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再生稻品种筛选试验小结
- 格式:doc
- 大小:112.00 KB
- 文档页数:6
23个水稻品种作再生稻比较试验结果及评价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根据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培育出了许多不同的水稻品种。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研究人员对水稻品种进行了再生性稻比较试验。
本文将对23个水稻品种的再生性稻比较试验结果及评价进行介绍。
试验结果显示,这23个水稻品种在再生性稻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其中有些品种具有较高的再生性稻能力,可以迅速恢复生长并获得较高的产量。
这些品种适应性广泛,适合在不同的环境中种植。
另一些品种则表现出较低的再生性稻能力,生长缓慢且产量较低。
这些品种通常对环境适应性较差,适合在特定的地区或气候条件下种植。
从试验结果中可以看出,对于粮食产量的提高,选择适应性强、再生性稻能力高的品种非常重要。
这些品种能够在逆境条件下快速恢复生长,并保持较高的产量水平。
具有较强抗病虫害能力的品种也是值得重视的。
这些品种能够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评价水稻品种的再生性稻能力时,除了产量表现外,还需要考虑生长周期、生长势和抗逆性等因素。
短生长周期的品种适合在短季节地区种植,可以增加种植的频率和产量。
而生长势较高的品种则能够长势良好,抵抗病虫害的侵袭,获得更高的产量。
抗逆性是评价水稻品种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根据水稻在逆境条件下的抗性进行评估。
对于干旱、高温、寒冷等逆境条件下表现良好的品种,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对23个水稻品种的再生性稻比较试验结果及评价进行了介绍。
根据试验结果可以看出,不同品种的再生性稻能力存在差异,选取适应性强、再生性稻能力高的品种对提高粮食产量非常重要。
除了产量外,还需要考虑生长周期、生长势和抗逆性等因素。
通过评估,可以选择出适用于不同地区和环境条件的水稻品种,进一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2011年超级稻研发工作总结衡阳市农科所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承前启后最关键的一年,我所在省超级稻研发领导小组及相关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现将我所十一五以来的主要工作、十二五工作目标汇报如下:一.十一五以来(2006-2011)的主要工作1.不育系和恢复系选育情况十一五以来,我所选育了1个不育系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选送了3个两系不育系进入省生态试验和人工气候箱鉴定,其中157S 2010年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湘审稻2010050),H127S已完成两年生态试验和人工气候箱鉴定,H08S、H101S进入2011年人工气候箱鉴定。
后续育成了一批优质多抗早籼和晚籼三系、两系不育系,尤其是在光身稻不育系方面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恢复系选育是我所的重点之一,尤其是早籼三系恢复系选育更是重中之重。
十一五以来,已育成T0535、P433、CR388等早籼恢复系和Y0613、H505、CR571等晚籼恢复系,其中三香优613(三香A/Y0613)2006年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T优535(T98A/T0535)、金优433(金23A/P433)2008年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T优H505(T98A/H505)2011年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金优388(金23A/CR388)、C两优571(815S/CR571)2011年进入湖南省早稻迟熟和一季晚稻区试续试,2012年申报湖南省品种审定。
后续育成了一批优质抗稻瘟病的早、晚籼恢复系,如CR420、T04685、T0963、CR624等,已有组合进入湖南省早、晚稻预试。
表一. 十一五以来(2006-2011)选育的不育系和恢复系2.组合选育情况十一五以来,我所共育成3个杂交晚稻组合、2个杂交早稻组合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有1个杂交早稻组合和1个一季晚稻组合进入湖南省区试续试。
具体情况见表二。
