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水电经济评价规程
- 格式:doc
- 大小:115.50 KB
- 文档页数:13
中国南方电网水电经济运行指标规范(试行)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通信中心二〇〇九年十二月前言为客观评价水电优化调度和经济运行工作绩效,指导有关单位改进水电调度运行和管理工作,逐步提高南方电网水电经济运行水平,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南方电网中调及以上调度机构及其调管的水电厂(或集控中心)。
本规范由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制定、修订,并负责解释。
本规范自2010年1月1日起实施。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杨晋柏、曾勇刚、李矛、唐红兵、李崇浩、陈标、方彬。
中国南方电网水电经济运行指标规范(试行)1范围本规范明确了南方电网水电经济运行的各项统计及评价的专业技术指标。
本规范适用于南网总调、五省区中调以及总调和中调调管的水电厂(或集控中心)。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鼓励使用本规范的相关单位及个人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未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 17621 大中型水电站水库调度规范DL/T 1040-2007 电网运行准则DL/T 1014-2006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运行维护规程SL 250-2000 水文情报预报规范南方电网调[2008]15号中国南方电网水库调度管理规定3总则3.1为客观评价水电优化调度和经济运行工作绩效,指导有关单位改进水电调度运行和管理工作,逐步提高南方电网水电经济运行水平,制定本规范。
3.2南方电网水电经济运行指标的制定遵循以下原则:3.2.1导向性原则:符合国家电力体制改革和节能减排政策导向,明确工作努力方向。
3.2.2先进性原则:客观反映南方电网水电经济调度和运行水平,向国内外先进水平看齐。
3.2.3可行性原则:结合南方电网的实际情况,技术可行,指标可达,促进共同提高。
3.3南方电网水电经济运行统计及评价指标内容覆盖水电调度运行工作主要过程并包括最终绩效。
水利行业常用规范1、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SL/T4-1999)2、小水电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程(SL16-95)3、水利基础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编制规程(SL19-xx)4、农村水电供电区电力发展规划导则(SL22-92)5、渠系工程抗冻胀设计规范(SL23-xx)6、水闸施工规范(SL27-91)7、水利水电工程启闭机设计规范(SL41-93)8、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xx)9、混凝土面板石坝施工规范(SL49-94)10、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11、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SL53-94)12、农村水电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规范(SL/T53-93)13、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址勘察规范(SL55-xx)14、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94)15、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16、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基础制图(SL73、1-95)17、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工建筑图(SL73、2-95)18、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勘测图(SL73、3-95)19、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力机械图(SL73、4-2)20、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电气图(SL73、5-95)21、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SL73、6-2001)22、防汛抗旱用图图式(SL73、7-2003)23、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设计规范(SL74-95)24、水闸技术管理规程(SL75-94)25、小水电水能设计规程(SL76-94)26、小型水利发电站水文计算规范(SL77-94)27、水工钢闸门和启闭机安全检测技术规程(SL101-94)28、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SL104-95)29、水工金属结构防腐蚀规范(SL105-xx)30、水库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06-96)31、小水电供电区农村电气化规划编制规程(SL145-95)32、水库渔业资源调查规范(SL167-96)33、水闸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0-96)34、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1-96)35、小型水电站施工技术规范(SL172-96)36、小水电网电能损耗计算导则(173-96)37、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SL174-96)38、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xx)39、小型水电站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SL/T179-96)40、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xx)41、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191-xx)42、小型水电站技术改造规程(SL193-97)43、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规划设计阶段)(SL197-97)44、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203-97)45、水电站饮水渠道及前池设计规范(SL/T205-97)46、已成防洪工程经济效益分析计算及评价规范(SL209-98)47、水工建筑物抗冰冻设计规范(SL211-xx)48、水工预应力锚固设计规范(SL212-98)49、水闸安全鉴定规定(SL214-98)50、水环境检测规范(SL219-98)51、中小河流水能开发利用规划导则(SL221-98)52、农村水电供电区电力系统设计导则(SL222-1999)53、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xx)54、水库洪水调度考评规定(SL224-98)55、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规范(SL228-98)56、小型水力发电站自动化设计规定(SL229-2000)57、泵站施工规范(SL234-1999)58、水资源评价导则(SL/T238-1999)59、水利水电工程闸门及启闭机、升船机设备管理等级评定标准(SL240-1999)60、水利水电工程地址观测规程(SL245-1999)61、灌溉与排水工程技术管理规程(SL/T246-1999)62、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63、泵站技术改造规程(SL254-2000)64、泵站技术管理规程(SL255-2000)65、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8)66、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