论文(设计)有关的各项准备工作的计划性和完善程度。
(二)毕业实习要求毕业实习是学生在校期间最重要的实践环节。
学生应以实习单位为课堂,认真完成毕业实习,使其真正收到实效。
在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1. 以正式工作人员的身份进行实习。
年产7500吨普通级PVC电缆料生产车间工艺设计第一部分:设计依据1.1 设计题目:年产7500吨普通级PVC电缆料生产车间工艺设计;1.2 产品规格:聚氯乙烯电缆料约为4mm³4mm³3mm的方形颗粒物或具有相当大小的圆柱状颗粒物。
1.3 产品标示:-90;型号:HⅡ名称:Ⅱ型90℃护层级软聚氯乙烯塑料;工作环境:导体线芯最高允许工作温度为90℃;主要用途:450/750V及以下电线电缆的护层;颜色:红色、黑色、黄色、蓝色、绿色、棕色、白色、灰色等,其他颜色由用户与生产厂双方协商确定。
1.4 产品产量:年产量为7500吨左右;1.5 技术要求:外观:聚氯乙烯电缆料应塑化良好,色泽均匀,不应有明显的杂质。
形式:4mm³4mm³3mm方形或圆柱状颗粒物。
执行标准:GB/T8815-2008及GB/T8815-2002。
相关规定:PVC电缆料的机械、物理性能与电性能应符合表1-1和表1-2的规定。
表1-1 聚氯乙烯电缆料的机械、物理性能与电性能注:1.相对密度指标由供需双方协商,一般相对密度不大于1.40。
2.阻燃性能用氧指数指标考核,指标值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3.根据用户要求,生产厂可提供产品长期耐热性评定报告。
表1-2 聚氯乙烯电缆料的机械、物理性能1.6 试验方法:外观检查:在自然光线下用肉眼观察。
试样制备:将粒料混合后在温度为(165±5)℃的开炼机上炼塑5min~10min,再在温度为(165±5)℃的液压机中按不加压预热、加压预热、加压冷却的顺序压制15min~20min出模。
试片厚度应符合各测试项目的规定。
在实验前标定试样的标线和厚度,且在此条件下进行试验。
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按GB/T1040的规定进行,实验为Ⅱ型,厚度为(1.0±0.1)mm,拉伸速度为(250±50)mm/min。
试样在温度为(23±2)℃,相对湿度为45%~55%的环境状态中调节不少于4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