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机器人研究的进展_趋势与对策_蔡自兴
- 格式:pdf
- 大小:180.83 KB
- 文档页数:6
第七章机器学习7-1 什么是学习和机器学习?为什么要研究机器学习?按照人工智能大师西蒙的观点,学习就是系统在不断重复的工作中对本身能力的增强或者改进,使得系统在下一次执行同样任务或类似任务时,会比现在做得更好或效率更高。
机器学习是研究如何使用机器来模拟人类学习活动的一门学科,是机器学习是一门研究机器获取新知识和新技能,并识别现有知识的学问。
这里所说的“机器”,指的就是计算机。
现有的计算机系统和人工智能系统没有什么学习能力,至多也只有非常有限的学习能力,因而不能满足科技和生产提出的新要求。
7-2 试述机器学习系统的基本结构,并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环境向系统的学习部分提供某些信息,学习部分利用这些信息修改知识库,以增进系统执行部分完成任务的效能,执行部分根据知识库完成任务,同时把获得的信息反馈给学习部分。
影响学习系统设计的最重要的因素是环境向系统提供的信息。
更具体地说是信息的质量。
7-3 试解释机械学习的模式。
机械学习有哪些重要问题需要加以研究?机械学习是最简单的机器学习方法。
机械学习就是记忆,即把新的知识存储起来,供需要时检索调用,而不需要计算和推理。
是最基本的学习过程。
任何学习系统都必须记住它们获取的知识。
在机械学习系统中,知识的获取是以较为稳定和直接的方式进行的,不需要系统进行过多的加工。
要研究的问题:(1) 存储组织信息只有当检索一个项目的时间比重新计算一个项目的时间短时,机械学习才有意义,检索的越快,其意义也就越大。
因此,采用适当的存储方式,使检索速度尽可能地快,是机械学习中的重要问题。
(2) 环境的稳定性与存储信息的适用性问题机械学习基础的一个重要假定是在某一时刻存储的信息必须适用于后来的情况(3) 存储与计算之间的权衡如果检索一个数据比重新计算一个数据所花的时间还要多,那么机械学习就失去了意义。
7-4 试说明归纳学习的模式和学习方法。
归纳是一种从个别到一般,从部分到整体的推理行为。
归纳学习的一般模式为:给定:观察陈述(事实)F,假定的初始归纳断言(可能为空),及背景知识求:归纳断言(假设)H,能重言蕴涵或弱蕴涵观察陈述,并满足背景知识。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蔡自兴)课后答案第二章知识表示方法2-1 状态空间法、问题归约法、谓词逻辑法和语义网络法的要点是什么?它们有何本质上的联系及异同点?答:状态空间法:基于解答空间的问题表示和求解方法,它是以状态和算符为基础来表示和求解问题的。
一般用状态空间法来表示下述方法:从某个初始状态开始,每次加一个操作符,递增的建立起操作符的试验序列,直到达到目标状态为止。
问题规约法:已知问题的描述,通过一系列变换把此问题最终变成一个子问题集合:这些子问题的解可以直接得到,从而解决了初始问题。
问题规约的实质:从目标出发逆向推理,建立子问题以及子问题的子问题,直至最后把出示问题规约为一个平凡的本原问题集合。
谓词逻辑法:采用谓词合式公式和一阶谓词算法。
要解决的问题变为一个有待证明的问题,然后采用消解定理和消解反演莱证明一个新语句是从已知的正确语句导出的,从而证明这个新语句也是正确的。
语义网络法:是一种结构化表示方法,它节点和弧线或链组成。
节点用于表示物体、概念和状态,弧线用于表示节点间的关系。
语义网络的解答是一个经过推理和匹配而得到的具有明确结果的新的语义网络。
语义网络可用于表示多元关系,扩展后可以表示更复杂的问题2-2 设有3个传教士和3个野人来到河边,打算乘一只船从右岸渡到左岸去。
该船的负载能力为两人。
在任何时候,如果野人人数超过传教士人数,那么野人就会把传教士吃掉。
他们怎样才能用这条船安全地把所有人都渡过河去?用Si(nC, nY) 表示第i次渡河后,河对岸的状态,nC表示传教士的数目,nY表示野人的数目,于总人数的确定的,河对岸的状态确定了,河这边的状态也即确定了。
考虑到题目的限制条件,要同时保证,河两岸的传教士数目不少于野人数目,故在整个渡河的过程中,允许出现的状态为以下3种情况: 1. nC=0 2. nC=33. nC=nY>=0 (当nC不等于0或3)用di(dC, dY)表示渡河过程中,对岸状态的变化,dC表示,第i次渡河后,对岸传教士数目的变化,dY表示,第i次渡河后,对岸野人数目的变化。
智能机器人的技术前沿和趋势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而智能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代表,正以一种猛烈的姿态涌入我们的生活中,逐渐展现出其无限的潜力和价值。
在技术前沿方面,智能机器人的核心技术可归纳为四大类:1. 机器人视觉技术视觉是机器人感知世界的基础,而机器人视觉技术的核心是计算机视觉技术。
目前,计算机视觉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诸如图像识别、人脸识别、人形跟踪、虚拟现实等等,而这些应用也为机器人视觉技术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基础。
2. 机器人运动控制技术机器人运动控制技术是机器人技术中的重要领域,它是指机器人给定的动作能够被精确地执行并具有鲁棒性。
目前,传统的运动控制技术如PID控制、模糊控制等已经相对成熟,而机器学习技术的不断涌现,也为运动控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和道路。
3. 机器人决策与控制技术机器人决策与控制技术主要是指机器人在不同情境下进行决策和执行控制任务的技术。
目前,深度学习等技术已经逐渐应用到机器人决策中,可以为机器人的自主性和智能化提高一个桥梁。
4. 机器人智能化交互技术机器人智能化交互是指机器人与人类进行交互的技术。
近年来,语音、图像、触摸、姿态等一系列交互方式已经在智能机器人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人机交互技术的不断进步,也在推动着现代智能机器人的发展。
而在趋势展望上,智能机器人正在发展成为以下几个方面:1. 个性化智能机器人随着每个人个体差异的加大,对于个性化服务、个性化需求的需求也不断上升。
在这样的背景下,个性化智能机器人的出现可以满足人们的特定需求,带来更好的服务和体验。
2. 智能服务机器人随着人力成本的不断增加,智能服务机器人的出现可以为企业和社会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降低生产成本,并且有很强的可控性。