67、水电站厂房设计规范(SL266-2001)68、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L267-2001)69、水利水电工程沉沙池设计规范(SL269-2001)70、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程(SL274-2001)71、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72、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程(SL278-2002)73、水工隧洞设计规范(SL279-2002)74、卷管牵引绞盘式喷灌机使用技术规范(SL280-2003)75、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SL281-2003)76、混凝土拱坝设计规范(SL282-2003)77、水利水电工程进水口设计规范(SL285-2003)78、地下水超采区评价规范(SL286-2003)79、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监理规范(SL288-2003)80、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技术规范(SL289-2003)81、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设计规范(SL290-2003)82、农村水电站优化运行导则(SL293-2003)83、农村水电站开发规划选点导则(SL294-2003)84、水电农村电气化验收规程(SL296-2004)85、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规程(SL299-2004)86、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SL300-2004)87、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88、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89、水利水电工程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SL311-2004)90、水土保持工程运行技术管理规程(SL312-xx)9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地质勘查规程(SL313-2004)92、碾压混凝土坝设计规范(SL314-2004)93、农村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规程(SL315-xx)94、泵站安全鉴定规程(SL316-2004)95、泵站安装及验收规范(SL317-2004)96、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SL319-xx)97、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试行)(SL/Z322-xx)98、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程量计算规定(SL328-xx)99、水利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试行)(SL/Z331-xx)100、水利信息系统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定(试行)(SL/Z332-xx) 101、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定规范(SL335-xx)102、水土保持信息管理技术规程(SL341-xx) 103、水土保持监测设施通用技术条件(SL342-xx) 104、水利水电工程电缆设计规范(SL344-xx) 105、水利信息系统项目建议书编制规定(SL346- xx) 106、小型水电站建设项目建议书编制规程(SL356-xx)107、农村水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SL357-xx) 108、农村水电站施工环境保护导则(SL358-xx) 109、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概估算编制规程(SL359-xx) 110、城市综合用水量标准(SL367-xx) 111、再生水水质标准(SL368-xx) 112、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规范(SL386-xx) 113、水土保持试验规范(SL419-xx) 114、水利旅游项目综合影响评价标准(SL422-xx) 115、旱情等级标准(SL424-xx) 116、凌汛计算标准(SL428-xx) 117、水资源供需预测分析技术规范(SL429-xx) 118、调水工程设计导则(SL/Z430-xx) 119、城市水系规划导则(SL431-xx) 120、水利工程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SL432-xx) 121、钢丝网水泥输水管及管件(SL433-xx) 122、海堤工程设计规范(SL435-xx) 123、堤防隐患探测规程(SL436-xx) 124、水利水电工程二次接线设计规范(SL438-xx)。
关于有效电量系数的初步查找结果1、相关规范关于有效电量系数的描述:(1)SL16-95《小水电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程 》第3.2条:影响发供电收益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有效电量,小水电设计发电量是按水文水能条件得出的多年平均发电量。
由于径流的年际和年内变化,负荷特性的限制,机组检修、事故停机等的影响,多年实践证明,多数小水电难以达到设计发电量,对电站经济评价影响甚大。
为使评价更接近实际情况,其发电量应根据以上影响因素进行折减,折算后的发电量称为有效发电量。
有效发电量应根据负荷变化特性,本电站在电网内运行位置,通过电力电量平衡,并计入设备检修、事故停机影响后求出。
第3.4条:该条规定了对容量较小水电站的有效电量的简化计算方法。
由于电站容量较小,水文资料及负荷预测的精度较低,进行电力电量平衡有困难,因此在规划及可行性研究阶段可采用简化计算方法。
对于容量在6000kW及以下的电站,其有效电量的计算式为:有效电量=设计发电量×有效电量系数根据全国不同类型的小水电站的设计资料和实际发电量的大量统计分析,得出了各类电站的有效电量系数,见表3.4,可供6000kW及以下的电站在计算有效电量时使用。
如采用值大于此表规定值,则应有充分的论证。
所选用的有效电量系数,可按下式校核,并作适当的调整。
有效电量系数=当地同类电站平均利用小时数/本电站设计利用小时数(2)SL15-95《小水电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程 》修订版第3.2.1条:有效电量——通过系统负荷预测、系统电力电量平衡、计入设备检修及设备事故率因素,计算出可为用户或系统利用的发电量;3.4 允许采用简化方法计算的建设项目,其有效电量可按下式估算:有效电量=设计发电量×有效电量系数 (3.4)有效电量系数可按表3.4 选用。
(3)水电建设项目财务评价暂行规定1第3.1条:(一)关于有效电量水电建设项目的发电量,按有效电量计算。
有效电量是指设计中预计被电网吸收的该水电站的多年平均年发电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小水电水能设计规程SL 76-94条文说明目次1总则2中小河流的水能规划3水能指标计算4负荷预测5装机容量选择及电力电量平衡6抽水蓄能7综合利用8参数选择计算*附录A河流水能理论蕴藏量计算(补充件)*附录B无调节或日调节水电站水能计算(参考件)*附录C年调节水库等流量调节水能计算(参考件)*附录D年调节水库已知水电站出力过程或已知兴利库容时的水能计算(参考件)附录E多年调节水库水能简化计算(参考件)*附录F梯级水库电站群水能计算(参考件)*附录G各种电量划分办法(参考件)*表示该附录无条文说明.1总则1.1本条是对制订《小水电水能设计规程》(以下简称《规程》)目的之说明.我国小水电资源丰富,到1992年底已开发1440余万kW,遍布1500多个县,由于小水电从数千瓦到25000kW,容量相差较大,水能设计的要求不同,不能统一以大水电的水能设计的内容与方法进行计算,而且小水电多结合小流域开发,各电站水文水能条件各有特点,为了使小水电水能设计规范化,正规化,满足基层设计部门和工程管理部门的需要,特制订本规程.1.2本条是对规程适用范围的说明.本规程的主要应用对象是装机25000kW以下的小水电站的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扩大初步设计)中的水能设计.