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框架住宅设计开题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101.37 KB
- 文档页数:6
住宅楼设计开题报告住宅楼设计开题报告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
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住宅楼设计开题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住宅楼设计开题报告1姓名学号院系土木工程与建筑系专业土木工程年级 12级专升本指导教师年月日填表说明1.原则上应于最后一学年第一学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开题工作。
2.学生填写此表后,经指导教师同意,由指导教师小组集中进行开题审查,不合格者应重新修改,直至合格后方可开题。
3.学生应执行本表撰写毕业论文(设计),不得作实质性改变。
学生须在所在院(系)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并参加答辩。
4.毕业论文(设计)的具体要求请参阅《新乡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例》和《新乡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写作与排版打印规范》。
5.本表可到教务处网站下载,正反双面、黑白打印,中文内容用宋体、小四号字,英文内容用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字;指导教师意见处应手写。
封面上的姓名、学号、院系、专业、年级、指导教师等填写内容相对横线居中。
日期填写阿拉伯数字,数字与“年”、“月”、“日”之间没有空格,完成后,日期整体位置应保持原样。
6.本表最后装入学生毕业论文(设计)专用档案袋。
住宅楼设计开题报告2课题目的、意义及相关研究动态:一、课题目的:1、巩固、深化、拓宽所学过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独立进行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掌握建筑工程专业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了解我国有关的建设方针和政策,正确使用本专业的有关技术规范和规定,熟悉相应的设计软件性能及其操作使用方法;3、学会针对要解决的问题,广泛地搜集国内外有关资料,了解国内外的水平和状况;4、培养深入细致调查研究,理论联系实际,从经济、技术的观点全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及阐述自己观点的能力。
某小区多层住宅楼设计开题报告第一篇模板:【正文】1. 引言1.1 研究背景1.2 研究目的1.3 研究意义2. 建筑需求分析2.1 当前住宅楼不足的地方2.2 居民的需求调查结果3. 楼群规划设计3.1 总体布局设计3.2 楼群结构设计3.3 配套设施规划4. 多层住宅楼设计4.1 单栋楼设计要点4.3 外立面设计4.4 室内设计4.5 通风、采光及景观设计5. 结构设计5.1 建筑结构体系选择5.2 基础设计5.3 墙体和楼板设计6. 材料选用6.1 混凝土6.2 钢材6.3 外墙材料7. 绿化设计7.1 小区绿化布局设计7.2 植物选用7.3 绿化维护方案8. 施工图纸设计8.2 剖面图设计8.3 细部构造图设计9. 预算与工期计划9.1 项目预算9.2 工期计划安排10. 结论10.1 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分析10.2 设计方案的优劣比较【结尾】1、本文档涉及附件:附件1-居民需求调查问卷,附件2-建筑结构图纸。
2、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建筑设计: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建筑的设计、勘察、施工等相关工作进行统一管理和监督的活动。
- 楼群规划设计:根据建筑规划要求,对多栋住宅楼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包括总体布局、结构设计等方面。
- 施工图纸设计:根据设计方案和规范要求,对建筑工程进行详细设计,绘制出施工所需的图纸和文件。
第二篇模板:【正文】1. 研究背景1.1 小区多层住宅楼发展现状1.2 设计开题目的和意义2. 设计需求分析2.1 居民需求调查结果2.2 基础设施需求分析3. 楼群规划设计3.1 总体布局设计原则3.2 楼群结构设计3.3 配套设施规划4. 集中式多层住宅楼设计4.1 单栋楼设计要点4.2 户型设计4.4 室内设计4.5 防火、通风和采光设计5. 结构设计5.1 结构体系选择5.2 基础设计5.3 墙体和楼板设计6. 材料选用6.1 构造材料选用原则6.2 外墙材料选择6.3 部分装修材料选用7. 绿化设计7.1 小区绿化布局设计7.2 植物选用和绿地规划7.3 绿化维护方案8. 施工图纸设计8.1 平面图设计8.3 构件连接图设计9. 预算与工期计划9.1 项目预算9.2 工期计划安排10. 结论10.1 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分析10.2 设计方案的优劣比较【结尾】1、本文档涉及附件:附件1-居民需求调查问卷,附件2-建筑结构图纸。
惠州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201 年月日2010
级工程造价专业答辩要求
答辩时,学生应提交“毕业设计资料档案袋”,资料袋应包括以下内容:
1、毕业实习报告1份;
2、毕业实训:
(1)毕业设计可选2个方向(定额计价或清单计价),学生自选图纸进行毕业设计。
例如:×××工程计量与计价设计(可自选定额计价或清单计价其一进行设计)
(2)实习(施工或监理)日志,要求不少于60天。
例如:×××工程施工或监理实习日志
(3)实习体会,要求不少于5000字。
例如:×××工程实习体会
3、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1份及相关图纸;
