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天然气LNG技术知识点
- 格式:doc
- 大小:52.50 KB
- 文档页数:2
LNG知识点:Step by Step的思考引言液化天然气(LNG)是一种在现代能源行业中越来越重要的燃料。
它被广泛用于发电、加热和交通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LNG的主要知识点,并通过逐步思考的方式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LNG的相关概念和应用。
第一步:什么是液化天然气?液化天然气是指将天然气冷却至其临界温度以下,并在大气压下将其压缩成液体的过程。
这种液化的气体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占据较小的体积,从而更容易处理。
此外,液化天然气还便于通过船舶、海上管道和储罐等方式进行长距离运输。
第二步:LNG的制备过程制备LNG的过程主要包括天然气的净化和液化。
首先,天然气需要经过净化工艺,以去除其中的混合物和杂质。
接下来,天然气被冷却至其临界温度以下,通过压缩减少其体积,最终形成液体。
第三步:LNG的运输和储存一旦LNG被制备出来,它需要进行运输和储存。
LNG通常通过特殊的船舶运输,这些船舶被称为液化天然气船(LNG船)。
LNG船具有特殊的设计,以确保液化天然气在运输过程中保持低温和高压状态。
在目的地附近,LNG会被储存在特殊的储罐中。
这些储罐通常由钢制成,具有高度的绝缘性能,以保持LNG的低温状态。
第四步:LNG的应用领域LNG在能源行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应用领域:1.发电:LNG被广泛用于发电厂的燃料。
LNG发电厂具有高效、低污染和低排放的特点。
2.加热:LNG可以用作家庭和工业加热的燃料。
它被广泛用于供暖设备和工业炉。
3.交通:LNG被用作燃料的替代品,以推动公共交通工具和货运车辆的发展。
LNG在交通领域的应用有助于减少空气污染和碳排放。
第五步:LNG的优势和挑战LNG具有许多优势,例如:•清洁燃料:相比传统石油燃料,LNG燃烧后产生的污染较少。
•易于运输:LNG液化后占据较小的体积,便于长距离运输。
•安全性高:LNG燃烧时不会产生有害物质,避免了空气污染。
然而,LNG也面临一些挑战:•储存和运输成本高:由于LNG需要特殊的设备和技术来储存和运输,因此成本较高。
以下是关于LNG(液化天然气)安全知识的一些重要内容:
1.LNG的特性:LNG是将天然气冷却至极低温度(-162摄氏度)下液化而成的,使得体积大
幅缩小。
LNG是无色、无臭的,不会产生污染物。
2.储存与运输:LNG通常存储在特殊设计的绝热容器中,如LNG储罐。
在运输过程中,
LNG通常通过特殊的液化天然气船舶或者LNG槽车进行运输。
3.爆炸和火灾风险:尽管LNG本身不易燃烧,但当LNG泄漏并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气体
时,可能存在爆炸和火灾风险。
因此,必须采取措施确保其安全性,如防止泄漏、控制点火源等。
4.密封和泄漏控制:储罐和管道系统必须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以防止泄漏。
定期检查和
维护设备的完整性非常重要,以确保任何潜在泄漏源被及时发现和修复。
5.安全阀和压力控制:LNG储罐和管道系统中必须安装适当的安全阀和压力控制设备,以
确保在超过安全压力时能够释放压力并防止设备损坏。
6.消防系统:在LNG设施周围应建立完善的消防系统,包括火灾报警系统、灭火器、喷
淋系统等,以快速应对火灾事故。
7.培训与演练:工作人员需要接受相关培训,了解LNG设施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响应
计划,并进行定期的安全演练,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8.环境影响:LNG是相对清洁的燃料,但在液化和气化过程中会产生温室气体排放。
因此,
在LNG项目的规划和运营中,需要考虑减少环境影响的措施。
请注意,LNG安全是一个复杂的领域,具体的安全要求和措施可能因国家、地区和设施而异。
对于特定的LNG设施,应当遵循当地的法律法规和专业标准,并与相关专业机构进行咨询和合作。
