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数学海淀二模(1)
- 格式:ppt
- 大小:1.22 MB
- 文档页数:34
XX★ 启用前2017 年中考题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答题卡内相应的位置上)1、计算2( 1) 的结果是()1B、2C、1D、 22、若∠α的余角是30°,则 cosα的值是()A 、213C、2D、3A 、B 、2322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 、2a a 1 B、a a2a2C、a a a2 D 、( a)2a24、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A、4 个B、3 个5、如图,在平行四边形∠1=()C、2 个D、1 个ABCD 中,∠ B=80 °, AE平分∠BAD交 BC于点E, CF∥ AE交 AE于点F,则A、 40°B、 50°C、 60°D、80°6、已知二次函数y ax2的图象开口向上,则直线y ax 1 经过的象限是()A 、第一、二、三象限 B、第二、三、四象限7、如图,你能看出这个倒立的水杯的俯视图是(C、第一、二、四象限)D、第一、三、四象限A B C D8、如图,是我市 5 月份某一周的最高气温统计图,则这组数据(最高气温)的众数与中位数分别是()A 、 28℃, 29℃B 、 28℃, 29.5℃C、 28℃, 30℃D 、 29℃, 29℃9、已知拋物线 y1 x2 2,当 1 x 5 时, y 的最大值是()2 35 7 A 、 2C 、B 、3D 、3 310、小英家的圆形镜子被打碎了,她拿了如图(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 1)的一块碎片到玻璃店,配制成形状、 大小与原来一致的镜面, 则这个镜面的半径是 ( )A 、 2B 、 5C 、22D 、311、如图,是反比例函数yk 1x和 yk 2 x( k 1k 2 )在第一象限的图象,直线AB ∥ x轴,并分别交两条曲线于A 、B 两点,若S AOB2 ,则k 2k 1 的值是()A 、 1B 、 2C 、 4D 、 812、一个容器装有1 升水,按照如下要求把水倒出:第1 次倒出1升水,第2 次倒出的水量是1升的1 ,223第 3 次倒出的水量是1 升的314,第4 次倒出的水量是14升的1 ,⋯按照这种倒水的方法,倒了5 10 次后容器内剩余的水量是()A 、10 升11B 、1 升9C 、110升D 、111升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 小题,每小题3 分,共 18 分 .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中的横线上)13、 2011的相反数是 __________14、近似数 0.618 有__________个有效数字.15、分解因式:a 3= __________16、如图,是某校三个年级学生人数分布扇形统计图,则九年级学生人数所占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为 __________C 'D 17、如图,等边△ ABC 绕点 B 逆时针旋转30°时,点 C 转到 C ′的位置, 且 BC ′与 AC 交于点 D ,则CD的值为 __________16 题图17 题图18 题图18、如图, AB 是半圆 O 的直径,以 0A 为直径的半圆O ′与弦 AC 交于点 D ,O ′ E ∥ AC ,并交 OC 于点E .则下列四个结论:①点 D 为 AC 的中点;② S O 'OE1S AOC ;③ AC 2AD;④四边形 O'DEO 是菱形.其中正确的结2论是 __________.(把所有正确的结论的序号都填上)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满分共 66 分,解答过程写在答题卡上,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计算: (1) 1(5) 034 .220、假日,小强在广场放风筝.如图,小强为了计算风筝离地面的高度,他测得风筝的仰角为 60°,已知风筝线 BC 的长为 10 米,小强的身高 AB 为 1.55 米,请你帮小强画出测量示意图,并计算出风筝离地面的高度.(结果精确到 1 米,参考数据2 ≈ 1.41 , 3≈ 1.73 )21、如图, △ OAB 的底边经过⊙ O 上的点 C ,且 OA=OB ,CA=CB ,⊙O 与 OA 、OB 分别交于 D 、E 两点.( 1)求证: AB 是⊙ O 的切线;( 2)若 D 为 OA 的中点,阴影部分的面积为33,求⊙ O 的半径 r .22、一个不透明的纸盒中装有大小相同的黑、白两种颜色的围棋,其中白色棋子 3 个(分别用白 A 、白 B 、白 C 表示),若从中任意摸出一个棋子,是白色棋子的概率为3 .4( 1)求纸盒中黑色棋子的个数;( 2)第一次任意摸出一个棋子(不放回) ,第二次再摸出一个棋子,请用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求两次摸到相同颜色棋子的概率.23、上个月某超市购进了两批相同品种的水果,第一批用了 2000 元,第二批用了 5500 元,第二批购进水果的重量是第一批的 2.5 倍,且进价比第一批每千克多 1 元.( 1)求两批水果共购进了多少千克?( 2)在这两批水果总重量正常损耗 10%,其余全部售完的情况下,如果这两批水果的售价相同,且总利润率不低于 26%,那么售价至少定为每千克多少元?利润(利润率 =100%)进价AG为边作一个正方形AEFG ,24、如图,点G 是正方形ABCD 对角线 CA 的延长线上任意一点,以线段线段 EB 和 GD 相交于点 H.( 1)求证: EB=GD ;( 2)判断 EB 与 GD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3)若AB=2 , AG=2,求EB的长.25、已知抛物线y ax22ax 3a ( a 0) 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点 D 为抛物线的顶点.(1)求 A 、 B 的坐标;(2)过点 D 作 DH 丄 y 轴于点 H,若 DH=HC ,求 a 的值和直线 CD 的解析式;(3)在第( 2)小题的条件下,直线 CD 与 x 轴交于点 E,过线段 OB 的中点 N 作 NF 丄 x 轴,并交直线CD 于点 F,则直线 NF 上是否存在点 M ,使得点 M 到直线 CD 的距离等于点 M 到原点 O 的距离?若存在,求出点M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中考数学试题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B A C C B D B A C B C D二、填空题13. 201114. 315.a(3 a)(3 a)°17.2318.①③④16. 144三、解答题19. 解:原式 =2-1-3+2 ,=0 .故答案为: 0 .20.解:∵一元二次方程 x2-4x+1=0 的两个实数根是 x1、 x2,∴ x1 +x 2=4 , x1?x2=1 ,∴( x1+x 2)2÷()=4 2÷2=4 ÷421.解:在 Rt △ CEB 中,sin60 °=,∴CE=BC?sin60°=10×≈8.65m,∴CD=CE+ED=8.65+1.55=10.≈210m,答:风筝离地面的高度为 10m .22.( 1)证明:连 OC ,如图,∵ OA=OB , CA=CB ,∴OC ⊥AB,∴AB 是⊙ O 的切线;(2)解:∵ D 为 OA 的中点, OD=OC=r ,∴ OA=2OC=2r ,∴∠ A=30°,∠ AOC=60°, AC=r,∴∠ AOB=120°, AB=2r,∴ S 阴影部分 =S △OAB -S 扇形ODE = ?OC?AB-=-,∴?r?2r- r2=-,∴ r=1 ,即⊙ O 的半径 r 为 1 .23. 解:( 1) 3÷-3=1 .答:黑色棋子有 1 个;( 2)共12 种情况,有 6 种情况两次摸到相同颜色棋子,所以概率为.24. 解:( 1)设第一批购进水果x 千克,则第二批购进水果 2.5 千克,依据题意得:,解得 x=200 ,经检验 x=200 是原方程的解,∴x+2.5x=700 ,答:这两批水果功够进 700 千克;( 2)设售价为每千克 a 元,则:,630a≥ 7500× 1.26,∴,∴a≥15,答:售价至少为每千克 15 元.25.( 1 )证明:在△ GAD 和△ EAB 中,∠ GAD=90° +∠ EAD ,∠ EAB=90° +∠ EAD ,∴∠ GAD= ∠ EAB ,又∵ AG=AE , AB=AD ,∴△ GAD ≌△ EAB ,∴EB=GD ;( 2) EB ⊥ GD ,理由如下:连接BD ,由( 1 )得:∠ ADG= ∠ ABE ,则在△ BDH 中,∠DHB=180° - (∠ HDB+ ∠ HBD )=180°-90 °=90°,∴EB⊥GD ;( 3)设BD与AC交于点O,∵ AB=AD=2在 Rt △ABD中, DB=,∴ EB=GD=.26. 解:( 1)由y=0得, ax 2-2ax-3a=0,∵ a≠0,∴ x2 -2x-3=0,解得1=-1,x2=3,∴点 A 的坐标( -1, 0),点 B 的坐标( 3,0);(2)由 y=ax 2 -2ax-3a ,令 x=0 ,得 y=-3a ,∴ C ( 0, -3a ),又∵ y=ax 2 -2ax-3a=a ( x-1 )2-4a ,得 D (1 , -4a ),∴ DH=1 , CH=-4a- ( -3a ) =-a ,∴ -a=1 ,∴ a=-1 ,∴C(0, 3),D(1,4),设直线 CD 的解析式为y=kx+b ,把 C、 D 两点的坐标代入得,,解得,∴直线 CD 的解析式为y=x+3 ;( 3)存在.由( 2)得, E(-3,0),N(-,0)∴F(,),EN= ,作 MQ⊥CD 于 Q,设存在满足条件的点M(,m),则FM=-m ,EF==,MQ=OM=由题意得: Rt △ FQM ∽ Rt △ FNE ,∴=,整理得 4m 2+36m-63=0 ,∴m2+9m=,m 2+9m+=+(m+ )2=m+ =±∴ m1=,m2=-,∴点 M 的坐标为M1(,),M2(,-).”可见,一个人的心胸和眼光,决定了他志向的短浅或高远;一个清代“红顶商人”胡雪岩说:“做生意顶要紧的是眼光,看得到一省,就能做一省的生意;看得到天下,就能做天下的生意;看得到外国,就能做外国的生意。
类型2:平四与特殊平四的性质与判定(1)选填 1、(广东中考10)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点E 是BC 边的中点,DE 与AC 相交于点F ,连接BF ,下列结论:①;②;③;④,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 2、(朝阳一模8)如图,广场中心的菱形花坛ABCD 的周长是40米,∠A =60°,则A ,C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A .5米B .53米C .10米D .103米3、(通州一模8)如图,将一张矩形的纸对折,旋转90°后再对折,然后沿着右图中的虚线剪下,则剪下的纸片打开后的形状一定为( ) A .三角形 B .菱形 C .矩形 D .正方形4、(海淀二模4)如图,ABCD 中,AD =5,AB =3,∠BAD 的平分线AE 交BC 于E 点,则EC 的长为( )A .4B .3C .2D .1 5、(平谷一模2)把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如图所示放在数轴上,以正方形的对角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A ,则点A对应的数是( ) A .1B .2C .3D .26、(河南中考9)我们知道: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的边AB 在x 轴上,AB 的中点是坐标原点O ,固定点A ,B ,把正方形沿箭头方向推,使点D 落在y 轴正半轴上点D ′处,则点C 的对应点C ′的坐标为( )A .(√3,1)B .(2,1)C .(1,√3)D .(2,√3)7、(青岛中考7)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与BD 相交于点O ,AE ⊥BC ,垂足为E ,3=AB ,AC =2,BD =4,则AE 的长为( ) A .23 B .23C .721 D .7212ABF ADF S S =△△4CDF CBF S S =△△2ADF CEF S S =△△2ADF CDF S S =△△A -13210B E CA D8、(德州中考11)如图放置的两个正方形,大正方形ABCD 边长为a ,小正方形CEFG 边长为b (a >b ),M 在BC 边上,且BM =b ,连接AM ,MF ,MF 交CG 于点P ,将△ABM 绕点A 旋转至△ADN ,将△MEF 绕点F 旋转至△NGF .给出以下五个结论:①∠AND =∠MPC ;②CP =;③△ABM≌△NGF ;④S 四边形AMFN =a 2+b 2;⑤A ,M ,P ,D 四点共圆.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 .2B .3C . 4D .59、(苏州中考10)如图,在菱形CD AB 中,60∠A =,D 8A =,F 是AB 的中点.过点F 作F DE ⊥A ,垂足为E .将F ∆AE 沿点A 到点B 的方向平移,得到F '''∆A E .设P 、'P 分别是F E 、F ''E 的中点,当点'A 与点B 重合时,四边形CD 'PP 的面积为( )A .283B .243C .323D .3238-10、(顺义二模15)如图,在正方形ABCD 和正方形AEFG 中,顶点E 在边AD 上,连接DG 交EF 于点H ,若FH =1,EH =2,则DG 的长为 . 11、(西城二模13)如图,正方形ABCD ,AC 为对角线,点E 在AC 上,且AE =AB ,则∠BED 的度数为 °.12、(怀柔一模13)如图,在ABCD 中,ED =2,BC =5,∠ABC的平分线交AD 于点E ,则AB 的长为_______________. 13、(通州一模15)如图,Rt △ABC ≌Rt △DCB ,两斜边交于点O ,如果AC =3,那么OD 的长为_____________.14、(苏州中考18)如图,在矩形CD AB 中,将C ∠AB 绕点A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后,C B 的对应边C ''B 交CD 边于点G .连接'BB 、CC ',若D 7A =,CG 4=,G ''AB =B ,则CC '='BB _______________(结果保留根号).2b b a-E DCB AOABCDH GF EDCB A D GC B AFEM NP15、(北京中考20) 数学家吴文俊院士非常重视古代数学家贾宪提出的“从长方形对角线上任一点作两条分别平行于两邻边的直线,则所容两长方形面积相等(如图所示)”这一推论,他从这一推论出发,利用“出入相补”原理复原了《海岛算经》九题古证. (以上材料源于《古证复原的原理》、《吴文俊与中国数学》和《古代世界数学泰斗刘徽》) 请根据上图完成这个推论的证明过程.证明:()ADC ANF FGC NFGD S S S S ∆∆∆=-+矩形,ABC EBMF S S ∆=-矩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易知,ADC ABC S 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得NFGD EBMF S S =矩形矩形.(2)解答题(基础、中等) 16、(顺义一模19)如图,□ABCD 中,BE ⊥CD 于E ,CE =DE .求证:∠A =∠ABD .17、(通州一模19)如图,在矩形ABCD 中,连接对角线AC ,BD ,延长BC 至点E ,使BC =CE ,连接DE . 求证:DE =AC .18、(燕山一模19)在△ABC 中, AD =BF ,点D ,E ,F 分别是AC ,BC ,BA 延长线上的点,四边形ADEF 为平行四边形. 求证: AB =ACAB C D EEDBA C FE DAB C19、(杭州中考21)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点G 在对角线BD 上(不与点B ,D 重合),GE ⊥DC 于点E ,GF ⊥BC 于点F ,连结AG 。
l2017中考一模27汇编27(西城).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二次函数y =mx 2 -(2m + 1)x + m -5的图象与x 轴有两个公共点.(1)求m 的取值范围;(2)若m 取满足条件的最小的整数, ①写出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②当n ≤ x ≤ 1时,函数值y 的取值范围是-6 ≤ y ≤ 4-n ,求n 的值;③将此二次函数平移,使平移后的图象经过原点O .设平移后的图象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y =a (x -h )2 + k ,当x < 2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求k 的取值范围.27(房山).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32-=x y 与y 轴交于点A ,点A 与点B 关于x 轴对称,过点B 作y 轴的垂线l ,直线l 与直线32-=x y 交于点C. (1)求点C 的坐标;(2)如果抛物线n nx nx y 542+-= (n >0)与线段BC 有唯一公共点,求n 的取值范围.27(顺义).如图,已知抛物线28(0)y ax bx a =++≠与x 轴交于A (-2,0),B 两点,与y 轴交于C 点,tan ∠ABC =2.(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及其顶点D 的坐标;(2)过点A 、B 作x 轴的垂线,交直线CD 于点E 、F ,将抛物线沿其对称轴向上平移m 个单位,使抛物线与线段EF (含线段端点)只有1个公共点.求m 的取值范围.27(平谷).直线33y x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点A 关于直线1x =-的对称点为点C .(1)求点C 的坐标;(2)若抛物线()230y mx nx m m =+-≠经过A ,B ,C 三点,求该抛物线的表达式;(3)若抛物线()230y ax bx a =++≠ 经过A ,B 两点,且顶点在第二象限,抛物线与线段AC 有两个公共点,求a 的取值范围.27(通州).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222+-+-=m m mx x y 的顶点为D.线段AB 的两个端点分别为A (-3,m ),B (1,m ). (1)求点D 的坐标(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 (2)若该抛物线经过点B (1,m ),求m 的值;(3)若线段AB 与该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结合函数的图象,求m 的取值范围.27(海淀).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222y mx m x =-+交y 轴于A 点,交直线x =4于B 点.(1)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 = (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 (2)若AB ∥x 轴,求抛物线的表达式;(3)记抛物线在A ,B 之间的部分为图象G (包含A ,B 两点),若对于图象G 上任意一点P (P x ,P y ),2P y ≤,求m 的取值范围.27(东城).二次函数2(2)2(2)5y m x m x m =+-+-+,其中20m +>. (1)求该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方程; (2)过动点C (0,n )作直线l ⊥y 轴.① 当直线l 与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时, 求n 与m 的函数关系;② 若抛物线与x 轴有两个交点,将抛物线在x 轴下方的部分沿x 轴翻折,图象的其余部分保持不变,得到一个新的图象. 当n =7时,直线l 与新的图象恰好有三个公共点,求此时m 的值;(3)若对于每一个给定的x 的值,它所对应的函数值都不小于1,求m 的取值范围.27(丰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01242≠-+-=m m mx mx y 与平行于x 轴的一条直线交于A ,B 两点. (1)求抛物线的对称轴;(2)如果点A 的坐标是(-1,-2),求点B 的坐标;(3)抛物线的对称轴交直线AB 于点C , 如果直线AB 与y 轴交点的纵坐标为-1,且抛物线顶点D 到点C 的距离大于2,求m 的取值范围.27(门头沟).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13y a x x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抛物线的顶点为P ,规定:抛物线与x 轴围成的封闭区域称为“G 区域”(不包含边界).(1)如果该抛物线经过(1, 3),求a 的值,并指出此时“G 区域”有______个整数点;(整数点就是横纵坐标均为整数的点) (2)求抛物线()()13y a x x =+-的顶点P 的坐标(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 (3)在(2)的条件下,如果G 区域中仅有4个整数点时,直接写出a 的取值范围.27(石景山).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443(0)y ax ax a a =-+-≠的顶点为A . (1)求顶点A 的坐标;(2)过点(0,5)且平行于x 轴的直线l ,与抛物线2443(0)y ax ax a a =-+-≠交于B ,C 两点.①当2a =时,求线段BC 的长;②当线段BC 的长不小于6时,直接写出a 的取值范围.。
