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认为,“活教育”要把儿童培养成“现代我国人”, 因此必须以儿童现有的生活经验为依据,扩大和丰富儿 童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和理解,而大自然、大社会提供 给儿童的知识是最为生动的、直观的和鲜明的,没有人 为的扭曲,切合儿童的生活实际,能激发儿童的兴趣, 容易被儿童所接受和理解。
陈鹤琴“五指活动”内容:
“更多地将立足点放在儿童一边”,这一点不仅在理念上 取得了共识,而且已经逐渐地在实践层面上发生了根本 性的变化。
近二十年来,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教训使我国的学 前教育工作者逐渐懂得如何摆脱传统思维方式,有效地 将理性认识演绎为教育实践。
例如,在教育实践中,课程改革已将注意力放置于处理 好儿童生成的任务和教师预定的任务之间的关系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一些既能适合我国社会文化背景,又能有 利于儿童发展的课程必然会不断地涌现。
第二节 当今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主要动向
一、当今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有争议的问题
(一)关于幼儿园课程的综合或整合问题
对于要不要搞幼儿园综合性(整合性)课程,如何搞幼 儿园综合性(整合性)课程,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一些人认为,在当今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应该倡导综合 性(整合性)课程,即使将幼儿园课程分为若干学科 (领域),也要提倡学科(领域)的综合化(整合化);
在幼儿园活动的性质上,游戏和教学是两种不同的活动 ,它们对于儿童发展和教育具有不同的价值。但是,在 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游戏和教学是以极为复杂的方式结 合在一起的,往往难以区分,而且人为地将它们区分开 来也是没有意义的。
对此,学者们运用了不同的方式表述了这一现象,诸如 :幼儿园中存在“儿童可以从中学习的教育性游戏”( Spodek, B. & Saracho, O. N., 1994); 可以将儿童的活动分 为“‘更多的游戏,或更少的游戏’,而非极端地界定 为‘游戏,或非游戏’”(Pellegrini, A. D.,1991);在 教育目标的控制下,实现“游戏的教育化和教育的游戏 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