LNG液化技术基础第七章LNG液化技术基础第一节LNG基本知识1、LNG的定义及组成液化天然气是指天然气原料经过预处理,脱除其中的杂质后,再通过低温冷冻工艺在-162℃下所形成的低温液体混合物,常见的LNG 是英文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的缩写。
天然气是一种混和物,其组分随气田不同而异,主要成分有甲烷、氮及C2~C5的饱和烷烃,另外还含有微量的氦、二氧化碳及硫化氢等,通过制冷液化后,LNG就成为含甲烷(96%以上)和乙烷(4%)及少量C3~C5烷烃的低温液体。
LNG是由天然气转变的另一种能源形式。
2、LNG的基本性质LNG的性质随组分变化而略有不同,一般商业LNG的基本性质为:在-162℃与0.1 MPa下,LNG为无色无味无腐蚀性的液体,其密度约为0.43t/m3,燃点为650℃,沸点为-162.5℃,熔点为-182℃,热值一般为37.6 2 MJ/m3,在-l 6 2℃时的汽化潜热约为5 1 0kJ/kg,爆炸极限为5%~l 5%,压缩系数为0.740~0.820。
3、LNG的特性LNG不同于一般的低温液体,它还具有以下的特性。
⑴LNG的蒸发LNG储存在绝热储罐中,任何热量渗漏到罐中,都会导致一定量的LNG汽化为气体,选种气体被称为蒸发气。
LNG蒸发气的组成主要取决于液体的组成,它一般含氮气20%(约为LNG中N2含量的20倍),甲烷80%及微量乙烷,对于纯甲烷而言,-113℃以下的蒸发气比空气重;对于含有氮气20%的甲烷而言,低于-80℃的蒸发气比空气重。
⑵LNG的溢出与扩散LNG倾倒至地面上时,最初会猛烈沸腾蒸发,其蒸发率将迅速衰减至一个固定值。
蒸发气沿地面形成一个层流,从环境中吸收热量逐渐上升和扩散,同时将周围的环境空气冷却至露点以下,形成一个可见的云团。
这可作为蒸发气移动方向的LNG指南,也可作为蒸发气-空气混合物可燃性的指示。
⑶LNG的燃烧与爆炸LNG具有天然气易燃易爆特性,在-l 6 2℃低温条件下其爆炸范围为5%~l 5%(体积百分比);LNG着火温度即燃点随组分的变化而变化,其燃点随重烃含量的增加而降低,纯甲烷的着火温度为650℃。
LNG(液化天然气)的主要技术参数包括:
1. 成分: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名称为CH4),还有少量的乙烷C2H6、丙烷C3H8以及氮N2等其他成分。
2. 密度:在气态下,其密度为0.68-0.75kg/m³;而在液态下,其密度为0.420-0.46T/m³。
3. 体积:LNG的体积约为同量气态天然气体积的1/600。
4. 沸点与临界温度:沸点为-161.25℃,临界温度为-82.3℃。
5. 着火点:着火点为650℃。
6. 爆炸范围:上限为15%,下限为5%。
7. 辛烷值:ASTM为130。
8. 热值:气态热值9100Kcal/m³,液态热值12000Kcal/kg。
9. 无色、无味、无毒且无腐蚀性。
这些技术参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LNG的特性和应用范围,对于LNG的运输、储存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第七章LNG液化技术基础第一节LNG基本知识1、LNG的定义及组成液化天然气是指天然气原料经过预处理,脱除其中的杂质后,再通过低温冷冻工艺在-162℃下所形成的低温液体混合物,常见的LNG是英文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的缩写。
天然气是一种混和物,其组分随气田不同而异,主要成分有甲烷、氮及C2~C5的饱和烷烃,另外还含有微量的氦、二氧化碳及硫化氢等,通过制冷液化后,LNG就成为含甲烷(96%以上)和乙烷(4%)及少量C3~C5烷烃的低温液体。
LNG是由天然气转变的另一种能源形式。
2、LNG的基本性质LNG的性质随组分变化而略有不同,一般商业LNG的基本性质为:在-162℃与0.1 MPa下,LNG为无色无味无腐蚀性的液体,其密度约为0.43t/m3,燃点为650℃,沸点为-162.5℃,熔点为-182℃,热值一般为37.6 2 MJ/m3,在-l 6 2℃时的汽化潜热约为5 1 0kJ/kg,爆炸极限为5%~l 5%,压缩系数为0.740~0.820。
3、LNG的特性LNG不同于一般的低温液体,它还具有以下的特性。
⑴LNG的蒸发LNG储存在绝热储罐中,任何热量渗漏到罐中,都会导致一定量的LNG汽化为气体,选种气体被称为蒸发气。
LNG蒸发气的组成主要取决于液体的组成,它一般含氮气20%(约为LNG中N2含量的20倍),甲烷80%及微量乙烷,对于纯甲烷而言,-113℃以下的蒸发气比空气重;对于含有氮气20%的甲烷而言,低于-80℃的蒸发气比空气重。