4、×××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设计1份及至少一张平面图;
5、测量实习报告1份
6、施工生产实习报告1份;
注意:
1、毕业设计资料档案袋封面要分别填写以上6种资料的名称、件数和页数,并填写好姓名、班级、学号等相关信息。
2、毕业设计资料档案袋底部要填写姓名和学号。
3、每种材料内部除了评语和意见栏外同学们都必须填写,不能空着,填不完整的不能参加答辩。
4、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都必须是具体的题目,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题目不能重复和雷同。
如垦利县开发区三期工程毕业实习或生产实习、天华建安第一项目部华丽小区工程毕业实习或生产实习。
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封面的实习时间可以空着。
5、同学们之间严禁雷同,一经发现取消答辩资格或答辩成绩作废,明年再补答。
6、同一位同学的6本资料必须字迹一致,发现不一致的取消答辩资格或答辩成绩作废,明年再补答。
住宅楼设计开题报告{修}一、选题背景与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住宅楼作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场所,其设计的合理性、舒适性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
因此,设计一座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美观舒适的住宅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次选题旨在通过对住宅楼的设计,探索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功能的最大化,同时满足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多样化需求。
通过对建筑结构、空间布局、采光通风等方面的研究,力求为居民提供一个温馨、舒适、便捷的居住空间。
二、研究现状(一)国内现状近年来,国内住宅楼设计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在建筑风格上,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既有传统中式风格的延续,也有现代简约风格的流行。
在功能布局上,更加注重空间的灵活性和实用性,满足不同家庭结构的需求。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地区住宅楼密度过高,导致采光通风不足;一些小区配套设施不完善,影响居民的生活便利性。
(二)国外现状国外在住宅楼设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环保节能方面,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和材料,降低建筑能耗;在社区规划上,注重公共空间的营造,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但由于国情和文化的差异,国外的设计经验在国内的应用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和优化。
三、设计目标与要求(一)功能目标1、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包括居住、休息、娱乐、学习等功能。
2、合理规划室内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使各个功能区域布局合理、流线顺畅。
(二)环境目标1、保证住宅楼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条件,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
2、注重室外景观设计,打造宜人的居住环境。
(三)安全目标1、设计符合建筑规范和安全标准,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配备完善的消防设施和安全监控系统,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经济目标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控制建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四、设计方案(一)建筑结构1、考虑采用框架结构,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和空间灵活性。
2、根据建筑高度和地质条件,合理确定基础形式。
多层框架结构住宅设计20xx 届高等技术学院专业建筑工程技术学号 xxxxxxxxxxx学生姓名 xxxxxxxxxx指导老师 xxxxxxxxxxxx完成日期 20xx年 xx月日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毕业设计任务书摘要某一楼层住宅楼,结构形式是框架结构(2轴为框架为计算主体)一、设计资料1.设计标高:室内设计标高±0.000室内外高差600mm基础顶到室外500mm2.墙身做法:墙身为加气混凝土砌块r g=8KN/m³3.屋面做法:规范屋24 荷载为5.0 KN/m²4.楼面做法:规范屋27 荷载为2 KN/m²5.门窗做法:荷载为0.5 KN/m²6.地质资料:任务书p37.基本风压:全年西北风,夏季东南风,基本风压W0=0.3 KN/m²地面粗糙度为C8.