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周刊2011十大天文进展:钻石星球(图)
- 格式:doc
- 大小:357.00 KB
- 文档页数:7
太空知识儿童(文档9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太空知识儿童的资料9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第1篇1.“嫦娥”1号月球探测卫星是由哪艘运载火箭发射的?(答)“长征2.世界上第一架航天飞机的名称是什么?(答)哥伦比亚号3.隐身飞机出现于20世纪哪一个年代?(答)804.火箭的故乡在哪里?(答)“火箭”最早的含义是“带火的箭”,出现在中国的三国时期。
火药发明后,宋代兵家打仗时,就把火药筒绑在箭杆上,点燃引信后,靠火药喷火产生的反作用力使箭飞得更远,这种火箭已具有了现代火箭的雏形。
世界公认,中国是火箭的故乡。
5.宇航员可以刷牙么,刷牙时水会往上跑么?(答)宇航员可以刷牙,刷牙的方式与在地面差不多,但是刷完牙后的牙膏沫都要吐在纸上集中丢弃。
而苏联宇航员也曾经用类似于口香糖式的口嚼橡胶代替刷牙。
刷牙时的水如果从口中渗出的话会在太空舱里到处飘散,所以在刷牙的时候务必小心不能让漱口水渗出,而应该将其集中吐在纸上,统一处理。
5.宇航员能在天上和家人通话吗?(答)宇航员能够在天上和家人通话。
2003年10月15日19时59分,航天员杨利伟开始和家人通话。
他对妻子说,在太空感觉很好,太空的景色非常美。
杨利伟对儿子说,好儿子,我看到我们美丽的家了!我把我看到的都记录下来了。
宇航员和家人通话同宇航员跟地面指挥中心通话的方法是一样的,利用的是航天通信系统,飞船上安装了特有的无线电话通信设备和电视传输设备。
飞船上每个航天员的头盔上及生活舱内,都配备接收器(耳机)和送话器(话筒)以及传送、记录设备,在飞船飞行的各个阶段都可以进行航天员之间的通话交谈...6.3吨多重的神州号飞船返回舱返回时万一落到水里,会沉没吗?(答)神州飞船落在水里依靠降落伞的巧妙设计能够浮在水上,具体情况如下:装降落伞的伞舱在航天员头部的上方,与内舱隔离,这个伞舱设计得非常巧妙,它有一种特殊的排水功能。
降落伞打开后,伞舱就空了,像一个向外敞口的大洞,万一返回舱落到水里,水就会涌进伞舱里,使返回舱沉没。
国家地理09十大最佳太空照片据国家地理网站报道,即将过去的2009年对于太空探索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发生了很多重要事件,科学家们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也拍摄了大量太空照片。
以下是十佳太空照片。
1.“亚特兰蒂斯”号前往哈勃途中“亚特兰蒂斯”号前往哈勃途中(图片提供:NASA/Thierry Legault) 摄影师蒂埃里·莱格特利用一台拥有特殊太阳滤光器的望远镜,捕捉到“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5月从太阳前面飞过时的微小轮廓。
这张照片显示了进入轨道的“亚特兰蒂斯”号,一天后它将靠近哈勃太空望远镜,以便宇航员能执行一系列太空行走,对哈勃望远镜上的先进设备进行维修和升级。
2.冲击波喷发出高速运行的粒子冲击波喷发出高速运行的粒子(图片提供:NASA/CXC/Univ. of Utrecht/J.Vink et al.)看一看大型强子对撞机的榜样吧:扮演超高效粒子加速器角色的冲击波。
6月,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的科学家公布了这张冲击波穿过超新星残余物RCW 86的照片,这张照片是从X射线和可见光范围拍的。
