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九年级物理上册12.3物质的比热容第1课时训练新版苏科版
- 格式:doc
- 大小:1.75 MB
- 文档页数:5
江苏省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12.3 物质的比热容(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物质的比热容的概念;2.掌握比热容的计算方法;3.能够应用比热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物质的比热容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比热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1.教学内容:物质的比热容的概念、计算方法、实际应用;2.学时安排:本课时1学时。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实验器材;2.学生准备:学生课本、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及教师活动步骤一:导入(5分钟)1.教师向学生提问:“你们了解什么是比热容吗?”2.引导学生回忆并讨论,然后教师给予简要解释。
步骤二:概念讲解和示例演示(15分钟)1.教师通过课件向学生详细讲解物质的比热容的概念和定义。
2.通过实验演示,教师向学生展示比热容的实际应用和计算方法。
步骤三:扩展探究(2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探究活动,根据给定的材料和情景,学生需要用比热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在小组中展示并讨论他们的解决方案,教师给予指导和点评。
步骤四:梳理知识点(10分钟)1.教师梳理课上的重点内容和关键概念,向学生进行总结和回顾。
2.鼓励学生提问和交流,确保学生对比热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有清晰的理解。
六、教学过程及学生活动步骤一:回答问题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讨论比热容的概念。
步骤二:观察实验演示学生观察教师进行的比热容实验演示,在实验过程中记录数据和观察现象。
步骤三:小组探究活动学生分成小组,根据给定的情景和材料,进行比热容的实际应用探究,解决实际问题。
步骤四:小组讨论和展示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展示,分享他们的解决方案和思考过程。
七、教学方法和学时评价教学方法1.提问与讨论法: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对比热容的认识和思考。
2.演示与探究法:通过实验演示和小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总结与归纳法:通过教师的总结和学生的回答,巩固学生对比热容的理解。
12.3 物质的比热容一、单选题1.将质量、初温分别相等的铁块和铝块(c 铁<c 铝)放在沸水里煮直到温度不再升高,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则( )A .铁块吸收的热量多B .铝块吸收的热量多C .铁块、铝块吸收的热量一样多D .无法判定【答案】B【解析】将铁块和铝块放在沸水中煮到温度不再升高,二者的末温相同,因为铝的比热容比铁的比热容大,在铁块和铝块的初温和末温、质量都相同时,由Q 吸=cm ∆t 可以知道,比热容大的吸收的热量多,因此铝块比铁块吸收的热量多.故选B.由公式Q 吸=cm ∆t 可以知道,在温度变化和质量相同时,铝的比热容大,所以吸收热量就会更多.2.根据c =0Q m t t -(),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B .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C .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D .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答案】D【解析】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物质的比热容只跟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质质量、温度高低、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均无关,故ABC 错误,D 正确.故选D.3.下列有关比热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温度越高,它的比热容越大B .比热容在数值上等于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C 所吸收的热量C .我国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主要是因为水具有较大的比热容D.铝的比热容比铁大,质量相同的铝和铁放出相同的热量后,铝的温度一定比铁高【答案】C【解析】A.比热容是物质特有的一种属性,只跟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跟物体的温度没有关系,故A错误;B.比热容在数值上等于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C所吸收的热量与这种物质的质量和升高温度乘积的比值,故B错误;C.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在相同的条件下放出的热量较多,所以我国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故C正确;D.铝的比热容比铁大,质量相同的铝和铁放出相同的热量后,铝的温度变化量小于铁的温度变化量,由于不知道它们的初温和末温,最终无法判断它们温度的大小,故D错误.故选C.4.质量相等的A、B 两种液体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中可以看出()A.A和B的初始温度不同B.液体B的比热容大C.A的温度比B升高得慢D.A和B的比热容相同【答案】B【解析】A.从图中可以看到,A和B的初始温度相同,都是20℃,A项不合题意;BD.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加热,两液体吸收的热量是相同的,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在相同的时间内,可知,液体A的比热容较小,液体B的比热容较大,选项B符合题液体A升高的温度较大,根据Q cmΔt意,D项不合题意;C.从图中可以看到,在相同时间内,液体A的温度变化量较大,那么A的温度比B升高得快,C项不合题意. 故选B.5.下列事例中①水力发电;②在北方严寒的冬天,用水来作为传热的介质,给居民区供暖气;③冬天,户外的自来水管常有冻裂;④农民伯伯为了防止植物在夜间被冻坏,傍晚时常给田里灌水;⑤汽车发动机用水循环冷却;⑥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于沙漠地区.下列4个选项中,所述事例均不是利用(或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是()A.①③B.①⑤C.②③D.④⑥【答案】A【解析】①水力发电,是利用水的势能发电,故①符合题意;②在北方严寒的冬天,用水来作为传热的介质,给居民区供暖气,是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放出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的慢,故②不符合题意;③冬天,户外的自来水管常有冻裂,是水凝固时体积变大的缘故,故③符合题意;④农民伯伯为了防止植物在夜间被冻坏,傍晚时常给田里灌水,是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放出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的慢,故④不符合题意;⑤汽车发动机用水循环冷却,是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变化相同的温度,吸收更多的热量,故⑤不符合题意;⑥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于沙漠地区,是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放出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的慢,故⑥不符合题意.