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图解
- 格式:ppt
- 大小:581.04 KB
- 文档页数:30
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1. 物体的性质
- 物体是由不同材料组成的。
- 物体可以具有不同的性质,如颜色、形状、大小、质地等。
- 物体的性质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来了解。
2. 空气和水
- 空气是我们周围的气体,我们无法看见但可以感受到。
- 空气可以通过吹风筒、风车等实验来观察其存在。
- 水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可以存在于固态、液态和气态。
3. 物体的运动
- 物体可以做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 物体可以做匀速运动和加速运动。
- 物体在运动中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4. 动物的特征
- 动物可以分为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
等不同类别。
- 动物可以通过形态特征、生活性、食性等进行分类。
- 动物具有生长、繁殖、呼吸、运动等基本特征。
5. 植物的特征
- 植物可以分为草本植物、木本植物和水生植物等不同类型。
- 植物通过根、茎、叶等器官进行生长和吸收养分。
- 植物通过花、果实等结构进行繁殖和传播。
6. 食物的营养
- 食物可以分为植物性食物和动物性食物。
- 食物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
- 不同种类的食物对人体的健康有不同的影响。
以上是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的知识点总结。
希望
对您有所帮助!。
科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概念及知识点三年级上科知级点册学第一级元《植物》1.大级的整形级一般由;级冠,体(级干)(级根,级成~器官包括;根,(茎)(叶)(花)(果级)(级子,六部分。
个2、级察物的方法有用眼睛;看,物的大小、形、级色、级近~用耳级;,音的大小、体体状听声高低、强弱~用鼻子;级,物的味~舌级能;级,食物的味道~用手;摸,分辨物的体气体冷级、级重、粗级、级硬、光滑、粗等。
糙科级察中~一般不用学级的方法比级物。
体3.级察级小的物的工具有;放大级,~级量液多少的工具是;量筒,~级察大级粗级的工具体体有;级子或尺,~级察非常级小的物的工具有;级微级,~级察级级物的工具有;望级级,。
体体 4.植物按生存的级境不同~可分级;级生,植物和;水生,植物~按的级不同~可分级茎构;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
木本植物指具有比级级密、级硬、支持力强的;茎木级茎,的植物~草本植物指具有比级疏松、柔级、支持力弱的茎;草级,茎的植物。
5.典型的级生植物有;狗尾草,(三草叶);樟级,(松级,(级级,(菊花,(白玉级,(向日葵,等~典型的水生植物有;浮萍,(荷花,(睡级,(菱,(白茭,(菖蒲,等。
水生植物分三级级型,浮水植物;水葫芦,、水植物;金级藻,、挺水植物;水花生,。
沉6.大级和小草的共同特点,都生级在;土壤,中~都需要;光阳,(水分,和;空,~都气有;根,(茎,(,叶等器官~主要不同点是植株的;高矮,、的;粗级和级地,。
茎7、水葫芦柄部位膨大的海级;囊,充级;叶体气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8、植物的一般由叶;片,和;柄,叶叶级成。
片上有叶;,叶脉。
常级的有平行、叉叶脉脉状脉网状脉、。
植物的同级都有生级、衰老和死亡的生命级程。
叶9、可用;级量,片级级的方法比级级的大小~用级级的;据,级级植物的级化。
叶叶数10.植物的级化主要表级在;级芽,(生级,(级花,(级果,(死亡,等方面。
11.植物的共同特点,生存需要;光阳,(水分,和;空气,(级级,和;适级的生存级境,~都;生级级育会,(繁殖后代,(制造级料,~都有生到死的;生命,级程。
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大自然与我- 大自然包括了地球、太阳、月亮和星星等。
- 大自然的变化有四季变化、天气变化等。
- 大自然对人类有很多好处,如提供食物和水源等。
第二单元:物体的性质- 物体的性质包括形状、颜色、大小、重量等。
- 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
- 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性质和用途。
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 物体可以做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和往返运动等。
- 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
- 物体的运动受到力的影响。
第四单元:植物的生长- 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和土壤等。
- 植物通过根、茎、叶等部分进行生长和吸收养分。
- 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生长特点和需要的环境。
第五单元:动物的特点- 动物可以分为哺乳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鱼类等。
- 动物有不同的体形、生活性和食物来源等。
- 动物需要环境来提供食物、栖息地和保护等。
第六单元:生活中的能源- 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和化石能等。
- 能源的利用方式包括发电、照明和取暖等。
- 合理使用能源可以保护环境并节约资源。
第七单元:金属- 金属的一些特点包括光泽、导电性和导热性等。
- 常见的金属有铁、铜、铝等。
- 金属可以用来制作工具、建筑物和交通工具等。
第八单元:运动与健康- 运动对身体健康有好处,如增强体质和锻炼心肺功能等。
- 不同的运动项目有不同的要求和技巧。
- 要注意安全和适度,避免运动过度引起的伤害。
