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党分类的一些思考
- 格式:pdf
- 大小:326.48 KB
- 文档页数:10
第四章政党思考题参考答案1.什么是政党?它有哪些基本特征?在西方语汇中,party一词则源自拉丁文的pars或partoe。
pars是部分或社会的一部分的意思,而partoe的意思则是“分开”。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政党的原始含义是:它是社会共同体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共同体中“部分”人士和集团的利益的代表。
17世纪,party开始表达政治意义,指某种政治组织。
现代意义上的政党源于西方,是西方近代社会发展的产物。
西方学者对政党现象给予了广泛的关注,并分别从各自分析的角度对政党的含义进行了不同的界定。
有的认为,政党是意识形态的结合体。
有的认为,政党是追求政治职位、进行选举的团体。
有的认为,政党是一种持续性组织,它是为了在大众选举中为公共职位提供候选人。
有的则认为,政党是制度化的政治组织。
葛兰西认为政党是替代古代君主的一种社会有机体。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政党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政党是在阶级基础上形成的。
列宁则更进一步指出:“在以阶级划分为基础的社会中,敌对阶级之间的斗争(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势必变成政治斗争。
各阶级政治斗争的最严整、最完全和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各政党的斗争。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认为,阶级斗争集中表现为政党斗争充分说明了政党的阶级性,一般来说政党的阶级性质体现在政党党纲、组织成员和党的领导权方面。
我们认为,政党是特定阶级或阶层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由基于一定的阶级基础,在共同政治纲领的引导下,以谋取、巩固或参与执掌政权为目标而采取共同行动的积极分子所组成的政治组织。
政党的基本特征:(1)政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政党集中反映着本阶级的利益,代表着本阶级的意志,因此,政党既是阶级的思想先锋队,同时又是本阶级的政治领导者和组织者,显然这种社会角色决定了政党必然带有鲜明的阶级性。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政党是阶级的组织,但并非有阶级就一定会有政党的存在。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若干思考作者:中共天津市委党校课题组来源:《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02期摘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新发展。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学习型政党联系起来,把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党的事业发展联系起来,倡导建设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具有自身的鲜明特征。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深刻总结党的建设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是深刻反思苏共走向衰败的惨痛教训的理论警醒,是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的迫切要求,是解决当前党内在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的现实需要。
新形势下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必须坚持用科学的理念引领,用科学的制度保障,用科学的方法推进。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图分类号:D2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10X(2010)02-0003-08“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党的建设经验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体现了党对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新要求的高度自觉和清醒把握。