科学家表示,虽然冲击波运行速度很快,但是它释放出来的能量并没像它应该做的那样,加热周围的气体。
这张新图片显示,额外的能量给粒子提供动力,使它们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冲向太空。
3.撒哈拉“恐怖之地”撒哈拉“恐怖之地”(图片提供:ESA)从欧洲航天局10月公布的这张照片上看,塔奈兹鲁夫特(Tanezr ouft)盆地上的白色盐碱地似乎融化了黑色砂岩山。
欧洲航天局与日本合作,6 月利用日本的先进陆地观测卫星拍到这张图片,它采用的一种仪器从可见光和近红外线范围内记录了这一地区陆地和植被的覆盖情况。
位于阿尔及利亚中南部的塔奈兹鲁夫特盆地是撒哈拉沙漠中一处最荒凉的地方,有时这里被称作“恐怖之地(land of terror)”。
右上侧的黄色带状物是Erg Mehedjibat区域,它由一群小型星状沙丘组成,这些沙丘向上生长,而非并列生长。
物理科普文章第一篇2011年诺贝尔物理奖--超新星与暗能量的发现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奖授予了三位在发现宇宙加速膨胀的研究中做出杰出贡献的学者:Perlmutter, Schmidt和Riess. 应该说,由于这项工作无可争辩的巨大重要性,几年来他们一直是获奖的热门人选。
但是,导致宇宙加速膨胀的暗能量是什么仍是一个未解决的问题,而相关的许多理论和观测还处在研究的前沿,存在许多疑问和争论,诺贝尔奖评委会素有稳重、保守的传统,所以我原以为他们还要再过若干年才会获奖。
因此,作为一名宇宙学研究者,我为他们今年获得这项殊荣感到非常高兴。
Perlmutter, Schmidt 和Riess 是因为对超新星的研究而获奖的。
超新星的概念是1934年由茨维基和巴德提出的。
他们猜测当一些恒星寿命结束时将会塌缩,然后发生爆炸,其亮度可达到十亿甚至百亿个太阳的亮度,巴德和茨维基也观测到了一些超新星。
后来发现,其实有两种不同的超新星,一种是茨维基最早提出的核塌缩超新星,另一种其爆炸机理不同,现在一般认为是白矮星(质量比较低的恒星比如太阳在燃尽核燃料后就会变成白矮星)从其伴星中吸积物质,到一定程度后发生核爆炸。
有趣的是,茨维基和巴德最早观测到的超新星都是后面这种他们所未曾想到过的类型,被称为Ia型超新星。
[图1:超新星遗迹Cas A.]由于超新星很亮,可以在宇宙中很远的地方看到,因此可用来研究宇宙学。
特别是,白矮星有一个质量上限,称为钱德拉塞卡质量,大约是1.4个太阳质量,白矮星发生超新星爆炸时大多都比较接近这个质量。
既然这时白矮星的质量都差不多,就有理由认为,其爆炸时的亮度可能也差不多。
这样,Ia型超新星就有可能作为―标准烛光‖来使用:假定所有超新星的―绝对亮度‖也就是本身的亮度相等,那么根据观测到的一颗Ia超新星的视亮度,就可以推测它到我们的距离。
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观测到这些超新星的光谱,从中测出超新星的―红移‖。
比如,一条原来在615纳米的谱线,经过红移后变为1230纳米,那么我们就说这个超新星的红移z=1,因为观测到的谱线长度是原来的(1+z)倍。
哈勃望远镜探索宇宙20年10大重要天文发现(图)截止2010年导读:据美国太空网报道,1990年4月24日,美国宇航局成功发射哈勃太空望远镜,目前哈勃即将迎来20岁生日,这颗太空望远镜对天体物理学观测作出了巨大贡献。
环状行星云翳是天文学家所观测到最明亮的行星云翳,它奇特之处在于一个明亮的环状结构围绕在中心恒星。
螃蟹星云据美国太空网报道,1990年4月24日,美国宇航局成功发射哈勃太空望远镜,目前哈勃即将迎来20岁生日,这颗太空望远镜对天体物理学观测作出了巨大贡献。
以下是过去20年里它的十项重大天文发现:螃蟹云翳是18世纪法国天文学家查尔斯-梅塞尔(Charles Messier)列出的第一个模糊星体,梅塞尔是18世纪的“彗星猎人”,在天文观测中他列出了一些容易与彗星相混淆的星体。