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6.关于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比热容与物质吸热多少有关B.同种物质质量越大比热容就越大C.水适合做冷却剂是因为比热容大D.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比热容不变【答案】C【解析】ABD.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同种物质状态发生变化时,比热容会改变,比热容的大小与质量、吸收的热量无关,故ABD错误;C.水的比热容最大,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温度放出热量多,所以汽车散热器常用水作为冷却剂,故C正确.故选C.7.如图为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加热装置的功率始终不变),从图中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A.该物质为晶体,熔点为10℃B.该物质在AB段的比热容比在CD段小C.该物质在B、C两点时温度、内能都相等D.该物质在B、C两点之间温度不变,是因为到B点后不再吸热【答案】B【解析】A.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则该物质为晶体,且熔化对应的温度是0℃,即熔点为0℃,故A错误;B.由图象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该物质在AB段的升温比CD段快,且相同时间内吸热相等,物质的质量也不变,由Q=cm t可知,该物质在AB段的比热容比在CD段小,故B正确;C.该物质在B、C两点时都是0℃,温度相同,但熔化过程中却在不断吸热,所以该物质在B点的内能要比C点的内能小,故C错误;D.晶体熔化的条件是达到熔点且继续吸热,特点是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物质在B、C两点之间温度不变,但继续吸热,故D错误;故选B.8.一块冰全部熔化成水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体积一定变大B.比热容一定不变C.具有的热量一定变大D.具有的内能一定变大【答案】D【解析】A.冰熔化成水,其质量不变,由密度公式mVρ=可知,体积会变小,故A错误;B.冰熔化成水后,比热容会变大,故B错误;C.热量是发生在热传递的过程当中,物体本身并不具有,故C错误;D.冰在熔化的过程中,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故其内能会变大,故D正确.故选D.9.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B.固体在熔化时温度不变,内能增加C.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液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D.冬天放在室内的透明玻璃杯中装入部分开水后,杯的内壁会出现小水珠【答案】D【解析】A.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还有可能是外界对该物体做功,故A不正确;B.只有晶体在熔化时温度不变,内能增加,故B不正确;C.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液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故C不正确;D.冬天放在室内的透明玻璃杯中装入部分开水后,杯内有高温水蒸气,所以杯的内壁会出现小水珠,故D 正确.故选D.10.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不计热量损失)如图是A和B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1B.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3C.都加热t时间,B吸收热量比A吸收热量多D.A和B升高相同的温度,B吸收热量较多【答案】A【解析】AB .在时间t ,吸收的热量相同,A 的温度变化20A t =℃,B 的温度变化40B t =℃,A 、B 的质量相同,由吸Q cm t =,则A c :B B c t =:2:1A t =,故A 正确、B 错;C .由图可知,在时间t 内,吸收的热量相同,故C 错;D .由图可知,A 、B 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A 的时间长,A 吸收的热量多,故D 错.二、填空题11.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如图所示,是某中学在培养茶艺的培训课活动的情形.烧水的过程中,将木炭的化学能转化为了水的______能,茶壶中0.2kg 的水温度升高50℃,这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J,()34.210J/kg c ⨯⋅水=℃.【答案】内44.210⨯【解析】[1]烧水的过程中,木炭的化学能转化为水的内能.[2]茶壶中0.2kg 的水温度升高50℃,这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为()344.210J/kg 0.2kg 50=4.210J Q cm t ⨯⋅⨯⨯=⨯=∆℃℃12.如图所示,壶身与壶嘴中的水面之所以保持相平是因为____原理.放入冰箱使壶内1千克的水温度降低10℃,在此过程中水放出的热量是_____焦,这是通过_____的方式改变了水的内能.[c 水=4.2×10³焦/(千克·℃)]【答案】连通器4.2×104焦热传递【解析】壶身与壶嘴中的水面之所以保持相平是因为连通器原理,在连通器里装有同种液体,当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水放出的热量:Q放=cm△t=4.2×103J/(kg•℃)×1kg×10℃=4.2×104J;水放出热量、内能减少,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减小水的内能.三、实验题13.小明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选用质量均为0.5kg的水和另一种吸热能力弱于水的液体进行对比实验,并用图像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如图所示已知实验过程中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像可以得出:(1)图中表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是______(选填“甲”或“乙”);(2)0~15min 内,另一种液体放出的热量为______J,其比热容为_______ 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 3J/(kg⋅℃)]【答案】甲4.2×1042.1×103【解析】(1)[1]时间相等时,两种液体放出的热量相等,由图像可知,乙液体的温度降低的快,甲液体温度降低慢;根据Q放=cmΔt可知,在质量相等、放热也相同的情况下,谁的温度降低得快,它的比热容小;所以,甲液体的比热容大,表示水的温度变化图线.(2)[2]由题知,而水和液体的质量相同,即m水=m乙,而水和另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即Q水=Q乙放,则放c水m水Δt=c乙m乙Δt′结合图像(15min以内)可得,水放出的热量,即另一种液体放出的热量,即Q水放=Q乙放=c水m水Δt=4.2×103J/(kg⋅℃)×0.5kg×(60℃-40℃)=4.2×104J[3]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434.210J 2.110J /kg 0.5kg 60-20Q c m t ⨯===⨯⋅∆⨯乙放乙乙乙(℃)℃℃ 四、计算题14.某工厂利用地热温泉水辅助冬季供暖,地热温泉水每天出水量为2.5×104kg,温泉水的初温是80℃,供暖后温度降到40℃.温泉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试求:(1)这些温泉水每天放出的热量是多少?(2)若这些热量由热值是3.0×107J/kg 的焦炭提供,至少需要燃烧多少千克的焦炭?