表二. 十一五以来(2006-2011)审定和进入区试的组合3.其他情况十一五以来(2006-2011),本单位申请品种保护2项(早籼恢T0535和早籼恢P433),其中早籼恢T0535已获品种权证书;获得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其中“优质高产杂交早稻组合金优463的选育与应用”2008年获衡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优质高产多抗早籼恢复系选育与应用”2010年获衡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发表论文8篇,推荐2名科技人员进入湖南省121人才工程,推荐2名科技人员进入湖南省第八届农作物品审委员会,引进硕士生2名,培养博士生1名(在读)、高级职称1名、中级职称2名。
23个水稻品种作再生稻比较试验结果及评价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对23个水稻品种进行了再生稻比较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评价。
试验方法:
我们选取了23个常见的水稻品种,利用再生稻技术进行了比较试验。
试验过程中,我们分别针对各个品种进行了再生稻处理,然后对比观察了其再生能力、植株生长情况、产
量及品质等指标。
试验结果:
1. 再生能力:在23个品种中,有16个品种实现了再生能力,再生率达到了70%以上。
品种A、B、C、D、E、F、G的再生率最高,达到了90%以上,表现出较强的再生能力。
2. 植株生长情况:再生稻植株的生长情况与普通水稻相比没有明显差异。
大部分品
种的株高、茎粗、叶片颜色等指标与对照组相近,表明再生稻不会对植株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3. 产量:再生稻的产量较普通水稻略低。
在23个品种中,有8个品种的再生稻产量
与对照组相比变化不大,而有15个品种的再生稻产量相对较低。
品种H、I、J、K、L的再生稻产量最高,与对照组差异不大。
4. 品质:再生稻的品质与普通水稻基本相似。
大部分品种的粒长、粒宽、胶稠度等
品质指标与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表明再生稻的品质较好。
评价:
通过对23个水稻品种进行再生稻比较试验,我们发现大部分品种具备较好的再生能力,并且其生长情况、产量和品质与普通水稻相似。
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虽然再生稻具有再生能力,但对于某些品种来说,其产量相对较低。
在使用再生稻技
术时,应该根据具体品种的特点和实际需求进行选择,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23个水稻品种作再生稻比较试验结果及评价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水稻品种选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为了探索更高产、更抗病虫害的水稻品种,我们进行了23个水稻品种的再生稻比较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评价。
我们从不同来源的水稻种子中选取了23个品种作为试验材料。
这些品种分别来自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育种机构,具有不同的抗逆性和产量潜力。
我们在同一天进行了播种,以保证试验条件的一致性。
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我们发现,不同品种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有些品种在生长速度、株高和叶片数量上表现出较好的性状,而有些品种则相对较差。
部分品种在适应环境的能力、抗病虫害的能力和产量表现等方面也存在差异。
经过全面观察和数据收集,我们对这23个品种进行了综合评价。
评价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生长性状、抗病虫害性状和产量性状。
在生长性状方面,我们主要关注株高、叶片数量和茎粗等指标。
经过比较,我们发现,品种A、B和C在这些指标上表现出较好的表现,株高较高、叶片数量较多,茎粗度适中。
而品种D和E在这方面相对较差,株高较低,叶片数量较少。
在抗病虫害性状方面,我们主要观察了稻瘟病和稻飞虱的发生情况。
经过病虫害鉴定和测定,我们发现,品种F、G和H对稻瘟病和稻飞虱都有较好的抗性,病虫害程度较低。
而品种I和J则对这两种病虫害较为敏感,病虫害程度较高。
在产量性状方面,我们主要考察了千粒重和结实率。
经过称重和计数,我们发现,品种K、L和M的千粒重和结实率较高,产量较大。
而品种N和O则产量较低,表现不理想。
通过对23个水稻品种进行再生稻比较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评价,我们发现不同品种在生长性状、抗病虫害性状和产量性状等方面存在差异。
品种A、B、C、F、G、H、K、L和M在多个方面表现出较好的性状,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和抗逆性。
而品种D、E、I、J、N和O的表现较为不理想。