早在11世纪,亚洲天文学家就观测记录了螃蟹星云的存在,它在太空中产生了巨大的爆炸。
虽然距离地球6500光年,但这颗令人眼眩的超新星爆炸释放出强度的光亮,使人们在白天连续数个星期都可以观测到它的存在,在夜晚甚至两年内都能观测到。
这个气体云目前被称为超新星残骸,现在它仍在膨胀不断地向太空释放射电波。
人马座恒星云人马座恒星云是银河系内最明亮的区域,它位于El Nasl恒星附近。
天文学家认为这个恒星云是银河系中心冷凝区域,或者是中枢部位。
该恒星云距离地球30000光年。
仙女座星系拥有“双中心”仙女座星系距离地球250万光年,它是人们肉眼观测可见的最遥远星体之一,在城市夜空中通过普通双筒望远镜便能进行观测。
1991年,天文学家托德-劳尔(Tod R. Lauer)使用哈勃望远镜装配的1号广角相机对仙女座星系内核进行了观测,他发现该星系拥有两个内核,每个内核相隔大约5光年。
其中最明亮的内核就是普通观测时看到的,而另一个昏暗的内核,则位于明亮内核下侧。
加拿大天体物理学家斯科特-特雷梅恩(Scott Tremaine)认为,这种双中心内核是由于较明亮内核在星系中心黑洞的偏心轨道上形成的恒星盘投影。
过去十年十大科学发现每年全球都有数百万篇科研论文发表,它们所揭示的秘密从恒星演化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再到咖啡的健康益处或害处无所不包。
正因为每年都有如此多的科研成果發布,所以要想判断其中哪一个重要、哪一个有趣但不重要和哪一个其实只属于伪科学等都很难。
但在2010~2021年这十年中,在一些重要和非常有启迪的科研领域有不少发现和论文发布,它们促进了科技的长足发展。
这里,我们就来看看过去十年中相对有代表性的十大科学发现。
1现代人的近亲随着在非洲和菲律宾发现古人类新化石,人类家族树在过去十年迅速壮大。
首先是发现和确认了近200万年前生活在如今南非所在地的一种古人类——南方古猿源泉种。
2021年,9岁的美国小孩马修偶然发现了这个古人种的一块右锁骨化石,这也是首次发现南方古猿源泉种化石。
随后,一个考古团队发掘出这名古人(一个小男孩)的更多化石,其中包括保存完好的头骨化石。
2021年,马修的父亲、古人类学家博格及其同事首次描述了南方古猿源泉种。
这个古人种代表着从南猿到现代人类之间的一个过渡人种,前者有一些较古老灵长类的特征,但步态与现代人相似。
发掘自南非的南方古猿源泉种头骨。
博格的团队还发现了生活在23.6万~33.5万年前的另一个古人种——纳莱蒂人,这个时间段意味着纳莱蒂人与现代人有不少共同点。
纳莱蒂人的化石2021年在南非升星洞中被发现,2021年这一古人种得到描述。
纳莱蒂人兼具原始人和现代人特征。
例如,纳莱蒂人的脑袋小,只有智人(现代人的学名)的大约1/3。
但在当时来说纳莱蒂人的个头算大一重量超过90千克,身高超过1.5米。
而在菲律宾发现的一个古人种一吕宋人生活在5万~6.7万年前,他们与现代人有更多相同点。
吕宋人刚被发现时被辨识成智人,但2021年进行的检验证明吕宋人是前所未知的一个古人种。
上述3项重要发现表明,现代人的更多近亲化石尚待发现。
2测量宇宙当爱因斯坦在1915年首次发表广义相对论时,他很可能想象不到:百年后天文学家会采用一些最顶尖仪器测试该理论的预测结果,而且该理论每一次都通过了测试。
科学史上卓越的2011年这是以日本大地震等几起自然灾害为起始的一年,也是以“最小类地行星发现”、“希格斯玻色子有所存在迹象”等系列科学发现为结尾的一年,这就是2011,回首青山,未及入梦,已然要匆匆掠去。
近日,美国广播公司(ABC)网站发表了一篇科学评论文章,概括性回顾了科学史上卓越的2011年。
古老学科的闪光2011年最风生水起的,并不是新鲜生猛的学科,而是天文学和物理学两位“老学究”。
