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四章_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 格式:ppt
- 大小:453.50 KB
- 文档页数:23
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课标要求1.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概念。
2.概述绿色植物为许多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课标解读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课程标准”十大一级主题之一——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的相关内容。
它与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一起,阐述了植物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其意义,着重强调光合作用与生物圈之间的物质循环之间关系。
通过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重点验证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淀粉,探究叶绿体是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既是本章的核心内容,也是第五章的基础。
本教材构建了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学生在教材的第一单元中就了解到植物在生态系统组成中扮演着生产者的角色。
本章让学生亲自验证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物——淀粉,并进一步从绿色植物对于生物圈的重要意义的角度,阐述绿色植物作为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的重要地位。
这种直观的认识,对学生理解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起着重要作用。
2.本章三部分内容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
第一部分介绍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这是重要的生物学概念。
学生对这一概念的建构以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为基础,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分析实验现象,思考教材中的讨论题,认识到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在实验之后,概述了什么是光合作用,重点介绍了叶绿体的功能。
第二部分讲述在植物体内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用途,一是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二是用来构建植物体。
第三部分是对第二部分的延伸、拓展。
讲述的是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养育了自身,而且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帮助学生认识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对于整个生物圈的重要意义。
3.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他们中的大多数对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已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什么,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进行吗,光合作用有什么意义等具体的内容是不太清楚的。
对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巨大作用,更是不甚了解。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理解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它们作为有机物制造者的角色。
学生应能够:1. 掌握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2. 了解光合作用中光能如何转化为化学能。
3. 认识到绿色植物对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4.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在有机物制造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光合作用中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原理以及其在生物圈中的广泛应用。
三、教学准备课前准备:准备关于绿色植物和光合作用的图片或视频资料,以便于学生直观理解;收集相关案例和实验材料,以便在课上进行互动式学习。
课中准备:准备好教学PPT,包括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过程及其意义等内容;准备实验器材,如放大镜、显微镜等,用于学生观察绿色植物结构。
课后准备:布置与课程相关的作业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鼓励学生在家中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或观察,以增强学习效果。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堂开始,教师首先以一段引人入胜的短片或图片展示,展示绿色植物在阳光下的生长状态,以及它们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为后续的课程内容打下基础。
二、新知讲解1. 概念导入介绍绿色植物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它们是如何进行光合作用的。
讲解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及意义,强调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扮演的至关重要的角色。
2. 细节解析详细讲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光能的吸收、水的分解、二氧化碳的固定以及有机物的合成等步骤。
让学生了解每一步的作用及其对整体过程的贡献。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具体实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绿色植物在制造有机物过程中的重要性。
比如,介绍某些特定种类的植物如何利用特殊的光合机制来适应不同的环境。
三、互动探究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道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运用实验的方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3.阐明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对生物圈的重要意义。
二、重点难点重点:1.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2.知道光合作用的条件。
难点: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设计及操作。
三、教学准备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探究器材(天竺葵已经暗处理)、自制课件四、引入新课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人是这样,动物也是如此,绿色植物每天也需要一定的营养。
那么地球上所有生物所消耗的大量有机物是从哪来的呢?它是通过绿色植物生产出来的,这些绿色植物是如何制造有机物的?制造的有机物是什么?又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我们今天就用实验来探究一下,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
