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中小企业品牌竞争力年评价前百名
- 格式:doc
- 大小:80.00 KB
- 文档页数:3
篇一:《中国制造2025心得体会》《中国制造2025》心得体会2015年7月14日,工信部XX博士为我们详细解读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
现就XX博士的解读,谈谈我对《中国制造2025》的理解认识。
一、总体认识近十年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规模大幅提升,已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
如今,全球正掀起新一轮科技革命,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以及新兴市场国家成为承接产业转移新阵地是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双重挑战。
为了加快推进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提质增效,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中国制造2025》重大部署。
实施《中国制造2025》,建设世界制造强国,是我们吸取错失前两次工业革命的历史经验教训,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战略选择。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的核心是变革,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迭代更新。
《中国制造2025》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两化融合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重大技术装备需求为目标的指导思想,正是为了适应新常态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
下面我将从人才建设和质量和品牌建设两个具体方面谈谈我对《中国制造2025》的认识。
二、人才建设在实现制造强国的道路上,人才为本是核心。
XX教授在解读《中国制造2025》时,强调要以人才为本,打造创新型人才、技术技能人才和企业家人才三支人才队伍,这也是我非常认同的。
只有健全完善中国制造从研发、转化、生产到管理的人才培养体系,才能为推动中国制造业从大国向强国转变提供人才保障。
与制造业发展要求相比,我国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制造业人才培养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对制造业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突出,制造业人才总量短缺,结构不合理,领军人才匮乏;二是制造业人才培养投入总体不足,培养培训机构能力建设滞后,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三是对制造业人才的认识仍有偏差,重学历文凭、轻职业技能的观念还未从根本上得到扭转,企业职工和青年学生学习技能的积极性不高,制造业人才仍然面临发展渠道窄、待遇偏低等问题,人才成长发展的社会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中小企业品牌竞争力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者:丛日强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30期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市场竞争已进入品牌竞争时代。
面对强大国内外品牌的压力,中小企业要寻求长远发展、永续经营,不断提高品牌竞争力就成为必然要求。
关键词:中小企业;品牌竞争力建设;问题;对策Abstract: Along with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further, market competition has entered the era of brand competition. In the face of strong domestic and foreign brands of pressure,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to seek long-term development, sustainable management, continuously improve brand competitiveness has become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Key word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brand competitiveness construction; problem; countermeasure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一、中小企业品牌竞争力建设存在的问题1.品牌缺乏整合规划。
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管理者缺乏对企业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市场定位等大政方针的地考虑,更加注重或片面强调一些短期的指标,如销售增长率、市场份额、利润等,往往认为做品牌是大企业的事。
部分企业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但还是停留在促进销售等短期目标上,重视商标的注册和广告宣传,关于品牌的整合意识比较薄弱,品牌的努力只停留在某个方面,没有全面系统的规划,往往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只是一些片面的、补漏式的努力,哪儿有问题就往哪儿去,不断为问题而奔命,看上去没完没了,忙个不停,但最后仍然没有建成一个成功的品牌。
