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备绪论
- 格式:ppt
- 大小:9.85 MB
- 文档页数:19
建筑设备基础知识概述
建筑设备是指建筑物中用于提供舒适、安全和健康的环境的设备和系统。
这些设备包括供暖、通风、空调设备、供水、排水系统、电气设备、照明设备等。
建筑设备的设计和安装对于建筑物的功能和舒适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建筑设备中,供暖、通风、空调系统是为了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供暖系统通过采用锅炉、热水辐射等方式来提供房间的温度调节,通风系统通过新风、排风等方式来提供空气质量的调节,而空调系统则通过制冷、制热等方式来提供温度的控制,这些系统的正常运行对于建筑环境的舒适性至关重要。
另外,供水和排水系统是建筑设备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供水系统包括自来水供应,热水供应等,在建筑物中的使用需求下,水管道的设计和安装需要考虑到水的流量和压力,以及消防安全等问题。
排水系统则是用于将建筑物中产生的废水排出建筑物外部。
此外,电气设备和照明设备也是建筑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气系统的设计和安装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用电需求、电力安全以及功率分配等因素。
照明设备则是用于提供建筑物内的照明和美化效果。
总之,建筑设备是建筑物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设计和安装关系到建筑物的功能和使用效果。
建筑设备的合理设计和安装将有助于提高建筑物的舒适性、安全性和健康性。
危大工程塔吊施工方案第一章绪论一、塔吊施工概述塔吊是现代建筑工地上常用的起重设备,它具有起升速度快、稳定性好、移动方便等特点,因此在大型建筑工程中被广泛应用。
但是,塔吊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性,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作业方案,严格执行作业规程,确保施工安全。
本文结合某大型危大工程的塔吊施工特点,就其施工方案进行了详细论述,并对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二、施工项目概况本工程为某大型危大工程项目,包括地基处理、主体结构施工、设备安装等多个施工阶段。
其中塔吊施工是主体结构施工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工程的整体进度和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本工程塔吊总数量为4台,包括3台420型和1台630型塔吊。
其中,420型塔吊负责主体结构吊装作业,630型塔吊负责大型构件吊装作业。
这些塔吊的安装和使用将直接影响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和安全。
因此,必须合理规划塔吊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第二章塔吊施工方案一、塔吊基础施工1. 基础选址塔吊基础选址要考虑到施工现场的整体规划和工程的实际需要,同时要满足塔吊的稳定性和施工安全要求。
基础选址要远离河流、高压线、高层建筑等危险因素,确保周边环境安全。
基础选址的选定需与当地的建筑管理部门和施工单位进行充分沟通,得到他们的认可和支持。
2. 基础开挖施工塔吊基础的开挖过程需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
开挖前应清理开挖范围内的杂物,并将地表土壤进行平整处理。
开挖过程中应加强安全措施,对工地周边进行警示标识,防止路人误入施工区域。
3. 基础浇筑施工基础浇筑施工采用混凝土浇筑方式,需要根据设计要求配置混凝土配方,并采取适当的浇筑工艺。
在浇筑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质量,确保每一块基础都符合设计要求。
二、塔吊安装与调试1. 塔吊运输和组装塔吊的运输和组装是施工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
在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塔吊的零部件完好无损,严禁搬运时发生碰撞和摩擦。
在组装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生产厂家提供的组装说明进行,确保各个零部件正确连接、牢固可靠。
《建筑设备工程》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2010年修订)课程名称:建筑设备工程教学对象:适用建筑设备工程专业,学制三年学时:总学时80,(实践学时12、理论学时68)课程性质(必修/选修/限选):限选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以三年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为主要教学对象,培养目标为中级技术工人,本课程侧重建筑设备的安装,以部颁最新中级工人技术等级标准为依据编排专业课与工艺实习课,坚持学以致用,注意拓宽学生的基础知识,突出职业技能训练,以适应中等职业学校的就业需要。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室内外给排水、供暖工程、通风与空调工程、简旭电气等方面的知识,结合目前职业教育学生的就业方向,在介绍基本理论的同事,更注重实用知识的介绍。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绪论(2学时)1. 教学目的:(1)了解建筑设备工程包括的主要内容(2)了解我国建筑设备的发展状况(3)了解建筑设备工程与土建工程之间的关系2.