对于一些以小水电为主体开发的中小流域中小河流,河段水电开发规划中的水能设计以及水电为主的地区电网规划中的水能设计部分也可根据本规程进行计算.由于小水电幅度较大,水能设计要求相差悬殊,所以对于容量较小的电站及小河流可以适当简化,以适应各层次的要求.鉴于水利系统近来兴建了部分25000~50000kW的水电站,这部分电站属容量较小的中型水电站.故也可参照本规程进行水能计算.1.3本条是对小水电水能设计基本任务的说明.小水电水能设计一般应在河流规划确定各枢纽位置,开发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应根据河流规划所确定的目标,准则进行具体水能参数的计算,提供工程规模如装机容量,水能参数如保证出力,保证电量,多年平均发电量等指标.对于一些有较高调节性能的骨干水电站,由于投产后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达到设计水平,为了充分发挥工程的效益,应对投产初期水库蓄水情况,应用方式等进行分析论证.而且还应对水库的调度原则,调度方式等进行分析以校核水能设计指标.1.4本条规定了规程所必须遵循国家政策法令,贯彻执行《水法》,执行有关专业规程规范,如《小水电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程》SL 16-92,《小型水力发电站水文设计规范》SL 77-94,《农村水电供电区电力发展规划导则》SL 22-92等,搞好与这些规范之间的衔接.1.5本条是对小水电水能设计中所应收集的资料的具体要求,其资料应包括:1.5.1当地自然,社会,经济方面的资料,用以说明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以及自然资源,水利建设,工农业生产布局等方面的情况.1.5.2负荷资料,用以进行负荷预测,负荷图编制以及用以说明电力系统对本电站的要求等.1.5.3电力资源资料,包括水能,煤炭等能源资料,电力系统构成,主要河流的水文,地质及水电开发潜力及现状等情况,本电站的地质,水文等较为详细的资料.1.5.4电网有关资料,包括电力系统发展规模,电网主要接线及分布,季节性电能利用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等.1.5.5其它有关的资料.资料的收集应满足精度,广度方面的要求.2中小河流的水能规划2.2本条是对河流水能理论蕴藏量参数表示和计算方法的规定.我国以往在统计计算河流水能理论蕴藏量和可开发量时往往以出力或装机容量表示,用出力或装机容量表示有直观的优点,可以将资源与工程开发规模联系起来,但不足的方面是未能考虑装机年利用小时的影响,有些电站调节能力较强,在负荷图的尖峰部分工作,年利用小时数较低,以致某些站址会出现水能理论蕴藏量千瓦数小于装机容量(可开发量)的情况.国外发达国家则以年平均发电量表示水能理论蕴藏量和可开发容量,淡化装机容量的概念.所以考虑到如上情况,本条规定河流水能理论蕴藏量以年平均发电量和出力两个指标表示.具体进行河流水能蕴藏量估算则通过绘制河流水能理论蕴藏量图完成.2.3本条是对河流水能资源可开发量表示和估算的规定.基于2.2条中说明的原因,河流水能资源可开发量亦以年平均发电量和出力两个指标表示. 水能资源可开发量的估算应结合河流开发条件,系统要求,经济指标,地质地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因素确定.2.5本条是对水能规划中应考虑的基本原则的规定.针对小水电大多位于山区,流域面积较小,水利开发多以发电为主,为提高开发效益,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根据实际情况,不局限于流域本身的考虑,而是在更高的层次上考虑跨流域引水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以增加水源,实现水系统合理规划,水量水头合理利用,例如湖南省慈利县赵家垭跨流域引水开发,广西桂林地区天湖水系统开发等.对于一些工程通过跨流域引水,积水网道式开发,可以极大地提高开发效益.在考虑跨流域引水,集水网道式开发时,应对流域水量平衡中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作出充分论证.3水能指标计算3.1本条是对水能指标计算应提供成果的规定.按照规定,水能指标计算应提供电站的发电出力保证率曲线,同一曲线如横坐标以8760小时代替保证率P时则为发电出力历时曲线,以及保证出力,保证电能和多年平均发电量等指标.对于无调节和日调节水电站,其发电历时曲线或发电保证率曲线可以通过多年日平均流量资料根据水头实际变化情况计算得出,计算操作性强,理论上亦较完备.但对于年调节水电站其发电保证率曲线或发电历时曲线的求取则比较困难.目前采用长系列来水过程按等流量调节或按一定的出力变化过程调节列表计算,在资料有限的情况下也可采用丰,平,枯三个典型代表年的来水过程进行等流量调节或按一定的出力变化过程调节列表计算,将计算的出力值排频率曲线近似代替概率曲线.这种方法缺乏严密的理论依据,因为调节后的出力严格来讲不是随机事件,且在具体计算中为减少工作量,采用月平均出力计算,丰,平,枯三个年份共有36个资料样本,扣除调节供水期按其平均出力计算的月份,其资料样本较少,绘制出力保证率曲线困难较大,但因为目前这一领域研究尚无实质性的突破,为了提供水能参数计算的依据,也只能采用这种办法,而且在规划设计阶段也可得到满足精度要求的解答.3.3本条是对无调节和日调节水电站水能指标计算的规定.因为日调节水电站只将一日之内的来水量进行分配,所以也是一种广义上的无调节电站,故按无调节电站的水能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在具体计算时对于日调节电站应考虑水头变化的影响.有些电站取得日平均流量系列比较困难而采用旬平均流量或月平均流量进行计算,在此情况下应对流量序列进行适当的修正.3.4本条是对年调节水电站水能指标计算的规定,年调节(含不完全年调节)水能指标计算采用等流量调节办法或已知出力变化过程的调节计算办法.严格说,等流量调节有比较大的缺陷,由此计算的出力过程与实际情况也有较大的差异,但该方法却有计算工作量小,简便易行的优点.按照已知出力变化过程的调节计算办法较等流量调节有所改进,但计算工作量要大一些.具体方法可参见附录C和附录D.一般情况下,对于小型水电站可用丰,平,枯三个代表年的来水过程进行操作计算以确定其水能指标,但对一些重要工程或骨干水电站则为了计算精确,也可采用长系列法利用长系列来水过程进行操作计算.3.5本条是对多年调节水库电站水能指标计算的规定.多年调节水库电站的水能调节计算非常复杂,目前国内,外比较普遍采用的方法是时历法和数理统计法.但这两种方法都比较繁琐,计算工作量大,不便于基层掌握,所以本规程推荐采用基于克里茨基,明凯里第二法和萨瓦林斯基方法基本原理的数理统计法,通过查线解图进行水能计算.将я.Ф.普列什珂夫线解图中有关参数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出满足精度要求的简化计算模型,进行多年调节水库水能指标的计算.具体参见本规程附录E及条文说明的附录E 的说明.3.7本条是对梯级开发水电站水能计算中有关问题的规定.梯级开发水电站水能指标的计算应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在具体计算中充分考虑各梯级之间的流量关系影响,包括区间来水,上下游水库补偿调节作用等;流程影响如河道的槽蓄作用等;水位关系如上下游水库电站在各种运行方式情况下的水位衔接影响等.具体计算方法可参见附录F.3.8本条是对小水电站设计保证率选择的规定.小水电站的设计保证率应根据电站占当地地方电力系统的比重,系统中有调节能力的水电站所占比重等因素进行选择.由于小水电站横跨幅度较大且各地情况差异较大,所以不便统一规定小水电站设计保证率的选择,但对于小水电站在当地地方电网中所占比重超过20%,且电网又以水电为主时可按表3.8所示的标准选择水电站的设计保证率.容量较大的水电站因其在电网中处于骨干地位宜取较高的设计保证率.容量较小的水电站可视情况允许取较小的设计保证率.上述各种水能计算方法,各省,市均有现成的计算机软件,可供各单位交流并使用.4负荷预测4.2本条是对负荷预测应提供的成果的规定.负荷预测应提供三个方面的成果.这些成果是进行电力电量平衡,选择电站装机方案,确定供电方式的主要依据.通过负荷预测应提供的成果有:设计水平年的负荷和用电量水平,并用一些特征指标表示;确定设计水平年2~4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日负荷曲线和按月编制的综合年最大负荷曲线和用电量曲线,2~4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日负荷曲线,其代表日的选择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供,需矛盾比较突出的2~4个月份的代表日作为典型负荷日,容量较小的系统可取2个典型日,编制典型日负荷曲线;以及有关参数,如日负荷率,月不均衡率等.4.4本条是对负荷预测方法的规定.由于负荷预测涉及因素多,随机干扰大,因此不能只采用一种方法的预测结果,而应采用几种预测方法进行预测,各种预测方法的预测结果互相校验.