活荷载:楼面活荷载2 KN/m²屋面活荷载0.5 KN/m²目录第一章结构选型及平面布置 (1)1.1梁柱的截面尺寸确定: (2)1.2 框架梁柱的线刚度计算 (2)第二章荷载计算 (3)2.1恒荷载计算 (3)2.2楼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5)2.3屋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6)第三章内力计算 (8)3.1恒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8)第四章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 (20)4.1荷载计算 (21)4.2多遇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以及位移计算: (23)4.3弯矩计算 (24)第五章梁柱内力组合 (29)5.1层梁的内力组合表 (29)5.2底层柱的内力组合 (30)第六章双向板设计 (31)第七章梁配筋计算 (34)第一章结构选型及平面布置1.1梁柱的截面尺寸确定:(1)梁高h=(121~81)0l h=900~600取h=600mm 梁宽b=(31~21)h取b=300mm建筑高度18.3m 设防为7度抗震等级为3级轴压比限值[]n M =0.9(2) 柱的尺寸为500mm ⨯500mm(3) 采用双向板,板厚为120mm1.2 框架梁柱的线刚度计算⑴混凝土C30 30E =3.0×107KN/m ²⑵现浇框架结构惯性矩为:I=02I 边框架梁为I=05.1I 线刚度i=L EIAB 跨梁4371075.68.46.03.0121100.32⨯=⨯⨯⨯⨯⨯==L EI i ABBC 跨梁4371068.57.56.03.0121100.32⨯=⨯⨯⨯⨯⨯==L EI i BC⑶柱的线刚度:4471001.49.35.0121100.3⨯=⨯⨯⨯==L EI i 底层4471059.58.25.0121100.3⨯=⨯⨯⨯==L EI i 其它层第二章 荷载计算2.1恒荷载计算⑴屋面恒荷载:(屋24) 5.0KN/㎡ ⑵标准层楼面荷载(楼27): 0.12×25+1.5=4.5 KN /㎡ ⑶梁自重:主梁:b ×h=300×600 25×0.3×(0.6-0.12)=3.6KN/m 抹灰层:10厚混合砂浆 0.01×[﹙0.6-0.12﹚×2+0.3] ×17=0.214KN/m 合计: 3.81KN/m次梁:b ×h=200×400 25×0.2×(0.4-0.12)=1.4KN/m 抹灰层:10厚混合砂浆 0.01×[﹙0.4-0.12﹚×2+0.2] ×17=0.13KN/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计: 1.53KN/m柱自重: b ×h=500×500 25×0.5×0.5=6.25KN/m抹灰层:10厚混合砂浆 0.1×0.5×4×17=3.4KN/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计: 9.65KN/m内填充墙自重: (2.8-0.6)×0.2×8=5.28KN/m内装修 2×(2.8-0.6)×0.4=1.76KN/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计 7.04KN/m活荷载值计算楼面 2.0 KN /㎡屋面 0.5KN /㎡()()5.46.35.09.38.19.38.121321⨯⨯⨯⎥⎦⎤⎢⎣⎡+-=Gd =5.45KN/m()()0.26.35.09.38.19.38.121321⨯⨯⨯⎥⎦⎤⎢⎣⎡+-=Qd =2.42()()5.48.45.07.54.27.54.221322⨯⨯⨯⎥⎦⎤⎢⎣⎡+-=Gd =7.77()()5.48.45.07.54.27.54.221322⨯⨯⨯⎥⎦⎤⎢⎣⎡+-=Qd =3.458.1215.4853⨯⨯⨯=Gd =2.538.1210.2853⨯⨯⨯=Qd =1.13()()5.46.35.08.48.18.48.121324⨯⨯⨯⎥⎦⎤⎢⎣⎡+-=Gd =6.25 ()()0.26.35.08.48.18.48.121324⨯⨯⨯⎥⎦⎤⎢⎣⎡+-=Qd =2.78 8.4215.4855⨯⨯⨯=Gd =6.75 8.4215.4853⨯⨯⨯=Gd =3 2. A ~B 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屋面板传荷载: 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3.81+6.94+7.5=18.25KN/m活载= 1.45 KN/m楼面板传荷载: 恒载=梁自重+墙自重+板传荷载=3.81+7.04+6.25+6.75=23.85 KN/m活载=板传活载=2.78+3=5.78 KN/mB ~C 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屋面板传荷载: 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3.81+8.63+7.49=19.93KN/m活载= 0.749+0.863=1.61 KN/m 楼面板传荷载(B ~1/C):恒载=梁自重+板传荷=3.81+2.53+7.77=14.11 KN/m活载=板传活载= 1.13+3.45=4.58 KN/m楼面板传荷载(1/C ~C):恒载=梁自重+墙自重+板传荷载=3.81+7.04+5.45+7.77=24.07 KN/m活载=板传活载=2.42+3.45=5.87 KN/m2.2楼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边柱连系梁自重: 9.1825218.46.03.023.66.03.0=⨯⎪⎭⎫ ⎝⎛⨯⨯⨯+⨯⨯ KN 抹灰层: 0.214×0.6=0.13 KN钢窗自重: 1.5×1.2×0.5=0.9 KN窗下墙体自重: 0.25×0.9×(3.6-0.5)×8=5.58 KN外装修: 0.9×(3.6-0.5)×0.5=1.395 KN内装修: 0.9×(3.6-0.5)×0.4=1.116 KN窗边墙体自重:0.25×(3.6-0.5-1.5)×(2.8-0.6-0.9)×8=4.16 KN外装修: (3.6-0.5-1.5)×(2.8-0.6-0.9)×0.5=1.04 KN内装修: (3.6-0.5-1.5)×(2.8-0.6-0.9)×0.4=0.832 KN 框架柱自重: 0.5×0.5×2.8×25=17.5 KN 抹灰层: 0.01×0.5×4×2.8×17=0.952 KN连系梁传来楼面自重:25.20215.48.4218.4215.46.3216.321=⨯⎪⎭⎫ ⎝⎛⨯⨯⨯⨯+⨯⨯⨯⨯ KN —————————————————————————————————— 中间层边节点集中荷载: 76.72==C A G G