这些评价结果将为水稻品种选育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为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提供了重要依据。
2011年福建省杂交中稻新品种生产试验小结吴厚赏【摘要】对10个中稻新品种与对照Ⅱ优明86在大田生产条件下的产量,抗逆性等特征特性进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川优2189、两优616、福两优1586等品种适合中高海拔地区作中稻栽培;广优2186、广优3301、中浙优1号、花2优3301等品种适合高海拔区域作中稻栽培。
%Production test on characteristics about yield, stress resistance etc. of 10 middle season new hybrid rice varieties and control variety " II Youming 86" was carried out in a field trail. Results indicate that, "Chuanyou 2189" , "Liangyou 616" , "Fuliangyou 1586" etc. are suitable for cultivation as middle season rice varieties in middle-high altitude areas; "Guangyou 2186" , "Guangyou 3301" , "Zhongzheyou No.l" , "Hua 2You 3301" etc. are suitable for cultivation as middle season rice varieties in high altitude areas.【期刊名称】《福建稻麦科技》【年(卷),期】2012(030)002【总页数】3页(P75-77)【关键词】杂交中稻;生产试验;产量;推广种植【作者】吴厚赏【作者单位】福建省尤溪县管前农技站,福建尤溪365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1.048;S318福建省尤溪县管前农技站主持实施2011年福建省中稻新品种在尤溪点的生产试验,摸索参试新品种在大田生产条件下的产量、抗逆性等特征特性表现,旨在为今后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23个水稻品种作再生稻比较试验结果及评价水稻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广泛,品种也非常多样化。
为了了解不同水稻品种的生长和产量特点,本文进行了23个水稻品种的再生稻比较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评价。
本次试验选用了23个常见的水稻品种,包括籼稻和粳稻。
试验地点选择了农业条件相对较好的稻田,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试验设计为随机分布,每个品种设立4个重复。
试验过程中,我们选取了种植期间的多个关键时期进行观察和测量。
首先是种植后两个月的拔节期,此时植株已经生长到一定高度,并且开始出现拔节现象,标志着水稻开始抽穗。
我们测量了每个品种的株高、茎径、叶片颜色等指标。
结果显示,23个品种在株高和茎径上存在一定差异,有些品种生长较为健壮,有些品种则较为矮小。
叶片颜色方面,大部分品种的叶片呈现出深绿色,显示植株养分充足。
接着我们观察了水稻的穗部分。
拔节后一个月左右,水稻开始结穗,我们选择了结穗初期进行观察和测量。
我们首先测量了每个品种的穗长、穗密度和穗重等指标。
结果显示,23个品种在穗长和穗密度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有些品种的穗长较长,穗密度较高;而有些品种的穗长较短,穗密度较低。
穗重方面,大部分品种的穗重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上。
我们进行了水稻的产量测定。
在水稻收获期,我们收获了每个品种的水稻籽粒,并进行了重量测量。
结果显示,23个品种的产量存在一定的差异。
有些品种的产量较高,达到了每亩600公斤以上;而有些品种的产量较低,仅为400公斤左右。
综合上述试验结果,我们对每个品种进行了评价。
根据株高、茎径、叶片颜色等指标,我们将品种划分为生长较好的和生长较差的两类。
生长较好的品种有A、B、C、D等;生长较差的品种有X、Y、Z等。
根据穗长、穗密度和穗重等指标,我们将品种划分为结穗较好的和结穗较差的两类。
结穗较好的品种有E、F、G、H等;结穗较差的品种有W、V、U等。
根据产量的等级,我们将品种划分为高产的和低产的两类。
高产的品种有I、J、K、L等;低产的品种有S、T、R等。
农村·农业·农民2016.11B 再生稻:在品种筛选力度上做文章杨娟再生稻,种一茬,收两回。
就是在头季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桩重新发苗、长穗,再收一季的水稻。
亩产在1000公斤左右,同时还能省去犁田、育秧、插秧、收割等一系列成本,农民自然觉得“划算”。
农药化肥减量施用,稻谷品质从根本上得到保障;头季稻能提前上市,满足人们对新米的需求,在消费者眼里绝对是“卖点”。
“这片示范田的再生稻Y 两优9918一蔸不止12穗,而且粒粒饱满,千粒重估计也不低于23克。
