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5《影子》(部编版)
- 格式:ppt
- 大小:2.26 MB
- 文档页数:36
教案: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影子》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影子》,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影子》,使学生懂得关爱身边的人和事物,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谈谈对影子的认识。
1.2 学生分享对影子的了解,教师总结并导入新课。
2. 学习课文2.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2 教师指名朗读,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2.3 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2.4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
3. 理解课文3.1 教师提问:课文中的影子是什么样子的?你喜欢课文中的影子吗?为什么?3.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比喻句,理解比喻句的意思。
3.3 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4. 拓展活动4.1 学生分组讨论: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影子的故事或成语?4.2 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5. 总结全文5.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
5.2 学生谈收获,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6. 布置作业(课后自主完成)6.1 家长协助孩子预习下一课。
6.2 家长陪伴孩子观察生活中的影子,引导孩子发现影子的变化。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影子》,使学生掌握了本课的生字词,理解了课文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想象力,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比喻句,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同时,通过拓展活动,使学生了解了更多有关影子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影子》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影子》。
全文围绕“影子”这个主题,通过描绘影子与人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影子的特点及其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60页至第61页,详细内容为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及拓展练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认识影子这一自然现象。
2. 学习生字词,掌握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影子特点的理解与表达。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文朗读录音、PPT、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阳光下的影子,激发学生对影子现象的好奇心。
2. 课文朗读: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注意纠正发音,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3. 生字词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巩固记忆。
4. 课文解析:逐句解析课文,让学生理解影子与人形影不离的关系。
5. 例题讲解:讲解影子形成的原理,结合实际生活举例说明。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影子主题的绘画创作。
六、板书设计1. 课文《影子》2. 生字词:影子、跟、跑、跳、笑3. 影子特点:形影不离、长短、方向4. 课堂练习:影子绘画创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2)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影子主题的画。
2. 答案:(1)略(2)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学生对影子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学效果较好。
但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课堂参与度。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影子现象,思考影子与生活、自然的关系,进行拓展学习。
2024年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影子》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影子》。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课文理解以及拓展阅读。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词句含义。
2. 通过学习,了解影子的特点,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
3.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影子特点的理解,句子结构的分析。
教学重点:课文朗读,生字词的学习,句子理解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阳光下的影子,激发学生对影子的兴趣。
2. 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3. 生字词学习:学习生字词,让学生自己发现生字词的规律,提高识字能力。
4. 句子解析:分析句子结构,讲解句子含义,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5. 课文理解: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影子的特点。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一画影子,加深对影子特点的理解。
7. 拓展阅读:引导学生阅读关于影子的绘本,拓宽知识视野。
六、板书设计1. 课文影子2. 生字词:影子、跟着、太阳、朋友等。
3. 句子解析:影子是太阳的朋友,它跟着我们一起玩耍。
4. 影子特点:黑黑的、长长的、会变形。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心中的影子。
答案要求:画出影子的特点,用彩色笔上色,标注自己的名字。
2. 作业题目:仿写句子“影子是太阳的朋友,它()”。
答案要求:运用课文中的句子结构,发挥想象力,完成句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影子特点的理解程度,针对学生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其他自然现象,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观察不同时间、不同物体的影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影子》课文原文及教案《影子》是一班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通过描写影子与人形影不离的一种状态,表达了一种对影子的宠爱之情。
我预备了以下内容,盼望对你有关心!【篇一】部编版学校一班级上册语文《影子》课文原文yǐng zi zài qián影子在前,yǐng zi zài hòu影子在后,yǐng zi cháng cháng gēn zhe wǒ影子经常跟着我,jiù xiàng yì tiáo xiǎo hēi gǒu就像一条小黑狗。
yǐng zi zài zuǒ影子在左,yǐng zi zài yòu影子在右,yǐng zi cháng cháng péi zhe wǒ影子经常陪着我,tā shì wǒ de hǎo péng yǒu它是我的好伴侣。
【篇二】部编版学校一班级上册语文《影子》教案一、学问与技能1.会写七个生字及新词,能熟悉“影、后、狗、黑、常、跟、着”等11个字,熟悉新部首“宝盖头”。
2对前后左右各个方位有明确的熟悉并能辨别。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创设一个活泼、好玩的识字氛围,让同学在乐观主动的自我发觉、自我实践中同学字。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孩子产生喜爱科学、探究生活中的科学的愿望。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并有感情、有韵律地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对各个方位有明确的熟悉并能辨别。
【教学方法】沟通法、阅读法、资料补充法。
【课前预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课时支配】1课时【教学过程】一、趣味导课1.播放视频《手影》。
2.同学们,你们玩过手影嬉戏吗?你在玩的过程中发觉了什么好玩的地方?来跟大家沟通沟通吧3.是的,我们的影子是黑色的;影子会紧紧跟着它的仆人;影子的方向会变化。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5.影子课时作业一、填空题1.读拼音,写词语。
zhèng zài hòu wǒhǎo rén hòu shān(____)前(___)(___)国(____)(____)2.填空。
“在”字共________画,第一画是________,组词________。
“后”字共________画,第三画是________,组词________。
“我”字共________画,第二画是________,组词________。
“好”字共________画,第二画是________,组词________。
3.写出反义词。