积极思考。
通过启发式教育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探究新知一、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1.引导学生熟悉实验过程,思考下列问题:(1)为什么要选用健壮的天竺葵做为实验材料?(2)为什么把天竺葵在实验前放到黑暗处一昼夜?(3)只将完整叶片的一部分遮光的目的是什么?(4)酒精有何作用?(5)为什么把叶片放在酒精中并隔水加热?(6)滴加碘液的目的是什么?是来鉴定什么成分?其结果说明什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评价和补充,完善答案。
2.播放实验操作录像,取出已经暗处理的天竺葵,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巡回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实验细节和安全。
3.师生共同归纳,由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结论1: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有机物——淀粉。
结论2: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4.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57页,找出光合作用的概念,并让学生自己组织语言进行描述,知道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学生回答后,教师分析光合作用的实质:能量转化: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物质转化: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对生物圈的重要意义播放视频资料,了解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对生物圈的作用。
第4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复习题一.选择题(共25小题)1.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B.光合作用消耗有机物C.光合作用贮存能量在有机物中D.光合作用发生在液泡内2.“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过程中,把叶片放入酒精隔水加热的目的是()A.将淀粉运走或耗尽B.检验有无淀粉生成C.促进叶绿素的生成D.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3.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把小鼠和绿色植物放在密闭的有阳光玻璃罩内,小鼠不易窒息死亡的原因是()A.绿色植物在光下能吸收二氧化碳B.绿色植物在光下能制造有机物C.绿色植物在光下能释放氧气D.绿色植物在光下能释放二氧化碳4.下列为光合作用反应式,其中a、b代表两种不同的物质。
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水b+氧气A.a物质和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B.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C.绿色植物没有光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D.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b物质中5.如图所示为“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的四个步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步骤①是为了降低叶片的蒸腾作用B.步骤②的处理是设置对照实验C.步骤④叶片遮光部分呈现蓝色D.该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原料6.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植物光合作用时,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植物放入前要进行暗处理B.甲放黑暗处,乙放阳光下C.该实验的变量是二氧化碳D.该实验装置需要密封处理7.晚上,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气泡的数目。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气泡是金鱼藻进行蒸腾作用产生的B.金鱼藻离光源越近,产生的气泡越多C.将试管放在黑暗处,试管中有少量气泡冒出D.增加试管中金鱼藻的数量对产生的气泡数没有影响8.下列关于光合作用中的物质和能量的变化,不正确的是()A.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B.消耗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C.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D.能量在有机物分解时释放出来9.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依次是()A.叶绿体和水、有机物和氧气B.二氧化碳和水、有机物和氧气C.氧气和有机物、水和二氧化碳D.叶绿素和光照、氧气和有机物10.如图是用天竺葵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步骤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步骤在黑暗中耗尽叶片中的二氧化碳B.②步骤用黑纸从上下两面遮住叶片同一部分C.③步骤大烧杯中的液体是酒精D.④步骤用碘液染色,叶片遮光部分将变蓝色11.如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若图中数字表示光合作用的原料或产物,则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下列哪种物质()A.二氧化碳、氧气、水、有机物B.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C.氧气、水、有机物、二氧化碳D.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12.为探究二氧化碳是否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某小组设计如图实验。
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共60分)1. 小麦中的淀粉是通过下列哪个生理过程制造的A. 吸收作用B. 呼吸作用C. 蒸腾作用D. 光合作用2. 绿色植物能够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这与细胞的哪一结构有直接关系A. 细胞膜B. 液泡C. 线粒体D. 叶绿体3. 植物体在白天A. 只进行光合作用B. 只进行呼吸作用C. 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D. 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4. 下列选项中不符合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特点的是A. 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的需要B. 利用光提供的能量C. 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D. 合成淀粉等有机物5. 科学家希尔为了探究光合作用的奥秘,采摘生长旺盛的树叶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培养皿中气泡内的气体是氧气B. 培养皿中无气泡产生是因为缺乏二氧化碳C. 比较、培养皿中的现象,可知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D. 比较、培养皿中的现象,可知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6. 某同学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段时间后,用铝箔把一张叶片的一部分遮光,经光照、褪色、漂洗,再滴上碘液,发现整张叶片呈棕黄色。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 褪色时间过短B. 光照时间过短C. 植株在暗处时间过短D. 铝箔遮光不严7. 玉兰、海棠等植物在早春时节,当叶片还没有完全长出时,却可以开出满树娇艳的花朵。