海淀九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数学答案2017.6一、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二、填空题(本题共18分,每小题3分) 11.2x ≠12.答案不唯一,例如(0,0)13.1 14.答案不唯一,在10.89.6t -≤≤-范围内即可15.216.乙;乙的平均成绩更高,成绩更稳定.三、解答题(本题共72分,第17~26题,每小题5分,第27题7分,第28题7分,第29题8分) 17.原式 =23--------------------------------------------------------------------------4分 =5 --------------------------------------------------------------------------5分18.解:原不等式组为()3221213x x x x +-≥+>-⎧⎪⎨⎪⎩, ①. ②由不等式①,得362x x +-≥, ----------------------------------------------------------------- 1分解得2x ≥; -----------------------------------------------------------------2分由不等式①,得1233x x +>-,------------------------------------------------------------------ 3分解得4x <;-------------------------------------------------------------------4分∴ 原不等式组的解集是24x ≤<.--------------------------------------------------------------- 5分19.连接AC ,则△ABC ≌ △ADC .----------------------------1分证明如下:在△ABC 与△ADC 中,AB AD AC AC CB CD ===⎧⎪⎨⎪⎩,,,----------------------------4分 ∴△ABC ≌ △ADC .----------------------------5分 20.解:∵关于x 的方程412m xx-=的根是2,∴4124m -=.------------------------------------------------------------------------------1分∴4m =.------------------------------------------------------------------------------2分∴()2428m m --+DCBA()244248=--⨯+ ------------------------------------------------------------------------------ 4分0=.-------------------------------------------------------------------------------- 5分21.解:(1)∵直线3l y mx =-:过点A (2,0),∴023m =-. ------------------------------------------------------------------------------ 1分 ∴32m =. ------------------------------------------------------------------------------ 2分 ∴直线l 的表达式为332y x =-.-----------------------------------------------------3分 (2)n =32-或92.------------------------------------------------------------------------- 5分22.(1)C ; ---------------------------------------------------------------------------------------------- 2分 (2)① B ; ---------------------------------------------------------------------------------------------- 4分 ② 100. ---------------------------------------------------------------------------------------------- 5分 23.(1)证明:∵EF 垂直平分AC ,∴F A =FC ,EA =EC ,----------------------------------------------------------------1分 ∵ AF ∥BC , ∴∠1=∠2. ∵AE =CE , ∴∠2=∠3. ∴ ∠1=∠3. ∵EF ⊥AC ,∴∠ADF =∠ADE =90°.∵ ∠1+∠4=90°,∠3+∠5=90°. ∴∠4=∠5.∴ AF =AE .----------------------------------------------------------------2分 ∴AF =FC =CE =EA .∴四边形AECF 是菱形.----------------------------------------------------------------3分 (2)解:∵∠BAC =∠ADF =90°, ∴AB ∥FE . ∵AF ∥BE , ∴四边形ABEF 为平行四边形. ∵AB =10,∴FE =AB =10.-----------------------------------------------------------------------------------4分 ∵∠ACB =30°,∴tan ABAC ACB==∠∴12AECF S AC FE ⋅==菱形----------------------------------------------------------5分54321F E DCB A24.(1)北京市2016年研究生、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成人本专科学生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统计表(单位:万人)北京市2016年研究生、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成人本专科学生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统计图(单位:万人)---------------------------------- 2分(2)35.1;-------------------------------------------------------------------------------------------------- 3分(3)答案不唯一,预估理由与预估结果相符即可.--------------------- 5分25.(1)证明:∵D 为 AC的中点,∴∠CBA =2∠CBE .------------------------------------ 1分 ∵AB 是⊙O 的直径,∴∠ACB =90°,∴∠1+∠CBA =90°. ∴∠1+2∠CBE =90°. ∵AP 是⊙O 的切线,∴∠P AB =∠1+∠P AC =90°.----------------------------- 2分∴∠P AC =2∠CBE .--------------------------------------3分(2)思路:①连接AD ,由D 是 AC的中点,∠2=∠CBE , 由∠ACB =∠P AB =90°,得∠P =∠3=∠4,故AP =AE ; ②由AB 是⊙O 的直径,可得∠ADB =90°;由AP =AE ,得PE =2PD =2m ,∠5=12∠P AC =∠CBE =α-------- 4分③在Rt △P AD 中,由PD =m ,∠5=α,可求P A 的长; ④在Rt △P AB 中,由P A 的长和∠2=α,可求BP 的长; 由BE PB PE =-可求BE 的长;⑤在Rt △BCE 中,由BE 的长和CBE α∠=,可求CE 的长.------------------- 5分A26.(1)答案不唯一,例如6y x=,28y x =-+,2611y x x =-+等;-------------------------------2分 (2)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即可;-----------------------------------------------------------------4分 (3)所写的性质与图象相符即可.----------------------------------------------------------------- 5分 27.(1)解:∵抛物线()222244y x mx m x m =-+-=--,其对称轴为1x =,∴1m =.∴该抛物线的表达式为223y x x =--.------------------------------------------------- 2分 (2)解:当0y =时,2230x x --=,解得11x =-,23x =,∴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为A (1-,0),B (3,0). --------------------------------- 3分 ∴4AB =.当0x =时,3y =-,∴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为C (0,3-). ------------------------------------------- 4分 ∵12CD AB =, ∴CD =2.∵CD ∥x 轴,点D 在点C 的左侧,∴点D 的坐标为(2-,3-). --------------------------------------------------5分(3)11t -≤≤.------------------------------------------------------------------------------------ 7分28.(1)证明:∵AB =AC ,AD 为BC 边上的高,∠BAD =20°, ∴∠BAC =2∠BAD =40°. --------------------------------------1分 ∵CF ⊥AB , ∴∠AFC =90°. ∵E 为AC 中点, ∴EF =EA =12AC .∴∠AFE =∠BAC =40°. ----------------------------------------2分(2)①画出一种即可. ----------------------------------------------------------------------------------3分MPN ECDB AFEAPN ECB A②证明:想法1:连接DE.∵AB=AC,AD为BC边上的高,∴D为BC中点.∵E为AC中点,∴ED∥AB,∴∠1=∠APE.--------------------------------- 4分∵∠ADC=90°,E为AC中点,∴12AE DE CE AC===.同理可证12AE NE CE AC===.∴AE=NE=CE=DE.∴A,N,D,C在以点E为圆心,AC为直径的圆上.-----5分∴∠1=2∠MAD.------------------------------------------ 6分∴∠APE=2∠MAD.------------------------------------------- 7分想法2:设∠MAD=α,∠DAC=β,∵CN⊥AM,∴∠ANC=90°.∵E为AC中点,∴12AE NE AC==.∴∠ANE=∠NAC=∠MAD+∠DAC=α+β.--------------------- 4分∴∠NEC=∠ANE+∠NAC=2α+2β.------------------------ 5分∵AB=AC,AD⊥BC,∴∠BAC=2∠DAC=2β.∴∠APE=∠PEC-∠BAC=2α.--------------------------------- 6分∴∠APE=2∠MAD.--------------------------------------------- 7分想法3:在NE上取点Q,使∠NAQ=2∠MAD,连接AQ,∴∠1=∠2.∵AB=AC,AD⊥BC,∴∠BAD=∠CAD.∴∠BAD-∠1=∠CAD-∠2,即∠3=∠4.----------------------------------------- 4分∴∠3+∠NAQ=∠4+∠NAQ,即∠P AQ=∠EAN.∵CN⊥AM,ED C BAPMN4321QNMPABCDE∴∠ANC =90°. ∵E 为AC 中点, ∴12AE NE AC ==. ∴∠ANE =∠EAN .---------------------------------------------------------------- 5分 ∴∠P AQ =∠ANE . ∵∠AQP =∠AQP ,∴△P AQ ∽△ANQ .---------------------------------------------------------------- 6分 ∴∠APE =∠NAQ =2∠MAD .-------------------------------------------------------- 7分29.(1)①R ,S ;----------------------------------------------------------------------------------------------- 2分 ②(4-,0)或(4,0);------------------------------------------------------------------------ 4分 (2)①由题意,直线3y x =-与x 轴交于C (3,0),与y 轴交于D (0,3-). 点M 在线段CD 上,设其坐标为(x ,y ),则有:0x ≥,0y ≤,且3y x =-.点M 到x 轴的距离为y ,点M 到y 轴的距离为x , 则3x y x y +=-=.∴点M 的同族点N 满足横纵坐标的绝对值之和为3. 即点N 在右图中所示的正方形CDEF 上. ∵点E 的坐标为(3-,0),点N 在直线x n =上,∴33n -≤≤.--------------------------------------------------------------------------------------- 6分 ②m ≤1-或m ≥1.------------------------------------------------------------------------------------ 8分x。
2017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数 学 试 题一、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1.如图所示,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是( )A .线段PA 的长度B . 线段PB 的长度C .线段PC 的长度D .线段PD 的长度 2.若代数式4xx -有意义,则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 ) A .0x = B .4x = C .0x ≠ D .4x ≠ 3. 右图是某个几何题的展开图,该几何体是( )A . 三棱柱B . 圆锥C .四棱柱D . 圆柱4. 实数,,,a b c d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正确的结论是( )A .4a >-B .0bd > C. a b > D .0b c +> 5.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 C. D .6.若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是150°,则该正多边形的边数是( ) A . 6 B . 12 C. 16 D .187. 如果2210a a +-=,那么代数式242a a a a ⎛⎫- ⎪-⎝⎭g 的值是( )A . -3B . -1 C. 1 D .38.下面的统计图反映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地区的贸易情况. 2011-2016年我国与东南亚地区和东欧地区的贸易额统计图(以上数据摘自《“一带一路”贸易合作大数据报告(2017)》)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下列推理不合理的是()A.与2015年相比,2016年我国与东欧地区的贸易额有所增长B.2011-2016年,我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贸易额逐年增长C. 2011-2016年,我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贸易额的平均值超过4200亿美元D.2016年我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贸易额比我国与东欧地区的贸易额的3倍还多9.小苏和小林在右图所示的跑道上进行4×50米折返跑.在整个过程中,跑步者距起跑线的距离y(单位:m)与跑步时间t(单位:s)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两人从起跑线同时出发,同时到达终点B .小苏跑全程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林跑全程的平均速度 C. 小苏前15s 跑过的路程大于小林前15s 跑过的路程 D .小林在跑最后100m 的过程中,与小苏相遇2次10. 下图显示了用计算机模拟随机投掷一枚图钉的某次实验的结果.下面有三个推断:① 当投掷次数是500时,计算机记录“钉尖向上”的次数是308,所以“钉尖向上”的概率是0.616; ② 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钉尖向上”的频率总在0.618附近摆动,显示出一定的稳定性,可以估计“钉尖向上”的概率是0.618;③ 若再次用计算机模拟实验,则当投掷次数为1000时,“钉尖向上”的概率一定是0.620. 其中合理的是( )A .①B .② C. ①② D .①③二、填空题(本题共18分,每题3分)11. 写出一个比3大且比4小的无理数:______________.12. 某活动小组购买了4个篮球和5个足球,一共花费了435元,其中篮球的单价比足球的单价多3元,求篮球的单价和足球的单价.设篮球的单价为x 元,足球的单价为y 元,依题意,可列方程组为____________. 13.如图,在ABC ∆中,M N 、分别为,AC BC 的中点.若1CMN S ∆=,则ABNM S =四边形 .14.如图,AB 为O e 的直径,C D 、为O e 上的点,AD CD =.若040CAB ∠=,则CAD ∠= .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AOB ∆可以看作是OCD ∆经过若干次图形的变化(平移、轴对称、旋转)得到的,写出一中由OCD ∆得到AOB ∆的过程: .16.下图是“作已知直角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尺规作图过程 已知:0,90Rt ABC C ∆∠=,求作Rt ABC ∆的外接圆.作法:如图.(1)分别以点A 和点B 为圆心,大于12AB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P Q 两点; (2)作直线PQ ,交AB 于点O ; (3)以O 为圆心,OA 为半径作O e .O e 即为所求作的圆.请回答:该尺规作图的依据是 .三、解答题 (本题共72分,第17题-26题,每小题5分,第27题7分,第28题7分,第29题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计算:(4cos3012+--.18. 解不等式组:()21571023x x x x ⎧+>-⎪⎨+>⎪⎩19.如图,在ABC ∆中,0,36AB AC A =∠=,BD 平分ABC ∠交AC 于点D . 求证:AD BC =.20. 数学家吴文俊院士非常重视古代数学家贾宪提出的“从长方形对角线上任一点作两条分别平行于两邻边的直线,则所容两长方形面积相等(如图所示)”这一推论,他从这一推论出发,利用“出入相补”原理复原了《海岛算经》九题古证.(以上材料来源于《古证复原的原理》、《吴文俊与中国数学》和《古代世界数学泰斗刘徽》)请根据上图完成这个推论的证明过程.证明:()ADC ANF FGC NFGD S S S S ∆∆∆=-+矩形,ABC EBMF S S ∆=-矩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易知,ADC ABC S 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得NFGD EBMF S S =矩形矩形.21.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3220x k x k -+++=. (1)求证: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2)若方程有一根小于1,求k 的取值范围.22.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BD 为一条对角线,0//,2,90AD BC AD BC ABD =∠=,E 为AD 的中点,连接BE .(1)求证:四边形BCDE 为菱形;(2)连接AC ,若AC 平分,1BAD BC ∠=,求AC 的长. 23.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函数()0ky x x=>的图象与直线2y x =-交于点()3,A m . (1)求k m 、的值;(2)已知点()(),0P n n n >,过点P 作平行于x 轴的直线,交直线2y x =-于点M ,过点P 作平行于y 轴的直线,交函数()0ky x x=>的图象于点N . ①当1n =时,判断线段PM 与PN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②若PN PM ≥,结合函数的图象,直接写出n 的取值范围.24.如图,AB 是O e 的一条弦,E 是AB 的中点,过点E 作EC OA ⊥于点C ,过点B 作O e 的切线交CE 的延长线于点D . (1)求证:DB DE =;(2)若12,5AB BD ==,求O e 的半径.25.某工厂甲、乙两个部门各有员工400人,为了解这两个部门员工的生产技能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过程如下,请补充完整. 收集数据从甲、乙两个部门各随机抽取20名员工,进行了生产技能测试,测试成绩(百分制)如下: 甲 78 86 74 81 75 76 87 70 75 90 75 79 81 70 74 80 86 69 83 77 乙 93 73 88 81 72 81 94 83 77 83 80 81 70 81 73 78 82 80 70 40 整理、描述数据按如下分数段整理、描述这两组样本数据:(说明:成绩80分及以上为生产技能优秀,70--79分为生产技能良好,60--69分为生产技能合格,60分以下为生产技能不合格) 分析数据两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如下表所示:得出结论:a .估计乙部门生产技能优秀的员工人数为____________;b .可以推断出_____________部门员工的生产技能水平较高,理由为_____________.(至少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推断的合理性)26.如图,P 是AB 所对弦AB 上一动点,过点P 作PM AB ⊥交AB 于点M ,连接MB ,过点P 作PN MB ⊥于点N .已知6AB cm =,设A P 、两点间的距离为xcm ,P N 、两点间的距离为ycm .(当点P 与点A 或点B 重合时,y 的值为0)小东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函数y 随自变量x 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进行了探究. 下面是小东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1)通过取点、画图、测量,得到了x 与y 的几组值,如下表:(说明:补全表格时相关数值保留一位小数)(2)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描出以补全后的表中各对对应值为坐标的点,画出该函数的图象.(3)结合画出的函数图象,解决问题:当PAN ∆为等腰三角形时,AP 的长度约为____________cm . 