两爿可能含有宇宙初期基本物质的星云的被发现,成为2011年美国广播公司网站(ABC)被浏览最多的科学新闻之一。
在它后面,基于压缩态的干涉测量方法超越标准量子极限、中微子速度或超过光速、巨型黑洞和狮子座极贫金属恒星这几条新闻,依次排列。
除此之外,我们的物理学家们现在看起来更加接近希格斯玻色子了。
只是这种看似无中生有的粒子依然像薛定谔盒子里的猫,让人不明就里。
而天文学家们忙得不亦乐乎:第三次发现类地行星、深入窥探红巨星内部、确认若干超新星的构成,当然,还有发现那颗价值连城的“钻石行星”。
不过有付出就会有收获,澳大利亚天文学家布莱恩·施密特便在10月份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基础研究以外,世界航天领域的风云更迭却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实实在在看在眼里的。
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最后一次任务的结束,意味着一段航天历史的完结;而中国首座空间站“天宫一号”的跃入轨道,则标志着一个新纪元的开始。
长久占据着领先地位的美国航天研究,目前还是坚实可靠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信使号探测器已经飞抵水星轨道;而越野车大小的“好奇”号火星车即将驰骋火星表面。
当然,一系列大事件中间也有小插曲。
美国高层大气研究卫星URAS和德国“ROSAT”废弃卫星在落回地面过程中的“不听话”,让全世界都捏了一把汗。
自然界的声嘶力竭ABC网站评论文章指出,人们首先应记得,2011年是充斥着各类自然灾害的一年:“拉尼娜”现象引发的洪水横扫几乎整个澳大利亚,受其影响而生成的强热带风暴“气旋亚西”沿路肆虐了澳洲沿海地区;在这不久之后,新西兰克里斯特彻奇市遭遇到震源距地面仅5公里的毁灭性地震打击;但是这还远远无法与3月份日本大地震所带来的破坏相提并论,地震引发的大海啸令史学家们痛责当地之前为什么没有早做准备,而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堆芯熔毁事故更是让一直风光无限的核能利用陷入低谷;不过,如果说到这一年中最大的“灾难”,10月31日应该是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全球人口突破了70亿大关。
天文时事科学家发现银河系中央潜伏第二大黑洞天文学家已经发现巨大的黑洞潜伏在银河系中央附近,来自日本高校的Tomoharu Oka教授研究小组发一个神秘的气体云,编号为CO-0.40-0.22,距离银河系中央只有200光年。
科学家认为这个黑洞属于中等质量黑洞,比银河系中央黑洞人马座A *的400万倍质量要小得多。
日本国立天文台45米射电望远镜和智利ASTE望远镜观测到气体云被吸积后加速的现象,暗示这里有一个的黑洞存在。
玉兔发现新类型月球岩石或与火山活动有关目前,中国“玉兔”月球车在月球表面勘测到一种从未发现过的玄武岩样本,这是一种富含钛的岩石,通过分析这种岩石有助于掌握月球表面火山的更多信息。
发现迄今最近系外宜居行星距地球仅14光年目前,天文学家发现一颗岩石球体行星,质量是地球的4倍,它是迄今发现太阳系外部最近的潜在宜居行星,距离地球仅14光年。
这颗“超级地球”行星被命名为沃尔夫 1061c,是由澳大利亚天文学家发现的,此外还有两颗行星环绕一颗叫做沃尔夫 1061的红矮星运行。
研究报告负责人、新南威尔士大学邓肯-莱特博士说:“这是一项令人非常兴奋的发现!3颗低质量行星可能是岩石行星,具有固体表面。
”NASA将放弃国际空间站聚焦于月球和火星探索国际空间站可能已经“时日不多”了,目前,美国宇航局表示,对国际空间站的资金投入仅维持到2028年,未来将更多地着眼于载人登陆月球和火星。