一般情况下综合需用系数法和单耗法可作为主要预测方法,这两种方法是本专业应用较多且效果较好,使用简便的方法.4.6本条规定了用电指标和供电指标之间的换算关系.经大量统计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小水电站厂用电率平均在0.5%~1.0%之间,县级电网网损率应取10%~11%.5 装机容量选择及电力电量平衡5.2 本条是对小水电装机容量选择方法与原则的规定.小水电装机容量选择分四种情况进行.5.2.1 并入孤立运行小水电网内的小水电站,由于网内以小水电为主,季节性影响明显,网内消耗小水电季节性电能的能力弱.考虑到小水电目前存在的调节能力普遍偏低,电力电量平衡困难等诸多因素,当电站容量所占系统容量的2%以上时应在全网电力电量平衡的基础上选择装机容量.对于一些占系统容量比重大的骨干电站,则还应在机组部分投产达到设计水平年之间再选择几年进行电力电量平衡,以核定其装机选择的合理性.5.2.2 并入与国家电网联网运行的小水电网的小水电站,比如南方一些省,区具有自供区的县级小水电网的情况.一方面因其小网内以小水电为主要电源,另一方面小网又与国家电网联网,所以其小水电装机容量应在小水电网电力电量平衡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电网吸收电力,电量的能力和经济比较后确定.5.2.3 与水电为主的国家电网并联运行的小水电站,比如南方一些省区国家电网供电区内的水电站,因其与大水电具有类似的丰,枯矛盾,所以,小水电站装机容量的选择应在采用方案比较经济评价确定合理规模的基础上,结合小区域电力电量平衡进行.5.2.4 并入火电为主的国家电网的小水电站因其所占容量比重很小,例如华北,东北等地区与国家电网联网的小水电站,所以其装机容量的选择不必进行电力电量平衡而应采用经济评价中方案比较的方法确定其装机容量.方案比较采用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进行.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是相邻两个比较方案各年净 现金流量差额现值之和等于零的折现率,其表达式为:()()[]()∑=-=∆+---n i t tIRR CO CI CO CI 11201式中 (CI-CO )1 ---投资小(装机小)的方案的净现金流量;(CI-CO )2 ---投资大(装机大)的方案的净现金流量;ΔIRR ---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t ---年序,t (=1,2,…,n )n 为计算期.若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ΔIRR 大于或等于社会折现率I S (=12%),应选装机较大的方案,否则应选装机较小的方案.具体计算时,根据工程特定情况及机组型号,依装机从小到大的顺序选择几个比较方案,并两两进行比较计算,一直到ΔIRR =12%(或接近12%)时为止,选择出最终的装机容量方案.5.3 本条是对微型水电站以及容量较小的水电站装机容量选择的规定.因为小水电容量跨度大,一个小水电网中往往有几十座甚至上百座小水电站,容量较小的水电站在电力电量平衡中选择装机容量难度较大且准确性也不高,所以本规程规定,对于容量较小的小水电站其装机容量选择可以根据电网的不同情况进行适当简化.5.5 本条是关于小水电季节性电量利用的说明.小水电的主要特点就是季节性强,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绝大多数小水电为主的地方电网存在径流式电站所占比例较大,季节性电能难以为电网吸收消化等问题.为了提高小水电的经济效益,在小水电装机容量选择时,允许在工作容量选择的基础上再装设一部分重复容量以利用季节性电能.但应对装设重复容量以利用季节性电能进行充分论证,对当地高耗能负荷(如电石,结晶硅等)的目前情况及长远发展作出分析和评价,并在研究季节性高耗能负荷特性的基础上安装小水电的重复容量.5.6 本条是对系统中水电站群装机容量选择原则的规定.当系统中有若干座水电站同时规划设计时,应将若干个水电站组成的水电站群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分析,发挥各自的长处,克服各自的缺点,以使水电站群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为根据系统分析的观点,单站的最优并不等同于系统群体的最优.在进行系统分析,选择水电站装机容量,并将总容量在各电站间进行最优分配时,其目标函数可选为在满足一定负荷水平(设计水平年)的情况下使水电站群的基建费用和运行维护费用最小.5.9本条是对小水电装机容量构成以及各部分容量选择计算的规定.小水电站装机容量一般由四部分组成,即工作容量,负荷备用容量,事故,检修备用容量及重复容量所组成.对于这四部分容量的计算选择,其工作容量选择可利用系统典型日负荷图及日电量累积曲线进行,即根据电站设计保证率下的保证电能,在日电能累积曲线的横坐标上量取相应的数值,作平行于纵坐标的直线与日电量累积曲线相交于一点,利用该点的位置即可确定出其工作容量.负荷备用和事故,检修备用根据近年来大量小水电站的统计,证明可采用本条规定的数值计算.5.13本条是对水电站设计水平年选择的规定.为便于收集资料,安排计划,小水电站的设计水平年可结合国民经济5年计划选择.对于农村电气化建设中小水电站设计水平年的选择也可按规划达标年份进行选择,对于一些容量较大且有较高调节能力的骨干小水电站,考虑到随着负荷发展,电站在负荷图上的位置将朝着尖峰部分推移,所以其设计水平年宜选完全达到设计能力的年份.大中型水电站一般规定水电站的设计水平年按第一台机组投产后的5~10年选择,考虑到小水电容量较小,小系统长期负荷预测精度难以保证,所以对于骨干小水电站宜按第一台机组投产后的4~7年选择设计水平年. 5.14本条是关于电力电量平衡内容和方法的规定.在电力电量平衡时,其负荷图可采用设计水平年的负荷预测值并根据本规程规定的负荷图编制方法编制的负荷曲线,为了简化分析可不考虑负荷图在不同水文年份的变化情况.而电源出力则应按丰,平,枯三个水文代表年的电源出力情况代表多年平均的电源出力变化情况.丰,平,枯三个水文代表年的频率按 3.10条规定的范围选择,但在枯水年频率的选择中为分析方便,电网枯水年频率与电站枯水年频率应尽可能选为一致.5.17本条是对小水电有效发电量计算的规定,对于容量较大的水电站其有效发电量可通过电力电量平衡确定.有效发电量是能为电网接受的电量,是经济评价决策分析中效益计算的主要依据.对于容量较小的电站进行电力电量平衡有困难,可根据经验确定其有效电量系数和有效发电量.具体可参见《小水电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程》SL 16-92.5.18本条是对有效电量中各种品质电量划分的规定.根据市场经济规律,电力作为一种社会化的商品同样存在"按质论价"的问题.将电站有效发电量划分为:跨季调节电量,调峰电量,可靠电量和季节性电量等四种电量,分别以不同的价格反映工程所付代价以及市场需求满足情况.具体的各种电量划分办法具附录G.因为电站规划时很难对其投产后的负荷变化情况作出确切估计,所以本附录给出的各种电量划分办法也并非十全十美,只是大体反映了电量的"以质论价"问题.6抽水蓄能6.1抽水蓄能电站是一种特殊的水电站,它有发电和抽水两种工况,在系统中调峰填谷,改善系统运行条件.随着经济的发展,对电力供给的可靠性要求愈来愈高,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将愈来愈成为我国中小水电供电区的热点问题,所以将小型抽水蓄能电站的水能指标计算问题纳入到小水电水能设计的范畴已经很有必要.本条是对小水电抽水蓄能电站水能设计应包括内容的规定,在小型抽水蓄能电站水能设计中应对这些内容所包含的各个方面进行论证和分析.另外对于小型抽水蓄能电站的另一种形式,结合小水电跨流域引水,低水头抽水,高水头发电(慈利县赵家垭抽水蓄能电站模式),也应根据电站实际情况按本规程规定进行水能指标计算.6.3本条是对小水电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选择原则和方法的规定.小水电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选择应根据设计水平年电力系统电力电量平衡和抽水蓄能电站水量平衡情况确定.因为抽水蓄能电站的效益主要体现在"调峰填谷"上,所以其装机容量的选择应考虑系统容量构成,有调节能力电站容量所占比例,系统负荷特性等,并结合系统供电的可靠性要求,经济评价分析,机组运行要求等因素综合分析后确定.6.6本条是对小水电抽水蓄能电站年发电量和抽水电量计算的规定.一般情况下其典型年的电量计算对于容量较大的抽水蓄能电站且只在日负荷图上"调峰填谷"时,则应按逐月典型日负荷图进行电量计算,如在周负荷图上"调峰填谷"时,则应按逐月典型周负荷曲线进行抽水,发电电量计算,然后,平均为年电量指标.关于不同水文年份对电量计算的影响,一般可按丰,平,枯三个典型年平均计算.容量较大的抽水蓄能电站还可多选择几个水文代表年,然后取其平均值计算,当结合有常规发电机组,且上,下库有天然径流时应将抽水蓄能与常规发电分开计算.7综合利用7.1本条规定了小水电水能设计的一般原则.