【答案】(1)4.2×109J (2)140kg【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题意温泉水放出的热量是:Q 放=c 水m△t=4.2×103J/(kg·℃)×2.5×104kg×(80-40)℃=4.2×109J(2)根据题意知道Q 吸=Q 放=4.2×109J由Q 放=mq 知道需要的焦炭的质量是m=Q 放/q=4.2×109J/3.0×107J/kg=140kg15.如图所示,小强家安装了一台康达太阳能热水器,它的热效率可以达到80%,水箱容积为100L,装满水,水的温度随光照时间的变化关系如表:(1)太阳能热水器光照10h,水吸收的热量?(2)太阳能热水器10h 接受多少太阳能?(3)太阳能热水器吸收的太阳能,相当于节约了多少度电?【答案】(1)72.5210J ⨯;(2)73.1510J ⨯;(3)8.75【解析】(1)水箱装满水时,水的体积33100L 100dm 0.1m V ===水 由m Vρ=得,水的质量 m V ρ=水水水3331.010kg/m 0.1m =⨯⨯100kg =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水的初温020t =℃,末温80t =℃, 则水吸收的热量()0Q c m t t =-吸水水34.210J/(kg )100kg (8020)=⨯⋅⨯⨯-℃℃℃72.5210J=⨯ (2)由100%Q E η⨯=吸得,太阳能热水器10h 接受太阳能772.5210J3.1510J 80%Q E η⨯===⨯吸(3)太阳能热水器吸收的太阳能相当于节约的电能73.1510J 8.75kW h 8.75W E ==⨯=⋅=度答:(1)太阳能热水器光照10h,水吸收的热量为72.5210J ⨯;(2)太阳能热水器10h 接受73.1510J ⨯太阳能;(3)太阳能热水器吸收的太阳能,相当于节约了8.75度电.。
2018年九年级物理上册12.3 物质的比热容(第1课时)训练(新版)苏科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九年级物理上册12.3 物质的比热容(第1课时)训练(新版)苏科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九年级物理上册12.3 物质的比热容(第1课时)训练(新版)苏科版的全部内容。
物质的比热容第1课时比热容的概念及简单应用一、选择题1.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错误!( )A.物质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B.物质的比热容跟物体的温度有关C.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就越大D.物质的比热容与物体吸放热、温度和质量都没有关系2.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同学们用酒精灯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沙子和水,装置如图8-K-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链接例1实验点拨( )图8-K-1A.实验中,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吸热能力较强B.实验中,物体吸热多少是由物质的种类决定的C.实验中,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D.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质吸热能力强3.初温和质量都相同的铝块和铜块(c铝>c铜),放出相同的热量后,将它们相互接触,则( )A.不发生热传递 B.温度由铝传给铜C.热量由铜传给铝 D.热量由铝传给铜4.以下四种现象中,与水的比热容较大无关的是()图8-K-2A.汽车的发动机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冷却B.生活中往往用热水取暖C.夏天洒水降温D.滩涂湿地温差小5.2017·成都改编小明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得出了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
12.3物质的比热容一、单选题1.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下列现象及应用与此特点无关的是()A. 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B. 内陆地区温差比沿海地区大C. 冬天的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D. 夏天往地上洒水,感觉凉爽2.小明学了比热容的知识后得出以下几个结论,其中错误的是()A. 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效果比较好B. 液体的比热容都比固体大C. 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比热容不同D. 质量相等的铜和铅,升高相同的温度铜吸收的热量多(c铜>c铅)3.已知铝的比热容大约是铁的两倍,初温相同质量相等的铝球和铁球,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接触在一起,则()A. 内能从铁球传给铝球B. 内能从从铁球传给铝球C. 温度从铁球传给铝球D. 温度从从铁球传给铝球4.下列关于比热容的说法正确的是()A. 比热容跟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B. 比热容跟温度有关C. 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D. 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属性,与温度、质量无关5.从比热容表中可知,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用规格相同的两个试管分别装上质量相同的煤油和水,隔着石棉网用相同热源同时对两试管均匀加热,实验后,画出如图所示的图象,其中能正确反映该实验情况的图象是()A. B. C. D.6.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不计热损失),加热过程中温度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甲的比热容大,是水B. 甲的比热容大,是煤油C. 乙的比热容大,是水D. 乙的比热容大,是煤油7.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生物体自身的温度,以免温度变化太快对生物体造成损害.这主要是因为水的()A. 比热容较大B. 质量较小C. 沸点较高D. 凝固点较低8.一杯水,温度由30℃加热到50℃时吸收的热量为Q1,再由50℃加热到70℃时吸收的热量为Q2,Q1与Q2的大小关系为()A. Q1>Q2B. Q1=Q2C. Q1<Q2D. 无法判断9.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同学们用酒精灯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沙子和水,装置如图。
12.3 物质的比热容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科学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A.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三要素,运用的是模型法B.构建比热容概念时,通过加热时间知道吸热的多少,运用了转换法C.一个10Ω电阻对电流的阻碍与两个5Ω电阻串联的效果相同,运用了等效法D.由电能生磁联想到磁能否生电,运用的是比较法【答案】D【解析】A.忽略次要因素,将对象简化、将条件和过程理想化,都属于物理模型的思想,所以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三要素,运用的是模型法,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转换法主要是指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难以测量或测准的物理量转换为能够测量或测准的物理量的方法,构建比热容概念时,通过加热时间知道吸热的多少,运用了转换法,将吸收热量的多少转化为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等效法就是在特定的某种意义上,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陌生的、复杂的、难处理的问题转换成熟悉的、容易的、易处理的一种方法,一个10Ω电阻对电流的阻碍与两个5Ω电阻串联的效果相同,运用了等效法,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D.由电能生磁联想到磁能否生电,是逆向思考法,故D错误,D符合题意。