直径2.4公里的小行星飞掠地球据国外媒体报道,一颗被称为2003 SD220的巨大太空陨石将在圣诞节前夕与地球擦肩而过。
这颗小行星的宽度达到了约2.4公里,由于它对地球潜在的威胁而被美国宇航局列为密切关注的优先对象。
国外一家风暴预警网站也声称,2003 SD220的引力足以导致地球出现地震或者火山喷发。
夏威夷法院暂时中止三十米望远镜的建造夏威夷最高法院撤销了三十米直径的巨型望远镜建筑许可证,根据法院裁定,美国国土资源部错误地将许可证颁发给一个有争议的施工项目,这个项目就是在夏威夷的山顶上建造一座巨大的天文台。
国家地理2011十大发现 2011年12月22日 09:47 新浪环球地理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2月2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近日盘点了2011年度全球各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新发现,并挑出其中最受读者和网友热捧的十项,其中包括:美国51区侦察机残骸曝光、墨西哥发现罕见独眼鲨鱼、发现首颗适宜生命存在的行星、发现迷失的玛雅古城等。
1. 美国51区侦察机残骸曝光美国51区侦察机残骸曝光(图片来源:Roadrunners Internationale via Pangloss Films)上世纪50年代末期,一架钛材料A-12侦察机原型机在神秘的51区准备接受雷达测试。
经过一系列解密后,内华达基地51区在冷战期间的诸多细节最终大白于天下,其中包括A-12侦察机坠毁事件的照片以及掩盖坠机事件真相的相关细节。
这些细节和照片此前从未公开过。
美国国家地理新闻曾于今年5月份报道过此发现。
美国冷战分子利用51区的高度安全和机密性开展最先进航空航天技术研究,以防止被敌方侦察。
在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美国最绝密的OXCART研究项目就在51区开展,该项目致力于研发A-12侦察机以取代U-2侦察机。
2. 墨西哥发现罕见独眼鲨鱼墨西哥发现罕见独眼鲨鱼(图片来源:Marcela Bejarano-Álvarez)10月份,科学家宣称在墨西哥发现一种极为罕见的独眼鲨鱼。
这个长约56厘米鲨鱼胎儿只有一只眼睛,位于头部的前端。
这一特征其实是一种名为“独眼畸形”的先天疾病症状,发生于许多动物物种身上,也包括人类。
美国杰克逊维尔北佛罗里达大学生物学家吉姆-吉尔斯雷切特是鲨鱼研究专家。
吉尔斯雷切特介绍说,科学家此前曾经多次发现这种独眼鲨鱼的胚胎,但从未在母体外发现,这表明独眼鲨鱼在野外无法存活太久。
3. 墨西哥发现最大的大白鲨墨西哥发现最大的大白鲨(图片来源: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今年5月,一支远征队声称,他们曾经捕获过迄今发现的体形最大的大白鲨。
如果外星人是真实的。
那么在2011年,它们正在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1.1月28日,几位游客从不同角度拍到盘旋在耶路撒冷圆顶清真寺上方的ufo。
有网友把这些片段做成同步影片,可以看到不明物体同时出现和离开的画面!视频中,该ufo无声无息,悬停,形状忽大忽小,旋转,垂直升降,这些都违反了我们的物理学定律!这个案例在网上有很多不同视角的视频,并且拍摄者业余的表现如抖动、背景嘈杂等等,所有这一切都说明这一视频几乎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造假。
2.3月1日晚,伊尔库茨克州奥辛区发现了不明飞行物,所有当地相关机构都展开调查工作,但没有任何结论。
当晚,当地居民看到不明飞行物拖着像棉花一样的尾巴。