粗——________ 多——________ 短——________前——________ 左——________ 上——________ 4.猜一猜,下面的影子是谁的?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二、信息匹配5.选一选,填一填。
(填序号)①小黑狗②黑③好朋友(1)影子是______色的,它像一条______一样常常跟着我,它是我的______。
①前②后③左④右(2)太阳在前,影子在______。
太阳在右,影子在______。
6.给下面的字选择读音,正确的打“√”。
影(yǐng yǐn)前(qián qán)黑(hēi hē)朋(pén péng)在(zài zhài)左(zuǒzhuó)7.读准生字,完成练习。
(填序号)①影②前③左④朋⑤音⑥本⑦作⑧明(1)读音为后鼻音的生字有:_______________(2)读音为平舌音的生字有:_______________(3)读音为三拼音节的生字有:_____________8.找一找,它们的朋友在哪里①一座________ A.树林②一片________ B.山③一群________ C.鲜花④几朵________ D.鸭子⑤一堆________ E.红枣三、语言表达9.照样子,写一写。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影子》(教案)一、教材分析本篇教材为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课文,主要教授的是孩子们如何通过观察影子来认识事物。
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简明易懂的描述,引导孩子们从影子中获取信息,培养其观察能力和认知能力。
同时,本篇教材也适合孩子们进行语文训练,帮助他们掌握基本字形和语言表达。
二、教学目标1.了解“影子”的形成原因。
2.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认知能力。
3.帮助孩子们认识生物的本质特征。
4.学会正确阅读、朗读课文。
5.掌握本文中出现的生字和词语。
三、教学重点1.帮助孩子认识“影子”的形成原理。
2.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发现画面中的信息。
3.学习正确朗读、书写生字生词。
四、教具准备1.课件PPT。
2.课文课本资料。
3.课后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生动的事例和活泼的形式,引入本篇教材。
孩子们可以分享他们的观察经历,了解对面的影子是如何产生的,从而导入本篇教材。
2. 大声朗读让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声朗读课文。
在朗读的过程中,可以指导孩子们发音,注重字音和声调的抑扬。
3. 认真欣赏通过播放PPT展示图片,引导孩子们认真观察,发现画面中的信息。
通过简单的提问和导读,帮助孩子们理解各部分内容的含义,并把它们联系起来。
4. 回答问题根据本篇教材的问题,指导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思考,找到答案。
课堂上老师可以帮助孩子们解答疑惑,帮助他们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
5. 诵读练习给孩子们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单独自己朗读课文,然后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会精确、流畅地诵读。
为了使孩子们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每个孩子都要单独进行评估。
6. 写作练习让孩子们在本篇教材的基础上进行简要的写作练习,包括填充读音和填写生字的导读等。
通过这些训练,帮助孩子们掌握基本字形和语言表达。
六、板书设计一年级上册-《影子》影子的形成原理•近光源•中光源•远光源生物基本特征•有头有尾•有四肢•有胸腔七、课后练习让孩子们逐步掌握本篇教材所教授的知识和技能,课后作业可以包括 1. 背诵课文 2. 完成课后练习册中的习题 3. 完成小组作业或个人作业。
2024年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影子》精彩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影子》。
具体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语文园地相关练习。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认读生字词,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一些基本句子结构。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对日常事物的好奇心和观察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自然、关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的朗读与理解,句子结构的掌握。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语文元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a. 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各种影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
b. 揭示课题,板书《影子》。
2. 课文学习(15分钟)a. 学生自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b. 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注意朗读的节奏和语气。
c. 解析课文内容,分析句子结构。
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5分钟)a. 出示例题,讲解解题方法。
b. 学生独立完成随堂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语文园地(10分钟)a. 学生自主完成语文园地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b. 教师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
b.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影子现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六、板书设计《影子》1. 生字词2. 课文朗读与理解3. 句子结构分析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2. 朗读课文,家长签字。
3. 课后观察:找一找生活中的影子现象,与家长分享。
作业答案:1. 略2. 略3. 示例:太阳下的影子,灯光下的影子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生活化的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观察与分享给予鼓励和指导,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语文,感受语文的魅力。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 影子 | 人教(部编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影子的变化。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 培养学生珍惜友情,关爱同伴的品质。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和书写。
2.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影子的变化。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学习和书写。
2. 引导学生理解影子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字词,分析课文内容。
2.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影子的变化。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 观察法:观察影子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谈谈对影子的认识。
2.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学习生字词1. 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2. 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字词意思。
3. 学生跟读生字词,齐读生字词。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2. 学生汇报,教师总结。
四、学习课文1. 学生自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2. 交流喜欢的句子,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意思。
3.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影子的变化。
4.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谈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深入学习课文1. 学生自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2. 交流喜欢的句子,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意思。
3.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影子的变化。
4.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三、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进行影子游戏。
2. 学生分享游戏过程中的感受。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谈收获。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授法、情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和观察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影子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