2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43y x x =-+与x 轴交于点A B 、(点A 在点B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1)求直线BC 的表达式;(2)垂直于y 轴的直线l 与抛物线交于点()()1122,,,P x y Q x y ,与直线BC 交于点()33,N x y ,若123x x x <<,结合函数的图象,求123x x x ++的取值范围.28.在等腰直角ABC ∆中,090ACB ∠=,P 是线段BC 上一动点(与点B C 、不重合),连接AP ,延长BC 至点Q ,使得CQ CP =,过点Q 作QH AP ⊥于点H ,交AB 于点M . (1)若PAC α∠=,求AMQ ∠的大小(用含α的式子表示). (2)用等式表示线段MB 与PQ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的点P 和图形M ,给出如下的定义:若在图形M 上存在一点Q ,使得P Q 、两点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1,则称P 为图形M 的关联点. (1)当O e 的半径为2时,①在点123115,0,,,,02222P P P ⎛⎛⎫⎛⎫⎪ ⎪ ⎝⎭⎝⎭⎝⎭中,O e 的关联点是_______________. ②点P 在直线y x =-上,若P 为O e 的关联点,求点P 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2)C e 的圆心在x 轴上,半径为2,直线1y x =-+与x 轴、y 轴交于点A B 、.若线段AB 上的所有点都是C e 的关联点,直接写出圆心C 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1.(2017年嘉定宝山)已知:8=AB ,⊙O 经过点A 、B .以AB 为一边画平行四边形ABCD ,另一边CD 经过点O (如图8).以点B 为圆心,BC 为半径画弧,交线段OC 于点E (点E 不与点O 、点C 重合).(1)求证:OE OD =;(2)如果⊙O 的半径长为5(如图9),设x OD =,y BC =,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它的定义域;(3)如果⊙O 的半径长为5,联结AC ,当AC BE ⊥时,求OD 的长.2.(2017年普陀)如图10,半圆O 的直径AB =10,有一条定长为6的动弦CD 在弧AB 上滑动(点C 、点D 分别不与点A 、点B 重合),点E 、F 在AB 上,EC ⊥CD ,FD ⊥CD . (1)求证:EO OF =;(2)联结OC ,如果△ECO 中有一个内角等于45 ,求线段EF 的长; (3)当动弦CD 在弧AB 上滑动时,设变量CE x =,四边形CDFE 面积为S ,周长为l ,问:S 与l 是否分别随着x 的变化而变化?试用所学的函数知识直接写出它们的函数解析式及函数定义域,以说明你的结论.图9 B O A 备用图 B OA 图8 E CB A O D 图103.(2017年崇明)如图,梯形ABCD 中,AB CD ∥,90ABC ∠=︒,6AB =,8BC =,tan 2D =,点E 是射线CD 上一动点(不与点C 重合),将BCE ∆沿着BE 进行翻折,点C 的对应点记为点F . (1)如图1,当点F 落在梯形ABCD 的中位线MN 上时,求CE 的长;(2)如图2,当点E 在线段CD 上时,设CE x =,BFC EFCS y S ∆∆=,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定义域;(3)如图3,联结AC ,线段BF 与射线CA 交于点G ,当CBG ∆是等腰三角形时,求CE 的长.ABCDEFM NEDCFABEDC FAB GD CAB(第25题图1)(第25题图2)(第25题图3)(第25题备用图)4.(2017年杨浦)已知:以O 为圆心的扇形AOB 中,∠AOB =90°,点C 为»AB 上一动点,射线AC 交射线OB 于点D ,过点D 作OD 的垂线交射线OC 于点E ,联结AE . (1) 如图1,当四边形AODE 为矩形时,求∠ADO 的度数; (2) 当扇形的半径长为5,且AC =6时,求线段DE 的长;(3) 联结BC ,试问:在点C 运动的过程中,∠BCD 的大小是否确定?若是,请求出它 的度数;若不是,请说明理由.5.(2017年奉贤)已知:如图9,线段AB =4,以AB 为直径作半圆O ,点C 为弧AB 的中点,点P 为直径AB 上一点,联结PC ,过点C 作CD //AB ,且CD =PC ,过点D 作DE//PC ,交射线PB 于点E ,PD 与CE 相交于点Q . (1)若点P 与点A 重合,求BE 的长; (2)设PC = x ,y CEPD,当点P 在线段AO 上时,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及定义域; (3)当点Q 在半圆O 上时,求PC 的长.图9ACPOBD E Q备用图AO BCA OBCD E(备用图) A O B CD E (图1)6.(2017年闵行)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 BC ,∠B = 90°,AB = 4,BC = 9,AD = 6.点E 、F 分别在边AD 、BC 上,且BF = 2DE ,联结FE .FE 的延长线与CD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P .设DE = x ,PEy EF . (1)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2)当以ED 为半径的⊙E 与以FB 为半径的⊙F 外切时,求x 的值;(3)当△AEF ∽△PED 时,求x 的值.7.(2017年长宁金山)如图,△ABC 的边AB 是⊙O 的直径,点C 在⊙O 上,已知AC =6 cm ,BC =8 cm ,点P 、Q 分别在边AB 、BC 上,且点P 不与点A 、B 重合,BQ =k ·AP (k >0),连接PC 、PQ . (1)求⊙O 的半径长; (2)当k =2时,设AP =x ,△CPQ 的面积为y ,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定义域; (3)如果△CPQ ∽△ABC ,且∠ACB =∠CPQ ,求k 的值.第25题图A B CDE F P (第25题图)A B C D (备用图)EP 第25题图 C AB D8.(2017年虹口)如图,在△ABC 中,AB=AC =5,cos B =45,点P 为边BC 上一动点,过点P 作射线PE 交射线BA 于点D ,∠BPD=∠BAC .以点P 为圆心,PC 长为半径作⊙P 交射线PD 于点E ,联结CE ,设BD=x ,CE=y . (1)当⊙P 与AB 相切时,求⊙P 的半径;(2)当点D 在BA 的延长线上时,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 (3)如果⊙O 与⊙P 相交于点C 、E ,且⊙O 经过点B ,当OP=54时,求AD 的长.9.(2017年浦东新区)如图所示,︒=∠45MON ,点P 是MON ∠内一点,过点P 作OM PA ⊥于点A 、ON PB ⊥于点B ,且22=PB .取OP 的中点C ,联结AC 并延长,交OB 于点D .(1)求证:OPB ADB ∠=∠;(2)设x PA =,y OD =,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3)分别联结AB 、BC ,当ABD △与CPB △相似时,求PA 的长.(第25题图)(备用图)10.(2016年崇明)如图,已知BC 是半圆O 的直径,8BC =,过线段BO 上一动点D ,作AD BC ⊥交半圆O 于点A ,联结AO ,过点B 作BH AO ⊥,垂足为点H ,BH 的延长线交半圆O 于点F . (1)求证:AH BD =;(2)设BD x =,BE BF y ⋅=,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3)如图2,若联结FA 并延长交CB 的延长线于点G ,当FAE ∆与FBG ∆相似时,求BD 的长度.11.(2016年宝山嘉定)如图8,⊙O 与过点O 的⊙P 相交于AB ,D 是⊙P 的劣弧OB 上一点,射线OD 交⊙O 于点E ,交AB 的延长线于点C .如果AB =24,32tan =∠AOP . (1) 求⊙P 的半径长;(2) 当△AOC 为直角三角形时,求线段OD 的长; (3) 设线段OD 的长度为x ,线段CE 的长度为y ,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及其定义域.(第25题图1)ABDOE HFC(第25题图2) CO D B G A F H E 图8_C _ E _B _O_P_A_ D12.(2016年长宁金山)如图, 已知在Rt △ABC 中, ∠ACB =90°, AB =5, 4sin 5A, P 是边BC 上的一点, PE ⊥AB , 垂足为E , 以点P 为圆心, PC 为半径的圆与射线PE 相交于点Q , 线段CQ 与边AB 交于点D . (1)求AD 的长;(2)设CP =x , △PCQ 的面积为y , 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 并写出定义域;(3)过点C 作CF ⊥AB , 垂足为F , 联结PF 、QF , 如果△PQF 是以PF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 求CP 的长.13.(2016年闸北)如图,在△ABC 中,AB=AC=6,BC=4,⊙B 与边AB 相交于点D ,与边BC 相交于点E ,设⊙B 的半径为x . (1)当⊙B 与直线AC 相切时,求x 的值;(2)设DC 的长为y ,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 (3)若以AC 为直径的⊙P 经过点E ,求⊙P 与⊙B 公共弦的长.BCAP EQDBCACB ADE (第25题图)14.(2016年闵行)如图,已知在△ABC 中,AB = AC = 6,AH ⊥BC ,垂足为点H .点D 在边AB 上,且AD = 2,联结CD 交AH 于点E .(1)如图1,如果AE = AD ,求AH 的长;(2)如图2,⊙A 是以点A 为圆心,AD 为半径的圆,交线段AH 于点F .设点P 为边BC 上一点,如果以点P 为圆心,BP 为半径的圆与⊙A 外切,以点P 为圆心,CP 为半径的圆与⊙A 内切,求边BC 的长;(3)如图3,联结DF .设DF = x ,△ABC 的面积为y ,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15.(2016年松江)已知:如图1,在梯形ABCD 中,AD //BC ,∠BCD =90º, BC=11,CD=6,tan ∠ABC =2,点E 在AD 边上,且AE=3ED ,EF //AB 交BC 于点F ,点M 、N 分别在射线FE 和线段CD 上.(1)求线段CF 的长; (2)如图2,当点M 在线段FE 上,且AM ⊥MN ,设FM ·cos ∠EFC =x ,CN =y ,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它的定义域;(3)如果△AMN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求线段FM 的长.AB C H D (第25题图1) E AB C H D E(第25题图3) F P AB C H D E(第25题图2) F (第25题图1)AC B DE F(第25题图2)AC B DE FNM (备用图)A CBDE F16.(2016年黄埔)如图7,在Rt △ABC 中,90ACB ∠=︒,1AC =,BC =7,点D 是边CA 延长线上的一点,AE ⊥BD ,垂足为点E ,AE 的延长线交CA 的平行线BF 于点F ,联结CE 交AB 于点G .(1)当点E 是BD 的中点时,求tan AFB ∠的值;(2)CE AF 的值是否随线段AD 长度的改变而变化,如果不变,求出CE AF 的值;如果变化,请说明理由;(3)当BGE ∆与BAF ∆相似时,求线段AF 的长.19.(2016年杨浦)已知:半圆O 的直径AB =6,点C 在半圆O 上,且tan 22ABC ∠=,点D 为AC 上一点,联结DC (如图).(1)求BC 的长;(2)若射线DC 交射线AB 于点M ,且△MBC 与△MOC 相似,求CD 的长; (3)联结OD ,当OD//BC 时,作∠DOB 的平分线交线段DC 于点N ,求ON 的长.图7AB C DEF G (第25题备用图) A B O C A B O C D(第25题图)20.(2016年奉贤) 已知:如图,在边长为5的菱形ABCD 中,cos A =35,点P 为边AB 上一点,以A 为圆心、AP 为半径的⊙A 与边AD 交于点E ,射线CE 与⊙A 另一个交点为点F . (1)当点E 与点D 重合时,求EF 的长;(2)设AP =x ,CE =y ,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及定义域;(3)是否存在一点P ,使得 2EF PE =⋅,若存在,求AP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1.(2016年普陀)如图9,在Rt △ABC 中,90C ∠= ,14AC =,3tan 4A =,点D 是边AC 上的一点,8AD =.点E 是边AB 上一点,以点E 为圆心,EA 为半径作圆,经过点D .点F 是边AC 上一动点(点F 不与A 、C 重合),作FG EF ⊥,交射线BC 于点G . (1)用直尺圆规作出圆心E ,并求圆E 的半径长(保留作图痕迹);(2)当点G 在边BC 上时,设AF x =,CG y =,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它的定义域;(3)联结EG ,当△EFG 与△FCG 相似时,推理判断以点G 为圆心、CG 为半径的圆G 与圆E 可能产生的各种位置关系.DCBA E F第25题图P DCBA备用图DCBA图9DCBA图9备用图22.(2016年浦东)如图,Rt △ABC 中,90ACB ∠= ,6BC =,点D 为斜边AB 的中点,点E 为边AC 上的一个动点.联结DE ,过点E 作DE 的垂线与边BC 交于点F ,以,DE EF 为邻边作矩形DEFG .(1)如图1,当8AC =,点G 在边AB 上时,求DE 和EF 的长; (2)如图2,若12DE EF =,设AC x =,矩形DEFG 的面积为y ,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 (3)若23DE EF =,且点G 恰好落在Rt △ABC 的边上,求AC 的长.23.(2015年黄埔)如图8,Rt △ABC 中,90C ︒∠=,30A ︒∠=,BC =2,CD 是斜边AB 上的高,点E 为边AC 上一点(点E 不与点A 、C 重合),联结DE ,作CF ⊥DE ,CF 与边AB 、线段DE 分别交于点F 、G .(1)求线段CD 、AD 的长;(2)设CE x =,DF y =,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它的定义域; (3)联结EF ,当△EFG 与△CDG 相似时,求线段CE 的长.GFED C BA 第25题 图2A BC D EFG 第25题 图1 ABCD备用图DCBA(备用图)图8GFDCB A E23.(2015年奉贤)已知:如图,线段AB =8,以A 为圆心,5为半径作圆A ,点C 在⊙A 上,过点C 作CD //AB 交⊙A 于点D (点D 在C 右侧),联结BC 、AD . (1)若CD=6,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2)设CD =x ,BC =y ,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3)设BC 的中点为M ,AD 的中点为N ,线段MN 交⊙A 于点E ,联结CE ,当CD 取何值时,CE //AD .23.(2015年松江区)如图,已知在直角梯形ABCD 中,AD ∥BC ,∠ABC =90º,AB =4,AD=3,552sin =∠BCD ,点P 是对角线BD 上一动点,过点P 作PH ⊥CD ,垂足为H . (1)求证:∠BCD =∠BDC ;(2)如图1,若以P 为圆心、PB 为半径的圆和以H 为圆心、HD 为半径的圆外切时,求DP 的长;(3)如图2,点E 在BC 延长线上,且满足DP =CE ,PE 交DC 于点F ,若△ADH 和△ECF 相似,求DP 的长.DCB (第25题图)AB(备用图)AABCHPD (第25题图1)ABCHPD EF(第25题图2)23.(2015年闵行区)如图,已知在梯形ABCD 中,AD // BC ,AB = DC = 5,AD = 4.M 、N 分别是边AD 、BC 上的任意一点,联结AN 、DN .点E 、F 分别在线段AN 、DN 上,且ME // DN ,MF // AN ,联结EF .(1)如图1,如果EF // BC ,求EF 的长;(2)如果四边形MENF 的面积是△ADN 的面积的38,求AM 的长;(3)如果BC = 10,试探索△ABN 、△AND 、△DNC 能否两两相似?如果能,求AN 的长;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23.(2015年嘉定)在Rt △ABC 中,︒=∠90C ,2=BC ,Rt △ABC 绕着点B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使点C 落在斜边AB 上的点D ,设点A 旋转后与点E 重合,联结AE ,过点E 作直线EM 与射线CB 垂直,交点为M .(1)若点M 与点B 重合如图10,求BAE ∠cot 的值;(2)若点M 在边BC 上如图11,设边长x AC =,y BM =,点M 与点B 不重合,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3)若EBM BAE ∠=∠,求斜边AB 的长.A B C D M N E F(图1)A B C D M NE F (第25题图)A CB (M )ED 图10ACBMED图11。
皮耶·德·费马(Pierre de Fermat)是一个17世纪的法国律师,也是一位业余数学家。
之所以称业余,是由于皮耶·德·费马具有律师的全职工作。
他的姓氏根据法文与英文实际发音也常译为“费尔玛”(注意“玛”字)。
费马最后定理在中国习惯称为费马大定理,西方数学界原名“最后”的意思是:其它猜想都证实了,这是最后一个。
著名的数学史学家贝尔(E. T. Bell)在20世纪初所撰写的著作中,称皮耶·德·费马为”业余数学家之王。
“贝尔深信,费马比皮耶·德·费马同时代的大多数专业数学家更有成就,然而皮耶·德·费马并未在其他方面另有成就,本人也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考虑到17世纪是杰出数学家活跃的世纪,因而贝尔认为费马是17世纪数学家中最多产的明星。
费马点问题最早是由法国数学家皮埃尔·德·费马在一封写给意大利数学家埃万杰利斯塔·托里拆利(气压计的发明者)的信中提出的。
托里拆利最早解决了这个问题,而19世纪的数学家斯坦纳重新发现了这个问题,并系统地进行了推广,因此这个点也称为托里拆利点或斯坦纳点,相关的问题也被称作费马-托里拆利-斯坦纳问题。
这一问题的解决极大推动了联合数学的发展,在近代数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费马点”是指位于三角形内且到三角形三个顶点距离之和最短的点。
若给定一个三角形△ABC的话,从这个三角形的费马点P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A、B、C的距离之和比从其它点算起的都要小。
这个特殊点对于每个给定的三角形都只有一个。
1.若三角形3个内角均小于120°,那么3条距离连线正好三等分费马点所在的周角,即该点所对三角形三边的X角相等,均为120°。
所以三角形的费马点也称为三角形的等角中心。
2.若三角形有一内角大于等于120°,则此钝角的顶点就是距离和最小的点。
中考数学真题试卷2017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已知一个圆的半径为5,求该圆的面积。
A. 25πB. 50πC. 75πD. 100π2. 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 4, 5,则此三角形是: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不是三角形3. 一个数的平方根是2,那么这个数是:A. 4B. -4C. ±2D. 24. 函数y=2x-1的图象经过点(2,3),则该函数的斜率是:A. 2B. 3C. 4D. 55. 下列哪个数不是有理数?B. √2C. 0.5D. √36. 一个数的立方根是3,那么这个数是:A. 9B. 27C. 81D. 2437. 已知一个长方体的长为4,宽为3,高为2,求其体积。
A. 24B. 12C. 8D. 68. 一个正数的倒数是1/2,那么这个数是:A. 2B. 1/2C. 1D. 1/49. 一个圆的周长是2π,那么这个圆的半径是:A. 1B. 2C. 3D. 410.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5,那么这个数可以是:A. 5C. 5或-5D. 都不是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6和8,斜边长为______。
12. 一个数的平方是16,这个数可以是______。
13. 一个数的立方是-8,这个数是______。
14. 如果一个数的相反数是-7,那么这个数是______。
15.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这个数是非负数,即大于或等于______。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6. 某工厂生产一批零件,第一天生产了总数的1/3,第二天生产了总数的1/2,第三天生产了剩下的1/4。
已知第三天生产了50个零件,求这批零件的总数。
17. 某班有男生和女生,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倍,已知全班共40人,求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