KN活荷载=板传活荷载=9210.28.4218.4210.26.3216.321=⨯⎪⎭⎫ ⎝⎛⨯⨯⨯⨯+⨯⨯⨯⨯KN 中柱(B )连系梁自重 18.9KN 抹灰层 0.13 KN 门自重 0.9 KN内墙体自重 ()()86.08.2215.06.32.0⨯-⨯⨯-⨯ =5.456 KN 内装修 ()()24.0216.08.25.06.3⨯⨯⨯-⨯-=1.364 KN 框架柱自重 17.5 KN 抹灰层 0.952 KN 边系梁传来楼面自重 =()5.48.18.16.36.32124.28.4216.3216.321⨯⎥⎦⎤⎢⎣⎡⨯-+⨯+⨯⨯⨯+⨯⨯⨯=44.15K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间层中节点集中荷载 35.89=B G KN 活荷载=板传荷载 =()0.28.18.16.36.32124.28.4216.3216.321⨯⎥⎦⎤⎢⎣⎡⨯-+⨯+⨯⨯⨯+⨯⨯⨯=19.62KN 2.3屋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顶层边柱连系梁自重 18.9KN 抹灰层 0.13 KN 女儿墙自重 ()828.425.09.026.325.09.0⨯⨯⨯+⨯⨯=7.56 KN外装修 ()5.09.02/8.46.32⨯⨯+⨯=3.78 KN 框架柱自重 0.5×0.5×0.9×25=5.63 KN 抹灰层 0.01×0.5×4×0.9×17=0.31 KN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 2158.4218.42156.3216.321⨯⎪⎭⎫ ⎝⎛⨯⨯⨯⨯+⨯⨯⨯⨯=22.5 KN 顶层边节点集中荷载 81.58==C A G G KN活荷载=板传荷载=21218.4218.4216.3216.321⨯⨯⎪⎭⎫ ⎝⎛⨯⨯⨯+⨯⨯⨯=2.25 KN 顶层中柱(B )连系梁自重 18.9 KN 抹灰层 0.13 KN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 528.4218.42126.3216.32121⨯⎪⎭⎫ ⎝⎛⨯⨯⨯⨯+⨯⨯⨯⨯⨯=45KN 顶层中节点集中荷载 03.64=B G KN活荷载=板传荷载= 2.25×2=4.5KN第三章内力计算3.1恒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恒荷载内力计算采用分层法,这里以顶层为例说明计算过程3.1.1顶层-35.04 35.04 -53.96 53.9620.08 → 10.04 -8.77 ← -17.54← 6.83 5.74 → 2.87-1.96 → -0.98 -0.76 ← -1.52-13.5 0.67 0.57 37.7751.6 -57.183.1.2中间层→←→←→←3.1.3底层→←→←→←3.2活载作用下内力计算3.2.1 顶层-2.784 2.784 -4.359 4.3591.595 → 0.798 -1.155 ← -2.310← 0.748 0.628-0.214 → -0.107 -0.083 ← -0.166-1.02 0.074 0.062 2.1974.297 -4.9073.2.2 中间层→←→←→←3.2.3底层→←→←→←第四章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该建筑高度为18.1m,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均匀分布,采用底部剪力法来计算4.1荷载计算屋面重力值:G面=5.0×(4.2×10.5)= 220.5kN楼面重力值:G板=4.5×(4.2×10.5)= 198.45kN梁重力值:G梁=(4.2×3+4.8+5.7)×3.81=71.61kN柱重力值:G标柱=9.65×2.8×3=81.06kNG底层柱=6.59×3.9×3=112.91kN墙重力值:G女儿墙=4.2×2×0.9×0.25×8=15.12kNG标准墙=(4.8+3.9)×2.2×8=30.62kN活载Q标=4.2×10.5×2=88.2kN Q面=4.2×10.5×0.5=22.05kN4.1.2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G 6=G板+G梁+G上柱/2+G女儿墙+Q面/2+G墙/2=198.45+71.61+81.06/2+15.12+22.05/2+30.62/2=352.05kNG5=G4=G3=G2=G1=G板+G梁+G上柱+G标准墙+ Q标/2=198.45+71.61+81.06+88.2/2+30.62=425.84kNG-1=G板+G梁+G上柱/2+G下柱/2+G标准墙+Q标/2=198.45+71.61+81.06/2+112.91/2+30.62+88.2/2=441.77kN4.1.3地震作用下框架侧移计算(D值法)(见下页)标准层D 值∑D=106180kN/m底层D 值ΣD=58813kN/mU=Σuj=0.00831m1 1.7 1.70.60.294T α==⨯=4.2多遇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以及位移计算:由设防烈度为7度、第一组;场地土为Ⅱ类,由《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查得:αmax=0.08,Tg=0.35s,则横向地震影响系数:α1=⎪⎪⎭⎫ ⎝⎛1TT g 9.0αmax=0.0940.294 <1.4 T g =1.4×0.35=0.49,由抗震规范可知无须计算顶部附加集中水平地震作用。
框架结构设计开题报告课题来源课题设计来源生产实践,属于工程设计类型。
毕业设计作为大学结束时间的一个实践环节,有着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会很明显的体现在将来的实际工作当中,它是大学阶段一个尤为重要的环节,是对我们大学期间所学知识的一次综合性和系统性的运用,要求我们做到知识的系统化、实际化,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科学依据(包括课题的科学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水平和发展趋势;应用前景等。
科学意义:近年来框架结构在世界各地又有了很大的发展,许多城市普遍兴建了包括商场、住宅、旅馆、办公楼和多功能建筑等各种类型的框架建筑。
