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教案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556.50 KB
- 文档页数:28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2)培养学生对具体设计任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编制注射成型工艺规程的能力和设计塑料模具的能力。
(4)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生产实践经验,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5)通过课程设计实践,训练并提高学生在理论计算、结构设计、查阅设计资料和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以及编写技术文件等方面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1)塑料模具设计题目为中等复杂程度塑件,并满足教学要求和生产实际的要求,设计题目选自生产第一线。
(2)及时了解模具技术发展动向,查阅有关资料,准备好设计所需资料和工具。
(3)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结合生产实际综合地考虑经济性、实用性、可靠性、安全性及先进性等方面的要求,严肃认真地进行模具设计。
(4)要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充分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注意培养创新意识和工程意识。
(5)严格遵守学习纪律,遵守作息时间,不得迟到、早退和旷课。
(6)注射工艺计算正确,编制的塑料注射成型工艺规程符合生产实际;(7)模具结构合理,凡涉及国家标准之处均应采用国家标准,图面整洁,图样及标注符合国家标准。
(8)图纸机绘(计算机绘图)。
三、设计前的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1.先期课程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是在学生具备了机械制图、公差与技术测量、材料及热处理、机械设计基础、金属塑性成形原理、成形设备、机械制造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等必要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
完成本专业教学计划中所规定的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也是保证学生顺利进行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必要实践教学环节。
2.设计前应注意的事项(1)设计前必须预先准备好资料、手册、图册、绘图仪器、计算器、图板(计算机)、图纸、报告纸等;(2)设计前应对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原始资料进行认真地消化,并明确设计要求再进行工作。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上册)电子教案完全版第一章:塑料成型工艺概述1.1 塑料成型的基本概念塑料的定义与特性塑料成型的定义与分类1.2 塑料成型工艺流程制品设计模具设计成型设备选择成型工艺参数设定1.3 塑料成型工艺的特点及应用不同塑料的成型特点常见塑料成型工艺的应用领域第二章:塑料材料的性质与选择2.1 塑料的基本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电性能2.2 塑料的成型性能流动性能热性能收缩与翘曲性能2.3 塑料材料的选择塑料选材原则常见塑料材料介绍第三章:塑料成型设备3.1 塑料成型设备分类注射成型机挤出成型机压制成型机吹塑成型机3.2 主要成型设备的工作原理与结构注射成型机的工作原理与结构挤出成型机的工作原理与结构3.3 塑料成型设备的选择与使用设备选择的考虑因素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第四章:塑料成型模具设计基础4.1 模具的基本结构与分类冷模具热模具4.2 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步骤模具设计的原则模具设计的步骤4.3 模具设计中的关键因素模具尺寸与精度模具的材料与热处理模具的冷却与加热第五章:塑料成型工艺参数设定与调整5.1 成型工艺参数的定义与作用温度压力速度时间5.2 工艺参数的设定与调整方法实验法经验法计算机模拟法5.3 工艺参数的优化与控制工艺参数优化的目的与方法工艺参数的控制与调整技巧第六章:塑料注射成型工艺6.1 注射成型工艺流程注射成型工艺的基本步骤模具的加热和冷却注射成型周期6.2 注射成型参数设定与调整注射压力注射速度模具温度保压时间和冷却时间6.3 