18.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8cm、6cm和5cm,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2017年北京中考二模数学28题汇总(几何综合9个区)1.(2017北京昌平中考二模_28)(7分) 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为AB 边上一点,连接DE ,将△ADE绕点D 逆时针旋转90°得到△CDF ,作点F 关于CD 的对称点,记为点G ,连接DG . (1)依题意在图1中补全图形;(2)连接BD ,EG ,判断BD 与EG 的位置关系并在图2中加以证明; (3)当点E 为线段AB 的中点时,直接写出∠EDG 的正切值.EDCBA图2图1ABCDE2.(2017北京通州中考二模_28)(7分)在△ABC 中,AB =BC ,∠ABC =90°. 以AB 为斜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DB . 点P 是直线DB 上一个动点,连接AP ,作PE ⊥AP 交BC 所在的直线于点E.备用图A B CD(1)如图1,点P在BD的延长线上,PE⊥EC,AD=1,直接写出PE的长;(2)点P在线段BD上(不与B,D重合),依题意,将图2补全,求证P A=PE;(3)点P在DB的延长线上,依题意,将图3补全,并判断P A=PE是否仍然成立.3.(2017北京房山中考二模_28)(7分)在Rt△ABC中,∠ACB=90°,AC=BC=2,点P为BC边上的一个动点(不与B、C重合). 点P关于直线AC、AB的对称点分别为M、N,连结MN交AB于点F,交AC于点E.(1)当点P为BC的中点时,求∠M的正切值;图2图1MEFNNFE MABCP P CBA (2)当点P 在线段BC 上运动(不与B 、C 重合)时,连接AM 、AN ,求证: ① △AMN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②△AEF ∽△BAM .4.(2017北京朝阳中考二模_28)(7分)在△ABC 中,∠ACB =90°,以AB 为斜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D ,且点D 与点C 在直线AB 的两侧,连接CD .(1) 如图1,若∠ABC =30°,则∠CAD 的度数为 . (2)已知AC =1,BC =3. ①依题意将图2补全;②求CD 的长;小聪通过观察、实验、提出猜想,与同学们进行交流,通过讨论,形成了求CD 长的几种想法: 想法1:延长CB ,在CB 延长线上截取BE =AC ,连接DE .要求CD 的长,需证明 △ACD ≌△BED ,△CD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想法2:过点D 作DH ⊥BC 于点H ,DG ⊥CA ,交CA 的延长线于点G ,要求CD 的长,需证明△BDH ≌△ADG ,△CH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请参考上面的想法,帮助小聪求出CD 的长(一种方法即可). (3)用等式表示线段AC ,BC ,CD 之间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即可).5.(2017北京海淀中考二模_28)(7分)在锐角△ABC 中,AB=AC ,AD 为BC 边上的高,E 为AC 中点. (1)如图1,过点C 作CF ⊥AB 于F 点,连接EF .若∠BAD =20°,求∠AFE 的度数;(2)若M 为线段BD 上的动点(点M 与点D 不重合),过点C 作CN ⊥AM 于N 点,射线EN ,AB交于P 点.①依题意将图2补全;②小宇通过观察、实验,提出猜想:在点M 运动的过程中,始终有∠APE =2∠MAD .图1图2小宇把这个猜想与同学们进行讨论,形成了证明该猜想的几种想法: 想法1:连接DE ,要证∠APE =2∠MAD ,只需证∠PED =2∠MAD .想法2:设∠MAD =α,∠DAC =β,只需用α,β表示出∠PEC ,通过角度计算得∠APE =2α. 想法3:在NE 上取点Q ,使∠NAQ =2∠MAD ,要证∠APE =2∠MAD ,只需证△NAQ ∽△APQ . ……请你参考上面的想法,帮助小宇证明∠APE =2∠MAD .(一种方法即可)EFB D CA6.(2017北京石景山中考二模_28)(7分)已知在Rt BAC △中,90BAC ∠=°,AB AC =,点D 为射线BC 上一点(与点B 不重合),过点C 作CE ⊥BC 于点C ,且CE BD =(点E 与点A 在射线BC 同侧),连接AD ,ED .(1)如图1,当点D 在线段BC 上时,请直接写出ADE ∠的度数.(2)当点D 在线段BC 的延长线上时,依题意在图2中补全图形并判断(1)中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在(1)的条件下,ED 与AC 相交于点P ,若2AB =,直接写出CP 的最大值.图1 图2图1 图2 备用图7.(2017年北京平谷中考二模_28)(7分)在△ABC中,AB=AC,∠A=60°,点D是BC边的中点,作射线DE,与边AB交于点E,射线DE绕点D顺时针旋转120°,与直线AC交于点F.(1)依题意将图1补全;(2)小华通过观察、实验提出猜想:在点E运动的过程中,始终有DE=DF.小华把这个猜想与同学们进行交流,通过讨论,形成了证明该猜想的几种想法:想法1:由点D是BC边的中点,通过构造一边的平行线,利用全等三角形,可证DE=DF;想法2:利用等边三角形的对称性,作点E关于线段AD的对称点P,由∠BAC与∠EDF互补,可得∠AED与∠AFD互补,由等角对等边,可证DE=DF;想法3:由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可得AD是∠BAC的角平分线,由角平分线定理,构造点D到AB,AC的高,利用全等三角形,可证DE=DF…….请你参考上面的想法,帮助小华证明DE=DF(选一种方法即可);(3)在点E运动的过程中,直接写出BE,CF,AB之间的数量关系.8.(2017年北京怀柔中考二模_28)(7分)在△ABN 中,∠B =90°,点M 是AB 上的动点(不与A,B 两点重合),点C 是BN 延长线上的动点(不与点N 重合),且AM=BC ,CN=BM ,连接CM 与AN 交于点P.(1)在图1中依题意补全图形;(2)小伟通过观察、实验,提出猜想:在点M ,N 运动的过程中,始终有∠APM=45°.小伟把这个猜图1 A B N 备用图 A B N想与同学们进行交流,通过讨论,形成了证明该猜想的一种思路: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想办法移动部分等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证明线段相等,再构造平行四边形,证明线段相等,进而证明等腰直角三角形,出现45°的角,再通过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的性质,证明∠APM=45°.他们的一种作法是:过点M在AB下方作MD⊥AB于点M,并且使MD=CN.通过证明△AMD≅△CBM,得到AD=CM,再连接DN,证明四边形CMDN是平行四边形,得到DN=CM,进而证明△AD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到∠DNA=45°.又由四边形CMDN是平行四边形,推得∠APM=45°.使问题得以解决.请你参考上面同学的思路,用另一种方法证明∠APM=45°.9.(2017年北京顺义中考二模_28)(7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对于点和⊙C给出如下定义:若⊙O上存在两个点,,使得,则称为⊙C的关联点.已知点,,,(1)当⊙O的半径为1时,①在点M,N,,中,⊙O的关联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过点作直线l交轴正半轴于点,使,若直线l上的点是⊙O的关联点,求的取值范围;(2)若线段上的所有点都是半径为的⊙O的关联点,求半径的取值范围.。
2017年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中考二模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1.如图,用圆规比较两条线段A B ''和AB 的长短,其中正确的是()A .AB AB ''> B .A B AB ''=C .A B AB ''<D . 不确定2.如图,在正方体的一角截去一个小正方体,所得立体图形的主视图是()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23a a a -=B .()236aa =C= D .632a a a =÷4.如图,□ABCD 中,AD =5,AB =3,∠BAD 的平分线AE 交BC 于E 点,则EC 的长为()A .4B .3C .2D .15.共享单车提供了便捷、环保的出行方式.小白同学在北京植物园打开某共享单车APP ,如图,― ‖为小白同学的位置,―★‖为检索到的共享单车停放点.为了到达距离最近的共享单车停放点,下列四个区域中,小白同学应该前往的是()A .F 6B .E 6C .D 5D .F 76.在单词happy 中随机选择一个字母,选到字母为p 的概率是()A .15B .25C .35D .45()B E CA D★★★★★765FED7.如图,OA 为⊙O 的半径,弦BC ⊥OA 于P 点.若OA =5,AP =2,则弦BC 的长为()A .10B .8C .6D .4 8.在下列函数中,其图象与x 轴没有交点的是()A .2y x =B .31y x =-+C .2y x =D .1y x=9.如图,在等边三角形三个顶点和中心处的每个―○‖中各填有一个式子,若图中任意三个―○‖中的式子之和均相等,则a 的值为()A .3B .2C .1D .0 10.利用量角器可以制作―锐角正弦值速查卡‖.制作方法如下:如图,设OA =1,以O 为圆心,分别以0.05,0.1,0.15,0.2,…,0.9,0.95长为半径作半圆,再以OA 为直径作⊙M .利用―锐角正弦值速查卡‖可以读出相应锐角正弦的近似值.例如:sin 600.87︒≈,sin 450.71︒=.下列角度中正弦值最接近0.94的是()A .70°B .50°C .40°D .30°二、填空题(本题共18分,每小题3分)11.若分式12x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A (3,4)为⊙O 上一点,B 为⊙O 内一点,请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点B 的坐标.13.计算:111mm m+--=.14.某登山队从大本营出发,在向上攀登的过程中,测得所在位置的气温y℃与向上攀登的高度x km的几组对应值如下表:若每向上攀登1 km,所在位置的气温下降幅度基本一致,则向上攀登的海拔高度为2.5km时,登山队所在位置的气温约为℃.15.下图是测量玻璃管内径的示意图,点D正对―10mm‖刻度线,点A正对―30mm‖刻度线,DE∥AB.若量得AB的长为6mm,则内径DE的长为mm.16.在一次飞镖比赛中,甲、乙两位选手各扔10次飞镖,下图记录了他们的比赛结果.你认为两人中技术更好的是,你的理由是.三、解答题(本题共72分,第17~26题每小题5分,第27题7分,第28题7分,第29题8分)1722tan60-°113-+⎛⎫⎪⎝⎭.18.解不等式组:()3221213x xxx+-≥+>-⎧⎪⎨⎪⎩,.19.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 =AD ,CB =CD .请你添加一条线把它分成两个全等三角形,并给出证明.20.若关于x 的方程412m xx-=的根是2,求()2428m m --+的值.2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过点A (2,0)的直线l :3y mx =-与y 轴交于点B . (1)求直线l 的表达式; (2)若点C 是直线l 与双曲线ny x=的一个公共点,AB =2AC ,直接写出n 的值.DC22.为了让市民享受到更多的优惠,某市针对乘坐地铁的人群进行了调查. (1)为获得乘坐地铁人群的月均花费信息,下列调查方式中比较合理的是; A .对某小区的住户进行问卷调查 B .对某班的全体同学进行问卷调查C .在市里的不同地铁站,对进出地铁的人进行问卷调查 (2)调查小组随机调查了该市1000人上一年乘坐地铁的月均花费(单位:元),绘制了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① 根据图中信息,估计平均每人乘坐地铁的月均花费的范围是元; A .20—60 B .60—120 C .120—180②为了让市民享受到更多的优惠,相关部门拟确定一个折扣线,计划使30%左右的人获得折扣优惠.根据图中信息,乘坐地铁的月均花费达到元的人可以享受折扣.23.如图,在△ABC 中,∠BAC =90°,线段AC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D 点,交BC 于E 点,过点A 作BC 的平行线交直线ED 于F 点,连接AE ,CF .(1)求证:四边形AECF 是菱形; (2)若AB =10,∠ACB =30°,求菱形AECF 的面积./元频数/DB E CA F24.阅读下列材料:2016年,北京市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在教育、科技等方面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在教育方面,全市共有58所普通高校和81个科研机构培养研究生,全年研究生招生9.7万人,在校研究生29.2万人.全市91所普通高校全年招收本专科学生15.5万人,在校生58.8万人.全市成人本专科招生6.1万人,在校生17.2万人.在科技方面,2016年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479.8亿元,比2015年增长了6.9%,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人员36.2万人,比上年增长1.1万人.2013年,2014年,2015年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分别为1185.0亿元,1268.8亿元,1384.0亿元,分别比前一年度增长11.4%,7.1%,9.1%.(以上数据来源于北京市统计局)根据以上材料解答下列问题:(1)请用统计图或统计表将北京市2016年研究生、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成人本专科学生的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表示出来;(2)2015年北京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人员为万人;(3)根据材料中的信息,预估2017年北京市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约亿元,你的预估理由是.25.如图,AB是⊙O的直径,BC为弦,D为弧AC的中点,AC,BD相交于E点,过点A作⊙O的切线交BD的延长线于P点.(1)求证:∠P AC=2∠CBE;(2)若PD=m,∠CBE=α,请写出求线段CE长的思路.A26.已知y 是x 的函数,该函数的图象经过A (1,6),B (3,2)两点. (1)请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函数表达式; (2)若该函数的图象还经过点C (4,3),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0x ≥,该函数无最小值.①如图,在给定的坐标系xOy 中,画出一个..符合条件的函数的图象;②根据①中画出的函数图象,写出6x =对应的函数值y 约为; (3)写出(2)中函数的一条性质(题目中已给出的除外).27.抛物线2224y x mx m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A 点在B 点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 =1.(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若CD ∥x 轴,点D 在点C 的左侧,12CD AB =,求点D 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将抛物线在直线x =t 右侧的部分沿直线x =t 翻折后的图形记为G ,若图形G与线段CD 有公共点,请直接写出t 的取值范围.28.在锐角△ABC中,AB=AC,AD为BC边上的高,E为AC中点.(1)如图1,过点C作CF⊥AB于F点,连接EF.若∠BAD=20°,求∠AFE的度数;(2)若M为线段BD上的动点(点M与点D不重合),过点C作CN⊥AM于N点,射线EN,AB交于P点.①依题意将图2补全;②小宇通过观察、实验,提出猜想:在点M运动的过程中,始终有∠APE=2∠MAD.小宇把这个猜想与同学们进行讨论,形成了证明该猜想的几种想法:想法1:连接DE,要证∠APE=2∠MAD,只需证∠PED=2∠MAD.想法2:设∠MAD=α,∠DAC=β,只需用α,β表示出∠PEC,通过角度计算得∠APE=2α.想法3:在NE上取点Q,使∠NAQ=2∠MAD,要证∠APE=2∠MAD,只需证△NAQ∽△APQ.……请你参考上面的想法,帮助小宇证明∠APE =2∠MAD.(一种方法即可)2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对于P ,Q 两点给出如下定义:若点P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之和等于点Q到两坐标轴的距离之和,则称P ,Q 两点为同族点.下图中的P ,Q 两点即为同族点.(1)已知点A 的坐标为(3-,1),①在点R (0,4),S (2,2),T (2,3-)中,为点A 的同族点的是; ②若点B 在x 轴上,且A ,B 两点为同族点,则点B 的坐标为; (2)直线l :3y x =-,与x 轴交于点C ,与y 轴交于点D ,①M 为线段CD 上一点,若在直线x n =上存在点N ,使得M ,N 两点为同族点,求n 的取值范围;②M 为直线l 上的一个动点,若以(m ,0N ,使得M ,N 两点为同族点,直接写出m 的取值范围.海淀九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数 学 答 案2017.6一、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二、填空题(本题共18分,每小题3分) 11.2x ≠ 12.答案不唯一,例如(0,0) 13.1 14.答案不唯一,在10.89.6t -≤≤-范围内即可15.216.乙;乙的平均成绩更高,成绩更稳定.三、解答题(本题共72分,第17~26题,每小题5分,第27题7分,第28题7分,第29题8分) 17.原式 =23-----------------------------------------------4分 =5 ---------------------------------------------- 5分18.解:原不等式组为()3221213x x x x +-≥+>-⎧⎪⎨⎪⎩, ①. ②由不等式①,得362x x +-≥, ----------------------------------- 1分解得2x ≥; ----------------------------------------- 2分由不等式①,得1233x x +>-,-------------------------------------- 3分解得4x <;---------------------------------- 4分∴ 原不等式组的解集是24x ≤<. ------------------------- 5分 19.连接AC ,则△ABC ≌ △ADC .----------------------------1分证明如下:在△ABC 与△ADC 中,AB AD AC AC CB CD ===⎧⎪⎨⎪⎩,,,------------4分 ∴△ABC ≌ △ADC .--------------5分20.解:∵关于x 的方程412m xx-=的根是2,∴4124m -=.-------------------------------------1分∴ 4m =.-------------------------------------2分∴()2428m m --+DCBA()244248=--⨯+ ------------------------------------ 4分 0=.-------------------------------------- 5分21.解:(1)∵ 直线3l y mx =-:过点A (2,0), ∴ 023m =-. ----------------------------------- 1分∴ 32m =. ---------------------------------- 2分∴ 直线l 的表达式为332y x =-. --------------- 3分 (2)n =32-或92. ------------------------------------- 5分22.(1)C ; --------------------------------------------- 2分 (2)① B ; ---------------------------------------------- 4分 ② 100. ----------------------------------------------- 5分23.(1)证明:∵EF 垂直平分AC ,∴F A =FC ,EA =EC , ---------------------------- 1分 ∵ AF ∥BC , ∴∠1=∠2. ∵AE =CE , ∴∠2=∠3. ∴ ∠1=∠3. ∵ EF ⊥AC , ∴ ∠ADF =∠ADE =90°. ∵ ∠1+∠4=90°,∠3+∠5=90°. ∴∠4=∠5.∴ AF =AE .-------------------------- 2分 ∴ AF =FC =CE =EA .∴ 四边形AECF 是菱形.---------------------- 3分 (2)解:∵∠BAC =∠ADF =90°, ∴AB ∥FE . ∵AF ∥BE , ∴四边形ABEF 为平行四边形. ∵AB =10, ∴FE =AB =10.---------------------------------------- 4分 ∵∠ACB =30°,∴tan ABAC ACB==∠∴12AECF S AC FE ⋅==菱形-------------------- 5分54321FE DCB A24.(1) 北京市2016年研究生、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成人本专科学生北京市2016年研究生、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成人本专科学生---------------------------------- 2分 (2)35.1;----------------------------------------------------- 3分(3)答案不唯一,预估理由与预估结果相符即可.--------------------- 5分25.(1)证明:∵D 为 AC的中点, ∴∠CBA =2∠CBE .----------------- 1分∵AB 是⊙O 的直径,∴∠ACB =90°, ∴∠1+∠CBA =90°.∴∠1+2∠CBE =90°.∵AP 是⊙O 的切线,∴∠P AB =∠1+∠P AC =90°.----------------------------- 2分 ∴∠P AC =2∠CBE .--------------------------------------3分(2)思路:①连接AD ,由D 是 AC 的中点,∠2=∠CBE , 由∠ACB =∠P AB =90°,得∠P =∠3=∠4,故AP =AE ; ②由AB 是⊙O 的直径,可得∠ADB =90°;由AP =AE ,得PE =2PD =2m ,∠5=12∠P AC =∠CBE =α -------- 4分 ③在Rt △P AD 中,由PD =m ,∠5=α,可求P A 的长;④在Rt △P AB 中,由P A 的长和∠2=α,可求BP 的长; 由BE PB PE =-可求BE 的长;⑤在Rt △BCE 中,由BE 的长和CBE α∠=,可求CE 的长. ------- 5分26.(1)答案不唯一,例如6y x=,28y x =-+,2611y x x =-+等; -------------------2分(2)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即可; -------------------------------------4分 (3)所写的性质与图象相符即可.------------------------- 5分A A27.(1)解:∵抛物线()222244y x mx m x m =-+-=--,其对称轴为1x =,∴1m =.