要完成这一战略任务,需要深入研究思考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为什么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新形势下如何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等问题,探索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本规律,推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进程。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一)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提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新概念,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由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基于共同的理想、共同的目标、共同的纲领和严格的纪律组织起来的政治集团。
理论上的先进性和实践上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最鲜明的本质特征。
政治学思考题1、政治和政治学的涵义。
答:政治的涵义:(1)定义:政治就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过程。
(2)对这一概念的理解a社会需要进行资源分配。
b分配必须是权威性的。
c权威性分配是一个系统化过程。
政治学的涵义:(1)研究对象: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政治现象、政治关系、政治过程或人类的政治实践。
(2)定义:是一门研究政治主体尤其是国家或政府如何凭借公共权力而作出公共决策和分配社会价值的社会科学体系。
2、简述政治学的发展历程。
一、西方政治学的产生和发展(1)伦理政治:把伦理和政治结合起来,认为国家是道德的集体,要实现正义、至善。
(2)神权阶段:认为神权政治高于一切,神权高于王权。
(3)过渡阶段(中世纪政治理论向资产者政治理论过渡环节):提出人文主义,以人为出发点,认为人是世界的中心。
(4)理性阶段:认为只有建立合乎理性的政治制度,才会有合理的社会经济关系,才能实现人原本就有的自然本性和自然权利。
(5)实证阶段:把自然科学的一些方法应用到社会科学研究上来,采用所谓经验的研究,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现象。
(6)多元阶段:研究呈现出多元复杂的重叠景象。
其一,要解决的课题是多元的;其二,研究方法是多元的;其三,学科多元化。
(7)行为主义时期:关注政治活动者的行为,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政治现象,用社会学、经济学和心理学的资料描述和解释政治现象,主张“价值祛除”或“价值中立”。
(8)后行为主义时期:突出价值和道德研究。
二、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历程(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政治思想。
A:孔子的儒家政治思想:提出“为国以礼”的政治立场和“以德为政”的治国之道。
B:以法家思想集大成者韩非为代表的法家政治思想:主张以“法术势”治国,实现“霸道”。
C:以老子为首的道家思想,核心是“无为而治”。
(2)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建立起一整套以“天人感应(天人合一)”为基础,以君权至上为核心,以“三纲五常”和“德”、“刑”并举而高扬德治为内容的政治理论体系。
建设“三型”执政党的思考作者:郝瑜来源:《机构与行政》2013年第04期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建设“三型政党”,既是党建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也充分体现我们党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信心与决心。
把“三型政党”作为政党建设的渠道和目标,为当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对于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三型政党”的内涵一是强调学习型政党,要求掌握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学习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
学习是一种管理手段,学习的目的就是和不断变化的客观形势、外部环境、社会条件相适应,它是一种团结、凝聚党内的方式,是提升党员、领导者个人和组织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
二是强调服务型政党,要求牢固树立植根人民、造福人民的根本宗旨。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
”国际国内经验反复表明,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
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
建设服务型执政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拉紧了党与群众间的利益链,架起了党联系群众的桥梁。
三是强调创新型政党,要求勇于解决新时期面对的新问题。
执政党必须创新制度,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根据所处社会环境的特点来策划、开展实践活动,了解群众呼声,把关注民生、解决问题、促进发展作为党的实践活动的永恒主题。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只有加强学习,坚持更新知识、提升能力、增强本领,党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只有加强服务,坚持植根人民、造福人民、践行宗旨,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加强创新,坚持永不停滞、永不僵化、永不懈怠,党才能始终引领发展潮流。
