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中心刀库控制与管理..
- 格式:ppt
- 大小:3.40 MB
- 文档页数:21
加工中心刀具管理制度
浙江卡福瑞转向系统有限公司
加工中心刀具管理制度为加强加工中心刀具管理, 特制订本规则如下;
1 刀具由专人管理。
统一领用。
其他人不能以任何理由予以干涉
2 刀具采购由车间主任申报。
经部门主管审批。
统一采购。
3 操作工领用刀具须经车间刀具管理员开具领料单到设备部统计签字
方可到仓库领取(特殊情况除外)。
4 操作工在仓库领用刀具后要到刀具管理员处统计。
严禁私藏。
5 操作工到车间刀具库领用刀具通知刀具管理员。
由刀具管理员登记。
并作好相应记录。
6 加工中心上的刀库上不能有多余的刀具,生产一个产品需要多少把
刀,刀库上就有多少把刀,更换产品由刀具管理员回收并重新发放刀
具,并做好登记。
任何人不能私自去后备刀库拿刀(包括调试员)。
7 操作工断刀后要第一时间到车间刀具管理员处予以更换。
说明刀具断
刀原因。
旧刀的生产数量,领用日期等。
由刀具管理员核对后方可换
刀。
因操作不当的断刀和断的贵重的刀具要立即上报有关部门。
并填
写刀具事故报告单。
保护好断刀现场。
由上级部门分析断刀原因。
提
出解决方案。
8 刀具管理员根据各种刀具的使用情况后备刀具。
当后备刀具没有刀时
由刀具管理员领取。
保证生产正常进行。
断刀有据可查。
不出现重复
领刀的现象。
9 每月15日定期检查刀具。
设备部
2009年3月3日。
数控加工中心刀具管理日期:2009年11月09 来源:沈阳第一机床厂关键字:加工中心1.刀具管理的重要性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不断发展,加工中心、数控车床、数控镗/铣床等数控设备已经越来越多地引入现代机械加工的企业当中。
随之而来的是大批的数控刀具出现在生产的第-线,成为数控加工中的主要角色。
在加上中心、柔性制造单元和柔性制造系统筹自动化加工设备中,不但每台加上中心有自身的刀库,而且在系统中通常还配有一个总刀库一一中心刀库。
如果需要,还可在每台机床旁设置/J具缓冲存储栅。
在中心刀库巾,主要是存放不经常使用的某工序的特殊刀具及各种刀具的备用刀具,以便当刀具损坏时,能及时换上新刀具。
在一个具有5~8台机床的柔性自动化加工系统中,可能需要配备1000把刀具以上,这取加工中心决于加丁零件的品种和数量。
即使一台加工中心自身的刀库,少则十几把刀具,多则几十把甚至一百多把刀具。
每把刀具都包括两种信息:一种是刀具描述信息,即静态信息,如刀具识别编码和几何参数等;另一种是刀具状态信息,即动态信息,如刀具所在位置、刀具累计使用次数、刀具剩余寿命(min)、刀具刃磨次数等。
所以,与刀具有关的信息量很大。
要将这些大量的刀具及有关信息管理好,必须有一个完善的计算机刀具管理系统,才能解决多品种零件加工对刀具的需求。
2.刀具管理的任务刀具管理就是及时而准确地对指定的机床提供适用的刀具,以便在维持较好的设备利用宰的情况下,生产出所需数量的合格零件。
因此,刀具管理最重要的准则是:刀具供加工中心应及时,通过时间短,刀具储存量少,组织费用少。
柔性自动化加工系统中的刀具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刀具室的控制与管理。
刀具首先在刀具室内与刀夹装配成刀具组件,并在调刀仪上调好尺寸,然后编码待用。
根据加工零件需要,调用相应的刀具组件井分配给机床。
应按自动加工系统的需要,对刀具的库存量进行控制,使刀具冗余量最小。
(2)刀具的分配与传输。
刀具的分配是根据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和加工系统作业调度计划及刀具分配策略决定的。
加工中心40刀刀库(链式刀库)-说明书第一章绪论本章首先从数控机床的发展历程引出加工中心的发展趋势,再具体到本次设计针对的刀库的任务要求,明确了本设计任务的主要内容。
引言1952年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台数控机床,使多品种、中小批量的机械加工设备在柔性、自动化和效率上产生了巨大变革。
