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课件张爱真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3.94 MB
- 文档页数:116
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1)教学二、出示复习目标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多媒体出示针对性的练习,限时完成。
多媒体出示复习提纲,学生自学教材(2)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靠湿润的体壁完成气体交换。
(3)判断蚯蚓的前后端:靠近环带的为前端.(三)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1.多媒体出示复习提纲,学生自学教材P12--P16,记忆教材中的重点内容(5分钟)2.同桌之间根据提纲互相提问。
教师巡视抽查学困生。
3.全体学生默写这两类动物的特征。
4.多媒体出示针对性的练习,限时完成。
重点强调:(1)不是所有的软体动物都有贝壳保护(2)昆虫是节肢动物的一个类群,运动器官是足和翅。
(3)节肢动物外骨骼不能随虫体的生长而长大,有蜕皮现象。
四.归纳总结,提升能力用线将以下动物类群与对应特征连接起来涡虫腔肠动物身体扁平,有口无肛门水螅扁形动物身体分节,运动器官为刚毛或疣足蚯蚓线形动物身体表面有外套膜蝗虫环节动物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有外骨骼蛔虫软体动物身体表面有刺细胞螠蛏节肢动物身体不分节,体表有角质层五、当堂测试,检查效果1.水螅常常可以捕到与自己身体差不多大小的猎物,这主要依靠()A.刺细胞 B.触手的缠结 C.发达的肌肉 D.口的吞噬2.涡虫的体型是()A.左右对称、背腹扁平 B.辐射对称、左右扁平C.左右对称,上下扁平D.不对称,梭形3.蚯蚓的呼吸方式为()A.鳃呼吸 B.气管呼吸 C.黏液呼吸 D.体壁呼吸4 . 双壳类动物的运动器官是()A.水管 B.足 C.贝壳 D.触角5. 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去外骨骼的现象,这是因为()A.昆虫体表的外骨骼能保护和支持内脏、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C.外骨骼非常坚韧.坚韧的外骨骼不能随着昆虫的生长而生长教学反思:百度文库是百度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百度文库的文档由百度用户上传,需要经过百度的审核才能发布,百度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
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
一、学习目标1、学会“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的方法。
2、掌握电阻定律和电阻率的概念,并能用来进行有关的计算。
3、了解电阻以及电阻定律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二、基本知识1、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导体的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实验发现,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成 ,与横截面积成 ,还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2、根据电阻串、并联的知识进行逻辑推理探究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成 ,与横截面积成 ,然后通过实验来探究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
3、电阻定律的内容: 。
将电阻定律写成公式,有sl R ρ=,式中,比例系数ρ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 只与导体的 有关,是一个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叫做材料的 .4、利用金属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 的特性,可以制成电阻温度计.三、达标练习与作业1、一根阻值为R 的均匀电阻丝,在下列哪些情况中其阻值不变(温度不变)A 、当长度不变,横截面积增大一倍时;B 、当横截面积不变,长度增加一倍时;C 、当长度和横截面半径都缩小一倍时;D 、当长度和横截面积都扩大一倍时;2、 对于导体的电阻及其计算式I U R =和SL R 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导体的电阻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其电流成反比B 、导体的电阻仅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无关C 、导体的电阻随工作温度变化而变化D 、一个电阻一旦做好,其阻值就是固定的3、关于电阻率的说法正确的时:A 、电阻率与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系。
B 、电阻率表征了材料的导电能力的强弱,由导体的材料决定,且与温度有关。
C 、电阻率大的导体,电阻一定大。
D 、有些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可以用来制成电阻温度计。
4、一只“220V 100W ”的灯泡工作时的电阻为484Ω,测量它不工作时的电阻应该为:A 、等于484ΩB 、小于484ΩC 、大于484ΩD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484Ω5、横截面直径为d ,长为l 的导线,两端电压为U ,当这三个量中一个改变时,对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压U 加倍时,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不变。
第一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会观察草履虫的生命活动。
2.认识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重点)3.掌握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二、课前准备:教师:在附近池塘取水放入广口瓶中和学生一起培养草履虫,载玻片,吸管,放大镜,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水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等。
学生:课前每小组准备一张绿色卡纸,并进行相关预习工作。
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提问(5分钟)教师通过口述的方式对上节课学过的主要知识进行提问:1.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2.制作临时装片步骤:(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区别)3.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概念并举例观察衣藻结构模式图,理解单细胞生物概念学生回忆、看书学生,并给出准确、规范的答案。
将复习旧知识常态化,从而强化知识的识记和落实。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3分钟)【过渡语】:首先我们先认识一下草履虫(拿出课前培养好的草履虫培养液)1.认识草履虫:指出瓶中有许多运动的小白点,这些小白点就是草履虫。
2.介绍草履虫的生活环境:在气候温暖的季节,找一处水质洁净的池塘、水沟或稻田,在枯叶或旧稻茬周围取一部分水放入广口瓶内,将瓶子敞口放在湿暖而不被阳光直射的地方。
3---5天后,会发现瓶中有许多运动的小白点,这些小白点就是草履虫。
3.草履虫有净化污水的作用:草履虫对污水净化有一定的作用:据统计,一只草履虫每小时能够形成60个食物泡,每个食物泡中大约有30个细菌,因此一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吞食43000个细菌。
找到培养液中的小白点并认真观察图片了解草履虫的形状通过引申,进一步激起学生的兴趣及好奇心,认识单细胞生物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自主探究(6分钟)【过渡语】:我们已经对草履虫有了简单的了解,小小的草履虫对刺激会做出怎样的反应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
实验前准备:各小组检查实验仪器,阅读课本了解实验的基本步骤,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完成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