总之,创建“三型政党”,表明我们党对建设规律的把握更自觉、更全面、更深刻。
・社科探索・ 政党分类的一些思考李路曲3 [内容摘要] 通过对以政党组织形态演进路径为着眼点而形成的分类方法的分析,可发现其优点是反映了欧美一些主流政党变化的规律,缺点是以一种单向的类型演变模式掩盖了政党变迁的多样化;通过对以党的指向和功能为基准而划分政党类型的分类方法进行分析,可发现其优点在于一定程度上抽象出现代政党的普遍的指向或类型特征,其缺点在于没有与政党演进路径相联系并对其做出解释,也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可操作的分类手段。
[关键词] 政党 分类方法 组织形态 功能 一、组织形态的演进与政党分类精英型党、群众型党、全方位型党和卡特尔型党是主要从组织形态上来确定政党演进路径和划分政党类型的主要方法,这一演进路径基本上反映了欧美主流政党组织形态发展的过程,其分类方法还创造了一种不可或缺的类型学理论。
因此,在研究和肯定这种演进路径和分类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着眼于分析它还存在的缺陷,并对另一些新的分类方法进行分析,以求进一步丰富政党变迁的理论和类型学研究,对于加深对政党变迁和特征的认识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
精英型政党与群众型政党的划分来自于迪维尔热1954年出版的《政党》一书。
迪维尔热指出,精英型政党主要产生和活动于立法机构之中,结构松散,以精英为中心,在立法机构之外没有党的组织存在。
而群众型政党有发达的组织,它渴望把自己的支持者或选民都发展成党员。
因此,通过分析党员占选民的比例和比较议会外党组织的活动程度与范围,可以区分这两种政党类型。
18世纪和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欧美只有精英型政党,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70年代则主要是群众型政党,此后开始向全方位政党转型。
迪维尔热的分类主要是从政党的起源、组织形式、党的阶级基础和组织需求来观察的。
精英型党虽然结构松散和以少数精英为核心,但这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中可以使它能够募集3 李路曲,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921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08年第4期(总第59期)到所要的资金、动员所需的资源和确保中上层阶级的利益表达。
与此相反,处于体制外的工人阶级成员不得不强化组织以募集资金和动员大量的人力资源,从而形成群众型党。
迪维尔热把群众型党作为一种比精英型党更为现代和优越的组织形式,并认为这是群众型党超过精英型党而居支配地位的原因。
这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状况,现在关于政党已经衰落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来自于这一理论,因为它把政党组织规模看成是政党是否发展的一个主要标准。
实际上,这种分类理论比较容易划分传统政党的类型,但对现代政党的划分则不那么有效,不过,它仍然是划分现代政党方法的逻辑起点。
因为尽管政党的组织规模和形式不一定是政党功能特征的主要承载者,但它们仍然可以反映政党的不同特点。
现在使用的精英型党(更多的已经称为干部型党)和群众型党的划分已经与迪维尔热的划分有很大不同。
现在把干部型党描述成组织松散和党员数量较少的党,已经与现实有很大差距,今天的干部型党已经很少有像迪维尔热所见到的法国第三、第四共和国时期那样的组织松散和难以表达群众利益的政党,而那些政党正是迪维尔热提出的干部党的原型。
例如,过去的右翼和中间政党被组织良好的戴高乐党、保卫共和联盟(Rally f or the Republic)和法国民主联盟(Uni on of De mocrats f or France)所取代了。
法国民主联盟是几个小的政党俱乐部的联盟,旗下各个政党都是干部型党,例如共和党就是如此。
但是保卫共和联盟则很难界定,该党虽然有大量的党员,但是没有广泛的参与。
党员众多是群众型党的特点,而没有参与则是干部型党的特点。
这样,它既不是一个干部党,也不是一个群众党。
社会党尽管有较多数量的党员,但也不是一个典型的群众型党,在1971年与密特朗领导的共和联盟及其他左翼组织合并后,它利用派系结构联合了不同的政治俱乐部,并向左转。
但是它并不具备群众型党有众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具有广泛参与权的特点。
所以,从组织形态来看,干部型党和群众型党都与自己过去的经典模式不完全一样了。
并不只是法国的政党以迪维尔热的分类难以界定了,近年来的研究已经显示绝大多数欧美的政党,由于法律或其它原因,无论大小都有一定的正式组织和稳定的成员,大小政党的界限模糊。
因此,按照迪维尔热的分类方法已经很难对现代政党进行划分了。
库勒在研究了荷兰的政党后说,荷兰的政党应该被看作是“现代干部型政党”。
因为它们所登记的支持自己的选民中成为其党员的人数是很少的,这说明其没有众多的党员,但那些积极成员一直把党作为自己活动的基本场所,这又说明党有稳定的支持者和基层组织,因而兼有迪维尔热分类中群众型党和干部型党的特点。
由此,库勒列举了现代干部型党的五个特点。
第一,职业领导集团,特别是党的议会党团,在党内处于统治地位,但是它们对于党的下层有高度的责任感。