在小水电水能设计中应贯彻综合利用,综合治理的原则,并根据其产业政策和经济建设方针,使小水电开发与国土整治,流域开发,生态环境等目标综合考虑,将小水电建设纳入到国民经济建设的整体进行考虑,既符合国家利益,也符合当地利益,既符合长远利益,也符合当前利益.7.2本条是关于综合利用工程的规模确定,各用水目标库容及水量分配原则的规定.对于多目标应用的小水电工程,应根据各目标的用水要求,分清主次,结合径流调节成果,经济特性等确定.具体方法参见其它专业规范和有关参考资料和书籍.8参数选择计算8.1小水电水能设计中参数的选择计算包括保证出力,保证电量,多年平均发电量以及特征水位,输水系统参数,各种库容,水电站的有关设计参数,水轮发电机组的有关参数等.而保证出力,保证电量,多年平均发电量等指标作为水能指标计算的主要指标,其计算方法前面已进行了规定.这里所述的参数选择计算主要指特征水位,水电站设计水头,水轮机安装高程以及输水系统尺寸选择计算等.8.4本条是对水轮机设计水头选择计算的规定.对于引水式水电站因为水头变化幅度相对较小,所以水轮机设计水头宜按加权平均水头选择或略小于加权平均水头.对于河床式水电站因其变化比较复杂,当水头较低时其加权平均水头宜以汛期加权平均水头为主要依据,以免造成汛期发电受阻.对于坝后式水电站则其设计水头宜按略低于加权平均水头选择,以使机组发电时留有一定的余地.需要指出的是,本条规定的水轮机设计水头选择只是一般原则,具体电站设计时因小水电水轮机选择大多套用现有机组品种,尚应根据其具体情况经多方比较确定水电站设计水头.附录E多年调节水库水能简化计算(参考件)附录E是关于多年调节水库电站水能指标计算方法的步骤说明.在多年调节水库的水能简化计算中,有关径流调节计算,包括已知调节流量求多年库容及年库容,皆采用常规算法,前者利用普列什珂夫线解图,后者可采用年调节等流量列表法等方法求得.进行多年调节水库保证出力及多年平均发电量简化计算的关键在于求出电站在多年中的枯水段及多年平均条件下的工作水头,为此就需要求出多年库容在枯水段的平均蓄水量及多年库容的多年平均蓄水量.按照多年径流调节的萨瓦林斯基方法,可以求出多年调节蓄水保证率曲线如图E1所示.E1多年调节蓄水保证率曲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小水电网电能损耗计算导则条文说明目次总则基本规定及方法电网电能损耗计算电能损耗分析降损节能效果计算计算机应用电能损耗管理附录小水电网与大电网相比尚有其特殊性具体表现为基于上述原因也适应于小水电规划设计等工作中涉及的能耗小由于电网线损计算有复杂且工作量较大的特点近年来国内有关部门已在电网电能损耗计算采用计算机方面基本规定及方法基本规定小水电网的电能损耗计算电网元件包括架各元件电能损耗之在计算中只能采取选择代表日计算代表日的电网或元件的电能损耗再折算为整个计算期的电网具体计算方法可以采用均方根正点时刻的电流平方和的方根值作为计算电流但本方法要求具有代表日如果只具备代表日的与均方根电流的等效关系进行简化计算其精度亦可达到全网代表日总的电能损耗可按可变损耗的修正后折算为全网全月的电能损耗量由于小水电网运行方式变化频先计算各月的损耗电量及月电能损耗率再累加为全年的全网电能损耗并按电网总的电能损耗及总的供电电网电能损耗计算以上电网的电能损耗包括线路对于如架空线路采用截面积为的导线时年均电晕损耗电量对电阻损耗电量的百分比估算为当进行月线损计算时及以上的高压小水电网的主要接线图是由以上主变表征电网节点运行状态的节点的注入有功功率按下表定义其节点特性设高压电网有有个节点则节点有或其中牛顿拉夫逊法引入功率不平衡量以极坐标系形式表示式中分解法是对以极坐标形式表示的牛顿拉夫逊法的修正方程结合电力系统的特点进行式中对角元素只应考虑网络不接地支路的导纳的对角元分解法潮流计算的步骤如下给出各节点电压初始值修正节点电压的相角式计算各节点无功功率误差并求得将修正节点电压的幅值及都满足收敛条件即求得节点电压 后即可求得节点注入电流 电能损耗分析小水电网统计电能损耗率是对电网所辖调度范统计电能损耗率统计损耗电量供电量统计损耗电量供电量售电量供电量输入电量输出电量厂供电量发电量厂用电量售电量所有用户的用电量变电站等自用电量其中输入电量系指从网外购入的电量理论电能损耗率理论损耗电量供电量其中理论损耗电量是下列各项损耗电量之和存在的问题降损节能技改方案的方案比较和经济评价决策降损节能效果计算调整电压降损节能效果计算调整电压分为在不改变电压等级情况下小幅这种小范围地调整电压主要电压升高后线路降低损耗的百分数见表表升压后线路损耗降低的百分数注计算机应用因此因为这些遥测量贮存有参数随时间的过程变化记录电能损耗管理管理体制小水电网既是能将小指标管理电能损耗率指标的编制应以电能损耗理论计算值和前几年统计值为基础并根据以下影响电本条是关于按售电构成统计分析电能损耗的规定技术措施本条是小水电网降损节能技术措施的第二个方面即通过合理配置无功补偿装置使无功管理措施附录线路电能损耗计算方法电阻元件上的电能损耗为由于是一随机变量式中由上可知采用均方根电流法计算实际上考虑了计算期的负荷特性当愈小时愈符合客观对于一些难以获得每时段实测资料的情况或为了减少实测工作量可以用计算期平均电流或最大计算期平均电流和均方根电流以及最大电流之间的等效关系为式中又因平均负荷率为所以的表达式代入用均方根电流计算电能损耗的表达式得平均电流最大电流关于负荷曲线形状系数和损失因数图中化和按二阶梯变化负荷曲线的负荷曲线形状系数。
水利水电项目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摘要:经济效益是指水利水电项目在经济层面上所创造的收益和效益,包括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
常用的评价方法包括成本效益分析和投资回报率,它们能够客观地衡量项目的投资回报和经济效益水平。
然而,这些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来确定项目的经济效益和投资回报率。
为了提高水利水电项目的经济效益,需要综合运用这些评价方法,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水利水电;项目;经济效益;分析;评价1水利水电项目经济效益的分析1.1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是评价水利水电项目经济效益的重要方法之一。
它通过对项目的投入成本和产出效益进行比较,以确定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在水利水电项目中,投入成本包括建设投资、运营维护成本等。
建设投资是指项目从规划、设计到建设完工所需的费用,包括工程建设费、土地征用费、设备采购费等。
运营维护成本是指项目建成后,为了保持项目正常运行所需的费用,包括设备维修费、人员工资等。
产出效益包括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
直接经济效益是指项目建成后直接产生的经济效益,如发电收益、灌溉效益等。
间接经济效益是指项目建成后带动的其他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效益,如交通便利度提高、就业机会增加等。
成本效益分析主要是对投入成本和产出效益进行比较计算,以确定项目的经济效益。
一般情况下,如果项目的产出效益大于投入成本,则说明项目具有经济可行性。
1.2投资回报率分析投资回报率是评价水利水电项目经济效益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它用于衡量项目投资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与投资成本之间的关系。
投资回报率的计算公式为:投资回报率=(项目的净现值/投资成本)×100%其中,项目的净现值是指项目的收益减去项目的成本,投资成本是指项目的总投资。
投资回报率越高,说明项目的经济效益越好。
一般来说,如果投资回报率大于某个特定的阈值(如10%),则可以认为项目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1.3影响因素水利水电项目的经济效益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3.1水资源条件:水利水电项目的经济效益与水资源的丰富程度和水质状况有关。
绿色小水电评价标准绿色小水电是指在小水电项目的设计、建设、运营和退役等各个阶段中遵循环境友好、生态健康、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原则的小型水力发电项目。
为了评价绿色小水电项目的实施效果及其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建立起合理的评价标准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套常用的绿色小水电评价标准,供参考。
一、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一)水质保护1.水库建设前后水质变化情况评估;2.小水电工程对河流水质的影响评估;3.河流生态系统对小水电工程的适应性评估。