常见注射成型问题及解决方案产品变形和翘曲气泡和杂质产品尺寸不准确第七章:塑料挤出成型工艺7.1 挤出成型工艺流程挤出成型工艺的基本步骤挤出机的选择与调整挤出成型参数设定7.2 挤出成型设备与模具挤出成型设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挤出成型模具的设计要点7.3 常见挤出成型问题及解决方案产品厚度不均匀表面质量问题产品的强度和韧性不足第八章:塑料压制成型工艺8.1 压制成型工艺流程压制成型工艺的基本步骤压制成型机的选择与调整压制成型参数设定8.2 压制成型模具设计要点压制成型模具的结构与分类模具设计中的关键因素8.3 常见压制成型问题及解决方案产品开裂和变形产品尺寸不准确表面质量问题第九章:塑料吹塑成型工艺9.1 吹塑成型工艺流程吹塑成型工艺的基本步骤吹塑成型机的选择与调整吹塑成型参数设定9.2 吹塑成型设备与模具吹塑成型设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吹塑成型模具的设计要点9.3 常见吹塑成型问题及解决方案产品变形和翘曲气泡和杂质产品尺寸不准确第十章:塑料成型工艺的优化与控制10.1 成型工艺的优化方法实验法经验法计算机模拟法10.2 成型工艺的控制技巧工艺参数的实时监测工艺参数的调整技巧10.3 成型工艺的持续改进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分析与解决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塑料的基本性质、成型性能及选材原则解析:了解塑料的基本性质和成型性能对于选择合适的塑料材料进行成型加工至关重要。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说课稿一、课程设置1.1设置背景1、本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专业必修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塑料成型基本原理、工艺方法、常用塑料成型模具的结构特点、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
培养学生具有从事编制塑料成型工艺、设计中等复杂程度的塑料成型模具,编写模具制造工艺规程的能力,以及模具装配、调试、维修的操作能力。
2、课程体系的开发背景为实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之路,组织模具专业骨干教师深入模具制造企业和产品制造业,通过对深圳富士康、德昌机电、武汉嘉铭激光、奕东电子厂湖北有限公司等近20家代表企业的调查,研究得出模具专业岗位群分为三大岗位群,一是模具制造岗位群,二是模具设计岗位群,三是模具装配调试维修岗位群,并邀请企业专家开展座谈,探讨这三个岗位群的一般性工作任务,归纳出应具备有三种职业能力即专业基本技能、专业专项技能和专业综合技能,然后对这些技能进行深入细致研究,找出其对应的必备课程体系。
详见下图;1.2课程定位从课程体系图我们可以看出《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之一,培养的是学生具有设计中等复杂程度的塑料注射成型模具和编写常用塑料成型工艺规程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1.3课程目标1、素质目标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协作能力与实训创新能力。
2)有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吸收新技术、新知识的意识。
3)具有较强的安全和环保意识。
2、知识目标1)掌握常用塑料的组成、分类和性能2)掌握塑料成型工艺知识、熟练操作塑料成型设备3)学会塑料注射成型模具结构设计3、能力目标1)能编制常见塑料成型工艺规程2)能设计中等复杂程度的注射模具3)能使用pro/e及一种以上软件进行模具建模二、教学内容1、内容选取原则(1)广泛性原则塑料成型工艺方法有很多,如注塑、压缩、压注等。
但最普遍和高效的是塑料注射成型,为此教学内容全部选取为塑料注射成型的典型结构分析和设计组织教学。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教案长沙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傅子霞课题:双分型面注射模(教材第94—97页)。
教学目标:1.识记模具基本结构,理解和掌握模具脱模过程。
2.能动手设计模具结构。
3.对模具设计产生兴趣,认识到机械设计的严谨性等。
教学重点:1.双分型面注射模的结构。
2.双分型面注射模的脱模过程。
突破方法:运用类比的方法,将复杂的结构化整为零,各个突破。
教学难点:双分型面注射模的脱模过程。
突破方法:将动作进行分解,逐一讲述,然后再合并动作,通过动画演示进行突破教具:多媒体课件、塑料制件。
教法:实例分析法、推理法等。
学法:模拟法、讨论法等教学过程:一、复旧入新通过提问的方式,复习单分型面注射模的结构和脱模过程,并引导学生分析其优缺点。
