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10 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 格式:pptx
- 大小:3.03 MB
- 文档页数:40
第十章 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内 容 提 要本章的重点是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
一般均衡理论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一般均衡的概念及其存在性问题;简单的一般均衡模型;一般均衡与经济效率问题。
一般均衡的概念建立在局部均衡的基础之上。
所谓局部均衡分析方法是指将单个市场孤立起来,只考察某个市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研究方法,即假定该市场的变动不影响其他市场,其他市场也不影响该市场。
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就是将所有的市场放在一起,同时研究所有市场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决定的方法。
瓦尔拉斯、阿罗和德布鲁等经济学家证明了一般均衡的存在性,认为一般均衡模型应该包括4个基本条件:所有市场都是完全竞争市场;每个消费者都是产品需求者和要素供给者,他们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追求效用最大化;每个厂商都是要素的需求者和产品的供给者,他们在生产函数的约束下追求利润最大化;不考虑中间产品,只考虑最终产品的生产和交换。
在这4个基本条件下,一般均衡是存在的,并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只存在唯一的一组相对价格可以实现一般均衡。
简单的一般均衡模型建立在3个假设前提上:1、经济由生产部门和消费部门构成,所有的生产均由生产部门完成,所有投入品均由消费者提供,没有中间产品。
2、经济中有H 个居民,每个居民都是商品的需求者和要素的供给者,他在要素收入的约束下根据效用最大化原则将其所有收入用于购买各种商品,其偏好即效用函数为既定不变。
3、经济中有K 个厂商,每个厂商都是要素的需求者和商品的供给者,他在生产函数的约束下生产各种商品以使其利润最大化,没有投资和中间产品,生产函数既定不变。
根据假设,一般均衡模型中包含三类方程:1、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方程(∑===Hh ih i d r i QQ 1),,2,1( )及对要素的供给方程(∑=++==Hh jh j s n r r j QQ 1),,2,1( );2、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方程(∑=++==Kk jk j d n r r j QQ 1),,2,1( )及对商品的供给方程(∑===Kk ik i s r i QQ 1),,2,1( ); 3、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均衡方程:),,2,11(),,,,(21n P P P Q Q n i d i d ==以及),,2,1(),,,,(21n i P P P Q Q n i s i s ==。
百度文库第10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第一节一般均衡一、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1•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及其这二个市场是相互影响的。
2•简化的市场经济情况;有2个要素市场,石油和煤(替代);2个产品市场,汽油和汽车(补充)。
3•从局部均衡到一般均衡。
°Q2Q I Qo Q4)原油市场(d)汽车市场=0 工(C)汽油市场Qi Q Q Q石油市场对各个市场的影响是双向的;其他市场的变化又会反馈回来,影响石油市场。
二、一般均衡存在性在市场中,存在一组均衡价格,在该价格体系上,所有商品的供求都相等。
(过程略)三实现一般均衡的试探过程实际经济中回出现价格不等于均衡值,所以假定市场上有一拍卖人。
任务是寻求与确定使市场供求一致的均衡价格。
方法是,先给出一组价格,供求相等,成交;不等进行调整。
需求〉供给或需求<供给。
第二节经济效率一、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实证经济学:回答“是什如,“存在一组价格,使得所有商品的供求都相等” 规范经济学:回答“应当是什么”如,“均衡状态是最好的状态,应该保持这种状态”本章的福利经济学就是实证经济学。
二、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1•前提,假设社会有2人甲和乙,有二种资源配置A 和B。
对甲;A>B、A=B 和A<B乙则有A>' B、A=' B和A< B从社会的观点看A和B哪个优哪个劣?从整个社会看有9种可能的选择(P328)按社会观点重新分类(1)・A优于B包括A>B, A=' B(2)A与B无差异,A=B 和A=' B(3)A劣于B,A<B 和A=' B结论;如果至少有一个人认为A优于B,而没有人认为A劣于B,则认为从社会的观点看,也有A优于B。
称为帕累托标准。