故选D。
2.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有的热量就越多B.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时煤油温度升高的多C.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D.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答案】B【解析】A、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改变多少的量度,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故A错误;B、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时,由于水的比热容大,煤油的比热容小,由Q cmΔt 可知,煤油温度升高的多,故B正确;C 、物体的内能增加时,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时,吸热内能增大,但温度不变,故C 错误;D 、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物体对它做了功,故D 错误。
故选;B 。
3.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比较a 、b 两种液体吸热的情况,使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分别对“等量”水和食用油加热,得到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等量”是指体积相同的水和食用油B .由图象可知,a 、b 液体的比热容之比是4∶5C .实验中物质吸热的多少是通过升高的温度来衡量的D .图乙图象中a 对应水,b 对应食用油【答案】B【解析】A .比较a 、b 两种液体吸热,根据公式Q cm Δt =可知,“等量”是指体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故A 错误;B .由图乙可知加热时间相同,吸收的热量相同,质量相同,比热容之比等于温度变化量之比的倒数,a 、b 液体的比热容之比是a b b a ::(60-20):(60-10)4:5c c t t =∆∆==℃℃℃℃故B 正确;C .由图乙可知,两液体的初温不同,实验中物质吸热的多少是通过温度的变化量来衡量的,故C 错误;D .根据常识水的比热容大于食用油的比热容,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变化量较小,由图乙可知,图象中a 对应食用油,b 对应水,故D 错误。
12.3物质的比热容一、单选题1.下列各种情况下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A.一杯水倒去一半B.水凝固成冰C.一块铁分成两半D.15C的水变成45C的水2.关于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比热容与物质吸热多少有关B.同种物质质量越大比热容就越大C.水适合做冷却剂是因为比热容大D.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比热容不变3.已知铝、铁、铜的比热依次减小,它们的初温和质量都相等,吸收相等的热量,最后的温度是()A.铝的温度高B.铁的温度高C.铜的温度高D.铝、铁、铜的温度都相同4.甲和乙的比热容之比为1:2,升高的温度之比为2:1,吸收的热量之比为2:3,则甲和乙的质量之比为A.2:3B.3:2C.9:4D.4:95.甲、乙两个质量相同,材质不同的金属块,甲的初温大于乙的初温。
若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相互接触,热量从乙传递到甲。
若放出相同的热量后相互接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比热容小,热量从甲传递到乙B.乙比热容小,热量从甲传递到乙C.甲比热容小,热量从乙传递到甲D.乙比热容小,热量从乙传递到甲6.用同一酒精灯分别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加热,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如图所示图象,由图可知()A.甲物质的温度比乙物质温度升高的快,甲物质的比热容大于乙物质的比热容B.甲物质的温度比乙物质温度升高的快,甲物质的比热容小于乙物质的比热容C.甲物质的温度比乙物质温度升高的慢,甲物质的比热容大于乙物质的比热容D.甲物质的温度比乙物质温度升高的慢,甲物质的比热容小于乙物质的比热容7.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
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沙子和水的质量相等B.加热时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是为了使沙子和水受热均匀C.水和沙子的初温相同,加热时间相同,记录温度计示数的变化D.实验中我们通过温度计示数的变化,判断沙子和水吸收热量的多少8.甲、乙两金属球,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先将甲球投入冷水中,待热平衡后水温升高t℃,取出甲球(设热量与水均无损失),再迅速把乙球投入水中,这杯水热平衡后水温又升高t℃,设甲、乙两球的比热分别为C甲和C乙,则有A.C甲=C乙B.C甲>C乙C.C甲<C乙D.无法确定9.如图是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对a、b、c(已知质量关系为M b=M c)三种物质加热至沸腾时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专题1 比热容习题(一)1.A 在“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可以通过控制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吸收的热量相同,比较它们____________的多少,从而比较它们的吸热能力;实验中,用______________间接反映吸收的热量。
2.A 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分别给质量、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根据图象可知,甲液体的比热容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3.B 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对其加热,得到下表中的实验数据。
(1)在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____________。
(2)分析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3)下列事实能用上述实验结果解释的是()A.沿海地区昼夜温差会比内陆地区小B.用盐水腌蛋,一段时间后蛋会变咸C.长期堆放煤的水泥地面变成黑色D.夏天给教室洒水,感觉凉爽4.B能说明物质吸收的热量跟物质的种类有关的是()A.体积相等的两杯水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B.体积相等的水、煤油温度都升高10℃,吸收的热量不同C.质量相等的铁块、铝块,温度都升高10℃,吸收的热量不相同D.质量相等的两铁块温度分别升高10℃、20℃,吸收的热量不相同5.B 同学们在做“比较水和沙子的吸热能力”实验的场景如图所示,他们说该实验有两种探究方法。
实验方法一的设计如图中所示:(1)在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你指出该同学的设计思路和实验装置中的错误和不足。
请你设计出第二种实验方法:(3)写出该实验方法所需要的测量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写出设计思路。
九年级物理(上)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第三节物质的比热容1.质量为2 kg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温度升高5℃,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J,这是通过________的方法改变了水的内能。