然后,通过多媒体给出“一串葡萄”,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要把葡萄从葡萄藤上摘下来,制成一粒一粒的葡萄干,怎样做效率更高?由此引出双分型面注射模。
二、新授(一)双分型面注射模的结构分析:双分型面注射模是在单分型面注射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和单分型面注射模有部分共同之处,通过多媒体给出其典型结构,采用类比的方法找出双分型面注射模的独有结构,并结合模具功能要求,运用推理法分析每一个结构所能实现的功能。
双分型面注射模结构特点:1.采用点浇口的双分型面注射模可以把制品和浇注系统凝料在模内分离,为此应该设计浇注系统凝料的脱出机构,保证将点浇口拉断,还要可靠地将浇注系统凝料从定模板或型腔中间板上脱离。
2.为保证两个分型面的打开顺序和打开距离,要在模具上增加必要的辅助置,因此模具结构较复杂。
类比:通过多媒体给出双分型面注射模的典型结构,让学生指出哪些是单分型面注射模所具有的,剩下的就是双分型面注射模独有的。
(1)成形零部件,包括型芯(凸模)、中间板;(2)浇注系统,包括浇口套、中间板;(3)导向部分,包括导柱、导套、导柱和中间板与拉料板上的导向孔;(4)推出装置,包括推杆、推杆固定板和推板;(5)二次分型部分,包括定距螺钉、弹簧、中间板;(6)结构零部件,包括动模座板、垫块、支承板、型芯固定板和定模座板等。
项目一塑料成型工艺设计教学要求了解塑料成型及塑料模具的分类,了解塑料成型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了解塑料成型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掌握塑料的组成、分类和成型工艺,理解聚合物的分子结构与热力学性能。
教学难点掌握塑料成型工艺与制件的结构,掌握塑料成型成型原理与成型工艺性。
课时安排绪论加本项目安排26课时。
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绪论一、塑料及塑料工业的发展1、塑料的概念及组成2、塑料的特点塑料的密度小、质量轻塑料的强度高塑料的绝缘性能好,介电损耗低塑料的化学稳定性高3、塑料工业的发展阶段二、塑料成型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模具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工艺装备模具的概念:模具是以特定的形状去成型具有一定形状、尺寸的制品的工具。
三、塑料成型技术的发展趋势1、CAD/CAM/CAE技术2、大力发展快速原型制造3、快速测量与逆向工程4、模具材料与热处理技术5、模具标准化水平和标准件的使用6、模具的复杂化、精密化和大型化项目一塑料成型工艺设计任务一选择与分析塑料原材料一、塑料的组成(一)树脂(二)填充剂(三)增塑剂(四)稳定剂(五)润滑剂(六)着色剂(七)固化剂二、塑料的分类(1)通用塑料(2)工程塑料(3)特殊塑料三、塑料的成型工艺性能任务二确定塑料成型方式及工艺过程塑料成型的分类一、注射模二、压缩模三、压注模四、挤出模五、气动成型模任务三分析塑料的结构工艺性一、塑件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二、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塑料制件的结构设计包括:塑件形状、脱模斜度、塑件的壁厚、局部结构(如加强肋、支撑面、圆角、孔、螺纹、齿轮、嵌件等)以及文字、标记与图案等。
结构设计特点为应当满足使用性能和成形工艺的要求,同时力求做到结构合理,造型美观,便于制造。
任务四确定塑件成型工艺参数一、温度。
在注射成型中需要控制的温度有料温和模温。
料温主要取决于料筒温度和喷嘴温度,主要影响塑料的塑化和塑料充满型腔;而模温主要影响充满型腔和冷却固化。
二、压力注射成型需要选择与控制的压力包括塑化压力、注射压力和保压压力。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号:ABJD0708课程中文名称: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英文名称:Thep1astictechno1ogyofmou1danddesignofmou1d课程类型:选修课程学分数:3学分课程学时数:48学时授课对象: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本课程的前导课程: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材料力学、金属学及热处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课程。
一、课程简介《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是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主干课之一。