∴该抛物线的表达式为223y x x =--.----------------------------- 2分 (2)解:当0y =时,2230x x --=,解得11x =-,23x =,∴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为A (1-,0),B (3,0). ----------- 3分 ∴4AB =.当0x =时,3y =-,∴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为C (0,3-). -------------------- 4分 ∵12CD AB =,∴CD =2. ∵CD ∥x 轴,点D 在点C 的左侧,∴点D 的坐标为(2-,3-). ----------------------5分(3)11t -≤≤.-------------------------------------------- 7分28.(1)证明:∵AB =AC ,AD 为BC 边上的高,∠BAD =20°, ∴∠BAC =2∠BAD =40°. ----------------1分 ∵CF ⊥AB , ∴∠AFC =90°. ∵E 为AC 中点,∴EF =EA =12AC .∴∠AFE =∠BAC =40°. ----------------2分(2)①画出一种即可. ------------------------------------------3分 ②证明:想法1:连接DE .∵AB=AC ,AD 为BC 边上的高, ∴D 为BC 中点.∵E 为AC 中点, ∴ED ∥AB ,∴∠1=∠APE .--------- 4分∵∠ADC =90°,E 为AC 中点,MN ECDB AFEAM PN ECDBA∴12AE DE CE AC ===. 同理可证12AE NE CE AC ===. ∴AE =NE =CE =DE .∴A ,N ,D ,C 在以点E 为圆心,AC 为直径的圆上. ----- 5分 ∴∠1=2∠MAD .---------------- 6分∴∠APE =2∠MAD .----------- 7分想法2:设∠MAD =α,∠DAC =β,∵CN ⊥AM ,∴∠ANC =90°. ∵E 为AC 中点, ∴12AE NE AC ==. ∴∠ANE =∠NAC =∠MAD +∠DAC =α+β.--------------------- 4分 ∴∠NEC =∠ANE +∠NAC =2α+2β.------------------------ 5分 ∵AB =AC ,AD ⊥BC , ∴∠BAC =2∠DAC =2β.∴∠APE =∠PEC -∠BAC =2α. --------------------------------- 6分 ∴∠APE =2∠MAD .--------------------------------------------- 7分想法3:在NE 上取点Q ,使∠NAQ =2∠MAD ,连接AQ ,∴∠1=∠2.∵AB =AC ,AD ⊥BC , ∴∠BAD =∠CAD .∴∠BAD -∠1=∠CAD -∠2, 即∠3=∠4. -------------- 4分 ∴∠3+∠NAQ =∠4+∠NAQ , 即∠P AQ =∠EAN .∵CN ⊥AM ,∴∠ANC =90°. ∵E 为AC 中点, ∴12AE NE AC ==. ∴∠ANE =∠EAN .--------------------------------------------- 5分 ∴∠P AQ =∠ANE . ∵∠AQP =∠AQP ,∴△P AQ ∽△ANQ .----------------------------------- 6分∴∠APE =∠NAQ =2∠MAD .---------------------------------- 7分E D CB A PM N4321QN MPAB CD E29.(1)①R ,S ;----------------------------------------------------------------------- 2分 ②(4-,0)或(4,0); --------------------------------------------------- 4分 (2)①由题意,直线3y x =-与x 轴交于C (3,0),与y 轴交于D (0,3-). 点M 在线段CD 上,设其坐标为(x ,y ),则有: 0x ≥,0y ≤,且3y x =-.点M 到x 轴的距离为y ,点M 到y 轴的距离为x , 则3x y x y +=-=.∴点M 的同族点N 满足横纵坐标的绝对值之和为3. 即点N 在右图中所示的正方形CDEF 上. ∵点E 的坐标为(3-,0),点N 在直线x n =上,∴33n -≤≤. ----------------------------- 6分 ②m ≤1-或m ≥1.----------------------------- 8分x。
专题15 应用题一、选择题1.1.某美术社团为练习素描,他们第一次用某美术社团为练习素描,他们第一次用120元买了买了若干本资料,第二次用240元在同一家商店买同一样的资料,这次商家每本优惠4元,结果比上次多买了20本。
求第一次买了多少本资料?若设第一次买了x 本资料,列方程正确的是(本资料,列方程正确的是( ))A.240120-=4-20x x B.240120-=4+20x x C.120240-=4-20x x D.120240-=4+20x x2.2.如图,某小区计划在一块长为如图,某小区计划在一块长为32m 32m,宽为,宽为20m 的矩形空地上修建三条同样宽的道路,剩余的空地上种植草坪,使草坪的面积为570m 2.若设道路的宽为xm xm,则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则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则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A .(32-2x 32-2x))(20-x 20-x))=570B =570 B..32x+2×20x=32×2032x+2×20x=32×20-570C -570C -570C..(32-x 32-x))(20-x 20-x))=32×20=32×20-570D -570 D -570 D..32x+2×20x 32x+2×20x-2x -2x 2=570 3.3.某商店今年某商店今年1月份的销售额是2万元,万元,33月份的销售额是4.5万元,从1月份到3月份,该店销售额平均每月的增长率是(每月的增长率是( )A .20%B .25%C .50%D .62.5%4.4.王叔叔从市场上买一块长王叔叔从市场上买一块长80cm 80cm,宽,宽70cm 的矩形铁皮,准备制作一个工具箱,如图,他将矩形铁皮的四个角各剪掉一个边长cm x 的正方形后,剩余的部分刚好能围成一个底面积为23000cm 的无盖长方形工具箱,根据题意列方程为根据题意列方程为( ) ( )A.()()80703000x x --=B.2807043000x ?=C.()()8027023000x x --=D.()28070470803000x x ?-+=5.5.某工厂现在平均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某工厂现在平均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40台机器,现在生产600台机器所需的时间与原计划生产480台机器所用的时间相同,设原计划每天生产x 台机器,根据题意,下面列出的方程正确的是(台机器,根据题意,下面列出的方程正确的是( ) A .60048040x x =- B .600480+40x x=C .600480+40xx =D .600480-40xx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 1.A 1.A、、B 两地之间的路程为2380米,甲、乙两人分别从A 、B 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先出发5分钟后,乙才出发,他们两人在A 、B 之间的C 地相遇,相遇后,甲立即返回A 地,乙继续向A 地前行.甲到达A 地时停止行走,乙到达A 地时也停止行走,在整个行走过程中,甲、乙两人均保持各自的速度匀速行走,甲、乙两人相距的路程y (米)与甲出发的时间x (分钟)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乙到达A 地时,甲与A 地相距的路程是距的路程是 米.米.2.2.经过两次连续降价,某药品销售单价由原来的经过两次连续降价,某药品销售单价由原来的50元降到32元,设该药品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x ,根据题意可列方程是据题意可列方程是 .3.3.我国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的名著《直接算法统宗》里有一道著名算题:我国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的名著《直接算法统宗》里有一道著名算题:我国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的名著《直接算法统宗》里有一道著名算题:“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争,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小和尚各几丁?”意思是:有100个和尚分100个馒头,正好分完;如果大和尚一人分3个,小和尚3人分一个,试问大、小和尚各几人?设大、小和尚各有x ,y 人,则可以列方程组人,则可以列方程组 ..4.4.一台空调标价一台空调标价2000元,若按6折销售仍可获利20%20%,则这台空调的进价是,则这台空调的进价是,则这台空调的进价是 元.元. 三、解答题三、解答题1.1.根据衢州市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衢州市近根据衢州市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衢州市近5年国民生产总值数据如图1所示,所示,20162016年国民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所占比例如图2所示。
2017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1.(3分)如图所示,点P到直线l的距离是()A.线段PA的长度B.线段PB的长度C.线段PC的长度D.线段PD的长度2.(3分)若代数式有意义,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A.x=0 B.x=4 C.x≠0 D.x≠43.(3分)如图是某个几何题的展开图,该几何体是()A.三棱柱B.圆锥C.四棱柱D.圆柱4.(3分)实数a,b,c,d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正确的结论是()A.a>﹣4 B.bd>0 C.|a|>|b|D.b+c>05.(3分)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 D.6.(3分)若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是150°,则该正多边形的边数是()A.6 B.12 C.16 D.187.(3分)如果a2+2a﹣1=0,那么代数式(a﹣)•的值是()A.﹣3 B.﹣1 C.1 D.38.(3分)下面的统计图反映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地区的贸易情况.2011﹣2016年我国与东南亚地区和东欧地区的贸易额统计图(以上数据摘自《“一带一路”贸易合作大数据报告(2017)》)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下列推理不合理的是()A.与2015年相比,2016年我国与东欧地区的贸易额有所增长B.2011﹣2016年,我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贸易额逐年增长C.2011﹣2016年,我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贸易额的平均值超过4200亿美元D.2016年我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贸易额比我国与东欧地区的贸易额的3倍还多9.(3分)小苏和小林在如图1所示的跑道上进行4×50米折返跑.在整个过程中,跑步者距起跑线的距离y(单位:m)与跑步时间t(单位:s)的对应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人从起跑线同时出发,同时到达终点B.小苏跑全程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林跑全程的平均速度C.小苏前15s跑过的路程大于小林前15s跑过的路程D.小林在跑最后100m的过程中,与小苏相遇2次10.(3分)如图显示了用计算机模拟随机投掷一枚图钉的某次实验的结果.下面有三个推断:①当投掷次数是500时,计算机记录“钉尖向上”的次数是308,所以“钉尖向上”的概率是0.616;②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钉尖向上”的频率总在0.618附近摆动,显示出一定的稳定性,可以估计“钉尖向上”的概率是0.618;③若再次用计算机模拟实验,则当投掷次数为1000时,“钉尖向上”的概率一定是0.620.其中合理的是()A.①B.②C.①②D.①③二、填空题(本题共18分,每题3分)11.(3分)写出一个比3大且比4小的无理数:.12.(3分)某活动小组购买了4个篮球和5个足球,一共花费了435元,其中篮球的单价比足球的单价多3元,求篮球的单价和足球的单价.设篮球的单价为x元,足球的单价为y元,依题意,可列方程组为.13.(3分)如图,在△ABC中,M、N分别为AC,BC的中点.若S△CMN=1,则S四边=.形ABNM14.(3分)如图,AB为⊙O的直径,C、D为⊙O上的点,AD=CD.若∠CAB=40°,则∠CAD=.15.(3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OB可以看作是△OCD经过若干次图形的变化(平移、轴对称、旋转)得到的,写出一中由△OCD得到△AOB的过程:.16.(3分)图1是“作已知直角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尺规作图过程已知:Rt△ABC,∠C=90°,求作Rt△ABC的外接圆.作法:如图2.(1)分别以点A和点B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P,Q两点;(2)作直线PQ,交AB于点O;(3)以O为圆心,OA为半径作⊙O.⊙O即为所求作的圆.请回答:该尺规作图的依据是.三、解答题(本题共72分,第17题-26题,每小题5分,第27题7分,第28题7分,第29题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5分)计算:4cos30°+(1﹣)0﹣+|﹣2|.18.(5分)解不等式组:.19.(5分)如图,在△ABC中,AB=AC,∠A=36°,BD平分∠ABC交AC于点D.求证:AD=BC.20.(5分)数学家吴文俊院士非常重视古代数学家贾宪提出的“从长方形对角线上任一点作两条分别平行于两邻边的直线,则所容两长方形面积相等(如图所示)”这一推论,他从这一推论出发,利用“出入相补”原理复原了《海岛算经》九题古证.(以上材料来源于《古证复原的原理》、《吴文俊与中国数学》和《古代世界数学泰斗刘徽》)请根据该图完成这个推论的证明过程.证明:S 矩形NFGD =S △ADC ﹣(S △ANF +S △FGC ),S 矩形EBMF =S △ABC ﹣( + ). 易知,S △ADC =S △ABC , = , = . 可得S 矩形NFGD =S 矩形EBMF .21.(5分)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k +3)x +2k +2=0. (1)求证: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2)若方程有一根小于1,求k 的取值范围.22.(5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BD 为一条对角线,AD ∥BC ,AD=2BC ,∠ABD=90°,E 为AD 的中点,连接BE . (1)求证:四边形BCDE 为菱形;(2)连接AC ,若AC 平分∠BAD ,BC=1,求AC 的长.23.(5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函数y=(x>0)的图象与直线y=x ﹣2交于点A(3,m).(1)求k、m的值;(2)已知点P(n,n)(n>0),过点P作平行于x轴的直线,交直线y=x﹣2于点M,过点P作平行于y轴的直线,交函数y=(x>0)的图象于点N.①当n=1时,判断线段PM与PN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②若PN≥PM,结合函数的图象,直接写出n的取值范围.24.(5分)如图,AB是⊙O的一条弦,E是AB的中点,过点E作EC⊥OA于点C,过点B作⊙O的切线交CE的延长线于点D.(1)求证:DB=DE;(2)若AB=12,BD=5,求⊙O的半径.25.(5分)某工厂甲、乙两个部门各有员工400人,为了解这两个部门员工的生产技能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过程如下,请补充完整.收集数据从甲、乙两个部门各随机抽取20名员工,进行了生产技能测试,测试成绩(百分制)如下:甲78 86 74 81 75 76 87 70 75 90 75 79 81 70 74 80 86 69 83 77乙93 73 88 81 72 81 94 83 77 83 80 81 70 81 73 78 82 80 70 40整理、描述数据按如下分数段整理、描述这两组样本数据:(说明:成绩80分及以上为生产技能优秀,70﹣﹣79分为生产技能良好,60﹣﹣69分为生产技能合格,60分以下为生产技能不合格)分析数据两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如下表所示:得出结论:a.估计乙部门生产技能优秀的员工人数为;b.可以推断出部门员工的生产技能水平较高,理由为.(至少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说明推断的合理性)26.(5分)如图,P是AB所对弦AB上一动点,过点P作PM⊥AB交AB于点M,连接MB,过点P作PN⊥MB于点N.已知AB=6cm,设A、P两点间的距离为xcm,P、N两点间的距离为ycm.(当点P与点A或点B重合时,y的值为0)小东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函数y随自变量x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进行了探究.下面是小东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1)通过取点、画图、测量,得到了x与y的几组值,如下表:x/cm0123456y/cm0 2.0 2.3 2.10.90(说明:补全表格时相关数值保留一位小数)(2)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描出以补全后的表中各对对应值为坐标的点,画出该函数的图象.(3)结合画出的函数图象,解决问题:当△PAN为等腰三角形时,AP的长度约为cm.27.(7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x2﹣4x+3与x轴交于点A、B(点A 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1)求直线BC的表达式;(2)垂直于y轴的直线l与抛物线交于点P(x1,y1),Q(x2,y2),与直线BC交于点N(x3,y3),若x1<x2<x3,结合函数的图象,求x1+x2+x3的取值范围.28.(7分)在等腰直角△ABC中,∠ACB=90°,P是线段BC上一动点(与点B、C 不重合),连接AP,延长BC至点Q,使得CQ=CP,过点Q作QH⊥AP于点H,交AB 于点M.(1)若∠PAC=α,求∠AMQ的大小(用含α的式子表示).(2)用等式表示线段MB与PQ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9.(8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点P和图形M,给出如下的定义:若在图形M上存在一点Q,使得P、Q两点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1,则称P为图形M的关联点.(1)当⊙O的半径为2时,①在点P1(,0),P2(,),P3(,0)中,⊙O的关联点是.②点P在直线y=﹣x上,若P为⊙O的关联点,求点P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2)⊙C的圆心在x轴上,半径为2,直线y=﹣x+1与x轴、y轴交于点A、B.若线段AB上的所有点都是⊙C的关联点,直接写出圆心C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2017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1.(3分)(2017•北京)如图所示,点P到直线l的距离是()A.线段PA的长度B.线段PB的长度C.线段PC的长度D.线段PD的长度【考点】J5:点到直线的距离.【分析】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是垂线段的长度,可得答案.【解答】解:由题意,得点P到直线l的距离是线段PB的长度,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点到直线的距离,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是解题关键.2.(3分)(2017•北京)若代数式有意义,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A.x=0 B.x=4 C.x≠0 D.x≠4【考点】62: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根据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即可求出x的范围;【解答】解:由意义可知:x﹣4≠0,∴x≠4,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分式有意义的条件,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本题属于基础题型.3.(3分)(2017•北京)如图是某个几何题的展开图,该几何体是()A.三棱柱B.圆锥C.四棱柱D.圆柱【考点】I6:几何体的展开图.【分析】侧面为三个长方形,底边为三角形,故原几何体为三棱柱.【解答】解:观察图形可知,这个几何体是三棱柱.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棱柱的展开图,考法较新颖,需要对三棱柱有充分的理解.4.(3分)(2017•北京)实数a,b,c,d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正确的结论是()A.a>﹣4 B.bd>0 C.|a|>|b|D.b+c>0【考点】29:实数与数轴.【分析】根据数轴上点的位置关系,可得a,b,c,d的大小,根据有理数的运算,绝对值的性质,可得答案.