⑵LNG的溢出与扩散LNG倾倒至地面上时,最初会猛烈沸腾蒸发,其蒸发率将迅速衰减至一个固定值。
蒸发气沿地面形成一个层流,从环境中吸收热量逐渐上升和扩散,同时将周围的环境空气冷却至露点以下,形成一个可见的云团。
这可作为蒸发气移动方向的LNG指南,也可作为蒸发气-空气混合物可燃性的指示。
⑶LNG的燃烧与爆炸LNG具有天然气易燃易爆特性,在-l 6 2℃低温条件下其爆炸范围为5%~l 5%(体积百分比);LNG着火温度即燃点随组分的变化而变化,其燃点随重烃含量的增加而降低,纯甲烷的着火温度为650℃。
LNG液化天然气基本知识LNG储运设施封堵应急处理LNG(Liquefied Natural Gas)即液化天然气,是通过将天然气冷却至其临界温度以下而使其液化后的产物。
LNG的液化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通过压缩,将天然气从气体状态转化为液体状态;然后,使用冷却剂将液体天然气冷却至其临界温度以下;最后,将冷却后的液体天然气储存于特殊的储罐中。
LNG储运设施的封堵应急处理是指在储罐或管道等设施发生泄漏、爆炸等紧急情况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封堵和处理,以保障人员安全和设施完整。
首先,当LNG储罐或管道发生泄漏时,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如使用泄漏报警系统进行报警,同时迅速启动紧急关闭装置,切断LNG的供应。
同时,应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并启动紧急救援计划。
其次,应制定详细的封堵方案。
根据泄漏点的位置、程度和周围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封堵材料和方法。
常用的封堵材料包括泥浆、沙土、石棉、水泥等,封堵方法可以采用封堵板、充填、封口等方式。
在选择封堵材料和方法时,需要考虑其耐高温、耐低温、耐腐蚀等特性。
然后,应迅速组织人员进行封堵操作。
操作人员需要戴上防护用具,并遵循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操作过程安全和有效。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将封堵任务分配给不同的小组,并配备必要的工具和设备,如封堵板、铲子、铁锹等。
在封堵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除去泄漏点周围的火源和其他可能引起爆炸的物质。
同时,应提前排查周围环境,确保周围设施和人员的安全。
最后,封堵完成后,需要进行检查和监测。
检查封堵是否完全,是否存在新的泄漏点,及时排除隐患。
监测周围空气中的LNG浓度,以确保环境安全。
同时,要对封堵过程进行记录和总结,提取经验教训,以便于未来类似情况的处理。
总之,LNG储运设施的封堵应急处理是一项重要的安全工作,需要紧急响应、科学规划和有效执行。
相关单位和人员应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确保LNG储运设施的安全运行。
液化天然气LNG 技术知识点
1、LNG 储存在压力为0.1MPa 、温度为-162℃的低温储罐内。
2、LNG 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含有少量的乙烷、丙烷、氮和其他组分。
3、液化天然气是混合物。
4、LNG 的运输方式:轮船运输、汽车运输、火车运输。
5、三种制冷原理:节流膨胀制冷、膨胀机绝热膨胀制冷、蒸气压缩制冷。
6、节流效应:流体节流时,由于压力的变化所引起的温度变化称为节流效应。
7、为什么天然气在有压力降低时会产生温降? 当压力降低时,体积增大,则有0V T V T H P
>>∂⎪⎭⎫
⎝⎛∂∂,,故节流后温度降低。
8、LNG :液化天然气。
9、CNG :压缩天然气。
10、MRC :混合制冷剂液化流程是以C 1至C 5的碳氢化合物及N 2等五种以上的多组分混合制冷剂为工质,进行逐级冷凝、蒸发、节流膨胀,得到不同温度水平的制冷量,以达到逐步冷却和液化天然气的目的。
11、EC :带膨胀机的天然气液化流程,是指利用高压制冷剂通过涡轮膨胀机绝热膨胀的克劳德循环制冷实现天然气液化的流程。
12、BOG :蒸发气。
13、解释级联式液化工艺中三温度水平和九温度水平的差异?
