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9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格式:ppt
- 大小:1.69 MB
- 文档页数:39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考点解读】考点提示1.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2.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4.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5.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多种形式知识经纬【知识清单】(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1. 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①历史证实了一个结论:奉行“全盘西化”论或“文化复古主义”,都无法使中华文化走上复兴之路。
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在当代中国,我们要以_________为指导,建设_________的,_________社会主义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路径)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的关系 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这个目标,与_________相适应,与_________相衔接,与_________相匹配。
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走这个路径的原因:是由_________决定的;是由_________的要求决定的;是由_________决定的;是由_________决定的。
3.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1)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原因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关键是_________。
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2)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涵义①文化自觉,是对_________的深刻认识、对_________的正确把握、对_________的主动担当。
②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1.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 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3.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 1.为什么 2.关系(路径和目标) (1)走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文化 发展道路 1.根据任务:培育“四有”公民 2.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3.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2)建设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对_________的充分肯定、对_________的坚定信念。
一、选择题1.有人认为,中国文化无论在哪方面都不如西方文化,应该放下盲目自大的架子,死心塌地地学习西方文化。
这种观点( )A.没有把握西方文化的思想内核B.全面否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C.割裂了传统和现代的关系D.没看到中西方文化间的联系【解析】该观点属于“全盘西化”论,也就是说,没有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优势,故B正确。
【答案】 B2.有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所形成的千年道统,是一份宝贵的财富,中国文化的唯一出路就是大力复兴传统文化。
下列与这种观点不一致的是 ( )①守旧主义②历史虚无主义③封闭主义④民族虚无主义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解析】该观点属于文化复古主义,即固守本民族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倾向。
①③与其观点一致,排除。
3.毛泽东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
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
”此材料主要说明了( )A.外国人没有理由看不起中国人和中国文化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传播C.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使中国的文化发生了重大变化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所起的积极作用【解析】毛泽东的话表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C符合题意。
【答案】 C4. 十八大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下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说法错误的是( ) 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B.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C.属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D.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而不属于文化传统范畴,C表述错误。
5. 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确定这一目标的影响因素主要是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②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③我国拥有的丰富的文化资源④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A.① B.①②C.①②③ D.①②③④【解析】④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该借鉴吸收的内容,不是确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目标的影响因素,排除。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知识点汇总新人教版必修3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指导思想、基本特征、本质和核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指导思想),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文化(本质和核心),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依据)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
这个目标,①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②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③与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
(2)现实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四有”公民,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第一单元理论依据:(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2)文化与综合国力竞争(3)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第一单元综合探究必要性:第四单元第八课必要性:3、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必由之路: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
(2)关键是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3)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4)主要内容: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四有”公民,发展教科文,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国际影响力,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5)中心环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优秀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明确在近代中国,奉行“全盘西化”论或“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产生中国先进文化;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中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2.知道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明确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的基本内涵。
4.识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5.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共产党引领文化前进方向的旗帜。
6.知道在文化建设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能力目标:提高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各种文化现象的能力,自觉坚持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近代以来我国文化发展的历程,了解共产党在推进中国先进文化建设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增强对党的热爱之情,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树立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重点]1.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基本内涵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原因、措施)3.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教学难点]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
2.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与促进文化多样性发展之间关系。
[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点拨相结合[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落后、腐败文化的区别?存在原因?2.主旋律文化是什么?为什么?3.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什么?<导入新课>已知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是我们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那么,什么是先进文化?如何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就是第九课要探究的问题。
第一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一、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文化建设的根本)(一)肩负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使命(共产党肩负使命)1.中华文化古代的辉煌和近代的衰微中华文化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古代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