1958年第一台加工中心问世,它将多工序(铣、钻、镗、铰、攻丝等)加工集于一身;适应加工多品种和大批量的工件;增加机床功能(自动换刀、自动换工件、自动检测等),使自动化程度和加工效率上了一个新台阶;使无人化(或长时间无人操作)加工成为现实。
90年代以来,数控加工技术得到迅速的普及及发展,数控加工中心在制造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目前国内企业生产制造的加工中心主要是面向生产领域,其结构复杂、精度高、封闭性强,价格昂贵。
加工中心已成为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和自动化工厂的基本单元。
加工中心是数控机床的代表,是高新技术集成度高的典型机电一体化机械加工设备,受到世界各工业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技术迅速发展,品种和数量大幅度增加,成为当今世界机械加工设备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类产品。
加工中心简介加工中心的发展简史1952年世界上出现第一台数控机床,使多品种、中小批量的机械加工设备在柔性、自动化和效率上产生了巨大变革。
它用易于修改的数控加工程序进行控制,因而比大批量生产重使用组合机床生产线和凸轮、开关控制的专用机床有更大的柔性,容易适应加工件品种的变化,进行多品种加工。
它用数控系统对机床的工艺功能、几何图形运动功能和辅助功能实行全自动的数字控制,因为有更高的自动化程度和加工效率,大大改变了中小批量生产中普通机床占整个机械加工的状况。
数控机床能实现两坐标以上联动的功能,其效率和精度比用手工和样板控制加工复杂零件要高得多。
1958年第一台加工中心在美国卡尼、特雷克(Kearney&Trecker)公司问世。
现代加工中心的内容是什么?第一,它是在数控镗床或数控铣床的基础上增加自动换刀装置,可使工件在一次装卡中,能够自动更换刀具,自动完成工件上的铣削、钻孔、镗孔、铰孔、攻丝等工序的数控机床。
加工中心刀库操作方法
加工中心刀库操作方法大致如下:
1. 打开机床电源,启动机床。
2. 进入加工中心的控制界面,在界面中选择“刀具管理”等相关功能选项。
3. 选择对应的刀具库,进入刀具库管理界面。
4. 在刀具库管理界面中,可以进行切削工具的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
例如添加工具,需先选择加工类型,输入工具型号、长度、直径等参数,并进行检查确认。
5. 完成切削工具的添加后,可以通过查询和浏览方式进行工具的选择和使用。
6. 需要更换刀具时,先停止机床运行,然后选择相应的工具进行更换。
注意安全操作,防止误操作和事故发生。
7. 在操作完毕后,关闭刀具库管理界面,然后关闭机床电源。
总之,加工中心刀库操作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保障安全、稳定和高效的加工质量。
数控加工中心有一刀库,我们如果需要哪把刀就用这个指令把它调出来。
当然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手动换刀,这个比较容易,你可以参看各厂家的说明书,了解下松刀和紧刀按钮就可以了,那么加工中心刀库装刀有哪些步骤呢?一、刀库装刀的步骤及注意事项一般来说,对于一个工件完整的加工工序,可能涉及铣削、钻削、镗削、铰削和攻丝等工序。
所使用的加工刀具可能几把到几十把。
工件数控加工前需要把每一把刀具装刀刀库中并和加工程序设定对应关系,以便由程序调用。
1、装刀步骤首先将使用的刀具安装到刀柄上,并调整刀具长度至所要求的尺寸;然后根据工件的工艺要求和程序设计将刀具和刀具号一一对应,为了避免混要可以贴上标签;将立式加工中心的主轴回Z轴零点,并通过数控系统面板手动输入并执行T01 M06指令;此时手动将1号刀具装入刀库中,这个刀具即为1号刀具;然后在手动输入T02 M06指令,并手动将第二把刀具装入刀库中,这个刀具即为第二把刀。
按照上述操作一次将剩余刀具装入刀库即可。
加工中心哪家好。
2、装刀注意事项在立式加工中心进行刀库装刀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只有主轴回到机床零点或换刀点,才能将主轴上的刀具装入刀库,或者将刀库中的刀具调整在主轴上。