第二,党员占支持党的选民数的比例很低,党员较少;党员或下级组织仍然是征募党的领袖的中介,仍然是保持党的工作程序的必要结构。
第三,党有明确的选民取向,为最大限度地争取选民,党纲的兼容性广,但其战略既不是全方位的,也不是仅仅聚焦于一个阶级,而是依据形势变化呈中间状态。
第四,保留了群众型政党的垂直的组织关系和结构,不仅保持了特有的形象,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捍卫了党内民主。
第五,资金既依赖于公共补贴,也依赖于党员和支持者的党费及捐助。
〔1〕〔1〕Ruud Koole,The Vulernability of the Modern Cadre Party in the Netherlands,in R.S.Katz and Mair(eds),How Parties O rganize:Change and Adap ti on in Party and O rganizati on in W estern De mocracies,London:Sage,1994,p.299.031李路曲 政党分类的一些思考这些特征可以把荷兰的现代政党与早期经典的干部党和群众党区分开来,但是并没有把荷兰与其它国家的现代政党区分开来。
例如,现代加拿大的政党与荷兰的政党有很大的不同,其全国性政党和地区性政党都有稳定而联系紧密的领袖集团,他们支配着议会和政府;然而,在议会之外,党的组织和活动是很少的,除了在选举时期举行党的会议外,很难看出其组织的存在,主要的政党都没有固定的党员,任何人都能加入到挑选党的候选人和代表的队伍之中;党的领袖是由党的特别会议而不是由党的领导集团推选的。
没有大量的党员和稳定的基层组织并不妨碍完成党的任务,党可以依赖招募义务工作人员进行选举。
党的议会党团无论是处于执政地位还是在野,都很活跃。
因此,加拿大政党典型的情况是,党的领袖和核心成员是平时唯一可见的党员,相互联系紧密而不松散;党的组织架构并非不存在,但纪律松散或没有纪律。
加拿大的政党也可以被看作是现代干部型党,但是它们显然与荷兰的政党有区别。
例如,尽管加拿大政党的多数党员和支持者比荷兰政党的党员和支持者与本党上层的组织联系少,然而他们在党内却有更多的权利,更多地介入了党的公职候选人提名和选拔领袖的过程。
同时,他们承担的责任是含糊的,不像其享有的带有民粹主义色彩的权利那样清楚。
党的领袖在选举时宣布党的政策,但是事实证明他们在当选后并不受这些政策的约束。
在位时,党的领袖通常不会受到批评,尽管党员在两次选举之间的间歇期也可以批评党的领导,但只要被批评的对象上台执政,这种批评就要中止,显示了执政的重要性和党的公职部分的主导地位。
当党失去执政地位后,党的领袖可能会遇到挑战。
这时,如果不主动辞职,他们就很可能被党的议会党团或党内派系所推翻,而不必由决定其上台的党员群众所推翻。
以现有的标准对美国的政党进行分类也会遇到困难。
美国政党的各地方组织之间有很大的差异,这与各州的差异有关,而党的全国领导机构只是一个无实权的空架。
不过现在党的全国委员会已经更多地参与组织本党的国会选举。
当然它不是唯一的参与者,候选人、尤其是那些在职的候选人,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自己的竞选组织与党的全国委员会竞争以募集资金。
党的全国委员会并没有党的领袖的提名权,候选人是由地方党组织提名的,并且,各候选人都有自己的标识和竞选组织,这些组织也不受党的全国委员会的领导。
由于美国的政党是一种以候选人为中心的派系竞争的框架组织,因此它只能被认定是干部型党,但是,它不仅与迪维尔热的经典的干部党不同,而且与加拿大和荷兰的现代干部型党也有差异。
维尔(W are)试图通过提炼迪维尔热的分类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他对精英型党和群众型党进行了重新界定。
他指出,一些以精英为中心的党,像英国的保守党和法国的戴高乐党,都有较多的党员,但是它们的主要特征是处于核心地位的少数人支配着党。
与此相反,以党员数量为基础的党是那些党员不仅是劳动力、而且也有一定的发言权和实际权利的党。
这样,不是党员的规模导致了政党之间的差异,而在相当程度上是其参与度导致了它们之间的差异。
无论是大党还是小党,都可以拥有众多的党员,例如绿党和其它左翼政党就是如此。
我们可以把维尔的这种分类方法看作是对迪维尔热方法的修订或补充,即成员介入的程度、或者是积极成员的数量成为分类的一个重要标准。
这种由两种标准相结合的分类方法比传统上只用一种尺度在干部党和群众党之间进行划分的标准有了很大的改进。
用两种尺度相结合对政党进行排列使我们能区分古典的精英型党、现代干部型党、以领袖为中心的现代干部型党以及群众型党之间的差别,但是这并没131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08年第4期(总第59期)有解决所有问题。
例如,它并没有对“为什么不同的政党呈现出古典的、现代的或以领袖为中心的形式”做出任何理论上的解释。
整个欧洲政党党员的数量在20世纪90年代普遍下降,无论是在绝对数量上还是在与选民的比率上都是如此。
〔2〕然而,在大多数欧洲国家中都有个别政党仍然拥有大量的党员,这使我们不得不重新考虑党员数量在分类中的位置和政党的演进路径。
显然,维尔的分类最初是以政党的组织形式、行为习惯和通向选民的路径这些特征为基础的,现在仍然被保留下来作为政党划分标准的是党员的数量和党的组织形式。
尽管两者都很重要,但仍不够全面。
政党的结构、组织形式及其复杂程度,政党在不同层面上的组织化强度,多元权力中心存在与否,党内派系和联盟的结构,政党吸收资源的方式,选举方式或者把自己展现给公众的方式等,在政党分类中都是需要考虑的指标。
1966年基希海默尔指出西方的政党正在发生重要的转型,群众型政党正在转变为一种意识形态温和的全方位型政党。
其表现是,屈从于政治市场的竞争规则,政党正在放弃过去的旨在使党员群众知识化和道德化的努力,削弱或放弃意识形态,呼吁利益组织的支持,强调领袖的质量,寻求超阶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