3. 智能家居机器人智能家居机器人可以带来更加简便、智能、安全的生活方式,对于实现人类居住环境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人形机器人发展动向、趋势研判及有关建议目录一、内容概要 (2)1.1 人形机器人的定义与分类 (2)1.2 人形机器人发展的重要性和意义 (4)二、人形机器人发展动向 (5)2.1 技术发展动态 (6)2.1.1 传感器技术 (7)2.1.2 控制算法与系统集成 (8)2.1.3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10)2.2 市场发展动态 (11)2.2.1 国际市场竞争格局 (13)2.2.2 国内市场发展趋势 (13)2.2.3 消费者需求变化 (14)三、人形机器人发展趋势研判 (15)3.1 技术发展趋势 (16)3.1.1 仿生学与生物力学技术的融合 (18)3.1.2 云计算与物联网的整合 (19)3.1.3 自主决策与协同能力的提升 (20)3.2 市场发展趋势 (21)3.2.1 高度智能化与自主化 (23)3.2.2 定制化与个性化需求的增长 (24)3.2.3 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26)四、有关建议 (27)4.1 政策支持与产业规划 (29)4.1.1 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力度 (30)4.1.2 优化产业结构布局 (32)4.2 技术研发与创新体系建设 (33)4.2.1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34)4.2.2 加强产学研合作 (35)4.3 市场拓展与应用场景开发 (36)4.3.1 拓展应用领域与场景 (37)4.3.2 加强品牌建设与宣传推广 (39)五、结论与展望 (40)5.1 人形机器人发展成果总结 (41)5.2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42)5.3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与建议 (43)一、内容概要技术进步与创新:人形机器人的感知、决策、运动控制等方面技术日益成熟,智能算法的优化和应用为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应用领域拓展:人形机器人在医疗、教育、服务等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多,未来还将进一步拓展到更多领域。
市场发展态势:随着技术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潜力巨大。
人工智能作业题1 - 1 什么是人工智能?试从学科和能力两方面加以说明。
1 - 4 现在人工智能有哪些学派?它们的任知观是什么?1 - 6 人工智能的主要研究和应用领域是什么?其中,哪些是新的研究热点?2 - 6 用谓词演算公式表示下列英文句子 ( 多用而不是省用不同谓词和项。
例如不要用单一的谓词字母来表示每个句子 ) 。
A computer system is intelligent if it can perform a task which,if performed by a human, requires intelligence.2 - 7 把下列语句表示成语义网络描述:(1) All man are mortal.(2) Every cloud has a silver liming.(3) All branch managers of DEC participate in a profit-sharing plan.2 - 9 试构造一个描述你的寝室或办公室的框架系统。
补充题:1 、张某被盗,公安局派出五个侦察员去调查。
研究案情时,侦察员 A 说“赵与钱中至少有一人作案”;侦察员 B 说“钱与孙中至少有一人作案”;侦察员 C 说“孙与李中至少有一人作案”;侦察员 D 说“赵与孙中至少有一人与此案无关”;侦察员 E 说“钱与李中至少有一人与此案无关”。
如果这五个侦察员的话都是可信的,试用归结演绎推理求出谁是盗窃犯。
3 -4 如何通过消解反演求取问题的答案?3 - 11 规则演绎系统和产生式系统有哪几种推理方式?各自的特点为何?3 - 6 下列语句是一些几何定理,把这些语句表示为基于规则的几何证明系统的产生式规则:(1) 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各对应角相等。
(2) 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各对应边相等。
3 - 17 把下列句子变换成子句形式:4 - 1 计算智能的含义是什么?它涉及哪些研究分支?4 - 6 构作一个神经网络,用于计算含有两个输入的 XOP 函数。
机器人是一种由主体结构、控制器、指挥系统和监测传感器组成的,能够摹拟人的某些行为、能够自行控制、能够重复编程、能在二维空间内完成一定工作的机电一体化的生产设备。
机器人技术是综合了计算机、控制论、机构学、信息传感技术、人工智能、仿生学等多学科而形成的高新技术.是当代研究十分活跃、应用日益广泛的领域.也是一个国家工业自动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针对20 世纪国内外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历程和21 世纪知识经济的兴起,对21 世纪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作了预测。
机器人技术机器人分类发展趋势智能化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各种自动机器、动力机械的问世,创造机器人开始由梦想转入现实,许多机械式控制的机器人,主要是各种箱巧的机器人玩具和工艺品应运而生。
1768—1774 年间,瑞士钟表匠德罗斯父子,设计创造了三个像其人一样大小的写字偶人、绘图偶人和弹风琴偶人。
它们是由凸轮控制和弹箕驱动的自动机器,至今还作为国宝保存在瑞士纳切特尔市艺术和历史博物馆内。
1893 年,加拿大人摩尔设计创造了以蒸汽为动力的能行走的机器偶人“安德罗丁”。
这些事例标志着人类对于创造机器人从梦想到现实这一漫长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
1958 年,美国联合控制公司的研究人员研制出第一台机器人原型。
1959 年,美国的UNIMATION 公司推出了第一台工业机器人。
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和传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机器人在上世纪60 年代进入了成氏期,并逐渐被应用于喷涂和焊接作业之中,开始向实用化的方向迈进。
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和传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机器人在上世纪60 年代进入了成长期,并逐渐被应用于喷涂和焊接作业之中,开始向实用化的方向迈进。
到了上世纪70 年代,工业机器人已经实现了实用化,当时的日本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加大了鼓励中小企业使用机器人的力度,这使日本机器人的拥有量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超过了美国,一跃成为世界上的机器人大国。
