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原油成品管道工程水保监测
- 格式:doc
- 大小:2.22 MB
- 文档页数:60
安全技术/建筑施工关于防治地质灾害确保油气管道安全的建议近年来,我国油气管道建设面临着有史以来的最佳时期。
继兰成渝成品油管道、西气东输气管道、陕京二线输气管道相继投产之后,西部原油管道即将投产。
目前,兰州--郑州--长沙成品油管道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勘察工作。
与此同时,又有两项宏伟工程将要面世,即是干线加支线长度达7372km的西气东输二线和全长2372km的中缅原油管道正在启动。
此外,还有中俄原油管道、中俄天然气管道、哈萨克斯坦--中国原油管道(二期)和沿海天然气管道也在酝酿建设之中。
看来管道建设方兴未艾。
可以预计,我国输油气管道横贯东西、纵穿南北、交织成网呈现在神州大地上将指日可待。
面对如此大好形势,欣喜之余,不免有些担心,即如何确保油气管道的安全,是一个重大问题。
笔者在中石油管道局工作30余年来,深感地质灾害对于管道安全的威胁,亲身经历过滑坡、泥石流、危岩、采空区和湿陷性黄土等地质灾害,多次造成管道重大事故或危及管道安全,试举几例以引起重视。
一、几起地质灾害事故1、兰州--成都--重庆输油管道响河沟泥石流灾害兰成渝管道响河沟段线路位于甘肃省武山县境内,本段线路沿响河沟敷设,经过极为狭窄的沟谷地段约3km。
河沟两侧山体陡峻,洪水冲刷强烈。
暴雨时各支沟汇流集中,洪水来势凶猛。
2006年8月13日发生一场为近70年来的最大暴雨,形成巨大的泥石流,造成本段管道及伴行路有13处被冲毁,冲毁长度从几十米到几百米不等,出现了多处管道悬空、裸露现象,部分管段的防腐层被损伤,危及管道安全。
中国石油管道公司高度重视,及时组织抢修治理,幸未出现断管、漏油事故。
下步拟彻底治理响河沟泥石流灾害。
2、马家滩--惠安堡--中宁输油管道沿线湿陷性黄土地质灾害马惠宁输油管道,全线经过黄土高原,是我国湿陷性黄土分布最广、湿陷性最强烈、对工程建设危害性最大的地区。
该条管道自上一世纪七十年代末期投产以来,多次出现洪水冲断管道和泵站地基湿陷下沉、房屋墙体开裂事故,每年都要投入巨资用于地质灾害治理。
管线工程水保方案汇报PPT一、引言管线工程是指在地下或地面埋设管道,进行输送流体或气体的工程。
由于管线工程通常需要穿越不同地形和地貌,因此在工程施工中需要采取水土保护措施,保护地下水资源和土壤。
本次汇报将介绍管线工程水保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情况。
二、工程概况1. 工程概述本次管线工程项目位于XX地区,总长度为XX公里,涉及XX个地质灾害点和XX个水土保护区。
主要工程内容包括管线铺设、管道连接、支架搭设等。
工程涉及的管道材料包括XX材质、XX材质等。
2. 环境特点该地区地形多样,包括山地、丘陵、平原等地貌特征。
地下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
同时,该地区还存在地质灾害易发区、水源保护区等特殊环境要素。
三、水保方案制定1. 项目调研在项目开始前,相关工程人员对工程地区的地质、水文、气象等情况进行了详细调研,明确了地质灾害点和水土保护区的位置及范围。
2. 方案制定针对工程地区的特点,制定了水保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水土保护措施:对地质灾害点和水源保护区进行划定,限制施工范围,严格采取防护措施;(2)水资源保护:采取合理的管道敷设方案,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3)土壤保护:保护施工区周围的土壤,减少土壤侵蚀和泥石流的发生;(4)生态修复:对施工期间可能影响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保护。
四、水保方案实施1. 施工前准备在正式施工前,相关工程人员对施工区域进行了清理,清除了可能影响管线工程的障碍物,并进行了认真的地质勘测和水土分析。
2. 施工过程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加强了对水保方案的执行情况监督,指导和培训了施工人员,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严格控制施工区域内的生产活动。