最初,目击者以为是飞机坠落并报告了相关部门,但得到的答复是没有航空事故发生。
同时,有关部门也证明当地未发生过地震。
俄罗斯西伯利亚的航管员称,他们监控到不明飞行物,并从中传来外星人猫语般的说话声。
贴在视频网站youtube上的录像片段显示,航空控制塔上的工作人员试图和不明飞行物取得联系。
航管员称:“我一直听到一些女人的声音,好像在说‘喵喵’。
因为没有飞行编号,航空交通控制显示器上自动将此不明飞行物列为‘00000’。
”3.熟悉美国电影《独立日》的朋友都知道,影片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就是在美国罗斯韦尔发现的外星飞船。
现实中,这个小镇曾经与外星人、ufo这些神秘事物紧密相连。
而根据4月12日披露的消息,美国联邦调查局最近成立了新的在线数据库,名为“穹顶”,其中公布了超过2000份的解密档案,而其中一份引起注意的小小备忘录也被媒体挖掘出来,并且放大成为现在比较受关注的一个新闻,那就是有关外星人曾经降落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一个最新的证据。
4.8月,瑞典研究人员彼得林德贝里率领的海洋探险队发现了某些人所说的―架坠毁的飞碟。
当时,林德贝里的探险队正在利用声呐寻找已有百年历史的一艘沉船的残骸,这艘沉船运载着几箱极为罕见的香槟酒。
然而,该团队却发现了一个或许属于天外来客的神秘圆形物体。
时代周刊2010十大奇闻:美国神秘导弹发射事件 2010年12月13日 07:41 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12月13日消息,美国《时代》周刊上周五评选出2010年十大奇闻怪事,价值800万美元超奢华iPhone手机面世、美国加州发生神秘导弹发射事件、埃及法老图特卡蒙的生殖器失踪成谜等新闻入选。
以下即为美国《时代》周刊评出的2010十大奇闻:1. 价值800万美元超奢华iPhone手机面世价值800万美元超奢华iPhone手机面世你知道这部奢华iPhone手机的材质吗?当你知道它的价值高达800万美元,你会震惊吗?曾经打造过镶嵌宝石的黑莓手机的英国宝石商斯图亚特-休斯于今年初再次推出这款令常人乍舌不已的奢华手机。
这款手机镶嵌了500多颗钻石和一个白金导航按钮,此外还包含了一颗7.4克拉的粉色钻石。
如此奢华之物,显然不是常人能够拥有。
那谁才有资格呢?订购者就是澳大利亚矿业公司首席执行官托尼-塞奇。
2. 美国加州神秘导弹发射事件美国加州神秘导弹发射事件这是一起假想的导弹发射事件,竟然没有人能够解释。
这种神秘事件正是网络新闻业者所渴望的题材。
11月初,一位电视新闻从业者捕捉到这样一段视频片段,视频中出现了一个疑似发射于加利福尼亚海岸边的导弹。
一个不明物体从海岸边缓慢上升飞向天空,留下了一条长长的水汽尾迹。
数小时内,这段视频成为了网络上的一条热点新闻,不仅仅引起了无数种阴谋论猜想,还让许多政府官员迷惑不解,他们都声称没有发生过任何不寻常之事。
在一整天时间里,这条网络新闻成为了一个不解之谜,直到有人请教专家后发现,这极有可能是落日里的一种光学幻觉。
所谓的“导弹”并不是什么向上发射的物体,只不过是竖立于东北方的一个直插云霄的物体。
不过疑似导弹发射事件很快真相大白,关于美国国家安全和人民生活受到威胁的谣言也就不攻自破,人们对此一笑了之。
3. 两岁小烟民两岁小烟民印度尼西亚有一位年仅两岁大的小烟民,他的烟瘾大到一天要抽两包香烟。
美国《时代》杂志网站发布2011年十大航天/天文学进展。
尽管可能由于时间上的关系,最近的一些重大的进展没能被选入,但大体上仍然能代表即将过去的这一年间我们在航天和天文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下面就一起来回顾这一年间上演的激动人心的一个个瞬间吧!