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建筑设备工程包括的主要内容(2)教学难点:建筑设备工程包括的主要内容3. 教学方法:讲授4. 教学内容:建筑设备工程包括的主要内容,我国建筑设备的发展状况,建筑设备工程与土建工程之间的关系第一章建筑设备工程的基本知识(12学时)1.教学目的:理解流体动力学、传热学、电工基本知识2.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流体动力学、传热学、电工基本知识(2)教学难点:流体动力学基本知识3.教学方法:讲授、演示、试验、练习4.教学内容:流体动力学、传热学、电工基本知识第二章室内外给排水(18学时)1.教学目的:(1)了解室内外给排水工程及常用设备(2)理解给水系统的水力计算(3)掌握室内外给排水系统施工及识图2.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室内外给排水系统施工及识图,给水系统的水力计算(2)教学难点:室内外给排水系统施工及识图3.教学方法:讲授、演示、试验、练习4.教学内容:内外给排水工程及常用设备,室内外给排水系统施工及识图,给水系统的水力计算第三章供暖工程(12学时)1.教学目的:(1)了解采暖系统的设计计算(2)理解锅炉房,室内采暖施工(3)掌握采暖系统所用管材、管件、阀门及采暖设备,室内采暖施工图识图和通暖调试2.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采暖系统所用管材、管件、阀门及采暖设备,室内采暖施工图识图和通暖调试(2)教学难点:室内采暖施工图识图和通暖调试3.教学方法:讲授、演示、试验、练习4.教学内容:采暖系统所用管材、管件、阀门及采暖设备,室内采暖施工图识图和通暖调试,锅炉房,室内采暖施工,采暖系统的设计计算第四章通风与空调工程(24学时)1.教学目的:(1)了解通风系统的分类、组成、施工(2)理解空调调节基本知识、空气处理方式(3)掌握空调制冷的管道系统、空调水管道施工、识读空调系统施工图2.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空调制冷的管道系统、空调水管道施工、识读空调系统施工图(2)教学难点:识读空调系统施工图3.教学方法:讲授、演示、试验、练习4.教学内容:空调制冷的管道系统、空调水管道施工、识读空调系统施工图,空调调节基本知识、空气处理方式,通风系统的分类、组成、施工第五章建筑电气(12学时)1.教学目的:(1)了解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智能建筑与综合布线(2)理解建筑电气的基本系统(3)掌握供配电系统、民用建筑电气照明技术与设计、有线电视系统、电气安全、接地与防雷2.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供配电系统、民用建筑电气照明技术与设计、有线电视系统、电气安全、接地与防雷(2)教学难点:民用建筑电气照明技术与设计3.教学方法:讲授、演示、试验、练习4.教学内容:供配电系统、民用建筑电气照明技术与设计、有线电视系统、电气安全、接地与防雷,建筑电气的基本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智能建筑与综合布线三、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及要求基本实验项目:实验一:电气安装图绘制(4学时)掌握室内电气安装图的绘制实验二:室内给排水系统识图及施工(4学时)掌握室内给排水系统识图及施工方法实验三:室内采暖施工图识图及施工(4学时)掌握室内采暖施工图识图及施工方法实验四:空调水管道施工(4学时)掌握空调水管道施工方法实验五:室内照明系统安装掌握室内照明系统安装建筑设备实验课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掌握基本实验方法,学会根据实际情况拟定实验方案,选择所需仪表,确定实验步骤,测量所需数据并进行分析研究,最后得出正确结论,做好实验报告。
建筑设备概论范文建筑设备是指在建筑物的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设备,包括供水、供暖、通风、空调、电力、屋顶、墙面等设备。
建筑设备的功能多种多样,可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提供一个舒适、安全、便利的室内环境。
建筑设备的种类很多,根据功能和用途可以大致分为水源设备、卫生设备、供暖设备、通风设备、空调设备、电力设备等几大类。
下面分别介绍这几类建筑设备。
水源设备主要是指建筑物的供水系统,包括自来水管道、水箱、水泵等设备。
供水设备的作用是提供满足人们生活和工作所需的清洁水源,保证供水的安全和正常供应。
卫生设备主要包括卫生间、浴室等设备,确保人们有洗漱、上厕所的基本条件。
卫生设备的设计要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既便于使用,又要考虑节水和环保。
供暖设备是指建筑物的供暖系统,包括锅炉、散热器、暖气片等设备。
供暖设备的作用是在冬季为建筑物提供温暖的室内环境,使人们不受寒冷的侵袭。
通风设备是指建筑物的通风系统,包括通风管道、风扇等设备。
通风设备的作用是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排除污浊空气,提供清新的室内环境。
通风设备还可提供新鲜空气,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空调设备是指建筑物的空调系统,包括空调主机、送风系统、冷凝器等设备。
空调设备的作用是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使人们在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都能享受到舒适的室内环境。
电力设备是指建筑物的电力系统,包括发电机、配电盘、电缆等设备。
电力设备的作用是为建筑提供电力,满足人们对电能的需求,包括照明、电器使用等方面。
除了上述的主要设备外,建筑设备还包括屋面设备、墙面设备等。
屋面设备包括屋顶的材料、防水措施等,用于保护建筑物免受雨水和其他气候条件的侵害。
墙面设备包括墙面装饰材料、隔音材料等,用于改善建筑物的外观和室内环境。