此外,人工智能也开始应用于飞机器人的研发之中。
区域治理前沿理论与策略浅谈人工智能在机器人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王青山青岛科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318摘要:新时代我国科技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人工智能逐渐被应用于各个领域。
人工智能是一门综合性技术学科,主要研究人类智能机理以及计算机模拟人类智能活动运行的形式。
相关技术开发单位应该紧随时代发展的脚步,对人工智能系统进行改造与优化,从而确保机器人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协助人类完成高难度的工作任务,为社会经济的保值增值贡献力量。
本文对人工智能进行了简单介绍,并探讨了人工智能在机器人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
关键词:人工智能;机器人;智能系统;应用研究随着机器人应用领域深入大众生活,人们对机器人的期望越来越高,希望智能化程度更高的机器代替人类完成更复杂的工作。
人工智能,英文缩写为AI,是研究使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某些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的学科,主要包括计算机实现智能的原理、制造类似于人脑智能的计算机。
智能机器人可以被视为对人整体性模拟的系统,其形态是多样化的,人工智能在机器人领域中的应用,为新型人工智能思想与技术的衍生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人工智能概述人工智能是现代化科技发展重要体现,人工智能的发展先后经历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机器可以依靠自身单独实现对问题的求解,有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
第二阶段机器具有了外界感知能力,可以凭借自身的传感器,获取外部环境的信息,可以完成部分带有不确定性的思维工作。
第三阶段机器可以模仿人进行思维活动,具有探索发现新知识的能力,能独立分析完成人类交给的任务。
智能机器人除了具有通常机器人所具有的机械结构外,还具有在记忆、感知、逻辑推理、思考决策等方面模仿人类的人工智能控制系统,其外形多种多样。
机器人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理想平台,人工智能领域的突破都可以在其身上找到可以应用的地方,对检验和进一步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为机器人全面替代人类进行科学思考和体力劳动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1]。
人工智能作业题1 - 1 什么是人工智能?试从学科和能力两方面加以说明。
1 - 4 现在人工智能有哪些学派?它们的任知观是什么?1 - 6 人工智能的主要研究和应用领域是什么?其中,哪些是新的研究热点?2 - 6 用谓词演算公式表示下列英文句子 ( 多用而不是省用不同谓词和项。
例如不要用单一的谓词字母来表示每个句子 ) 。
A computer system is intelligent if it can perform a task which,if performed by a human, requires intelligence.2 - 7 把下列语句表示成语义网络描述:(1) All man are mortal.(2) Every cloud has a silver liming.(3) All branch managers of DEC participate in a profit-sharing plan.2 - 9 试构造一个描述你的寝室或办公室的框架系统。
补充题:1 、张某被盗,公安局派出五个侦察员去调查。
研究案情时,侦察员 A 说“赵与钱中至少有一人作案”;侦察员 B 说“钱与孙中至少有一人作案”;侦察员 C 说“孙与李中至少有一人作案”;侦察员 D 说“赵与孙中至少有一人与此案无关”;侦察员 E 说“钱与李中至少有一人与此案无关”。
如果这五个侦察员的话都是可信的,试用归结演绎推理求出谁是盗窃犯。
3 -4 如何通过消解反演求取问题的答案?3 - 11 规则演绎系统和产生式系统有哪几种推理方式?各自的特点为何?3 - 6 下列语句是一些几何定理,把这些语句表示为基于规则的几何证明系统的产生式规则:(1) 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各对应角相等。
(2) 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各对应边相等。
3 - 17 把下列句子变换成子句形式:4 - 1 计算智能的含义是什么?它涉及哪些研究分支?4 - 6 构作一个神经网络,用于计算含有两个输入的 XOP 函数。
人工智能学术论文人工智能是一门边沿学科,属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
人工智能的发展促进自动控制向智能控制方向发展,智能控制是人工智能和自动控制的重要部分和研究领域,以下是店铺整理分享的关于人工智能学术论文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人工智能学术论文篇一人工智能的现状及今后发展趋势展望摘要:介绍了人工智能的概念及其目前发展概况,对人工智能的几种类型及应用,如:模式识别、专家系统作了简要的介绍。
并对人工智能今后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人工智能1引言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 ,英文缩写为AI,也称机器智能。
“人工智能”一词最初是在1956年Dartmouth学会上提出的。
它是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论、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互相渗透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从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角度出发,人工智能是研究如何制造智能机器或智能系统,来模拟人类智能活动的能力,以延伸人们智能的科学。
2目前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和发展状况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美国、欧洲和日本依然飞速发展。