主要研究塑料的成型工艺及其模具设计的一般理性知识,重点掌握注射成型的设计计算方法,达到能独立设计中等复杂程度塑料模具的能力,对气辅注射成型、精密注射模具设计、热流道模具设计等基本知识有所了解。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塑料的组成及特性,塑料成型工艺的特点,塑料制品结构设计,各种塑料模具的结构、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了解模具制造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为学生以后从事有关模具设计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内容和要求绪论课程教学内容:塑料及塑料工业的发展、塑料成型在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塑料模具的分类;塑料成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本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
课程的重点、难点:本章重点是塑料成型在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模具与塑料模具的概念;本章难点是模具CAD/CAE/CAM及塑料模标准化的理解。
课程教学要求:了解国内外塑料工业的发展概况;了解塑料成型在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理解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第1章高分子聚合物结构特点与性能课程教学内容:树脂与高聚物、聚合物的分子结构特点、高聚物的热力学性能及成型过程中的变化、塑料流变学、塑料粘度的调节、分子定向与定向作用。
课程的重点、难点:本章重点是高聚物的热力学性能及成型过程中的变化、高聚物的结晶、取向、降解的影响;本章难点是结晶、取向、降解的概念的理解。
课程教学要求:掌握树脂与塑料的概念;了解高分子与低分子的区别;掌握高聚物的分子结构与特性;理解结晶与非结晶的区别;掌握高聚物的热力学性能;了解高聚物的加工工艺性能;理解高聚物的结晶、取向、降解的概念。
教案课程名称: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授课专业班级:机自072授课教师:XXX院别:机电建工分院2009年8月25日XX机械电子与建筑工程学院教案教案编号:01注:①每课题(指一个教学内容(单元)或一次课(2课时)、一次实验)拟写本教案一份;②“课堂类型”填写: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实验课、考试、综合课等;③“教学方法与手段”指采用讲授、讨论、读书指导、练习等方法,以及使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教具、实验器材等。
第一章绪论一、塑料及塑料工业的发展概况如今,塑料已成为四大工业基础材料(钢铁、木材、水泥、塑料)之一。
20世纪20年代以前,主要是发展和利用热固性塑料;20世纪20年代以后,逐渐发展热塑性塑料。
按塑料受热后呈现的基本特性分热固性塑料和热塑性塑料。
①热固性塑料:指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能反复加热乃至熔融流动,冷却后能硬化成一定形状的塑料。
②热塑性塑料:指加热温度达到一定程度后能成为不溶和不熔性物质,使形状固化下来不再变化的塑料。
塑料的主要成分是树脂,树脂分为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
塑料工业包括原料(合成树脂和助剂)生产,塑料成型加工工艺,塑料成型设备及成型模具四部分。
二、塑料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塑料的特点:质量轻、强度高、耐腐蚀、绝缘性好、易着色、制件可加工成任意形状、生产效率高、价格低廉作用:日常用品(塑料鞋、盆、桶),仪表,机械制造,汽车,家用电器,化工,建材,医疗卫生,农业,军事,航天和原子能工业塑料已成为金属的良好代用材料,出现了金属零件塑料化的趋势。
三、模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用模具生产的塑料制品(简称塑料)具有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一致性、高生产率和低消耗等特点,模具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决定着产品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
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模具的要求是交货期短、精度高及成本化,塑料模具正朝着高效率、高精度及高寿命方向发展。