总之,建筑设备的种类繁多,功能多样,可以满足人们在建筑物内部所需的各种需求。
建筑设备的设计要考虑到人们的舒适性、安全性和便利性,同时也要具备节能环保的特点。
在建筑设备的选择和使用中,要科学合理,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设备,确保建筑物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建筑设备》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建筑设备适用班级:建筑工程技术2015级(专科函授)辅导教材:《建筑设备》,李祥平、闫增峰主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一、本课程的地位、任务和作用《建筑设备》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掌握建筑设备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综合考虑和合理处理建筑给排水设备与建筑主体之间关系的能力,从而作出适用、经济的建筑设计,并掌握一般建筑的给排水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建筑物的外形、结构、设备、运行管理均是相辅相成的。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建筑电气常用设备的种类、概念、基本特征及应用场合等,并能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简单的电气设备选择与电气系统设计。
让学生了解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了解学科的新发展和新技术。
为学生在专业领域的进一步学习和实际工作应用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
二、本课程的相关课程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
三、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一)绪论(1课时)1、了解建筑设备学科的基本概念及现代建筑设备工程的重要作用;2、了解本课程的学习目的与方法。
第一部分建筑设备(水)(二)流体力学基本知识(4学时)1、掌握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流体静压强及其分布规律,流体运动的基本概念,恒定流的连续性方程,恒定流的能量方程;2、掌握管道阻力损失的计算。
(三)室外给排水工程概述(2学时)1、了解给水系统的基本组成以及各部分的作用,不同的排水体制及特点,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及布置原则;2、了解城市污水厂的典型流程及各部分的作用;3、掌握城市给排水工程规划的基本概要。
(四)管材、器材及卫生器具(1学时)了解给排水的管材与设备(五)室内给水(3学时)1、熟悉室内给水系统的组成与分类;2、掌握给水管网的布置与敷设、管道的防护;3、掌握管道设计流量与简单的水力计算;4、熟悉高层建筑给水分区与消防系统的构成。
(六)室内排水(3学时)1、熟悉室内排水系统的组成与分类;2、掌握排水管网的布置与敷设、管道的防护,掌握管道设计流量与简单的水力计算,熟悉屋面雨水排放系统的组成与简单计算;3、了解高层建筑排水系统的排水方式。
建筑概论要点绪论⼀、1)建筑物建筑物:就是供⼈们进⾏⽣产、⽣活或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构筑物:⼈们不能直接在其内进⾏⽣产、⽣活的建筑2建筑三要素: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形象3)建筑三要素的的关系:满⾜功能是⾸要要求是⾸要的⽬的,材料、结构、设备等物质技术条件是达到建筑⽬的的⼿段,⽽建筑形象是建筑功能、技术和艺术内容的综合表现。
建筑功能起主导地位、建筑功能和建筑形象⼀定程度上受建筑技术的制约。
超超⾼层建筑:是⼀个具有⽣活、⼯作、购物、休闲、科教等综合功能的建筑体,⾼度>800m建筑节能:⼀是节省建设材料,降低建筑物的建造成本⼆是减少建筑物在使⽤过程中的能耗,包括照明、电梯、热⽔供应、采暖、通风和空⽓调节等建筑设备运⾏时的能耗。
⾃我⽣存型建筑:是指通过结构设计、设备的合理使⽤,求的资源与能源最⼤限度的循环利⽤,在对建筑物断绝能量供给的情况下,建筑物⾃⾝具有⽣存下去的能⼒。
在⾃我⽣存型建筑内设置薄型热泵、风⼒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系统,导⼊排⽔与⽔循环利⽤系统主动太阳能利⽤系统:是指以太阳能集热器和太阳能电池为基本装置,将太阳光,照的热能储存起来或转换为电能为建筑物提供能量被动太阳能利⽤系统:以建筑物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为基础第⼀章⼀、建筑⼯程材料的标准化1、技术标准,它包括:产品规格、分类、技术要求、验收规则、代号与标志、运输与贮存、抽样⽅法等2、建筑材料标准等级分为1)国家标准:GB——国标,GBJ——国标建(⼯程建设技术⽅⾯的国家标准)、GB/T——推荐性国家标准2)⾏业标准JG:JC——建材⾏业标准,JG——建筑⾏业标准3)企业标准和地⽅标准:QB——企业标准,DB——地⽅标准⼆、常⽤的建筑⼯程材料1、⽓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中凝结硬化,发展、并保持其强度。
在⽔中不能硬化,也就不具有强度。
1)⽯灰:原料:天然⽯灰岩、⽩垩、⽩云质⽯灰岩等成分:CaCO3为主,MgCO3为次⽯灰的性质:○1保⽔性、可塑性好;○2凝结硬化慢、强度低;○3耐⽔性差;○4⼲燥收缩⼤2)⽯膏:天然⽯膏经破碎、加热与磨细⽽获得的以CaSO4为主要成分的⽓硬性胶凝材料建筑⽯膏的特性:1) 凝结硬化快,强度低初凝时间≥6min,终凝时间≤30min,施⼯中常掺⼊缓凝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