1 好奇号发射升空
好奇号发射升空
人类已经将“车辆”送上了月球和火星表面——40 多年前行驶在月球上的阿波罗计划月球车,还有现在仍然行驶在火星表面的机遇号。
现在,美国宇航局的新一代火星车——好奇号也终于在今年年底踏上征程,按照计划它将于明年8月6日登陆火星。
这将是人类向火星发射的最大,设备最先进的装置,并且另外很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此次好奇号火星车的着陆也将采用一种从未尝试过的新型悬降系统辅助降落,并且它还采用了核动力供电,从而摆脱了对太阳光照的依赖。
2. 陨石中检测出有机物质
陨石中检测出有机物质
没有人确切的知道地球上最早的有机物是如何形成的。
有一种理论认为最早得有机物可能根本就不是地球上产生的,而是来自外太空的“输入品”。
科学家们多年来一直在陨石中仔细搜寻任何可能和有机物存在关系的蛛丝马迹。
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最后都被证明是它们来到地球之后受到的“污染”。
但是今年,科学家们在对降落在南极的多块陨石进行检验时发现了腺嘌呤和鸟嘌呤,这是组成DNA的四种脱氧核苷酸之一。
这本身并不令人惊讶,因为
在此之前科学家便已经在陨石中检测出核苷碱基物质。
这次发现的令人惊奇之处在于,这些核苷碱基物质附近似乎还存在一些其他相似但又不同的物质结构。
这是一些此前从未在陨石中被检测到过的物质,在它们的陨落地点附近地面上也检测不到这种物质。
这排除了地球污染的可能性,暗示这可能是一种太空有机物质。
尽管一点点的腺嘌呤和鸟嘌呤,外加一些其他有机物质的组合离真正的生命还差十万八千里,但是毕竟这是对我们原有认识的一小步推进。
3. 三体星球?
三体星球?
今年9月份,科学家们宣布发现一颗新的系外行星Kepler 16b,它就像星球大战中的塔图因星球一样,围绕着两颗恒星运行。
在银河系中恒星组成的双星系统比比皆是,但是科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认为由于这种系统引力的复杂性,围绕它们运行的行星将处境危险。
这就像是两头相互打斗的大象,而你是绝对不希望自己这只小老鼠当时就站在它们的腿边的。
借助美国宇航局开普勒望远镜的帮助,来自“搜寻地外智慧生命”组织(SETI)的科学家们发现一个距离地球约2亿光年远的双星系统光芒存在周期性的下降,其周期约为229天。
这是那里存在着一颗行星的标志,它就运行在我们的视线方向上,围绕两颗恒星运行。
不过这里可不是适合生存的地方,计算显示这颗行星表面的温度约为零下73摄氏度。
4. 朱诺号木星探测器发射升空
朱诺号木星探测器发射升空
1995年到2003年期间,美国宇航局的伽利略号木星探测器一直工作在木星轨道上,它对木星及其卫星的观测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于木星系统的了解。
但是科学家们仍旧对木星的一些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包括它的内部结构,磁场,化学成分以及天气系统等等。
我们需要更多更精确的木星探测数据。
美国宇航局回应了这些需求。
今年8月,宇航局的朱诺号探测器发射升空,经过5年的太空飞行之后将于2016年抵达木星轨道。
它将最终进入木星极地轨道,即沿着木星的南北极飞行,这将让它获取木星极区的相关数据并随着木星的快速自转完成对整个木星表面的观测覆盖。
有趣的是此次朱诺探测器上海携带有3个乐高玩偶,分别是朱庇特,他的妻子朱诺,还有拿着望远镜的伽利略,他在1610年首次发现了木星的4颗最大的卫星,后来这4颗卫星被统称为伽利略卫星。
5. 钻石星球
钻石星球
科学家们发现了一颗不寻常的星体,它的直径和木星相当,但是这没有什么,关键在于它的化学组成。
科学家们认为这颗星体的全部,或者至少大部分物质成分是钻石。
这颗星体围绕一颗脉冲星运行,这是中子星的一种,形成于大质量恒星衰亡时的剧烈塌缩,它们告诉自旋,并发出强烈的定向高能辐射。
这颗星体原本或许也是一颗恒星,最后它耗尽了燃料并发生塌缩爆炸,剩下了一个致密的内核。
这个内核的主要成分是氧和碳。
在它自身的巨大重力作用下碳会被压缩成占用体积更小的结晶形态,或者换句话说:变成钻石形态。
这一定是最大个的钻石啦!