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参加或从事框架结构设计已成为必须面对的现实之一。
框架结构是指由梁和柱以刚接或者铰接相连接而成,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即由梁和柱组成框架共同抵抗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
结构的房屋墙体不承重,仅起到围护和分隔作用,一般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空心砖或多孔砖、浮石、蛭石、陶粒等轻质板材等材料砌筑或装配而成。
通过毕业设计,能够对大学期间所学的知识做一个系统的总结和应用,通过自己在熟悉任务书的基础上参观、比较同类建筑,查阅、搜集有关设计资料使得在大学所学的知识得以综合的应用,提高综合知识的应用能力,对所学过的知识得以系统的深化,并且能够培养我独立解决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的内容和步骤,及掌握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绘制的方法,为今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国内外研究概况:由于框架是由梁、柱构件通过节点连接形成的骨架结构。
框架结构的特点是由梁、柱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墙仅起维护作用,其整体性和抗震性均好于混合结构,且平面布置灵活,可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也可构成丰富多变的立面造型。
国外多用钢为框架材料,而国内主要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框架结构可通过合理的设计,使之具有良好的延性,成为“延性框架”,在地震作用下,这种延性框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由于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作为一种常用的结构形式, 具有传力明确、结构布置灵活、抗震性和整体性好的优点, 目前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类多层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中。
住宅楼设计优秀开题报告住宅楼设计优秀开题报告篇1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自从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的迅猛发展人皆可见,发展的背后是各行各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人们的压力也逐步加大。
特别是代表着中国新一代势力的80后、90后的大学生们,他们顶着强大的工作和住房的双重压力,为社会主义建设奋斗着,他们的住房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蜂巢公寓就是为了解决目前一些正在求职的毕业大学生租房困难而设计的一种快节奏紧凑型公寓,希望能达到高度节省空间及运营成本,低碳、环保等特点。
齐全的设施在满足大学生居住的同时,还在心理,健康等方面给予关怀,打破常见闭塞空间的思维定式,创造新型的快节奏开放式生态居住空间。
小区的生态景观设计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在面临学习、工作与生活压力时,总渴望能找到一个休闲居住场所来减轻这份紧张,调整情绪,融入到优美的、恬淡的生活空间去享受那一份宁静与轻松。
营造自然和谐、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追求建筑与景观的融合,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它随着时代背景及意识形态的发展而发展,并呈现新的特色。
二、课题关键问题及难点蜂巢公寓社区的意义在于用较低的成本来解决最大程度的大学生以及外来人口的临时居住问题,因此,如何采用相对较低的成本来建造出功能性相对较强的公寓建筑是一个难点,这不仅要考虑到材料的使用,还要最大程度的满足其应有的需求。
同时,环保也是此次项目的一个重点,环保节能一直是如今热门的话题之一,如何合理的运用材料,搭配材料,将这个公寓建筑设计得环保节能也是本次项目能否成功实现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以建筑设计为着眼点,生态建筑主要表现为: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注重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与遮阴,为改善小气候采用多种绿化方式,为增强空间适应性采用大跨度轻型结构,水的循环利用,垃圾分类、处理以及充分利用建筑废弃物等。
仅以上几个方面就可以看出,不论哪方面都需要多工种的配合,需要结构、设备、园林等工种,建筑物理、建筑材料等学科的通力协作才能得以实现。
框架结构开题报告框架结构开题报告一、引言在当今社会,框架结构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结构形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项目中。
框架结构的设计和施工对于建筑物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美观性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框架结构的定义、特点以及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旨在深入了解框架结构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二、框架结构的定义和特点框架结构是指由柱、梁和节点组成的一种建筑结构形式。
其特点是梁与柱之间通过节点连接,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结构。