中小企业的品牌建设摘要:品牌意味着竞争优势,只要企业存在就需要做品牌。
文章通过对中小企业品牌建设的分析,提出中小企业必须在建设品牌之前考虑能否持久和是否具备相应能力和资源的问题,其品牌建设的成功关键在于stp、产品质量、品牌设计、品牌规划、广告宣传和服务。
关键词:中小企业,品牌,品牌建设成功企业大都有自己的品牌和品牌战略。
作为我国企业主体的中小企业,其发展随着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受到品牌的约束。
企业只要存在,就必须做品牌,塑造品牌是中小企业做强、做大的必然之路,是企业发展目标的重要部分。
那么中小企业应该如何进行品牌建设呢?一、中小企业品牌建设之前的思考1、能否持之以恒一个强势品牌的塑造非一朝一夕之功,其难度大于引进一台先进设备。
中小企业的品牌建设要循序渐进、不断积累,讲究厚积薄发,具有甘做冷板凳的耐性,要求企业在纷繁的竞争变化中保持冷静的头脑,持之以恒致力于品牌建设。
中小企业普遍缺乏品牌常识,只看到短期的市场需求,对长期的市场状况缺乏考虑,在品牌创建过程中随意改变品牌定位、个性、形象等要素,对品牌形象造成了模糊,这正是困扰品牌成功的桎梏所在。
所以中小企业在品牌建设之初就应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尽管市场在变,环境在变,但品牌形象、定位不能变。
要持续、连贯地进行品牌创新和传播,只有经过一定时间后,品牌才会被接受,并日益凸现出品牌的价值。
否则,再好的品牌终究只能被无情的时间淘汰,被消费者所淡忘。
2、是否具有创建品牌所需的能力和资源企业的产品是品牌的支撑实体,品牌定位要对应于企业产品的特征,企业必须具有相应的技术能力,而企业的技术能力体现在设备投入、研发人才、专利或发明等方面的多寡。
除了技术能力,人才和资金也是创建品牌的关键资源。
首先,品牌建设是长期的过程,需要专业人才对品牌进行规划、执行与监督。
中小企业一来规模小,二来发展前景不明朗、市场地位弱,难以吸引到所需的优秀人才,对品牌建设的连续性将产生消极影响。
我国企业的品牌竞争力提升战略研究(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 经济全球化时代,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品牌竞争已经逐步国际化。
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品牌竞争力的来源,引入价值链的分析方法名牌企业采取的哑铃战略,同时结合中国企业的现状,提出中国企业应该通过强化价值链中的研发和营销环节来营造品牌竞争力的思路。
[关键词] 品牌核心竞争力品牌竞争力一、概念的澄清——品牌、品牌竞争力1.品牌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品牌是一种名称、名词、标记、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藉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区别开来。
”从感性角度看,品牌是一个产品或一个企业在视觉、情感、理念和文化等方面的综合形象。
2.品牌竞争力品牌竞争力是指某一品牌开拓市场、占领市场的能力。
一个品牌只有它所代表产品不断地扩大市场的份额,并能够巩固自己的市场,才算有竞争力。
品牌竞争力主要是由其产品在同类产品或相关产品是市场上的销售份额所决定的。
国际上一般认为品牌国际竞争力除与市场份额相关外,还有品牌的市场领导能力、品牌的稳定性、国际化能力等方面的内涵。
品牌竞争力与强势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具有高度的同一性,品牌竞争力本身就是核心竞争力。
这是因为,品牌竞争力具有不可替代的差异化能力,使企业能够持续盈利的能力,并且品牌竞争力统领企业其他所有竞争力,是处于核心地位上的能力。
二、提高品牌竞争力的战略探求——哑铃型战略1.哑铃型战略的实施品牌竞争力的最终的提高,就战略措施而言,关键是营造核心能力,培育竞争优势。
一个企业必须明确其产品品牌的核心能力究竟在整个产品价值链的哪个环节。
从世界上著名品牌的发展轨迹来看,营造品牌的核心能力主要在于技术开发与创新和市场的营销策划这两个最主要的环节。
目前,全世界的领先品牌正日益转向采用一种战略——通过将生产外包而集中精力运作品牌获取利润,而不是依靠保留生产线的方法来达到目的,即“哑铃型战略”。
发布会现场答记者问实录作者: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半月》2023年第10期问: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实体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的发展。
前三季度工业生产稳步回升,企业利润恢复速度加快。
如何评价前三季度工业经济发展的情况?答: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落细国务院出台的系列稳增长政策“组合拳”。
聚焦规模大、带动性强的钢铁、有色等10个重點行业,会同有关部门分别制定实施了2023-2024年稳增长工作方案。
在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工业生产稳定增长。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增速较今年上半年加快0.2个百分点。
主要行业运行总体平稳,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前三季度,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7个行业增加值同比保持增长。
装备制造业实现较快增长。
前三季度增加值同比增长6%,增速高于整体工业2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9个百分点,特别是9月份,电气机械、化工、电子和汽车4个行业对整体工业增长贡献接近六成。
原材料制造业生产加快。
前三季度增加值同比增长6.5%,增速较上半年加快1.3个百分点。
其中,化工、有色金属行业需求改善,增速较快。
新动能领域产品保持较高增速。
前三季度,太阳能电池、充电桩产量分别增长63.2%、34.2%。