以上是人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的知识点。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三年级小学科学上册知识点科学是一门关于自然界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
在三年级小学科学上册中,我们将学习许多有趣的知识点。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一、天气和季节1. 天气现象:学习不同天气的特征,如晴天、多云、雨天、雪天等。
理解不同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2. 季节变化:了解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特征,如气温、天气、植物和动物的变化等。
二、植物的生长1. 种子的发芽:学习种子发芽的过程,包括观察发芽所需的条件,如水、阳光和适当的温度。
2. 植物的生长:了解植物的不同生长阶段,如种子、幼苗、茎、叶和花等。
理解光合作用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三、动物的特征和分类1. 动物的特征:学习不同动物的特征,如哺乳动物、鸟类、鱼类、昆虫和两栖动物等。
2. 动物的分类:了解动物根据其特征和习性进行分类的方法,如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分类等。
四、人体的组成和功能1. 人体的组成:学习人体不同部位的名称,如头部、手臂、腿等。
了解人体的外部和内部结构。
2. 人体的功能:了解人体各个器官的功能,如心脏的泵血、肺部的呼吸等。
理解如何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五、环境保护1. 节约资源:学习如何节约能源和水资源。
了解资源的重要性以及环境保护的意义。
2. 垃圾分类:了解不同种类的垃圾应该如何分类处理,如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湿垃圾等。
六、科学实验1. 科学观察:学习如何进行科学观察,包括记录观察结果和提出问题。
2. 简单实验:通过简单的实验,探究科学现象和规律,如水的沸点、磁铁的吸附等。
通过学习以上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现象。
同时,我们也要养成爱护环境、保护自然的意识,做一个有科学素养的小学生。
希望大家在科学学习中获得乐趣,不断探索科学的奥秘!。
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植物1.眼睛(看)、耳朵(听)、手(摸)、鼻子(闻)和(测量)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3.大树与小草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4.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5.大树和小草的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
6. 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
6.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是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7. (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8.常见的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
9. 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10.植物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11.树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性。
1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13.树叶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14.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15.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16.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17.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18.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1第一单元水第一课《水到哪里去了》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湿布擦黑板,过一会儿黑板上的水渍不见了,是因为水变成了(水蒸气)。
第二课《水沸腾了》1.(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腾时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2.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大大增加)。
3.水在加热过程中,观察到的变化有(刚开始水温不断升高,杯底会产生气泡,水面会看到热气,容器内壁出现大量的小水珠)等。
第三课《水结冰了》1.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会结冰。
2.水结冰后体积(增大),占据了更大的空间,所以冰块(浮在)水面上。
3.实验时,往烧杯里的碎冰加食盐,从而(降低温度),使试管里的冰更容易结冰。
第四课《冰融化了》1.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冰开始(融化)。
2.冰在融化的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3.用吸管对着冰块某个部分吹热气,被吹的部分会被(融化),甚至会将冰块吹穿。
4.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减小)。