框架结构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刚性和稳定性:框架结构由于柱、梁和节点的相互作用,具有较强的刚性和稳定性。
这种刚性和稳定性使得框架结构能够承受较大的荷载,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
2.灵活性:框架结构的柱、梁和节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改变,使得建筑物的布局和功能更加灵活多样化。
3.美观性:框架结构的柱、梁和节点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空间形式,使得建筑物在外观上更加美观大方。
三、框架结构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框架结构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在建筑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将从住宅建筑、商业建筑和公共建筑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住宅建筑在住宅建筑中,框架结构常常被用于多层住宅和别墅的建设。
框架结构的优点使得它在住宅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框架结构可以提供较大的内部空间,使得住宅的布局更加灵活。
同时,框架结构的刚性和稳定性可以保证住宅的安全性。
2.商业建筑在商业建筑中,框架结构常被用于大型购物中心、写字楼等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
框架结构的灵活性使得商业建筑能够满足不同商业需求的要求。
同时,框架结构的美观性也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3.公共建筑在公共建筑中,框架结构被广泛应用于体育馆、剧院、博物馆等建筑物的建设。
框架结构的刚性和稳定性可以满足公共建筑对于大跨度和大空间的需求。
同时,框架结构的美观性也能够提升公共建筑的文化价值。
四、框架结构的设计方法和技术框架结构的设计方法和技术对于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题目某小区多层住宅楼设计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在院〔系〕建筑工程学院专业班级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1 年9 月23而与这些相关的地方,全数建筑高层建筑、世界高楼是不现实,也是圉难的,这些都将回归于多层逹筑的逹造,能够想象这是一片广漠的领域。
一项最新调査说明,上海80%以上的市民此后购房首选多层和小高层,两房和小面积的三房更受欢送。
随着城市的进展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必将有大長的消费者选着多层住宅。
另一方面,多层住宅拥有良好的公共空间与舒适的居住气氛,被很多传统的人奉为住宅的不贰典范,但是随着城市住宅向高、密方向的进展,很多城市中,尤其是大城市的多层住宅已不是“稀缺〞二宇可形容,而是濒临“绝迹〞,毕寛仅有4至6层高的多层住宅与土地稀缺而座霁加大土地利用率的要求是相违背的。
由于稀缺,多层的价钱果近几年来也是一路飙升,多层住宅走向稀缺时期,多层作为日渐稀缺的建筑形态,以其良好的亲切性,宜居的楼层教和幽静安宁的气氛成为舒适生活的代名词,如此一来,多层住宅也将加倍引人注目,不乏消费者的追赶。
最近几年来,节能对逹筑行业也提出丁新的要求,欧洲先进的节能技术不断地被介绍进来。
经历了20连年的大長研究和实践,欧洲在住宅技术方面探索出了很有成效的方式。
其中,以低能耗、高舒适度的住宅节能技术尤其突出,该顼技术通过利用功率超级低的辅助采暖和制冷设备,既可调整室内温度,维持舒适的状态,又节约了住宅的综合造价。
此项技术在我国未来的住宅建设中,有望取得应用和推行。
最近几年来相关研究人员研究出来的一种新的多层住宅建筑结构,采用的是聚苯颗粒混凝土制作而成的砌模,而且砌模还有內墙砌模还有内墙砌模、外墙砌模,和梁柱模三种形式这种结构的保温砌模不仅具有良奸的保温性能,而且还具有必然的力学性能。
建筑设计开题报告相关推荐建筑设计开题报告范⽂ 1.课题名称: 钢筋混凝⼟多层、多跨框架软件开发 2.项⽬研究背景: 所要编写的结构程序是混凝⼟的框架结构的设计,建筑指各种房屋及其附属的构筑物。
建筑结构是在建筑中,由若⼲构件,即组成结构的单元如梁、板、柱等,连接⽽构成的能承受作⽤(或称荷载)的平⾯或空间体系。
编写算例使⽤建设部最新出台的《混凝⼟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该规范与原混凝⼟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相⽐,新增内容约占15%,有重⼤修订的内容约占35%,保持和基本保持原规范内容的部分约占50%,规范全⾯总结了原规范发布实施以来的实践经验,借鉴了国外先进标准技术。
3. 项⽬研究意义: 建筑中,结构是为建筑物提供安全可靠、经久耐⽤、节能节材、满⾜建筑功能的⼀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建筑材料、制品、施⼯的⼯业化⽔平密切相关,对发展新技术。
新材料,提⾼机械化、⾃动化⽔平有着重要的促进作⽤。
由于结构计算牵扯的数学公式较多,并且所涉及的规范和标准很零碎。
并且计算量⾮常之⼤,近年来,随着经济进⼀步发展,城市⼈⼝集中、⽤地紧张以及商业竞争的激烈化,更加剧了房屋设计的复杂性,许多多⾼层建筑不断的被建造。
这些建筑⽆论从时间上还是从劳动量上,都客观的需要计算机程序的辅助设计。
这样,结构软件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
⼀栋建筑的结构设计是否合理,主要取决于结构体系、结构布置、构件的截⾯尺⼨、材料强度等级以及主要机构构造是否合理。
这些问题已经正确解决,结构计算、施⼯图的绘制、则是另令⼈⾟苦的具体程序设计⼯作了,因此原来在学校使⽤的⼿算⽅法,将被运⽤到具体的程序代码中去,精⼒就不仅集中在怎样利⽤所学的结构知识来设计出做法,还要想到如何把这些做法⽤代码来实现, 4.⽂献研究概况 在不同类型的结构设计中有些内容是⼀样的,做框架结构设计时关键是要减少漏项、减少差错,计算机也是如此的。