在AI技术领域十分活跃的IBM公司,已经为加州劳伦斯·利佛摩尔国家实验室制造了ASCIWhite 电脑,号称具有人脑的千分之一的智力能力,而正在开发的更为强大的新超级电脑——“蓝色牛仔”(Blue Jean),据其研究主任保罗·霍恩称,“蓝色牛仔”的智力水平将大致与人脑相当。
3技术应用随着AI的技术的发展,现代几乎各种技术的发展都涉及到了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说人工智能已经广泛应用到许多领域,其典型的应用包括:3.1符号计算计算机最主要的用途之一就是科学计算,科学计算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纯数值的计算,例如求函数的值; 另一类是符号计算,又称代数运算,这是一种智能化的计算, 处理的是符号。
符号可以代表整数、有理数、实数和复数,也可以代表多项式,函数,集合等。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人工智能的发展,相继出现了多种功能齐全的计算机代数系统软件, 其中Mathematic和Maple 是它们的代表,由于它们都是用C 语言写成的, 所以可以在绝大多数计算机上使用。
第三章搜索推理技术3-1什么是图搜索过程?其中,重排OPEN表意味着什么,重排的原则是什么?图搜索的一般过程如下:(1) 建立一个搜索图G(初始只含有起始节点S),把S放到未扩展节点表中(OPEN表)中。
(2) 建立一个已扩展节点表(CLOSED表),其初始为空表。
(3) LOOP:若OPEN表是空表,则失败退出。
(4) 选择OPEN表上的第一个节点,把它从OPEN表移出并放进CLOSED表中。
称此节点为节点n,它是CLOSED表中节点的编号(5) 若n为一目标节点,则有解并成功退出。
此解是追踪图G中沿着指针从n到S这条路径而得到的(指针将在第7步中设置)(6) 扩展节点n,生成不是n的祖先的那些后继节点的集合M。
将M添入图G中。
(7) 对那些未曾在G中出现过的(既未曾在OPEN表上或CLOSED表上出现过的)M成员设置一个通向n的指针,并将它们加进OPEN表。
对已经在OPEN或CLOSED表上的每个M成员,确定是否需要更改通到n的指针方向。
对已在CLOSED表上的每个M成员,确定是否需要更改图G中通向它的每个后裔节点的指针方向。
(8) 按某一任意方式或按某个探试值,重排OPEN表。
(9) GO LOOP。
重排OPEN表意味着,在第(6)步中,将优先扩展哪个节点,不同的排序标准对应着不同的搜索策略。
重排的原则当视具体需求而定,不同的原则对应着不同的搜索策略,如果想尽快地找到一个解,则应当将最有可能达到目标节点的那些节点排在OPEN表的前面部分,如果想找到代价最小的解,则应当按代价从小到大的顺序重排OPEN表。
3-2 试举例比较各种搜索方法的效率。
宽度优先搜索(1) 把起始节点放到OPEN表中(如果该起始节点为一目标节点,则求得一个解答)。
(2) 如果OPEN是个空表,则没有解,失败退出;否则继续。
(3) 把第一个节点(节点n)从OPEN表移出,并把它放入CLOSED扩展节点表中。
(4) 扩展节点n。
智能机器人的研究进展智能机器人是未来技术的应用方向,它具备自主认知、学习和交互等能力,可以为人类提供更多便利和高效的服务。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机器人的研究进展也越来越显著。
一、智能机器人的研究现状在当前的智能机器人研究中,主要涉及到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多传感器融合、移动控制与导航、自主学习和智能交互等多个方面。
机器人机械结构的研究主要包括机器人关节齿轮传动、电机控制和传感器设计等方面,以及机器人电子电路和软件系统的设计。
多传感器融合是指将传感器所得到的数据在时空上的重叠区域进行处理,以实现机器人对环境的感知。
移动控制与导航是指机器人通过移动和导航控制来完成各种任务。
自主学习则是指机器人通过机器学习算法来自行探索并获取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和执行能力。
智能交互是指机器人与人类进行交互的能力,包括语音对话、面部识别、姿态识别、情感交互等多个方面。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机器学习算法的不断进步,智能机器人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比如,在机器人机械结构的研究方面,3D 打印技术的应用已经使机器人零部件制造过程更加简单高效。
此外,在机器人传感器方面,红外/激光雷达、多媒体摄像机、触觉传感器等新型传感器的引入进一步提高了机器人的感知能力。
在移动控制和导航方面,智能机器人不断增加控制算法的自我学习功能和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应用。
在自主学习方面,深度强化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机器学习算法,可以让机器人通过不断自我升级和优化来实现更高效的学习和执行能力。
在智能交互方面,机器人的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情感识别等技术的应用,使得机器人可以实现更加自然和智能的交互能力。
二、智能机器人的研究应用智能机器人在各种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例如,在医疗行业中,智能机器人的应用可以为医疗工作提供更高效和精确的服务。
智能机器人可以辅助医生进行手术、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等。
在工业领域中,智能机器人已经成为生产自动化的重要工具。
智能机器人可以用来完成繁琐、重复和危险的工作,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智能基人工础主讲: 蔡自兴教授主讲:蔡自兴第一章绪论1.1 人工智能的定义和发展11人工智能的定义和发展1.2 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类智能和智能1.3 人工智能的学派及其争论1.4 人工智能的研究与应用领域15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影响1.5 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影响1.6对人工智能的展望1.1.1 人工智能的定义几种定义智能(intelligence)智能g智能机器(intelligent