若使相同质量的煤油和水升高相同温度,则煤油吸收的热量_________水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油的比热容为2.1×103J/(kg·℃)]2.1.76×103J的热量可以使0.5 kg 30℃的铝温度升高到__________℃。
[已知铝的比热容是0.88×103J/(kg·℃)]3.__________kg的水吸收2.1×103J的热量后温度可以升高10℃。
4.关于温度、热传递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热量多B.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少C.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D.热总是从热量多的物体传递到热量少的物体5.有关比热容公式c=Q吸/m(t-t0)的判断,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 A.物质的比热容跟它吸收的热量成正比B.物质的比热容跟它的质量成反比C.物质的比热容跟它的温度的变化成反比D.比热容是物质的属性,与Q、m、(t-t0)无关6.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B.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的温度有关C.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就越大D.物体的比热容与物体吸、放热及温度和质量都没有关系7.铜的比热容是铅的3倍。
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铅块,若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为1:2,则它们吸热之比为( ) A.2:3 B.3:2 C.6:1 D.1:68.小明阅读了下表后,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1B.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比热容不同C.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铅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铜块吸热多D.液体的比热容都比固体大9.冰在熔化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内能不变,比热容不变B.吸收热量,温度不变C.比热容、内能、温度都不变D.比热容变大,内能增加,温度升高10.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三者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B.物体温度升高,也可能放出了热量C.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11.在标准大气压下,1 kg20℃的水吸收了3.78×105J的热量后,其温度为( ) A.80℃B.90℃C.100℃D.110℃12.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可知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D.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13.沿海地区同沙漠地区相比,冬暖夏凉,昼夜温差小.这是因为A.水的密度比沙石的密度小B.水的比热容大于沙石的比热容C.水的热量大于沙石的热量D.水的传热本领比沙石的传热本领差14.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沙石或干泥土的比热容大,所以在沿海地区陆地表面的气温比海面的气温昼夜变化显著。
12.3物质的比热容习题1. 有关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比热容跟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比热容越小。
B 、比热容跟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比热容越大。
C 、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D 、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温度、质量都无关。
2.夏天,人们喜欢到海边度假.白天,海风拂面,带来丝丝凉意,夜间却不会很凉.而沙漠的夏天昼夜温差可达50℃.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太阳照射沙漠地区的时间较长 B.海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 C.海边有风而沙漠地区可能没有 D.太阳直射沙漠地区,斜射海边3. 下列情况中,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 ( )A .一杯水倒去一半B .把铁块加工成零件C .水凝固成冰D .10℃的水变成15℃的水 4. 铝的比热容比钢的比热容大,下面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 A.1千克铝比1千克钢含的热量多 B.1千克铝比1千克钢含的内能多 C.铝和钢接触时,铝一定向钢传热D.1千克的铝温度降低1 ℃比1千克钢温度降低1 ℃时放出的热量多 5. 如图所示是用相同的酒精灯和同样的烧杯盛着甲、乙两种液体加热时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从图中可以看出 ( )A .甲的比热容大B .乙的比热容大C .它们的比热容一样大D .无法确定6. 冬天,室内取暖的暖气,很多都采用让流动的热水慢慢地流过散热器,其原因是( ) A .水比较便宜 B .水的密度小 C .水的比热容大 D .水的沸点高7. 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各一杯,在相同的炉子上加热相同的时间后 ( ) A .水比煤油温度升高得多 B .水比煤油温度升高得少 C .水和煤油温度升高得一样多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8.质量相同的两个物体由于吸热而升温,若它们的比热容之比为1:2,升高的温度之比为3:2,则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为 ( )A .3:4B .4:3C .1:3D .3:1 9.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同为2kg 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甲物质10min 吸收的热量为( ) A .5.04×105J B .4.2×105J C .2.52×105J D .条件不足,不能计算 10. 小明阅读了下表,并经过分析得出了如下一些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A .冰的比热容是2.1×103J/(kg•℃) B .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比热容可能不同 C .通常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要小一些 D .液体物质的比热容都比固体物质的比热容大11. 现有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铝块、铁块和铜块,其比热C 铝>C 铁>C 铜,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后,末温最高是______块,末温最低的是______块5 10 15 20 20 4060 80 0甲 水温度时间12夏天到了,许多人购置了水垫和水枕来防暑降温.水垫和水枕用水作致冷剂效果较好,是因为水的 较大,在使用过程中通过 方式改变了人体的内能。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12.3物质的比热容》课时练一、选择题(共12小题)1.冬天,我们常用热水袋取暖,这主要是因为水具有()A.较大的比热容B.较大的密度C.较高的沸点D.较大的质量2.在阳光的照射下,干泥土比湿泥土升温快,这是因为()A.干泥土密度较大B.湿泥土的密度较大C.干泥土比热容较小D.湿泥土比热容较小3.对生活中的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吸热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不变B.内陆地区比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大,是因为沙石的比热容比水小C.两物体相互接触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小的物体D.寒冬烤火取暖,说明做功能够改变物体的内能4.在沿海地区,白天的风通常从海上吹来,而晚上的风从陆地吹去,这叫海陆风。
