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999.00 KB
- 文档页数:19
练习1 必修二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一、单项选择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世界人口迅猛增长,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是因为生活水平的提高B. 是因为医疗卫生条件改善C. 国际环境相对动荡D. 科技进步读右图人口增长示意图, 完成2-3题。
2. 与当前德国人口再生产状况相符的类型是()A. ①B. ②C. ③D. ④3. 下列关于④类国家人口问题的正确叙述是()A. 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老龄人口多B. 青壮年劳动力过剩, 就业压力过重C. 人口素质偏低, 教育压力过大D. 经济发展的速度降低, 生活水平提高缓慢4. 欧洲不少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处于低速增长阶段, 带来的后果是()①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 世代交替减缓②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很短, 世代交替加快③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 劳动力不足④人口年龄结构呈青年型, 劳动力就业困难A. ①④B. ①③C. ②③D. ②④右图反映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回答5-6题5. 其中处于人口高增长阶段的国家是()A③ B② C① D④6. 当今世界, 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类型类似于()A③ B② C① D④下表是X、Y两国人口数据表, 分析并完成7-8题。
7. 具有X国人口状况特征最多的国家分布于()A. 欧洲B. 大洋洲C. 非洲D. 北美洲8. Y国最有可能分布在()A. 欧洲B. 大洋洲C. 非洲D. 北美洲9. 有关人口老龄化问题叙述不正确的是()A.发达国家普遍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问题B.人口老龄化会导致社会劳动力的不足C.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问题D.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可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不利影响读右图“世界不同生产力水平国家人口增长图”, 回答10题:10.图中A类国家人口再生产的特点是( )A.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B.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C.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D.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11.右图表示四个国家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A. AB. BC. CD. D12. 目前欧洲的德国、匈牙利等国人口连续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 社会经济发展缓慢, 就业机会很少B.人口老龄化严重, 青壮劳力缺乏C. 政府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D. 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读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 完成13—14题4313. 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间为()A. 1B. 2C. 3D. 414.下列各国中, 人口发展状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 A.埃及B.中国C.新加坡 D.德国一、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二、综合题1. 读下面人口增长模式图, 回答有关问题:(注:图中细实线为出生率, 粗实线为总人口变化趋势, 点线为死亡率)(1)请在图上画出自然增长率曲线图(2)第一阶段的人口增长模式为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是: 且波动较大, 人口增长处于相对或状态。
第三节《中国的人口》习题一、选择题1.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达到()亿亿亿亿2.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南多、东北少B.东北多、西南少C.东南多、西北少D.西北多、东南少3.我国省级行政单位中,人口数量居前三位的是()A.豫、鲁、川B.京、津、沪C.青、藏、宁D.苏、皖、湘4.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行政区是()A.新疆B.西藏C.甘肃D.青海5.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A.城镇人口比重大、农村人口比重小B.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C.我国人口平均密度小于世界人口平均密度D.我国东部人口密度小于西部人口密度6.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在我国各省中,四川、河南、山东是人口最多的三个省B.从我国人口增长图看,人口增长大体上是直线上升的C.尽管我国人口多,但土地面积大,所以人日密度并不高D.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每年仍约增长1200万人7.以下有关我国人口增长的正确叙述是()A.人口增长速度回升快B.人口开始减少C.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在减少D.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仍然很多8.下列有关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有()A.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B.我国东部人口密度大,西部人口密度小C.我国城乡人口密度都在每平方千米134人以上D.我国平均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千米134人以上9.下列四组国家中,人口全部超过1亿的是()A.日本、印度、朝鲜B.中国、美国、孟加拉国C.巴西、阿根廷、墨西哥D.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埃及10.下列省区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A.山东B.青海C.云南D.福建11.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于旧中国人口出生率低,因此人口增长缓慢B.由于旧中国人口死亡率高,因此人口增长缓慢C.由于新中国人口死亡率低,而出生率长期较高,因此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D.由于新中国经济、文化发展迅速,因此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12.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四省区,面积占全国的一半,人口仅占全国的五分之一B.我国东部地区面积不及全国的一半,而人口占全国的94%C.我国东部地区人口稀少而西部地区人口密集D.江苏、台湾人口密度高达500人/平方千米以上13.有关我国人口的正确叙述是()A.提高人口素质有利于控制人口增长B.我国人口素质已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C.控制人口增长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D.我国已实现了高等教育全民化二、填空题:1.人口数量的增长,要同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相适应。