3. 现场监测对施工现场进行了全程监测,保证管线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加大了地下水位、土壤侵蚀、地质灾害等方面的监测频次,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工程施工方案。
五、方案效果评估1. 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的水保方案,有效地保护了地下水资源和土壤,减少了施工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河西走廊——中国的油气管廊作者:王保群来源:《石油知识》 2013年第6期河西走廊是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咽喉,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南北介于南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和北山(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之间,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数十公里,为西北至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形如走廊,称甘肃走廊,因位于黄河以西,又称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不仅是内地通往西部的交通要道,也是我国将西部油气资源输往内地的重要能源通道。
与河西走廊相关的大型油气管道包括:已建成的西气东输、西部原油管道、西部成品油管道、西气东输二线,施工中的西气东输三线,设计中的西气东输四线,前期论证中的西气东输五线、新粤浙天然气管道等8条油气管道。
西气东输西气东输天然气管道是中石油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而建设的国家级重点工程,起于新疆塔里木油田,终止于上海白鹤末站,全长3864公里,管径1016毫米,设计压力10兆帕,设计输量为120亿方/年,后经增输改造至170亿方/年,于2003年建成投产。
西气东输天然气管道是当时国内最长、途径省份最多、地形地貌最复杂、输气量最大、工程投资最高、大型河流穿越最多的天然气管道,该管道将塔里木油田天然气输往东部地区,对改善沿线环境质量,提高沿线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西部原油管道西部原油管道是继西气东输工程之后的又一条能源大动脉。
西起新疆乌鲁木齐市,东至甘肃省兰州市,长1883公里,管径813毫米,设计压力8兆帕,设计输量2000万吨/年,于2007年建成投产。
该管道建成投产后,与中哈石油管道共同组成“西油东送”战略通道,对实现我国能源供应多元化,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西部成品油管道西部成品油管道与西部原油管道是孪生兄妹,均起于乌鲁木齐,终止于兰州市,并且同期建设、同沟敷设、站场合建,长1858公里,管径559毫米,设计压力10兆帕,设计输量1000万吨/年,于2006年建成投产。
该管道的建设对促进新疆、甘肃两省区优势产业的发展,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forums/55251/ShowThread.aspx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design and management of oil pipelines第一章输油管道运输工况(overview of pipeline transportation)§1.1 输油管道概况一、概述管道是石油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石油工业的动脉。
在石油的生产过程中,自始至终都离不开管道。