专题1 比热容习题(一)1.A 在“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可以通过控制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吸收的热量相同,比较它们____________的多少,从而比较它们的吸热能力;实验中,用______________间接反映吸收的热量。
2.A 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分别给质量、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根据图象可知,甲液体的比热容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3.B 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对其加热,得到下表中的实验数据。
(1)在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____________。
(2)分析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3)下列事实能用上述实验结果解释的是()A.沿海地区昼夜温差会比内陆地区小B.用盐水腌蛋,一段时间后蛋会变咸C.长期堆放煤的水泥地面变成黑色D.夏天给教室洒水,感觉凉爽质量/g温度升高10℃所需要的时间/s温度升高20℃所需要的时间/s温度升高30℃所需要的时间/s沙子64 64 89 124水64 96 163 2204.B 学过比热容的相关知识后我们知道,不同物质吸热或放热的能力大小不同。
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物质吸收的热量跟物质的种类有关的是()A.体积相等的两杯水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B.体积相等的水、煤油温度都升高10℃,吸收的热量不同C.质量相等的铁块、铝块,温度都升高10℃,吸收的热量不相同D.质量相等的两铁块温度分别升高10℃、20℃,吸收的热量不相同5.B 同学们在做“比较水和沙子的吸热能力”实验的场景如图所示,他们说该实验有两种探究方法。
实验方法一的设计如图中所示:(1)在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你指出该同学的设计思路和实验装置中的错误和不足。
2018年秋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12.3物质的比热容第1课时探究物质吸热升温的特点知识点1探究物质吸热升温(放热降温)的特点1.[2017·锦州]在“探究物质的比热容”实验中,取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________(选填“质量”或“体积”)相等的水和煤油,用规格相同的两个电热器给它们加热相同的时间,通过比较它们____________,得出实验结论.实验中,选用相同的电热器,加热相同的时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17·巴彦淖尔]某同学在做“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甲、乙两种液体加热,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1)实验中记录加热时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__________有关.(3)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4)分析第1、4次实验数据可以发现加热时间相同,单位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的温度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5)由上述分析可以得出________(选填“甲”或“乙”)物质的吸热能力强.(6)该实验采用的物理学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知识点2比热容3.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的比热容跟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B.物质的比热容跟物质的温度有关C.物质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D.物质的比热容与温度、质量都没有关系4.一杯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这杯水倒掉一半,剩下水的比热容________,若水凝固成冰则比热容________(选填“改变”或“不变”).5.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热得快”同时给质量和温度相同的A、B两种液体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12-3-1所示,由图可以看出,________液体的温度升高得较快,________液体的比热容较大.图12-3-1知识点3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6.人们常用水冷却发动机,从热学角度看,主要是因为水()A.是液体B.容易获得C.价格低廉D.比热容大7.[2017·宜昌]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的是()A.夏天,在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B.北方楼房内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C.海边昼夜温差变化比沙漠中小D.生物体内水的比例高,有助于调节自身的温度8.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B.100 g水的比热容是50 g水的比热容的两倍C.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温度变化较大D.寒冬时节,放在室外盛有水的水缸会破裂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9.在比较两种不同液体吸收相同热量后温度升高快慢的实验中,需要控制一些变量,下列各控制内容,有必要的是()A.加热时所用酒精灯里装有的酒精量必须相等B.盛放液体的容器要相同,两种液体的质量要相等C.两种液体的体积要相等D.两种液体的初温一定要相同10.美丽的鄂州“襟江抱湖枕名山”,素有“百湖之市”的美誉.市区及周边的湖泊,可以大大减弱该地区的“热岛效应”,这是利用了水的________大的特性;春夏时节,漫步在洋澜湖畔,可以闻到阵阵的花香,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讲,这是________现象.11.如图12-3-2所示是某沿海城市和内陆城市同一天气温变化曲线.请你判断内陆城市一天气温变化所对应的曲线是________(选填“A”或“B”),这是由于沙石的比热容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的比热容,吸收相同热量后温度变化________(选填“大”或“小”).图12-3-212.用相同的装置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固体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12-3-3所示.当加热至2 min时,甲吸收的热量________(选填“等于”“大于”或“小于”)乙吸收的热量;从图中可以看出固体物质甲的比热容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固体物质乙的比热容;根据图像分析固体甲_______(选填“是”“不是”或“可能是”)晶体.