《第三节中国的人口》习题1、我国人口最少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简称是()A、新B、澳C、内蒙古D、青2、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A、四川省B、山东省C、河南省D、广东省3、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A、盆地多,高原少B、东南多,西北少C、西南多,东北少D、城市多,农村少4、我国东部人口稠密的自然原因是()A、地形多种多样B、气温高,适合人类生存C、城镇多,交通便利D、耕地多,气候适宜5、以下有关我国人口增长的正确叙述是()A、人口增长速度回升快B、人口增长速度下降,增长数量减少C、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在减少D、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数量仍然很大6、有关我国人口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分布相对均匀B、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西藏自治区C、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D、黑河——腾冲一线是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7、按人口密度计算,下列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不属于我国人口密集区的是()A、上海B、香港C、四川D、新疆8、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原因是()A、自然灾害频繁,死亡率明显上升B、战争频繁,死亡率明显上升C、政策宽松,出生率上升D、实行计划生育,出生率明显下降9、我国人口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A、人口居住地的自然条件有较大的改变B、经济文化的发展,医疗卫生条件的明显改善C、商业贸易活动日益频繁D、社会劳动力需求大幅度增加10、目前,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有()A、青少年比重太低B、人口基数太大C、人口素质下降D、城镇人口比重过高沁园春·雪 <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下表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与2000年第五次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变化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性别比为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目)。
1.从表中可以得出,在各类人口中,绝对数增长最多的是A.城市人口 B.女性人口C.老龄人口 D.流动人口2.下列关于近10年来我国人口的变化特点中,叙述正确的是A.男性人口数量在减少 B.流动人口的增长速度最快C.人口结构在不断优化 D.人口自然增长率总体偏高下图为1950~2010年世界及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人口变化过程。
根据相关知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有关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A.1950~2010年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B.1950~1970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C.195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不变D.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4.图中代表北美洲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表为某国不同年份人口增长变化比较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5.根据人口增长特点变化的一般规律,表1所示①、②、③、④四年份的先后顺序最有可能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④、③、②、①D.③、①、②、④6.目前该国A.外迁人口增多B.少年儿童比重降低C.老龄化趋势减缓D.社保负担减轻图示意4个国家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7.图示四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A.①B.②C.③D.④8.图示四国中30—39岁人口数量从少到多依次是A.①③④②B.②④③①C.④②③①D.①②③④图为南亚地形图,读图并结合表1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9.印度耕地面积比中国大是因为印度比中国:①国土面积大②平原面积大③低海拔面积比重大④水热丰富区面积比重大A.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0.分析表1可得出,2012年中国比印度:A.净增加人口数量少 B.0—14岁人口数量多C.老龄化严重 D.城市人口数量少生育率指育龄妇女的实际生育水平或生育子女的数量。
人口分布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国家的人口分布最均匀?A.日本B.中国C.俄罗斯D.印度答案:A.日本2、下列哪个地区的人口分布最密集?A.沙漠地区B.雨林地区C.山区D.平原地区答案:D.平原地区3、下列哪个因素对人口分布影响最大?A.气候B.土壤C.自然资源D.政治和经济因素答案:D.政治和经济因素二、简答题1、简述人口分布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答案: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情况,影响因素包括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等。
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土壤、水资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交通状况等,政治因素则包括政府政策、战争等。
2、举例说明世界和中国的人口分布特点。
答案:世界人口分布呈现出不均匀的特点,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和沿海地区,而内陆和干旱地区的人口分布较少。
中国的人口分布也呈现出不均匀的特点,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尤其是沿海地区,而西部地区的人口分布较少。
同时,城市人口数量较多,农村人口数量较少。
3、如何通过人口分布图来分析人口分布特点?答案:人口分布图是反映人口分布情况的地图,通过分析人口分布图,可以了解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密度和分布情况。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看人口集中程度的差异;二是看人口的稠密和稀疏地带;三是看人口的移动和趋向;四是看人口的城乡构成。
广东省,作为中国南方的经济大省,人口数量众多,其人口分布情况一直备受。
本文将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对广东省的人口分布进行详细分析。
从总体上看,广东省的人口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
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等城市,由于经济发展较为集中,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聚集,因此该地区的人口数量占据了广东省总人口的近六成。