【解答】解:由数轴上点的位置,得a<﹣4<b<0<c<1<d.A、a<﹣4,故A不符合题意;B、bd<0,故B不符合题意;C、|a|>4=|d|,故C符合题意;D、b+c<0,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利用数轴上点的位置关系得处a,b,c,d的大小是解题关键.5.(3分)(2017•北京)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 D.【考点】R5:中心对称图形;P3:轴对称图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B、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C、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D、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6.(3分)(2017•北京)若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是150°,则该正多边形的边数是()A.6 B.12 C.16 D.18【考点】L3: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分析】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可得答案.【解答】解:设多边形为n边形,由题意,得(n﹣2)•180°=150n,解得n=1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与外角,利用内角和公式是解题关键.7.(3分)(2017•北京)如果a2+2a﹣1=0,那么代数式(a﹣)•的值是()A.﹣3 B.﹣1 C.1 D.3【考点】6D:分式的化简求值.【分析】根据分式的减法和乘法可以化简题目中的式子,然后对a2+2a﹣1=0变形即可解答本题.【解答】解:(a﹣)•===a(a+2)=a2+2a,∵a2+2a﹣1=0,∴a2+2a=1,∴原式=1,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分式的化简求值,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分式化简求值的方法.8.(3分)(2017•北京)下面的统计图反映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地区的贸易情况.2011﹣2016年我国与东南亚地区和东欧地区的贸易额统计图(以上数据摘自《“一带一路”贸易合作大数据报告(2017)》)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下列推理不合理的是()A.与2015年相比,2016年我国与东欧地区的贸易额有所增长B.2011﹣2016年,我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贸易额逐年增长C.2011﹣2016年,我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贸易额的平均值超过4200亿美元D.2016年我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贸易额比我国与东欧地区的贸易额的3倍还多【考点】VD:折线统计图.【分析】利用折线统计图结合相应数据,分别分析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解答】解:A、由折线统计图可得:与2015年相比,2016年我国与东欧地区的贸易额有所增长,正确,不合题意;B、由折线统计图可得:2011﹣2014年,我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贸易额逐年增长,故此选项错误,符合题意;C、2011﹣2016年,我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贸易额的平均值为:(3632.5+4003.0+4436.5+4803.6+4718.7+4554.4)÷6≈4358,故超过4200亿美元,正确,不合题意,D、∵4554.4÷1368.2≈3.33,∴2016年我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贸易额比我国与东欧地区的贸易额的3倍还多,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折线统计图,利用折线统计图获取正确信息是解题关键.9.(3分)(2017•北京)小苏和小林在如图1所示的跑道上进行4×50米折返跑.在整个过程中,跑步者距起跑线的距离y(单位:m)与跑步时间t(单位:s)的对应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人从起跑线同时出发,同时到达终点B.小苏跑全程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林跑全程的平均速度C.小苏前15s跑过的路程大于小林前15s跑过的路程D.小林在跑最后100m的过程中,与小苏相遇2次【考点】E6:函数的图象.【分析】通过函数图象可得,两人从起跑线同时出发,小林先到达终点,小苏后到达终点,小苏用的时间多,而路程相同,根据速度=,根据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可以求出甲、乙的速度,所以小苏跑全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小林跑全程的平均速度,根据图象小苏前15s跑过的路程小于小林前15s跑过的路程,两人相遇时,即实线与虚线相交的地方有两次,即可解答.【解答】解:由函数图象可知:两人从起跑线同时出发,先后到达终点,小林先到达终点,故A错误;根据图象两人从起跑线同时出发,小林先到达终点,小苏后到达终点,小苏用的时间多,而路程相同,根据速度=,所以小苏跑全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小林跑全程的平均速度,故B错误;根据图象小苏前15s跑过的路程小于小林前15s跑过的路程,故C错误;小林在跑最后100m的过程中,两人相遇时,即实线与虚线相交的地方,由图象可知2次,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图象的读图能力,要能根据函数图象的性质和图象上的数据分析得出函数的类型和所需要的条件,结合实际意义得到正确的结论.10.(3分)(2017•北京)如图显示了用计算机模拟随机投掷一枚图钉的某次实验的结果.下面有三个推断:①当投掷次数是500时,计算机记录“钉尖向上”的次数是308,所以“钉尖向上”的概率是0.616;②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钉尖向上”的频率总在0.618附近摆动,显示出一定的稳定性,可以估计“钉尖向上”的概率是0.618;③若再次用计算机模拟实验,则当投掷次数为1000时,“钉尖向上”的概率一定是0.620.其中合理的是()A.①B.②C.①②D.①③【考点】X8:利用频率估计概率.【分析】根据图形和各个小题的说法可以判断是否正确,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当投掷次数是500时,计算机记录“钉尖向上”的次数是308,所以此时“钉尖向上”的可能性是:308÷500=0.616,但“钉尖向上”的概率不一定是0.616,故①错误,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钉尖向上”的频率总在0.618附近摆动,显示出一定的稳定性,可以估计“钉尖向上”的概率是0.618.故②正确,若再次用计算机模拟实验,则当投掷次数为1000时,“钉尖向上”的概率可能是0.620,但不一定是0.620,故③错误,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利用频率估计概率,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概率的定义,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二、填空题(本题共18分,每题3分)11.(3分)(2017•北京)写出一个比3大且比4小的无理数: π .【考点】26:无理数.【分析】根据无理数的定义即可.【解答】解:写出一个比3大且比4小的无理数:π,故答案为:π.【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注意带根号的要开不尽方才是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为无理数.如π,,0.8080080008…(每两个8之间依次多1个0)等形式.12.(3分)(2017•北京)某活动小组购买了4个篮球和5个足球,一共花费了435元,其中篮球的单价比足球的单价多3元,求篮球的单价和足球的单价.设篮球的单价为x 元,足球的单价为y 元,依题意,可列方程组为 .【考点】99: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分析】根据题意可得等量关系:①4个篮球的花费+5个足球的花费=435元,②篮球的单价﹣足球的单价=3元,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即可.【解答】解:设篮球的单价为x 元,足球的单价为y 元,由题意得:,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13.(3分)(2017•北京)如图,在△ABC 中,M 、N 分别为AC ,BC 的中点.若S △CMN =1,则S 四边形ABNM = 3 .【考点】S9: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KX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分析】证明MN 是△ABC 的中位线,得出MN ∥AB ,且MN=AB ,证出△CMN ∽△CAB ,根据面积比等于相似比平方求出△CMN 与△CAB 的比,继而可得出△CMN 的面积与四边形ABNM 的面积比.最后求出结论.【解答】解:∵M ,N 分别是边AC ,BC 的中点,∴MN 是△ABC 的中位线,∴MN ∥AB ,且MN=AB ,∴△CMN ∽△CAB ,∴=()2=,∴=,∴S 四边形ABNM =3S △AMN =3×1=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熟练掌握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证明三角形相似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4.(3分)(2017•北京)如图,AB 为⊙O 的直径,C 、D 为⊙O 上的点,AD=CD .若∠CAB=40°,则∠CAD= 25° .【考点】M5:圆周角定理.【分析】先根据AD=CD 得出=,再由AB 为⊙O 的直径,∠CAB=40°得出的度数,进而可得出的度数,据此可得出结论.【解答】解:∵AD=CD ,∴=.∵AB为⊙O的直径,∠CAB=40°,∴=80°,∴=180°﹣80°=100°,∴==50°,∴∠CAD=25°.故答案为:25°.【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圆周角定理,弧、弦的关系,根据题意得出的度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5.(3分)(2017•北京)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OB可以看作是△OCD经过若干次图形的变化(平移、轴对称、旋转)得到的,写出一中由△OCD 得到△AOB的过程:△OCD绕C点旋转90°,并向左平移2个单位得到△AOB.【考点】R7: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P6:坐标与图形变化﹣对称;Q3: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平移的性质即可得到由△OCD得到△AOB的过程.【解答】解:△OCD绕C点旋转90°,并向左平移2个单位得到△AOB(答案不唯一).故答案为:△OCD绕C点旋转90°,并向左平移2个单位得到△AOB.【点评】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平移,对称,解题时需要注意:平移的距离等于对应点连线的长度,对称轴为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旋转角为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的夹角的大小.16.(3分)(2017•北京)图1是“作已知直角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尺规作图过程已知:Rt△ABC,∠C=90°,求作Rt△ABC的外接圆.作法:如图2.(1)分别以点A和点B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P,Q两点;(2)作直线PQ,交AB于点O;(3)以O为圆心,OA为半径作⊙O.⊙O即为所求作的圆.请回答:该尺规作图的依据是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90°的圆周角所的弦是直径.【考点】N3:作图—复杂作图;MA: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外心.【专题】13 :作图题.【分析】由于90°的圆周角所的弦是直径,所以Rt△ABC的外接圆的圆心为AB的中点,然后作AB的中垂线得到圆心后即可得到Rt△ABC的外接圆.【解答】解:该尺规作图的依据是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90°的圆周角所的弦是直径.故答案为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90°的圆周角所的弦是直径.【点评】本题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复杂作图是在五种基本作图的基础上进行作图,一般是结合了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基本作图方法.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把复杂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逐步操作.三、解答题(本题共72分,第17题-26题,每小题5分,第27题7分,第28题7分,第29题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5分)(2017•北京)计算:4cos30°+(1﹣)0﹣+|﹣2|.【考点】2C:实数的运算;6E:零指数幂;T5: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分析】首先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绝对值的性质分别化简得出答案.【解答】解:原式=4×+1﹣2+2=2﹣2+3=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运算,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关键.18.(5分)(2017•北京)解不等式组:.【考点】CB: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分析】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先求出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其公共解.【解答】解:,由①式得x<3;由②式得x<2,所以不等式组的解为x<2.【点评】此题考查解不等式组;求不等式组的解集,要遵循以下原则:同大取较大,同小取较小,小大大小中间找,大大小小解不了.19.(5分)(2017•北京)如图,在△ABC中,AB=AC,∠A=36°,BD平分∠ABC 交AC于点D.求证:AD=BC.【考点】KJ: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C=C=72°,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ABD=∠DBC=36°,∠BDC=72°,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证明:∵AB=AC ,∠A=36°, ∴∠ABC=C=72°,∵BD 平分∠ABC 交AC 于点D ,∴∠ABD=∠DBC=36°,∠BDC=72°, ∴∠A=∠ABD ,∠BDC=∠C , ∴AD=BD=B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掌握等边对等角是解题的关键,注意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20.(5分)(2017•北京)数学家吴文俊院士非常重视古代数学家贾宪提出的“从长方形对角线上任一点作两条分别平行于两邻边的直线,则所容两长方形面积相等(如图所示)”这一推论,他从这一推论出发,利用“出入相补”原理复原了《海岛算经》九题古证.(以上材料来源于《古证复原的原理》、《吴文俊与中国数学》和《古代世界数学泰斗刘徽》)请根据该图完成这个推论的证明过程.证明:S 矩形NFGD =S △ADC ﹣(S △ANF +S △FGC ),S 矩形EBMF =S △ABC ﹣( S △AEF + S △FCM ). 易知,S △ADC =S △ABC , S △ANF = S △AEF , S △FGC = S △FMC . 可得S 矩形NFGD =S 矩形EBMF .【考点】LB :矩形的性质.【分析】根据矩形的性质:矩形的对角线把矩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由此即可证明结论.【解答】证明:S 矩形NFGD =S △ADC ﹣(S △ANF +S △FGC ),S 矩形EBMF =S △ABC ﹣( S △ANF +S △FCM ). 易知,S △ADC =S △ABC ,S △ANF =S △AEF ,S △FGC =S △FMC ,可得S 矩形NFGD =S 矩形EBMF .故答案分别为 S △AEF ,S △FCM ,S △ANF ,S △AEF ,S △FGC ,S △FMC .【点评】本题考查矩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矩形的对角线把矩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这个性质,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1.(5分)(2017•北京)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k +3)x +2k +2=0. (1)求证: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2)若方程有一根小于1,求k 的取值范围. 【考点】AA :根的判别式.【分析】(1)根据方程的系数结合根的判别式,可得△=(k ﹣1)2≥0,由此可证出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2)利用分解因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可得出x 1=2、x 2=k +1,根据方程有一根小于1,即可得出关于k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之即可得出k 的取值范围.【解答】(1)证明:∵在方程x 2﹣(k +3)x +2k +2=0中,△=[﹣(k +3)]2﹣4×1×(2k +2)=k 2﹣2k +1=(k ﹣1)2≥0, ∴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2)解:∵x 2﹣(k +3)x +2k +2=(x ﹣2)(x ﹣k ﹣1)=0, ∴x 1=2,x 2=k +1. ∵方程有一根小于1, ∴k +1<1,解得:k <0, ∴k 的取值范围为k <0.【点评】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以及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题的关键是:(1)牢记“当△≥0时,方程有两个实数根”;(2)利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结合方程一根小于1,找出关于k 的一元一次方程.22.(5分)(2017•北京)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D为一条对角线,AD∥BC,AD=2BC,∠ABD=90°,E为AD的中点,连接BE.(1)求证:四边形BCDE为菱形;(2)连接AC,若AC平分∠BAD,BC=1,求AC的长.【考点】LA:菱形的判定与性质;KP: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分析】(1)由DE=BC,DE∥BC,推出四边形BCDE是平行四边形,再证明BE=DE 即可解决问题;(2)在Rt△只要证明∠ADC=60°,AD=2即可解决问题;【解答】(1)证明:∵AD=2BC,E为AD的中点,∴DE=BC,∵AD∥BC,∴四边形BCDE是平行四边形,∵∠ABD=90°,AE=DE,∴BE=DE,∴四边形BCDE是菱形.(2)解:连接AC.∵AD∥BC,AC平分∠BAD,∴∠BAC=∠DAC=∠BCA,∴AB=BC=1,∵AD=2BC=2,∴sin∠ADB=,∴∠ADB=30°,∴∠DAC=30°,∠ADC=60°,在Rt△ACD中,∵AD=2,∴CD=1,AC=.【点评】本题考查菱形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菱形的判定方法,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3.(5分)(2017•北京)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函数y=(x>0)的图象与直线y=x﹣2交于点A(3,m).(1)求k、m的值;(2)已知点P(n,n)(n>0),过点P作平行于x轴的直线,交直线y=x﹣2于点M,过点P作平行于y轴的直线,交函数y=(x>0)的图象于点N.①当n=1时,判断线段PM与PN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②若PN≥PM,结合函数的图象,直接写出n的取值范围.【考点】G8: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分析】(1)将A点代入y=x﹣2中即可求出m的值,然后将A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中即可求出k的值.(2)①当n=1时,分别求出M、N两点的坐标即可求出PM与PN的关系;②由题意可知:P的坐标为(n,n),由于PN>PM,从而可知PN≥2,根据图象可求出n的范围.【解答】解:(1)将A(3,m)代入y=x﹣2,∴m=3﹣2=1,∴A(3,1),将A(3,1)代入y=,∴k=3×1=3,(2)①当n=1时,P(1,1),令y=1,代入y=x﹣2,x﹣2=1,∴x=3,∴M(3,1),∴PM=2,令x=1代入y=,∴y=3,∴N(1,3),∴PM=2∴PM=PN,②P(n,n),点P在直线y=x上,过点P作平行于x轴的直线,交直线y=x﹣2于点M,M(n+2,n),∴PM=2,∵PN≥PM,即PN≥2,∴0<n≤1或n≥3【点评】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求出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本题属于基础题型.24.(5分)(2017•北京)如图,AB是⊙O的一条弦,E是AB的中点,过点E作EC ⊥OA于点C,过点B作⊙O的切线交CE的延长线于点D.(1)求证:DB=DE;(2)若AB=12,BD=5,求⊙O的半径.【考点】MC:切线的性质;KQ:勾股定理;M2:垂径定理.【分析】(1)欲证明DB=DE,只要证明∠DEB=∠DBE;(2)作DF⊥AB于F,连接OE.只要证明∠AOE=∠DEF,可得sin∠DEF=sin∠AOE==,由此求出AE即可解决问题.【解答】(1)证明:∵AO=OB,∴∠OAB=∠OBA,∵BD是切线,∴OB⊥BD,∴∠OBD=90°,∴∠OBE+∠EBD=90°,。