(二)水土保持1.工程建设期土壤保持措施的实施情况评估;2.水库蓄水期土壤侵蚀情况评估;3.工程运营期水土保持情况评估。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1.损失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评估;2.损害的生物多样性评估;3.保护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估。
(四)气候影响1.推算碳排放量和减排潜力评估;2.工程建设和运营期间的气候适应措施评估;3.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对小水电项目的影响评估。
二、社会影响评价指标(一)就业机会评估工程建设期、运营期和退役期的就业机会数量和质量。
(二)社区发展评估小水电项目对当地社区经济、文化、教育等的贡献和影响。
(三)土地征用和迁移评估土地征用和迁移过程的合理性、公平性和补偿措施的实施情况。
(四)民生影响评估小水电项目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包括供水、用电等方面。
(五)社会责任评估小水电项目对当地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包括公益事业支持和环境保护等。
三、经济影响评价指标(一)投资回报评估小水电项目的投资回报率、资金回收周期等指标。
(二)电网接入评估小水电项目与电网的连接情况和电力出口能力。
(三)电价与购电合同评估小水电项目电价与购电合同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四)运营管理及效益评估小水电项目的运营管理水平、发电效率和经济效益。
四、管理及监测评价指标(一)环境管理体系评估小水电项目是否建立健全的环境管理体系。
(二)环境监测评估小水电项目是否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设施和程序,是否能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问题。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有序开发小水电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的通知【法规类别】环保综合规定【发文字号】环发[2006]93号【发布部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已撤销)【发布日期】2006.06.18【实施日期】2006.06.18【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有序开发小水电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的通知(环发〔2006〕9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保局(厅)、发展改革委:小水电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近年来,各地积极发展小水电,对解决广大农村及偏远地区的用电需求,缓解电力供需矛盾,优化能源结构,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在小水电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少地区也出现了规划和管理滞后、滥占资源、抢夺项目、无序开发、破坏生态等问题。
一些项目未履行建设程序及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即擅自开工建设,施工期间未落实环境保护措施,造成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一些项目在设计和运行中未充分考虑和保障生态用水,造成下游地区河段减水、脱水甚至河床干涸,对上下游水生生态、河道景观及经济生活造成了不利影响。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加强小水电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防止不合理开发活动造成生态破坏,切实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现通知如下:一、做好小水电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依法实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各省级发展改革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本地区小水电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生态状况和经济发展需要,结合生态功能区划,按照“统筹兼顾、科学论证、合理布局、有序开发、保护生态”的原则,组织编制小水电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确定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区域,并按规定程序审批。
要进一步强化规划对小水电建。
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1. 引言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是对水利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科学、客观的经济效益评估的过程。
它是水利工程项目决策和实施的基础,对于保证项目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旨在规范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方法和步骤,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评价对象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对象包括各类水利工程项目,如水库、水电站、输水工程、排水工程等。
评价对象需要具备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能够对水利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产生显著影响。
3. 评价指标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需要考虑多个指标,包括但不限于:•投资效益指标: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
•水资源利用指标:水资源利用效率、供水能力等。
•生态环境影响指标:水质保护、河流生态修复等。
•社会经济效益指标: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等。
评价指标的选择需根据具体的项目特点和评价目的进行确定,并参考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4. 评价方法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下面介绍常用的方法:4.1 静态评价方法静态评价方法主要考虑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包括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指标。
这些指标主要用于评价项目的投资效益,可以较为直观地反映项目投资的回报情况。
4.2 动态评价方法动态评价方法主要通过建立模型,考虑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经济效益变化,分析项目在不同时间段内的综合经济效益。
常用的方法包括动态投资回收期、净现值指数法等。
4.3 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是对评价指标进行灵敏度测试,通过改变某个关键参数的值,观察评价结果的变化情况。
敏感性分析可以帮助评价人员了解不同变量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程度,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4 比较分析比较分析是将同一类型的水利工程项目进行对比,分析其经济效益差异,进而确定最优方案。
比较分析需要考虑多个项目的评价指标,并进行综合评价和对比。
5. 评价步骤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步骤如下:1.收集项目信息:收集项目的设计方案、投资预算和运营管理计划等相关资料,并了解项目背景和目标。