粤东、粤西、粤北等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因此人口分布较为稀疏,其中粤北地区的总人口仅占广东省总人口的约四分之一。
从人口增长率来看,广东省的人口增长速度整体上呈现出放缓的趋势。
地理人口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是:A. 中国B. 印度C. 美国D. 巴西2. 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是:A. 孟加拉国B. 新加坡C. 马尔代夫D. 中国3. 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影响人口增长?A. 出生率B. 死亡率C. 婚姻率D. 迁徙率4. 人口老龄化现象最为严重的国家是:A. 日本B. 德国C. 韩国D. 美国5. 人口普查的目的是:A. 统计人口数量B. 研究人口结构C. 政府制定政策D. 了解社会经济状况二、判断题1.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人口数量减去死亡率。
2. 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3. 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的人口数量。
4. 人口迁移会造成人口结构的变化。
5. 人口老龄化是由于生育率下降和寿命延长引起的。
三、简答题1. 解释人口结构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2. 分析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 解释人口老龄化的原因,并探讨应对措施。
4. 介绍一种统计人口数量的方法。
5. 解释人口密度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四、综合题请根据所学地理知识,结合亲身经历或观察,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以以下要点为基础,写一篇200字以上的文章:1. 介绍该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情况。
2. 分析该国家或地区人口结构的特点。
3. 根据人口结构特点,分析该国家或地区可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4. 提出合理建议,解决该国家或地区可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注意:文章应结构完整,语句通顺,逻辑清晰,段落间过渡自然。
初三地理二轮复习人口-练习题1 / 13人口一、单选题1. 十八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全国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重要决策,下列关于“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主要是为了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B. 会大大加快我国人口的增长速度C. 会带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D. 可有效提升我国人口的素质2. 目前,我国在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基础上,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一人口生育政策的转变,有助于减缓的人口问题是( )A. 人口分布不均B. 人口素质低C. 人口基数大,增长快D. 人口老龄化3. 有关我国人口说法错误的是( ) A. 老龄化是目前面临的新的人口问题B. 基数大、增长快仍是人口的基本特征C. 人口减少,实施“全面二孩”政策D. 交通拥挤,就业、就学困难依然存在4. 下图为“我国人口增长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图示时期中,我国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A. 1764年~1840年B. 1840年~1949年C. 1949年~1982年D. 1982年~2005年5.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分别是()A. 印度俄罗斯B. 俄罗斯中国C. 中国中国D. 加拿大中国6.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A. 漠河—腾冲线B. 漠河—昆明线C. 黑河—腾冲线D. 黑河—昆明线7.造成我国东、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差异的自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 西部地区气候温暖湿润B. 西部地区河流密布,水资源丰富C. 东部地区地形崎岖,以高原、山地为主D. 东部地区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水源充足8.读“我国人口资料图”,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错误的是()A. 1982年以后,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变缓B. 我国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增加,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C. 目前我国每年的新增人口数量仍然很多,今后不需再实行计划生育D. 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有利于缓解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现象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东多西少B. 福建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C. 漠河-腾冲一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分界线D. 平原、盆地人口少,高原、山地人口多初三地理二轮复习人口-练习题2016年我国春运期间最拥挤的十大火车站依次是上海虹桥站、广州南站、上海南站、北京站、杭州东站、深圳北站、苏州站、北京南站、苏州园区站。
(完整版)六年级应用题:人口统计问题习
题【七篇】
人口统计问题题一
某小镇有6000人,其中男性占总人口的40%,女性占剩下的60%。
请计算该小镇男性和女性的人数各为多少。
人口统计问题题二
某国有8000万人口,其中老年人占总人口的20%,青年人占总人口的30%。
请问该国老年人和青年人的人数分别为多少。
人口统计问题题三
某城市有人,其中男性和女性的比例为3:5。
请计算该城市男性和女性的人数各为多少。
人口统计问题题四
某地区总人口为人,其中男性和女性的比例为2:3。
请问该地区男性和女性的人数分别为多少。
人口统计问题题五
某省有6000万人口,其中男性占总人口的45%。
请计算该省男性的人数。
人口统计问题题六
某市的总人口为人,其中男性和女性的比例为2:5。
请问该市男性和女性的人数分别为多少。
人口统计问题题七
某县有4000人,其中男性和女性的比例为1:4。
请问该县男性和女性的人数分别为多少。
以上是六年级应用题中关于人口统计的七道题目。
希望能帮到你!。
地理人口试题一、选择题1.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A. 印度B. 中国C. 美国D. 巴西2. 下列哪个国家是人口最稀少的?A. 冰岛B. 澳大利亚C. 加拿大D. 南极洲3. 下列哪个地区人口密度最高?A. 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B. 亚洲东南沿海地区C. 欧洲中部地区D. 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4. 以下哪个国家拥有世界第二大人口?A. 美国B. 印度C. 印度尼西亚D. 巴西5. 下列哪个国家人口年龄结构最为年轻?A. 日本B. 意大利C. 加拿大D. 南非二、填空题1. 人口密度的计算公式是:总人口数 / ()。
2. 世界上最大的人口聚集地是()。
3. 中国的人口政策从1979年开始实行的是()。