2016-2017学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数学试卷(带解析)满分: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一、单选题(共10小题)1.2022年冬奥会由北京和张家口两市联合承办.北京到张家口的自驾距离约为196 000米.196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A.1.96×105B.19.6×104C.1.96×106D.0.196×106【答案】A【解析】科学记数法是把一个数表示成 a×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所以196000=1.96 .故本题选A.2.中华文化底蕴深厚,地方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下面的四幅简笔画是从我国地方文化活动中抽象出来的,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答案】C【解析】轴对称图形,是指在平面内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
所以是轴对称图形的是C图形。
故本题选C.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 .B .C.D.【答案】C【解析】故A错误;故B错误;故D错误。
故本题选C.4.如图,边长相等的正方形、正六边形的一边重合,则的度数为()A.20°B.25°C.30°D.35°【答案】C【解析】正六边形的内角为,正方形内角为,所以。
故本题选C.5.如图,数轴上有M,N,P,Q四个点,其中点P所表示的数为a,则数所对应的点可能是()A.MB.NC.PD.Q【答案】A【解析】因为点P所表示的数为a,在原点的右侧,则,数所对应的点应在原点左侧,且与原点距离是点P与原点距离的3倍,所以数所对应的点可能是点M。
故本题选A.6.在一次中学生趣味数学竞赛中,参加比赛的10名学生的成绩如下表所示:这10名学生所得分数的平均数是()A.86B.88C.90D.92【答案】B【解析】这10名学生所得分数的平均数= .故本题选B 7.如图,,,,为⊙上的点,于点,若,,则的长为()A.B.C.2D.4【答案】B【解析】因为,所以,则,在中,OA=2,,则AE= ,AB=2.故本题选B.8.某通信公司自2016年2月1日起实行新的4G飞享套餐,部分套餐资费标准如下:小明每月大约使用国内数据流量200MB,国内主叫200分钟,若想使每月付费最少,则他应预定的套餐是()A.套餐1B.套餐2C.套餐3D.套餐4【答案】C【解析】若选套餐1则每月付费=18+0.29 =85(元).若选套餐2则每月付费=28+0.29 =85.5(元).若选套餐3则每月付费=38+ =66.5(元).若选套餐4则每月付费=48+ =76.5(元).故选套餐3,本题选C.9.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一种新型的打车方式受到大众欢迎.该打车方式采用阶梯收费标准.打车费用y(单位:元)与行驶里程x(单位:千米)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如果小明某次打车行驶里程为20千米,则他的打车费用为()A.32元B.34元C.36元D.40元【答案】B【解析】当时,设,过点(12,18),(15,24),所以,解得,所以,当求得y=34。
2017年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中考二模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1.如图,用圆规比较两条线段A B ''和AB 的长短,其中正确的是( )A .AB AB ''> B .A B AB ''=C .A B AB ''<D . 不确定 2.如图,在正方体的一角截去一个小正方体,所得立体图形的主视图是(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23a a a -=B .()236aa =C= D .632a a a =÷4.如图,□ABCD 中,AD =5,AB =3,∠BAD 的平分线AE 交BC 于E 点,则EC 的长为( )A .4B .3C .2D .15.共享单车提供了便捷、环保的出行方式.小白同学在北京植物园打开某共享单车APP ,如图,― ‖为小白同学的位置,―★‖为检索到的共享单车停放点.为了到达距离最近的共享单车停放点,下列四个区域中,小白同学应该前往的是( )A .F 6B .E 6C .D 5 D .F 7 6.在单词happy 中随机选择一个字母,选到字母为p 的概率是( )A .15B .25C .35D .45()B E CA D★★★★★765FED7.如图,OA 为⊙O 的半径,弦BC ⊥OA 于P 点.若OA =5,AP =2,则弦BC 的长为( )A .10B .8C .6D .4 8.在下列函数中,其图象与x 轴没有交点的是( )A .2y x =B .31y x =-+C .2y x =D .1y x=9.如图,在等边三角形三个顶点和中心处的每个―○‖中各填有一个式子,若图中任意三个―○‖中的式子之和均相等,则a 的值为( )A .3B .2C .1D .0 10.利用量角器可以制作―锐角正弦值速查卡‖.制作方法如下:如图,设OA =1,以O 为圆心,分别以0.05,0.1,0.15,0.2,…,0.9,0.95长为半径作半圆,再以OA 为直径作⊙M .利用―锐角正弦值速查卡‖可以读出相应锐角正弦的近似值.例如:sin 600.87︒≈,sin 450.71︒=.下列角度中正弦值最接近0.94的是( )A .70°B .50°C .40°D .30°二、填空题(本题共18分,每小题3分)11.若分式12x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A (3,4)为⊙O 上一点,B 为⊙O 内一点,请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点B 的坐标 .13.计算:111m m m +--= .14.某登山队从大本营出发,在向上攀登的过程中,测得所在位置的气温y℃与向上攀登的高度x km的几组对应值如下表:若每向上攀登1 km,所在位置的气温下降幅度基本一致,则向上攀登的海拔高度为2.5 km时,登山队所在位置的气温约为℃.15.下图是测量玻璃管内径的示意图,点D正对―10mm‖刻度线,点A正对―30mm‖刻度线,DE∥AB.若量得AB的长为6mm,则内径DE的长为mm.16.在一次飞镖比赛中,甲、乙两位选手各扔10次飞镖,下图记录了他们的比赛结果.你认为两人中技术更好的是,你的理由是.三、解答题(本题共72分,第17~26题每小题5分,第27题7分,第28题7分,第29题8分)1722tan60-°113-+⎛⎫⎪⎝⎭.18.解不等式组:()3221213x xxx+-≥+>-⎧⎪⎨⎪⎩,.19.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 =AD ,CB =CD .请你添加一条线把它分成两个全等三角形,并给出证明.20.若关于x 的方程412m x x-=的根是2,求()2428m m --+的值.2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过点A (2,0)的直线l :3y mx =-与y 轴交于点B . (1)求直线l 的表达式; (2)若点C 是直线l 与双曲线ny x=的一个公共点,AB =2AC ,直接写出n 的值.DC22.为了让市民享受到更多的优惠,某市针对乘坐地铁的人群进行了调查.(1)为获得乘坐地铁人群的月均花费信息,下列调查方式中比较合理的是 ; A .对某小区的住户进行问卷调查 B .对某班的全体同学进行问卷调查C .在市里的不同地铁站,对进出地铁的人进行问卷调查(2)调查小组随机调查了该市1000人上一年乘坐地铁的月均花费(单位:元),绘制了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① 根据图中信息,估计平均每人乘坐地铁的月均花费的范围是 元; A .20—60 B .60—120 C .120—180②为了让市民享受到更多的优惠,相关部门拟确定一个折扣线,计划使30%左右的人获得折扣优惠.根据图中信息,乘坐地铁的月均花费达到 元的人可以享受折扣.23.如图,在△ABC 中,∠BAC =90°,线段AC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D 点,交BC 于E 点,过点A 作BC 的平行线交直线ED 于F 点,连接AE ,CF .(1)求证:四边形AECF 是菱形; (2)若AB =10,∠ACB =30°,求菱形AECF 的面积./元频数/DB E CA F24.阅读下列材料:2016年,北京市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在教育、科技等方面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在教育方面,全市共有58所普通高校和81个科研机构培养研究生,全年研究生招生9.7万人,在校研究生29.2万人.全市91所普通高校全年招收本专科学生15.5万人,在校生58.8万人.全市成人本专科招生6.1万人,在校生17.2万人.在科技方面,2016年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479.8亿元,比2015年增长了6.9%,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人员36.2万人,比上年增长1.1万人.2013年,2014年,2015年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分别为1185.0亿元,1268.8亿元,1384.0亿元,分别比前一年度增长11.4%,7.1%,9.1%.(以上数据来源于北京市统计局)根据以上材料解答下列问题:(1)请用统计图或统计表将北京市2016年研究生、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成人本专科学生的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表示出来;(2)2015年北京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人员为万人;(3)根据材料中的信息,预估2017年北京市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约亿元,你的预估理由是.25.如图,AB是⊙O的直径,BC为弦,D为弧AC的中点,AC,BD相交于E点,过点A作⊙O的切线交BD的延长线于P点.(1)求证:∠P AC=2∠CBE;(2)若PD=m,∠CBE=α,请写出求线段CE长的思路.26.已知y 是x 的函数,该函数的图象经过A (1,6),B (3,2)两点. (1)请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函数表达式 ; (2)若该函数的图象还经过点C (4,3),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0x ≥,该函数无最小值.①如图,在给定的坐标系xOy 中,画出一个..符合条件的函数的图象;②根据①中画出的函数图象,写出6x =对应的函数值y 约为 ; (3)写出(2)中函数的一条性质(题目中已给出的除外).27.抛物线2224y x mx m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A 点在B 点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 =1.(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若CD ∥x 轴,点D 在点C 的左侧,12CD AB =,求点D 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将抛物线在直线x =t 右侧的部分沿直线x =t 翻折后的图形记为G ,若图形G与线段CD 有公共点,请直接写出t 的取值范围.28.在锐角△ABC中,AB=AC,AD为BC边上的高,E为AC中点.(1)如图1,过点C作CF⊥AB于F点,连接EF.若∠BAD=20°,求∠AFE的度数;(2)若M为线段BD上的动点(点M与点D不重合),过点C作CN⊥AM于N点,射线EN,AB交于P点.①依题意将图2补全;②小宇通过观察、实验,提出猜想:在点M运动的过程中,始终有∠APE=2∠MAD.小宇把这个猜想与同学们进行讨论,形成了证明该猜想的几种想法:想法1:连接DE,要证∠APE=2∠MAD,只需证∠PED=2∠MAD.想法2:设∠MAD=α,∠DAC=β,只需用α,β表示出∠PEC,通过角度计算得∠APE=2α.想法3:在NE上取点Q,使∠NAQ=2∠MAD,要证∠APE=2∠MAD,只需证△NAQ∽△APQ.……请你参考上面的想法,帮助小宇证明∠APE =2∠MAD.(一种方法即可)2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对于P ,Q 两点给出如下定义:若点P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之和等于点Q到两坐标轴的距离之和,则称P ,Q 两点为同族点.下图中的P ,Q 两点即为同族点.(1)已知点A 的坐标为(3-,1),①在点R (0,4),S (2,2),T (2,3-)中,为点A 的同族点的是 ; ②若点B 在x 轴上,且A ,B 两点为同族点,则点B 的坐标为 ; (2)直线l :3y x =-,与x 轴交于点C ,与y 轴交于点D ,①M 为线段CD 上一点,若在直线x n =上存在点N ,使得M ,N 两点为同族点,求n 的取值范围;②M 为直线l 上的一个动点,若以(m ,0N ,使得M ,N 两点为同族点,直接写出m 的取值范围.海淀九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数 学 答 案 2017.6二、填空题(本题共18分,每小题3分) 11.2x ≠ 12.答案不唯一,例如(0,0) 13.1 14.答案不唯一,在10.89.6t -≤≤-范围内即可15.216.乙;乙的平均成绩更高,成绩更稳定.三、解答题(本题共72分,第17~26题,每小题5分,第27题7分,第28题7分,第29题8分) 17.原式= 23 ----------------------------------------------- 4分= 5. ---------------------------------------------- 5分18.解:原不等式组为()3221213x x x x +-≥+>-⎧⎪⎨⎪⎩, ①. ②由不等式①,得362x x +-≥, ----------------------------------- 1分解得2x ≥; ----------------------------------------- 2分由不等式①,得1233x x +>-, -------------------------------------- 3分解得4x <; ---------------------------------- 4分∴ 原不等式组的解集是24x ≤<. ------------------------- 5分 19.连接AC ,则△ABC ≌ △ADC . ---------------------------- 1分证明如下:在△ABC 与△ADC 中,AB AD AC AC CB CD ===⎧⎪⎨⎪⎩,,, ------------ 4分 ∴△ABC ≌ △ADC . -------------- 5分20.解:∵关于x 的方程412m xx-=的根是2,∴4124m -=. -------------------------------------1分∴ 4m =. -------------------------------------2分∴()2428m m --+()244248=--⨯+ ------------------------------------ 4分 0=. -------------------------------------- 5分21.解:(1)∵ 直线3l y mx =-:过点A (2,0),∴ 023m =-. ----------------------------------- 1分∴ 32m =. ---------------------------------- 2分DCBA11∴ 直线l 的表达式为332y x =-. --------------- 3分 (2)n =32-或92. ------------------------------------- 5分22.(1)C ; --------------------------------------------- 2分 (2)① B ; ---------------------------------------------- 4分 ② 100. ----------------------------------------------- 5分23.(1)证明:∵ EF 垂直平分AC ,∴ F A =FC ,EA =EC , ---------------------------- 1分 ∵ AF ∥BC , ∴ ∠1=∠2. ∵ AE =CE , ∴ ∠2=∠3. ∴ ∠1=∠3. ∵ EF ⊥AC , ∴ ∠ADF =∠ADE =90°. ∵ ∠1+∠4=90°,∠3+∠5=90°. ∴ ∠4=∠5.∴ AF =AE . -------------------------- 2分 ∴ AF =FC =CE =EA .∴ 四边形AECF 是菱形. ---------------------- 3分 (2)解:∵∠BAC =∠ADF =90°, ∴AB ∥FE . ∵AF ∥BE , ∴四边形ABEF 为平行四边形. ∵AB =10, ∴FE =AB =10. ---------------------------------------- 4分 ∵∠ACB =30°,∴tan ABAC ACB==∠∴12AECF S AC FE ⋅==菱形 -------------------- 5分24.(1) 北京市2016年研究生、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成人本专科学生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统计表(单位:万人)54321F E DC B A12北京市2016年研究生、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成人本专科学生---------------------------------- 2分(2)35.1 ; ----------------------------------------------------- 3分(3)答案不唯一,预估理由与预估结果相符即可. --------------------- 5分25.(1)证明:∵D 为 AC的中点, ∴∠CBA =2∠CBE . ----------------- 1分∵AB 是⊙O 的直径,∴∠ACB =90°, ∴∠1+∠CBA =90°.∴∠1+2∠CBE =90°.∵AP 是⊙O 的切线,∴∠P AB =∠1+∠P AC =90°. ----------------------------- 2分 ∴∠P AC =2∠CBE . --------------------------------------3分(2)思路:①连接AD ,由D 是 AC 的中点,∠2=∠CBE , 由∠ACB =∠P AB =90°,得∠P =∠3=∠4,故AP =AE ; ②由AB 是⊙O 的直径,可得∠ADB =90°;由AP =AE ,得PE =2PD =2m ,∠5=12∠P AC =∠CBE =α -------- 4分 ③在Rt △P AD 中,由PD =m ,∠5=α,可求P A 的长;④在Rt △P AB 中,由P A 的长和∠2=α,可求BP 的长; 由BE PB PE =-可求BE 的长;⑤在Rt △BCE 中,由BE 的长和CBE α∠=,可求CE 的长. ------- 5分26.(1)答案不唯一,例如6y x=,28y x =-+,2611y x x =-+等; -------------------2分(2)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即可; ------------------------------------- 4分 (3)所写的性质与图象相符即可. ------------------------- 5分27.(1)解:∵抛物线()222244y x mx m x m =-+-=--,其对称轴为1x =,∴1m =.∴该抛物线的表达式为223y x x =--. ----------------------------- 2分 (2)解:当0y =时,2230x x --=,解得11x =-,23x =,A A13∴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为A (1-,0),B (3,0). ----------- 3分 ∴4AB =.当0x =时,3y =-,∴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为C (0,3-). -------------------- 4分 ∵12CD AB =,∴CD =2. ∵CD ∥x 轴,点D 在点C 的左侧,∴点D 的坐标为(2-,3-). ---------------------- 5分(3)11t -≤≤. -------------------------------------------- 7分28.(1)证明:∵AB =AC ,AD 为BC 边上的高,∠BAD =20°, ∴∠BAC =2∠BAD =40°. ---------------- 1分 ∵CF ⊥AB , ∴∠AFC =90°. ∵E 为AC 中点,∴EF =EA =12AC .∴∠AFE =∠BAC =40°. ---------------- 2分(2)①画出一种即可. ------------------------------------------ 3分 ②证明:想法1:连接DE .∵AB=AC ,AD 为BC 边上的高, ∴D 为BC 中点.∵E 为AC 中点, ∴ED ∥AB ,∴∠1=∠APE . --------- 4分∵∠ADC =90°,E 为AC 中点,∴12AE DE CE AC ===. 同理可证12AE NE CE AC ===.∴AE =NE =CE =DE .∴A ,N ,D ,C 在以点E 为圆心,AC 为直径的圆上. ----- 5分 ∴∠1=2∠MAD . ---------------- 6分∴∠APE =2∠MAD . ----------- 7分MN ECDB AEA NFEAM PN ECDBA14想法2:设∠MAD =α,∠DAC =β,∵CN ⊥AM , ∴∠ANC =90°. ∵E 为AC 中点,∴12AE NE AC ==. ∴∠ANE =∠NAC =∠MAD +∠DAC =α+β. --------------------- 4分 ∴∠NEC =∠ANE +∠NAC =2α+2β. ------------------------ 5分 ∵AB =AC ,AD ⊥BC , ∴∠BAC =2∠DAC =2β.∴∠APE =∠PEC -∠BAC =2α. --------------------------------- 6分 ∴∠APE =2∠MAD . --------------------------------------------- 7分想法3:在NE 上取点Q ,使∠NAQ =2∠MAD ,连接AQ ,∴∠1=∠2.∵AB =AC ,AD ⊥BC , ∴∠BAD =∠CAD .∴∠BAD -∠1=∠CAD -∠2, 即∠3=∠4. -------------- 4分 ∴∠3+∠NAQ =∠4+∠NAQ , 即∠P AQ =∠EAN .∵CN ⊥AM ,∴∠ANC =90°. ∵E 为AC 中点, ∴12AE NE AC ==. ∴∠ANE =∠EAN . --------------------------------------------- 5分 ∴∠P AQ =∠ANE . ∵∠AQP =∠AQP ,∴△P AQ ∽ △ANQ . ----------------------------------- 6分∴∠APE =∠NAQ =2∠MAD . ---------------------------------- 7分29.(1)①R ,S ; ----------------------------------------------------------------------- 2分 ②(4-,0)或(4,0); --------------------------------------------------- 4分 (2)①由题意,直线3y x =-与x 轴交于C (3,0),与y 轴交于D (0,3-).点M 在线段CD 上,设其坐标为(x ,y ),则有: 0x ≥,0y ≤,且3y x =-.x4321QN MPAB CD E15点M 到x 轴的距离为y ,点M 到y 轴的距离为x , 则3x y x y +=-=.∴点M 的同族点N 满足横纵坐标的绝对值之和为3. 即点N 在右图中所示的正方形CDEF 上. ∵点E 的坐标为(3-,0),点N 在直线x n =上,∴33n -≤≤. ----------------------------- 6分 ②m ≤1-或m ≥1. ----------------------------- 8分。