小水电代燃料工程规划编制规程(SL 469-2009)ICS 27.140P 59 SL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SL 469-2009-------------------------------------------------------------------------小水电代燃料工程规划编制规程Specification on Project planning of Substituting Small Hydropower for Fuel2010-01-25发布 2010-04-25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前言本标准根据水利部2008年水利技术标准修订计划安排,按照《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1-2002)制定。
本标准共分10章51条和2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有: ——总则;——基本资料;——代燃料项目区规划;——代燃料电源规划;——代燃料供用电规划;——环境影响分析;——项目管理;——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效益分析。
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利部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发展局本标准主编单位:水利部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发展局湖北省水利厅湖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本标准解释单位:水利部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发展局本标准出版、发行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主要起草人:田中兴邢援越金正鉴李如芳易家庆张从银吴瑕张祖莲关洪林汪富贵任茂昆戴群莉刘振林刘肃王福岭陈昌沛李佐云王甲赵虹邹体峰杜楫林本标准审查会议技术负责人:杨影丹本标准体例格式审查人:窦以松目次1 总则………………………………………………………12 术语………………………………………………………23 基本资料…………………………………………………34 代燃料项目区规划…………………………………………45 代燃料电源规划…………………………………………56 代燃料供用电规划………………………………………67 环境影响分析……………………………………………78 项目管理.........................................................8 9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9 10 效益分析............................................................10 附录A 小水电代燃料电价测算........................11 附录B 小水电代燃料效益分析主要参数 (14)标准用词说明.............................................17 条文说明 (18)1 总则1.0.1 为了规范小水电代燃料工程规划的编制~明确规划编制的原则、目标、主要内容和技术要求~保证规划工作质量~制定本标准。
小水电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程1 总则1.1 本条阐述了制订《水电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程》(下称《规程》)的目的。
其主要依据是:本规程以1985年原水利电力部农电司颁布的州、水电经济评价暂行条例》为基础,以国家计委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以及国家计委和建设部1990年调整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参数》和1993年发布的影子电价为依据,结合我国小水电行业的发展趋势而制定。
旨在促进小水电建设项目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促进电源结构的合理化,对小水电产业政策起导向作用;从而达到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促进小水电事业不断发展的目的。
本《规程》可作为《小型水力发电站设计规范》(GB71—84)有关经济评价的内容,与其配套使用,使小水电建设项目的设计标准化进一步完善。
1.2 本条规定了《规程》的应用对象是小水电建设项目。
按有关规定:小水电是指装机容量25000kW以下水电站及其配套电网的统称。
农村电气化规划系指主要由中、小水电站供电的县级农村电气化规划。
根据国家计委计农经[1992]138号《关于将小水电“以电养电”政策扩大到装机50000kW问题的复函》精神,以及农村水电地区目前已在开发25000一50000kW电站的实际情况,农村水电地区50000kW 及以下容量电站可参照执行。
1.3 本条规定了《规程》的使用范围。
由于小水电范围较广,装机容量及相应的技术要求相差较大,因此《规程》对容量较小的电站允许使用适当的简化方法。
使用《规程》时,可分三种情况:(1)不允许采用简化方法评价的建设项目为装机容量6000kW以上至25000kW的小水电站。
由于此类电站多数是县级电网的骨干电站,投资较多,因此,应按《规程》的规定进行经济评价;对施工期超过三年的6000kW以下电站,由于资金投入时间较长,也不宜简化;施工期长于三年的农村电气化规划项目亦不宜简化。
(2)允许采用适当简化方法评价的建设项目为1000—6000kW的电站和施工期不长于三年的农村电气化规划项目。
小水电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程1 总则1.1 本条阐述了制订《水电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程》(下称《规程》)的目的。
其主要依据是:本规程以1985年原水利电力部农电司颁布的州、水电经济评价暂行条例》为基础,以国家计委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以及国家计委和建设部1990年调整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参数》和1993年发布的影子电价为依据,结合我国小水电行业的发展趋势而制定。
旨在促进小水电建设项目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促进电源结构的合理化,对小水电产业政策起导向作用;从而达到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促进小水电事业不断发展的目的。
本《规程》可作为《小型水力发电站设计规范》(GB71—84)有关经济评价的内容,与其配套使用,使小水电建设项目的设计标准化进一步完善。
1.2 本条规定了《规程》的应用对象是小水电建设项目。
按有关规定:小水电是指装机容量25000kW以下水电站及其配套电网的统称。
农村电气化规划系指主要由中、小水电站供电的县级农村电气化规划。
根据国家计委计农经[1992]138号《关于将小水电“以电养电”政策扩大到装机50000kW问题的复函》精神,以及农村水电地区目前已在开发25000一50000kW电站的实际情况,农村水电地区50000kW 及以下容量电站可参照执行。
1.3 本条规定了《规程》的使用范围。
由于小水电范围较广,装机容量及相应的技术要求相差较大,因此《规程》对容量较小的电站允许使用适当的简化方法。
使用《规程》时,可分三种情况:(1)不允许采用简化方法评价的建设项目为装机容量6000kW以上至25000kW的小水电站。
由于此类电站多数是县级电网的骨干电站,投资较多,因此,应按《规程》的规定进行经济评价;对施工期超过三年的6000kW以下电站,由于资金投入时间较长,也不宜简化;施工期长于三年的农村电气化规划项目亦不宜简化。
(2)允许采用适当简化方法评价的建设项目为1000—6000kW的电站和施工期不长于三年的农村电气化规划项目。
此类项目的简化内容是:施工期的投入简化为均匀投入;假定投产后立即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将生产期的年费用及年收益简化为常数;按折旧费和利润的固定比率折算还贷折旧费和还贷利润等。
经上述简化之后,一般可用公式计算,而省略基本报表。
若项目审批单位或贷款发放单位要求评估逐年偿还能力时,可以同时作出借款还本付息表。
经济评价简化方法的公式见附录A。
(3)允许简化的建设项目。
主要是装机容量小于1000kW的水电站,因此可以简化为采用图表或简易公式计算评价指标。
评价中有效电量采用折减系数,固定资产形成率、年运行费率、折旧费率等采用概化综合指标。