第五课《水能溶解多少物质》1.溶解是指物质在水中化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没有(沉淀)。
2.许多物质能在水中溶解,比如(小苏打、味精、食盐、白糖、红糖)等。
3.一般情况下,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
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50毫升的水大约可以溶解食盐(18)克,溶解小苏打(5)克。
第六课《加快溶解》1.通过(提高水的温度)和(搅拌)等方法,可以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2.溶解的快慢与(物体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第七课《混合与分离》1.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2.把溶解在水中的食盐和水分离出来,可以用(蒸发)的方法。
3.把一杯浓盐水放在阳光下,让杯里的水(蒸发),已经溶解的食盐会被(分离)出来。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在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中,我们将学习一些基础的科学知识。
这些知识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探索我们生活中的自然现象。
本文将介绍第一单元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和相关内容。
1. 自然和人工物体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学习区分自然物和人工物。
自然物是指在自然界中存在的物体,如石头、树木和动物。
而人工物是由人类制造的物体,如房屋、书桌和玩具。
我们将通过观察、辨别和分类不同物体来理解它们的差异。
2. 物体的颜色了解物体的颜色是科学探索的一部分。
我们将学习到颜色是由物体反射或吸收光的不同波长而产生的。
通过实验和观察不同颜色的物体,我们可以理解到光线是如何与物体发生相互作用的。
3. 光的传播方式我们将研究光的传播方式。
光可以直线传播,但当遇到障碍物时也可以发生折射、反射和散射。
通过实验观察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我们可以了解光在空气、水和玻璃等物质中的行为。
4. 声音的传播方式我们将学习声音的传播方式。
声音是一种机械波,需要通过介质传播,如空气、水和固体物体。
了解声音的传播方式有助于我们理解声音如何在不同媒介中传播、反射和吸收。
5. 太阳和月亮我们将研究太阳和月亮对地球的影响。
了解太阳的作用有助于我们理解白天和黑夜的交替,以及四季的变化。
我们还将探索月亮的形状、月相的变化以及月食的原因。
6. 植物和动物的特征这个单元也包括植物和动物的一些基本特征。
我们将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不同植物的形态特征以及它们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同时,我们也将认识一些动物的特征,如哺乳动物、鸟类和昆虫。
7. 水和天气水和天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将研究水的特性、水的循环过程以及水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此外,我们还将了解天气的形成原因、天气图象和天气预报的基本概念。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能够加深对自然界不同现象的理解,并且能够更好地观察和解释我们周围的世界。
同时,这些知识也为我们将来更深入的科学学习奠定了基础。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认识空气1.像粉笔、水一样,空气也占据一定的空间。
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
2.把一个袋口打开、口朝下的塑料袋快速移动后握紧,塑料袋会鼓起来,这是因为塑料袋装满了空气。
3.在做注射器挤压空气实验时,放一小块泡沫在针简里会看得更清楚。
4.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用途:充气城堡、射钉枪、足球、喷水壶喷水、充气床垫等。
5.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打开电源;(2)按一下“归零”按钮,确保在称量之前显示为“0”。
(3)将要称的物体放在电子天平上,读取显示数字即可。
6.通过用电子天平测皮球充气前和充气后质量的变化,可以验证空气是否有质量。
7.17世纪,伽利略做了一个实验:用气泵向一个大玻璃瓶打足气,使瓶中尽可能多装一些空气,并封住瓶口,用天平称出瓶子的质量。
然后把瓶口打开,再称,发现瓶子的质量减少了。
伽利略认为,减少的质量就是把瓶口打开后跑出来的空气的质量,从而证明空气是有质量的。
8.科学家用精确的实验测得:在接近地面处,1升空气的质量约为1.29克,相当于3枚回形针的质量。
9.热空气要比相同体积的冷空气质量轻,所以热空气会向上升,冷空气会下降。
10.暖气片都安装在房间的低处,可以让空气自然上升,提高室内气温。
11.阳光使地表温度升高,温暖的地面加热它上方的空气,冷空气补充到热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里,热空气从地面上升,越升越高,然后又开始冷却下降,空气总是循环运动,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12.生活中扇扇子、用吹风机吹头发,吹风车、挤袋子都可以制造风。
第二单元研究土壤1.可以到田野、花圃或池塘边等不同的地方挖一些土壤来研究。
在挖土的时候必须有大人陪同才能去水边。
2.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具有一定的肥力,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3.挖来的土壤里有蚂蚁、小石子、枯树叶、沙子等。
4.把土块放入水中,会看到有气泡从土壤中冒出,搅拌静止后发现沉淀物分层,上层的物质是黏土,下层的物质是沙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