4. 人口性别比指的是100个女性对应的男性数量,通常用()来表示。
5. 人口迁移中,从城市迁移到农村的现象叫做()。
三、解答题1. 简述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包括自然增长率、迁移和社会发展等。
自然增长率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异,而迁移是指人口在不同地区间的流动。
社会发展也会对人口增长产生影响,例如卫生条件的改善、教育水平的提高等都会影响人口的增长。
人口增长对社会经济有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人口增长可以带动经济发展。
增加的人口可以提供更多的劳动力,促进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
其次,人口增长对社会福利和医疗保健需求提出了更多的挑战。
增加的人口数量也需要更多的社会资源来满足基本需求,如住房、教育、医疗等。
此外,过快的人口增长可能导致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恶化,给可持续发展带来隐患。
2. 请简述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及其对人口结构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也被称为"独生子女政策",从1979年开始实施,并于2016年改为"全面二孩政策"。
该政策旨在控制中国庞大的人口数量,以缓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
七年级上册地理人口专项练习题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1. 人口最多的大洲是()A. 亚洲B. 欧洲C. 非洲D. 美洲2. 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是()A. 中国B. 印度C. 美国D. 俄罗斯3. 人口稀少的洲是()A. 欧洲B. 非洲C. 南极洲D. 大洋洲4. 我国人口最多的城市是()A. 北京B. 广州C. 上海D. 深圳5. 以下哪种人口密度最大?A. 沙漠地带B. 山区C. 草原D. 平原第二部分填空题1. 人口数量和人口分布的空间变化称作________。
2. 世界人口数量从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剧烈增长,这一时期也被称作人口________。
3. 我国古代最早的人口普查可以上溯至________年。
4. 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婚姻率等指标是人口________的指标。
5. 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________率。
第三部分简答题1. 请简述人口数量和人口质量的概念。
2. 请说明我国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影响。
3. 请简述人口老龄化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影响。
4. 请解释人口迁移的概念,以及人口迁移的原因。
5. 请简述人口控制的措施及其影响。
第四部分计算题1. 如果一座城市的人口是 40 万,土地面积是 20 平方千米,该城市的人口密度为多少?2. 如果某个国家的总人口是 2 亿,出生率是每千分之 15,死亡率是每千分之 7,求该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第五部分综合题某个城市的人口数量为 24 万,出生率为每千分之 18,死亡率为每千分之 7。
假定这座城市的人口增长呈指数增长,问该城市在10 年后的人口数量是多少?人口密度是多少?。
人口学基础知识试题1. 试题一:选择题1. 人口学的定义是:a. 研究人口数量变化的学科b. 研究人口结构和特征的学科c. 研究人口迁移和流动的学科d. 以上都是2.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a. 出生率b. 死亡率c. 婚姻率d. 迁移率3. 人口增长率的计算公式是:a. (出生率 + 迁入率) - (死亡率 + 迁出率)b. (出生率 + 迁出率) - (死亡率 + 迁入率)c. (出生率 + 死亡率) - (迁入率 + 迁出率)d. (出生率 + 死亡率 + 迁入率) - 迁出率4.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人口结构和特征的主要因素?a. 年龄结构b. 性别比例c. 教育水平d. 职业分布5.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引起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主要原因?a. 就业机会b. 教育机会c. 政府政策d. 社会福利2. 试题二:填空题1. 人口密度的计算公式是人口数量除以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是指在特定时期内,每千人中新生儿的数量。
3. __________________是指在特定时期内,每千人中死亡人数的数量。
4. __________________是指人口中男性和女性的比例关系。
5. 人口迁入率的计算公式是迁入人口数量除以_________________。
3. 试题三: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趋势。
2. 请解释人口结构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 请解释人口迁移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4. 简要说明人口学的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4. 试题四:论述题请结合实际案例,论述人口变化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谈论人口数量变化、人口结构变化以及人口迁移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
5. 试题五:应用题假设某国的出生率为每千人中4人,死亡率为每千人中2人,迁入率为每千人中3人,迁出率为每千人中1人。
请计算该国的人口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率。
(文章结束,可以适当增加文字,进行排版美化,注意语句通顺和流畅度。
初中地理人口统计综合计算题题目:某国A地区的人口统计数据如下:请根据上述数据回答以下问题:1. 2000年和2015年的总人口分别是多少万人?2. 2000年到2015年的总人口增长了多少万人?3. 2000年到2015年的总人口增长率是多少%?4. 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各自在该时期内的增长率是多少%?解答:1. 2000年的总人口 = 男性人口(2000年) + 女性人口(2000年)> 2000年的总人口 = 600万人 + 550万人 = 1150万人2015年的总人口= 男性人口(2015年)+ 女性人口(2015年)> 2015年的总人口 = 750万人 + 700万人 = 1450万人所以,2000年的总人口是1150万人,2015年的总人口是1450万人。
2. 2000年到2015年的总人口增长 = 2015年的总人口 - 2000年的总人口> 2000年到2015年的总人口增长 = 1450万人 - 1150万人 =300万人所以,2000年到2015年的总人口增长了300万人。
3. 2000年到2015年的总人口增长率 = (2000年到2015年的总人口增长 / 2000年的总人口) * 100%> 2000年到2015年的总人口增长率 = (300万人 / 1150万人) * 100% ≈ 26.09%所以,2000年到2015年的总人口增长率是约26.09%。
4. 男性人口在该时期内的增长率 = (男性人口(2015年) - 男性人口(2000年)) / 男性人口(2000年) * 100%> 男性人口在该时期内的增长率 = (750万人 - 600万人) / 600万人* 100% ≈ 25%女性人口在该时期内的增长率 = (女性人口(2015年) - 女性人口(2000年)) / 女性人口(2000年) * 100%> 女性人口在该时期内的增长率 = (700万人 - 550万人) / 550万人* 100% ≈ 27.27%所以,男性人口在该时期内的增长率约为25%,女性人口在该时期内的增长率约为27.27%。