模具标准化是发展模具生产技术的关键。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教案讲稿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系 ( 部 ) 机电工程系教研室(实验室) 模具教研室课程名称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授课班级主讲教师职称使用教材规划教材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制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讲稿第1讲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要求:了解塑料成型及塑料模具的分类教学重点、难点:塑料成型及塑料模具的分类第一节塑料成型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一、塑料及塑料工业的发展1、塑料的概念及组成2、塑料的特点塑料的密度小、质量轻塑料的强度高塑料的绝缘性能好,介电损耗低塑料的化学稳定性高3、塑料工业的发展阶段塑料工业是一门新兴的工业,是随着石油工业发展应运而生的。
塑料工业的发展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初创阶段(2) 发展阶段。
20世纪30年代,低密度聚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和聚酰胺等热塑性塑料相继工业化,奠定了塑料工业的基础,为其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
(3) 飞跃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石油化工的高速发展为塑料工业提供了丰富而廉价的原料。
(4) 稳定增长阶段二、塑料成型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模具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工艺装备模具的概念:模具是以特定的形状去成型具有一定形状、尺寸的制品的工具。
第二节塑料成型技术的发展趋势1、CAD/CAM/CAE技术2、大力发展快速原型制造3、快速测量与逆向工程4、模具材料与热处理技术5、模具标准化水平和标准件的使用6、模具的复杂化、精密化和大型化7、模具工业的信息化第三节塑料模具的分类一、注射模二、压缩模三、压注模四、挤出模五、气动成型模第四节学习本课程应达到的要求1、了解聚合物的物理性能、流动特性、成型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以及塑料的组成、分类和性能2、了解塑料模具的基本原理、工艺过程和工艺参数,正确分析成型工艺对模具的要求3、能掌握成型设备与模具之间关系及要求4、掌握各类模具的结构特点及设计方法5、具有分析解决成型现场技术问题的能力作业:1-3、1-4小结:模具在实际中的地位、作用与分类,学习的任务。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上册)电子教案完全版一、前言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塑料成型工艺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掌握模具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塑料的基础知识、塑料成型工艺、模具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3. 教学方法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塑料的基础知识1. 塑料的定义和分类介绍塑料的概念、特点和分类方法。
2. 塑料的组成与性能介绍塑料的组成、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3. 塑料的成型特性介绍塑料的成型特性及其对成型工艺的影响。
三、塑料成型工艺1. 注射成型工艺介绍注射成型原理、工艺参数及设备。
2. 挤出成型工艺介绍挤出成型原理、工艺参数及设备。
3. 压制成型工艺介绍压制成型原理、工艺参数及设备。
四、模具设计基础1. 模具的分类与结构介绍模具的分类、基本结构及作用。
2. 模具材料的选择介绍模具材料的选择原则及常用材料。
3. 模具设计的方法与步骤介绍模具设计的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五、模具设计实例1. 注射成型模具设计实例以实际案例为例,讲解注射成型模具的设计过程。
2. 挤出成型模具设计实例以实际案例为例,讲解挤出成型模具的设计过程。
3. 压制成型模具设计实例以实际案例为例,讲解压制成型模具的设计过程。
六、塑料成型设备1. 注射成型机介绍注射成型机的工作原理、结构及主要参数。
分析不同类型注射成型机的特点与应用。
2. 挤出成型机讲解挤出成型机的工作原理、结构及操作要点。
探讨不同类型挤出成型机的选用原则。
3. 压制成型机阐述压制成型机的工作原理、结构及其操作方法。
探讨不同类型压制成型机的适用范围和性能。
七、塑料成型工艺参数调整1. 注射成型工艺参数讲解注射成型工艺参数(如温度、压力、速度等)对成型质量的影响。
探讨如何调整这些参数以优化成型过程。
