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学(第2版)》第十一章 事故统计及分析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06 MB
- 文档页数:68
安全管理学复习知识要点7事故统计与分析事故统计与分析是安全管理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事故的统计和分析,可以识别事故的原因,确定预防措施,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以下是事故统计与分析的要点:一、事故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1.事故统计的概念:事故统计是指对事故进行科学、系统的记录和整理,以便了解发生事故的类型、数量和影响,并为事故分析和预防提供数据依据。
2.事故统计的目的:了解事故的发生规律,分析事故原因,确定事故防范措施,提高事故预防能力。
3.事故统计的方法:根据事故的特点和规模,可以采用登记表法、电子化统计法、现场测量法等方法进行事故统计。
二、事故统计指标1.事故数量指标:包括事故总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财产损失等指标,用于反映安全状况和发生事故的严重程度。
2.事故率指标:包括发生率、死亡率、受伤率、经济损失率等指标,用于反映单位时间或单位工作量内发生事故的频率和危害程度。
三、事故分类1.按事故性质划分:可分为人的事故、机械事故、交通事故等。
-人的事故:指由于人的操作、行为不当导致的事故,如人员伤害、火灾、溺水等。
-机械事故:指由于设备、机械故障或失效导致的事故,如机械故障、电气事故等。
-交通事故:指发生在交通运输中的事故,如车辆碰撞、道路交通事故等。
2.按事故后果划分:可分为人身伤害事故、经济损失事故等。
-人身伤害事故:指造成人员受伤或死亡的事故。
-经济损失事故:指造成财产损失的事故。
四、事故分析方法1.因果分析法:通过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找出事故的根本原因。
2.统计分析法:将事故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寻找事故发生的规律和趋势。
3.事件树分析法:利用图形工具对事故发生的不同状态和可能性进行分析和评估。
4.故障树分析法:将事故导致的失效事件进行逻辑拆解,找出导致事故的最基本故障。
五、事故分析的原则和步骤1.原则:客观、综合、因果、分级、周期。
2.步骤:(1)收集事故相关信息,包括事故报告、记录和现场调查等。
(⼆)统计图 统计图是⼀种形象的统计描述⼯具,它是⽤直线的升降、直条的长短、⾯积的⼤⼩、颜⾊的深浅等各种图形来表⽰统计资料的分析结果。
1.概念: 统计图⽤点、线、⾯的位置、升降或⼤⼩来表达统计资料数量关系的⼀种陈列形式。
2.制图的原则和基本要求 (1)按资料的性质和分析⽬的选⽤适合图形 统计图⼀般选⽤原则(6种情况)(需要记忆) 资料的性质和分析⽬的宜选⽤的统计图 1.⽐较分类资料各类别数值⼤⼩条图 2.分析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重(构成⽐)圆图或百分条图 3.描述事物随时间变化趋势或描述两现象相互变化趋势线图、半对数线图 4.描述双变量资料的相互关系的密切程度或相互关系的⽅向散点图 5.描述连续性变量的频数分布直⽅图 6.描述某现象的数量在地域上的分布统计地图 (2)标题。
标题要概括图形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标题⼀般写在图形的下端中央。
(3)统计图⼀般有横轴和纵轴。
⽤横轴标⽬和纵轴标⽬说明横轴和纵轴的指标和度量单位。
⼀般将两轴的起始点即原点处定为0,但也可以不定为0.横轴尽度从左向右,纵轴尽度从下到上。
纵横轴的⽐例⼀般以5:7. (4)统计图要⽤不同线条和颜⾊表达不同事物或对象的统计指标时,需要在图的右上⾓空隙处或图的下⽅与图标题中间位置附图例加以说明。
3.统计图的类型 (1)条图。
⼜称直条图,表⽰独⽴指标在不同阶段的情况,有两维或多维,图例位于右上⽅。
条图(bargraph)条图⽤等宽长条的⾼度表⽰按性质分类资料各类别的数值⼤⼩,⽤于表⽰他们之间的对⽐关系,⼀般有单式与复式之分。
(2)圆图或百分条图。
描述百分⽐(构成⽐)的⼤⼩,⽤颜⾊或各种图形将不同⽐例表达出来。
圆图(piegraph)圆形图适⽤于百分构成⽐资料,表⽰事物各组成部分所占的⽐重或构成。
以圆形的总⾯积代表100%,把⾯积按⽐例分成若⼲部分,以⾓度⼤⼩来表⽰各部分所占的⽐重。
(3)线图。
⽤线条的升降表⽰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势,主要⽤于计量资料,描述两个变量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