machine)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学科)人工智能(能力)孕育时期(1956年前)数理逻辑学科(弗雷治、维纳等)计算的新思想(丘奇、图灵等)拟脑机器(麦卡洛克、皮茨)形成时期(1956-1970年)1956年,第一次人工智能的研讨会年际智会1969年,第一届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议1970年,《人工智能》国际杂志创刊暗淡时期(1966-1974年)一些人工智能研究者盲目乐观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工智能提出新的要求甚至挑战知识应用时期(1970-1988年)专家系统与知识工程迅速发展人工智能系统是一个知识处理系统知识表示知识利用知识获取集成发展时期(1986年至今)进一步研究AI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深入渗透到其他学科和科学技术领域三大学派综合集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1.2 人工智能的各种认知观121人工智能的主要学派1.2.1 人工智能的主要学派符号主义(Symbolicism )基于物理符号系统假设和有限合理性原理C i i 连接主义(Connectionism )基于神经网络及其间的连接机制与学习算法行为主义(Actionism )基于控制论及感知—动作型控制系统符号主义(Symbolicism)符号y又称:逻辑主义、心理学派或计算机学又称逻辑主义心理学派或计算机学派原理:物理符号系统(即符号操作系统)假设和有限合理性原理起源:源于数理逻辑学派代表:纽厄尔、西蒙和尼尔逊等连接主义(Connectionism)又称仿生学派或生理学派又称:仿生学派或生理学派原理:神经网络及神经网络间的连接机原理神经网络及神经网络间的连接机制与学习算法起源源于仿生学特别是人脑模型的起源:源于仿生学,特别是人脑模型的研究学派代表:卡洛克、皮茨、Hopfield 、鲁梅尔哈特等行为主义(Actionism)又称进化主义或控制论学派又称:进化主义或控制论学派原理:控制论及感知—动作型控制系统原控制及知动作控制系统起源:源于控制论学派代表作布鲁克斯(k )学派代表作:布鲁克斯(Brooks)的六足行走机器人,一个基于感知—动作模式的模拟昆虫行为的控制系统1.2.2 人工智能的争论对人工智能理论的争论符号主义认为人的认知基元是符号,认知过程即符号操作过程;认为人是一个物理符号系统,计算机也是一个物理符号系统,因此,能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智能行为;认为知识是信息的种形式,是构成智能的认为知识是信息的一种形式,是构成智能的基础。
人工智能机器人论文人工智能机器人论文7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
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工智能机器人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工智能机器人论文1智能处理工具通常处理的问题是不确定的,非结构的,没有固定算法的,处理的过程是推理控制的过程,最终得到的结果常常是不太确定的,可能是正确的,可能能是不正确。
自然语音理解主要是研究如何使计算机能够理解和生或自然语音的技术,自然语音理解过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词法分析,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由于自然语音是丰富多彩的,所以,自然语音理解也是相当困难的,从话动中,我们可以发现目前水平的自然语音理解能力的一些不足。
广播、电视和网络通过电波、数字线路进行传播,发布的速度快,报纸需要排版印刷,速度慢了一步。
杂志、书籍、电影更慢。
发布速度快的工具,在发布新闻方面占有很大的优势;发布速度慢的工具,则多用来发布需要思考和研究的材料,如发布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常采用杂志与书籍的形式。
在信息社会中,利用网络进行进行网络进行交流已经越来越快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网络给人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在一定的时间内,我们可以聚集不同地方、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阶层的人们进行交流和探讨,使人们的视野更加广阔,了解到信息更为全面,得到的经验更加丰富,因此,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利用网络这种媒介进行交流和学习,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网络上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有些人在网上发布一些不良的信息,设置各种信息陷阱。
对比我们应该分辨是非,明察秋毫,劫为存真,让因特网成为我们学习交流的好地方。
智能接口技术是研究如何使人们能够方使自然地与计算机交流,为了实现这目标,要求计算机能够看懂文字、听懂语言、说话表达,甚至能够进行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而这些功能的实现又依赖于知识表达方法的研究,因此,智能接口技术已经取得显著成果,文字识别、语言识别、语音合成、图像机器翻译以及自然语言理解等技术已经实用化。
第18卷第4期1996年7月机器人 ROBOT V ol.18,N o.4 July ,19961995-07-05收稿智能机器人研究的进展:趋势与对策蔡自兴(中南工业大学自动控制工程系 长沙 410083)摘 要 本文着重介绍了国内外高级机器人的发展趋势,讨论了发展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对策,有助于对机器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进一步了解.关键词 智能机器人,智能化,机器人化,对策1 引言国际机器人产业和机器人研究,在度过了80年代下半叶不景气的时期之后,出现了复苏和继续发展的迹象.到1993年底,全世界运行的机器人(不包括手动操作和固定顺序工业机器人)约为61万台,比1989年增加22万台,平均年增长12%,走上稳健发展的道路.在这61万台机器人中,日本占60.3%,西欧占16.7%,俄国和东欧占12%,美国占8.2%.我国大陆1993年的机器人装机台数约达1000台,仅占全世界的0.16%,显得无足轻重.目前我国的机器人总数虽然较少,但国内机器人市场需求已经形成,并呈上升趋势.在国家七五和八五攻关以及863等计划的推动下,我国机器人技术已有较大发展;智能机器人的研究获得进展,跟踪了国际高级机器人技术,缩短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1993年[1],全国机器人装机台数比1991年翻了一番,相对增长率很大.