建筑结构设计统⼀标准(gbj68-84) 该标准是为了合理地统⼀各类材料的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制定⼯业与民⽤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钢结构、薄壁型钢结构、混凝⼟结构、砌体结构、⽊结构等设计规范以及地基基础和建筑抗震等设计规范应遵守的准则,这些规范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具体规定。
住宅楼设计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于居住环境和居住品质的要求日益提高。
住宅楼作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场所,其设计的合理性、舒适性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
因此,进行住宅楼的设计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一)研究目的本设计旨在通过对住宅楼的规划、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等方面的研究,探索出一种既能满足居民生活需求,又能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同时具有较高性价比的住宅楼设计方案。
(二)研究意义1、为居民提供更加舒适、安全、便捷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2、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节约土地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3、为建筑行业提供新的设计思路和方法,推动建筑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一)国外研究现状在国外,住宅楼的设计注重人性化、生态化和智能化。
例如,一些发达国家采用了先进的建筑材料和技术,实现了住宅楼的高效节能和环保;同时,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居民的生活需求和社交活动,打造了具有丰富功能和良好社区氛围的居住环境。
(二)国内研究现状国内的住宅楼设计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更加注重建筑的品质和功能。
然而,与国外相比,在一些方面仍存在差距,如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社区配套设施的完善程度等。
四、研究内容(一)规划设计1、选址分析,考虑周边环境、交通条件、基础设施等因素。
2、总平面布局,包括建筑的朝向、间距、绿化景观等。
(二)建筑设计1、户型设计,满足不同家庭结构和生活方式的需求。
2、公共空间设计,如楼梯间、电梯间、走廊等。
3、外立面设计,体现建筑的美观和特色。
(三)结构设计1、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等。
2、进行结构计算和分析,确保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四)设备设计1、给排水系统设计,包括供水方式、排水管道布置等。
2、电气系统设计,如照明、插座、弱电系统等。
3、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保证室内舒适的温度和空气质量。
一、概述农村自建房是我国农村地区重要的居住形式,其框架结构设计对于房屋的稳固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自建房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对于其框架结构设计的研究和改进显得尤为重要。
本开题报告旨在对农村自建房框架结构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案,以确保农村自建房的结构安全和稳定性。
二、研究背景1. 农村自建房的普遍存在农村自建房是指农村居民根据自身需求、自愿出资或者自行动员,依法自行建造的房屋。
而这一建造形式在我国农村地区十分普遍,因为它符合农民的文化习惯和实际需要。
2. 目前存在的问题由于农村自建房的建筑标准和技术规范相对较低,导致一些房屋的结构不稳固,存在安全隐患。
不少自建房在遭遇自然灾害时易受到损坏,给农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3. 研究的必要性针对目前农村自建房框架结构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对农村自建房的框架结构进行研究,探索合理的设计方案,以解决其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问题。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1. 研究目的通过对农村自建房框架结构的研究,探索出符合农村实际情况的设计方案,提高农村自建房的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研究意义通过本研究,可以促进农村自建房的结构设计水平,提高自建房的抗震、防风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少灾害发生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提高了农民居住的舒适度和安全系数。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对农村自建房框架结构的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2) 研究框架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3)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合理的框架结构设计方案(4) 通过模拟试验和实地考察,验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5) 结合相关理论,总结出适用于农村自建房的框架结构设计原则2.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调研、实地调查和数值模拟等方法,通过收集相关资料和实地勘察,了解农村自建房框架结构的实际情况,从而得出合理的设计方案。