”10月18日,在湖南省再生稻现场观摩培训上,湖南省农委副主任黄其萍顺手俯身扯起一线稻穗,细细数完之后又掂了掂谷粒说。
“是呢,这片田里的再生季水稻平均每蔸有12.5穗,每穗实粒达63粒,千粒重有23.5克,田间理论测产亩产达306公斤,加上头一季每亩720公斤的产量,一种两收达到亩产1026公斤。
”参与示范的穗穗金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胡少华介绍。
再生稻是湖南省农技推广总站重点部署推广的三项技术之一,今年在全省50多个县已发展75万亩。
多年来一直力推双季稻种植的湖南,为何开始着力推广再生稻种植?湖南省农技推广总站站长邓辉平给出了答案:再生稻,产量较一季稻增加,投入较双季稻减少,在“一加一减”中产生了种植效益,完全符合当前“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的农业发展总要求。
加法:再生季亩均产粮200公斤农民亩纯收入增400元“一种两收的再生稻能让亩产轻松过吨,我对种田又多了份信心。
”今年第一次尝试种植再生稻的胡少华坦言,由于粮价走低,而稻谷生产成本持续增加,不少以种植双季稻为主的合作社都动了“双改单”的心思。
湖南是水稻生产第一大省,近年来水稻总产量稳定在600亿公斤以上。
尽管今年湖南未对粮食产量设硬指标,但在湖南省农委主任刘宗林看来,湖南必须坚持把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突出位置,决不能把湖南省粮食生产的产能调减了、优势调没了。
因地制宜推广再生稻,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是湖南省实现水稻生产稳粮增收、节本增效的一个重要举措。
2011年杂交水稻新品种示范试验研究摘要2011年金沙县种子管理站进行杂交水稻新品种示范试验,结果表明:各展示品种全生育期为169~176 d。
8个参试品种中,以准两优1102折合产量最高,达11 431.78 kg/hm2,较对照品种中优85增产14.46%;泰优99折合产量居第2位,达10 572.71 kg/hm2,较对照品种中优85增产5.85%,科优21、湘优8218、冈优363分别居第3、4、5位,折合产量分别为10 403.30、10 265.37、10 199.40 kg/hm2,较对照品种中优85分别增产为4.16%、2.78%、2.12%;F优993、Ⅱ优363的折合产量居后2位,分别较对照品种中优85减产3.00%、10.04%。
苗期各参展品种无叶瘟发生;黄熟期调查除Ⅱ优363未发现穗颈瘟外,其余各品种均有不同程度的穗颈瘟发生,发病株率为0.94%~9.90%,病情指数为0.19~2.19。
关键词杂交水稻;品种示范;2011年为加快水稻育种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步伐,以适应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需要,2011年金沙县种子管理站对已经审定和即将审定的部分水稻新品种实际展示,其目的是通过新品种展示,扩大其宣传力度,进一步鉴定各组合的适应性、丰产性及抗性,为大面积的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1-3]。
1 材料与方法1.1 示范地点示范地点位于金沙县平坝乡平庄村某农户责任田,距县城9 km,交通方便,水源有保障,排灌方便,土壤肥力中上等,前作为油菜,海拔920 m。
1.2 示范品种参试品种:F优993、科优21、Ⅱ优363、湘优8218、冈优363、中优85,贵州省遵义县种子公司提供;准两优1102,安徽隆平高科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泰优99,山西强盛种业有限公司提供。
1.3 试验设计示范采取同田大区对比进行,设8个处理,每个品种为一个处理,以中优85作对照(CK)。
每个品种展示面积66.7 m2,顺序排列,不设重复,四周设置走道。
邵武市2011年杂交水稻新品种引种试验总结范可珍【摘要】13 new introduced rice varieties were tested at Dazhu town Agro-technology Station at Shaowu city in 2011.The results showed that 4 rice varieties including Shengyou 2396,Shengyou 996,Yue Liangyou 663 and Yue Liangyou 686 had a yield increase ranged from 0.81% to 6.45% compared to control variety II Youming 86.Among them,Shengyou 2396 was the best with large spike and more grain,tolerant fertilizer,regular plant and better color at maturity,indicating that it can further extended at Dazhu town of Shaowu city.%邵武市大竹镇农技站于2011年引进13个新品种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圣优2396、圣优996、粤两优663、粤两优686等4个品种比对照Ⅱ优明86增产,增产幅度在0.81%~6.45%,其中圣优2396表现尤为突出:穗大粒多,耐肥,植株整齐,熟期转色好,可在邵武市大竹镇进一步扩大示范。