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高级机器人(包括工业机器人和智能机器人)是关键的自动化技术之一,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技术.这种高技术将发展成为21世纪最先进的技术之一.我国的机器人技术和机器人产业应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2 发展趋势进入90年代以来,智能机器人获得较为迅速的发展.两年前,中国智能机器人专业委员会成立时,我曾说过:“无论从国际或国内的角度来看,复苏和继续发展机器人产业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开发各种智能机器人,以求提高机器人的性能,扩大其功能和应用领域.这正是从事智能机器人研究和应用的广大科技工作者施展才干的大好时机[2].”回顾近几年来国内外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归纳出下列一些特点和发展趋势.2.1 传感型智能机器人发展较快作为传感型机器人基础的机器人传感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各种新型传感器不断出现.例如,超声波触觉传感器,静电电容式距离传感器,基于光纤陀螺惯性测量的三维运动传感器,以及具有工件检测、识别和定位功能的视觉系统等.采用多传感器集成和融合技术,利用各种传感信息,获得对环境的正确理解,使机器人系统具有容错性,保证系统信息处理的快速性和正确性.DOI:10.13973/ k i .rob ot.1996.04.011在多传感集成和融合技术研究方面,人工神经网络的应用特别引人注目,成为一个研究热点.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2.2 开发新型智能技术智能机器人有许多研究新课题,对新型智能技术的概念和应用研究正酝酿着新的突破.10年前,在《电气自动化》杂志上笔者所介绍的显远或遥现(telepresence 或telexista nce),现在被称为临场感.这种技术能够测量和估计人对预测目标的拟人运动和生物学状态,显示现场信息,用于设计和控制拟人机构的运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技术是一种对事件的现实性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分解后重新组合的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可应用于遥控机器人和临场感通讯等.形状记忆合金(SM A )被誉称为“智能材料”,可用来执行驱动动作,完成传感和驱动功能.可逆形状记忆合金(RSM A )也在微型机器人上得到应用[3].多主体机器人系统(M ARS )是近年来开始探索的又一项智能技术,它是在单体智能机器发展到需要协调作业的条件下产生的.多个机器人主体具有共同的目标,完成相互关联的动作或作业.M ARS 的作业目标一致,信息资源共享,各个局部(分散)动作的主体在全局前提下感知、行动、受控和协调,是群控机器人系统的发展.在诸多新型智能技术中,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识别、检测、控制和规划方法的开发和应用占有重要的地位.基于专家系统的机器人规划获得新的发展,除了用于任务规划、装配规划、搬运规划和路径规划外,又被用于自动抓取规划.2.3 采用模块化设计技术智能机器人和高级工业机器人的结构要力求简单紧凑,其高性能部件甚至全部机构的设计已向模块化方向发展;其驱动采用交流伺服电机,向小型和高输出方向发展;其控制装置向小型化和智能化发展,采用高速CPU 和32位芯片、多处理器和多功能操作系统,提高机器人的实时和快速响应能力.机器人软件的模块化则简化了编程,发展了离线编程技术,提高了机器人控制系统的适应性.2.4 机器人工程系统呈上升趋势在生产工程系统中应用机器人,使自动化发展为综合柔性自动化,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机器人化.近年来,机器人生产工程系统获得不断发展.汽车工业、工程机械、通用机械、金属加工、石油、建筑、电子和电机工业、造纸、纺织、木材加工以及家电行业在开发新产品时,引入高级机器人技术,采用柔性自动化和智能化设备,改造原有生产手段,使机器人及其生产系统的发展呈上升趋势.国内近年来在这方面也取得一些成绩.除汽车车身的自动焊接生产线外,在汽车车身自动喷涂线、柴油机整机自动喷涂线和建筑陶瓷自动喷釉线等加工过程中成功地应用机器人.2.5 微型机器人的研究有所突破有人称微型机器和微型机器人为21世纪的尖端技术之一.已开发出手指大小的微型移动机器人,进入小型管道进行检查作业.预计将生产出毫米级的微型移动机器人和直径为几百微米的医疗机器人,它们直接进入人体器官,进行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大中型机器人和微型机器人系列之间,还有小型机器人.小型化也是机器人发展的一个趋势.小型机器人移动灵活方便,速度快,精度高,适于进入大中型工件直接作业.2.6 应用领域向非制造业扩展为了开拓机器人新市场,除了提高机器人的性能和功能,以及研制智能机器人外,向非制249第18卷4期蔡自兴: 智能机器人研究的进展:趋势与对策250 机 器 人1996年7月造业扩展也是一个重要方向.这些非制造业包括航天、海洋、军事、建筑、医疗、服务、农林、采矿、电力、煤气、供排水、建筑物维护、社会福利、家庭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和灾害救护等[4].2.7 行走机器人研究引起重视近年来,对移动机器人的研究受到重视,使机器人能够移动到固定式机器人无法到达的预定目标,完成设定的操作任务.行走机器人是移动机器人的一种,包括步行机器人(二足、四足、六足和八足)和爬行机器人等.自主式移动机器人是研究最多的一种.自主机器人能够按照预先给出的任务指令,根据已知的地图信息作出全局路径规划,并在行进过程中,不断感知周围局部环境信息,自主地作出决策,引导自身绕开障碍物,安全行驶到达指定目标,并执行要求的动作与操作.移动机器人在工业和国防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清洗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巡逻机器人、防化侦察机器人、水下自主作业机器人、飞行机器人等.我国在移动机器人研究方面已取得一大批成果.例如,面壁爬行遥控检查机器人、主从遥控移动作业机器人、野外恶劣环境远距离遥控检测机器人、水下自主机器人和飞行机器人(预研)等.3 发展对策考虑到国内外机器人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认真学习和研究了许多专家的意见之后,特就我国发展机器人(尤其是智能机器人)的对策,发表一孔之见,供讨论和决策参考. 3.1 进一步端正对发展机器人的认识经过近10年之后,我国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现状并不能令人满意,仍未能形成大型的机器人产业,机器人的产量、装机台数和市场需求在国际上仍无足轻重,远远落后在先进工业国家之后.