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湘教版地理8年级上册第3章第3节《中国的水资源》市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5.05 MB
- 文档页数:31
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教材分析:了解水资源是有限的,我国水资源的特点及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采取的措施,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而且本节富含智能培养因素和国情教育因素,体现着地理课程标准中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
本节教材主题包括三方面内容:时空分布不均、兴建水利工程、节约用水。
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少了死记硬背的东西,注重于知识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技能,培养学生珍爱自然资源的观念,教师应引导和组织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及所学的知识进行探究性学习。
本节课与中国的气候、中国的河流等知识联系紧密,之前学生已经系统学过,但老师应在关键知识点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点拨,为学生八年级下册学习中国区域地理打下基础。
本节教材所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有两点:(1)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2)结合实例说出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
在“时空分布不均”部分,突出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基本特点是:在时间分配上,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在空间分布上,地区分布极不均衡。
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导致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同一时间,此地旱彼地涝;同一地区,此时旱彼时涝。
在“兴建水利工程”部分,教材侧重介绍了我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扼要介绍了“引黄济青”和“引大入秦”工程;采用“阅读”的形式,详细介绍了“南水北调”工程。
因应“课标”的要求,在讲述兴建水库时,教材没有展开阐述。
为了强化“课标”要求,引导学生认识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教材设计了一组相关“活动”。
在“节约用水”部分,教材正文讲述了我国水资源的现状,以及倡导节约用水的必要性、紧迫性,并举例说明了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活动”部分设计了三个各有侧重的探究任务,以引导学生认识节约用水的重要性,确立合理利用水资源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并学会分析水资源短缺原因及其缓解对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