五、预期成果1. 设计出符合农村实际情况的框架结构设计方案2. 验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3. 提出适用于农村自建房的框架结构设计原则六、研究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对农村自建房框架结构的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2. 第二阶段:研究框架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3. 第三阶段:提出合理的框架结构设计方案,并进行模拟试验验证4. 第四阶段:总结适用于农村自建房的框架结构设计原则七、研究团队本项目将由XX大学建筑学院的X教授带领团队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还将借助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的支持和协助。
广东白云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多框架结构住宅设计
课题类型:论文□设计□
学生姓名:裴晓婷林靖李志盛张文峰黄景文
学号:07060521190706052105070605211807060521260706052116
班级:07土木工程(房屋建筑方向)
专业(全称):土木工程(房屋建筑方向)
系别:艺术与建筑学院
指导教师:朱浩稳
2010年11月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目的:全面了解对多框架结构住宅的建筑设计内容或施工技术内容;掌握其建筑设计或施工技术的一般原则、步骤和方法。
意义:通过毕业设计应可以巩固、深化和扩展所学知识,并综合运用所学技术基础课、专业课知识和相应技术,锻炼独立思考的工作作风,增强的工程实践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工程制图、理论分析、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等综合能力等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为今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现状和研究目标:
中国古代建筑物普遍流行的营造方法是用木材造成的框架结构。
木材结构的发展与进步的研究,就是中国建筑艺术和技术科学的中心课题。
而现在,由于国内外的技术材料的演变,建筑的技术的提升,房屋的变化已经变化很大。
房屋的框架按跨数分有单跨、多跨;按层数分有单层、多层;按立面构成分有对称、不对称;按所用材料分有钢框架、混凝土框架、胶合木结构框架或钢与钢筋混凝土混合框架等。
其中最常用的是混凝土框架、钢框架。
框架建筑的主要优点:空间分隔灵活,自重轻,有利于抗震,节省材料;具有可以较灵活地配合建筑平面布置的优点,利于安排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结构;框架结构的梁、柱构件易于标准化、定型化,便于采用装配整体式结构,以缩短施工工期;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时,结构的整体性、刚度较好,设计处理好也能达到较好的抗震效果,而且可以把梁或柱浇注成各种需要的截面形状。
研究目标:通过毕业设计熟悉多框架结构住宅的设计注意问题以及技术原理,特点等,积累有关方面的知识。
同时深化所学理论知识,做到理论实际结合,为以后工作积累经验。
三、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1.研究一栋7层高的框架结构住宅设计
2.首层梁、柱、板的受力分析及截面选择,配筋及分布方式
3.标注层图纸
4.屋面层,顶层梁、板图纸
5.基础层图纸
6.立面图,详图的绘制
7.施工组织设计
使用手算与电算的结合,电算主要是采用钢筋硂计算的基本方法。
电算是采用PKPM计算出各层的受力,配筋情况与手算结果相比较下,适当做调整,得出最优配筋率,用CAD及天正等作图软件绘制出整套施工图纸。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及进度安排:
1.资料收集与同类课题资料进行收集(2010.11.17-2010.11.22)
2.吸取最优方案加以改善并得出自己设计方案交由指导老师审阅(2010.11.22-2010.11.24)
3.修改平面图(2010.11.24-2010.11.29)
4.计算各层的梁柱受力分析(2010.11.29-2010.12.25)
5.调整方案中不经济,不合理情况(2010.12.15-2010.12.23)
6.提高方案并作最后修改(2010.12.24—2010.12.26)
7.出图(2010.12.27)
五、课题的成果形式:
本次研究的课题为《多层框架结构住宅》,其结构形式主要采用框架结构,最终会设计出一整套的结构施工图纸,其中包括各层的梁、柱、板图。
基础层的布置图,立面图,节点图,钢筋分布图,遗迹施工组织设计等。
成果展示一CAD出图的图纸为主,辅以计算书、PPT讲解分析本设计课件等。
六、其他有关问题或保障机制:
设计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到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月
日
专业教研室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月
日
系(部)意见
系主任签名:月日
可另加附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