我们可以把石油的生产过程简单的表示为:原油管成品油管油→计量站→井联合站→转油站→矿场油库→炼油厂→用户矿场油气集输系统长输管道从油井出来的油气通过管道输送到计量站,经过计量后又由管道输送往联合站,在联合站生产出合格的原油,合格原油通过管道和转油站输到矿场油库或外输到管道首站,通过长输原油管道输到炼油厂加工精练,生产出各种产品,通过成品油管道或铁路、公路、水路将各种产品送往用户。
油井至矿场油库部分属于矿场油气集输系统,这属于“油气集输”课程研究的内容。
后面的原油管道和成品油管道属于长输管道的范畴,是本课程要研究的内容。
长输管道是长距离输油管道的简称,它是指流量大,管径大,运距长的自成体系的管道系统。
可简单地表示为:首站→中间站→……→末站收计加加收加加收计发油量压热油压热油量油长输管道总是由输油站和线路组成。
而首战、末站和中间站统称为输油站。
流体沿管道流动过程中要消耗能量,所以沿线要不断地由泵站和热站增加能量,因而要建若干中间站(booster station ,heating station)。
首站(initial station)和末站(terminal)的位置视情况而定。
对于原油管道,首站一般在油田,末站一般为炼厂和港口。
为了保证管道的连续运行,首末站一般建有较大的库容,而中间站一般只设一座旁接油罐或高罐。
用以调节流量的不平衡(旁接油罐流程)或高泄压(密闭流程)。
输油管道一般由离心泵提供压能。
电动机为原动机。
对于加热输送的管道,由于沿程散热,为了保持油品的温度,沿线还要设加热站,所用原料一般为所输原油或渣油。
浅谈成品油管道第三方施工管理对策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成品油管道施工的第三方施工管理对策,提出了一些比较可行的管理措施,以期可以为今后成品有管道第三方施工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成品油;管道;第三方施工;管理一、前言当前,成品油管道第三方施工管理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为了能够提升成品油管道施工的质量,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施工管理方法,确保成品油管道施工的效果和质量。
二、中国成品油管道技术及发展概况目前,全国已逐渐形成了由北到南、自西向东的油气输送管网。
重点管道工程项目是西部管道工程。
成品油管道支线西起乌鲁木齐,东至兰州,全长1840km,设计输量为1000×104t/a,采用全密闭顺序输送工艺。
西部管道建成后,双管输油能力将达到3000×104t/a,管道的自动化程度也将达到国内外一流水平。
中国炼油工业的布局,大体按省、市、自治区建厂,20世纪80年代前生产出的成品油主要依靠铁路(70%)、公路(21%)和水路(8%)运输,管道运输只占运量的1%。
到20世纪末,中国陆上成品油输送管道累计长度仅为3257.2km(是原油管道14254km的0.23%),管道运输量也只占2%。
其中,东北地区556km,占总长度的17.1%;华北地区158km,占4.8%;西北、西南地区—447.3,占44.5%;南部地区541.7,占16.6%;民航管道554km,占17.0%。
到目前为止,中国已建成成品油输送管道37条,其中,100km以上的11条。
(该数据准确吧?)管道输送成品油在未来的发展中是比较经济合理的选择,如将西北成品油运往西南,若采用水路转运,严重加大长江运输负荷。
若采用铁路运输,会给陇海线、宝成线造成很大的货运压力。
因此,在中国铁路油运已经饱和的情况下,管道运输成为实施“西油东送”的必然选择。
使西部丰富资源与东部市场有效对接,就能形成中国“西油东送、北油南调”的庞大石油供应网络格局。
采用管道运输具有方便、快捷、安全、环保、路程短,油品挥发少,受地区地质灾害(如泥石流、山体滑坡、隧道塌方、洪水等堵塞道路)影响比较小,运输成本低等优势。