2. 挤出成型工艺参数分析挤出成型工艺参数(如温度、速度、牵引力等)对成型效果的影响。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 外壳注塑成型模具设计姓名: 施春猛班级: 11级模具(1)班学号: 2011061486 设计时间:指导教师: 尹甜甜目录设计任务书……………………………………………………………………………………..……1. 工艺分析……………………………………………………………………………………........1.1 塑件材料分析……………………………………………………………………………1.2 注射工艺规程编制……………………………………………………………………1.2.1 工艺过程……………………………………………………………………………1.2.2 确定型腔数目……………………………………………………………………1.2.3 塑件体积计算……………………………………………………………………1.2.4 型腔型芯尺寸确定……………………………………………………………1.2.5 初选设备及工艺参数确定…………………………………………….…2.塑件在型腔中的位置确定………………………………………………………….2.1分型面设计………………………………………………………………………………2.2 型腔排布…………………………………………………………………………………. 3.浇注系统设计………………………………………………………………………………3.1 主流道设计……………………………………………………………………………...3.1.1 浇口套的结构设计………………………………………………………..3.1.2 浇口套的尺寸确定…………………………………………………..……. 3.2 分流道设计………………………………………………………………………………3.3 浇口设计……………………………………………………………………………………3.4 流动距离比校核……………………………………………………………….………4.模架选用…………………………………………………………………………………………4.1 模具整体结构分析……………………………………………………………………4.2 模架确定……………………………………………………………………………..………5.注射机校核…………………………………………………………………………………..……6.推件机构设计……………………………………………………………………………..…….6.1推杆力的计算………………………………………………………………………..…….6.2确定顶出方式及顶杆位置…………………………………………………..……. 7.冷却系统设计……………………………………………………………………………..……. 8.排气系统设计……………………………………………………………………………..……..9. 装配图………………………………………………………………………………………..………..10. 零件图…………………………………………………………………………………..…………..10.1 小型芯………………………………………………………………………………….……10.2 动模……………………………………………………………………………………….….10.3 型芯……………………………………………………………………………………..…….10.4 浇口套…………………………………………………………………………………..…..10.5 动模固定板……………………………………………………………………….………10.6 推杆……………………………………………………………………………………………11. 参考文献……………………………………………………………………………………..《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外壳注塑成型模具设计学生姓名施春猛专业班级11级模具(1)班学号2011061486塑件图:塑件技术要求:1.材料:ABS2.生产批量:大批量生产3.未注公差:按GB/T14486-1993中的MT5设计任务:1.收集有关技术资料:包括同类模具的有关图册、模具标准、有关计算资料及成型设备的技术参数。
2.绘制塑料模具装配图一张。
3.绘制成型零部件零件图(标准件除外)。
4.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能将设计过程,包括计算等叙述清楚,论证完整)。
参考文献:杨永顺,郭俊卿主编,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杨占尧主编,塑料模具标准件及设计应用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杨占尧主编,塑料模具课程设计指导与范例,化学工业出版社洪慎章主编,典型塑料模具设计图集,机械工业出版社塑料成型工艺卡塑料成型工艺卡片资料编号车间共页第页零件名称外壳材料牌号ABS 设备型号装配图号材料定额每模件数零件图号单件重量工装号零件草图材料干燥设备干燥机温度/℃20-80时间/h 8-10料筒温度(℃)后段/℃200-210 中段/℃210-230 前段/℃180-200 喷嘴/℃180-190模具温度/℃时间注射/s 3-5保压/s 15-30冷却/s 15-30压力注射压力/MPa70-90背压/MPa 6后处理温度93 时间定额辅助/min时间29h 单件/min检验编制校对审核组长车间主任检验组长主管工程师施春猛1.1塑件材料的分析由于塑件外壳较小,生产中常用ABS材料生产。