海 淀 区 九 年 级 第 二 学 期 期 末练习(二模)数学6.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32分,每小题4分)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6-的相反数是A .16- B .16C .6-D .62.12月2日凌晨,承载了国人登月梦想的“嫦娥三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在此次发射任务中,火箭把“嫦娥三号”送入近地点高度约210千米、远地点高度约368000千米的地月转移轨道.数字368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36.8×104B .3.68×106俯视图左视图主视图C .3.68×105D .0.368×1063.如图是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该几何体是 A .长方体B .圆锥 C .圆柱D .三棱柱4.如图,AB ∥CD ,点E 在CA 的延长线上. 若∠BAE =40°,则∠ACD 的大小为A .150°B .140°C .130°D .120°5.掷一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刻有1到6的点数,掷一次骰子,在骰子向上的一面上出现点数大于4的概率为 A .16B .13C .12D .236.如图,四边形ABCD 是⊙O 的内接正方形,点P 是CD ⌒上不同于点C 的任意一点,则∠BPC 的大小是 A .45° B .60°C .75°D .90°7.某次数学趣味竞赛共有10道题目,每道题答对得10分,答错或不答得0分,全班40名同学参加了此次竞赛,他们的得分情况如下表所示:E DCBAP则全班40名同学的成绩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A .75,70 B .70,70 C .80,80 D .75,808.如图1,AB 是半圆O 的直径,正方形OPNM 的对角线ON 与AB 垂直且相等,Q 是OP 的中点. 一只机器甲虫从点A 出发匀速爬行,它先沿直径爬到点B ,再沿半圆爬回到点A ,一台微型记录仪记录了甲虫的爬行过程. 设甲虫爬行的时间为t ,甲虫与微型记录仪之间的距离为y ,表示y 与t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图2所示,那么微型记录仪可能位于图1中的 A. 点MB. 点NC. 点PD. 点Q二、填空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4分)9.分解因式:3269b b b -+=___________________.10.请写出一个y 随x 增大而增大的正比例函数表达式,y =______________.11.在矩形ABCD 中,由9个边长均为1FD CBA的正方形组成的“L 型”模板如图放置,此时量得CF=3,则BC 边的长度为_____________.1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点(1, 1)A ,对点A 进行如下操作: 第一步,作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1A , 延长线段1AA 到点2A ,使得122A A =1AA ;第二步,作点2A 关于y 轴的对称点3A , 延长线段23A A 到点4A ,使得34232A A A A =;第三步,作点4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5A , 延长线段45A A 到点6A ,使得56452A A A A =;·······则点2A 的坐标为________,点2014A 的坐标为________. 三、解答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5分)13.计算:011|π12cos302--+-- ()() 14.解方程组:3,23 1.x y x y +=⎧⎨-=⎩15.如图,在△ABC 与△BAD 中,AD 与BC 相交于点E ,∠C =∠D ,EA=EB . 求证:BC=AD .A16.已知22440a ab b -+=,0ab ≠,求222()a ba b a b+⋅--的值. 17. 列方程(组)或不等式(组)解应用题:每年的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某校社会实践小组在这天开展活动,调查快餐营养情况.他们从食品安全监督部门获取了一份快餐的信息(如图).若这份快餐中所含的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的质量之和不高于这份快餐总质量的70%,求这份快餐最多含有多少克的蛋白质?18. 如图,一次函数2+=kx y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xy 4=的图象交于点A m (1,),与x 轴交于点B.(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和点B 的坐标;(2)点C 在x 轴上,连接AC 交反比例函数xy 4 的图象于点P ,且点P 恰为线段AC 的中点.请直接写出点P 和点C 的坐标.四、解答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5分)19.如图,在△ABC 中,点D 、E 分别是边BC 、AC 的中点,过点A 作AF ∥BC 交DE 的延长线于F 点,连接CF .(1)求证:四边形ABDF 是平行四边形;(2)若∠CAF =45°,BC=4,CAF 的面积.20.为了满足广大手机用户的需求,某移动通信公司推出了三种套餐,资费标准如下表所示:套餐资费标准小莹选择了该移动公司的一种套餐,下面两个统计图都反映了她的手机消费情况.(1)已知小莹10月套餐外通话费为33.6元,则她选择的上网套餐为套餐(填“一”、“二”或“三”);(2)补全条形统计图,并在图中标明相应的数据;(3)根据后半年每月的消费情况,小莹估计自己每月本地主叫市话通话大约430分钟,发短信大约240条,国内移动数据流量使用量大约为120兆,除此之外不再产生其他费用,则小莹应该选择套餐最划算(填“一”、“二”或“三”);选择该套餐后,她每月的手机消费总额约为元.21.如图,AB 为⊙O 直径,C 、D 为⊙O 上不同于A 、B 的两点,∠ABD=2∠BAC ,连接CD .过点C 作CE ⊥DB ,垂足为E ,直线AB 与CE 相交于F 点.(1)求证:CF 为⊙O 的切线; (2)当BF =5,3sin5F 时,求BD 的长.35%42%11.75%11.25% 86.176.088.184.683.1总额/元月份套餐费用套餐外 通话费套餐外 短信费套餐外数 据流量费后半年每月手机消费总额统计图A22.在数学课上,同学们研究图形的拼接问题.比如: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纸片既能拼成一个大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1),也能拼成一个正方形(如图2).图1 图2 (1)现有两个相似的直角三角形纸片,各有一个角为30 ,恰好可以拼成另一个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形,那么在原来的两个三角形纸片中,较大的与较小的纸片的相似比为,请画出拼接的示意图;(2)现有一个矩形恰好由三个各有一个角为30 的直角三角形纸片拼成,请你画出两种不同拼法的示意图.在拼成这个矩形的三角形中,若每种拼法中最小的三角形的斜边长为a,请直接写出每种拼法中最大三角形的斜边长.五、解答题(本题共22分,第23题7分,第24题7分,第25题8分)23.已知关于x 的方程:2(1)0x m x m ---=①和2(9)2(1)3x m x m --++=②,其中0m >.(1)求证:方程①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设二次函数21(1)y x m x m =---的图象与x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将A 、B 两点按照相同的方式平移后,点A 落在点'(1,3)A 处,点B 落在点'B 处,若点'B 的横坐标恰好是方程②的一个根,求m 的值;(3)设二次函数22(9)2(1)y x m x m =--++,在(2)的条件下,函数1y ,2y 的图象位于直线3x =左侧的部分与直线y kx =(0k >)交于两点,当向上平移直线y kx =时,交点位置随之变化,若交点间的距离始终不变,则k 的值是________________.24.在ABC △中,90ABC ∠= ,D 为平面内一动点,AD a =,AC b =,其中a ,b 为常数,且a b <.将ABD △沿射线BC 方向平移,得到FCE △,点A 、B 、D 的对应点分别为点F 、C 、E .连接BE .(1)如图1,若D 在ABC △内部,请在图1中画出FCE △; (2)在(1)的条件下,若AD BE ⊥,求BE 的长(用含, a b 的式子表示);(3)若=BAC α∠,当线段BE 的长度最大时,则BAD ∠的大小为__________;当线段BE 的长度最小时,则BAD ∠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_(用含α的式子表示).ABCAB图1 备用图25.对于半径为r 的⊙P 及一个正方形给出如下定义:若⊙P 上存在到此正方形四条边距离都相等的点,则称⊙P 是该正方形的“等距圆”.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正方形ABCD 的顶点A 的坐标为(2,4),顶点C 、D 在x 轴上,且点C 在点D 的左侧. (1)当r =①在P1(0,-3),P 2(4,6),P 3(2)中可以成为正方形ABCD 的“等距圆”的圆心的是;②若点P 在直线2y x =-+上,且⊙P 是正方形ABCD 的“等距圆”,则点P 的坐标为;(2)如图2,在正方形ABCD 所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正方形EFGH 的顶点F 的坐标为(6,2),顶点E 、H 在y 轴上,且点H 在点E 的上方.①若⊙P 同时为上述两个正方形的“等距圆”,且与BC 所在直线相切,求⊙P 在y 轴上截得的弦长;②将正方形ABCD绕着点D旋转一周,在旋转的过程中,线段HF上没有一个点能成为它的“等距圆”的圆心,则r的取值范围是.图1 图2海淀区九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测评数学试卷答案及评分参考6一、选择题(本题共32分,每小题4分)二、填空题(本题共16分,每小题4分)三、解答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5分)13. 解:011|π12cos302--++-()()122=+-…………………………………………………………4分=1. …………………………………………………………………………………5分14.323 1.x yx y+=⎧⎨-=⎩,①②解:由①3⨯+②得, 510x=.解得,2x =. …………………………………………………………………………2分把2x =代入①得,1y =. ……………………………………………………………4分∴原方程组的解为2,1.x y =⎧⎨=⎩……….……………………………………………………5分 15.证明:在△CAE 和△DBE 中,,,,C D CEA DEB EA EB ∠=∠⎧⎪∠=∠⎨⎪=⎩∴△CAE ≌△DBE . (3)分∴CE=DE . ……………………………………………………………………………4分∵EA= EB , ∴CE +EB=DE+EA .即BC=AD . ……………………………………………………5分16. 解:∵22440,a ab b -+=2(2)0.a b -=∴ ………………………………………………………………………1分A2.a b =∴ ……………………………………………………………………………2分∵0ab ≠, ∴2222()()()()a b a ba b a b a b a b a b ++⋅-=⋅---+2a ba b+=+ ………………………………………………………3分222b b b b+=+ ………………………………………………………4分4.3= ……………………………………………………………5分17. 解:设这份快餐含有x 克的蛋白质. ……………………………………………………1分根据题意可得:440070%x x +≤⨯,……………………………………………3分 解不等式,得56.x ≤ …………………………………………………………4分 答:这份快餐最多含有56克的蛋白质. …………………………………………5分 18.解:(1)A (1)m ,在4y x=的图象上,∴441m ==. …………………………………………………………………………1分∴A 点的坐标为(14),.∵A 点在一次函数2+=kx y 的图象上, 4 2 .k =+∴2 .k =∴2 2.y x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2分令0,y =即220x +=,解得1x =-.∴点B的坐标为(-1,0). ……………………………………………………………3分 (2)点P 的坐标为(2,2);点C 的坐标为(3,0). ………………………………5分四、解答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5分)19.(1)证明:∵点D 、E 分别是边BC 、AC 的中点,∴DE ∥AB . (1)分∵AF ∥BC ,∴四边形ABDF 是平行四边形. ………………………………………………2分(2)解:过点F 作FG ⊥AC 于G 点.∵BC=4,点D 是边BC 的中点, ∴BD=2.由(1)可知四边形ABDF 是平行四边形, ∴AF =BD=2. ∵∠CAF =45°,∴AG =…………………………………………………………………3分在Rt △FGC 中,∠FGC =90°, ∴GC== (4)分∴AC =AG+GC=113.22CAF S AC FG =⋅=⨯= ……………………………………5分 20. 解:(1)二;……………………………………………………………………………1分(2)……………………………………3分(3)三;77. ………………………………………………………………………5分 21. 证明:(1)连接OC .∵OA OC =, ∴1 2.∠=∠. 又∵312,∠=∠+∠ ∴32 1.∠=∠ 又∵421∠=∠,∴4 3.∠=∠ ……………………1分 ∴OC ∥DB . ∵CE ⊥DB , ∴OC ⊥CF .又∵OC 为⊙O 的半径, ∴CF 为⊙O 的切线. ………………………………………………………2分(2)连结AD .在Rt △BEF 中,∠BEF =90°, BF =5,3sin 5F =,∴3BE =. ……………………………………………………………………3分∵OC ∥BE ,∴FBE △∽FOC △.A∴.FB BEFO OC= 设⊙O 的半径为r , ∴53.5r r=+ ∴152r =. ……………………………………………………………………4分∵AB 为⊙O 直径, ∴15AB =. ∴90ADB ∠= . ∵4EBF ∠=∠, ∴F BAD ∠=∠. ∴3sin sin .5BD BAD F AB ∠=== ∴3.155BD = ∴9BD =.……………………………………………………………………5分 22.解:(1); …………………………………………………………………1分……………………………………………………………2分(2)…………………4分最大三角形的斜边长分别是2a ,2a . (5)分五、解答题(本题共22分,第23题7分,第24题7分,第25题8分) 23. 解:(1)222(1)421(1)m m m m m ∆=-+=++=+,……………………………1分由0m >知必有10m +>,故0∆>.∴方程①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分(2)令10y =,依题意可解得(1,0)A -,(,0)B m .∵平移后,点A 落在点'(1,3)A 处,∴平移方式是将点A 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点(,0)B m 按相同的方式平移后,点'B 为(2,3)m +. ……………………3分则依题意有2(2)(9)(2)2(1)3m m m m +--+++=. …………………………4分解得13m =,252m =-(舍负).∴m 的值为3. ………………………………………………………………………5分(3)32k =. ………………………………………………………………………7分 24.解:(1)…………………………………………………2分(2)连接BF .∵将ABD △沿射线BC 方向平移,得到FCE △, ∴AD ∥EF , AD =EF ;AB ∥FC , AB =FC . ∵∠ABC=90°, ∴四边形ABCF 为矩形.∴AC =BF . ……………………………………3分∵AD BE ⊥,∴EF BE ⊥. …………………………………4分 ∵AD a =,AC b =, ∴EF a =,BF b =.∴BE . ………………………………………………………………5分(3)180α︒-;α . ……………………………………………………………7分25. 解:(1)①P2,P3; (2)分②P(-4,6)或P(4,-2). …………………………………………………4分(2)①解:∵⊙P同时为正方形ABCD与正方形EFGH的“等距圆”,∴⊙P同时过正方形ABCD的对称中心E和正方形EFGH的对称中心I.∴点P在线段EI的中垂线上.∵A(2,4),正方形ABCD的边CD在x轴上;F(6,2),正方形EFGH的边HE在y轴上,∴E(0,2),I(3,5)∴∠I EH=45°,设线段EI的中垂线与y轴交于点L,与x轴交于点M,∴△LI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LI⊥y轴,∴L(0,5),∴△LOM为等腰直角三角形,LO=OM∴M (5,0),∴P 在直线y=-x +5上,∴设P (p ,-p +5)过P 作PQ ⊥直线BC 于Q ,连结PE ,∵⊙P 与BC 所在直线相切,∴PE=PQ ,∴()()222522p p p +-+-=+, 解得:15p =+25p =-∴.12(5(5P P +--. .……………………………………5分∵⊙P 过点E ,且E 点在y 轴上,∴⊙P 在y 轴上截得的弦长为224224-=或. (6)分 ②0r r <>8分注:其他解法请参照给分.。
2016年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第1-10题均有四个选项,符合题意的选项只有..一个。
1. 如图所示,用量角器度量∠AOB ,可以读出∠AOB 的度数为 (A ) 45° (B ) 55° (C ) 125° (D ) 135° 答案:B考点:用量角器度量角。
解析:由生活知识可知这个角小于90度,排除C 、D ,又OB 边在50与60之间,所以,度数应为55°。
2. 神舟十号飞船是我国“神舟”系列飞船之一,每小时飞行约28 000公里。
将28 000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应为 (A ) (B ) 28(C )(D )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科学记数法。
解析:科学记数的表示形式为10n a ⨯形式,其中1||10a ≤<,n 为整数,28000=。
故选C 。
3. 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正确的结论是(A ) a (B )(C )(D )答案:D考点:数轴,由数轴比较数的大小。
解析:由数轴可知,-3<a <-2,故A 、B 错误;1<b <2, -2<-b <-1,即-b 在-2与-1之间,所以,。
4. 角和为540的多边形是答案:c考点:多边形的角和。
解析:多边形的角和为(2)180n-⨯︒,当n=5时,角和为540°,所以,选C。
5. 右图是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该几何体是(A)圆锥(B)三棱锥(C)圆柱(D)三棱柱答案:D考点:三视图,由三视图还原几何体。
解析:该三视图的俯视为三角形,正视图和侧视图都是矩形,所以,这个几何体是三棱柱。
6. 如果,那么代数2()b aaa a b--的值是(A)2 (B)-2 (C)(D)答案:A考点:分式的运算,平方差公式。
解析:2()b aaa a b--=22a b aa a b--=()()a b a b aa a b-+-=a 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