推测这些花瓣中有机物的主要来源,正确的是A. 它们是根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到花瓣的B. 它们是花瓣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C. 它们是树皮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有机物再运输到花瓣的D. 它们是叶在上一年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并储存于树干,在开花时通过筛管转运到花瓣的8. 深圳市是国家森林城市,植物覆盖率较高。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植物可以减少城市的降雨量B. 植物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C. 植物可以为市民提供氧气D. 植物可以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9. 烤洋芋、油炸洋芋很受大家的欢迎,洋芋中的食用成分——淀粉主要来自于A. 根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制造而成B. 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并积累而成C. 叶肉细胞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而成D. 茎细胞利用无机物形成的10. 害虫啃食农作物叶片,将导致减产的主要原因是A.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减少B. 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减少C. 蒸腾作用减弱,散失的水分减少D. 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减少11. 如图所示某植物上的绿叶经阳光照射后,脱色并用碘液处理,结果锡箔覆盖的部位不呈蓝色,而不被锡箔覆盖的部位呈蓝色。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本章内容概览光合作用是植物重要的生理活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的需要,而且养活了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
本章首先通过“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让我们认识到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为更好地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和意义打下良好的基础。
然后从植物体自身和整个生物圈两个角度介绍了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作用。
重点难点提示本章重点:(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概述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用于构建植物体,而且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本章难点:组织好“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活动。
学习目标:1.阐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运用实验的方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3.认同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对于生物圈的重要意义。
知识点一教材第116页“实验”全解(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难点)1.目的要求(1)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不是淀粉。
(2)探究光是不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2. 材料用具盆栽的天竺葵,黑纸片,曲别针,酒精,碘液,小烧杯,大烧杯,培养皿,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镊子,火柴,清水。
3.方法步骤(1)暗处理:实验前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让叶中的淀粉运走或耗尽,使实验效果更明显,更有说服力。
(2)设置对照实验: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
实际上是做对照实验,用同一片叶,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只有一个变量,即有光和无光。
(3)脱色:几个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使叶片中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
(4)用清水把叶片上的物质(如酒精、叶绿素等)漂洗掉,向叶片上(见光的部位和不见光的部位)滴加碘液。
(5)观察现象:滴上碘液后,我们发现,叶片见光的部分变成了蓝色,用黑纸遮盖的部分未变蓝。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小组:_________一、实验目的1、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不是淀粉。
2、探究光是不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二、材料用具准备:(一天前)教师:1、材料:盆栽天竺葵、黑纸片、曲别针、酒精、碘液、小烧杯、大烧杯、培养皿、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镊子、火柴、清水。
2.培训实验小组长,强调实验中的注意事项:进行用火的安全教育。
学生:1、各小组组长对天竺葵进行暗处理。
2、对暗处理后的植物叶片进行部分遮盖,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几小时。
三、过程和方法1、探究一:光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实验变量:__________如何设置对照实验?(小组讨论)2、探究二: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不是淀粉如何检验淀粉?__________请设计实验方案(小组讨论,提示:酒精可溶解叶绿素)3、归纳整理实验方法和流程:_______→选叶遮光→阳光下照射→摘下遮光叶片→______________→清水漂洗→滴加碘液→清水漂洗→观察叶色5、得出结论:①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是___________。
②绿叶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________。
③绿叶制造有机物的场所是__________。
6、表达与交流:①分析小组的实验结果,如果实验失败,试着分析原因。
②只有叶片能制造有机物吗?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小组:_________一、实验目的2、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不是淀粉。
2、探究光是不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二、材料用具准备:(一天前)教师:1、材料:盆栽天竺葵、黑纸片、曲别针、酒精、碘液、小烧杯、大烧杯、培养皿、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镊子、火柴、清水。
2.培训实验小组长,强调实验中的注意事项:进行用火的安全教育。
学生:1、各小组组长对天竺葵进行暗处理。
2、对暗处理后的植物叶片进行部分遮盖,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几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