答:(1)三温度水平中的制冷循环只有丙烷、乙烯、甲烷三个串接;而九温度水平则有丙烷段、乙烯段、甲烷段各三个组成。
(2)九温度水平阶式循环的天然气冷却可以减少传热温差,且热力学效率很高。
(3)九温度水平阶式循环的天然气冷却曲线更接近于实际曲线。
14、丙烷预冷混合制冷剂天然气液化为何要比无丙烷预冷混合制冷剂天然气液化优?
答:既然难以调整混合制冷剂的组分来使整个液化过程都能按冷却曲线提供所需的冷量,自然便考虑采取分段供冷以实现制冷的方法。
C3/MRC 工艺不但综合了级联式循环工艺和MRC 工艺的特长,且具有流程简洁、效率高、运行费用低、适应性强等优点。
15、混合制冷剂的组成对液化流程的参数优哪些影响?
(1)混合制冷剂中CH4含量的影响:天然气冷却负荷、功耗以及液化率均随甲烷的摩尔分数的增加而增加;
(2)混合制冷剂中N2含量的影响:随着N2的摩尔分数的增加,天然气冷却负荷、液化率以及压缩机功率都将增加,但与甲烷的摩尔分数变化时相比更为缓慢;
(3)混合制冷剂中C2H4含量的影响:随着乙烯的摩尔分数的增加,天然气冷却负荷、液化率以及压缩机功率都将降低;
(4)混合制冷剂中C3H5含量的影响:随着丙烷的摩尔分数的增加,天然气冷却负荷、液化率以及压缩机功率都将降低。
16、液化工艺中的关键设备是换热器,其最大的功能是对原料气进行液化。
17、LNG储罐按容量分:(1)小型储罐:容量5~50 m3;(2)中型储罐:容量50~100 m3;(3)大型储罐:容量100~1000 m3;(4)大型储槽:容量1000~40000 m3;(5)特大型储槽:容量40000~200000 m3
18、LNG储罐按隔热分类:真空粉末隔热、正压堆积隔热、高真空多层隔热。
19、根据储罐本体的形式,可分为单容罐、双容罐、全容罐、三重罐和薄膜罐。
20、全容罐:内罐、外罐均设计建造为能独立储存冷冻液体的罐。
21、LNG储罐材质的选择:(1)在使用温度范围内应有足够的强度(包括疲劳强度);(2)在使用温度范围内应有充分的韧性,不能产生脆性破坏;(3)具有良好的加工性和可焊性;(4)价格低,容易采购。
22、LNG储罐的保温方法:普通绝热、真空绝热。
23、普通绝热是一种使用较早的传统的绝热方法,它是在设备、容器,管道的外侧敷设固体的多孔绝热材料的空隙中充满着大气压力下的空气(或其他气体)。
24、真空绝热是将绝热结构做成密闭的夹层,内部空间抽至一定的真空度,以减少热量的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