完美WORD格式人口与人种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9小题,共38.0分)1. 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黑人体育明星,如“飞人”乔丹、“拳王”泰森.虽然他们现在是美国人,但他们的祖先却是()A. 南美洲人B. 大洋洲人C.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D. 欧洲人2. 某跨国公司专为黑种人配方生产的化妆品,在下列哪个国家可能会有较大的市场()A. 俄罗斯B. 中国C. 南非D. 美国3. 美国的土著居民是()A. 白人B. 黑人C. 华人D. 印第安人4. 该地区的人种主要是()A. 黑种人B. 白种人C. 黄种人D. 混血种人5. 读非洲气候图,回答27-30 题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被称为“黑非洲”的主要原因是()A. 90%以上是黑种人B. 盛产黑芝麻等黑色食品C. 土地肥沃,呈黑色D. 人们喜爱黑色6. 世界上黑种人的故乡在()A. 欧洲西部B. 北非C. 撒哈拉以南非洲D. 亚洲西部7. 关于南美洲人种特点,正确的是()A. 该洲白种人主要来自亚洲 B. 该洲黑种人来自大洋洲 C. 该洲黄种人来自欧洲 D. 混血种人数量众多8. 疫情爆发地区的主要人种是()A. 白种人B. 黄种人C. 黑种人D. 混血种人9. 关于人口增长过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住房紧张B. 就业困难C. 植被破坏D. 生活水平提高10. 下列平原,人口分布较稀疏的是()A. 西西伯利亚平原B. 两河流域C. 恒河平原D. 西欧平原11. 被称为“世界人种大熔炉”的大洲是()A. 欧洲B. 非洲C. 南美洲D. 北美洲12. 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的问题是()A. 劳动力缺乏B. 就业困难C. 人口老龄化D. 国防兵源不足13. 人口增长必须与当地资源和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人地关系才能和谐.据此完成13-14题.下列地区中,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但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增长的是()A. 亚洲东部B. 欧洲西部C. 南美洲西部D. 非洲北部14. 2014年暑假期间,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到亚洲四个不同的地区旅游.回校后他们各自描述了自己的所见所闻.你对他们的描述,认为不可信的是()A. 甲:我到了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死海B. 乙:我走访了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日本C. 丙:我去了“世界屋脊”--青藏高原D. 丁:我游览了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15. 世界各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A. 亚洲B. 欧洲C. 拉丁美洲D. 非洲16. 从种族构成上看,拉丁美洲的人种主要是()A. 白色人种B. 黄色人种C. 黑色人种D. 混血种人17. 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的大洲是()A. 亚洲B. 欧完美WORD格式洲 C. 北美洲 D. 非洲18. 拉丁美洲当地居民原为()A. 白种人B. 混血种人C. 黑种人D. 印第安人19. 关于世界人口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A. 世界人口稠密地区都分布在发展中国家B. 世界上的大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地区C. 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洲为欧洲D. 世界人口稀疏地区有冰原带和苔原带、亚寒针叶林带、热带雨林带、沙漠地区、高山和高原等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20. ______ 洲的东部和南部、 ______ 洲以及 ______ 洲东部等地区人口分布稠密.【答案】1. C2. C3. D4.A 5. A6. C7. D8. C9.D 10. A11. C 12. B 13. B14. D 15. D16. D 17. D 18. D19. D20. 亚;欧;南、北美【解析】1.解: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被称为黑人的故乡;由此可知,“飞人”乔丹、“拳王”泰森,虽然他们现在是美国人,但他们的祖先却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依据题意.故选:C.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被称为黑人的故乡,“飞人”乔丹、“拳王”泰森的祖先就在这个地区.本题主要考查黑种人的分布,属于基础题.2.解:南非属于黑种人,俄罗斯和美国以白种人为主,中国属于黄种人.故选:C.按照肤色差异,世界人口可以分为三大人种,即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其中白色人种是目前分布最广泛的人种,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以白色人种为主,非洲以黑色人种为主.本题考查世界人种的分布,读图记忆有效.3.解:美国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故选:D.美国是个移民国家.居民80%以上是白色人种,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为黄种人.本题考查美国的居民,属于基础题,牢记即可.4.解:读图可得,图中所示的地区人口、粮食、环境问题突出,是撒哈拉以南非洲;该地区主要的人种是黑种人,是世界黑种人的故乡.故选:A.按照肤色差异,世界人口可以分为三大人种,即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其中白色人种是目前分布最广泛的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及非洲的北部,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以黑色人种为主.本题考查世界人种的分布及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主要问题,读图解答即可.5.解: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被称为“黑非洲”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以黑种人为主,有90%以上是黑种人.故选:A.按照肤色差异,世界人口可以分为三大人种,即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其中白色人种是目前分布最广泛的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及非洲的北部,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以黑色人种为主.本题考查世界人种的分布,牢记即可.6.解: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其中撒哈拉以南非洲被称为黑种人的故乡.故选:C.根据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地区的知识解答即可: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黄色人种主要发布在亚洲东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也属于黄色人种;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其中撒哈拉以南非洲被称为黑种人的故乡.本题考查了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地区,是道基础题.7.解:南美洲总人口只有3亿,却是世界上种族成分非常复杂的大洲,号称“世界人种大熔炉”.由于不同人种间的长期通婚,形成了一系列混血种人.南美洲混血种人数量和比重之大,超过了其他任何大洲.故选:D.