图12-3-313.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A.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B.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初温C.在烧杯中,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电热器,加热相同时间D.用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末温小聪认为:(1)步骤A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步骤C,加热相同时间是为了使水和煤油____________________.(3)步骤B和D是为了得出水和煤油____________________.14.[2017·福建]利用如图12-3-4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沙子和水的温度变化与吸热的关系”,操作如下:图12-3-4(1)在两烧杯中分别装入初温度相同且________相等的沙子和水.(2)用相同的酒精灯火焰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每隔相同的时间记录一次温度,其中某时刻的温度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________℃.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成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3)实验中,是通过比较__________来间接反映沙子和水吸收的热量.(4)分析图像可知,对于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升温较快的是________;若使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则________吸收的热量较多,由此可见,________的比热容较大.15.[2017·自贡]关于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只和物质的种类有关B.同种物质的质量越大,比热容就越大C.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比较适合做冷却剂D.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其比热容一般不变16.[2017·上海]两个质量不同的金属块,放出相同热量,降低相同温度,则()A.质量大的金属块的比热容一定大B.质量大的金属块的比热容一定小C.质量大的金属块的比热容可能大D.两个金属块的比热容有可能相同教师详解详析1.质量升高的温度使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解析] 在实验中,利用控制变量法,取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用规格相同的两个电热器给它们加热相同的时间,通过比较它们升温的快慢(温度变化大小)比较比热容的大小,得出实验结论.实验中,选用相同的电热器,加热相同的时间的目的:控制水和煤油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2.(1)反映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2)质量(3)不同(4)不同(5)甲(6)转换法控制变量法[解析] (1)实验中用同样的加热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同,使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所以记录加热时间可以反映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2)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初步结论: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质量有关.(3)由表中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甲和乙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相等.(4)分析第1、4次实验数据可以发现加热时间相同,单位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的温度不同.(5)由表中第1、3次实验数据可知,液体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而液体种类不同,甲液体的加热时间比乙液体的加热时间长,甲液体比乙液体吸收的热量多,由此可得:甲的吸热能力更强.(6)吸收热量的多少用加热时间来表示,用到了转换法,此实验还用到了控制变量法.3.D[解析]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物理特性,其大小是由物质本身(种类)决定的,与是否吸热、放热、温度、质量等因素无关.本题易错误地认为比热容的大小与物质吸收的热量有关而错选A.4.1 kg的水每升高1 ℃吸收的热量为4.2×103 J不变改变5.A B6.D7.A[解析] 夏天在地面上洒水会感到凉快是利用水蒸发吸热,符合题意;北方楼房内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海边昼夜温差小、生物体内水的比例高,都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性,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8. C[解析] 由表可知,水和冰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但比热容不同,说明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有关,故A错误.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状态一定时,比热容一定,与质量大小无关,故B错误.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由于铜的比热容较小,由公式Δt=Qcm知,铜块的温度变化较大,故C正确.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所以冬天放在室外盛有水的水缸会破裂,这与水的比热容大小无关,故D错误.9.B10.比热容扩散11.A小于大[解析] 根据公式Q=cmΔt可知,质量相同的沙石和水,在太阳光照下,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Δt和比热容c成反比,沙石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因此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沙石的温度变化大,水的温度变化小,从图像可以看出曲线A的温度变化大,因此曲线A是内陆城市一天气温变化所对应的曲线,B是沿海城市一天气温变化所对应的曲线.12.等于大于可能是[解析] 用相同的装置加热,在相同的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同,故甲吸收的热量等于乙吸收的热量;从图中可以看出吸收相同的热量甲的温度变化慢,故甲的吸热能力大于乙的吸热能力,即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甲有可能还没有达到熔点,所以甲可能是晶体.13.(1)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装入等质量的水和煤油(2)吸收的热量相同(3)升高的温度14.(1)质量(2)39(3)加热时间(4)沙子水水[解析] (1)采用控制变量法,保持沙子和水的初温相同、质量相等,加热相同的时间,观察沙子和水温度的变化;(2)温度计内液面在“0”以上,分度值是1 ℃,读数为39 ℃;(3)实验中,是通过比较加热时间来间接反映沙子和水所吸收的热量;(4)由图像丙可知,加热相同的时间,升温较快的是沙子;由图像丙可知,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时间较长的是水,即水吸收的热量较多;根据公式Q吸=cmΔt可知,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热量较多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水的比热容较大.15.C[解析] 比热容不仅与物体的种类有关,还与物体的状态有关,A、D错误;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无关,B错误;与其他物质比较,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水的比热容较大,能吸收更多的热量,所以比较适合做冷却剂,C正确.16.B[解析] 由公式Q=cmΔt可得c=QmΔt,金属块的质量不同,放出的热量相同,其降低的温度相同,则质量大的金属块的比热容一定小,故B正确.。