1.4 本条规定经济评价分为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任何小水电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都应进行这两种评价。
两种评价的主要区别是:(1)评价角度不同。
财务评价是从财务角度考察货币的收支盈利情况及还贷能力;国民经济评价是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角度,考察国家付出的代价和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效益。
(2)效益与费用的含义及划分范围不同。
财务评价只计算项目直接发生的效益与费用,因此税金及附加、利息应计入费用;国民经济评价对项目引起的间接效益与费用,即外部效果也要分析;税金及附加、利息等属国民经济内部转移,因此不计入费用。
(3)采用的价格不同。
财务评价中投入、产出均用现行价格。
国民经济评价则采用影子价格。
1.5 本条规定了判别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可行的条件。
经济评价可行是建设项目可行的必要条件。
经济评价以国民经济评价为主,国民经济评价可行而财务评价不可行或不满足还贷要求时,则应在满足财务评价可行或还贷要求下,反算其售电价,称反推电价,并由此提出调整电价的具体建议,或报请上级部门给予能使项目具有财务生存能力的优惠政策,如增加拨款,降低贷款利率等。
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的关系见表1.5。
表1.5 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的关系1.6 本条规定了经济评价必须遵循的原则,即费用与收益(投入与产出)口径对应的原则,《规程》中的收益是指可以用货币定量表示的效益。
效益则是项目产生各种有利影响的总称,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等。
在财务评价计算中投入产出均用现行价格体系为基础的预测价格,因为在经济改革中,价格在年度之间有调整变化。
为了保证计算的准确性,不影响其评价结果,投入产出均用同年统一水平的价格,计入工程筹备期和工程建设期物价变化的影响。
1.7 本条对经济评价的计算期作了规定。
建设项目的计算期分为:建设期、投产期(两者之和称为施工期)和生产期。
建设期和投产期应根据规划设计文件确定。
为了和国家计委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的规定相一致,规定生产期为20年。
小水电工程主要设备和输电线路的折旧年限一般为20年,可作一次性投入,其他折旧年限大于20年的,可在计算期末回收其余值,余值回收按静态法计算。
按国家计委的统一规定,基准年选为项目开始兴建第一年初。
为便于折旧计算,假定投入与产出都在全年末发生。
1.8 本条是对利用外资兴建的小水电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原则规定。
鉴于利用外资的项目不多,因此本《规程》未作具体规定,在经济评价时,可按国家计委关于《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所规定的原则,采用《规程》的计算公式和参数进行经济评价计算。
2 费用计算2.1 本条所规定的项目投资中,包括达到设计效益时国家、集体、企业、个体以各种方式投入的全部费用。
2.2.1 本条规定财务评价时的投资,应和设计文件提供投资相一致。
对发、供电统一计算的建设项目,投资应计入水电站和输电线路的全部投资。
为使投入产出口径一致,其产出应为售电收益。
对只发不供的小水电站,其投资为电站投资。
计算电站的收益,财务评价计算时采用上网电价。
国民经济评价时采用售电影子价格乘售电量为售电总收入,从中减去发、供电环节的年运行费与供电分摊的利润(总利润的30%)后即为发电净效益。
2.2.2 本条所规定的工程造价为建设项目投资减去施工设备、临建工程等施工期末可回收的余值。
因为在规划阶段一般都不作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概算,计算施工期末回收的余值有一定困难,且计算精度要求相对较粗。
因此,《规程》规定在规划阶段可用工程投资代替工程造价。
2.3 本条规定年运行费的计算范围。
《规程》的年运行费是指设计年运行费,不是财会部门成本计算或实际企业年运行费。
本条规定了电站年运行费的两种计算方法:第1种方法是采用已运行多年的同类电站按职工编制定员、工资标准、福利费用、单位千瓦的材料费及其他费用的实际统计资料,经分析后分项计算,然后汇总,由于历史资料的价格与现行价格有差异,必须进行调整,以消除价格变动的影响。
当采用第1种方法确有困难时可采用附录B提供的方法,分项进行计算。
对1000kW以下的水电站允许按单一的年运行费率折算以简化计算。
2.3.2 本条对供电年运行费用的计算作了规定,供电环节的年运行费用是指供电成本扣除折旧费后的费用,即供电经营成本。
财务计算时,对发、供电统一计算的计算项目,其年运行费为所联电网的上一年综合平均单位供电年运行费乘上本电站售电量。
对只发不供的电站不计供电环节的年运行费。
国民经济评价时,对发、供电统一计算的建设项目,供电环节的年运行费以输变电工程财务计算投资与国民经济计算调整投资的比率进行调整。
对只发不供的电站亦应按同样的方法进行调整。
2.4 由于各地对小水电实行了优惠政策,其税收减免程度因地而异,因此本条中对税金不作统一规定,计算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和当地税收政策计算应缴纳的税金及附加。
对没有参加保险的建设项目其保险金也不纳入计算。
在国民经济评价中;税金及附加、保险费为社会内部转移,计算时不予考虑。
2.6 本条对多目标综合利用工程的费用分摊原则和方法作了规定,进行费用分摊的目的如下。
(1)协调各部门的开发要求,选择合理的开发方式、规模及最优组合。
(2)分析确定各受益部门的技术经济指标,对各受益部门作出经济评价和方案选择。
(3)为国家和有关部门编制发展规划、建设计划和安排投资提供依据。
本《规程》规定的分摊方法和结果只作为经济评价的依据,不作为各个部门实际支出费用的依据。
3 效益计算3.1 本条是对建设项目效益的说明。
小水电具有商品经济效益和社会公益的双重效益。
商品生产效益系指发供电收益和综合经营收益。
社会公益系指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宏观效益。
小水电具有群众性、地方性、政策性强的特点,小水电集中的地区多数是经济不发达,大电网供电条件差的老、少、山、边、穷地区,小水电建设对改善当地工农业生产条件,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改善能源结构和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土地、劳力、矿产等资源具有显著作用,在某些地区社会效益的需要可能成为决定建设项目可行的关键。
因此,《规程》规定对社会效益要尽可能作出定量计算,不能定量计算表达的要作出定性评价,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3.2 本条是小水电的主要经济效益——发、供电收益计算的规定。
影响发供电收益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有效电量,小水电设计发电量是按水文水能条件得出的多年平均发电量。
由于径流的年际和年内变化,负荷特性的限制,机组检修、事故停机等的影响,多年实践证明,多数小水电难以达到设计发电量,对电站经济评价影响甚大。
为使评价更接近实际情况,其发电量应根据以上影响因素进行折减,折算后的发电量称为有效发电量。
有效发电量应根据负荷变化特性,本电站在电网内运行位置,通过电力电量平衡,并计入设备检修、事故停机影响后求出。
网损率计算,应以本县电网实际网损率为基础,并考虑在建设期间由于电网建设的日趋合理和管理改进等因素,网损率会有所降低,但采用的综合网损率应不低于l0%。
3.3 本条对不同情况下计算电价选择作了具体规定。
(1)反推电价是指建设项目在满足贷款合同中规定的还贷年限、实际利率等条件下所必须的售电价。
(2)对只发不供的电站当实行新电新价或反推电价时,在初步设计文件中应有并网协议书或相应的文件。
3.4 该条规定了对容量较小水电站的有效电量的简化计算方法。
由于电站容量较小,水文资料及负荷预测的精度较低,进行电力电量平衡有困难,因此在规划及可行性研究阶段可采用简化计算方法。
对于容量在6000kW及以下的电站,其有效电量的计算式为:有效电量=设计发电量×有效电量系数根据全国不同类型的小水电站的设计资料和实际发电量的大量统计分析,得出了各类电站的有效电量系数,见表3.4,可供6000kW及以下的电站在计算有效电量时使用。
如采用值大于此表规定值,则应有充分的论证。
所选用的有效电量系数,可按下式校核,并作适当的调整。
有效电量系数=当地同类电站年平均利用小时数/本电站设计年利用小时数3.5 本条是对小水电建设项目多种经营的收益和费用(即投入和产出)口径和范围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