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人群,在外表和体质上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人种是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所划分的人群,这些特征包括肤色、眼色、毛发、头型、脸型等.世界上的居民可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除了上完美WORD格式述三大人种以外,因人种间的通婚,还形成了混血人种.本题考查南美洲人种特点,理解答题即可.8.解:读非洲气候分布和埃博拉疫情爆发高风险地区地图可知,埃博拉疫情高风险区主要位于非洲中部,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故选:C.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也属于黄种人;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州、非洲北部和亚洲西部和南部;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本题考查了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解题时让学生牢记世界三大人种,此题比较简单,是道基础题.9.解:为了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人们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开采矿产,在许多地方导致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造成了工业污染,引发了各种灾害,结果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还有一部分国家则长期处于贫困状态.故选:D.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间同样是有限的.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世界上的人口不能无节制地增长.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10.解:中低纬度地区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人口聚集较为稠密.西西伯利亚平原的所处纬度偏高,气候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不太适宜人类的居住,造成人口会稀疏一些.根据题意.故选:A.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四大人口稠密地带: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四大人口稀疏地带: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本题考查世界人口的分布,理解解答即可.11.解:南美洲总人口只有3亿多,却是世界上种族成分非常复杂的大洲,号称“世界人种大熔炉”,由于不同的人种间长期通婚,形成了一系列的混血种人.故选:C.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人群,在外表和体质上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人种是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所划分的人群,这些特征包括肤色、眼色、毛发、头型、脸型等.世界上的居民可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除了上述三大人种以外,因人种间的通婚,还形成了混血人种.南美洲总人口只有3亿多,却是世界上种族成分非常复杂的大洲,号称“世界人种大熔炉”,由于不同的人种间长期通婚,形成了一系列的混血种人.本题考查南美洲的人种,属于基础题.12.解:人口增长过快会造成劳动力过多,造成就业困难、住房紧张,交通拥堵等问题,劳动力缺乏、人口老龄化和国防兵源不足是由于人口过慢增长造成的.故选:B.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还有一部分国家则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在欧洲的一些国家,比如意大利、德国和瑞典,近些年来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已引起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本题考查人口增长的有关知识.13.解:以上地区中,属于人口稠密区的有亚洲东部和欧洲西部,南美洲西部地势高,地势陡峭,人口稀少,非洲北部气候干旱,人口也很少;亚洲东部和欧洲西部中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增长的是欧洲西部,这里以发达国家为主,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人们的生育观念先进,生育率低.故选:B.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近几十年来,随着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婴儿死亡率逐渐降低,人的寿命不断延长.这样就促使世界人口迅速增长.本题考查人口增长的有关知识.14.解:A、亚洲的死海---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含盐度很高的湖泊.故A可信.B、亚洲的唯一发达国家是日本.故B可信.C、世界最高的高原是亚洲的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故C可信.D、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合称亚欧大陆,面积达5 000多万平方千米.亚洲和欧洲地理环境复杂多样,自然景观互相衔接,经济与社会发展也各有特色.本题考查亚洲的世界之最,牢记即可.15.解: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洲是非洲,最低的是欧洲.故选:D.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本题考查不同大洲的人口增长情况,牢记即可.16.解:混血种人主要分布在拉丁美洲.故选:D.根据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地区判断即可.本题考查了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地区,主要考查了混血种人的分布地区,此题比较简单,是道基础题.17.解: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其中,非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故选:D.完美WORD格式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和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和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高.本题考查了世界人口增长的知识点.这是一道基础性题目.18.解:拉丁美洲的最早居民是印第安人,属于黄种人(蒙古人种),最早是在北美大陆和亚洲大陆在白令海峡处没分开时,早期亚洲居民从西伯利亚通过白令海峡到美洲大陆;他们之所以被成为印第安人,主要是因为当年哥伦布,以为他们到达的新陆地是印度,称当地居民为印第安人.故选:D.印第安人是拉丁美洲的原住居民.本题考查了拉丁美洲的居民,学生应牢记印第安人是拉丁美洲的原住居民,属于基础题.19.解:A、世界人口稠密地区都分布在发展中国家--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欧洲大多是发达国家,也是人口分布稠密地带之一.故不符合题意;B、世界上的大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地区---这一说法也是错误的,亚马孙平原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属于四大人口的稀疏地带.故不符合题意;C、世界上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非洲,最低的是欧洲.