二是装入刀库的刀具必须与加工程序中的刀具号一一对应,否则会严重损伤机床和加工零件。
三是交换刀具时,主轴上的刀具不能与刀库中的刀具号重号。
二、刀库装刀后的设置刀库完成装刀后需要进行必要的设置才可进行立式加工中心的正式加工。
因每把刀具的长度或到Z坐标零点的距离都不相同,这些距离的差值需要进行刀具的长度补偿值设定才行。
另外铣刀都就有一定的半径,刀具中心轨迹和工件轮廓差一个半径的尺寸。
因此需要将刀具半径进行补偿才可正常进行数控加工。
加工中心哪家好。
刀具长度补偿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将其中的一把刀具作为标准刀具,找出其他刀具与标准刀具的差值,作为其它刀具长度补偿值;另一种是将工件坐标系的Z值输为0,调出刀库中的每把刀具,通过Z向设定器确定每把刀具到工件坐标系Z 向零点的距离,直接将每把刀具到工件零点的距离值输到对应的长度补偿值代码中。
刀库-概述刀库刀库系统是提供自动化加工过程中所需之储刀及换刀需求的一种装置;其自动换刀机构及可以储放多把刀具的刀库;改变了传统以人为主的生产方式。
藉由电脑程式的控制,可以完成各种不同的加工需求,如铣削、钻孔、镗孔、攻牙等。
大幅缩短加工时程,降低生产成本;这是刀库系统的最大特点。
近年来刀库的发展已超越其为工具机配件的角色,在其特有的技术领域中发展出符合工具机高精度、高效能、高可靠度及多工复合等概念之产品。
其产品品质的优劣,关系到工具机的整体效能表现。
刀库-主要构件刀库主要是提供储刀位置,并能依程式的控制,正确选择刀具加以定位,以进行刀具交换;换刀机构则是执行刀具交换的动作。
刀库必须与换刀机构同时存在,若无刀库则加工所需刀具无法事先储备;若无换刀机构,则加工所需刀具无法自刀库依序更换,而失去降低非切削时间的目的。
此二者在功能及运用上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刀库-分类刀库的容量、布局,针对不同的工具机,其形式也有所不同,根据刀库的容量、外型和取刀方式可概分为以下几种:1、斗笠式刀库一般只能存16~24把刀具,斗笠式刀库在换刀时整个刀库向主轴移动。
当主轴上的刀具进入刀库的卡槽时,主轴向上移动脱离刀具,这时刀库转动。
当要换的刀具对正主轴正下方时主轴下移,使刀具进入主轴锥孔内,夹紧刀具后,刀库退回原来的位置。
2、圆盘式刀库圆盘式刀库通常应用在小型立式综合加工机上。
"圆盘刀库"一般俗称"盘式刀库",以便和"斗笠式刀库"、"链条式刀库"相区分。
圆盘式的刀库容量不大,顶多二、三十把刀。
需搭配自动换刀机构ATC(Auto Tools Change)进行刀具交换。
3、链条式刀库链条式刀库的特点是可储放较多数量之刀具,一般都在20把以上,有些可储放120把以上。
它是藉由链条将要换的刀具传到指定位置,由机械手将刀具装到主轴上。
换刀动作均采用马达加机加工中心使用的刀库最常见的形式是圆盘式刀库和机械手换刀刀库。
1常见的过载报警及解决方法故障现象:某配套FANUC-0M系统的数控立式加工中心,在加工中经常出现过载报警,报警号为434,表现形式为Z轴电动机电流过大,电动机发热,停上40min左右报警消失,接着再工作一阵,又出现同类报警。
分析及处理过程:经检查电气伺服系统无故障,估计是负载过重带不动造成。
为了区分是电气故障还是机械故障,将Z轴电动机拆下与机械脱开,再运行时该故障不再出现。
由此确认为机械丝杠或运动部位过紧造成。
调整Z轴丝杠防松螺母后,效果不明显,后来又调整Z轴导轨镶条,机床负载明显减轻,该故障消除。
2数控机床转台分度不良的故障维修故障现象:一台配套FANUCOMC,型号为XH754的数控机床,转台分度后落下时错动明显,声音大。
分析及处理过程:转台分度后落下时错动明显,说明转台分度位置与鼠齿盘定位位置相差较大;如果回零时位置同时也有错动,则可调节第4轴栅格偏移量(参数0511)来解决:如果转台传动有间隙,则可调节第4轴间隙补偿(参数0538);如果机械螺距有误差,则相应调整第4轴螺补。
本例中发现转台回零后也有错动,调整0511数值后解决3刀库不停转的故障维修故障现象:一台配套FANUC0MC系统,型号为XH754的数控机床,刀库在换刀过程中不停转动。
分析及处理过程:拿螺钉旋具将刀库伸缩电磁阀手动钮拧到刀库伸出位置,保证刀库一直处于伸出状态,复位,手动将刀库当前刀取下,停机断电,用扳手拧刀库齿轮箱方头轴,让空刀爪转到主轴位置,对正后再用螺钉旋具将电磁阀手动钮关掉,让刀库回位。