物质的比热容
第1课时比热容的概念及简单应用
一、选择题
1.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链接例2易错警示( )
A.物质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B.物质的比热容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C.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就越大
D.物质的比热容与物体吸放热、温度和质量都没有关系
2.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同学们用酒精灯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沙子和水,装置如图8-K-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链接例1实验点拨( )
图8-K-1
A.实验中,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吸热能力较强
B.实验中,物体吸热多少是由物质的种类决定的
C.实验中,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D.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质吸热能力强
3.初温和质量都相同的铝块和铜块(c铝>c铜),放出相同的热量后,将它们相互接触,则( )
A.不发生热传递 B.温度由铝传给铜
C.热量由铜传给铝 D.热量由铝传给铜
4.以下四种现象中,与水的比热容较大无关的是( )
图8-K-2
A.汽车的发动机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冷却
B.生活中往往用热水取暖
C.夏天洒水降温
D.滩涂湿地温差小
5.2017·成都改编小明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得出了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比热容大
B.同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不变
C.由于水的比热容大,白天海水温度比沙滩高
D.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铝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
6.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忽略热量的散失,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8-K-3所示,由图可以看出( )
图8-K-3
A.甲的比热容比乙大
B.甲的比热容比乙小
C.甲和乙的比热容相同
D.刚开始加热时,甲和乙的比热容为零
二、填空题
7.10 kg水的比热容是 4.2×103J/(kg·℃),把水倒掉一半,水的比热容是____________J/(kg·℃),密度将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水结成冰后比热容将________(选填“不变”或“改变”).链接例2易错警示
8.已知铁的比热容小于铝的比热容,质量相同的铁块和铝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________温度升高得多;若它们降低相同的温度,________放出的热量多.
9.如图8-K-4所示,隔着石棉网同时加热两规格相同的试管,试管中分别装有质量相同、初温均为20 ℃的煤油和水.若加热时间相同,则煤油和水吸收的热量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若煤油和水的温度都升高到40 ℃,则________需加热较长的时间.(c水>c煤油)链接例1实验点拨
图8-K-4
10.水稻是喜温植物,春季育秧时,通常傍晚向秧田灌水,早晨将水放出,以防霜冻.隐含的物理知识是:水的__________较大,气温降低时,水能______(选填“放出”或“吸收”)较多的________(选填“温度”“内能”或“热量”).
11.地球上各处的地形地貌会影响风的形成.海陆风的形成:由于海水的比热容比陆地上沙石的比热容________,接受太阳辐射能后,海水表面升温较________;沙石的比热容相对较________,升温比较________,于是在白天,由于陆地空气温度高,空气上升而形成从海面吹向陆地的海陆风.晚上则反之.链接例3方法指导
三、实验探究题
12.小华用如图8-K-5所示实验装置探究“水和煤油比热容的大小”.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初温和________相同的水和煤油,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同时进行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记录的数据如下表:链接例1实验点拨
图8-K-5
(1)实验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目的是让液体______________.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比热容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煤油的比热容.
13.为了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链接例1实验点拨
A.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
B.用温度计分别测出甲、乙两种液体的初温
C.在两个烧杯中分别装入功率相同的电热器,且加热时间相同
D.用温度计分别测出甲、乙两种液体的末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A、B、C、D四个实验步骤中,存在错误的步骤是________(填写步骤前的字母),该步骤中错误的内容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C中“加热时间相同”是为了使甲、乙两种液体__________________.
(3)图8-K-6是甲、乙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若将液体甲和液体乙加热相同的时间,则液体________温度升高得快,甲、乙两种液体的比热容的大小关系:c 甲________c乙.液体________的吸热能力更强,因此“暖手宝”中装的储热液的比热容___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
图8-K-6
14.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情况”的实验中:
(1)小丽和小明用一套器材做加热水和煤油的实验,如图8-K-7甲所示.在组装器材时应先调节______(选填“A”或“B”)的高度,调节它的高度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图8-K-7
(2)组装好器材,他们先后在同一个烧杯中称出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别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水和煤油______________,得出结论.要完成该实验,除图甲所示器材外,还需要的一个测量工具是________.
(3)在对实验进行反思时,他们认为原方案有需要两次加热耗时长等缺点,因此改进方案并设计了图乙所示的装置.与原方案相比,该方案除克服了上述缺点外还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个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