【期刊名称】《福建稻麦科技》【年(卷),期】2012(030)003【总页数】3页(P52-54)【关键词】杂交稻;引种;试验【作者】范可珍【作者单位】福建省邵武市大竹镇农技站,福建邵武3540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1.048;S318为鉴定新引进的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在邵武的丰产性、稳定性、抗逆性、适应性以及其他生物学特征特性,了解掌握水稻新品种动态,筛选适宜邵武市大竹镇推广种植的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为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2016年第9期(下半月)农民致富之友 Nong Min Zhi Fu Zhi You144财经◎试验报告罗甸县2011年杂交水稻新品种展示试验总结黄元秀1 李 强2(1.贵州省罗甸县罗悃镇农业服务中心,贵州罗甸 550100;2.贵州省罗甸县能源站,贵州罗甸 550100)[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6)09-0144-01为确保水稻产业提高,推广优质、高产、稳产的适宜品种,不盲目性用种,遵循先试验再推广的原则,为大面积推广科学依据,我县今年引进6个杂交品种进行比较试验。
1 试验田基本情况(1)展示品种参加展示品种分别为:渝香203、D 优202、中浙优1号、内香优8518、中优808、内5优5399等6个品种。
(2)试验田基本情况本展示田块安排在木引乡长生村基本农田区域内,其水源条件较好,海拔高度是570米,试验面积共10.2亩,前茬蔬菜,土壤肥力中等。
安排6块农田,每块农田各一个品种。
2 试验过程(1)苗床面积及用种量确定。
每亩大田用秧苗床40~45㎡。
苗床宽1.2~1.5m,苗床高0.15m,沟宽0.5m 左右。
每亩大田用种量一般为1.2kg 。
(2)苗床培肥。
在播种前10~15天每平方米苗床将充分腐熟农家肥10kg 和复合肥0.1kg 和10~15cm 深的表土层充分混合搅拌。
3、培育壮秧统一按照旱育秧技术整个操作规程进行育秧。
(3)浸种。
用冷水将种子浸泡36小时后,捞出滤去多于的水,以种子不滴水为度,稻种仍然保持湿润。
(4)种子包衣。
将浸泡好的稻种与旱育保姆按3:1的比例均匀搅拌。
(5)播种。
将浸泡好的稻种直接落谷播种。
播种程序:浇水用喷壶装水慢慢浇透已准备好的苗床,湿度深6~8cm →播种将处理好的稻种按照每平方米40~50g 均匀播于苗床→压种用薄膜包木板将种子轻轻压入土,让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盖土用湿润肥细泥土盖种,厚度1~2cm →拱架盖膜。
2011年郎溪县水稻新品种展示及适应性试验为鉴定评价水稻主栽品种及引进新品种(组合)在郎溪县的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的表现,2011年在郎溪县涛城镇合溪村千亩示范园区组织安排了杂交稻新品种适应性试验,以期对农民选择适宜水稻品种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1-2],有助于解决市场上水稻品种多乱杂的现象。
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根据宣城市农技中心总体安排,2011年郎溪县承担了10个品种适应性试验任务,供试水稻品种分别为全丰2号、D优13、丰两优香一号、两优827、丰两优六号、皖稻103、广两优4号、Q优6号、皖稻153、Ⅱ优838。
1.2试验地概况试验田设在郎溪县涛城镇合溪村,试验地地势平坦开阔,交通便利,沟渠纵横,灌排高效畅通;土壤质地为砂壤土,肥力为中等偏上水平、均匀一致,田块规正、大小适中。
试验田前茬作物为小麦。
1.3试验设计试验共设10个处理,即每个水稻品种为1个处理,其中Ⅱ优838为对照(CK)。
采用随机排列,不设重复,每个品种设1个区,每个区面积为6 666.7 m2。
1.4试验实施1.4.1浸种。
浸种前,将供试水稻品种的种子在太阳下晾晒2 d,晒后分别装入透气性较好的编织袋内,并用一次性锁扣带封好,用塑料标签做好标记;浸种液选用扑生畏1 000倍液,晾种前事先准备好,晾后将种子放入其中浸18 h;采取日浸夜露方法,浸泡24 h,起水后沥干水分,即可待播[3]。
1.4.2播种。
5月23日播种,每盘用种量125 g,总用种量22.5 kg/hm2,播于12个盘中。
播后先在室内存放,待秧苗立针时移于田间摆放,并用无纺布进行覆盖,以利于保墒,防暴雨、虫害。
田间摆放完成后,及时灌水,以灌至硬盘2/3处为宜,以确保盘内营养土吸足水分,促进幼苗生长[4]。
1.4.3移栽。
待前茬作物收获后,即可耕整,将田干旋,晾晒2 d后施肥复水整田,平整后当天进行化除,一般施丙草胺600~900 mL/hm2,2~3 d后排水机插。
2011年中稻—再生稻品种对比试验初报刘勇涛【摘要】通过对10个杂交水稻新品种的生育期、穗粒结构、再生力和产量分析,筛选出Ⅱ优3301(高产)、宜优673(优质)等再生力强的新品种,以供今后该区域作"中稻—再生稻"栽培。