ABS塑料,化学名称,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是五大合成树脂之一,其抗冲击性、耐热性、耐低温性、耐化学药品性及电气性能优良,还具有易加工、制品尺寸稳定,表面光泽性好等特点。
容易涂装、着色,还可以进行表面喷镀金属、电镀、焊接、热压和粘接等二次加工,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电子电器、仪器仪表、纺织和建筑等工业领域,是一种用途极广的热塑性工程塑料。
ABS树脂是目前产量较大,利用最广大的聚合物它将PS、SAN、BS的各种性能有机的统一起来,兼具韧、硬、刚相优良的力学性能。
ABS是丙烯腈、丁二烯和笨乙烯的三元共聚物,A代表丙烯腈,B代表丁二烯,S代表苯乙烯。
在此我们选用ABS材料的原因正式在于它具有较好的冲击力,硬度较高,耐磨,流动力好,不易变形等特点。
总结:ABS在升温时粘度增高,成型压力较高,所以塑件上的脱模斜度较大,ABS易吸水,成型前进行干燥处理和调适,模具设计时注意减少浇注系统对料流的阻力,模具温度控制在50~60度,在酮、醛、酯、氯代烃中会成型后应进行调湿处理。
1.2 注塑工艺规程编制1.2.1 注塑工艺过程概述整个模具的注塑过程包括:模具合拢、模具锁紧、模腔填充、塑件保压、模具冷却、模具分开、产品脱模和注塑延时。
1.2.2 型腔数目的确定最经济数目的确定,实质上是注塑件生产成本懂得经济核算,影响最经济型腔的因素,有技术参数和经济指标两个方面技术参数有锁模力,最小和最大注塑量,塑化能力,模板尺寸的和流速参数,这里只考虑注射机锁模力和最大注射量两个参数。
技术经济指标是从制品尺寸精度和经济效果考虑,对一模多腔整体嵌入式的注射模,影响型腔的重要因素有如下四个:1.注射剂锁模力2.注射剂注射量3.塑件精度4.经济习惯的限制在此考虑生产成本和模具复杂程度采用一模两腔。
1.2.3 塑件体积计算按塑件图所示尺寸进以计算。
1)塑件体积Vs≈9.903cm32)塑件重量查表6-1 塑件ABS 密度为1.02~1.05g/cm3(注射密度为1.05 g/cm3)单件塑件重量ms=9.903×1.05g=10.397g ≈10.4g1.2.4 型腔型芯尺寸确定查表ABS 收缩率是0.3%~0.8% 平均收缩率 s=(0.3+0.8)/2=0.55% 行腔工作部位尺寸行腔径向尺寸Lm Zδ+0 =[(1+S)LS-x △] Zδ+0行腔深度尺寸Hm Zδ+0=[(1+S)HS- x △] Zδ+0型心径向尺寸Lm 0Zzδ-=[(1+S)ls+ x △] 0Zzδ-型心高度尺寸hm-§z=[(1+S)hs+ x △] 0Zzδ-式中 LS-塑件外型径向基本尺寸的最大尺寸(mm ) ls-塑件外型径向基本尺寸的最小尺寸(mm ) HS-塑件外型高度基本尺寸的最大尺寸(mm ) hs-塑件外型高度基本尺寸的最小尺寸(mm ) Cs-塑件中心距基本尺寸的平均尺寸(mm ) X-修正系数 取0.5~0.75 △-塑件公差(mm ) δz-模具制造公差取(1/3-1/4)△1.2.5 确定成型设备型号及规格初选注射剂型号为Xs-z-60 Xs-zy-125注射机有关技术参数如下最大开合模行程s 300mm模具最大厚度 300mm模具最小厚度 200mm喷嘴圆弧半径 12mm喷嘴孔直径 4mm动定模板尺寸 428mm×458mm拉杆空间 260mm×290mm2.塑件在型腔中的位置确定2.1分型面设计该塑件的结构如图所示,需遵循分型面设计基本原则,故将模上设计凸起部分,采用单分型面。
2.2 型腔排布型腔位置排布,该件采用以模两腔,的结构式。
那么主注系统的设计应尽量采用以主流道到各个型腔分流道的形状及尺寸相同的结构设计,即型腔平衡式布置的形式型腔强度和刚度的计算为了方便加工和热处理其型腔镶件可分为三部分如上图所示,从图上可以看出,行腔为整件试,因此行腔的强度和刚度按行腔为整件式计算查书6-16行腔侧壁厚S=2.5 mm(查模具设计指导书表6-16)3 浇注系统设计浇注系统的组成: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冷料穴浇注系统包括主流道,分流道、浇口结构及其尺寸设计3.1 主流道设计直浇口式主流道呈截锥体。
主流道入口直径为d,应大于注射机喷嘴直径1mm左右,这样便于两着能同抽对准,也使得主流道喷嘴能顺利脱落,主流道入扣的凹坑球面直径为R,应该大于注射剂喷嘴求头半径约2—3mm。
否则可能会让塑料熔体反喷,出现溢边致使脱模困难锥孔壁粗造度Ra 0.8mm.主流道锥角为2°—4° ,过大的锥角会产生端流或涡流,卷入空气。
过小锥角会使凝料脱模困难,充模时流动阻力大,表面积增加,热量损失增加。
流道的长度L,一般按模板厚度确定。
但为减少充满时减压降和减少物料损失,以短为好。
主流道要装流道衬套,且直径为12mm,从定模板贯穿到分型面,衬套头部安装止转销。
衬套和型腔的配合为H7/n6,主流道衬套用定位固定在模板上,定位直径。
初步设计主流道形状尺寸,主流道设计成圆锥形,其锥角2°~6°,内壁粗糙角Ra取0.4um3.1.1 浇口套的结构设计应设置在模具的对称中心位置上,并尽可能保证与相联接的注射机喷嘴为同一轴心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