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四大人口稠密地带: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四大人口稀疏地带: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此题考查的是世界人口的分布情况,结合教材熟练掌握,才能灵活运用.20.解: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故答案为:亚;欧;南、北美.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因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暖湿润,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本题考查世界人口分布的稠密区.。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下表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与2000年第五次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变化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性别比为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目)。
1.从表中可以得出,在各类人口中,绝对数增长最多的是A.城市人口 B.女性人口C.老龄人口 D.流动人口2.下列关于近10年来我国人口的变化特点中,叙述正确的是A.男性人口数量在减少 B.流动人口的增长速度最快C.人口结构在不断优化 D.人口自然增长率总体偏高下图为1950~2010年世界及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人口变化过程。
根据相关知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有关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A.1950~2010年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B.1950~1970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C.195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不变D.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4.图中代表北美洲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表为某国不同年份人口增长变化比较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5.根据人口增长特点变化的一般规律,表1所示①、②、③、④四年份的先后顺序最有可能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④、③、②、①D.③、①、②、④6.目前该国A.外迁人口增多B.少年儿童比重降低C.老龄化趋势减缓D.社保负担减轻图示意4个国家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7.图示四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A.①B.②C.③D.④8.图示四国中30—39岁人口数量从少到多依次是A.①③④②B.②④③①C.④②③①D.①②③④图为南亚地形图,读图并结合表1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9.印度耕地面积比中国大是因为印度比中国:①国土面积大②平原面积大③低海拔面积比重大④水热丰富区面积比重大A.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0.分析表1可得出,2012年中国比印度:A.净增加人口数量少 B.0—14岁人口数量多C.老龄化严重 D.城市人口数量少生育率指育龄妇女的实际生育水平或生育子女的数量。
2010年我国人口普查各省低生育率前十位:京 0. 7067,沪 0. 73665,辽 0. 74,黑 0. 75,吉 0. 76,津 0. 9128,浙 1. 017,藏 1. 0496,苏 1. 0 5385,陕! 0545。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我国生育率最低的地区是A.南方地区B.华北地区C.东北地区D.西北地区12.我国生育率最低的地区生育率低的原因有A.城市化水平低B.婚育年龄早C.生育政策宽松D.生育意愿弱13.低生育率可能导致A.家庭负担加重B.老龄化问题缓解C.失业率上升D.环境污染加剧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图甲)和“年龄结构变化图”(图乙)。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4.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A.总量呈下降态势 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15.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的人口达7%,则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A.1990年以前 B.1990-2000年之间C.2000-2004年之间 D.2004年以后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6.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A.亚洲、欧洲、非洲 B.亚洲、非洲、欧洲C.非洲、欧洲、亚洲 D.非洲、亚洲、欧洲17.大洋洲人口分布的平均高度远低于北美洲的主要原因是大洋洲()①热带地区所占面积广②平均海拔低③人口分布极不均衡④地广人稀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读我国某地农村劳动力不同年龄段的迁移率(迁移率是指一定地区一定时期迁入迁出人口之和占该时期总人口的百分比)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8.图中数据显示1990~2010年间该地()A.农村劳动力的迁移率先下降后上升B.农村劳动力迁移人口以30~39岁年龄段为主C.农村女性劳动力迁移率高于农村男性劳动力D.农村劳动力各年龄段人口迁移率均呈上升趋势19.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率变化影响最小的因素是()A.收入B.交通C.宗教D.通信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形成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
读我国的人口红利图,回答下列问题。
20.据图分析,我国人口红利最显著的年份是()A.1958年B.1994年C.2012年D.2021年21.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红利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加重社会负担B.经济增长较快C.加速城市化进程D.社会储蓄率较高下图示意2005年人口自然变化对比情况。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2.由图可知()A.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B.发达国家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与自然增长率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C.死亡率是影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差异的主要因素D.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相同23.与中国相比,发达国家人口死亡率偏高的主要原因是()A.老龄人口比重偏高B.自然灾害频繁发生C.经济增长速度缓慢D.医疗卫生条件落后24.2014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出生率为9.75‰。
