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城市群九城市的产业结构特征和比较优势分析_刘东

  • 格式:pdf
  • 大小:151.28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0-8462(2005)03-0343-05

中原城市群九城市的产业结构特征和比较优势分析

刘 东 勋1,2

(1.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河南开封 475001;

2.河南大学经济学院,中国河南开封 475001)

摘 要:中原地区正处于经济崛起的腾飞初期,中原城市群带动战略是中原腾飞的重要推动力。充分发挥中原城市群九城市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产业分工,以大工业、大市场建立发达的专业化协作体系则是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内容。为此,必须构筑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建立统一的劳动市场和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各城市发展战略的协调。

关键词:产业结构;比较优势;中原城市群;经济一体化;城市化

中图分类号:F299.27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1.1 1997年以来全国产业升级和地域分工格局正在悄然变化

买方市场形成、加入WTO以后我国在国际分工格局中比较优势位势发生变化,产业升级势在必行。1997年以来,中国告别了建国以来长期的短缺经济状态,全面形成了买方市场态势,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产业升级迫在眉睫。另一方面,在长期高增长的推动下,中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普遍提高,收入分配分层化日趋明显,新的、更高档次的产品需求不断升级,产业升级的必要条件已经具备。

外向度大的东部地区产业升级和产业西移相伴而生,中部地区接纳东部地区产业西移的条件基本成熟。中国的生产地域分工呈现着极大的不平衡现象,产业升级势头主要发生在外向度较高、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2]。与这种地区性产业升级相伴随的是东部地区的产业外移,其地理指向比较明显的是中部地区和部分较为发达的西部地区,与此同时,这些中西部地区经过建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足发展,已经具备了接纳上游产业的条件[1]。

河南的市场化水平和投资环境大为改善。河南属于比较典型的中部地区,但市场化转型较为积极主动,已经完全具备了主流经济学所强调的市场化程度。投资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世界银行最近公布的关于中国各大城市投资环境的评估中,郑州市名列前茅。

1.2 中原城市群概念的提出和中原崛起战略

河南省乃至整个中原地区的城市化程度和首位城市的首位度偏低。美国出版的《世界城市》一书认为城市化可以表现为两个方面的变化,其一是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运动,并在都市中从事非农业的工作。其二是乡村生活方式向都市生活方式的转变,包括价值观、态度和行为等方面。河南省2001年非农业人口比率仅仅为17.2%①,在全国处于落后地位。首位城市郑州市的首位度(首位城市的人口数/该地区城市人口总数)与全国其它省区相比也处于非常低的地位,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不强。

河南省的城镇体系正在形成之中,必须靠城市群的整体带动。中原城市群的范围包括郑州、洛阳、焦作、新乡、许昌、平顶山、漯河、开封、济源九城市。城镇体系尚未正式形成,各城市之间的协同发展能力较弱。与东南沿海相比,小城镇建设由于乡镇和村办企业的落后而显得明显滞后。在这种情况下,加强中原城市群之间的协调,以中原城市群落体系实施带动中原崛起的战略决策是较为明智的选择。

1.3 产业结构特征是研究中原城市群经济一体化的关键

城镇群落体系的关键在于其内部经济一体化程度较高,主要表现为城市功能互补和经济联系的分工与协作较强,并在很多方面共享一些经济基础———如劳动力市场、公共城际交通体系、大型专业批发市场、相关的市场中介组织网络体系、区域金融市场、高校和科研机构、信息交流与发布平台等。如何才能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增强内部协作?现在划入的九个城市是否有内在的激励,关键在于其产业结构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本文将从产业结构的角度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

2 中原城市群九城市制造业的结构特征

根据各地市的统计年鉴中有关的统计数据,可以计算出中原城市群九城市制造业的工业增加值、资本与劳动的比例(平均每个从业人员的人均资本拥有量,可以像通常的做法那样定义为资本密集度或人均资本)、产出与资本比例(平均每元固定资产净值所创造的工业增加值)、劳动生产率(一年中平均每个从业人员创造的工业增加值)。

2.1 制造业各细分行业在九地市的分布特征

第25卷第3期2005年5月 经 济 地 理

ECONOMIC GEOGRAPHY

Vol.25,No.3

May.,2005

①《河南统计年鉴2002》(表4-2),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

收稿日期:2004-10-09;修回日期:2005-01-10

基金项目: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河南省重点产业群的选择和建设问题研究》(2004CJJ013)和河南大学河南省人文重点学科开放研究中心基金联合资助。

九城市的工业化发展水平不平衡。从制造业增加值的规模总量来看,中原城市群九城市中,仅洛阳、新乡和焦作3市的制造业增加值就占到了82.67%,如果加上郑州市的7. 63%,则总量达到了90.30%,其中仅洛阳市就占到了总量的43.45%。可见,郑—洛—焦—新4市的工业化程度显著地高于其他5市。平顶山和焦作则明显地没有摆脱初级矿产品采掘采选业为主要特色的工业结构,尤其是平顶山,其初级矿产品采掘采选业占工矿业的比例高达72.44%,尚没有完成从矿业城市向制造业城市的结构转型。