电子产品产量稳步提升,三季度以来智能手机产量持续提升。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631.3万辆和627.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3.7%、37.5%。
多数省份工业经济稳定恢复。
前三季度,31个省份中28个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个省份较上半年增速加快或降幅收窄。
10个工业大省中8个省份增速较上半年加快,江苏、山东、四川、河北、湖北、浙江等6个省份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积极因素不断累积。
前三季度,制造业投资持续增长,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1.3%,连续36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工业出口降幅收窄。
我国中小企业品牌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摘要】本文对中小企业品牌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我国中小企业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品牌建设对策一、我国中小企业品牌建设现状截至2007年,我国中小企业已达4200多万户,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品牌建设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纵观全国中小企业,其品牌发展现状如下。
1、中小企业拥有全国知名品牌比例远低于市场覆盖率我国的中小企业活跃在国内外市场上。
据调查,产品市场覆盖多个国家与地区的中小企业占26.72%,覆盖全国的占39.65%,覆盖本省的占17.97%,市场限于本地的占15.66%。
而其中只有22.32%的中小企业认为其品牌是全国知名品牌,仍有28.84%认为没有品牌。
可见,中小企业拥有全国知名品牌的比例还很低,多数中小企业的品牌仍待建设。
2、中小企业普遍对品牌建设重视不够,多采用贴牌和无牌生产模式虽然多数中小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较高,却陷入价格战的怪圈,核心品牌的缺失使之无稳定的盈利模式。
《中国企业品牌管理能力白皮书》表明,年销售额低于五亿的中小企业中69%没有基本的品牌定位,86%的企业没有完整的品牌规划。
以浙江为例,浙江现有的注册商标数虽然位居全国第二,但约80%企业采用贴牌和无牌生产模式,产品以外销为主。
企业普遍将自有品牌建设置于企业发展战略的辅助因素地位。
据统计,平均1家企业只有0.7件商标,每5344家企业法人就有一件驰名商标。
进入全省质量档案的12437家企业中,无牌企业6083家,占比高达48%。
3、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品牌弱势,出口商品价格低廉虽然我国中小企业品牌建设的意识逐步增强,但由于受自身及外部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品牌竞争力并未得到实质性的提高,且普遍表现为缺乏品牌竞争优势。
中小企业品牌竞争力的提升程度与国家综合实力增强程度不成正比。
目前我国的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位,贸易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彩电、冰箱、服装等百余类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位,相比我国在国家综合能力方面的提升,中小企业的品牌却未取得应有的竞争优势,其创造的经济总量、总价值与其在世界市场中的占有率不对称。
如何提升品牌的核心竞争力美国经济的衰退和全球高新技术市场增长的滞缓,给寻求跨地域发展的企业投下了重重的阴影,以往成功的经验已不足以借鉴。
中国企业目前所具有的竞争力只能保持3~5年的时间。
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品牌的寿命周期将会大大缩短。
面对国际、国内环境的巨大变化,企业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必须进行重新评价和创造。
受Enterprise IG 公司邀请,笔者参加了2001年10月24日在香港由美国《商业周刊》主办的“亚洲企业品牌战略研讨会”。
会议邀请了国际知名的品牌管理顾问公司、品牌规划顾问公司、专家和香港国际知名品牌的企业,就如何应对目前迅速变化的经济环境和全球化的到来,深入而广泛地探讨了现代企业品牌管理方面的问题。
受与会者一些观点和思想的启发,关注国内企业,现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品牌竞争力的先决条件来自美国和亚太地区的与会品牌管理专家一致认为,近期美国经济衰退和全球高新技术市场增长滞缓的局面,给寻求跨地域发展的企业投下了重重的阴影,以往成功的经验已经不足以借鉴,必须通过重新评价和创造新的品牌竞争力才能保留和开发新的客户和消费者。
品牌的竞争力已不容忽视。
讨论会给我们一个清晰的结论是,在日益动荡多变的市场条件下,品牌已经成为赢得顾客忠诚和企业求得长期生存与成长的关键。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要重新审视其品牌管理策略。
特别是对于国内的企业,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不断创新的压力已经直逼本土的企业必须将竞争的水平提升到国际水准,而不是“窝里斗”。
在全球环境下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经越来越多地和产品品牌的竞争力联系在了一起,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彼此制约、相互依存的,这是加入世贸之后的中国企业必须要保持清醒的一点。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比如某些技术、技能和管理机制。
一个连续成功的企业必定有其核心能力,这种能力需要开发、培养、不断巩固以及更新,因为即使建立了核心竞争力,也还有可能再瓦解。