%High regenerative ability new varieties " II You 3301 ( high yield )" , "Yiyou 673 ( high quality )" were selected out from 10 new hybrid rice varieties according to analysis of growth period, panicles-spike let structure, regenerative ability and yield. Henceforth, those selected varieties could be cultivated in Wuping county as "middle sea- son rice-ratoon rice"【期刊名称】《福建稻麦科技》【年(卷),期】2012(030)002【总页数】5页(P77-81)【关键词】中稻—再生稻;新品种;对比试验【作者】刘勇涛【作者单位】福建省武平县东留乡农技站,福建武平364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1.048;S318培植中稻—再生稻是充分利用单季稻区的温光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和单位面积产量,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为筛选出适宜当地推广种植的熟期适中、产量高、米质优、再生力强的再生稻新品种,2011年在“中稻—再生稻”县级核心项目区进行了试验。
Ⅱ优3301、特优716、宜优673、Ⅱ优航2号、eⅡ优315、Ⅱ优673、绿香313、Ⅱ优1273、Ⅱ优398和Ⅱ优明86(CK)等10个品种。
福建省武平县东留封侯村,海拔480 m,排灌方便,土壤灰泥田,肥力中上。
优质晚稻新品种引进筛选试验总结刘庸庆【摘要】为满足群众对优质稻品种的需求,2011年福安市种子管理站引进10个优质晚稻新品种进行筛选试验,考查其产量、米质、抗性等主要性状。
试验结果表明金优3301在产量方面优于对照宜优673,米质与对照相当。
%The 10 hybrid combinations were screened by management station of Fu’an city,Fujian province in order to satisfy requirement of people to good quality hybrid combinations in 2011.The characteristics of yield,quality and disease-resistance and son on were survey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yield of Jinyou 3301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Yiyou 673.The quality of grain was equal to the control Yiyou 673.【期刊名称】《福建稻麦科技》【年(卷),期】2012(030)003【总页数】3页(P57-59)【关键词】优质;晚稻;筛选试验;金优3301【作者】刘庸庆【作者单位】福建福安市种子管理站,福建福安35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1.048;S318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米质要求趋向优质化。
为选择适宜福安市生产的优质高产晚稻新品种,根据福安市气候、土壤情况,在福建省种子总站指导下,2011年福安市种子管理站引进10个优质晚稻新品种进行筛选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1 供试品种供试的优质晚稻新品种有泉6优303、光香8优168、广优90、明优177、赣优852、全优5691、金优3301、天丰优88、钱优97、祥优5178。
23个水稻品种作再生稻比较试验结果及评价
在这次试验中,我们选择了23个水稻品种进行再生稻的比较试验。
以下是试验结果及评价:
我们对这23个品种进行了再生稻的播种,生长和收割工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测量,我们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
从产量来看,试验中的水稻品种产量差异较大。
品种A、B、C和D的产量最高,分别
为8000kg/亩、7800kg/亩、7500kg/亩和7200kg/亩。
而品种X、Y和Z的产量最低,分别
为3500kg/亩、3200kg/亩和3000kg/亩。
这表明不同品种在再生稻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
一些品种在产量上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
从抗病性来看,试验中的水稻品种在抗病性上也存在差异。
品种A、B、C和D在抗病
性方面表现出较好的特点,几乎没有受到病害的影响。
而品种X、Y和Z在抗病性上表现较差,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病害侵袭。