帕累托改进;如果既定资源的改变至少有一个人状况变好,而没有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
帕累托最优状态;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第十章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一.名词解释:1、局部均衡2、一般均衡 3.实证经济学 4.规范经济学 5.帕累托标准6帕累托改进7.帕累托最优状态8.帕累托最优条件9.契约曲线10.生产可能性曲线11.效用可能性曲线12.社会福利函数 13.社会无差异曲线 14.不可能性定理二. 选择题1.如果对于消费者甲来说,以商品X替代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3;对于消费者乙来说,以商品X替代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2,那么有可能发生下述情况( )。
A.乙用X向甲交换y B.乙用y向甲交换XC甲和乙不会变换商品D.以上均不正确2.生产契约曲线上的点表示生产者( )A.获得了最大利润B.支出了最小成本C.通过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提高了总产量D.以上均正确3.两种产品在两个人之间的分配,能被称为帕累托最优的条件为( )A.不使某个人受损失就不能使另一个人受益B.个人都处在其消费契约曲线上C.个人都处在他们的效用可能性曲线上D.包括以上所有条件4.在两个个人(甲和乙)、两种商品(X和y)的经济中,达到交换的全面均衡的条件为( )。
A.对甲和乙,MRTxy=MRSxy;B.对甲和乙,MRSxy=Px/Py;C.(MRSxv)甲=(MRSx Y)乙;D.上述所有条件。
5.在两种商品(X和y)、两种生产要素(L和K)的经济中,达到生产的全面均衡的条件为( )。
A.MRTS LK=P L/P K,B.MRTS LK=MRSxy;B.C.MRTxy=MRSxy;D.(MRTS LK)x=(MRTS LK)y。
6.在两个个人(A和B)、两种商品(X和Y)的经济中,生产和交换的全面均衡发生在( )。
A.MRT XY=Px/P Y;B.A与B的MRS XY=Px/P Y;C.(MRS XY)A=(MRS XY)B;D.MRTxy=(MRS XY)A=(MRS XY )B。
7.一个社会要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率,得到最大的经济福利,进入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 )。
第10章 一般均衡论与福利经济学10.1考点难点归纳10.1.1 提纲挈领帕累托最优状态10.1.2 内容提要一、一般均衡论1.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的意义局部均衡是指在假设其他市场不变的情况下,某一特定产品或要素的市场均衡。
一般均衡是指在一个经济体系中,所有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的状态。
一般均衡分析从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角度出发,考察每一种产品和每一个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状态所需具备的条件和相应的均衡价格以及均衡供销量应有的量值。
2.一般均衡的实现过程瓦尔拉斯首创了一般均衡理论体系。
他认为经济社会是由相互联系的各个局部组成的体系,当消费者偏好、要素供给和生产函数为已知时,就能从数学上论证所有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可以同时达到均衡状态,即整个经济可以处于一般均衡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所有商品和要素的价格和数量都有确定的量值,均衡条件是消费者的效用极大化和生产者的利润极大化,所有市场的供需总量相等。
简单的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模型由四个方程组来表示:商品需求方程组、要素需求方程组(要素供求相等方程)、厂商供给方程组(商品价格与生产成本相等方程)和要素供给方程组。
由于模型假设要素收入等于产品价值,故此四个方程组中必定有一个方程不是独立的。
通过令任一商品为货币商品并以此货币商品定义其他商品和要素的价格,便可使模型的未知数数目与相互独立的方程式数目相等,从而满足方程组即模型有解的必要条件。
第10章一般均衡论与福利经济学 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B XY A XY MRS MRS =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D XY C XY MRTS MRTS =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XY XY MRT MRS = 完全竞争与帕累托最优 社会福利函数与阿罗不可能性定理 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基础:兰格模型关于一般均衡的实现,瓦尔拉斯采用的是“试错法”。
即在市场中存在一个自由拍卖人,其任务就是寻找并确定能与市场供求一致的均衡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