这种现状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是我国现在不需要机器人,或是我国现阶段无力发展机器人?是认识不足,投入不足,或是努力不够?如果对发展机器人(包括智能机器人)技术有了正确的认识,那么就必须解决下列问题:·明确的发展目标、战略和政策·正确的实施方案和严密的管理措施·足够的资金投入·民主和公正的科技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诚然,我国人口众多,劳力充裕又低廉,与日美等国有不同的国情.我国的国力也尚不能与日美等国一比高低.因此,我们不能照搬外国发展机器人技术的经验,而要结合我国特点,探索发展我国机器人技术的道路.不过,人多与发展机器人技术并非天生对立,问题在于如何搞.同时,外国的作法既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搬,也不能一概拒之门外.对于那些可行的作法,还是值得借鉴的[5].恐怕现在没有多少人反对发展我国的机器人技术了.不过,是小搞、大搞或中搞,看法就不同了.看来,小搞跟不上形势要求和建设需要,大搞又尚缺乏条件,力不从心.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拟订一个积极而又可行的机器人产业化计划,已势在必行.其中,政府主管部门的作用是关键的.3.2 并行开发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我国工业机器人已有初步基础,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能力.今后要进一步调整与发展.要并行发展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并以开发特种机器人作为一个时期内的主攻方向之一.可挑选一批急需的应用课题,列项开发,并制订出5年、10年和20年的发展计划,使我国的机器人技术和产业走上持续发展的道路.可以列入开发的项目包括,有害环境下的高级机器人、护理机器人、外科手术机器人和疾病诊断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以及水下机器人.3.3 培育与开拓国内机器人市场虽然我国目前的机器人市场不大,但其潜在市场很大.汽车、工程机械、电子、电机和金属加工等工业仍是应用机器人的主要部门.在这些部门,机器人的装机台数与实际需要相差甚远,有很大的市场.对于建筑、包装、空间、海洋、采矿(含海底采矿)、电力、农林和医疗等新的领域,其机器人市场也是很大的.只要用得成功,就比较容易推广应用.扩大机器人的应用领域是开拓国内机器人市场的必要举措之一.开拓国内机器人市场的另一重要举措是出台扶植机器人产业的优惠政策[6].这些政策包括在新生产线建设、旧设备技术改造、贷款和税收等方面的政策与法规.对这一倾斜政策的呼吁已经多年,然而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与采纳.如果我们能够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出台扶植政策,鼓励在恶劣工况、新建生产线和改造旧设备旧工艺中使用机器人,那么机器人的推广应用环境就会宽松得多.为了开拓国内机器人市场,除了举办各种机器人展览会和研讨会,宣传技术和政策外,还要搞几个有代表性的机器人示范工程,真正起到引导和示范作用.3.4 建立机器人产业集团,形成规模生产在已有机器人研究单位和生产厂家的基础上,规划调控,优化组合,筹建中国机器人产业集团和机器人工程公司,形成生产-供销-应用-维修一条龙体系.据悉,我国有关产业管理部门已经表示,准备选择工业发达、交通方便和技术密集的一些地区,重点扶植在机器人开发和生产方面有优势的单位,建立几个机器人工程公司,从事工业机器人的批量生产和实施机器人应用工程,使我国的机器人生产和应用向产业化集团化方向发展.希望这一举措早日得以贯彻执行.工业机器人的普遍应用,工业机器人装机台数的大幅度增加,必将为我国智能机器人的发展打下牢固的物质基础.同时,已经取得的智能机器人研究成果,要尽快地转化为生产力,为机器人产业集团提供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方法.工业机器人与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应当是互为促进的,而不应当是互为矛盾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发展,智能机器人技术将成为机器人产业集团关注和开发的主要技术.3.5 开展国际技术合作任何高新技术的发展都应尽可能开展国际合作研究和国际工业技术合作,而不要采取“闭门造车”的作法.机器人技术只有走国际技术合作之路才能有更大和更快的发展.通过国际合作,能够提高我国开发和生产机器人及其系统的能力,提高国产机器人的性能和可靠性,降低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建立具有国际水准的我国机器人产业,让高性能低成本的国产机器人占领国内市场.如果不这样做,国产机器人的性能和可靠性将难以保证,目前的国内机器人市场只好让外国机器人公司去占领.除了与外国政府管理部门和研究组织订立合作研究计划外,更要寻找产业合作伙伴,在中国建立中外合资机器人公司,并让在中国生产的高质量机器人销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在开展国际技术合作和交流时,必须注意引进技术和资金,千万不要单纯引进机器人.或251第18卷4期蔡自兴: 智能机器人研究的进展:趋势与对策252 机 器 人1996年7月者,更明确地说,不要把国际技术合作变为单一的在我国销售外国机器人产品.如果只搞销售,那么无异于把中国的机器人市场献给外国公司,这当然是不可取的.3.6 重视基础研究,加大技术储备我国对机器人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已为发展工业机器人和智能机器人储备了许多重要的技术,跟踪了国际先进的机器人技术.我们有必要继续跟踪,同时,更要注意创新,建立自己的特色,在某些项目上力争真正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或国际领先水平.为了加大技术储备,特别需要加强机器人学基础研究,重视基础件的开发.这方面有待研究与解决的问题很多.3.7 稳定和扩大研制队伍发展我国的机器人技术要一靠政策,二靠投入,三靠队伍或人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人才是这个第一生产力中最积极和最重要的因素.我们已经造就出一大批从事机器人技术研究、开发、生产和应用的人才.从发展的角度看,这支队伍还不够大,也不够强,需要继续锻炼,发展壮大,保持机器人研制队伍的相对稳定,让他们的聪明才智为发展我国的机器人事业服务.我们还要制订必要的政策,吸引在机器人技术方面学有所长的留学人员回国服务.