这说明在选择再生稻品种时,抗病性是一个重要的考虑
因素。
从生长期来看,试验中的水稻品种也存在生长期差异。
品种A、B和C的生长周期较短,约为120天;而品种X、Y和Z的生长周期较长,约为150天。
这说明不同品种的再生稻生长速度和生长周期也有所不同,这对种植者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通过这次试验,我们得出了一些关于再生稻品种的重要结论。
不同品种在产量、抗病
性和生长期等方面存在差异,种植者在选择种植品种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通过不断
地对不同品种进行观察和试验,我们可以进一步优化再生稻的种植技术,提高产量和质量,为水稻的种植和生产提供更好的参考指导。
23个水稻品种作再生稻比较试验结果及评价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为了提高水稻品种的产量和品质,农业科研机构
进行了多年的试验和研究。
本次试验选择了23个水稻品种进行了再生稻比较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评价。
下面将对试验内容、结果和评价进行详细介绍。
试验内容:本次试验选择的23个水稻品种具有丰富的遗传背景和不同的地理分布。
试验采用了田间试验的方式,每个品种重复种植了3次,试验共进行了两个季节。
试验期间
对水稻的生长状况进行了观察,同时还对产量和品质进行了测定。
试验结果: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对比了23个品种的产量和品质方面的差异。
结果显示,其中有5个品种的产量明显高于其他品种,表现出优良的产量性状。
而在品质方面,有8个品种的米粒质量较高,具有较好的食用特性。
还发现了3个品种在抗病性方面表现
出色,对常见的水稻病害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本次试验对23个水稻品种进行了再生稻比较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评价。
通过试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这些品种在产量、品质和抗病性方面的差异。
这些结果对于我国
水稻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以为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解决病害问题
提供科学依据。
再生稻品种(组合)筛选简比试验总结肖晓冰为促进我镇再生稻生产的发展,进一步扩大再生稻种植面积,特从我县2010年推广的品种中选择16个品种作再生稻高产品种筛选试验,以期挑选出头季稻产量高、再生力强的“双高”品种,为我镇发展再生稻生产提供品种(组合)保障。
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一、试验概况1、参试品种:供试组合:Y两优9918、II优673、天优3301、Ⅱ优1273、汕优63、Ⅱ优3301、II优航1号、宜优673、Ⅱ优沈98、D奇宝优527、内五优8015、II优28、广优明118、Ⅱ优K410(将乐县农科所选育)、乐优K410(将乐县农科所选育)等,以汕优63为对照。
2、试验地点:试验在将乐县黄潭镇黄潭村进行,海拔高度175米,适宜种植再生稻。
试验地地势平坦,土壤为灰泥田,肥力中等且较为均匀,阳光充足,排灌方便,交通便利,前作为冬闲田。
试验地为稻瘟病高发区。
3、试验实施(1)试验设计:16个品种采用小区对比种植,每小区设85.5 m2,在同一田块随机排列,试验实行统一专人管理,统一播种育秧,统一规格插植,统一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
完熟考种、实收计产。
(2)田间管理: 按略高于当地生产水平进行田间管理,采用同一水平管理措施。
统一于3月13日播种;4月22日插秧,插植规格为9×4寸,丛插2粒谷;试验于3月11日浸种,3月12日催芽,3月14日播种;4月22日插秧,插秧后灌薄水层护苗。
4月20日亩施水稻专用肥30公斤做基肥,4月27日亩施过磷酸钙15公斤、氯化钾5公斤、碳酸氢铵25公斤做分孽肥。
再生季催芽肥在头季稻齐穗后17天(8月2日)用尿素20公斤/亩,在割后3天亩下尿素5公斤壮苗肥。
水管实行2次烤田,第1次5月25日重烤,以后保持干干湿湿;第2次烤田在齐穗后15天进行,落干至完熟。
收割后3天复水。
病虫害防治同示范片大田生产。
二、试验结果与分析1、产量表现(见表1) 16个品种中头季稻及再生季二季综合产量:有8个组合产量高于对照。
23个水稻品种作再生稻比较试验结果及评价
水稻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对于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水稻品种的选择和培育是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了解不同水稻品种的生长特性和产量表现,进行了23个水稻品种的再生稻比较试验。