下图为北京市2011~2014年人口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11~2014年北京市①常住外来人口减缓了人口老龄化程度②常住人口增加反映出环境承载力增大③常住外来人口增速变化大于常住人口增速变化④常住人口增长特点为高出生率、低自然增长率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5.下图中①、②、③表示同一类地理事物,a、b、c三轴分别表示不同地理要素对地理事物的影响程度,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若图中a、b、c分别表示0~15岁、15~65岁、>65岁三个年龄段的人口比例状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未来将面临巨大人口压力的是③B.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可能是①C.未来将面临劳力短缺.社会保障负担重等问题的是③D.目前,外来文化对本地文化影响最大的可能是③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回答下题。
26.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受人口迁移影响明显的一组城市是A.abc B.acd C.abd D.bcd27.据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判断,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的是A.a B.b C.c D.d读我国某城市人口数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题。
28.1998年以来该城市总人口数不断增长的原因是A.人口基数大,人口总数增长B.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C.医疗水平提高,死亡率下降D.外地迁入人口增多29.2014年我国实施“单独两孩”的生育政策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有A.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B.造成性别比失调C.人均GDP快速增长 D.暂时缓解老龄化下图是某城市人口迁移率与自然增长率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0.该城市人口数量开始增加的时间是A.① B.②C.③ D.④31.图中反映的是该城市最近四十年的人口增长情况,此类城市较普遍存在的地区是A.东亚 B.南美C.西欧 D.北非“人口红利”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社会抚养指数相对较小,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大。
下图为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
回答下列各题。
32.我国人口红利最大时期出现在()A.1964年至1968年 B.2008年至2012年C.2024年至2028年 D.2040年以后33.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红利”期提前到来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发展速度很快 B.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C.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D.城市化速度快34.“人口红利”期结束后,我国人口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是()A.人口老龄化 B.人口总量减少C.就业困难 D.经济衰退读我国某省2003年与2030年人口年龄结构比较图,完成各题。
35.2030年与2003年相比,下列说法最可能的是()A.出生率上升B.死亡率上升C.人口总数下降D.自然增长率上升36.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A.女性人口比重B.男性人口比重C.生产力发展水平D.自然资源的多少37.今后,该省人力资源可能出现的问题有()①就业压力大②养老负担重③适龄儿童入学困难④人力资源数量短缺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013年11月12日,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下图是我国某省从建国初期至今后的人口自然增长轨迹示意图,其中Ⅲ阶段为预测段。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8.关于图中人口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I阶段人口数量大于Ⅱ阶段B.Ⅱ阶段会出现劳动力严重短缺C.Ⅲ阶段不会出现人口老龄化问题D.②和③拐点的出现主要是受政策因素影响39.该省实施单独二胎政策以后,十年内不会对以下各项中产生明显影响的是()A.人口老龄化速度 B.劳动力的规模C.医疗教育等公共资源D.婴幼儿用品消费市场及相关产业读“甲、乙、丙、丁四地的人口统计图”,完成下列小题。
40.人口自然增长率从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C.甲、丙、乙、丁 D.丁、乙、丙、甲41.甲地可能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是A.教育压力大 B.人口老龄化C.劳动力不足 D.死亡率高读某国1950年至2050年人口自然增长变化曲线图(含预测),回答下列各题。
42.该国人口数量达到顶峰的时间约为( )A.1990年 B.2000年C.2010年 D.2020年43.下面四幅图为该国不同时期的人口结构简图,其中与2000年人口增长模式特点相符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读下图我国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率(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44.该地区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是A.① B.② C.③ D.④45.③时期以后人口迁移率下降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B.生态环境恶化C.技术人才外流 D.本地人口大量外迁下图示意某地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净迁入率(迁入率-迁出率)变化,右图示意该地迁入人口年龄构成。
回答下列各题。
46.图示期间该地区人口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持续增加 B.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C.人口总量最少的年份是1992年 D.人口总量最多的年份是2013年47.有关该地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地区劳动力短缺,经济发展水平低B.该地区净迁入率变化的原因是自然增长率下降C.净迁入率的变化导致该地区出现大量失业人口D.净迁入率的变化减缓了该地区人口老龄化速度48.图示信息反映该地A.就业困难 B.该地外来人口中女性比例高于男性C.需增加幼儿园数量 D.该地外来人口超过本地人口读“广东省历次人口普查年龄结构统计图”,回答下列各题。
49.从图中可以看出广东A.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B.少年儿童比例下降最大C.劳动力严重不足 D.人口年龄结构不断优化50.该省15~64岁人口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最主要原因是A.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B.较高的人口出生率C.生态环境改善 D.外来务工人员大量涌入参考答案1.A2.B【解析】试题分析:1.分别用第六次和第五次人口普查的城市化率和人口总数相乘可求出两时期城市人口数量,进而求出城市人口增长数量;同样方法可求出老年人口增长数量;两次人口普查的流动人口数值只差即流动人口的增长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