2013年中国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100强引言:2013年11月30日,第八届中国中小企业家年会暨小企业产品展示交易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开幕。
来自知识产权行业的知名企业北京中细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喜获“2013年中国成长型、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100强”,其公司CEO孔先生做了精彩演讲,总结了当前国内知识产权行业的生存现状,并对我国知识产权行业发展的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2013年11月30日,第八届中国中小企业家年会暨小企业产品展示交易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开幕。
本次大会由中国中小企业商业企业协会主办,工信部中小企业司、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国家工商总局个体司、人社部劳资所等协办,年会将研究中小企业自身不足,迸发内在动力,调整结构,满足内需,加快改革,来自国家有关部委领导、金融机构代表和国内各行业近百家优秀中小企业出席了会议,来自知识产权行业的知名企业北京中细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也获邀出席。
大会伊始,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副会长、第八届中国中小企业家年会组委会主席、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会长姜明先生做了精彩开幕致辞。
他首先对到场的嘉宾表示感谢,其演讲主题主要围绕“当前国内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以及融资难”等现状展开,并从中小企业如何实现融资便利化、促进城镇化、规模集聚化、手段信息化等方面做了具体阐述。
此外,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李毅中,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宋兰,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副司长王德生,工信部中小企业司副司长许科敏,国家工商总局企业注册局巡视员王树燕分别就国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相关政策做了专题解读;著名经济学家任玉岭、茅于轼和邱晓华分别就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另外来自金融界的代表学者以及企业家代表均登台亮相,对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大会公布的《2013年中国中小企业生存报告》由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长安大学中国中小企业研究中心共同编制,其主要围绕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基础,除了总结2013年国内微企业生存现状之外,也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方针政策,如推动战略新型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重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支持微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微小企业的发展,加快银企合作的步伐,解决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难”等突出问题。
注塑机哪个品牌好_注塑机品牌有哪些目前市场当中,注塑行业的发展进入一个蓬勃时期,这几年市场上杂牌注塑机越来越多,虽然对于生产者来说,这种市场趋势带给我们很大的优势和更多的发展空间。
但是同样的也带给了我们很大的障碍。
市场需求大,一些性能较差的机器也是鱼目混珠,混在优秀品牌中间。
如何鉴定怎样的注塑机是好的注塑机,但是归根到底市场竞争的最主要根基却是商品的质量和成本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对于注塑机的选择更加慎重,但是目前注塑机哪个牌子好呢?目前注塑机品牌有哪些呢?注塑机品牌有哪些?1. 韩国及台湾注塑机品牌有哪些:宇部、LG、台湾亚塑、台湾震雄、台中精机、全力发、富强鑫、超群、华嵘、义展、舜展、TMC、群基、南嵘、今机、宗伟、华钦、精机、联塑、台塑、百塑(Multiplas)2. 香港注塑机品牌有哪些:仁兴、东华、恒生、宝源、亿利达、亚勤、颐光、百特灵、伊之密、全盛、佳明3. 国产注塑机品牌有哪些:大禹、海天、华大、格兰、博创、宏大、王牌、东方、涌太、海泰、精力、力马、宏天、宏太、力广、弘力、海星、海鹰、海达、涌江、三顺、金星、浙江塑机总厂、柳塑、申达、双马、三元等欧美品牌前5名:德马格、赫斯基、雅宝、克劳斯玛菲和恩格尔日韩品牌前5名:日钢、发那科、LS、东芝和住友中国品牌前5名:海天、震雄、东华、力劲和富强鑫注塑机哪个品牌好?注塑机哪个牌子好?注塑机哪个品牌好?——震德塑料机械有限公司(震德)震德塑料机械有限公司位于人杰地灵的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诞生于1986年,目前为香港震雄集团独资企业,是中国注塑机行业最具规模的注塑机生产基地之一。
震德公司目前占地面积13万多平方米,拥有超亿元固定资产和精良设备,现有员工1000多人。
震德作为中国注塑机行业的顶尖制造商之一,年生产规模达到24000单位台,向用户提供注射量44克—62845克各型中英文电脑全自动精密注塑机,并根据客户需要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得到了社会各界广大用户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