制造业各细分行业在中原城市群九城市之间的分布相对集中。就制造业内部各行业的结构来看,食品加工和食品制造业主要集中在漯河、新乡、洛阳和郑州4市,食品加工业集中率达90.50%,食品制造业集中率达到80.40%;饮料制造业主要集中在新乡、洛阳、平顶山和郑州4市(85.70%);烟草加工业主要集中在洛阳、郑州和许昌(88.60%);纺织业主要集中在洛阳和新乡(75%);服装业主要集中在洛阳、新乡和许昌(87.8%);皮制品业主要集中在新乡和漯河(76.3%);开封、洛阳、新乡和许昌4市集中了几乎全部的木材加工业

(98.72%);家具制造业集中在洛阳和新乡(95.3%);新乡和郑州则集中了82.9%的造纸业;新乡1市占了印刷业的90. 56%;洛阳、新乡、许昌和开封集中了95.6%的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几乎全部集中在洛阳(99.1%);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主要集中在新乡、洛阳和焦作(86. 9%);医药制造业主要集中在新乡和洛阳(82.1%);化纤业主要集中在新乡、平顶山和洛阳(98%);橡胶制品业主要集中在焦作和洛阳(92.2%);塑料制品业主要集中在新乡、洛阳和郑州(89.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主要集中在洛阳、新乡和郑州(83%);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集中在洛阳、焦作、新乡和平顶山(82.6%);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集中在焦作、洛阳、新乡和郑州(95%);金属制品业集中在新乡、洛阳和焦作(81.8%);普通机械制造业集中在新乡和洛阳(82.8%);专用设备制造业集中在洛阳和新乡(82%);交通运输及设备制造业集中在洛阳、新乡和郑州(98%);电气机械及器材及制造业集中在新乡、焦作、许昌和洛阳(89.3%);电子及通讯制造业集中在新乡和洛阳(95%);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集中在焦作、郑州和新乡(83.9%);其他制造业集中在许昌、漯河、洛阳和郑州(97.8%)。

中原城市群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和协调机制是必须的。制造业各细分行业在中原城市群中的相对地位与在本市的绝对地位不一致。对比分析表1和表2可以看出,从本市的观点来看属于所谓“支柱”或“主导”的产业,从中原城市群的整体来看并不一定具有重要的地位,反之亦然。例如,开封的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在中原城市群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但并没有进入开封市前4位制造业行列;而开封排名第一位的纺织业却在中原城市群中占有比重很小(4.72%)。这反映出各城市原来在进行工业发展战略定位时,没有从“中原城市群”的一体化角度进行定位。

根据上述分析,如果各城市各自为政,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差不大,发展条件近似,那么很可能出现产业结构雷同、相互争夺极为有限的经济资源,由各自为政发展为各自为战的

不良后果。因此,所谓的中原城市群首先要在城市定位和发展战略上进行一体化,按照内在有机联系的、建立在分工与协作基础上的城市体系进行统一的协调与发展。为此,建立一个跨城市行政区的协调机制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急需的。2.2 制造业的市场化调整尚未完成

我们的分析基于这样的经济学原理:假设中原城市群中的九城市都在同样的技术水平上选择不同的生产要素组合(资本—劳动比例或人均资本)和产量规模,即位于同样技术水平上的同一条生产函数曲线面上。假设采用柯布—道格拉斯形式的生产函数,即Q=A LαKβ(Q表示产出水平,A表示技术水平,L表示劳动力使用量,K表示资本使用量,α和β是不变的常数),则假定中原城市群九城市都处于同样的生产技术A这样的限制下,同样产出水平上不同的资本———劳动比例的差异只是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不同投入要素组合的变化;无差异曲线距离原点的远近位置不同则反映产量水平的高低。对于资本-劳动比例和产出水平都不同的城市来说,则处于不同的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要素组合比例的位置上(如图1中A和B这样的位置,它们分别位于从原点出发的射线AT的两侧,说明要素组合比例K/L的差异)。

图1 要素组合比例

Fig.1 The proportion of factor com binations 如果不同的地市处于不同的工业化水平上,那么工业化水平高的地市人均资本水平应该较高。在趋向于稳态的经济增长路径上,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越高,人均资本也相应地提高(图2)。从有关统计数据和计算结果来看,洛阳和新乡2市由于工业化水平较高,人均资本普遍地高于其他7市;除此之外,焦作、许昌和漯河3市制造业的人均资本表现出与其发展水平不适应地显著的高水平,我们必须另外寻求解释原因。

图2 生产函数与稳态

Fig.2 The production function and steady state 除了工业化水平不同的原因之外,不同的地市为什么选取不同的投入要素组合比例(人均资本或资本密集度)呢?根据比较优势学说,是生产要素价格比例的差异造成投入组合比例的差异吗?显然,距离这么近、生产要素流动性相当强的城市之间不可能存在这么明显的要素价格比例的差距,因此,可以把要素价格比例的差异排除在主要解释变量之外。我们猜想,主要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体制因素的影响———原来计划经济的痕迹尚未消除,各地市在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尚未转

344经 济 地 理 25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