6. 重新认识水星
重新认识水星
说起水星,大多数人都知道它是距离太阳最近的一颗大行星,表面向阳一侧很热,另一侧背阳面却很冷。
除此之外人们对这颗淹没在太阳的光芒之中,平日难得一见的行星了解不多。
这一部分原因要归咎于美国宇航局,因为我们几乎所有关于水星的知识都来自该局在1974年发射的水手-10号探测器,这也是迄今人类唯一一颗对水星展开考察的探测器。
但自那以后美国宇航局就再也没有造访过水星,我们的知识也就得不到更新。
但是今年情况不同了。
美国宇航局发射了“信使”号水星探测器,这是人类首艘进入水星轨道并围绕它展开详细考察的飞船。
按照计划它将一直工作到2012年年底,不过现在宇航局已经决定将其任务期延长一年到2013年。
到目前为止,它已经发回大量的探测数据,完全改变了我们先前对于这颗星球的印象。
7. 饥饿的黑洞
饥饿的黑洞
科学家们近期观测到宇宙中的一个巨型黑洞,其质量约为太阳的200亿倍,并且它正在吞噬着一团质量相当于地球上全部海水总质量140万亿倍的水气云团。
科学家们采用了一种巧妙的方法获得了这些数据:他们观测这个巨大水汽云团的旋转吸积过程,从而反过来了解黑洞的结构。
8. 灶神星
灶神星
美国宇航局采用实验型离子发动机推进的黎明号探测器正在小行星带展开对4号小行星“灶神星”的考察,这是一块和美国亚利桑那州差不多大小的太空石块。
灶神星是介于火星和木星之间小行星带中第二大的小行星。
黎明号探测器将在灶神星轨道上停留约1年,对这颗被认为是太阳系中最古老天体之一的目标进行考察。
黎明号探测器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推进方式:离子发动机。
发动机会喷出氙离子,它初速度非常缓慢,让人怀疑它是否能飞到远处。
但是它拥有强大的后劲,会不断均匀地一路加速。
这一技术将让航天器告别重量和体积极大的传统燃料。
当它完成在灶神星的考察任务后,它的粒子发动机还能让它轻松变轨,飞向另一颗星球——小行星带中最大的天体:谷神星,并开展同样的考察。
一艘飞船,两颗天体,两项考察,这是前所未有的壮举。
9. 搭车的美国宇航员
搭车的美国宇航员
42年前,美国人抢先登上月球。
击败了当年的竞争对手苏联人。
而今天,美国的宇航员们却不得不需要搭乘俄罗斯的飞船往返国际空间站。
航天飞机的正式退役意味着美国进入了一段时间的空窗期,直到美国正在研制的新一代载人航天器完成为止,在这段时期美国事实上基本失去了载人航天的能力。
今年8月份俄罗斯进步号货运飞船的事故几乎让人们开始担忧国际空间站的命运:它是否将由于美俄两国都失去重返太空的能力而不得不被废弃?幸好,技术人员很快排除了故障,天地往返重新开通。
据估计美国最早也要等到2016年才能完成其新一代载人运载工具的研制工作,在此之前,他们还必须仰赖俄罗斯的载人飞船。
10. 绝唱之旅
绝唱之旅
今年7月8日,尽管天气欠佳,乌云密布,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仍旧按计划准时发射。
它从发射台腾空而起,执行STS-135飞行任务。
这是美国航天飞机的最后一次飞行。
在完成历时13天的太空之旅后安全着陆,整个过程近乎教科书般完美。
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人们尤其缅怀那14名在航天飞机的探索事业中献出生命的勇敢宇航员。
接下来航天飞机机队接受了拆卸改装并将最终进入航空航天博物馆供人们参观。
它们延续着新的使命——向人们传递着智慧和勇气,当然,也控诉着当年官方错误的决策。