百色-昆明成品油管道工程四标段质量管理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编制单位:江苏石油勘探局油田建设处百色-昆明成品油管道工程项目部二〇一二年七月目录1 质量承诺 (2)1.1工程保修承诺 (2)1.2工程保修承诺 (2)1.3保修措施 (3)2 质量方针及目标 (3)2.1 质量方针 (3)2.2 本工程质量目标 (3)3体系文件及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4)3.1体系文件 (4)3.2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6)4 质量责任 (6)4.1 项目经理 (6)4.2 项目总工程师 (6)4.3 项目副经理 (7)4.4 项目控制层 (7)4.5 施工机组 (7)5 质量检测及控制程序 (7)5.1 测量放线 (7)5.2 施工作业带清理和施工便道修筑 (7)5.3 材料验收 (8)5.4 冷弯管制作 (8)5.5 防腐管的运输和保管 (8)5.6 布管 (8)5.7 管沟开挖 (8)5.8 坡口加工和管口组对 (9)5.9 焊接与检验 (9)5.10 现场防腐补口、补伤 (10)5.11 管道下沟与回填 (10)5.12 清管、试压、干燥 (11)5.13 附属工程施工 (11)5.14 穿越工程 (12)6 质量控制点 (12)6.1工序质量控制要素 (12)6.2质量控制要点 (17)7 质量监督与检查 (18)7.1 内部质量监督与检查 (18)7.2 配合业主、监理、第三方的质量监督与质量检查 (19)8 现场文明施工 (20)8.1 现场文明施工要求 (20)8.2 现场文明施工组织 (20)9 创国家优质工程 (21)9.1 创优目标 (21)9.2 创优管理 (21)9.3 创国家优质工程 (22)9.4 创优保证措施 (23)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各项工作的质量是工程项目建设的关键。
为了实现工程施工的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益的目标,根据GB/T 19001-2000 idt 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及本处的质量管理系统文件,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百色-昆明成品油管道工程四标段的质量管理系统。
古浪监测点阶段性工作总结1、监测项目区概况1.1 沿线自然地理概况2.2监测工作开展情况监测点位于古浪县域东北30km处土门镇监测人员测量土壤侵蚀量八步沙开发区省道308线南侧(E:103°07′21″,N:37°38′31″,海拔高度1720m)古浪县水保站自2005年7月底参加在新疆召开的“西部原油成品油管道工程水土保持监测研讨会”以来,对该项目十分重视,成立了水土保持监测小组,指定专人负责监测工作,但因确定的观测样区处直到2005年12月底才完成土方回填,期间我们主要针对调查样区进行观察,观测样区于2006年1月5日建成,在监测小区布设标桩50根(对照区18根,小区32根),布设间距4m×4m,并树立“西油东输工程古浪水土保持监测小区”标志碑一块,每月对小区监测两次。
目前调查样区工程土方已全部回填平整,附近管线所经过的耕地也已覆土并耕种。
3、监测内容与方法3.1监测内容:(1) 地势地貌:包括地貌类型区、小地形和地面坡度组成两个方面。
(2) 地面组成物质:主要指土壤的主要母质、母岩。
(3) 植被状况:包括林草植被的分布、面积、种类、群落、生长情况和演变等。
(4) 降雨情况:包括典型地段年降雨量、降雨的季节分布和暴雨或产流降雨情况;当年降雨情况。
(5) 风沙气象状况:主要包括年大于5m/s的风速日数、持续时间、常年风向分布、沙尘日数、各级风速频率和当年风沙情况。
(6) 水土保持设施和质量:各项治理措施的开展面积和保存情况、各类水土保持工程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水土流失治理度。
(7) 水土流失总体状况:指重点地段侵蚀强度和分布及面积。
(8) 土壤侵蚀形式:分为水蚀、风蚀以及重力侵蚀。
(9) 土壤流失量:通过土壤剥蚀深度换算出土壤侵蚀量。
(10) 水土保持(设)措施:包括水保工程的种类、面积、个数、规格和保护与维修情况等。
(11) 水土流失的重大危害。
3.2监测方法对观测样区计划采用标桩法实施监测,平均每半月监测一次。
对于调查样区我们通过拍摄照片、现场描述等工作,观察工程进展、样区的变化、地表的恢复等情况。
4、阶段性监测成果4.1 阶段性成果及其统计2006年1月5日至1月20日,扰动区侵蚀量为8049吨/km2·15天,对照区侵蚀量为7920吨/km2·15天。
2006年1月20日至2月7日,扰动区侵蚀量为10163吨/km2·18天,对照区侵蚀量为2530吨/km2·18天。