再查刀库回零开关和刀库电动机电缆正常,重新开机回零正常,MDI方式下换刀正常。
怀疑系干扰所致,将接地线处理后,故障再未出现过。
4换刀不能拔刀的故障维修故障现象:一台配套FANUC0MC系统,型号为XH754的数控机床,换刀时,手爪未将主轴中刀具拔出,报警。
分析及处理过程:手爪不能将主轴中刀具拔出的可能原因有:①刀库不能伸出;②主轴松刀液压缸未动作;③松刀机构卡死。
加工中心刀库调试方法以下是加工中心刀库调试的一般步骤和方法:1.刀位校准:首先,需要将刀具放入刀库中,然后打开刀具管理系统,选择相应的刀位号进行校准。
校准的目的是将刀位和实际刀具进行对应,确保刀具被正确地放置在刀位上。
2.刀具长度测量:在校准刀位后,需要使用刀具长度仪或激光测距仪测量刀具的长度。
在测量之前,需要先将刀库位置移动到测量台上,并确保测量台处于水平状态。
然后,将测量仪器放置在刀库上,根据仪器的操作指导进行测量。
3.刀具半径校准:除了刀具长度外,刀具半径也是需要校准的。
校准刀具半径的目的是为了将刀具的几何参数正确地输入到控制系统中,以保证加工的精度和质量。
校准刀具半径的方法通常是通过专用的刀具半径仪进行测量。
4.刀具调整:在刀具校准完成后,可能需要对刀具进行一些调整,以保证刀具的正确安装和使用。
调整的方法包括刀具夹紧力的调整、刀具的地位调整等。
5.刀具补偿:根据实际需要,可能需要对刀具进行补偿。
补偿是为了纠正刀具的磨损或变形,以保证加工效果的稳定和一致性。
补偿的方法通常是在控制系统中设置相应的刀具补偿参数。
6.刀具测量和标定:为了确保加工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需要定期对刀具进行测量和标定。
刀具测量可以使用刀具长度仪、半径仪等仪器,标定是根据测量结果来确定刀具的几何参数。
总结:对加工中心刀库进行调试是确保加工中心正常运行和加工质量的关键环节。
在调试过程中,需要校准刀位、测量刀具长度、校准刀具半径、调整刀具、补偿刀具,以及定期测量和标定刀具。
通过以上的调试步骤和方法,可以保证刀具库的正常使用和加工质量的稳定性。
加工中心刀库任意选刀方式的PLC控制摘要通过对利用数控系统的特殊功能和PLC的间接寻址指令控制加工中心刀库任意选刀方式的研究,认为该方式不仅能有效地缩短了选刀时间,而且结构简单,控制方便。
关键词任意选刀;自动换刀;PLC;间接寻址1加工中心的自动换刀系统其换刀过程分可为两个步骤加工中心的自动换刀系统其换刀过程分可为两个步骤:首先数控系统接收到TXX后自动选刀,然后执行M06代码,通过机械手完成刀具的自动交换。
一般由机械手实施的刀具自动交换动作的控制方法基本大同小异,但选刀方式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换刀系统的效率。
本文着重讨论在数控系统上如何利用其特殊功能和PLC的间接寻址指令自动控制刀库任意选刀。
2刀库任意选刀自动控制任意选刀方式利用软件选刀,代替了传统的编码环和识刀器,主轴上的新刀号和还回刀库中的刀具号均在PLC内部的存储单元,不论刀具放在哪个位置,都能跟踪记忆。
这种刀具选择方式需要始终将刀具号(任意存放)和刀库中的刀座号(机械对应)对应地记忆在PLC 中。
也即在PLC 中开辟一个数据存储区,始终存储当前实际刀库的映像。
这可以利用PLC中的数据块来完成。
因为在PLC 中DB块的内容是永远保持的,即使系统断电后数据也不会丢失。
这样,一方面,刀具用完后可送回到刀库中的任意空余的刀座上,节省了刀库转动的时间,刀柄也可采用国际通用形式,刀具本身不必设置编码元件,结构简单,控制方便,通用性好。
另一方面,选刀控制转化为刀座控制,PLC在接受到NC系统发出的刀具选择指令TXX 后,利用间接寻址指令快速搜索刀库映像数据块,找到刀具对应的刀座号。
试想一下,刀具在刀库映像数据块是任意存放的,但刀座号始终是与机械对应的。
如果设计时将刀库轴设置为PLC控制的分度旋转轴,这样当刀库轴由PLC 接管后,可以方便地利用数控系统统PLC分度轴定位标准功能块FC16 完成刀库最短路径定位,而不必在PLC 中做相当繁琐的方向判断和最短路径计算,从而极大地方便了PLC刀库轴定位控制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