要对使用机器人单位的技术人员和操作工人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使他们熟练掌握有关机器人技术,保障机器人及其系统的正常运行.这支队伍的稳定也是不容忽视的.4 结论近5年来,国际机器人研究和机器人产业摆脱了不景气,出现了复苏迹象,机器人技术获得继续发展,机器人产量有了明显增长,市场看好.其最重要标志为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国内机器人技术也已有较大发展,但与国际现状和国内需求相比,我国的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尚不如人意,有待于继续努力.如何发展我国的机器人技术,尤其是发展智能机器人技术,这需要有关主管部门和从事机器人工作的广大科技人员的继续研究与认真讨论.本文提出的发展我国机器人技术的对策,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反映出部分科技人员的意见[6,7],可供进一步讨论和决策参考.只要我们认清现状和发展方向,确定明确的发展目标,制订和执行积极可行的发展对策,那么,中国的机器人事业必定有着辉煌的明天.参 考 文 献1 卢桂章.“863”计划智能机器人研究进展,机器人技术与应用,1995,2(1):7~82 蔡自兴.智能机器人技术的研究与展望.见蔡自兴主编,智能机器人’93,1993:1~63 魏中国等.形状记忆合金传感驱动器件及其在机器人中的应用.机器人,1994,16(4):244~2494 宗光华等.’93国际机器人展览会.机器人技术与应用,1994,1(1):7~225 陈佩云.日本振兴工业机器人的政策.机器人技术与应用,1994,1(1):4~56 张国荣.机器人发展战略的思考.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5,5(S4):49~537 恽为民.中国机器人发展之我见.机器人技术与应用,1995,2(1):29~30ADVANCES IN INTELLIGENT ROBOTS :TRENDS AND GAMIN GCAI Z ixing(Depa rtment of Automatic Contr ol Eng ineering ,Centr 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 y ,Changsha 410083) Abstract T he dev elo pme nt trends of adv anced ro bo ts ho me and abr oad hav e been inv estiga ted,the ga ming fo r dev elo ping Chinese intellig ent ro botic techno lo gies has been studied in this repor t .This wo r k w ould be helpful fo r fur th er under sta nding o f the cur rent situation and the future dev elo pment o f ro botic technolog y in China. Key words Intellig ent ro bo ts,intellectua liza tion,ro bo tization,g aming作者简介 蔡自兴:男,57岁,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人工智能、智能控制、机器人规划与控制,工业自动化.(上接第247页)3 Hayati S,V enkataraman S T.Desig n and Implemen tation of a Robot Control System with Traded and Shared Contol Ca-pability.In Proc,1989IE EE International Conf on Robo tics and Automation ,1989:1310~13154 Yasu yos hi Yokokohji et al .Operation M odes fo r Coop erating with Autonomous Functions in In tellig ent TeleoperationSys tems .In Proc ,1993IEE E Intel Conf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1993:510~5155 Ronald G Julian.Consid erations for th e Operator-robo t Interface in Teleoperation.In Proc,1988IE EE In tel Conf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1988:90~936 张 庆,蒋洪明,周 亮.一种基于阵列式触觉传感器的主动触觉搜索方法及仿真.机器人,1994,16(2):82~86OPERATIO N MODE AN D OPERATORS IN FLUENCE IN FORCESENSING TELEPRESEN CE SYSTEMZHANG Qing JIN Ou(Dep t .of Instr u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 g ,Southeast Univer s ity ,N anjing 210018) Abstract This pa per first intro duces the co mpo sitio n o f fo rce sensing telepr esence sy stem and its princi-ple,pr esents eig ht kinds of o pe ration modes,a nd discusses th e cha racteristics,selectio n a nd tra nsfo rma tio n o f the opera tio n mo des .T hen ,the pa per studies the functio n ,er ro r source and co ntro l method of the o per a-to r in the sy stem .The resea rch of th e paper w ill be of impo r ta nt v alue fo r the dev elo pment o f for ce sensing telepresence technique. Key words Robo t,r emote o peration,fo rce sensing ,telepr ese nce作者简介 张 庆:男,30岁,硕士,教授.研究领域:动态测试中的信息处理技术,人机系统的智能测试与控制. 金 瓯:男,24岁,硕士.研究领域:多媒体技术、测试计量技术.253第18卷4期蔡自兴: 智能机器人研究的进展:趋势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