2006年2月7日至2月22日,扰动区侵蚀量为8946吨/km2·15天,对照区侵蚀量为6078吨/km2·15天。
2006年2月22日至3月9日,扰动区侵蚀量为5249吨/km2·15天,对照区侵蚀量为5152吨/km2·15天。
2006年3月9日至3月21日,扰动区侵蚀量为16845吨/km2·12天,对照区侵蚀量为10560吨/km2·12天。
2006年3月21日至4月13日,扰动区侵蚀量为20573吨/km2·22天,对照区侵蚀量为12650吨/km2·22天。
2006年4月13日至4月26日,扰动区侵蚀量为12375吨/km2·13天,对照区侵蚀量为20780吨/km2·13天。
2006年4月26日至5月12日,扰动区侵蚀量为8250吨/km2·16天,对照区侵蚀量为13716吨/km2·16天。
2006年5月12日至5月29日,扰动区侵蚀量为6275吨/km2·17天,对照区侵蚀量为6187吨/km2·17天。
2006年5月29日至6月11日,扰动区侵蚀量为4764吨/km2·13天,对照区侵蚀量为4721吨/km2·13天。
2006年6月11日至6月26日,扰动区侵蚀量为5533吨/km2·15天,对照区侵蚀量为5473吨/km2·15天。
2006年6月26日至7月5日,扰动区侵蚀量为3310吨/km2·9天,对照区侵蚀量为3263吨/km2·9天。
2006年7月5日至7月25日,扰动区侵蚀量为7373吨/km2·20天,对照区侵蚀量为7260吨/km2·20天。
2006年7月25日至8月9日,扰动区侵蚀量为5528吨/km2·15天,对照区侵蚀量为5454吨/km2·15天。
4.2 阶段性成果分析以上数据表明:3、4月份侵蚀量较大,3月份平均风速为2.9m/s,4月份平均风速为3.3m/s;2月份侵蚀量较小,平均风速为2.7m/s,且2月份降雪量达到25.3mm,有效的保护了地表土壤免受侵蚀。
3、4月份扰动区侵蚀量是对照区侵蚀量的近两倍,该管道工程对当地的水土流失影响较大。
5-7月份降雨量明显增加,植被覆盖度提高,监测小区周围已经设立了草方格沙障,侵蚀量降低。
扰动区对照区5、存在的问题(1) 监测方法有待改进。
目前我们所用的标桩法测定采用的标桩的水泥桩,水泥桩断面大,对风向的影响也较大,常会在桩的根部形成涡流,掏蚀标桩根部,对监测数据影响很大。
建议测量点至少要距离标桩根部30cm以外。
(2) 测量精度需要提高。
监测区土壤为砂壤土,在测量过程中不论是采用直尺、钢尺还是铝合金塔尺,当尺子的顶端接触土壤表面时很容易造成土壤表面变形,这就给测量数据带来的偏差,且偏差至少在1mm以上。
测量数据如果相差1mm,所得到的侵蚀量将相差1650吨/km2。
(3) 监测设备落后。
由于经费不足,监测设备落后并且单一,监测结果不能够客观地从动态角度反映水土流失的发生与发展,只能从一段时期内土壤高程的变化量静态地分析土壤侵蚀量,而土壤的实际侵蚀量可能要远远大于该分析值。
6、管道工程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该管道工程在古浪县境内扰动面积为443.58hm2,其中临时占地面积399.24 hm2;永久性占地44.34 hm2。
损坏各类水土保持设施面积为426.19hm2,其中草地133.13 hm2;耕地287.21hm2;林地5.85hm2。
管道工程对耕地的影响较小(完成回填后的耕地现已耕种,近几年内会有减产),而对北部风沙区的草地和林地影响较大,由于工程建设扰动和损坏了原地貌与植被,导致风沙蔓延,影响了公路、铁路的安全运行和农业生产与人民生活,草场退化、土地沙化,一些通过多年治理而形成的固定和半固定沙丘又重新复苏,变成了流动沙丘,风蚀强度明显增大。
7、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情况已建成的沟道防护工程已埋设的草方格沙障目前在古浪县境内输油管道部分的沟道防护工程及风沙区的草方格沙障埋设已大部分完工,但植物措施尚未实施。
管道伴行路目前仍在施工当中,取土场、弃渣场还没进行任何防护措施,水土保持工程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水保工程设计不尽合理,如部分排水设施设计不合理。
如下图所示,该段管护道路两侧的排水沟没有将降水排入沟道内,而是排入了农田,当降水进入农田后,管道部分回填土发生沉陷而形成了一条水沟,水沿这条水沟下流并将管道上面的回填土冲走,致使管道及光缆外露。