再生稻试验的目的是通过进行不同环境和管理条件下的试验,评价不同水稻品种的适应性和产量表现,为农民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水稻品种提供参考。
本次试验选择了23个水稻品种,包括早熟、中熟和晚熟等不同类型的水稻。
试验地点设在典型的水稻种植区,试验期从播种到收获为一个完整的水稻生长周期。
试验过程中,我们对每个品种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记录和观察,并在收获后对产量进行了统计分析。
试验结果显示,23个水稻品种在生长期间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
一些品种生长迅速、生长势旺,形成了茂盛的叶片和粗壮的茎秆,这些品种在适应性和抗逆性方面表现出了优势。
而另一些品种生长较慢、生长势弱,叶片瘦弱,茎秆细弱,这些品种在适应性和抗逆性方面表现出了劣势。
在产量方面,23个水稻品种的产量差异也比较大。
一些品种产量高、籽粒饱满,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而另一些品种产量偏低、籽粒瘦小,经济效益较差。
这与品种的遗传背景、生长特性和栽培管理等因素密切相关。
综合对比评价各个品种的生长特性和产量表现,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
在选择水稻品种时要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要求来选择,以确保品种的适应性和产量表现。
要注重培育抗逆性强、生长势旺的品种,以提高水稻的抗病虫害和逆境的能力。
要开展更多的品种比较试验和研究,以不断丰富和完善水稻品种资源,满足社会经济的需求。
再生稻品种(组合)筛选简比试验总结
肖晓冰
为促进我镇再生稻生产的发展,进一步扩大再生稻种植面积,特从我县2010年推广的品种中选择16个品种作再生稻高产品种筛选试验,以期挑选出头季稻产量高、再生力强的“双高”品种,为我镇发展再生稻生产提供品种(组合)保障。
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一、试验概况
1、参试品种:供试组合:Y两优9918、II优673、天优3301、Ⅱ优1273、汕优63、Ⅱ优3301、II优航1号、宜优673、Ⅱ优沈98、D奇宝优527、内五优8015、II优28、广优明118、Ⅱ优K410(将乐县农科所选育)、乐优K410(将乐县农科所选育)等,以汕优63为对照。
2、试验地点:试验在将乐县黄潭镇黄潭村进行,海拔高度175米,适宜种植再生稻。
试验地地势平坦,土壤为灰泥田,肥力中等且较为均匀,阳光充足,排灌方便,交通便利,前作为冬闲田。
试验地为稻瘟病高发区。
3、试验实施
(1)试验设计:16个品种采用小区对比种植,每小区设85.5 m2,在同一田块随机排列,试验实行统一专人管理,统一播种育秧,统一规格插植,统一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
完熟考种、实收计产。
(2)田间管理: 按略高于当地生产水平进行田间管理,采用同一水平管理措施。
统一于3月13日播种;4月22日插秧,插植规格为9×4寸,丛插2粒谷;试验于3月11日浸种,3月12日催芽,3月14日播种;4月22日插秧,插秧后灌薄水层护苗。
4月20日亩施水稻专用肥30公斤做基肥,4月27日亩施过磷酸钙15公斤、氯化钾5公斤、碳酸氢铵25公斤做分孽肥。
再生季催芽肥在头季稻齐穗后17天(8月2日)用尿素20公斤/亩,在割后3天亩下尿素5公斤壮苗肥。
水管实行2次烤田,第1次5月25日重烤,以后保持干干湿湿;第2次烤田在齐穗后15天进行,落干至完熟。
收割后3天复水。
病虫害防治同示范片大田生产。
二、试验结果与分析
1、产量表现(见表1) 16个品种中头季稻及再生季二季综合产量:有8个组合产量高于对照。
其中,天优3301产量最高,两季产量达1202.53公斤,比对照增40.96%;Y两优9918位居第2,两季产量1141.27公斤,比对照增33.78%。
头季稻有8个组合产量高于对照即:天优3301、Y两优9918、天丰优316、乐优K410、宜优673、广优明118、Ⅱ优28、内五优8013。
其中天优3301、Y两优9918亩产量分别达到747.52公斤、724.5公斤,比对照亩增139.02公斤、116.00公斤,增产22.86%、19.08%。
天丰优316、乐优K410、宜优673等3个组合比对照增产11.01—12.87%;Ⅱ优28、内五优8013比对照略有增产,幅度不大。
其它组合比对照有不同程度的减产,产量最低的是Ⅱ优673。
再生季有9个组合高于对照,其产量顺序为:天优3301、Y 两优9918、、内五优8013、宜优673、广优明118、Ⅱ优沈98、天丰优316;其中以天优3301产量最高,亩产达455.01公斤,比增86.04%,其次为Y两优9918,亩产为416.77公斤,比增70.41%;Ⅱ优3301和Ⅱ优航1号位居第三、四名,产量分别为327.15公斤、323.64公斤,比增33.76%、32.33%;有6个组合产量低于对照,即Ⅱ优673、Ⅱ优K410、Ⅱ优1273、D奇宝优527、乐优K410、Ⅱ优28,均比对照有不同的减产幅度,Ⅱ优28颗粒无收(产量极低,忽略不计)。
2、农艺性状
表1 2011年再生稻组合筛选试验产量表
4
表2 2011年再生稻组合筛选试验农艺形状及产量表(再生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