伴行路排水沟将水排入回填土冲走,致使管道及光缆外露埋有输油管道的农田内2、有乱弃乱倒现象,特别是管道施工当中在马家磨河河道内任意堆放大量弃土,侵占河道。
管护道路施工当中在事先没有设臵挡墙的情况下在沟道边堆积大量的弃土,这些弃土若遇洪水都极易发生水土流失。
另外到目前还没有批复的弃渣场,现有的弃渣场既没有整平,也没有采取任何水土流失防止措施。
马家磨河河道内有大量弃渣沟道边的弃土场没有任何防护措施3、工程施工断面部分边坡削坡不规范。
按照设计要求,边坡高度小于8m时,采用直线削坡,削坡应在1:1-1:0.75之间;若边坡高度大于8m,采用阶梯形削坡,削坡应在1:1-1:0.75之间,每一阶小平台宽度为1.5m,并修筑截水沟。
坡脚与排水沟之间要留1m宽的碎落台。
但在实际施工当中,部分路段削坡坡度大于设计要求,在边坡高度大于8m的地方也没有采取阶梯形削坡,更没有截水沟,在坡脚与排水沟之间也没有碎落台。
因削坡坡度较大,已造成滑坡因没有截水沟边坡冲蚀严重附表:野外观测成果表(2006年1月-2006年8月份按照实施细则规定监测频次相应指标的监测记录)气象资料统计表(2005年7月-2006年7月,由当地气象站查得)表A 地形地貌和地表组成物质监测成果表监测样点名称:古浪调查人:吴圣堂、李世忠、杨永盛填表时间:2006年3月15日表B 植被监测成果表监测样点名称:古浪B1:乔木层调查人:填表时间:年月日调查人:吴圣堂、李世忠、杨永盛填表时间:2006年3月15日调查人:吴圣堂、李世忠、杨永盛填表时间:2006年3月15日表C 降雨监测成果表监测样点名称:古浪调查人:吴圣堂、李世忠、杨永盛填表时间:2006年3月15日表D 风沙气象监测成果表监测样点名称:古浪调查人:填表时间:年月日表E 水土保持设施(措施)监测成果表标段:十二标段调查人:填表时间:年月日E1:典型护坡工程特征地点:调查人:填表时间:年月日E2:土地整治工程特征地点:调查人:填表时间:年月日E3:拦渣工程地点:调查人:填表时间:年月日调查人:吴圣堂、李世忠、杨永盛填表时间:2006年1月5日调查人:吴圣堂、李世忠、杨永盛填表时间:2006年1月5日调查人:吴圣堂、李世忠、杨永盛填表时间:2006年1月20日调查人:吴圣堂、李世忠、杨永盛填表时间:2006年1月20日调查人:吴圣堂、李世忠、杨永盛填表时间:2006年2月7日调查人:吴圣堂、李世忠、杨永盛填表时间:2006年2月7日调查人:吴圣堂、李世忠、杨永盛填表时间:2006年2月22日调查人:吴圣堂、李世忠、杨永盛填表时间:2006年2月22日调查人:吴圣堂、李世忠、杨永盛填表时间:2006年3月9日调查人:吴圣堂、李世忠、杨永盛填表时间:2006年3月9日调查人:吴圣堂、李世忠、杨永盛填表时间:2006年3月21日调查人:吴圣堂、李世忠、杨永盛填表时间:2006年3月21日调查人:吴圣堂、李世忠、杨永盛填表时间:2006年4月13日调查人:吴圣堂、李世忠、杨永盛填表时间:2006年4月13日调查人:吴圣堂、李世忠、杨永盛填表时间:2006年4月26日调查人:吴圣堂、李世忠、杨永盛填表时间:2006年4月26日调查人:吴圣堂、李世忠、杨永盛填表时间:2006年5月12日调查人:吴圣堂、李世忠、杨永盛填表时间:2006年5月12日调查人:吴圣堂、李世忠、杨永盛填表时间:2006年5月29日调查人:吴圣堂、李世忠、杨永盛填表时间:2006年5月29日调查人:吴圣堂、李世忠、杨永盛填表时间:2006年6月11日调查人:吴圣堂、李世忠、杨永盛填表时间:2006年6月11日调查人:吴圣堂、李世忠、杨永盛填表时间:2006年6月26日调查人:吴圣堂、李世忠、杨永盛填表时间:2006年6月26日调查人:吴圣堂、李世忠、杨永盛填表时间:2006年7月5日调查人:吴圣堂、李世忠、杨永盛填表时间:2006年7月5日调查人:吴圣堂、李世忠、杨永盛填表时间:2006年7月25日调查人:吴圣堂、李世忠、杨永盛填表时间:2006年7月25日调查人:吴圣堂、李世忠、杨永盛填表时间:2006年8月9日标桩法测定土壤流失量登记表(扰动区)调查人:吴圣堂、李世忠、杨永盛填表时间:2006年8月9日2005年7月“西部原油成品油管道工程” 水土保持古浪监测点气象统计表2005年8月“西部原油成品油管道工程” 水土保持古浪监测点气象统计表2005年9月“西部原油成品油管道工程” 水土保持古浪监测点气象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